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杂诗其一》的解析

《杂诗其一》的解析

2025-01-22 07:42: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wmsz004”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杂诗其一》的解析,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杂诗其一》的解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杂诗其一》的解析

篇1:《杂诗其一》的解析

曹丕的杂诗寄情感怀的诗歌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魏晋人多作杂诗,而这些诗又常常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原本应是有题目的,后来题目遗失,便称杂诗 。《杂诗二首其一》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丰富的情感,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

《杂诗二首其一》原文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鬰鬰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杂诗二首其一》的诗意/《杂诗二首其一》的意思

秋天的夜晚真是漫长,猛烈的北风使人感到寒气逼人。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在无聊的愁思中披衣起床,徘徊于户外。彷徨的时间已经很久了,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向下看清水的微波,向上看明月的光辉。银河向西方转移,群星纵横交错。草里的昆虫叫得悲惨,孤独的大雁独自向南方飞翔。心里忧伤思虑,长久地思念故乡。想要飞回故乡去,却哪里能够像鸟儿一样长出翅膀,想要渡过河去,却又没有桥梁。向着风儿长久盹叹息,痛苦得使我肝肠寸断。

篇2:《杂诗其一》的解析

首起四句引出主人公的秋夜愁思。下八句承接上文,写户外徘徊所见的`景象。最后六句,主人公苦痛悲切的思乡之情达到高潮。主题见解题。

写作特点:清丽自然而又缠绵绯恻的风格,本诗历来被认为是曹丕的代表作。

《杂诗二首其一》的作者简介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226),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由于文学方面的成就而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

篇3:《己亥杂诗》问题解析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人名)。(1分)

6.(1分)【答案】龚自珍 (有错不给分)

【解析】考点:文学常识作者

思路:这种题一定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龚不要写错)

7、这首诗加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2分)

答:

7、.(2分)【答案】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点:句子中的词语分析

思路:画线句子的中心词是离愁,但是要注意前面的浩荡表现出来的宽阔无边,后面的白日斜则是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离愁心情。

8、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8.(3分)【答案】示例: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答出比喻修辞方法给1分,答出表达的思想感情给1分,答出总体评价给1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考点:诗文名句赏析

思路:名句赏析题一般要从方法(比喻)、情感(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评价(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三个方面进行赏析评价。

篇4:《己亥杂诗》的解析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

1.浩荡句:浩荡:广阔深远的样子,也就是浩荡之意。 白日斜: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

2.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诗人故乡杭州,有版本称这指的'是诗人不知今后该何去何从。

3.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居多,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这里比喻自己离开官场。

4.花:比喻国家。

5. 护:保护。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要报效国家,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总结: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篇5:己亥杂诗原文意思解析

己亥杂诗原文意思解析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以下是“己亥杂诗原文意思解析”,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己亥杂诗

作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jiàng)人才。

注释

1.九州:中国。

2.风雷: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3.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4.恃(shì):依靠。

5.喑(yīn):没有声音。

6.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7.究:终究、毕竟。

8.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9.重:重新。

10.抖擞:振作精神。

11拘:拘泥、束缚。

12降:降生。

译文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篇6:已亥杂诗古诗解析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解说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考试中考察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考试时,可以做复习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

【《杂诗其一》的解析】相关文章:

1.杂诗王维

2.无名氏:杂诗

3.杂诗陶渊明

4.作文 杂诗

5.己亥杂诗阅读赏析

6.王维《杂诗》赏析

7.己亥杂诗赏析

8.唐诗之《杂诗》

9.杜甫诗解析

10.柳宗元诗解析

下载word文档
《《杂诗其一》的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