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四年级科学《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案

四年级科学《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案

2023-11-09 07:51:2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经开关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四年级科学《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案,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四年级科学《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科学《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案

篇1:四年级科学《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案

【设计思路】

对于学生而言,“溶解”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是无意识的。究竟什么是“溶解”,学生是很难说清楚的。学生也可能从来没有对溶解的现象进行过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描述。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对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等物质的观察比较,逐步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溶解”和“不溶解”的科学概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没有按教材的陈述顺序和方法进行教学。而是将“食盐、沙、面粉”三种物质的观察同步进行,以利于学生在观察时就能进行比较发现不同。这样做可能比单独观察更直观、更省时,更便于学生掌握溶液的概念。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了多种鼓励性和激发学生兴趣的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的吸引到实验上来,使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课堂井然有序,观察描述得比较丰富生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解释的过程和对液体混合物进行过滤操作的活动过程。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逐步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3、在活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逐步发展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对观察现象的描述和概括。

2、难点: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和不溶解的观察比较。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小组实验用: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糖、搅拌棒、杯子、自来水、抹布、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

【教学过程】

1、品尝饮料,复习引入。

出示一杯糖水,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饮料,尝一尝。

说一说:糖水是哪些物质的混合物?

你看见这杯水中的糖了吗?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把几种物质和水的.混合现象。

2、食盐、沙、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猜一猜:如果把食盐、沙、面粉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组织学生把这三种物质同时放入水中,观察比较:有什么不同?看哪一个小组发现得多。

引导学生描述实验情况,得出结论。

可引导:水中能看到的是什么?什么看不见了?

介绍滤纸的作用,猜一猜:如果把杯中的混合物倒入装有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滤纸上留下什么呢?

指导学生进行过滤,观察描述发生的现象。

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吗?说出科学依据。

沙在水中溶解了吗?说出科学依据。

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说出科学依据。

3、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猜测高锰酸钾和糖在水中会溶解吗?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把高锰酸钾和糖分别放入同样多的两杯水中,观察描述发生的现象。

轻轻搅拌后继续观察描述。

想像糖也像高锰酸钾那样分散到水中去了吗?

4、整理我们的观察研究结果。

比较各种物质在水中变化的异同。

比较各种物质在水中变化的异同。

讨论分析: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别的

篇2: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案

教材简析:

《食盐地水里溶解了》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的第一课,主要通过实验,让学生辨别常见的几种物质是否溶解在水中,认识溶解的几个特点,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身实践“鉴别各种物体是否能溶解在水中”,知道什么是“溶解”,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使学生感受“溶解”的几个特点。

教学准备

1、  9种可溶解或不溶解于水的物质。(生活中常见的)

2.实验必备仪器。(烧杯、玻璃棒、聚气瓶、勺子、滤纸、漏斗、铁架台)

3.探究用的表格,1张。

教学流程:

(一)故事引入,质疑激趣

1、老师讲一个关于溶解的小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

2、学生谈谈对溶解的认识。

(二)演示实验,学会操作

1、认识实验仪器

课件展示实验仪器烧杯、聚气瓶、玻璃棒、勺子,了解这几种仪器的作用。

2、师演示实验

第一步:在烧杯内装一定量的水;

第二步:把盐加入水中;

第三步: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第四步:做好实验记录,汇报实验情况。

(三)亲自实验,了解“溶解”

1、小组分工合作

将全班同学分成8组,每组4人,根据各自的特长,组内分好工。

2、学生实验

学生按步骤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实验的安全性。

3、小组讨论汇报

各小组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讨论所做实验是“溶解”实验还是“不溶解”实验,说说依据。

(四)分离实验,解释“溶解”

1、认识实验仪器

课件展示实验仪器漏斗、滤纸、铁架台、了解这几种仪器的作用。

2、课件演示实验步骤

第一步:折滤纸:先把滤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把滤纸打开,一面三层,一面一层,跟漏斗一样的.形状;

第二步:放滤红:把滤纸小心地放入漏斗内,滤纸要比漏斗低一些,用一点水把滤纸湿润,使滤纸与漏斗紧贴。

第三步:放漏斗在铁架台铁圈下放好一个量杯,再把漏斗放入铁架台铁圈内,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第四步;引流,把玻璃棒的末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将烧杯斜靠在玻璃棒上,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进漏斗,不能漫过滤纸。

3、学生实验

学生按步骤实验,做好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实验结果

哪些物质和水混合后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五)总结实验,拓展延伸

1、解释溶解

观察实验表格,了解溶解的特点,知道溶解是指:物质放入水中后,变成肉眼看不见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的一种现象。

2、布置课外作业,

学生课后研究如何帮冬冬把盐找回来。

篇3:四年级上册科学《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教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设计“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并能根据计划开展研究,学会运用数据作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溶解实验中能用观察到的事实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在制定计划和实验操作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严谨。

【教学难点】

经历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的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用:食盐、塑料小勺、筷子、烧杯、水

分组实验材料:食盐1小瓶备用、(亦可每包2克的食盐10包)、筷子1、盛50ml水的烧杯1、水槽1、天平1。

【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题3’

1.老师桌上有盐、烧杯、水、勺子、筷子,猜猜看,能用这些材料做什么实验?

