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描写春雨古代诗词

描写春雨古代诗词

2024-01-28 08:47:2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国宝007”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描写春雨古代诗词,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描写春雨古代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描写春雨古代诗词

篇1:描写春雨古代诗词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篇2:描写春雨的诗词

描写春雨的诗词

《春雨早雷》作者: 张说

东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

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

树蔼悬书阁,烟含作赋台。

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

美人宵梦著,金屏曙不开。

无缘一启齿,空酌万年杯。

《裴端公使院,赋得隔帘见春雨》

作者: 包何

细雨未成霖,垂帘但觉阴。

唯看上砌湿,不遣入檐深。

度隙沾霜简,因风润绮琴。

须移户外屦,檐溜夜相侵。

《吴门春雨》

作者: 高蟾

吴甸落花春漫漫,吴宫芳树晚沈沈。

王孙不耐如丝雨,罥断春风一寸心。

《春雨不闻百舌》 作者: 顾况

百舌春来哑,愁人共待晴。

不关秋水事,饮恨亦无声。

《春雨》作者: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 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春雨》作者: 李咸用

大帝闲吹破冻风,青云融液流长空。

天人醉引玄酒注,倾香旋入花根土。

湿尘轻舞唐唐春,神娥无迹莓苔新。

老农私与牧童论,纷纷便是仓箱本。

《喜春雨有寄》作者: 李中

青春终日雨,公子莫思晴。

任阻西园会,且观南亩耕。

最怜滋垄麦,不恨湿林莺。

父老应相贺,丰年兆已成。

《答韦先辈春雨后见寄》

作者: 刘得仁

风散五更雨,鸟啼三月春。

轩窗透初日,砚席绝纤尘。

帝里峰头出,邻家树色新。

怜君高且静,有句寄闲人。

《春雨》作者: 刘复

细雨度深闺,莺愁欲懒啼。

如烟飞漠漠,似露湿凄凄。

草色行看靡,花枝暮欲低。

晓听钟鼓动,早送锦障泥。

《春雨即事寄袭美》

作者: 陆龟蒙

小谢轻埃日日飞,城边江上阻春晖。

虽愁野岸花房冻,还得山家药笋肥。

双屐著频看齿折,败裘披苦见毛稀。

比邻钓叟无尘事,洒笠鸣蓑夜半归。

《临安春雨初霁》

作者: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长安春雨》作者: 罗邺

兼风飒飒洒皇州,能滞轻寒阻胜游。

半夜五侯池馆里,美人惊起为花愁。

《春雨后》作者: 孟郊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春雨》作者: 齐己

欲布如膏势,先闻动地雷。

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

霢霂农桑野,冥濛杨柳台。

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开。

《江上值春雨》

作者: 齐己

江皋正月雨,平陆亦波澜。

半是峨嵋雪,重为泽国寒。

农田淹浸尽,客棹往来难。

愁杀骚人路,沧浪正渺漫。

《春雨》作者: 徐凝

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

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

《春雨如膏》作者: 喻凫

幂幂敛轻尘,濛濛湿野春。

细光添柳重,幽点溅花匀。

惨淡游丝景,阴沈落絮辰。

回低飞蝶翅,寒滴语禽身。

洒岳摧馀雪,吹江叠远蘋。

东城与西陌,晴后趣何新。

《春雨》 作者: 窦群

昨日偷闲看花了,今朝多雨奈人何。

人间尽似逢花雨,莫爱芳菲湿绮罗。

篇3:描写春雨的诗词

描写春雨的诗词锦集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还没有确定的日子。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河池。

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

赏析

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时间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姚培谦在《李义山诗集笺》中评《夜雨寄北》说:“'料得闺中夜深坐,多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是魂飞到家里去。此诗则又预飞到归家后也,奇绝!”这看法是不错的,但只说了一半。实际上是:那“魂”“预飞到归家后”,又飞回归家前的羁旅之地,打了个来回。而这个来回,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对比。桂馥在《札朴》卷六里说:“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这着重空间方面而言,指的是此地(巴山)、彼地(西窗)、此地(巴山)的往复对照。徐德泓在《李义山诗疏》里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这着重时间方面而言,指的是今宵、他日、今宵的回环对比。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上述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又体现于章法结构的独创性。“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巴山夜雨”重出,而一为客中实景,紧承己答;一为归后谈助,遥应妻问。而以“何当”介乎其间,承前启后,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对照融合无间。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宋人王安石《与宝觉宿龙华院》云:“与公京口水云间,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回还之还)还(还又之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钟山?'”杨万里《听雨》云:“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这两首诗俊爽明快,各有新意,但在构思谋篇方面受《夜雨寄北》的启发,也是显而易见的。

