数数数的组成(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天衣”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数数数的组成(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数数数的组成(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数数、数的组成(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会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1~100以内的数并知道数的顺序.
(二)初步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记住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数100以内的数并知道顺序.
难点:数数时,数到几十九,下一个数应该是多少.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数一数有多少个点子,写在( )里.(说出你是怎样数的)
2.看图填空.
(1) ( )个十和( )个一,是( ).
(2) ( )个十和( )个一,是( ).
(3) ( )个十和( )个一,是( ).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1)10个一是一十.
师:请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10根.(学生开始操作)
师:以前我们数小棒多少根就捆成一捆?(数10根就捆成一捆)
师: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十)
板书:10个一是一十.
(2)10个十是一百
师:现在我手里有2捆小棒,是多少根?(20根)
师:如果再添上一根呢?(21根)
教师操作,学生依次往下数22,23,…,29.
师:现在数到29根小棒了,再添1根是多少根?(30根)
师:这9根再添上1根满10根,又要捆成一捆,现在一共是几捆小棒?(3捆)
下面继续采取教师出示小棒,让学生数数.每数到几十九的时候,就提示一次学生该数多少了.(发现有困难的学生,让他起立回答,给予个别指导)每数到接近整十处就把速度放慢,以免口误或读错.如39下面是40;49下面是50……同时每数完一个整十数就问学生该怎么办了?(捆成一捆)当数到91,92,93,…,98,99时,教师加重语气说:再添一根该数多少了?(学生高兴地回答:100)
教师把十捆小棒整理好.
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10个地数.现在我们把这些小棒10个10个地数,看看有多少个十?
教师举起手中的整捆小棒让学生集体数出(1个十,2个十,3个十,…,9个十,10个十)
师:10个十是多少?(一百)
板书:10个十是一百.
齐读: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
师:现在你们知道10个十是一百了,那么以后数数不但可以1个1个地数,而且可以10个10个地数,再以后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让学生拿起捆好的一捆(10根)小棒,一边往上添一边数数,每10根捆成一捆,数到100.
2.教学例2.
(1)从二十五数到三十二.
师:请同学们拿出2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学生应该拿出2捆零5根)
师:一根一根往下接着数到二十九.(学生继续操作)
师:二十九根是2捆零9根,再添1根,应该怎么办?(把10根单根捆成一捆)
师:一共是几捆?有多少根?(一共是3捆,有30根)
师:请大家继续数到三十二.(学生手中拿3捆零2根时,让学生报出一共是32根)
(2)从三十六数到四十三.
这次采取同桌互相检查的方法,由甲边操作边数数,由乙监督检查.
(3)从四十三数到五十二.
两人交换,由乙边操作边数数,由甲监督检查.
(4)从八十九数到一百.
这次脱离小棒,请一名学生到前面来数,大家小声跟着数.(八十八、八十九、…、九十八、九十九、一百.)
3.教学例3.
教师先出示3捆零5根小棒.
师: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
教师把这35根小棒挂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后提问:这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教师追问:3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呢?(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
练习:
(1)摆小棒说数的组成.
①摆37根小棒.
师: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学生看着摆好的小棒,很快说出是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②摆53根小棒.
同上.
③两人一组,一人报数,另一个学生摆小棒同时说出数的组成,然后交换进行.
(2)脱离小棒说数的组成.
①教师说一个数,学生说数的组成.
师:四十六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4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
师:八十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8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师:九十三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9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② 两人一组.一人说数,另一个人说数的组成.
③ 指名说出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甲:我是24号.二十四是由2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
乙:我是30号.三十是由3个十组成的.
丙:我是41号.四十一是由4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4.小结
教师指着板书提问: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数100以内的数及数的组成)
师生总结后教师板书:数数 数的组成.
(三)巩固反馈
投影出示:
1.数一数.
2.在下面各数的后面数出五个数来.
二十一 三十五 十八 六十
七十九 五十七 四十六 八十五
3.填空.
(1)五十六是由____个十和____个一组成.
(2)七十二里面有____个十和____个一.
(3)四十里面有____个十.
(4)一百里面有____个十,有____个一.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数100以内的数及数的组成是学生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读法及组成基础上学习的.讲授新课时教师示范数数之后,再让学生重复进行,以突出教学的难点是:接近整十处应该怎样读.为了使学生熟记100以内数的顺序,教师让学生拿出小棒边数边捆,数数时要注意:拿一根,数一个数,不要拿得慢,数得快;也不要拿得快,数得慢.在数到九时,再加一根就是十,捆成一捆.再接着往下数.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手、口、脑协调活动,记忆得会更牢固.
在练习形式和学习数的组成时,教师都是本着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较好地掌握了新知识.
板书设计
篇2:数数数的组成(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一:数数 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知道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2.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和十个十个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接近整十数时数数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师生每人准备100根小棒.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教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考大家几个问题,小朋友们想不想回答?第一个问题:咱们班同学有几排(组)?第二个问题:每排(组)有多少位同学? (学生自由抢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问:这两位同学回答得很好,那么有谁知道咱们班总共有多少位同学?(举手示意)很好,很多同学都会数,可也有些同学不会,怎么办呢?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学怎样数数.(板书部分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一根一根地数【演示动画“数数”】 下载
①师生共同数10根小棒,然后捆成一捆,提问:这是多少?板书:10个一是一十.
②再一起数10根,然后捆成一捆,提问:一共几捆?是几个十?
③继续数下去,满10根捆成一捆,一直数到100.
(2)十根十根地数【播放视频“十个十个地数”】.
①按刚才捆好的小棒一捆一捆地数,一直数到100.
②把十捆小棒捆成一大捆.讲述:10个十是一百.板书:10个十是一百.
③齐读: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
2.教学例2.
(1)结合实物数数,从二十五数到三十二.
① 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数小棒,当数到二十九时,让学生停止数数.
提示:二十九是2捆零9根,再添1根应怎么办?动手试试看.
②指名说出是怎样做的.
二十九根是2捆零9根,9根再添1根是10根,10根单根拥成1捆,一共是3捆,有30根.29的后面是30.
如果有学生有困难,可以问:二十后面是几十?因为二十后面是三十,所以比二十九多一的数是三十.
(2)第28页上面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然后提问:数到三十九时,再数下去应是几十?数到四十九呢?五十九呢?你发现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数到几十九时,再往下数,十位上的数要增加1.
(3)脱离实物数数.
①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②尝试练习:从五十七数到七十二.
从六十九数到八十一.