2.谁愿意和老师合作?(出示一杯清水,请一学生放一平勺盐,教师搅拌)大家看到盐怎么样了?再往杯中放一平勺盐又会怎样?

3.提问:如果不停地往这杯200ml水里放盐,不停地搅拌,盐会不断地溶解吗? (板书课题: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4.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先50ml水来做实验。(在课题一杯后加上50ml)

二、制定一杯水50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计划20’

1.请你推测一下,这杯50ml的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2.学生猜测:2勺、3勺、5勺……

3.组织学生讨论:想知道谁的猜测正确,该怎么做呢?

4. 组织学生汇报,完善研究计划。(建议用以下形式表达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

一、研究的问题

50ml水能溶解几勺食盐?

二、准备的材料

1、一杯50ml的水。

2、一小袋盐。

3、小塑料勺、筷子、记录纸。

三、研究的方法

1、一勺一勺的加,每放一勺用尺刮一下。

2、等一勺完全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难以溶解为止。

3、记录完全溶解后的勺数。

四、研究结果

我们发现:50毫升的水能溶解勺食盐,即克食盐。

5.关键性提问:(边交流边完成以上研究计划)

1.一勺盐怎么算?(满满一勺,用尺平刮一下)

2.第一勺加进去以后,什么时候加第二勺?加到什么时候不要加了呢?(等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3.要判断是否溶解是在搅拌时观察还是搅拌后等一下再观察呢?

4.一共溶解几勺怎么算?(如果放到第7勺没有溶解算6勺)

5.根据大家讨论,我们制定了这份计划,计划中哪些地方制定得还不够完善,可以提出来修改。

三、分组实验5’1.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提醒做好研究记录)

2.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分析研究结果8’

1.汇报实验数据。出示一张大表收集学生数据,如下:

勺数

组别

6勺

7勺

8勺

9勺

10勺

11勺

12勺

13勺

14勺

14勺

以上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第9组

第10组

2.从汇报的数据看,你发现了什么?

3.你们想一想:为什么同样一杯水里溶解的盐有多有少呢?(引导学生反思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导致同样一杯水溶解的盐不一样多。)

4.讨论:我们怎样回答50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看大多数组溶解多少食盐?)

5.出示天平,测量1勺大约是克,接下来换算50ml水大概溶解多少食盐。

6.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摄氏度的环境下50ml能溶解18克的盐。

拓展:下节课老师请你把这杯水中的食盐与水分离出来,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呢?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篇4:谈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的体会的论文

谈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的体会的论文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目的。”这都是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当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营造融洽的探究氛围,关注学生,使其乐于探究,引导学生勇于提出探究问题,并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与预测,自由设计探究方案,在老师的协助下收集数据资料、经历探究过程,积极与同学交流认识与体会,乐于分享探究成果。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学习探究科学的良好素养。以下是本人对“食盐在水里溶解了?的教学体会。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一课,意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食盐、砂糖和沙、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有着“明显的不同”和“本质的不同”。抓住溶解和不溶解的主要特征,逐步加深学生对溶解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及想像砂糖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过程,帮助他们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学生在体验探究过程中,得到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体验探究情境、提出探究问题。

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而创设丰富的有趣味性的有现实性的情境,让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吸引学生主动到实践活动中去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开端。

在《食盐在水里溶解了》这课中,本人先为学生准备了盐水,让学生品尝,提出问题。学生提出“这水是咸的”、“这水放了盐”等,我接着提问“你看见盐吗?盐在哪里?”“盐在水里溶解了,所以看不见。”学生抢答到。“什么叫溶解呢?能解释吗?”我又追问。学生回答到“盐和水混合一起。”“扩散到水中不见了。” “它的味道还在。”等

我接着问“你曾经认真地观察过程溶解这过程吗?”,“你想再仔细地观察盐溶解的过程吗?”学生快乐的答道:“想”。接着让体验学生探究活动――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及搅拌成的两杯混合物。

二、形成探究预测、设计探究方案。

提出假说是科学探究的必经之路, 在学生有机会进行观察、提问并运用材料进行探究之后,随之将形成探究的预测,学生对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来解释现象的发生。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而沙子不能溶解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但面粉在水里溶解了吗?对此,我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并说出自己的见解,同时对班同学这判断作了简单的统计,让学生也了解其他同学的认识。

