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励志口号>海口号简介

海口号简介

2024-01-09 08:20:3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田2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海口号简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海口号简介,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海口号简介

篇1:图海简介

图海

图海,(?—1681)清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马佳(即富察)氏。字麟洲。

世居绥芬。顺治二年(1645)至九年(1652),任职于内三院。十二年(1655),擢刑部尚书。十五年(1658),与大学土巴哈纳等校订律例。康熙帝即位后,授满洲都统。二年(1663),授定西将军,与靖西将军穆哩玛率禁旅和绿营兵以立垒围困的手段围剿以川鄂为根据地的李来亨等起义军。六年(1667);晋弘文院大学士。充太宗实录总裁官。十二年(1673),吴三桂以撤藩之请试探朝旨,他反对撤藩。十三年,耿精忠叛。康熙帝以筹饷用才,命其摄户部尚书。十四年授副将军,同抚远大将军鄂札往讨察哈尔蒙古布尔尼叛军。十五年,拜抚远大将军,总辖陕西,攻虎山墩,围平凉,招抚叛将陕西提督王辅臣,稳定了西北局面。十八年(1679),克复兴安。后赴汉中,转饷济蜀师。卒,谥文襄。

篇2:海都简介

海都

海都(1235?~1301)

元初西北叛王领袖。窝阔台之孙,合失之子。蒙哥即位后,窝阔台系宗王失势,海都被分迁于海押立(今苏联哈萨克塔尔迪·库尔干尔)。忽必烈(即元世祖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海都支持阿里不哥。阿里不哥败降,海都以大汗位当属窝阔台后裔为理由,积极谋求自立为大汗。忽必烈屡次遣使征他入朝,均被以马瘦为辞,拒不来朝。海都为人聪明能干而狡诈,逐渐纠集部众,结好术赤后王,扩展自己的领地。在他的领导下,“号令专一,赏罚信明,士卒练习”,以海押立为基地,势力日盛,成为窝阔台系诸王的首领。忽必烈因无力西顾,一面按年赏赐海都银两币帛,并分蔡州为他的食邑,表示优容;一面派在中原的察合台曾孙八剌回本汗国夺取汗位,以牵制海都。至元五年(1268),海都、帖木迭儿等兴兵南侵畏兀儿等地。海都也同八剌互相争战,继而又相和好。六年,海都同八剌等察合台后王、术赤后王于答剌速(今塔拉斯)河畔召开忽里台。众推海都为盟主,一致对抗忽必烈和伊利汗阿八哈,誓约保持游牧生活与蒙古习俗。他们还遣使责问忽必烈:“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七年,忽必烈针对海都的威胁,派太子真金驻兵称海(今蒙古科布多东南);派万户伯八、断事官刘好礼镇治吉利吉思、谦谦州等处,又派大军迎击,败海都军于别失八里。八年,皇子那木罕进军阿力麻里。

十一年,元军大举伐宋,海都又乘虚进袭。十二年八月,忽必烈以右丞相安童行中书省、枢密院事,辅佐那木罕率大军北征。十三年冬,从征的宗王蒙哥之子昔里吉、孙撒里蛮,岁哥都之子脱铁木儿,阿里不哥之子玉木忽儿等发动叛乱,劫持那木罕和安童,分送至术赤后王忙哥帖木儿和海都处,并回师攻掠和林。北边的斡亦剌部、应昌的弘吉剌部及河西、六盘山等地都有叛军响应。忽必烈调征宋主将伯颜、阿术、别吉里迷失等回师北征,分别击溃了各支叛军,稳定了漠南北的局势。

八剌死后,海都扶植其子笃哇为察合台汗国之汗,建立了窝阔台、察合台两汗国紧密的联盟,北起吉利吉思,南至畏兀儿地、斡端,连年对元朝统治区发动侵掠。二十四年,海都又串通东部斡赤斤后王乃颜,哈撒儿后王势都儿,合赤温后王胜剌哈、合丹等叛乱,声势浩大。忽必烈亲征,平定乃颜叛乱。接着,合丹等又起,直到二十八年败死于高丽。这期间海都等在西北配合骚扰,战事更加频繁。忽必烈又先后派出皇子阔阔出、皇孙甘麻剌、铁穆耳出镇北边,皇子奥鲁赤、皇孙阿难答和察合台后王阿只吉、出伯防守畏兀儿和吐蕃地区。成宗大德五年(1301),海都、笃哇联军越阿尔泰山南来,甘麻剌和皇侄海山率元军迎击,两军激战,海都和笃哇皆受伤。海都因伤死于归途,子察八儿继位。

海都等兴兵同大汗长期对抗,迫使元朝全力应付,耗尽大量的人力、物力,西北地区人民大量流徙死亡,田野荒芜;同时也扩大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内讧,进一步加深了各汗国的分裂。

