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水》中班科学教案
“古乐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好玩的水》中班科学教案,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好玩的水》中班科学教案,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油和水中班科学教案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干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日常生活中,幼儿对于水有着浓厚的兴趣,孩子们喜欢玩它。受此启发,我选择了水这一来自孩子生活的、熟悉的、好玩的事物作为切入点,让孩子自己探究水与油之间的相互倾倒、搅拌、静止时的三种不同现象。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能针对问题进一步的探究,培养孩子反复实践、不断尝试、不怕失败的科学品质。在尝试、猜测、记录、验证中,使孩子真正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得”。
二、活动目标:1、喜欢动手实验,并能始终专心投入观察活动中。
2、能用语言和记录的方式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
3、通过操作能仔细观察和感知油和水在相互倾倒、搅拌静止时的分离现象,了解油不溶于水的科学原理。
三、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水、食用油、透明一次性杯子人手2只、搅拌棍、幼儿个人记录表;记录用的笔。
2、教具准备:积木、盒子若干;记录笔;大记录表,标有油水标记的杯子。
四、活动过程:
一、积木、纸盒层层叠游戏――引出本活动主题,理解层叠的含义。
(教师出示木头积木、纸盒子等拼搭材料),提问:
(1)这里有几样东西,看看是什么?这些材料能像楼房一样一层一层叠起来吗?谁来试一试?(个别幼儿拼搭)
(2)数一数有几层?(和幼儿用从下到上的顺序共同点数)用了几块就有几层。
(3)动脑筋想一想为什么这些材料适合玩层层叠的游戏?这些材料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4)教师归纳并小结:扁扁的、平平的、硬硬的材料都很适合玩层层叠的游戏。
二、流动的材料能玩层层叠吗?――发现固态与液态物品的不同,并进行猜测。
1、熟悉材料:(教师出示食用油和水)教师:老师还带来了几样材料,认识它们吗?
2、感知特性:(教师将两种种材料分别从瓶中缓慢倒入贴有“油”“水”标记的透明杯中。)教师:把它们慢慢倒出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用摇一摇、搅拌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3、引导猜测:刚才我们用这些平平、硬硬地积木、纸盒成功地叠了起来,那这些会流动的材料能叠起来吗?猜一猜,能还是不能?(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教师统计两者的数量)认为能的小朋友,你们觉得他们倒在一起会怎样层叠呢?(猜测一,油在上面,水在下面;猜测二,油在下面,水在上面。教师进行相应的猜测记录)
三、亲身体验层叠乐――探索发现油和水放在一起产生的层叠现象。
1、教师:刚刚小朋友进行了几种猜测,不过他们倒在一起结果到底会是怎样呢?还是需要我们亲手试一试,亲眼看一看。我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杯水和一杯油,还有一根搅拌棍,一张记录纸,小朋友可以将水倒进油里,也可以将油倒进水里,还可以用搅拌棍搅动他们,看看有什么发现,并把你们的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可以用自己的符号方式进行记录。
2、幼儿亲身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幼儿实验方法:提醒小朋友缓慢倾倒。
指导幼儿观察角度:提醒幼儿蹲下来,与杯子平视。
指导幼儿记录方式:提醒幼儿仔细看清楚后,选用自己的符号进行记录。
3、交流实验结果:
教师:请大家先找你的朋友说说你的实验。(每组选择一个有代表的记录贴在记录统计单的结果一栏里)。
教师:你刚刚是怎样做实验的?结果是怎样的呢?他们是怎么排队的?(幼儿自由表达讲述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教师小结:原来不论是把油倒在水里还是水倒在油里还是用筷子搅动,最后结果都是油在上面,水在下面,他们都是分离的,油是不溶于水的。那么为什么油不溶于水呢?因为水重一些,它沉在了下面一层;二油稍微轻一些,所以就浮在了水面上。
四、生活中的油水分离现象。
教师:今天我们发现了这么有趣的事情,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神奇的事情,一起来看看吧。(教师与幼儿共同欣赏课件)
1、烧菜的时候放了油,菜汤里上面有一层油下面是水。
2、有的动物(鸭子、鹅)身上的羽毛也有油,下雨的时候或者到河里去游泳,身上的毛不会湿。
3、油水分离画。
五:延伸活动:
现在水和油虽然层叠一起了,住在了一家,但它们一个住在上面,一个住在下面,一点也不热闹,有什么好办法能使它们融合在一起呢?回家你可以问问你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也可以自己去试试,下次再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教学反思:油和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油和水混在一起到底会出现什么现象,这是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但又不太注意的现象,我抓住这一现象,意在通过观察记录和实验操作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整节活动连接紧密,稳扎稳打。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并坚持幼儿自己动手探索、发现的原则,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能力,让幼儿在实践中感悟出真知,在细心的观察中发现“油和水”的奥秘。也培养了幼儿敢于质疑、乐于猜想的科学态度。活动达到教育目标。
篇2:托班科学教案:水中的小球
【活动目标】
1、乐于在水中玩球。
2、观看小球从水底向上浮的现象,对这一现象产生好奇。
【活动准备】
在水箱中接满水;乒乓球若干,石头一粒。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粒石头和一个乒乓球,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手里有宝贝呢!你们猜猜看我手里拿着的是什么?
