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说说大全>立秋后的说说

立秋后的说说

2024-10-31 07:51:4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咀嚼孤單”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立秋后的说说,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立秋后的说说,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立秋后的说说

篇1:立秋后的说说

1、秋天来了,心中满是期待,愿以后的每一天都精彩!

2、今日立秋。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时,悄悄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3、秋天了,积攒了一个夏天的情愫,想在秋天里让你知道!

4、立秋了,秋风起,秋意浓,无边的美景,妆点了整个世界。秋天来了,好喜欢。

5、初秋总是温柔,日间把夏天留下,日落后还带秋风。

6、立秋了,秋风起,一年过半,珍惜时光,认真生活。早安!

7、秋天来了,一个适合想念的季节,在下次与你见面之前,我要好好努力。

8、秋风沙沙地吹来,染黄了田野,染红了枫叶,带来一丝凉意。

9、我看过无数关于秋天的`句子,都不及这一刻,慵懒的夜晚,恰好吹来的风,还有此刻的你。

10、立秋了,夏日的那些遗憾,一定会被秋风温柔化解。

11、立秋一到,才突然发现,已经想了你一个夏天!

12、立秋!这个季节,开始变得温柔。我喜欢秋天,温柔的细腻,静悄悄地,带给你欢喜!

13、秋天,来了。风喝醉了,偷偷亲了一下小叶子,空气中夹杂着桂花的香气,晚霞看见了便红着脸。

14、秋天,真好!桂树开花了,满园的香气,空气会香甜,我们会变好,一切都充满了希望,温柔又热烈。

15、立秋,秋天就这样倏然而至,还带着夏日的一点热情,悄然走来了。秋风起,秋叶黄,对你的思念便也更浓烈了一些。

16、这个夏季,已经慢慢离我们而去,我们只能坦然接受夏秋的交替。秋天,正悄然走近,纵然它的讯息尚不如浓醴醇烈,但是它却像淡雅清幽的兰香,正逐步弥漫我们的生活。因为,今天已是立秋。

17、这短信聚集了春日之快感,夏日之无忧,秋日之清爽,冬日之浪漫,还有我一毛钱邮局费,望你能妥善保管好,另外补充一点:立秋了,记得添衣。

18、炎炎夏日,报告你一个好消息,立秋啦!凉爽的秋天,正向我们走来。丰硕的果实,正等着我们采摘。流金的岁月,正在酝酿生活的甘甜。立秋快乐!

19、夏有三伏秋有“虎”,秋风秋雨秋老虎。季节交替度寒暑,生活奔忙真辛苦。天气变化要记住,健康损失难弥补。立秋之际遥相祝,生活开心就是福。

20、夏日去的真快,立秋悄悄袭来,对你甚是想念,短信捎来关怀:虽然立秋现在,在外仍要防晒,小心酷暑难耐,把好秋之命脉,秋天将是精彩!

篇2:立秋后的说说

1、秋风吹,秋叶碎,秋花静静美;秋雁归,秋云飞,秋意悄悄随;秋夜醉,秋思围,秋色和烟翠;秋波堆,秋声脆,秋来不成寐。立秋祝福为你飞,愿你心明媚!

2、立秋到,秋风吹散了烦躁,欢喜连连;秋雨浇灭了炎热,清爽阵阵;秋歌唱出了秋意,清凉无比;秋景渲染了世界,美不胜收。愿你开怀,心情爽爽!

3、一片枫叶知秋深,层林尽染色缤纷,你在我的`心扎根;一轮秋月知佳人,天涯海角若比邻,情深义厚灵犀近。一条短信赠温馨,祝你立秋天高气爽更开心!

4、立秋的天空高远,湛蓝;立秋的清风,清爽,惬意;立秋的白云飘逸,自在。立秋的溪流欢畅,清澈;立秋的祝福美好,真纯。愿你立秋快乐。

5、立秋到来人欢笑,祝福声声快送到。祝愿秋风将你绕,清凉无限人舒爽;祝愿细雨将你润,滴入心田人欢笑;祝愿美景多美妙,两只眼睛不够瞧;祝愿秋日硕果丰,快乐幸福少不了。立秋到了,祝你开开心心无烦恼!