篇3:海闻简介

海闻

姓名:海闻

性别:男

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

职务:曾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理事和1993至1994年度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通信地址: 北京大学老地学楼109号

邮编: 100871

联系电话: 6275-1475; 6275-1476

传真: 6275-1474

海闻于199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经济学博士学位,其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福特路易斯学院商学院经济系助教授(终身教授候选人), 美国加州大学政府事务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出版委员会主席, 福特基金会中国经济研究基金学术委员, 华盛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理事。曾三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理事和1993至1994年度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

《国际贸易: 理论·政策·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管理中的经济学》(与林双林合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和尹尊声主编《管理科学系列丛书》(全套12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篇4:荣海简介

荣海

姓名:荣海

性别:男

出生年月:

年龄:45

出生地:陕西西安

教育:硕士(复旦大学,计算机系)(本科: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主要公司:海星集团

公司总部:陕西西安

第一次上市:上海——600185海星科技(6月)

主要行业:it系统,果汁,西安房地产

资产:3亿美元(3亿美元)

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1 957年9月25日生于陕西安康;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并兼任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副理事长、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企业业绩:

十三年来海星集团从创办时仅3万元资产的一家小型科技研究所迅猛成长为一家总资产达30亿元,营收总额连续两年居西北民营企业之首;技工贸总收入连续六年排西安高新开发区企业首位。

人才理念:

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荣海提出“中间人员流动机制”的管理思想:即一家健康的企业,两头人员不能流动,一是生产线工人,这部分人主要从事基本生产操作,太多的流动将导致生产的混乱;二是企业核心不能流动,这部分人影响着公司的决策和规划,掌握着公司的机密。但鼓励中间层流动,中层人员流动了,有才能、有责任心和忠诚度的人才会逐步被发现,会有新的人员进来为企业带来新鲜血液,有利于企业开展内部竞争。在“人才流动机制”思路的规划下,海星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竞争激励制度,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目前海星员工中有教授、博士、硕士等高级人才126名,资深工程师500余名,95%以上的管理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为保证企业健康良性地发展,荣海倡导企业要与员工之间建立起“命运共同体”,并积极地进行期权制等现代企业分配制度的尝试。

荣海的商业界的信条是,通过商务活动体现人生价值和企业价值。

除了准备在海外上市,荣海今年继续在新的行业中寻找投资机会。海星集团去年的销售收入达到3.7亿美元(5.5亿美元),纳税0.1亿美元,有名员工。荣海在1988年曾经是康柏电脑的中国分销商,之后很快他开始自己为低端市场制造电脑并开发it系统。海星集团在19成功上市。荣海最大的一笔投资回报来自在西安最黄金地段开发写字楼。

篇5:海 男简介

我的边疆世界

作者:海 男

 多年以前我开始写作时,我总是设法往外跑,有时候甚至希望自己插上翅膀飞出云南高原去,几十年过去了,我环顾四周,这是一座被人称为边疆的地方,在一次又一次旅途之中,我突然真正地喜欢了云南。于是,我穿上蓝色的牛仔背带裤出发了。

每个写作者的生活都是在语言之中度过的,当我写作时,我几乎不与外界世界来往,书桌上有云南斗南乡村的玫瑰花,我喜欢它的重要原因在于它有一种忧郁而灿烂的品质,它环绕着我,笼罩着我,隐遁我,给予我难以言喻的激情,在写作时,我几乎是一个藏起来的人,只有我的灵魂在书屋之中,在我被语言笼罩时轻轻移动。

写完一部书,我就要跑出去,最近的地方是马路、时装小屋、书店、茶馆,最远的地方是云南滇西北或者是滇南的某一座小乡村,我必须奔跑出屋,带上一只小箱子,像我小说中的那些被虚幻场景所迷惑的女性一样,毫无目的地出门,也许会到达一座陌生的旅馆或者红色的悬崖,我对旅馆和悬崖都很迷恋,我还喜欢置身在许多充满传说和巫术的云南山寨中,与那些住在高山上的人们一起喝酒,喝着索里马酒和包谷酒,我的皮肤被晒黑,鹰在我的头顶上飞翔——我喜欢忘记城市的人和事,甚至忘记我的写作。

所以,我最近开始有秩序地锻炼身体,健康是如此重要,我开始环绕着翠湖进行晨练,这里是昆明最有生机、最美丽的地方。穿着红色的短裤和蓝色的短衫,环绕翠湖一周,然后回到沐浴室,开始我日久天长的冷水浴。这种生活让我保持活力,我决心将这种生活延缓下去,这一切都是为了我心爱的写作,为了让我在年岁的增长中能够有能力表达我写作的激情。

我在人世间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拥有一辆品质优秀的越野车,随同车轮旋转,我的自由生活也由此开始,我想在我有限的时间里,去许多神秘的地方,不是大量的世俗漫游者经过的地方,而是诗人发现世界的地方。我曾经在云南滇西北的永胜县发现了一个地方,它叫撒坝子,我的另一个愿望就是在某一天早晨我能够勇敢地在撒坝子住下去,在山冈上盖一座我的木房子。