(幼儿自由猜测)
二、观看沉浮。
1、师:这两个宝贝都喜欢在水里玩,你们来看看石头在水里怎么玩的?
(很明显一看就知道石头沉下去了)
2、师:那你们说乒乓球在水里会不会沉下去?
(幼儿自由猜测后教师示范)
三、观看游戏:小球躲猫猫。
1、师:小朋友听,什么声音啊?(播放声音:小猫的声音)
师:乒乓球可害怕小猫了,这可怎么办啊?它浮在水上肯定会被小猫看见的。
(幼儿自由发言)
2、示范游戏:双手抓住乒乓球,用力将球摁入水中,边摁边说:小球躲起来了。
见没听到小猫的声音后,师放开双手,边放边说:小球浮上来啦!
3、示范游戏第二遍,鼓励幼儿一起说:“小球躲起来了。”“小球浮上来啦!”
4、分组游戏。
教师讲明游戏规则:听到猫声就躲起来,没听到了就浮上来。
篇3:小小班科学教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沙的特性:没有气味;不溶于水;细细的一粒粒。
2.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3.让幼儿在感知沙的特性基础上发现沙的好处、用途。并懂得珍惜沙,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
为幼儿提供一个大沙坑,各种玩沙工具(铲子、筛子、印模)等,人手一个塑料杯、小勺子。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认识沙的特性。
1.组织幼儿自由玩沙。
让幼儿在沙池里自由地玩沙子。可以光着脚在沙子上走一走、跳一跳;可以用手摸一摸、抓一抓;用铲子、小桶、筛子等玩具玩沙子,让幼儿互相合作进行游戏。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沙的特性。
(1)沙是没有气味的。
教:“小朋友们玩沙子都很高兴,现在我想请大家闻一闻沙子,你们觉得怎么样?”(是没有气味的)
(2)沙子不溶于水。
教:“小朋友,你们试过用奶粉冲牛奶吗?”“我们现在试一下用奶粉冲牛奶,好吗?”
教师先将奶粉倒进空玻璃杯,并画上一条黑线,然后倒进开水,用勺子搅一搅,让幼儿发现奶粉是溶于水的`。
教:“原来奶粉是溶于水的,但是你们知不知道水子能溶于水吗?”“不知道。”
“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试一试吧!”
教师引导幼儿先放少量沙到塑料杯内,然后画上一条线,再用勺子搅拌一下,把塑料杯放在旁边。过了会等沙沉淀后,引导幼儿观察画线,得出沙是不溶于水的。
(3)沙是细细的,一粒粒的。
教:“小朋友,请你们用手摸一摸沙,有什么感觉,用手抓一抓沙,看看手上怎么样?手上的沙是怎样的?”
幼:“摸起来软软的,沙子是细细的,一粒粒的。”
教:“现在我们用筛子来筛一下小石头和沙子,会怎么样呢?”
幼:“我看到沙子能从筛子上漏下来,小石头不行。”
教:“筛过的沙子和没筛过的沙子有不同吗?”(特别细、小、软)
教:“为什么我们用手、脚在沙上印手印、脚印能留下清楚的印子呢?”
幼:“因为沙子很细小、柔软。”
(4)教师小结:沙子是没有气味,不溶于水,细细的一粒粒的。
(二)、幼儿认识到沙的好处及用途。
1.体育运动需要沙。
教:小朋友们都知道沙子是很柔软的,现在我请你们在旁边的水泥路上跳一跳,你们脚有什么感觉,在那儿跳得舒服?"幼儿玩的时候,教师与幼儿进行交流,帮助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
幼:水泥地太硬了,跳一下脚就疼了,在沙坑里面脚不疼,在水泥地上跳,一不小心摔了跤,屁股摔得疼死了,要是在沙坑里面就好了。
教:水泥地很硬,沙很软,所以如果攀登架放在沙坑里面,掉下来就不会摔伤。
幼:还有跳远的时候,也要用沙子,叔叔练拳头也要打沙包。
教:对了。因为沙子很柔软,所以小朋友在体育运动时不容易受伤。
2.建筑工程需要沙。
教:沙子有很多用途,你们在哪儿见过沙?它们有什么用?