同桌互相数数,随便从一个数开始,接着往下数.
3.教学例3.
(1)先摆出1捆零5根小棒,请学生说出数的组成,再添上2捆小棒,你能说出数的组成吗?
(2)第28页下面的“做一做”.
①摆小棒填数的组成.
②脱离实物,填数的组成.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数,还学习了什么?(补充板书:数的组成)
随堂练习
1.数数练习:
(1)全班同学一起报数,看看全班有多少人.
(2)练习八第1-3题.
第1题,让学生看着书上的图数数,注意手指着的小球和口头数出的数要一一对应.
第2题,要求按顺序一个不漏地把吹的泡泡数出.
第3题,要注意接近整十的地方学生能不能数对.
(3)同学随便说个数,数出后面五个数来.
2.填空:(口答)
(1)10个一是_________,10个十是____________.
(2)三十里面有_________ 个十,再添一个十是___________.
(3)六十五里面有__________ 个十和 ___________ 个一.
(4)二十七是由____________个十和__________个一组成的.
布置作业
练习八第4题.
4.四十三里面有__个十和__个一.
六十里面有__个十,一百里面有__个十.
板书设计
篇3:100以内数的数数数的组成(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能根据提供的素材,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通过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具准备:每个小组四样奖品:糖、小星星、橡皮、铅笔各100个。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与学生自然和谐的交谈了解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的认知基础,掌握学生口头唱数的情况,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使学生感知到口头数数容易,但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可不太容易,指导学生数数时要注意手口一致。)
教师与学生交谈:
1.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谁能从0数到20?(请一名学生数。)谁能接着往后数?(预计学生能比较准确地数到100,但数到100后学生可能数得不整齐了,部分学生开始出错了。)
大家能数那么多数,真了不起啊!
2.那么你猜猜今天有多少位同学来上课吗?到底有多少位同学呢?请你们自己数一数,好吗?(学生自己数一数。)谁能说说你数的结果是多少位同学?
3.谁愿意领着大家一起数?(请一名学生边点边数,这位学生指着,大家跟他一起数。)
今天来上课的人数比我们以前学过的20多一些。
4.刚才大家数数的时候数得那么好,可是数人数的时候却遇到了困难,看来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还真不太容易!不过没关系,只要大家像刚才那位小朋友一样,边点边数,点的和数的一样快,相信你们一定能数对!
二、数数活动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们为学生创造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提供充分的学具,让学生在估数和数数的活动过程中感受和理解100以内各数的意义;体会数是数出来的;向学生渗透估数的方法,以10个一堆、20个一堆为参照标准,估计一袋物品的个数,以提高学生的估数能力;使学生体会到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应该边点边数,手口一致。)
教师提问: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数。老师准备了许多奖品,想发给我们班的同学,请大家帮老师数一数,好吗?每个小组有4样奖品,谁来说说你们组都有什么?(有铅笔、橡皮、糖果、幸运星。)请每位同学选一样奖品。
请你很快地数出10个奖品。(学生数。)
仔细观察一下10个这一堆儿,10个,就这么多。
3.请你再数出10个。(学生数。)现在是多少了?再仔细观察20个这一堆,20个,就这么多。
4.请你把奖品都倒出来,想想,刚才10个一堆,20个一堆是那么多,再观察一下你面前这一大堆,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学生估数)
5.那么到底有多少呢?请你仔细数一数。(学生数奖品,请学生汇报数的结果。)
6.同学们数了这么多奖品,谁愿意数给大家看看?(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下边拿边数,其他学生帮他一起数,数的结果是100块橡皮。)
7.教师把100块橡皮放在实物投影下:大家看100块橡皮就是这么多!
8.还有哪些同学数的也是100?(反馈)(可能大部分同学能数对。)
其实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每个袋子里的奖品都是100,这些同学数对了。你们真了不起!这么多奖品都数对了!还没有数对的小朋友,课外多练习数一数,你一定能数对!
9.刚才数之前老师请大家估计以下你的奖品大约是多少,那么谁猜的比较接近100?
三、探索活动
(一)接数、数的组成
(设计意图:关于教学数的组成,我们认为学生的认知基础是对20以内各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迁移到学习100以内数的组成。让学生动手数出35个、42个奖品,并思考怎样摆能让别人很容易地看出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然后抽象成小棒图,让学生理解图中所表示的几个十几个一,再脱离实物和图象,抽象出数的组成。这三个环节是由具体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每一步都是以学生的认知经验为基础进行的,这样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数。)
教师说数,请学生数奖品。
先数出35个奖品。(学生数。)
大家都数出了35个奖品。那是不是35个呢,同学们看不出来,想想怎样摆能让大家很容易看出是35呢?(预计学生有的每10个分一堆,有的每10枝铅笔捆成一捆,有的每10块糖装在一个小袋子里。)
教师请一名摆铅笔的学生到前面展示。(学生从以前的学习经验中会想到:10枝铅笔捆一捆,有3捆,再放5枝。)这样摆就能很容易得看出是35枝铅笔。
教师再请一名摆其他奖品的学生展示。(10块放在一个小袋子里,有3袋,又放了5块。)
请学生相互检查看看能不能看出是35,摆错的学生改正过来。
看着你的35个奖品,同桌相互说说3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请一名学生说,教师板书: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
请你从35开始继续数奖品,一直数到42个。(教师请学生展示42个奖品是怎样摆的。)
请学生看着数出的42个奖品,同桌说说4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进行口头数数:
教师说数学生数:从45数到63。
学生说数大家数。
同桌相互考一考。
全班齐数:从88数到100。(在数的过程中,请学生说说几个两位数的组成。)
3.看图说组成。
(1)教师出示汤圆图。
教师提问:图上画的是汤圆,你能看出这表示的是几个十和几个一吗?(请学生回答。)
那么一共有多少个汤圆?
(2)教师出示铅笔图。
教师提问:这表示的是几个十和几个一啊?(请学生回答。)
一共有多少枝钢笔?
(二)估数、数数、100以内数的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巧妙地设计小羊图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羊多,猜一猜大约有多少只,不好数,想办法、(课件转换)很快数出是100只,使学生发现可以十只十只地数,10个十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从而自然地突破知识难点。)
1.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和学生交谈:
老师这儿还有一幅难一点的图,你们想看吗?(课件出示图:草原上有一大群羊,小羊在不停地走动。)
猜猜大约有多少只羊。(预计学生开始还认真地一只一只地数,不久,有的学生会产生疑惑,发现不好数,提出质疑。)
教师引导学生:谁能想个办法,能让我们比较容易地数出一共有多少只羊?(课件出示第二幅画面:每10只羊圈在一个栅栏里。)(预计学生很快能数出羊群的只数是100只。)
教师点羊群,学生十只十只地数。
教师提问:
刚才我们十个十个地数,数了几个10?