6、丝丝秋风送清凉,高温散去焦躁光;滴滴秋雨润万物,硕果累累谷物黄;凉凉秋露晶晶亮,空气新鲜心情爽;美美秋景眼前呈,快快乐乐醉心房。立秋到了,祝你快乐健康!

7、立秋来了,卷走了心底的忧烦,带走了心中的惆怅;捎走了夏日的火热,带来了秋天的清爽;掀起了欢乐的浪潮,打开了美好的大门;笼罩了幸运的光环,滋润了健康的身心。传来了真挚的问候,祝愿你立秋清凉,惬意开怀!

8、一阵秋风一阵凉,清风送来身舒爽;一场秋雨一场凉,早晚及时添衣裳。秋露莹莹耀眼亮,秋实累累心欢畅。美景在眼看不尽,祝福声声情绵长。立秋到了,祝你快乐健康!

9、炎炎酷暑将逝,立秋如期而至。删除一切的烦恼,好运随风而起。储存所有的开心,欢乐伴你相依。释放一季的温馨,收获幸福和甜蜜。衷心祝你立秋快乐。

10、立秋的清风凉爽自在,立秋的桂花芬芳无限,立秋的月光柔情绵绵,立秋的问候醉在心间。愿你立秋时节,沐秋风,嗅秋香,赏秋月,时时都有好心情。

11、立秋到了,发动一场秋的攻势,让秋风吹拂你,荡平暑热,清爽你心;让秋雨滋润你,消烦解忧,自在逍遥;让秋波频传你,酝酿美好,收获幸福;让秋韵在意你,拥有健康,福寿无边。祝你立秋快乐,心情舒畅!

12、炎热夹着尾巴逃跑了,清凉拍着胸脯上岗了,烦恼带着无奈蒸发了,快乐顶着开心来到了,惆怅卷着铺盖开溜了,秋天伴着清爽到来了。愿你立秋惬意哦!

13、立秋欢快驾到,拉住秋的小手,把秋的恬淡挽留;张开秋的明眸,把秋的清纯看个够;推开秋的门扉,把秋的问候化作秋日灿烂的美。愿你立秋快乐。

14、立秋的时节秋高气爽,立秋的景色云淡艳阳,立秋的心情快乐飞翔,立秋的短信随风而降,立秋的祝福诚挚悠长。祝你:立秋快乐!

15、秋风丝丝,洒清凉;秋雨滴滴,烦躁除;秋露凉凉,身心爽;秋景美美,饱眼福;秋意蒙蒙,心陶醉;立秋来到,乐开怀。愿你立秋惬意,舒爽无限!

16、秋风阵阵爽,滋润你心房,让愉快围绕你的身上;泉水叮咚响,快乐在荡漾,让秋水洗去你的忧伤;秋高正艳阳,照耀你脸庞,让秋日收获你的希望;秋雨更舒畅,幸福在飘荡,让立秋的短信和你一同分享秋的芬芳!

17、徜徉在秋风中,身心惬意,自在逍遥;沐浴在秋雨中,爽心爽肺,乐不思蜀;陶醉在秋景中,烦忧无影,心情爽爽。立秋到,愿你漫步在秋的天地,开心无限!

18、落叶翩跹,是秋在舞蹈;寒蝉嘶喊,是秋在祈祷;风过平岗,是秋在微笑;雁飞南方,是秋在奔跑。秋意中,思念翻转,五彩斑斓,有记忆的灿烂,有憧憬的期盼。让快乐飞散如静美的花瓣,让幸福成熟似丰硕的果园,在立秋到来的时候,陪伴在你身边!

19、秋风丝丝,洒清凉;秋雨滴滴,烦躁除;秋露凉凉,身心爽;秋景美美,饱眼福;秋意蒙蒙,心陶醉;立秋来到,乐开怀。愿你立秋惬意,舒爽无限!

20、季节交替,岁月轮回,酷暑渐渐已远去,金秋缓缓又来临,风渐凉时,无喜更无忧,小小一短信,情比万言长,立秋了,愿朋友珍惜,珍重!

21、秋风秋叶落纷纷,秋日秋水多丽人。云卷云舒云渐残,湘江水远楚云天。偶有秋雨意缠绵,秋游只带一画伞。漂泊江湖有时倦,听雨孤店伴书眠!立秋了,出去走走,快乐秋游!