幼:我看见路边堆了许多沙,是用来铺路的。
教:沙子可以用来铺路,还有如果把沙子、水泥、石头搅拌在一起变得硬邦邦的就可以造房子、造桥了。
幼:我还在电视上看到解放军叔叔用沙袋来堵洪水,沙子可以装在袋子里堵洪水。
四、教育幼儿应珍惜沙子,不能浪费。
教:我们平时玩游戏和进行体育运动时需要沙子。盖高楼大厦也要用沙子,沙子是我们的好朋友。所以我们平时在沙地里和沙子玩游戏的时候要小心,不能把沙子扔到沙地外面,不然的话,沙地的沙就会越来越少,以后就没有沙子和我们玩游戏了,所以小朋友以后应该爱惜沙子,跟沙子做好朋友。
五、延伸活动。
请幼儿每人拿一个印模,用湿沙进行印模游戏。
篇4:托班科学教案
托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让幼儿知道阴天是怎么回事。
明白水蒸气如何才能蒸发。
活动准备
利用自然天气情况
活动过程
一、幼儿的疑问,引出活动。
幼儿:老师外面为什么变得那么黑啊?
师:因为外面阴天了啊!
幼儿:老师外面为什么会阴天啊?
师:这个你们就不知道了吧!老师讲给你们听。
二、教师讲解,阴天的形成。
师:阴天是自然现象。阴天前当地高空气压降低,而地表面气压在升高。水蒸气蒸发升至半空遇冷而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云。
幼儿:自然现象是什么意思?
师:就是自然的形成,我们泼在外面的`水,被热热的太阳晒到慢慢的蒸发到空中……
幼儿:哦!就像我们洗干净的手帕,晾在外湿湿的,被太阳晒干了,手帕的水也蒸发了。
师:你们理解的很好哦!
三、小结
师:你们这回知道为什么会阴天了吧!就用刚才所学的,我来提问下你们好不好?
幼儿:好!
活动结束
篇5:好玩的影子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影子是怎样形成的,感知光与影子的关系。
2、体验影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画、手电筒、玩具、幻灯机。
2、将活动安排在有阳光的时间。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通过故事,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胆小的咪咪》。请大家仔细听,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师;咦,谁在哭呀?教师出示毛绒玩具小猫佯装小猫在哭。讲述故事《胆小的咪咪》。今天上午,小猫咪咪正在草地上玩,它玩的可高兴了。突然,它发现身旁有一个黑黑的东西。咦,这是什么呀?咪咪很奇怪,它赶紧向东跑跑,可黑黑的东西也向东跑跑,它又向西跑跑,可黑黑的东西也向西跑跑。这下,可把咪咪吓坏了,它急得大哭起来。妈妈,妈妈…
2、联系生活,请幼儿猜一猜黑黑的东西是什么?(影子)。那么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呢?
二、动画演示,探索影子形成。
1、实验
(1) 打开幻灯机,将光投到墙上。墙上有什么?(光)
(2) 教师用玩具狗挡住光线。墙上这黑黑的是什么?(影子)为什么会有影子?(幼儿自由回答)
(3) 教师关掉幻灯机,(感知没有光,有物体,也不会产生影子。)墙上有影子吗?为什么?
(4)教师总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会 留下黑影,这个黑影就是影子。
2、看动画――深层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 演示课件:小猫咪咪是怎么挡住光线宝宝,在它身后形成影子的 。
3、咪咪还在哭呀,让我们一起来告诉咪咪好不好?
三、激发创新,敢于想象。
1、小朋友知道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那么你们想不想看看自己的影子呀?请几名幼儿在幻灯机前看影子。幼儿自由动作(或伸手、或弯腰、或跳舞、或踢腿……) (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2、小朋友们闭上眼睛,看老师给你们变一个魔术。一只小鸟飞来了,飞呀飞。一只小羊走来了,咩咩咩。一只大灰狼走来了,啊呜啊呜,我要吃了你们。纾猎人来了,大灰狼吓跑了,小羊跑了,小鸟也飞走了。(来时边说边做手影)
3、发给幼儿手电筒,让幼儿自由分组合作做手影,互相猜一猜像什么。看谁做得更像。
四、户外游戏,乐于探索。
1、影子多有趣呀,咱们到外面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好不好?