现在,我仍然在昆明,在一座四季如春的城市读书、写作、插着红色的玫瑰花,年复一年地写作教会了我许多东西,比如忍耐,我已经有忍耐世俗生活的能力。我写诗,诗是心灵史,而写小说,则是世俗史。我在这两者之间行走,写作使我活下去。

篇6:海岩简介

海岩简介

出生年月:1954年 籍贯:北京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小说、散文以及剧本创作

代表作:长篇小说《便衣警察》《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你的生命如此多情》,中篇小说集《死于青春》等,并出版《海岩文集》(一至五卷)及电视剧本近百集。

主要经历

海岩十五岁应征入伍,退役后当过工人、警察、共青团干部,后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现为锦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锦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北京昆仑饭店有限公司董事长,并兼任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会长、中国国有资产青年总裁协会副会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兼职教授等职

篇7:海泽简介

海泽

姓名:海泽(paul heyes)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30-1914

国籍:德国

所获奖项:19诺贝尔文学奖

保罗·海泽(paul heyes,1830-1914)德国作家。生于柏林,父亲是著名的语言学教授,母亲有很高的文学修养,曾从事翻译和戏剧活动。海泽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学熏陶,中学读书时就因特异的文学才能,受到文坛名人盖贝尔的赏识,两人结下忘年之交。1947年至1949年,海泽在柏林大学攻读古典语言学,由盖贝尔引荐,加入柏林著名的文学俱乐部“史普里河上的隧道”,同时开始写作。1852年大学毕业时获博士学位,用奖学金到意大利旅游一年。意大利的风土人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对他的创作风格和美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期间,他完成了最佳小说之一《骄傲的姑娘》(1853),该小说使海泽在文坛上声名大振。1853年,经盖贝尔举荐,成为巴伐利国王马克西米连二世的宫廷诗人。1854年定居慕尼黑,他在这里生活达半个世纪之久。此 期间他的创作甚丰,与盖贝尔、弗里德利希·波登施德特并称为慕尼黑文坛的三巨星。1868年盖贝尔回故乡吕贝克之后,海泽遂成为慕尼黑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德国享有极高的威望。

海泽是多产作家,一生创作戏剧近70部、长篇小说9部、中短篇小说达180多篇。重要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剧本《科尔堡》(1865)和《哈德里安》(1865),长篇小说《人间孩童》(1859)和《在乐园里》(1875),中篇小说除《骄傲的姑娘》外,还有《特雷皮姑娘》(1858)、《安德雷亚·德尔芬》(1859)、《安妮娜》(1860)、《尼瑞娜》(1875)等。其中中短篇小说创作成就尤为突出,这些脍炙人口的中短篇小说佳作为作家赢来了世界声誉,作家被称为中短篇小说大师。

海泽还写了大量的抒情诗和韵文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是当代德国最重要的抒情诗人,瑞典学院称他为“阿波罗化的迷人诗人”(颁奖辞) 。此外,海泽还有大量的论文和日记、书信以及翻译著作等。“为了表扬这位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以及举世闻名的中短篇小说家在他漫长而多产的创作生涯中,所达到的充满思想主义精神之艺术臻地”,1910年海泽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篇8:朱以海简介

清灭南明鲁王政权之战

清顺治二年(1645年)至九年(1652年),在清统一战争中,清军攻灭南明鲁王政权之作战。

二年闰六月十二日,故明刑部员外郎钱肃乐于宁波(今属浙江)起兵,与定海总兵王之仁缔盟抗清,并遣举人张煌言赴台州(今浙江临海),表迎鲁王朱以海监国。二十八日,朱以海称监国于绍兴(今属浙江),以抗清相号召。时南下清军已于六月占领杭州,定国大将军豫亲王多铎奉调回京,该部由勒克德浑统率。由于清廷强制剃发,浙东军民抗清日炽。鲁王政权主要拥有张国维、方国安、王之仁、钱肃乐等部武装,含大量水师,布置于钱塘江南岸。八月,鲁监国大学士张国维连克富阳(今属浙江)、於潜(今浙江临安西紫溪东岸)。鲁王朱以海赐上方剑,令张国维总领诸军。九月初二日,镇东侯方国安、武宁侯王之仁率部从富阳进攻杭州,被清军击败。十月十四日,张国维出师钱塘,会同钱肃乐等部合攻杭州,于城郊连战10日,获小胜。清将勒克德浑急率兵援杭州,明军遂退。三年(1646年)三月,王之仁率舟师于钱塘飏帆,大败清军,乘胜进围杭州,不克,遂还。五月二十日,清征南大将军贝勒博洛率部抵抗州,陈兵钱塘江北岸。时鲁王诸军绵亘200余里,舣舟江上以待。清军未具舟楫,不能渡。二十七日,清军攻富阳,北蜂山南明守将潘茂斌等败走,清军遂以数百骑尾后,策马渡江。夜,方国安拥兵10万,不战而退,拔营走绍兴,与马士英、阮大铖携朱以海南行。次日,江上南明诸师闻讯俱溃。兵部尚书黄宗羲等集兵3000,拟入太湖,行至乍浦(今属浙江),闻江上师溃,兵亦散去,黄率余众500人结寨于四明山,继续抗清。六月初一日,清军大部渡过钱塘江,初二日入绍兴。鲁王朱以海自台州出海,命张国维防遏四邑,以图后举。张还守东阳(今属浙江),知势不可支,遂赴水死。方国安、马士英、阮大铖等降清。七月,清军破义乌,取东阳,下金华,陷衢州、严州(今浙江建德东北),迅速平定浙东。朱以海逃奔舟山,鲁王政权名存实亡。守御浙闽交界仙霞岭的南明将领郑芝龙,以备海寇为由,尽撤兵回安平镇(今福建晋江安海镇)。八月,清军克建宁(今福建建瓯市),遂进兵入闽。