10个十是多少?(教师板书:10个十是100)
100里面有10个十。(教师板书:100里面有10个十)
2.教师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认识的就是1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数数 数的组成)
四、发展活动(估数)
1.说明游戏玩法。
教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教师抓一把糖,放在实物投影下。)请学生先估一估,然后数一数,看谁估得准数得对。
2.学生同桌做游戏。
3.发展游戏。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我们上课,你们猜猜大约有多少老师。(请学生估一估。)
老师数过了,到第4排大约有一百,那么,你们再猜猜,大约有多少?
老师的人数比我们今天学习的“100”还要多,我们今后继续学习。
4.全堂小结。
篇4:数数 数的组成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主题图给了学生100这个数有多大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教材还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例题1、2的教学都是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进行,通过操作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数100以内数的方法。
学情分析
我班共56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7人。我班的很多孩子在未学习这一部分前,已经能数出100以内的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也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没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学内容
通过数白羊图,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通过例1数实物(糖,小棒,方块)等操作实践活动使学生整体感知100,且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通过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及探索观察能力。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100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礼物,表现好的同学会得到一颗星星。(展示100颗星星)聪明的孩子,请你试着估计一下,大约有几颗?并说明理由。
揭示有100颗星星。(让孩子们说出估算的方法)
想一想:如果把这100颗星星送给全班同学作礼物,每人一颗够不够?为什么?
2.在具体情境中复习20以内数的数法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草原吗?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去大草原看一看。
书本第33页百羊图,蓝天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多美呀!小精灵聪聪和小伙伴在草原上玩耍,这时来了两群羊(20只),小精灵有一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同学们,你们知道来了多少只羊吗?(学生数完后点名回答)
3.整体感知100有多少
过了一会,草原上又来了许多群小羊。小精灵问: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估计一下,草原上大约有多少只羊呢?
在学生观察、估出小羊的只数后,请学生回答估的结果。
4.总结、揭示课题。
刚才有很多同学猜大概是100只,老师也认为大概有一百只,但是不是真的有一百只呢?你们会数出来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数和数的组成。(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交流数数方法
(1)师:每个小组桌子上都有几种东西(学具,数量都在100以上),也请小朋友数一数,每人选你喜欢的一种,正好数出100,还要想办法,怎样摆放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00。
(2)学生操作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100根小棒、100颗小石头、100颗花生、100个练习本、100块糖)。表扬在数数过程中合作得好又数得准的小组,然后请几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本组的数法。
(可能出现情况: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师:怎样数出100的?(一个一个地数,10个放一堆;两个两个地数,20个放一堆;五根五根地数,10根扎一捆……)
你数出的100里有几个十?(或几个二十?几个五十?)
(3)师:很多同学选择了10个一堆或10根一捆进行数数,觉得这样又好数,又非常清楚。
请观察一下,十根扎一捆,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黑板贴出十根十根扎好的100根小棒)
你怎么看出来的?(10个一是十,有10个十,10个十是100。)
(板书:10个十是100)
(4)小结:10个十是100。
2.做一做
(1)完成教材35做一做第1小题
学生边摆学具边从五十七数到六十三,再从六十三数到七十二。(指导学生每数满十就扎一捆或放一堆,渗透组成知识。
(2)从七十二数到一百。(同桌一个接一个地数)
(3)完成做一做第2小题
数一数小猪吹了多少个泡泡?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数泡泡。
反馈:一个一个地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
3.两位数的组成
讲授35页例2:
(1)师:手拿7捆小棒,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生:有七十根。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一捆小棒是1个十,7捆小棒就是七个十,7个十就是七十。
说一说:七十是个十组成的。
(2)师:那现在我需要46根捆小棒,应该怎么摆呢?请同学们帮我用你们的学具摆一下。
生:拿4捆再加6根。
师:为什么这样拿啊?
生:应为4捆小棒是4个十,6根小棒是6个一,合起来就是四十六。
说一说:四十六是()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完成35页例2的做一做
看一看,想一想,再填一填。全班订正:三十五是()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人任意说出两位数,另一个人说说它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然后互换。
三、巩固与发展
1.数一数,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1)我们班有()人,男生()人,女生()人。
(2)我们班有()张桌子,()椅子
2.抢“100”的游戏
用对口令的方式,一人说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说下一个数,看谁说到100谁就算胜了。组织学生做这个抢100的游戏,一方面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数数活动中探索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
四、小结
组织学生小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在学生较凌乱叙述的基础上教师概括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五、布置课外任务
师:生活中100以内的数多极了,咱们在课堂上可没法说完,课后请你们找一找,或者数一数,哪儿有100以内的数。
课后数数主题图中小羊的只数,每数十只圈一下,看看到底有多少只羊,检验自己刚开始时估的对不对。
六、板书设计
数数 数的组成
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10个一是十,有10个十,10个十是100
七十是()个十组成的
四十六是()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篇5:一年级数学《数数数组成》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数数数组成》评课稿
4.12日上午,我校进行数学校本教研活动,围绕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教师“组织”“引导”作用这个主题,由一年级的高老师上《数数数的组成》这一课。听了高老师这堂课,我收获不少,对于低年级的教学应该如何上才能更有效,值得我们大家一起探讨,下面是我对这堂课的一些肤浅看法:
1、有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伊始,高老师利用今天教室里增加了听课教师这一资源,让学生数数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既感受到数学的用处,怎么数快,怎么数数对,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效果良好。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动口数数,动手摆数,在数数中,在摆小棒中,让学生知道拐弯数怎么数,明白数的组成。
3、整堂课尊重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师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课堂中,教师让学生小组接龙数数,让你在男女同学们比一比,拍手数数,共同展示100个手指,这些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等,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愉快的掌握。
4、高老师能够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能够应变课堂出现的问题。在对数数不成功的时候,高老师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数数游戏,将枯燥的数数变得有趣。
5、高老师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竖起耳朵听,坐正身子听,监督别人,都是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对学生受益终身。
6、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数感,教师利用实际生活的实物,感受100个到底有多少,如100个硬币的高度大约同一个杯子的高度,100个曲别针,接近生活的感受,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组织者”组织有效,“引导者”引导到位,高老师的这堂富有低段学生特点的有效课值得回味,如果将后面的精彩练习展示完整,时间安排得再紧凑些就会锦上添花。
篇6:一年级《写数和数的组成》的教案设计
一年级《写数和数的组成》的教案设计
一、复习导入
你认识这几个数字吗:16、18、14、10、11――教师出示,学生认读。
你会用小棒来表示他们吗?