2、让幼儿仔细观察阳光下除了自己的影子,谁还能发现其他物体的影子。
3、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呢?让别人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4、幼儿自由结组,每两人一组用粉笔在地上互相记录对方的影子,等两小时看看影子是否发生了变化,探索影子与太阳位置的关系。
篇6:竞选“班官”,好玩!
竞选“班官”,好玩!
广州市番禺区华南碧桂园学校五(1)班 范挚凌
我是一个插班生,如果让我说说来到华碧印象最深刻的事,我会说:“竞选‘班官’!”
那是开学的第二天,班里进行班干部竞选。哗!竞选的“官”还真不少呢,除了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等班委职务外,还有主动问好、遵守秩序、勤俭节约、物品码放、讲究卫生等良好习惯的管理长、家庭作业检查长,甚至还有“桌长”、“车长”、“门官”、“灯官”……我也想一展身手,在这么多岗位中,我选择了副班长。当陈述完我的竞选演讲后,我异常地紧张,不,应该说是害怕。我担心老师因我是插班生而嫌弃我,担心同学们因我是新学生而不选我,……那时,心里就像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当老师说到“同意范挚凌当副班长的同学请举手”时,我害怕而又紧张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同学们会怎样对我?我低着头用眼尾飞快地环视了一下教室,啊!我看到老师举手了,同学也举手了,三个、四个……一共获得了27票,噢,我当选了!“啪啪啪”一片热情的掌声,“祝贺你”一片亲切的祝福。37张真诚的笑脸,让我的心暖洋洋的。班上参选的同学都像我一样,如愿地当上了一名管事的.“官”,有的还一身兼几职呢。从那一刻起,老师把班级交给了我们这一群当“官”的孩子,让我们自己管理自己。
晚上,我迫不及待地赶回家,兴高采烈地向父母讲述着一天的故事。
自从我当“官”后,我觉得每天的生活过得更充实、更开心。瞧,制定班规、“红领巾”广播站、学子报、黑板报、常规检查、班级教育总结、主题班队会都是由我们这一群当“官”的孩子自己去策划、组织和操作。有一次,我负责常规检查,发现洗手间的卫生很差劲。我马上象评判官一样,把当天值日的两名同学找来,让他们仔细看看哪里不干净,然后吩咐一个同学负责冲水、刷洗,另一个同学负责拖地。当然,我也帮忙一起干,转眼功夫洗手间又亮洁了。当老师表扬我们的时候,我们几个人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啊!当当“班官”,练练胆子,真好!
点评:小作者通过自身的内心感受,叙述了竞选“班官”的过程,小作者开头提出自己的担心,后来却如愿当选,认真去当好“班官”,写得生动真切。文章起伏活泼、令人爱读。文字间童心烁然,更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
(指导教师 崔慧健)
篇7: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洞洞
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洞洞
活动目标
1.讲讲自己发现的各种洞洞,体验和老师、同伴一起找洞的乐趣。
2.培养思维的发散能力。
3.初步尝试能够合作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袜子、纸、剪刀、皮球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想想、说说自己发现的洞洞。
(1)出示袜子:这是什么?袜子上有洞洞吗?在哪里?这个洞洞是干什么用的?(穿袜子的时候,我们的小脚丫,要从这个洞洞里钻进去。小脚丫钻进洞洞,真暖和。我们用手来钻一钻,小手钻进袜子里,真呀真好玩。这是一种可以钻进去钻出来的洞洞。)
(2)出示纸:这是什么?上面有洞洞吗?我可以变出洞洞来。你们能试一试吗?我可以用这个洞洞当望远镜。(彩纸卷起来,变成望远镜,这是一种可以从这边望到那边的洞洞;从这一边穿到那边的洞洞)
二、新课
说说生活中的洞洞----你在哪里见过洞?
(1)我们教室里什么地方有洞洞?它有什么用?(预案:厕所蹲坑、洗手池(水龙头、下水道)、拖把池、窗户(风婆婆和太阳公公穿过的地方)、门、电视机上的插口、电插排)
(2)除了教室里有洞,哪里还有洞洞呢?
小结:生活里,那么多的洞洞,而且,这些洞洞很多都有自己的用处。
3.说说身体上的洞洞。
(我们的身体上,有没有洞洞呢?它有什么用处?)
(游戏:××(吃饭、看东西、呼吸、听声音、拉巴巴、和妈妈连在一起的)的洞洞在哪里?---反应能力、快乐情绪)
4.小结:我们还可以和洞洞玩好玩的、钻洞洞的`游戏。
三、游戏:超级变变变
宝贝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皮球,皮你们平时是怎么玩皮球的呢?