顺治四年(1647年)鲁王入闽,继续以抗清相号召。二月,鲁王部从先后攻克海澄(今福建龙海)、漳浦,未几复失。七月,鲁王亲征,到达长垣,会郑彩、周瑞、周崖芝、阮进诸师攻福州,败绩,遂合。八月,鲁王遣兵攻连江(今属福建)。五年(1648年)正月,鲁王舟次琅岐屿(今福建连江与长乐间海上),其部将杨耿攻占兴化(今福建莆田)。至三月,鲁王所部收复福建三府一州二十七县。清廷调两广、江、浙清军三路进讨。至七月,鲁王仅余宁德、福安二县。六年(1649年)四月,清将陈泰底定全闽,郑彩率师他去,张名振、阮进护鲁王奔浙,抵南田(今浙江牛头山)。此后,鲁王即于浙江沿海飘泊。六月,张名振率军自南田收复健跳所(今属浙江临海)迎鲁王居之。九月,张名振等袭杀南明隆武政权将领黄斌卿,夺舟山,移鲁王往。七年(1650年)十月,清浙闽总督陈锦围剿四明山等山寨抗清武装,张煌言、王翊等败走舟山。八年(1651年)七月,清平南将军金砺、固山额真刘之源及陈锦、田雄等,分道攻舟山,鲁王以张煌言留守舟山,以阮进守横水洋,自己与张名振督舟师,出吴淞作牵制。八月十八日,阮进败死于横水洋。九月初二日,清军破舟山,张名振奉鲁王航于海上。后郑成功迎鲁王居金门。九年(1652年)正月,张名振、沈宸苍、张煌言奉鲁王抵厦门。十年(1653年)三月,鲁王自去监国号。

篇9:海兰察简介

海兰察

海兰察(?—1793),清朝著名将领。鄂温克人,姓多拉尔氏(一作索伦杜拉尔氏)。世居西布特哈阿伦河、依拉达屯。后隶满洲镶黄旗。

乾隆二十一年(1755),以马甲从征准噶尔,镇压阿睦尔撒纳叛乱,擒辉特台吉巴雅尔,赐号额尔克巴图鲁,擢头等侍卫。三十二年,从征缅甸,败敌于戛鸠江,授镶黄旗蒙古副都统。旋留军防边,移镶白旗蒙古副都统。三十六年,率鄂温克兵征金川。次年,进攻路顶宗及喀木色尔,破卡寨五十、碉三百,擢正红旗蒙古都统。三十八年,征大金川屡获姓,后因美诺等地失守,受责停俸。次年,收复罗博瓦,授内大臣。旋又赐号绰尔和罗巴图鲁。四十一年,平金川,封一等超勇侯,图像紫光阁,授领侍卫内大臣。四十六年,参与镇压青海苏四十三领导的回民起义,步战中枪伤,克华林山。后三年,复督巴图鲁侍卫镇压回民义军。五十二年,从征台湾,镇压林爽文起义,晋二等超勇公。次年,台湾平,再次图像紫光阁。五十六年,廓尔喀侵后藏,率巴图鲁侍卫和鄂温克兵进讨。明年,抵第哩浪口,率兵出中路,进屯擦木,攻克济咙。遂进兵密哩顶,抵旺噶尔,深入八百七十里。师至旺堆后,进驻雍雅山,廓尔喀乞降,不许。清军攻城夺卡,屡战获胜。抵集木集山后,廓尔喀惧,投降。晋爵一等公。为祖国的统一,反抗外来侵略作出了贡献。曾在黑龙江南屯鄂温克地区建第一个喇嘛庙,传播佛教文化。病故,谥武壮。