你是怎么摆小棒表示的?
二、操作探究
1、教学数的组成
(1)认识数位
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11、16、18(可连复习里的)师黑板上示。
并仔细说说怎么摆的,分别表示什么?――左边都是十根一捆的小棒
就是1个十,所以左边一位叫做“十位”;
右边是1根、6根、8根,也就是几个一,所以右边的一位是“个位”。
⑵、师:这就是数位表中的两个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
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数,说一说。
练习:15、18的十位个位分别是什么?
(2)认识计数器――写数和数的组成
找找计数器上的十位,个位。
明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你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1、16、18吗?
介绍拨珠方法。说说珠子的.含义。――11:十位上1个十,个位上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写的时候,十位上写1,个位上写1,不对计数器的时候,两个数要写得靠近些。表示1个数。
练习:15、17的拨珠方法
你会根据拨珠情况写数吗?
交流写法
(3)自学其余各数的组成
摆小棒,拨珠,讨论数的组成,数的写法。
教师抽几个数,指名学生操作并说说,写写。
(4)教学20的组成
让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说说怎么摆的,表示什么?
再尝试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一个十是多少?放在什么位上?怎样用珠子表示?又添上一个十,现在是多少?怎样拨珠?
写20,注意:个位上有没有?――用0表示,如果0不写会怎么样?
2、小结:
……十几就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的。写的时候,在十位上写“1”,个位上是几就要写几。写的时候,两个数要靠近些,表示一个数。
三、练习拓展
1、第四题,先说说再用小棒摆一摆。
你会照样子说说吗
2、看数拨珠:12,15,20,10。
拨珠猜数
3、第五题,写数。说说谁在谁的前面,说说谁在谁的后面。
4、第六题:比较数的大小。
5、――想想做做第7题
找找小动物住在第几号房间?
6、独立完成想想做做1、2、3、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还有什么你不明白的?
篇7: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数数、数的组成检测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数数、数的组成检测题
一.填数。
51015301009060
112244938353
二.看图写数,读数。
读作读作()读作()
写作()写作()写作()
由()个十()个一由()个十()个一由()个十
组成。组成。组成。
读作()读作()读作()读作()
写作()写作()写作()写作()
()个十()个十()个一()个十()个十
三.填空。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读数和写数都从()位起。
2.五十六写作(),里有()个十和()个一。
3.69读作(),里有()个十和()个一。
4.一百写作(),里有()个十或是()个一。
5.高位是5,低位是9,这个数是().个位是8,十位是6,这个数是()。
6.4个一和9个十是()。10个十是()。
7.29是()位数,9在()位表示()个一,2在()位表示()个十。
8最小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是()。
9.48后面的5个数(),
84前面的5个数()。
10.个位是7的两位数有()。
11.十位是7的两位数有()。
12.十位比个位大3的两位数有()。
13.用1,3,9写出两位数有(),
篇8:一下数学教案数数,数的组成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课 题 数数,数的组成 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弄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理解计数单位
课前准备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课 时
一、教学过程 复习。
1、看投影片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出问题:
(1)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个)
(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新授课。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10根用橡皮筋捆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
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潢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
(2)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
(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一是一百。(板书)
在教学中要注意每数到接近整十时,再数一个是几十要停顿强调。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时每数完整十数就问同学们怎么办?(捆成一捆)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1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强调数到三十九再数一根是多少)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
(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教师:谁知道八十九数完数是多少?九十九数完数是多少?学生回答后,让全体同学一起数,再指名个别数。
(3)做课本第33页例3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3、教学例3。
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呢?(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第33页例3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2、(首尾呼应)再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问个别学生: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些羊有几只?
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甲:我是15号。十五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乙:我是50号。五十是由5个十组成的。
丙:我是32号。三十二是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发现数数、理解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以及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学生掌握比较好,尤其是数数,大部分学生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还会三个三个地数,顺着数倒着数基本没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数到几十九,接下去就不知道该数几十,三个三个的倒着数基本不会。在比较大小方面,学生不仅会比较,更重要的的他们能说出比较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来的。关于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达到了要求,而且不仅能会算,还能与老师、同学和家长交流算法。
篇9:课题二数数、数的组成(二) 学案(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页例3以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敝道计数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作,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计数单位在计数中的重要作。
2苯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提高学生对数概念的掌握水平。
3备惺芩学知识的应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知道计数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作,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数数和数的组成,现在请你们拿出小棒,数出其中的32根。
学生独立数小棒。
教师:数好了吗?谁来演示一下你是怎样数的?
要求学生一边演示一边回答:先10根10根地数,数30根小棒,再1根1根地数,数出2根小棒,合起来就是32根。(学生演示10根10根地数时,要求学生把小棒10根10根地放一堆。)
教师:你们能看着这些小棒说出3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吗?
要求学生回答:32是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刚才数的是3个10根和2个1根。
教师:我们在数数时到了10根10根地数,也到了一根一根地数。同学们为什么要这两种方法数数呢?
指导学生说出10根10根地数比较快,不满10根的要一根一根地数才能准确地数出来。
教师:刚才同学们说到10根10根地数比较快,生活中很多地方也需要数数,也采了10根10根地数的方式,叔叔阿姨们是怎样应10根10根地数的方式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去了解生活中的数?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感受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价值
出示例3图。
教师:图中有哪些生活中的数?
指导学生说出有乒乓球的个数、钢笔的支数、月饼的个数。
教师:生活中在哪些情况下要数这些数呢?
教师:这些商品都是装在盒子里的,盒子上还注明了每盒的数量是多少呀?
教师:这和我们每10根小棒捆成一捆有相同的地方吗?它的目的是什么呀?
让学生理解这样做可以一十一十地数,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数出较多的商品。
出示一堆散乱的没有盒装的乒乓球。
教师:你能很快看出有多少个乒乓球吗?
直观地演示把这些乒乓球装入盒中,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是3盒零2个乒乓球。
教师:现在能一眼看出有多少个乒乓球了吗?
教师: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有32个乒乓球了呢?
教师:同学们到了前面数数的方法了吗?