22、上善若水是你的风韵,奔腾千里是你的方向,止水游丝是你的温柔;深不可测是你的胸怀。事业顺利总顺水,幸福天长地久,爱情似水流连,一生悠闲淡泊。立秋到了,愿美如水韵,静若水止,纯若水清,凉若水冰,福如水流的你,快乐永远随(水)心!

23、立秋之夜送你一份美丽的情怀,每逢思我念我时总能感觉到那屡屡凉爽的风,它们会像一只柔软的手轻轻地拂过你的脸庞,吹过你的脖颈,寄托我对你遥远的思念,遥祝立秋快乐!

24、时间冲不淡你我的热情,距离分不开你我的情谊,春夏一去不复返,又到立秋好时节,我的关怀伴随每个季节而来,祝福你拥有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

25、一落叶,两人赏,三分秋色,四眼期盼,五谷丰登,六月繁忙,七彩秋光,八方友人爽,九九快乐,十分快乐过立秋!

26、炎炎夏日将匿藏,徐徐秋风轻送爽。立秋时节好时光,短信祝福来送上:祝你工作不繁忙,愿你高兴心情朗,望你健康体舒畅,盼你一切喜洋洋!

27、恰遇立秋,几翻思绪欲说还休,不下眉头总上心头,且敬一杯雄黄美酒,祝君快乐无虑无忧。

28、我想送一个冬天让你学会坚强,送一个春天让你看到希望,送一个夏天让你感受阳光,最后决定送一个秋天让你收获幸福和快乐!立秋到了,祝你开心每一天!

29、衣加衣,防寒气,温度下降在秋季;气减气,心态喜,秋空清澈解怨气;八乘八,天天发,秋日收获业绩佳。最后借秋风除去你的烦恼送四则运气:福禄寿喜。

30、秋意微凉,秋空幻想,秋思寄心上;秋叶转黄,秋风飘荡,秋日莫感伤;秋夜渐长,秋月明亮,秋梦现芬芳。愿我清爽的祝福能为您带来立秋的舒畅!

篇3:立秋后还热吗

早立秋凉飕飕,立秋过后还会热吗?

立秋时间是8月8日04:01:23,农历20六月(小)廿四。关于立秋,民间有“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

此说法有两种解释:一是立秋准确时刻在早上还是晚上,早上8点之前是早立秋,如果是晚上6点之后,就是晚立秋;二是立秋在(农历)6月还是7月,“此于两月之间分立秋之早晚”。而今年立秋是8日04:01:23,农历六月廿四,不管是在立秋时刻还是农历上,均属早立秋。

今年立秋是早立秋,是不是意味着天气不会热了?那么,“早立秋”真的“凉飕飕”?凭借这句民谚真的能准确预测天气吗?

立秋后天气还会炎热,这是因为副热带高压强势,与民谚并无关联。每个节气都表明地球在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的一定位置,当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就是立秋。因此,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理解,立秋也只是一个特定的瞬间。

其实所谓的早立秋和晚立秋,与此后天气情况并无直接联系,以立秋早晚判断未来气候冷暖是不科学的,大气环流、太阳辐射、人类活动等才是影响天气的主要因素。

俗话说“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依然很高,尤其是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天气依然酷热,暑气难消。这段时间,地表热量积累达到高峰,最热的时候到了。七八月份正是副热带高压加乾高压内部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导致增温。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为早晚较凉,但白天仍热浪袭人。气象专家表示,这是因为“立秋”之后,三伏天还没到尽头,暑气尚未消失。

立秋是不是就意味着到秋天了?专家解释说,按照气候学上对秋季的界定,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22℃才算进入了秋季的气候。虽然立秋是秋季的开始,但此时的气候依然炎热多雨,继续保持夏季的特点,而要想真正进入秋天,恐怕得等到9月份了。

立秋时节养生保健要知道

1、防暑。立秋之后气温不会很快下降,很可能有短时间的气温升高,人们还会经历一段高温潮热的苦夏,因此,立秋之后清热解暑要继续,防晒防中暑的工作依然不能松懈。

2、防燥。如果出现明显的咽部不适,应该注意多喝温热水,多吃些滋阴润喉之品,如百合、银耳、黑木耳、梨等,平时用嗓较多的人更要保护好嗓子,尽量减少说话。另外,秋天容易上火,建议容易上火的人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嗓子影响健康。

3、养阴润肺。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集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呼吸道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同时可多食一些酸味果蔬,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

4、防感冒。初秋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期,孩子往往会出现发烧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脸色苍白、情绪不稳定、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异常表现。初秋的夜晚,很多人习惯不盖被子,太过贪凉会导致腹泻、头重等。因此,初秋之际,千万注意不要贪凉!