篇10:文·海定简介

文·海定

姓名:斯文·海定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65年~1952年

籍贯:瑞典

斯文·海定(1865年~1952年)是瑞典探险家,他一生中有30年时光是在中亚细亚和中国进行探险。

斯文·海定最重要的一项发现,是1894年~18在中国西部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时得到的。他解开了环绕罗布泊这个咸水湖盆地的位置之谜。该湖似乎已从古代中国人最早所测会的地图上有所移动。斯文·海定发现供应该湖水源的塔里木河河道频频迁徒,致使该湖位置也随之移动。

19,斯文·海定在沙漠中发现了楼兰城遗迹。19,他重访西藏后,绘制了第一张详细的西藏地图,并且发现了印度 河的发源地。

斯文·海定继续旅行,直到60多岁。他撰写了许多本关于自己长途旅行的书。这使他成为20世纪最有名的探险家之一。

在探险旅行中,斯文·海定收集了8000多个岩石标本以及古代文明的遗物。这些物品如今保存在瑞典斯德哥尔摩 的斯文·海定基金会。

篇11:阿塔海简介

阿塔海

阿塔海(1234—1289),又作阿答海。元朝将领。蒙古逊都思氏。蒙古国开国功臣塔海之孙,卜花之子。

才略过人,初袭父爵为千户长。蒙哥汗时,随都元帅兀良合台征云南,身先士卒,卓有战功。后事忽必烈(世祖)於潜邸。元初参加对宋战争,至元九年(1272),奉命督诸军攻襄阳,次年破城,以功授镇国上将军、淮西行枢密院副使。筑正阳东西二城,却宋将夏贵来犯之军。继官拜行中书省右丞。十二年(1275),会丞相伯颜军,连破池州、镇江,败宋将李庭芝军及张世杰、孙虎臣水师,破常州,下平江、嘉兴。次年,会师临安,迫宋降。十四年(1277),任江淮行省平章政事。次年,任行省左丞相。十八年(1281),督军侵日本。二十年(1283),任征东行省丞相,再征日本,均丧师而还。次年,遣军助镇南王脱欢征占城,亦无功。二十四年(1287),扈从世祖征叛王乃颜。追封顺昌郡王。

篇12:李海仓简介

李海仓

姓名:李海仓

性别:男

年龄:47

出生地:山西运城

学历:硕士

主要公司:海鑫钢铁集团

公司总部:山西运城

第一次上市:没有

主要行业:钢铁产品

资产:1.95亿美元

利用山西当地的煤炭资源,李海仓的海鑫钢铁集团成长为国内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去年销售收入达3.60亿美元(3.10亿美元),纳税0.11亿美元,有7300名员工。同时海鑫钢铁也投资一些房地产和金融项目。海鑫钢铁是从一家乡镇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的。李海仓是全国政协委员,最近刚完成硕士学业。

篇13:袁世海简介

袁世海

姓名:袁世海

原名:瑞麟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16--

职业:演员

袁世海(1916--)原名瑞麟。北京人。幼年入富连成科班学戏,初学老生,后改花脸,向其师兄孙盛文学戏。由于他聪颖好学,很快就学会了《失街亭》的马谡,《群英会》的黄盖、曹操,以及《法门寺》的刘瑾等角色,演出效果极好。

袁世海出科后,先搭尚小云班演戏,在尚主演的《九曲黄河阵》、《玉虎坠》中扮饰配角。袁世海为得到深造,拜郝寿臣为师,技艺更见精益。先后搭李世芳的承华社和马连良的扶风社,与李世芳、马连良、李盛藻合作多年。他与李世芳合演的《霸王别姬》,与李盛藻合演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与马连良合演的《四进士》,成一时名剧。

新中国建立后,曾与李少春共建“起社”(剧团),1951年加入中国京剧院。此后,袁世海除整理演出了《盗御马》、《论英雄》等传统戏外;与李少春合作排演了《将相和》、《野猪林》、《响马传》,与李和曾合作排演了《赠绨袍》、《除三害》,与李金泉合作排演了《李逵探母》,以及由他主演的《黑旋风》、《桃花村》、《九江口》等戏,都是久演不衰,轰动剧坛的保留剧目。

袁世海的嗓音宽亮浑厚,他将自己特有的炸音与圆润之音调和使用,听来刚劲明爽。咬字发音真切清透。他擅于运用节奏鲜明的[流水板]、[快板]一类唱腔表达角色丰富的内心变化。