让学生明白这里是到了前面的数数方法,先一十一十地数出有多少个十,再数出剩下的有多少个一,合起来就知道有多少个乒乓球了。
教师:能类似的数数的方法数一数有多少支钢笔和多少个月饼吗?这里是把钢笔放在盒子里让你们数好还是拿出来一支一支地让你们数好呢?
教师:为什么?
教师:好吧,老师还是把它装在盒子里让你们数吧。学生数后,抽学生汇报。要求学生说数出了几个十和几个一,然后问学生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师:在数月饼的时候了几种数数的方法?
让学生意识到只到10个10个地数的方法。
教师:为什么不一个一个地数的方法呀?
教师: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盒子进行包装,这不仅仅是为了携带方便,同时也是为了数数的方便,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像这样包装商品的例子吗?
让学生尽可能地说生活中每10个装一盒的例子。
教师:由于每10个装一盒与数学中的10个10个地数有关,所以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要大量地到一些盒装的商品,来帮助同学们理解一些计算方法,看看你们的教科书,后面还有月饼盒吗?把这些图打上个记号,学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们好关注今天学习的内容和后面学习内容的联系。
学生作记号,略。
教师:我们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数,知道了10个10个地数在生活中经常到,下面我们应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出示练习一第1题。
教师:小猴吹了多少个泡泡?你能一眼就看出来吗?
教师:怎样才能使我们一眼就看出小猴吹了多少个泡泡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要求学生说出把这些泡泡10个10个地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小猴吹了多少个泡泡了。
教师:同学们动手圈一圈。
学生圈后,让学生说一说圈了多少个十,然后再说一说这些泡泡的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巩固练习
1苯炭剖榱废耙坏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
上展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数了几个十和几个一,所以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敝傅佳生做课堂活动第3题的游戏
先抽一个小组的学生来做示范,再全班进行游戏。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外作业
要求学生完成第6页第5题的小调查,了解生活中的数。
篇10:课题一数数、数的组成(一) 学案(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与练习。
【教学目标】
1笔数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计数单位“一”和“十”的直观印象,为建立数位概念作好准备。会计数单位“一”和“十”数出100以内的数,会正确地数出“翻坎数”。
2敝惫哿私100以内数的组成,知道几十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背醪教逖槭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数数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计数单位“一”和“十”的直观印象,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教学单元主题图
教师: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过了20以内的数,你能说说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到了20以内的数吗?
教师:对,20以内的数在我们的生活中运得的确很广泛。但是,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只到20以内的数就够了呢?我们来看这样一幅图片。
出示单元主题图。
教师:观察这幅图片,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根据图片上提供的信息自由地说。教师:这些信息里面的数是20以内的数吗?
教师:看来在这里20以内的数不够了,这一单元我们就来认识100以内的数。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教师:小朋友们在前面已经学过了数数,现在请同学们每人拿出20根小棒数一数。
学生独立完成,再抽学生汇报,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要求学生说出:一根一根地数、10根10根地数、5根5根地数……
教师:对,我们有很多种数数的方法。但是,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得最多的数数方法就是一根一根地数和一捆一捆地数,也就是10根10根地数,(板书:一根一根地数、10根10根地数。)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这两种方法来研究怎样数比20更大的数。
教师:这两种数数的方法,10以后怎么数呢?要求学生回答:一根一根地数,10后面加上1就是11,再添1就是12……10根10根地数,1个十是10,2个十是20。
教师:现在请同桌的两个同学把手中的小棒合起来,从这两种方法中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不过在数小棒以前,老师有一个问题,20以后怎么数呢?
引导学生回答:一根一根地数,数到20以后就是21,22……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20后面是21呢?
引导学生回答:2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21了。
教师继续追问:10根10根地数呢?
要求学生回答:10根10根地数,20以后就是30了。
教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要求学生回答:2个十是20,3个十就是30了。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数一数,同桌两个同学的小棒一共有多少根?
学生数后,抽学生回答。(一共有40根)
教师:刚才同学们你们喜欢的方法数了你和同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老师有个问题想问你们,29后面是多少?39后面呢?
要求学生回答: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
教师继续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回答:2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29,9个一再加1个一就是10了,2个十和1个十合起来就是30了,39后面是40也是这个道理。
教师:49后面是多少呢?59呢?69呢?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把你们四个人的小棒合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学生数后,抽学生回答。(一共有80根)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再加20根小棒数一数,注意,数到九十九以后是一百。
学生小组合作数小棒。
教师: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呢?
教师:刚才同学们有的是一根一根地数的,有的是一十一十地数的,都能数出100根小棒。下面我们来比赛一下,左边的同学一根一根地数,右边的同学10根10根地数,看谁数得又快又对。开始!
学生分组数小棒。
教师: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发现10根10根地数比一根一根地数要快得多。
教师:对了,10根10根地数要快一些,但是10根10根地数能数出28,36,47这些数吗?
让学生意识到是不行的。
教师:那么你觉得怎样又快又对地数出28,36,47这些数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正确的答案是两种数数的方法配合使,先一十一十地数数出几个十,再一根一根地数数出几个一。
教师:你们的手中有捆着的小棒,方便你们10根10根地数,也有一根一根的小棒,方便你们一根一根地数,下面请同学们最快的方法数出47根小棒。
学生数小棒,要求学生先数出4捆小棒,再数出7根小棒。
教师:说明47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呀?让学生说出47里面有4个十和7个一。再让学生这种方法数出28,36,并分别说出28和3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教学例2
教师:同学们已经会10个10个地数和一个一个地数的方法数数了,下面我们同学们数数的方法来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
课件显示例2图片。
教师:你看,这些小动物多可爱呀!你知道小灰兔有多少吗?
学生数后抽学生回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
要求学生说出一排有10只,10只10只地数,有2个十只;剩下的一只一只地数,数出有8个一只,一共就有28只小灰兔。
教师:你看我们数数的时候也到了前面的数数的方法。那么这个2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要求学生回答:数了2个10只和8个一只,所以28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教师:小灰兔和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呢?学生数后抽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教师:那么55又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呢?