5、早睡早起。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

6、做运动。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慢跑、爬山、球类运动等,秋冬运动量与夏季相比可适当增大,运动时间可加长,但要注意循序渐进。

立秋后要如何养生

立秋后天气仍然酷暑难耐,故有“秋老虎”一说,所以养生既要防暑降温,还要防秋燥。那立秋后要如何养生呢?不了解立秋后要如何养生的朋友,就让小编来告诉大家立秋后要如何养生吧。

立秋后要如何养生:要养肺

立秋后,阳气转衰,阴气日上,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秋冬养阴。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疾病,因为需要润燥、养阴、润肺。从五行生旺推算,此时肝脏、心脏及脾胃处于衰弱阶段,而立秋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根据阴阳调和,机体平衡的原理,要加强对这些器官的调养,使肺气不要过偏,影响机体健康。

立秋该吃什么

立秋后,饮食上要多食酸味食物少食辛辣食物,以助肝气,多食用平肝润肺的食物,如百合、藕、土豆、萝卜、木耳、山药、扁豆、枸杞、银耳、猪肉、鸭、鸡肉、兔肉、花生、黄鳝、鲫鱼、黄鱼、柚子、梨、苹果等。秋季是人体适宜进补的季节,但要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忌多贪食瓜果,以免伤脾胃。

立秋后要如何养生:精神调养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立秋后要如何养生:起居调养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立秋后要如何养生:运动调养

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秋季养生功,即《道臧・玉轴经》所载“秋季吐纳健身法”,具体做法: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漱练几遍,分三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捎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吸气,用意送至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30次。秋季坚持此功,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年立秋后还热吗]

篇4:立秋后我们如何养生

立秋已经多日,从气温上看与往日温度相差不大,但已出现中午热,早晚凉的气象。这种时候,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均已下降,稍一着凉,就容易患感冒。而且人们经过炎热的夏天,身体消耗大,体内的营养物质相对缺乏,故有体重减轻、倦怠乏力、食欲降低等体虚症状,因此早秋时节调养一下身体是很有必要的。

早饭一碗粥、晚饭一碗汤

经历了漫长的酷热的夏季,人们由于频饮冷饮,常吃冰冻食品,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特别是体虚者,此时骤用补药或补品势必难以消化吸收。所以,秋季进补之前,脾胃应有一个调整适应的阶段。可先补食一些既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如鱼、各种动物瘦肉、禽蛋,以及山药、红枣、莲藕等。此外,奶制品、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均宜多吃,药食兼优的菱角、板栗也是调理脾胃的佳品,它们均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具有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功效。

入秋后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上,可推行“早饭一碗粥、晚饭一碗汤”,饮食结构以清淡为主。

多吃水果预防秋燥

入秋之后,空气中的水分子逐渐减少,容易让人产生口干舌燥的感觉。一些人还会感到鼻腔似烟道般干燥,一不小心还出血;喉咙也痒痒的,频频干咳,有时有少量的粘痰,却总是咳而不爽;嘴唇最敏感,时常有干裂的感觉,这就是中医常说的“燥”,有“燥”就要“养气”。

对于人来说,应从精神调养、饮食调整和加强锻炼等多方面去协调。应多吃水果和蔬菜,比如:水果可选橙子、柠檬和乌梅等,同时,还要保持心情愉快,不烦躁。此外,对于运动者来说,要特别注意“养气”,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若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生活上要有规律

远离气象过敏除“秋乏”

生活上要有规律。在晴朗的日子里,应多做户外有氧活动。其次,要适当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猪肉、羊肉和豆类等,这些食物能使人的大脑产生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以消除抑郁情绪。还可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跳舞、唱歌、听音乐等,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篇5:立秋后种植什么农作物