“如何去证明你的判断呢?”“如何进行观察?”“什么情况说明它是溶解的?什么情况说明它不溶解?”学生有了前面的探究基础,纷纷说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引出探究方案:把面粉放进水里经搅拌静置沉淀后是像沙子那样有沉淀物,能用过滤方法分离出来;还是像食盐那样没有沉淀物,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出来。使学生对溶解概念的认识更加细化、清晰化。

三、经历探究过程、感受探究奥秘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本课学生经历了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变化通过观察比较搅拌成的两杯混合物,对溶解概念有一个可对比的事例。面粉在水里是否溶解了,学生就可以以面粉与水的混合更像食盐与水,还是更像沙子与水的情况作判断。许多学生根据平时的经验都认为面粉溶解了,当搅拌后看到面粉“分散”到水中时,有学生说道:“我猜对了,面粉是溶解了,水的颜色都变白色。”因此,指导学生观察面粉与水的静置沉定与经历用滤方法分离沙子与水、食盐与水、面粉与水三杯混合物是不可缺少的。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让学生看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使用学生观察到与溶解有关的重要事实:(高锰酸钾从可见到不可见;水从无色到紫色;颜色由不均匀到均匀……)让学生从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联想到食盐、砂糖在水中的变化过程。同时学生亲身看到高锰酸钾在水在的变化,感受探究科学奥秘,从而兴奋而难忙,增进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四、反思探究过程、拓展探究认识、

学生在尝试的观察、实验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核实、解释后,需要对其进行概括和整理,从而有利于发现其中的规律。另外,在课堂上学生公布他们的解释,使别的学生有机会就这些解释提出疑问,审查证据,挑出逻辑错误,指出解释中有悖于事实证据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观察提出不同的解释,学生间相互讨论各自对问题的解释,能够引发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将实验证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他们所提出的解释三者之间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最终能解决此观点中的矛盾,巩固以实验为基础的论证。

在学生经历了食盐、沙子、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中的变化后,让学生更好的整理各物质在水的变化情况,总结溶解的特点。引导学生完成下表,以养成对探究活动的总结与反思。

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你能观察和区别吗?

食盐

沙子

面粉

高锰酸钾

砂糖

变成微粒的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有溶解

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你是怎样观察和区别的呢?

这样让学生反馈回忆探究地过程,通过对食盐、沙子、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里是否溶解,总结“溶解”的概念,也是对学生良好的探究素养的培养。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拓展对“溶解”的探究,引导学生回忆小苏打与白醋的混合,这是否也叫做溶解?另外“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关于“溶解”你还想知道什么?

培养科学素养重在体验探究过程,“食盐在水里溶解了”这一课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经历和知识水平出发,在尝试盐水中,看不见食盐而猜到食盐在水里,食盐的不可见,是因为食盐溶解了,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食盐、沙子在水里变化,亲身体验“溶解”这过程。引导学生体验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里的变化,深化“溶解”的概念,最后让学生反思各物质在水里的变化,从而对“溶解”的特点进行整理。在这体验逐步推进的探究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篇5:四年级上学期科学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篇6:四年级上学期科学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教学难点】

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装30毫升水的烧杯2、筷子1、小勺2、食盐20克、苏打20克、汽水1、开瓶器1、注射器1。

【教学过程】

一、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学生观察:打开桌上的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2.教师提问:给20克的食盐和20克的小苏打同时放在同样多的水中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3.引导实验设计:怎样进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

4.组织学生实验: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5.汇报交流:

二、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2.教师解释: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知道是些什么气体吗?

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5.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6.整理本节课的认识记录到科学笔记本上。(参考P10)

拓展: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板书设计:

篇7: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课件教学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课件教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装30毫升水的'烧杯2、筷子1、小勺2、食盐20克、苏打20克、汽水1、开瓶器1、注射器1。

【教学过程】

一、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学生观察:打开桌上的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2.教师提问:给20克的食盐和20克的小苏打同时放在同样多的水中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3.引导实验设计:怎样进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

4.组织学生实验: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5.汇报交流:

二.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2.教师解释: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知道是些什么气体吗?

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5.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6.整理本节课的认识记录到科学笔记本上。(参考P10)

拓展: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四年级科学《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案】相关文章:

1.谈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学的体会的论文

2.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3.蜡烛在水里燃烧作文400字

4.春天在雨水里开放的散文

5.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排序教案

6.四年级上学期科学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7.水里的鱼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8.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9.四年级科学试卷

10.科学《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下载word文档
《四年级科学《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