要求学生回答:55是由5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教师:再请同学们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学生数后抽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要求学生回答:每一排都是10只,所以采10只10只地数,一共有10个十只,就是100只。
教师板书:10个十是一百。
三、巩固深化
(1)课堂活动第1,2题。
(2)练习一第2,3题。
四、实践活动
数一数自己感兴趣的物体有多少。如:班上有多少名同学……
五、总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重庆市江津区四牌坊小学欧洋)
篇11: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
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学20以内数的基础之上所学的,并且对于100以内的数,学生也已在生活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认知。因此我非常关注学生的原有经验,在学生充分展示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如在课一开始我就请学生先说说20以内数的组成,让他们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一步一步深入探究。接着又从学生感兴趣的数小棒入手,先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着数100根小棒,通过观察发现部分学生有自己数数的好方法时,再请学生上台展示数数的方法,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在展示数数的过程中,我不时的.相机指导,肯定了他们10根10根数的方法后,要求他们每10根扎成一捆,最后10捆再扎成一大捆,形象地再现了10个一是一十,10个百是一百。于是全班同学学着数小棒,再一次展现10捆小棒时,引导观察数好的小棒,说说看懂了什么?比较顺畅地理解了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
整堂课虽然气氛活跃,但课堂中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在学生第一次数100根小棒时,由于事先没有提示过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快速地数,导致数数时费时较多,造成后面的学习过程较紧张。学习数的组成时,虽然学生理解的很好,但是如果能有时间让学生自己来摆摆小棒,而不是简单地看课件也许更能照顾到后进学生。
篇12:新课标小学一年级数学下《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里的“数数和数的组成”,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数100以内的数,体会数是数出来的,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动口、动手、动脑的数学活动中学会新知。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数的意识
本节课是利用“百羊图”创设情境引入的',我先引导学生数出10只羊、20只羊,让学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知,再让学生估一估这幅图上的羊有多少只,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到100有多少,并体会出100要比20多得多。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从而培养了他们估计的意识。在做课后练习“数皮球”这幅图时,也是先指名让多位学生来估一估,再设法数出皮球的数量,让所学知识既得到巩固,又得到发展。
二、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培养主动探究精神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去数小棒,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进而突破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这一难点,教师在此过程中担任的只是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数的组成时,也是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在操作中思考,并获取新知,这样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有些地方我认为须进一步改进,如要调控好活动的时间、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等等。只有让每位学生都认认真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学才会起到好效果。
篇13: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里的“数数数的组成”,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数100以内的数,体会数是数出来的,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动口、动手、动脑的数学活动中学会新知。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数的意识
本节课是利用“百羊图”创设情境引入的,我先引导学生数出10只羊、20只羊,让学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知,再让学生估一估这幅图上的羊有多少只,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到100有多少,并体会出100要比20多得多。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从而培养了他们估计的意识。在做课后练习“数皮球”这幅图时,也是先指名让多位学生来估一估,再设法数出皮球的'数量,让所学知识既得到巩固,又得到发展。
二、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培养主动探究精神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去数小棒,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进而突破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这一难点,教师在此过程中担任的只是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数的组成时,也是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在操作中思考,并获取新知,这样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有些地方我认为须进一步改进,如要调控好活动的时间、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等等。只有让每位学生都认认真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学才会起到好效果。
篇14: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
一、关注学生的原有基础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学20以内数的基础之上所学的,并且对于100以内的数,学生也已在生活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认知。因此我非常关注学生的原有经验,在学生充分展示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如在课一开始我就请学生先说说20以内数的组成,让他们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一步一步深入探究。接着又从学生感兴趣的数小棒入手,先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着数100根小棒,通过观察发现部分学生有自己数数的好方法时,再请学生上台展示数数的方法,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在展示数数的过程中,我不时的相机指导,肯定了他们10根10根数的方法后,要求他们每10根扎成一捆,最后10捆再扎成一大捆,形象地再现了10个一是一十,10个百是一百。于是全班同学学着数小棒,再一次展现10捆小棒时,引导观察数好的小棒,说说看懂了什么?比较顺畅地理解了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
二、注重培养学生数感和估数意识。
让学生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任务之一。一年级学生已经会数20以内各数,并有了数是数出来的初步感受。当物体的个数多于20时,有相应的数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数吗?怎样来数这些物体的个数呢?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进行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小棒的过程中,感知比20大的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数出来的。这看似简单的.数数活动不仅让学生自主数出了100以内各数,而且体会到比认识100以内各数更上位的知识,明白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产生的,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我们的祖先发展数概念的重要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力求让学生在猜数中建立数感,先让学生感知10颗瓜子有多少,再让学生感知20颗有多少,最后让学生估计这么一大堆瓜子的有多少颗。最后,让小朋友感受百羊图等,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对估算方法的体验,建立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整堂课虽然气氛活跃,但课堂中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在学生第一次数100根小棒时,由于事先没有提示过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快速地数,导致数数时费时较多,造成后面的学习过程较紧张。学习数的组成时,虽然学生理解的很好,但是如果能有时间让学生自己来摆摆小棒,而不是简单地看课件也许更能照顾到后进学生。
篇15:5以内数的组成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 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以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重点: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难点: 理解记忆5以内数的组成。
教具学具:卡纸,数字卡片,小方块,磁铁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有很多老师来听我们上课,大家欢迎吗?生:欢迎!
师:那我们就用最热烈的掌声来欢迎这些老师的到来。
师:小朋友们,刚才鼓掌的时候,你们的小手是先分开再合起来,再分开再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拍响,对不对? 生:对!
师:其实呀,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很多关于分与合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
二, 教授新知
1, 教学4的组成
(1)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瞧,这棵苹果树上的苹果都熟啦,数一数,树上总共结了几个苹果呀? 生:4个。
师:把这4个苹果摘下来,分到两个盘子里怎么分呢?(请同学A上黑板分)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同学A把这4个苹果是怎么分的呢?(请学生说一说)
师引导学生说出4可以分成几和几,师板书,师带读一遍,并告诉学生这个式子还可以读成“几和几可以组成4”,带读一遍。
(2)师:小朋友们,还可以怎么分呢?(再请学生B上黑板分,分完以后,请一位学生说说学生B是怎么分的,并且请这位学生带读4的另一种分组)
师:小朋友们,这个式子还可以怎样读?(叫一名学生读,并带着全班齐读)
(3)师:哪位小朋友还有别的分法吗?(请学生C上黑板分,分完以后,请学生C跟大家讲讲他是怎么分的,并分别带男生,女生读一读)
师:还可以读成什么?(请一位学生读,并带全班齐读一遍)
2, 教学5的组成
(1) 师:摘完了苹果,我们再去摘摘梨子吧!瞧!这棵梨树上总共结了几个梨子呀?
生:5个。
师:老师想找一位小朋友来当合作伙伴,谁愿意来试一试?