宝贝们听老师的口令,和皮球一起玩钻洞洞的游戏,孩子们听老师的口令“超级变变变”自己变化成各种洞洞让小皮球来钻钻。
小手胸前围一围,变成一个圈;小脚站一站,站成一个圈;
小手头顶围一围,围成一个圈……
四、小结
我们在家里、教室里、自己的身上,找到了很多的洞洞。小朋友自己变出了可以让小球钻来钻去的小洞洞,小朋友合作变出了让大球可以钻来钻去的大洞洞。我还可以和其他的东西一起变出很多洞洞,你们能吗?谁来试一试?哈哈,现在大家都来试一试吧!
泸县石桥镇中心幼儿园新民分园 刘辉
3月15日
《好玩的洞洞》说课稿
一、说设计意图
洞洞随处可见,家里,学校,马路上,公园,自己身上通过这个活动让小班的孩子们用眼睛多观察自己周围的一些东西,引起他对周围现象的兴趣,帮孩子略微的梳理一下这些洞洞,虽然大小,形状不同,但是都是有用处的。这个环节活动是一个探索,蚂蚁的洞,老虎的洞,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洞,有一种趣味在里面,然后进行一个探索。
二、说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讲讲自己发现的各种洞洞,体验和老师、同伴一起找洞的乐趣。
2.培养思维的发散能力。
3.初步尝试能够合作解决问题。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认识身边的洞洞。为此,我作了以下的准备:袜子,皮球、纸、剪刀。
三、说教学方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本次活动中,我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演示法
通过小魔术,让幼儿通过老师剪刀的简单的操作直观的感受洞洞。
2、发现探究法
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本次活动,我安排了两次尝试,第一次让幼儿寻找,那些地方有洞洞,培养幼儿的观察习惯;第二次超级变变变,让幼儿想办法让小球钻过,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3、游戏法
小班的幼儿精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好动是他们的突出特点,通过超级变变变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快乐。
四、说学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让幼儿不断的观察发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此同时让幼儿学会与小伙伴们合作。
五、教学过程:
我采用了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导入活动――发现身边的洞洞――和洞洞做游戏
1.导入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活动的最开始我使用变魔术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东东的兴趣,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并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2.学习活动。
通过自主探索,说一说,主要认识身体让的各种洞洞,简单了解每个洞洞都有自己的作用。
3、游戏活动。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在超级变变变中,让幼儿一边游戏,一边利用自己身体变化出各种洞洞。
六、说活动评价
纵观整个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所有环节都是围绕洞洞来进行。本次活动,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整合”的设计思想,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洞洞的乐趣。
泸县石桥镇中心幼儿园新民分园 刘辉
203月15日
篇8:好玩的扑克大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让扑克牌站立起来,感知力与平衡的关系。
2、学习记录实验结果并乐于大胆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探索扑克的多种玩法中锻炼求异思维,乐于合作探究。
活动准备
1、牌人手二十张;大记录表一张;小记录本、记号笔人手一份。
2、不同形状的卡纸若干;红、黄、蓝、绿的.牌子各四个;金、银、铜的奖章与幼儿人数对应。
活动过程
一、自由玩扑克牌,探索扑克牌的各种玩法。
1、提出活动内容,强调探索规则:
师:瞧,老师手上是什么?(扑克牌)今天我们就要用扑克牌玩游戏。玩扑克牌游戏时要遵守下面几条规则:
(1)可以自己玩也可以邀请同伴一起玩。
(2)保管好自己的扑克牌不要跟别人混在一起。
(3)听到碰铃声,整理好扑克坐回原位。
2、幼儿自由探索扑克的玩法。
3、幼儿交流分享玩法。
4、教师记录并总结幼儿玩扑克的方法。
师:请小朋友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玩扑克的。
(教师用大记录表以分类、排序、比大小等形式总结、记录下幼儿的不同玩法。)
二、自由探索“让两张扑克牌站立”的方法。
1、提出探索的问题,强调探索规则:
师:刚才我们总结出很多玩扑克的方法,现在我们要挑战“让两张扑克牌站立”,挑战的要求是
(1)把扑克成功站立在桌上的方法记录在本子上。
(2)一种方法记录一格。
(3)听到碰铃声,整理好扑克拿着记录本坐回原位。
2、幼儿自由探索“扑克站立在桌上的方法”并记录。
3、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方法。(幼儿出示自己的小记录本,边讲述边示范扑克牌站立的方法。)
(1)你是用什么办法让扑克牌站立在桌子上的?