立秋后种植什么农作物

1、萝卜

老话说得好“冬吃萝卜夏吃姜”,到了冬季怎能不吃萝卜呢?而萝卜虽然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但是对于农民朋友来说,采用传统栽培方式在秋季栽种的萝卜是最好吃的,特别是霜打以后。而从八月份下旬开始,就可以栽种萝卜了,一直可以持续到十月份的中旬。而且胡萝卜也是可以在八月中旬就开始播种了的。

2、白菜

老农民都知道,在民间有着“头伏萝卜二伏菜”的说法,而既然种了萝卜,怎么能少得了白菜呢?在大冬天的时候,吃经过霜打的白菜会更甜更脆。大白菜的话,一般在立秋后就可以播种了的。但是需要注意要做好防晒工作,尤其是在出苗了以后记得勤浇水,同时还要避免暴雨伤苗。同时,小白菜也是可以播种了的。

3、油菜

喜欢吃青菜的话,可以种一些小油菜的,这种蔬菜属于速生叶菜,其生长周期不长,一般从播种到采收差不多只要四十天。如果没有多余的空地的话,也是可以把它套种在一些高秆作物地。建议在八月的中下旬播种最佳,这样在九月底差不多就可以收获了,而这个时候正是绿叶菜比较少的季节。

4、红菜苔

这种蔬菜在南方比较的常见,北方地区应该很少种植。其实红菜苔的营养价值很高的,炒肉是特别好吃的。在南方地区,红菜苔一般都是8月份播种,然后到了9月份在移栽,等到冬季的时候就可以采摘了。这种蔬菜和韭菜类似,是越采摘长得越快。并且红菜苔的采收期非常长,能从12月份持续到第二年的3月份。

5、香菜

你爱吃火锅吗?喜欢吃火锅的话,那怎么能少了香菜呢?这可是无数火锅爱好者的标配啊。打算种植香菜的朋友们,可要开始做准备了。一般香菜的最佳种植时间是在八月份中旬以后。因为香菜的病虫害较少,而且也容易管理。种植方式可以采用直播,生长周期的话一般是50天左右。

6、菠菜

菠菜有“营养模范生”之称,它富含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K、矿物质(钙质、铁质等)、辅酶Q10等多种营养素。家中有小孩的话,可要多吃一点菠菜哦,有利于长个子。秋菠菜的话则可以在八月中下旬就可以播种,因为这种蔬菜的生长比较缓慢,一般要60天左右才可以采收。

7、四季豆

既然叫四季度,那肯定是一年四季都是可以播种的。不过由于四季度是不耐霜冻,又怕高温,所以在立秋前后播种是最佳时节。如果是室内种植,建议选择矮壮的品种。豆类的话,还可以种植秋豇豆。

立秋天象变化

上古时代以斗柄指向确定季节交替,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密切关系,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季节的标准称为斗建,当北斗星斗柄指向西南方位时为立秋节气。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定气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定气法”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的方法,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划分为24等份,每15°一等份,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但排序仍习惯上把立春列为首位),按黄经度数编排;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每“节气”的度数均等、时间不均等;廿四个节气是24个时间点,“点”具体落在哪天,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太阳黄经达135°时为立秋节气,于公历8月7—9日交节。在立秋节气期间,太阳从巨蟹座运行到狮子座(黄经135°)。夜晚观天时能看到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地支“申”(西南)的方向。交立秋的那天,通常是在农历的七月,七月也正是“申月”。立秋之时太阳处在赤纬+16°19',比起夏至那天的+23°26'已经向南偏了不少。 [2]

立秋气候特点

立秋,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季节转换,南方地区的降雨量、风暴、干湿度等变化明显;北方地区,这些变化不明显,变化明显的是气温。进入秋季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开始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所谓“热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处暑往往还处在“三伏”期间,所以初秋天气还很热,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热与凉的分水岭在秋季,并不是在夏秋之交。秋天的气候分为两个阶段,初秋“闷热”,仲秋后趋向“干燥”、“凉爽”气候特征。这是一个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 [4] “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所谓“热在三伏”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3个庚日、第4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进入“立秋”节气并不代表气温就此下降。

篇6:立秋后还热吗

立秋的日期:

月07日 星期一 (丁酉年(鸡年)闰六月十六)

立秋后天气还会炎热,这是因为副热带高压强势,与民谚并无关联。每个节气都表明地球在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的一定位置,当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就是立秋。因此,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理解,立秋也只是一个特定的瞬间。