(请一名学生上台与老师一起演示分工合作,一个摆梨,一个说5可以分成几和几)
(2)师:小朋友们,你们和自己的同桌试着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照着老师和刚才那位同学那样做,练习5的分组(老师巡看学生的合作情况并指导,练习完以后,请两位小朋友上台演示,边演示,老师边板书5的分组)
师: 小朋友们,我们来比比赛,每一大组派一个代表带着本组的学生读一读5的分组,看哪一大组读的最好。(分组读5的分组)
(2) 课中休(放音乐)
3, 巩固练习
(1) 送数字宝宝回家(游戏)
师:瞧!这些苹果和梨子后面原来还藏着数字宝宝,谁来把数字宝宝送回家呢?(将之前板书的4与5的分组擦去一个数字,让学生把数字宝宝送到相应的位置,每叫一名学生就送一个数字宝宝,送完后,由这位学生带读一遍这个分组式)
(2) 找朋友(游戏)
师:小朋友们真棒,把数字宝宝很快就送回家了,那么我们再来玩一玩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师解释游戏规则)
(3) 猜拳(游戏)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能找到自己的朋友,那老师现在想跟大家一起猜拳,看看我们班谁的反应最快。(师解释游戏规则)
师:刚才大家表现都很棒,现在,同桌之间来玩一玩猜拳游戏。
三, 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呢?(请学生说一说)
教后反思:5以内数的组成,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基本都掌握了,但在带读4与5的分组时,形式太单一,学生容易产生腻感。在玩送数字宝宝回家这个游戏时,可以适当的拓展知识,将“0”引入。在找朋友的时候,可以将两位学生交换位置,让学生意识到记住一组数就同时记住了两种分组的方法。孩子是在表扬和鼓励中进步的,所以课堂中应多表扬鼓励他们,表扬语言可多样化,这样能提高他们上课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篇16: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课题二:整十数的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他们计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整十数连加、连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口算:20+50= 3+2+4=
10+80= 8-5-2=
70-30= 4+1+3=
90-30= 10-3-6=
30+70= 8-6-2=
师:你们在做连加、连减题的时候,是按什么顺序做的?(从左到右)如果题目中的数变大了,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整十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的连加.板书:30+20+40=
(1)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30、20和40这三部分合并起来)
问:你会算吗?
学生自己试算,然后集体交流.
(2)问: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谁和他想得不一样?
(先算30加20等于50,再算50加40等于90.)
(想:3加2加4等于几,就是几十.)
2、教学例2的连减.板书:80-50-20=
(1)师:这道连减的题目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从80里面去掉50这部分,再去掉20那部分或从80里面去掉50和20这两部分)
问:怎么算?(学生试算,然后集体交流.)
(2)问: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么算的?
(先算80减50等于30,再算30减20等于10.)
(想:8减5再减2等于几,就是几十)
3、比较:整十数的连加、连减与10以内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2)各组进行汇报.
(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计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从左到右,不同的是计数单位,10以内的连加、连减是以“一”为单位的,整十数的连加、连减是以“十”为单位的.)
三、巩固练习
1、对比练习
口算:2+5+1= 9-4-3= 1+3+4= 8-2-6=
20+50+10= 90-40-30= 10+30+40= 80-20-60=
请一位女生代表做第1行,一位男生代表做第2行,女生和男生交错进行,其他同学做裁判.
问男生代表: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因为每组题相加减的数是一样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所以第2行不用算,根据女生算的结果推想一下就可以了.)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50页的第4题.
3、应用问题
(1)有50个花生,大猴吃掉30个,小猴吃掉10,还剩多少个?
师:请你帮小猴算一算.
订正:你是怎样算的?
(2)同学们前年栽了30棵树,去年栽的和前年同样多,今年又栽了50棵,三年一共栽了多少棵?
师:你会解答吗?请你试着做一做.
订正:你是怎样想的?
4、出示图片“填一填”
把10、20、30、40、50填在圆圈里,使
每条直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在全班进行汇报.
板书设计
篇17: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二)进一步认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道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3+2 2+7 4+5 3+4
7-3 9-4 6-3 8-2
学生回答时,要强调计数单位.如:3+2,是3个一加2个一是5个一,3+2=5.7-3,是7个一减3个一是4个一,7-3=4.
2.复习数的组成.
(1)8个十是( )
5个十是( )
(2)60里面有( )个十
90里面有( )个十
(二)学习新课
1.导入谈话.
师:今天小动物们要在森林公园举办运动会,准备的奖品是小皮球.每盒10个,一共6盒.十个十个地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皮球?(学生高兴地数出: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一共有60个小皮球)
师:对!一共有60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
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教学例1.
师:请同学们按要求摆小棒.(学生动手摆小棒.一名学生到
黑板上摆,其余学生在桌上摆)
师:左边先摆出2捆,右边再摆1捆.一共有多少根?
师:1捆是一个十,2捆是几个十?(2捆是两个十)
师: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计算?(边画集合圈,边板书)
列式:20+10=
师:计算加法时,可以这样想:2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1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20+10”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得几个十?(按4人一组讨论,每人都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然后由一名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板书:20+10=30.
想: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
再摆小棒图(一名学生到黑板摆,其余学生看着他摆)
师:先摆3捆小棒,去掉1捆,现在还有多少根?(学生可能拿走1捆,这时教师追问)
师:去掉1捆,怎样表示?(画虚线图)
师:现在还有多少根?怎样计算?(用减法计算)
列式:30-10=
师:计算减法时,怎样想?(这样想:3个十减去1个十,
是2个十,2个十是20)
所以:30-10=20.(学生口述时,教师板书)
齐读:20+10=30,30-10=20.
3.做一做.(出示投影片)
师:请同学们看图列出一道加法、两道减法算式.(学生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指一名学生口述.教师演示投影片)
40+20=60
60-20=40
60-40=20
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答:4个十加2个十是6个十,是60.
6个十减去2个十是4个十,是40.
6个十减去4个十是2个十,是20.
4.做一做.(出示投影片)
师: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同上)
40+3=43 40+30=70
师:对比这两个算式,说一说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加整十数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左图:左边有4圈珠子,每圈10个,就是4个十,即40;右边有3颗珠子.把左、右两边合起来是43棵珠子.所以:40+3=43.
右图:左边有4圈珠子,每圈10个,就是4个十,即40;右边有3圈珠子,每圈10个,就是3个十,即30.把左、右两边合起来是4个十加3个十,是7个十,即70.所以:40+30=70.