(2)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3)为什么这种方法能让扑克牌站立在桌子上?
(4)哪一种方法站得最稳?
4、教师小结。
师:原来让扑克牌站立的方法有怎么多,从小朋友记录的方法中我们发现――两张互相依靠,竖立成三角形摆放在桌上,当两张扑克牌依靠的力一样大时站立最稳。
三、合作探索“用扑克牌搭建得又高又稳”的方法。
1、提出探索任务。
师:我们现在又有一个新的挑战任务,就是“用扑克牌搭建得又高又稳”。
2、出示图文结合的比赛规则图,引导幼儿认读,明确游戏规则:
(1)四人一队,分成:红队、黄队、蓝队、绿队。
(2)提供不同形状的卡纸作为辅助工具,可以使用,也可以不用。
(3)时间:五分钟。
(4)最高最稳的获得金牌。
2、幼儿自由组合探索出“用扑克牌搭建得又高又稳”的方法。
3、幼儿交流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4、教师小结:底层的扑克牌应该两张一组竖立在桌上,要摆放的多而稳,根据自己选择的卡片图形搭建,越往上扑克牌要越少,这样才能搭得又高又稳。
4、教师给搭得最高的一组颁发金奖,其他小组分别颁发银奖、铜奖。
活动延伸
1、将扑克牌投放到区域中,不借助辅助材料,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出更多“用扑克牌搭建得又高又稳”的方法。
2、鼓励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用扑克牌探索出各种有趣的玩法。
篇9: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磁铁
活动目标
1. 感知磁铁的吸铁特性,研究磁铁的玩法。
2. 让幼儿了解磁铁能吸住铁制的东西。
3. 尝试运用磁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玩一些磁铁类相关的小玩具。
物质准备:
人手一份活动材料:磁铁、铁制品、木制品、布制品、塑料制品等
活动重点:
通过尽可能地鼓励幼儿进行实践,尝试将非铁制品与磁铁进行相吸,玩不同的磁铁游戏。
活动难点:
支持一些能力弱的幼儿学习同伴的经验,让每个幼儿都能有体验和发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故意把一些小铁钉撒落在地上,提出问题:“怎么办呢?请小朋友想个好办法,让老师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些铁钉捡起来。”
试着让小朋友用磁铁去吸,总结出:这个黑黑的小东西叫“磁铁”。
二、认识磁铁。
让幼儿观察磁铁都有哪些图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等。
三、分小组动手操作:
1、让幼儿试着动手操作,看看盒子里的东西哪些能被磁铁吸起来?并且小组合理分工,一个小朋友担任记录员,一个小朋友担任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朋友认真地做实验,为那两个小朋友提供正确的信息答案。
2、教师大黑板上出示统计表,让幼儿上前打“∨”、“×”
四、生活拓展:
让幼儿找找自己身上什么东西能被磁铁吸住。为什么?
五、游戏:《小猫钓鱼》
小朋友用教师提供的小鱼竿去钓鱼,看看有什么发现?说说为什么?
六、总结:磁铁只能吸住铁制的东西。
七、“请小朋友把自己钓到的鱼送到饭店去吧!”以游戏的方式结束。
篇10: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淀粉
设计思路:
佳佳在家玩时,不小心把碘酒滴在了土豆片上,结果土豆片变颜色了,她很好奇,就把这个问题带到了幼儿园。根据孩子的好奇心我设计了“好玩的淀粉”这个活动,让幼儿亲自找淀粉,并在做做玩玩中感知它的变化,增加了他们对实验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通过实验感知淀粉遇碘会变颜色,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提高观察的全面性,思维的发散性及操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淀粉水、碘酒、糖水、醋水、盐水、水、酒、针管、喷壶若干,各种蔬菜水果切片若干。
活动过程:
1、猜一猜
小朋友们看,我这有一张画,你们看到了什么?(什么也没有)这里有一种神奇的药水,现在我把它喷上去,这次你们看到了吗?(看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幼儿自己猜)到底是怎么回事?等一会我们就会找到答案了。
2、做一做
( 1 )我今天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一瓶水,你们看,它和以前的水有什么不一样呢?(白色)我们叫这种水为淀粉水。我还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东西,在这些东西里有一种能使淀粉水变颜色的,是哪一样呢?我们一起来试试。顺便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
( 2 )教师巡回指导。
( 3 )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找一找
( 1 )刚才我们发现淀粉水遇碘变蓝,那哪些东西 里有淀粉呢?(幼儿自己猜)你们说了这么多,到底哪里有淀粉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 2 )教师巡回指导。
( 3 )谁找到了淀粉,你是怎样找到的?