立秋是不是就意味着到秋天了?专家解释说,按照气候学上对秋季的界定,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22℃才算进入了秋季的气候。虽然立秋是秋季的开始,但此时的气候依然炎热多雨,继续保持夏季的特点,而要想真正进入秋天,恐怕得等到9月份了。

立秋时节养生保健要知道

1、防暑。立秋之后气温不会很快下降,很可能有短时间的气温升高,人们还会经历一段高温潮热的苦夏,因此,立秋之后清热解暑要继续,防晒防中暑的工作依然不能松懈。

2、防燥。如果出现明显的咽部不适,应该注意多喝温热水,多吃些滋阴润喉之品,如百合、银耳、黑木耳、梨等,平时用嗓较多的人更要保护好嗓子,尽量减少说话。另外,秋天容易上火,建议容易上火的人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嗓子影响健康。

3、养阴润肺。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集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呼吸道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同时可多食一些酸味果蔬,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

4、早睡早起。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

6、做运动。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慢跑、爬山、球类运动等,秋冬运动量与夏季相比可适当增大,运动时间可加长,但要注意循序渐进。

谨防“秋老虎”做到以下几点

注意补水。立秋过后天气渐凉,空气中的水分慢慢减少,人们会感觉到 “秋燥”

食物不能过于寒凉,比如西瓜、梨、黄瓜等要适量减少,因为进入秋季后,吃太多寒凉性的食物可能会伤及脾胃。

清热解暑要继续,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早晚比较凉、温差大,可午间依然闷热。

[立秋后还热吗]

篇7:立秋后热吗

立秋气候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秋老虎,是我国民间对立秋之后重新出现短期炎热天气的俗称。

它是指立秋(8月8日左右)以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所以这时防暑工作不要落下。

依据天象变化划分

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是根据天象变化来划分,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秋季是以立秋(斗指西南,太阳黄经135°)为始点,至立冬结束。其起始与结束,是天体运行的结果,与人为无涉。《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立秋后,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季节转换,反映了气候、物候等多方面变化规律。

依据气温变化划分

现在划分四季常根据气温变化划分,采用的是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按候平均气温法,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介于10℃—22℃之间算入秋。近代学者张宝堃结合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提出了新的分季标准,以候平均温度(连续5天气温的平均)稳定降到10℃以下为冬季的开始,稳定升到22℃以上作为夏季开始。据此,候平均温度从10℃以下稳定升到10℃以上时作为春季开始,从22℃以上稳定降到22℃以下作为秋季开始。这是近代从气温变化角度来划分四季的方法。

立秋节气的气候特点

立秋,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季节转换,南方地区的降雨量、风暴、干湿度等变化明显;北方地区,这些变化不明显,变化明显的是气温。进入秋季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开始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所谓“热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处暑往往还处在“三伏”期间,所以初秋天气还很热,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热与凉的分水岭在秋季,并不是在夏秋之交。秋天的气候分为两个阶段,初秋“闷热”,仲秋后趋向“干燥”、“凉爽”气候特征。这是一个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

“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所谓“热在三伏”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3个庚日、第4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进入“立秋”节气并不代表气温就此下降。

立秋养生

立秋之后,暑去凉来,但炎夏酷热仍未消,天气逐渐转向干热,早晚凉爽,白天闷热。此时,人易倦怠、乏力,清热消暑要继续,但相对炎夏要有变化。

润肺柔肝

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益胃生津,有益健康。

另外,肺盛之时易影响肝,而肝主情志,疏泄气血,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等表现,可通过养阴、柔肝、疏解等方法调理。

养阴清燥

秋燥症主要靠预防,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防治感冒

立秋后,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开始变得清凉起来,因此,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繁感冒。

专家提醒,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尽量少用空调。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户通风,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调养起居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

适量运动

立秋后,湿热仍没有完全消退,在这个时节进行健身锻炼应该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过于剧烈。

最好选择一早、一晚进行锻炼;太阳照射下不宜运动过久,以防体力消耗过大,暴晒灼伤皮肤;在高温湿热中不宜运动过于剧烈。

篇8:立秋后还热吗

早立秋凉飕飕,立秋过后还会热吗?