做工,是架子花脸的首具之功。所谓“做”,既包括身段工架,也包含了塑造人物时的体态表情。袁世海二者兼而有之。他的身体魁梧,动作边式稳练,身段漂亮大方,注重造型的完美。他刻划人物细致入微,一段看似平常的戏,他却能抓住角色的内在活动,揭示其性格特征。例如他在《黑旋风》一戏中,表演李逵观赏梁山泊景色的一段表演,是一个人的戏,也没有突出的戏剧矛盾。“但他却挖掘出了李逵性格、思想、感情的内涵。从桃花的落英缤纷,鱼鸟的潜翔高唱,想到吴用的诗句,想背又背诵不出,同时又想到有人讥讽梁山无有美景,立刻就想把他暴打一顿。”(翁偶虹《谈京剧花脸流派》)这段表演形象而生动地揭示了李逵纯朴爽直、爱憎分明的性格特征。

六十年代,他在现代戏《红灯记》中扮演了鸠山一角,运用传统的表演技巧,遵循从生活出发的创作原则,并借鉴了话剧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鸠山这一京剧舞台上从未有过的形象。为京剧艺术表现现代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

袁世海,8岁时即入富连成科班,开始学老生,后改架子花,在科班时就已与尚小云、叶盛兰等同台。1934年出科后,随马连良、程砚秋、尚小云、李少春等在各大城市演出,声名鹊起。对人们美誉他为“活曹操”,袁老说,入科时,学的就是曹操,那时是口传心授,没有剧本,要学得像老师;后来有了剧本,就要学会分析人物,才能把一个既奸、权、疑、诈,又文武双全、有政治头脑的曹操演活。

38年前,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排演了一出特定的样板戏《红灯记》,让人们记住了一个特定的人物———鸠山,也让年轻一代记住了一位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38年后,这出戏的原班人马居然又复排了这出戏,又一次引起了轰动。据86岁高龄的袁老先生讲,这次复排,他们还创造了一样世界之最:戏剧舞台原剧组重演剧目跨时之最。38年了,原班人马一个不少,确属世界之最。设在上海的吉尼斯世界之最给剧组发来了证书,袁老先生风趣地说,没想到老了还创了这么一个纪录,他把它摆在了客厅中显眼的地方,不过据袁老讲,将来要把它交到中国京剧院,他也没想到,老了还能给剧院添彩。

虽然已是86岁的老人了,但袁世海坚持自己住,他说自己的身体还不错,如果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们总是把自己当老人,照顾得太周全,反而感到不自在。因此还是自己住。

据袁老讲,几年前经有关部门的特批,他搬到了这套三室二厅的房子中,原来的居室也不错,只因为没有电梯,上下楼不方便。现在好了,有电梯了,想什么时候下楼都可以。当初孩子们按照袁老的意愿,把房子简单装修了一下,袁老讲,老人的居室,安全简单就好,有传统文化味,这样住起来更容易感到亲切自然一些,太时髦的装饰,还是留给年轻人去享用吧。

每年的春节,孩子们都会给袁老摘下旧的阿福,换上一对新的,年年如此,这些传统的过年礼物,让他的居室一年都充满喜庆劲。

80大寿时,学生都来了,送来的寿桃盆景一方面寓意袁老的学生满天下,一方面祝袁老健康长寿。今年七一,袁老还准备参加剧院组织的庆祝建党80周年的演出活动,袁老讲,京剧中的“打”是不行了,唱两句的功底虽谈不上不减当年,但还能满足观众的要求。

篇14:韦海珍简介

让太阳为你发光

作者:韦海珍[黎族]

太阳总是那么暗淡,天空呈灰色,伴你长大的永远是狂风和黄尘,这是烙在你记忆中的家乡,你曾向往过地球上太阳热烈照射着的地方。

当你卷着铺盖从陕西老家来到海南时,你姐对着好奇的人们说你是逃婚来的。你不满意姐姐的解释,敲着姐姐生了锈的破水桶,说家乡穷得就像这东西一样叮咚响。

一天,你在姐的菜园里发现了能捏得出水来的黑泥土,你欣喜若狂,在森林里大喊大叫像个疯子。海南,一片多么肥沃的土地。你瞄准了森林旁那片未开垦的土地。

姐说:“那片地种橡胶五年准能开割。”

你说:“五年时间太长了,种甘蔗来年就能收获!”

姐带你去见那片土地的主人瘦老头子,你费尽口舌不要脸皮地和他讨价还价。瘦老头连眼皮也懒得抬就闷声对你说:“一年租金五千元,收成后再交钱。”

你说:“三千五你就让给我了吧!”