4、实验我们做完了,你们知道这幅画中的秘密吗?(用淀粉水画的,碘酒喷上去,就看到了)淀粉不仅仅有这一种玩法,还有许多好玩的玩法,以后我们再一起来研究。
5、活动延伸
结合美术活动“奇妙的画家”,让幼儿用淀粉水绘出图画,再用碘酒喷出来。
活动反思:
生活中存在许多神奇的现象,碘和淀粉在一起发生的显而易见的反应,引起了孩子足够的好奇心。《好玩的淀粉》活动方案是利用淀粉遇碘变色的化学原理设计的。碘和淀粉是两种安全实验物品,便于孩子操作。虽然对孩子来说,“淀粉”这一词是陌生的,但孩子们对面包、馒头等面食却是再熟悉不过了。发现科学,并在生活中利用科学,是孩子们学习科学的最好途径。利用碘酒和淀粉的神奇反应,寻找食物中的'“淀粉”,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
本次科学课《好玩的淀粉》是平时幼儿都没接触到的课题,所以比较要有吸引力,幼儿对碘酒和淀粉都比较陌生与好奇,所以,整节课都是围绕着感知淀粉遇碘酒变色的现象,激发幼儿在科学小实验中操作探索的兴趣,并学习简单的记录,乐意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中做的不足的是应该让幼儿用清水和淀粉水来画笑脸操作,让幼儿清楚的明白,用碘酒喷过这两幅画,发生的不同变化。让幼儿操作前,应事先把操作的材料放好,并说明怎么做记录表。记录表也必须做的规范。在操作时,应该让幼儿们体现合作的乐趣,所以应该分配好。
篇11: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磁铁
活动目标:
在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和感知活动中,巩固幼儿对磁铁特性的了解,进一步感知磁铁能吸铁。
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以亲子游戏为载体,促进家园良好教育活动的形成,增进亲情感。
活动准备:
已有知识的准备。
物质准备:磁铁、各种铁制品、木制品、线、塑料品、小鱼、小鸡、金鱼竿、沙盘、玻璃杯、记录纸。
情景准备:
小鸡吃面包的场景、钓鱼的场景。
活动过程:
游戏引入
教师出示各式各样的磁铁。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好多的磁铁,小朋友们看一看,你们喜欢吗?在每一组里,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好多的磁铁,下面请小朋友当当黑猫警长,自己看一看,在你们的桌子上面有哪些种类的磁铁,请你们告诉自己的爸爸或妈妈,你看到的磁铁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自己把它记录在老师发给你们的记录纸上。
教师指导。
教师评价:小朋友们真能干,记录得好好哟,不仅画得好,还画得多,真能干!现在有这么多的磁铁,我们就来玩一玩磁铁游戏好不好?
生:…….
游戏:玩小鱼
师:小朋友注意看一看,在你们桌上面的水杯中有好多好多的小鱼,但它们现在都到水底里去了,小朋友们,你们用什么方法让它从水底升到水面上来呀?现在请小朋友自己试试,家长可不许帮助小朋友哟,试试没成功也没关系的。
生:游戏开始
师:有小朋友成功了,现在请成功的小朋友告诉小伙伴们,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小鱼儿升到水面上来的,让爸爸、妈妈给你记录下来。
(如果有幼儿没有成功,教师及时请成功的幼儿演示,加以鼓励。)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让小鱼在水中跑来跑去的,真聪明。老师好羡慕你们哟。你们比奥特曼还有本事。
3、磁铁的特性
师:小朋友,你们比奥特曼还聪明,那肯定知道磁铁有些什么本事呢?下面请小朋友来做个实验,你们就确定磁铁有什么本事了。
然后告诉你们自己的家长,行吗?
师:请小朋友把纸盒里的东西全部倒在盘子里,每个
小朋友认一认,是些什么东西。然后每个小朋友都拿上一块磁铁,去接触盘子里的那些东西,看一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开始!
生:做实验
师:小朋友,做好了没有?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做好了。磁铁上粘了回形针、铁钉,好多东西哟。
师:有没有小朋友磁铁上什么都没有粘到的,请举手。
生:我没有
师:没关系,把你的磁铁放在这上面,有了没有?
生:有了。
师:你们磁铁上粘的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生:都是铁。
师:对,都是铁,这说明磁铁有什么本事?
生:能吸铁。
师:好,小朋友们真聪明,实验出了磁铁能吸铁的本领,还告诉了自己的爸爸妈妈,让他们给你们记录了下来,好能干!!!