立秋时间是8月8日04:01:23,农历20六月(小)廿四。关于立秋,民间有“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

此说法有两种解释:一是立秋准确时刻在早上还是晚上,早上8点之前是早立秋,如果是晚上6点之后,就是晚立秋;二是立秋在(农历)6月还是7月,“此于两月之间分立秋之早晚”。而今年立秋是8日04:01:23,农历六月廿四,不管是在立秋时刻还是农历上,均属早立秋。

今年立秋是早立秋,是不是意味着天气不会热了?那么,“早立秋”真的“凉飕飕”?凭借这句民谚真的能准确预测天气吗?

立秋后天气还会炎热,这是因为副热带高压强势,与民谚并无关联。每个节气都表明地球在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的一定位置,当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就是立秋。因此,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理解,立秋也只是一个特定的瞬间。

其实所谓的早立秋和晚立秋,与此后天气情况并无直接联系,以立秋早晚判断未来气候冷暖是不科学的,大气环流、太阳辐射、人类活动等才是影响天气的主要因素。

俗话说“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依然很高,尤其是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天气依然酷热,暑气难消。这段时间,地表热量积累达到高峰,最热的时候到了。七八月份正是副热带高压加乾高压内部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导致增温。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为早晚较凉,但白天仍热浪袭人。气象专家表示,这是因为“立秋”之后,三伏天还没到尽头,暑气尚未消失。

立秋是不是就意味着到秋天了?专家解释说,按照气候学上对秋季的界定,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22℃才算进入了秋季的气候。虽然立秋是秋季的开始,但此时的气候依然炎热多雨,继续保持夏季的特点,而要想真正进入秋天,恐怕得等到9月份了。

立秋时节养生保健要知道

1、防暑。立秋之后气温不会很快下降,很可能有短时间的气温升高,人们还会经历一段高温潮热的苦夏,因此,立秋之后清热解暑要继续,防晒防中暑的工作依然不能松懈。

2、防燥。如果出现明显的咽部不适,应该注意多喝温热水,多吃些滋阴润喉之品,如百合、银耳、黑木耳、梨等,平时用嗓较多的人更要保护好嗓子,尽量减少说话。另外,秋天容易上火,建议容易上火的人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嗓子影响健康。

3、养阴润肺。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则集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呼吸道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同时可多食一些酸味果蔬,可以益胃生津,有益健康。

4、防感冒。初秋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期,孩子往往会出现发烧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脸色苍白、情绪不稳定、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异常表现。初秋的夜晚,很多人习惯不盖被子,太过贪凉会导致腹泻、头重等。因此,初秋之际,千万注意不要贪凉!

5、早睡早起。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

6、做运动。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慢跑、爬山、球类运动等,秋冬运动量与夏季相比可适当增大,运动时间可加长,但要注意循序渐进。

[立秋后还热吗]

篇9:立秋后还热吗

最近不少地区出现高温预警情况,这让很多人盼着立秋的到来,那到底是那一天立秋?2014立秋还热吗?

立秋时间的计算方法:

[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7.5,20世纪=8.35。

举例说明:2088年立秋日期=[88×0.2422+7.5]-[88/4]=28-22=6,8月6日是立秋。

例外:的计算结果加1日。

立秋时间:208月7日 22:02:28,农历2014年七月十二。

年立秋时间:8月8日 04:01:23,农历 2015年六月(小)廿四

立秋时间:8月7日 09:52:58,农历 20七月(小)初五

立秋时间:8月7日 15:39:58,农历 20六月(小)十六

立秋时间:8月7日 21:30:34,农历 20六月(小)廿六

立秋时间:8月8日 03:12:57,农历 20七月(小)初八

立秋时间:8月7日 09:06:03,农历 20六月(小)十八

篇10:立秋后还还热吗?