瘦老头说:“五千元一分也不能少,不要拉倒,看你白皮嫩肉的也不是滚泥地的料。”

姐说:“何苦来呢,反正我能养活你。”

你瞪着瘦老头说:“好,五千就五千!明天起那片地一草一木便是我的了。”

第二天,你来到那片荒地,挥起大钩刀希望创造奇迹。脊背上汗水像小溪一样流淌,手掌上磨出了血泡,痛得你心尖儿直颤。砍倒的荆棘被烈日烤干后,你照着姐夫教的往那里丢了一根火柴,顿时,从那片荒地窜出冲天大火,滚滚农烟使你怕得双膝打抖半天咽不下口水。当你疲乏不堪的时候,脚板就像烤熟的木薯裂开道道血口,但你还是咬了牙光着脚丫整天踩在烧焦的土地上。你从家乡带来的几件衬衣被汗水和荆棘弄得褴褛不堪,你厚着脸皮向姐姐讨来了三件牛皮般厚的劳动服,当它们又被你磨成布条条时,十八个月灰沙横飞的海南南部忽然来了几场倾盆大雨,你在这片土地上埋下的蔗种悄悄地冒出尖尖的黄芽来,你像对着刚出世的宝贝儿子一样整天围着蔗苗转。

一天,你忽然发现一大片蔗苗被糟蹋了,你心疼得直掉泪。姐说:“那是该死的山猪下山来了。”你气愤地在蔗地里搭起茅棚,发誓要和山猪决一死战。姐姐姐夫不放心你充英雄。半夜里,似乎刮起十二级台风,你睁开眼看见两头黑乎乎的大山猪在袭击你的茅棚,你吓得滚下床来喊爹叫娘浑身发抖。

甘蔗和你一般高的时候,茅棚里又多了一位壮壮实实的愣小子,还开来了一部能犁坡耕地的拖拉机和你合伙。从此,整天便有了嬉笑怒骂有了鸡飞狗叫有了太阳也有了月亮。你的胆子你的野心就像五指山那么高,你和愣小子开始整天价地跑,从这个村子跑到那个寨子,求奶奶央爷爷。终于,第二年,闲着的几十片土地给你租光了。土地,你有了;愣小子和拖拉机是你的,你还拥有了几十名雇工。你不再需要一锄一个坑地挖,一个坑一截甘蔗地埋了,但你还是天天寸步不离尘土飞扬的蔗地。傍晚,你从茅棚里搬出甘蔗酒,和雇工们喝得天昏地暗醉得东倒西歪。未了,醉汉们便扯着破嗓子来一曲沙哑的情调让你笑破了肚皮。

岁月辗转。当出租土地的农户和雇工们跟着你富得发红发紫的时候,你突然想起穷老家来,眼泪便不由自主地滚出来,那贫瘠的红土地让你思念得忘了吃忘了睡,可面对着愣小子你却踌躇了。

一天夜里,你和愣小子在痛饮甘蔗酒,愣小子说:“海南的阳光把你晒黑了晒瘦了晒小了像一把萝卜干。”你说:“没关系,热风也年年将人吹壮吹富。就像你愣小子当初要和我合伙一样想挡也挡不住。”愣小子的海南陕西话和你的陕西海南话将新盖的瓦屋吹得底朝天。愣小子笑了,你也笑了,可你笑得好凄凉,因为你正在为离开这片土地和愣小子难过。趁着愣小子醉醺醺之机,终于说:“我要走了。”愣小子愣了,抓着你的手使劲唬着:“你是疯了还是傻了,我们好不容易有了今天,再说那几百亩甘蔗是我们的血汗,难道你就忍心让白花花的票子流入别人的口袋?”你说:“你也别把钱看得太重了,把那些甘蔗让给出租土地的农户和雇工吧,存折中的三十万咱们一人一半,你拿了你的那一份,答应你哥哥的要求到加拿大去学习。我么,回家乡办个小酒店,那里的男人都是好汉,我还想将海南的甘蔗酒也搬回去。”愣小子听后忽然狂笑起来,指着你的鼻子说:“你臭婊子也会赶时髦,我不必啃那乱七八糟的课本也照样挣钱!”你愤怒地照愣小子的黑脸膛狠狠一巴掌,说:“不要脸的你听着,我是走定了的,臭富翁和野文盲就让你一个人当吧!”

你走的那天,太阳那么高,那么灿烂辉煌。烧过后的甘蔗地散发着一股刺鼻的酸味。

汽车即将开动的时候,愣小子大声问你:“你真舍得离开海南的热风和阳光?”

你半个身子探出车窗,凑近愣小子的耳边说:“可我好想好想我那穷老家!”

愣小子拍着你的肩膀潇洒地说:“回去吧,请将海南的阳光背回你陕西老家去,让它为你在那里发光、发热,带来幸福!”

愣小子眼中闪着泪光,你的泪水早已夺眶而出。

篇15:王海鸰简介

王海鸰简介

王海鸰有“中国婚姻第一写手”之称,即使不知道她的名字,提起《牵手》、《不嫁则已》来却几乎无人不晓,而一部《中国式离婚》在各地热播伊始就好评如潮。《中国式离婚》选取了“正面强攻”的角度——没有非常意外的事情,也没有离奇的情节,凭借一个主流而非边缘的生活故事,王海鸰俘获了万千观众的心。

篇16:海登斯塔姆简介

海登斯塔姆

姓名:海登斯塔姆(verner von heidenstam)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59-1940