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赏析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今南京一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 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本是盛唐诗的共同特点,而深厚有余、优柔舒缓、“尽谢炉锤之迹”(胡应麟《诗薮》)又是王诗的独特风格。本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新唐书》王昌龄本传称”其诗绪密而思清”。他的绝句大都有这一特点,此首也不例外,特别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二句,细致精密,给人以冰清玉洁之感。

“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所谓”自明高志”。其中”冰心”二字见于《宋书》卷九十二:”冰心与贪流争激,霜情与晚节弥茂”。这是刘宋时代”清平无私”、”为上民所爱咏”的良吏陆徽的话,王昌龄取用”冰心”二字,当表示自己与”厉志廉洁,历任恪勤,奉公尽诚,克己无倦”的陆徽志同。”玉壶‘‘二字见于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是高洁的象征。此外,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的”周苛慷慨,心若怀冰”、姚崇《冰壶诫序》的”夫洞澈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大致都是”不牵于宦情”之意。王昌龄的这一名句不仅包蕴了”冰心”、”玉壶”、”心若怀冰”、”玉壶之德”等语意,而且深情而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品格和德行。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 一作:浓妆淡抹)

诗句赏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由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这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在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而“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不管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用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不正是西湖的美景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篇4:描写春雨的诗词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7、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徐俯《春游湖》

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10、春思淡,暗香轻。 孔榘《鹧鸪天却月凌风度雪清》

11、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12、海棠红近绿阑干。 蒋捷《虞美人梳楼》

13、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虞集《听雨》

1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1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16、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7、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18、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0、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

21、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欧阳修《田家》

22、一犁足春雨,一丝摇晴风。 叶茵《耕钓境》

23、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 李致远《落梅风斜阳外》

24、春雨满,秧新谷。 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2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6、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27、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28、一水鸣东西寺,春雨洗南北山。 章甫《题画》

29、人间春雨足,归意带风雷。 苏辙《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八栖云室》

30、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 高观国《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

篇5:关于描写春雨的诗词

1、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春日游湖上》

2、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春寒》

3、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春日田园》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

5、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

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

8、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9、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 《春兴》

10、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1、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春日》

1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志南和尚

1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1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

15、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听雨》

1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

1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

19、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2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篇6:古代描写春天诗词

1.《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

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

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

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2.《月夜》

年代: 唐 作者: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3.《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年代: 唐 作者: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4.《春山月夜》

年代: 唐 作者: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5.《酒泉子·花映柳条》

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

花映柳条,吹向绿萍池上。

凭栏干,窥细浪,雨萧萧。

近来音信两疏索,洞房空寂寞。

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

6.《浣溪沙》

年代: 唐 作者: 韦庄

清晓妆成寒食天,

柳球斜袅间花钿,

卷帘直出画堂前。

指点牡丹初绽朵,

日高犹自凭朱栏,

含颦不语恨春残。

7.《东郊》

年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8.《鸟鸣涧》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9.《闺怨》

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0.《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东风吹水日衔山,

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籍酒阑珊,

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

恁谁整翠鬟。

留连光景惜朱颜,

黄昏独倚阑。?

篇7:描写情古代诗词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篇8:描写情古代诗词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篇9:描写情古代诗词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篇10:描写情古代诗词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篇11:描写情古代诗词

杜甫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篇12:古代诗词中写春雨的

年代:唐

作者: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描写春雨古代诗词】相关文章:

1.描写春雨的诗词

2.古代诗词中写春雨的

3.春雨诗词

4.古代诗词

5.古代诗词中描写雨中景物

6.写春雨诗词

7.古代诗词鉴赏

8.古代诗词爱情

9.古代边塞诗词

10.古代诗词名句

下载word文档
《描写春雨古代诗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