由于纬度、海拔等差异,全国各地不可能在立秋之日都同时进入秋季。海南地处热带,立秋时节,气候一般还停留在夏季,所以防暑依然不能大意。

俗话说,“热在三伏”,海口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王德表示,立秋正是“三伏”中“末伏”的开始,还可能遭遇“秋老虎”的袭击。

所谓“秋老虎”,就是指立秋之后短期回热天气,连日晴朗,日射强烈,炎热难耐。因此,立秋之后,气温不会很快下降,很可能有短时间的气温升高,人们还会经历一段高温潮热的苦夏,避热纳凉很重要,立秋之后防晒防中暑的工作依然不能松懈。

立秋后,天气渐凉,昼渐长夜渐短,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夜间较为凉爽,要小心着凉感冒。专家提醒,中老年人、慢性病者、抵抗力较差的朋友要特别注意,夜间凉爽,晚上盖好被子,不要长时间吹风扇,空调不要开得太低,不要整晚开空调,注意通风换气。

立秋过后,天气逐渐转凉,空气中的水分慢慢减少,人们会感觉到口、鼻、眼睛、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这就是中医上说的“秋燥”,很多与干燥有关的疾病比如鼻燥、唇干、咽痛等秋燥症也会随之出现,因此这个时节要注意补充水分。

防燥润燥,多喝水是补充水分的基本,最好养成每天按时喝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其次,蔬菜水果不能少,二者不能相互替代,饮食上要注意多吃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所谓的“生津”很多朋友可能不甚了解。王德解释说,“津”是唾液的意思,生津是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在中国传统养生中,唾液有“延寿浆”的美誉,对于促进消化、增强养分吸收有很大的作用。

王德表示,萝卜、莲藕、梨、蜂蜜等都是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宜多吃。尽量少吃姜、蒜、辣椒等辛辣燥热食物,少吃或不吃煎炒、油炸、肥腻食物,肉类中羊肉、牛肉等较为燥热,食量要注意。

篇11:立秋后还热吗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立秋之后,就由炎热的夏天进入凉爽的秋天,立秋之后天气还热不热了呢?南北方有很大的区别,一般北方立秋之后,早晚天气会转凉,而南方的天气,即使是立秋之后,炎热的感觉一直会持续到9月10月甚至更久!

立秋之后天气还热不热了?

一般有立秋后还有18天地火的说法,过了18天开始早晚凉,那天气才比7月份要舒适一些,但白天依然会有35摄氏度左右的气温,有时仍会感到闷热。真正凉爽一般要到9月上旬的白露前后,这是相对于南方的天气来说。

在北方,有“秋老虎”一说,就是说秋热,到了秋天一般是早上和晚上凉快,中午还是热的早晚的温差大,中午的日头也很毒。

“热在三伏”和“秋后一伏”

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3个庚日、第4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

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夏天并没有过完。

秋天是从秋分(9月23日前后)开始。气候统计上,因一般以1月份为最冷月,7月份为最热月,故以阳历12月、1月、2月为冬季,6月、7月、8月为夏季,9月、10月、11月便被划分为秋季,但这只较适宜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

立秋是什么时候

立秋(autumn begins):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8月7、8或9日。我国以立秋为秋季的开始。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

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又称交秋,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但与黄河中下游立秋日期相差较大。立秋以后,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秋的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此外,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的说法。也就是说,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还必致歉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本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

“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立秋节气里的关键词

双晚生长在气温由高到低的环境里,必须抓紧当前温度较高的有利时机,追肥耘田,加强管理。当前也是棉花保伏桃、抓秋桃的重要时期,“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齐揪”,除对长势较差的田块补施一次速效肥外,打顶、整枝、去老叶、抹赘芽等要及时跟上,以减少烂铃、落铃,促进正常成熟吐絮。茶园秋耕要尽快进行,农谚说:“七挖金,八挖银”,秋挖可以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提高保水蓄水能力,若再结合施肥,可使秋梢长得更好。

立秋前后,华北地区的大白菜要抓紧播种,以保证在低温来临前有足够的热量条件,争取高产优质。播种过迟,生长期缩短,菜棵生长小且包心不坚实。立秋时节也是多种作物病虫集中危害的时期,如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蟆、稻飞虱、棉铃虫和玉米螟等,要加强预测预报和防治。北方的冬小麦播种也即将开始,应及早做好整地、施肥等准备工作。

【立秋后的说说】相关文章:

1.山东立秋后还热吗?山东立秋的习俗介绍

2.秋后400字作文

3.立冬暖心祝福说说10

4.秋后的清理诗歌

5.秋后的蚊子诗歌

6.关于立冬暖心文案朋友圈说说

7.诗歌:立冬日

8.周立波 语录

9.十破十立心得体会

10.周立波经典语录

下载word文档
《立秋后的说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