师:通过上面两道题的比较说明,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同学们在做题时一定要看清数位、认真仔细,才能使得计算正确.
(三)巩固反馈
1.口算练习(出示口算卡)
(1)20+10 30+20 40+10 60+30
40-20 50-30 90-50 70-40
(开始时说:怎样想的,后面从略)
(2)30+6 50+2 70+1
30+60 50+20 70+10
(3)8-3 9-2 5-4
80-50 90-20 50-40
(一组一组地出示,进行对比练习)
2.首尾相接练习.
第一人先编一道题,第二人用前一位学生报的得数再编一道,以此往下继续进行.加减法不限定.主要培养学生反映机敏和注意力集中.如:第一人说:30+10=40,第二人说:40+20=60,第三人说:60-50=10,…
3.凑百练习.
或师生对练或两个同学对练:一人说30,另一人答:70;一人说60,另一人答:40.
4.游戏:邮递员送信.
在黑板上贴小兔、小象、小熊、小猴四个信箱,发给每生一张口算卡片,心算出得数.老师说:“请大家先给小兔家送信.”学生迅速将手中相应得数的卡片放到小兔的信箱里.做完后集体订正.
课堂设教学计说明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10以内的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它是以“+”为计数单位.例如30+10,计算时要想:3个十加1个十,是4个十,就是40.渗透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意思.为以后学习两位数加减法打下基础.
在复习准备中,为了使学生的新旧知识建立起联系,减缓学生学习的坡度,安排了复习10以内加减法和复习数的组成两个内容.突出了计数单位“一”,有利于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
新授课的内容共分三个层次,先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再通过看图列出一加两减算式,最后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由于所学知识比较容易,基本上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学,关键之处给以提示.学习过程也是先从摆小棒、看图到看见式题说“怎样想”的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
课堂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重点突出,寓教于乐.在计算能力上通过练习,应该达到见式脱口而出(得数)准确无误的程度.
板书设计
篇18:10以内数的连加(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连加(《现代小学数学》第一册第67~68页).
教学目标:
①在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法基础上,学会10以内连加的设计方法和运算顺序.
②能看图,用四句话把图意表达清楚.
教学重点:
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1+3,4+2,3+4,7+2,2+2,4+3,3+3,6+3
二、新课:
(一)出图引出新课.
问:[1]谁能看着图把图意说一说?
生:左边有1朵花,右边有3朵花.
(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回答.即:说出两个部分数量,提一个问题,求总数量.)
[2]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3]怎样列式?
板书:1+3=4
还可以:3+1=4
问:1和3在图中表示什么数量?
目的:使学生清楚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旧知识,为学习连加做好铺垫.
(二)揭示新课
1.出图
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与刚才复习的那幅图有什么不同?)
2.提问:
[1]这幅图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2]谁能用四句话把图意说一说?
生:(左边有一朵花,中间有三朵花,右边有两朵花,一共有几朵花?)
请2~3名同学说图意.
(学生看图说,老师检查学生表达是否完整,对说得好的学生,老师要给予表扬.)
3.师:要求一共有几朵花,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生:用加法计算.因为是把三部分的数量合起来,求总数量.
师强调说明:把三部分数量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4.怎样列式?
1+3+2
问:还可以怎样列?
这时教师启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教师把学生说出的不同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3+1+2
3+2+1
1+2+3
2+1+3
2+3+1
请学生观察.
问:[1]这几道题中每一道都有几个加数?
[2]这三个加数都是表示图中的什么数量?
[3]说明是几部分的数量合起来的?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到:连加法是由三部分数合起来的).
5.(请学生再观察.)
问:把三个加数合起来需要几个加号?
生:把三个加数合起来需要两个加号.
教师小结:凡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且只有加号的算式,我们就叫它连加算式.(教师归纳小结,使学生初步建立连加概念.)
(三)宣布课题讲连加读、算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的新知识就是三个数的连加算式.
师:1.连加算式怎样读呢?
(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记.)
第一道:1+3+2读作1加3再加2
第二道:1+2+3读作1加2再加3
下面几道题由学生依次读出.
2.连加算式怎样计算呢?
师讲计算过程:
[1]连加要分两步计算:先把前两个加数相加(边讲边画),再用得数与第3个加数相加.
老师完整地把这算式的计算过程说一遍:
[2]问:谁能把老师说的计算过程说一遍?
(师可以检查出学生是否认真听了.)
[3]依次让学生说几道题的计算过程.
(师重点听学生说题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3.总结连加运算顺序:
[1]先让学生根据板书的计算题,自己总结出连加的运算的顺序.
[2]老师再归纳:求三个数的和用连加计算,计算时,按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按学生自己总结的运算顺序记.
这是连加的基本顺序.等我们将来学习了加法交换律以后,我们就知道还可以有其它的顺序.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三个数相加叫连加法,连加要按顺序计算.)
(四)巩固练习:
1.出示手绢图
(通过本图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连加算式和运算顺序.)
步骤:[1]请大家先观察绳子上晾着什么?
[2]两人用四句话互相说图意.
[3]指名请学生说图意.
[4]说说用什么方法计算.
[5]请学生在磁板上列算式:(生可以根据图的先后顺序列式.)
3+4+2
4+3+2
3+2+4
2+3+4
2+4+3
4+2+3
[6]反馈:学生说算式及答案,老师板书.
观察:每一道题的列式都不一样,为什么得数不变?(通过观察讨论,使学生总结出:每一道题的三个加数都是一样的,只是交换了加数的位置,所以得数不变.)
(学生写,老师巡视,看是否正确.)
2.出示活动卡片,口说计算过程,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3+1+5=9 3+3+1=7
2+2+4=8 2+1+2=5
(以上四道题请四名学生说过程,生说一部分,师出一部分.)
下面两道题两人互相说计算过程.
1+6+2 (1,3,5组说,2,4,6组听)
4+4+2 (2,4,6组说,1,3,5组听)
3.做68页独立计算第二题(师巡视,重点检查较困难一点的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运算顺序.)
4.判断:
(通过判断教育学生认真审题,看清加减号,养成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5.用数字卡摆连加算式.(每次用4张数字卡片两个加号,摆一道连加算式,摆一道在磁板上写一道,看谁摆得多.)
(五)课堂总结:这节课,你们掌握了什么新知识,知道了什么?
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老师归纳:
我们学习了连加算式,知道了连加算式的运算顺序,大家要牢牢记住.
板书设计:
【数数数的组成(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4.数的组成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