请小朋友把你们的盘子和纸盒放在桌子的下层。
玩乐活动:钓鱼、鸡吃面包
师:下面再玩钓鱼、鸡吃面包的'游戏,同样是利用刚才学的磁铁的本事来玩,这两个游戏可以选择一个玩乐。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
生:钓鱼和玩鸡吃面包的游戏
师:奖励玩的好的小朋友。
延伸活动:
师:请小朋友回家以后,观察我们实际生活中那些物品里面含有磁铁。把它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
附:亲子活动记录表(见后)
《好玩的磁铁》亲子活动记录表
班级:中一班
活动时间 :
活动人:
幼儿看到的磁铁形状
用什么方法让小鱼升上水面,在水里游动
在沙盘里找到哪些东西,用什么方法
生活中含磁铁物品有哪些
篇12:好玩的水大班科学教案
好玩的水大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水的基本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
2、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了解水的用途。
3、激发幼儿对水的探究兴趣,懂得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脸盆6个、玩水工具若干、玻璃杯若干、糖若干、奶、录音机、磁带、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幼儿自由玩水,体验水的玩法。谈话活动-------水可以怎么玩?
二、简单介绍水的三态
冬天很冷水会结冰是水的固态,夏天天降雨水是水的液态,开水冒的气是水的气态,那么水像魔术师一样一会变成冰块,一会变成雨水,一会又变成气冒出,是不是很有趣呀,那你们想多了解水吗?好那我们研究一下看看水都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三、探究水的性质
1、猜一猜,各是什么?实验:分别出示1号杯水、2号杯奶,让幼儿猜一猜,看一看,通过观察比较明白水是没有颜色的,而奶是白色。
小结:水是没有颜色的。
2、尝一尝,各是什么味道?
实验:让幼儿闻闻、尝尝1号杯内的水,说说水是什么味道?然后再来闻一闻、尝一尝2号杯内的奶,说说奶是什么味道?在幼儿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小结:水是没有味道的。
3、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把两块糖分别放入1号杯与2号杯中,让幼儿观察比较你看见了什么?为什么?
最后得出结论:水是透明的。
4、抓一抓,你知道了什么?
实验:用饮料瓶制作一个水槽,下面接一个杯子或者一个盆,让幼儿观察水是怎么进了下面的杯子或盆里的`,幼儿就会说出是流进去的,从而得出水是流动的。最后得出结论:水是流动的。
四、讨论水的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用水。
老师小结了水的性质后,问孩子们:“水能用来干什么呢?”让幼儿互相讨论后回答,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水可以洗脸、洗头、洗脚、洗衣服、洗澡等等,老师可以扩宽思维告诉幼儿还可以灭火、灌溉农田、发电等,让幼儿知道水的用途很大,人类离不开水,从而引出要节约用水。
让幼儿设想如果没有了水,我们会怎样?厕所会怎样?做饭时会怎样?这样加深印象让幼儿真正做到节约用水。
师问幼儿:“你们见过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呢?那以后应该怎样节约用水呢?”幼儿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总结。
五、做律动《水龙头不哭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区域里继续探究水的其它特性
活动反思:
大班孩子在生活中很喜欢玩水,对水的特性也有初步的认识。水的三态的变化在生活中也经常出现,像水烧开会冒水蒸气,孩子夏天吃的冷饮不吃一会就化了……通过这节课的小实验让孩子对水的三态的变化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能够联系到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做科学小实验的兴趣。活动延伸部分让孩子们讨论如何节约用水,本节活动的重点是通过小实验让孩子了解水遇冷会结冰,冰遇热会变成水,水加热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又会变成水。其中水变冰,对于冰变成水的过程,孩子已经有了一部分的经验,所以水加热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又会变成水为难点。
活动目标:
1、感知水具有流动、透明、无色、无味的特性。
2、通过观察实验,感知水的三态变化。
3、发展幼儿观察力,培养探索精神和大胆变数个人体验的能力。
4、体验玩水的快乐,产生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我的语言不够精练。在这节活动课中,活动目标的制定虽说简单但是有点太多了,在科学活动中需要老师准确精练的引导话语,我在上课过程中给孩子的引导话语有些罗嗦,这需要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加注意。对于大班孩子来说活动内容安排的有点多,最后环节应该制作课件让孩子们从直观上产生节约用水的意识,这样孩子们才会更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节约用水。另外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不能用打火机,这是一个错误,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应该在实验延伸的时候给孩子更多发言机会。实验的操作可以再熟练一些。
【《好玩的水》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1.托班科学教案
10.科学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