国籍:瑞典

所获奖项:19诺贝尔文学奖

魏尔纳·冯·海登斯塔姆(verner von heidenstam,1859-1940)瑞典诗人、小说家。生于瑞典马顿湖北边的奥西玛。父亲是陆军工程军官,海登斯塔姆是家中唯一的男孩,童年时代在斯德哥尔摩居住,每年夏天回到奥西玛度假,在他周围生活的大部分是老年女人,他们都是精彩而热情的说故事者。奥西玛靠近原始森林,是一个留有圣·布里吉特时代文明遗迹的古老地区。1890年前后,瑞典的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许多贵族家庭纷纷破败,被迫迁离祖辈的产业,海登斯塔姆的家庭也最终离开了奥西玛。奥西玛的生活经历,特别是衰败的贵族家庭背景,赋予他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一种潜在的、深刻的历史失落感。

1876年到1878年,海登斯塔姆因身体孱弱而辍学,先后到意大利、希腊和东方以及法国、瑞士等地旅行。在国外,他结识了本国大作家斯特林堡,并成为挚友,书信来往频繁。后,海登斯塔姆回到瑞典,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朝圣──流浪的岁月》,记录了他早期在东方漫游的经历,以其华美风格和独特情调引文坛瞩目,受到读者欢迎。1892年,散文诗《汉斯·亚尔恩纳斯》问世,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发展了那种唯美的风格并具有神秘玄想成份。三年后,第二本《诗集》出版,表现出作为国家主义的海登斯塔姆对祖国和民族的巨大热情和关注,被认为是其抒情诗的顶峰之作。18至18间,他以瑞典17世纪前后的一段历史写成小说《查理士国王的人马》,这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是作者“最引起国际注意的一本书”。

海登斯塔姆是本世纪初对瑞典文学做出过极大贡献的作家,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丰富了瑞典的语言。此外,他还著有诗集《民族》、《新诗集》、历史小说《赫立嘉·布米吉特的朝拜之旅》、《贺尔堪的树》、《贝尔波的遗产》,回忆录《粟树开花时》等。1916年,为了“表彰他作为瑞典文学新时代的首要代表的重要性”,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诗集:《朝圣──流浪的岁月》、《民族》、《新诗集》

历史小说:《赫立嘉·布米吉特的朝拜之旅》、《贺尔堪的树》、《贝尔波的遗产》

回忆录:《粟树开花时》

篇17:李登海简介

cctv感动中国人物候选:李登海

李登海中国玉米第一人——农民科学家李登海

李登海研究员现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全国人大第八届、第九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他在杂交玉米方面特别是在紧凑型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承认和尊重,被种业界誉为“南袁北李”,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

被业内人士称为“登海年”。

在这一年里,李登海蓄积已久的能量再次爆发,创造出了他人生中的又一个辉煌,让无数人为之动容和敬佩。他不仅带领企业成功登陆

资本市场,再次创造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而且又一次获得亚洲大奖。

204月18日,他亲自创立的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

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成功上市。一个农民带着一个由农民组成的企业,昂首走进了国内资本市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家优秀的上市公司,其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和年上半年均排在1370多家上市公司的前十位。

2005年,李登海在自主创新方面又迈出重要的一步。在继紧凑型玉米研究之后,他又一举实现了我国“超级玉米”研究的重大突破。2005年10月17日,李登海以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超试1号”,事隔十六年后,再次创造出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亩产达到了1402.86公斤。这一科研成果,进一步巩固了李登海在夏玉米育种、栽培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

2005年11月8日,第二届亚太种子协会上海年会在上海召开。在这次年会上,李登海获得了“中国玉米产业重大贡献奖”,这是1995年8月获亚洲农业研究发展基金会重大奖励之后再次获奖,这是亚洲乃至世界,对李登海为亚洲玉米、世界玉米做出卓越贡献的充分肯定。

李登海对玉米育种和栽培事业的执着感人至深。

李登海的成功绝非偶然,他对玉米研究到了痴迷的程度,天天都在与时间赛跑。为了延长玉米育种事业的生命周期,一年当两年用,从1977年开始,他每年的夏季都在山东育种,每年的冬季再到海南加代一次,至今已不间断地在海南呆了28个冬天,也在海南度过了28个春节。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天涯海角,为了事业,连续在外度过28个春节,在中国,只有李登海一人能做到!李登海是个感情极为丰富的人,每每说到春节时不能膝下尽孝、妻儿不能团聚,就黯然神伤,但为了中国的玉米事业,他以前是以后依然会冲出亲情的包围、毫不迟疑地奔向海南。只是到了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李登海才会真情流露。他率领远离家乡的育种人,面向北方,高举酒杯,高唱着《三百六十五里路》,祝福亲人平安幸福、吉祥如意,祝福家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现在的李登海已功成名就,但他依然保持着农民的本色和科学家的勤奋。只要是不出席较为隆重的场合,他都是一身工装,一双黄胶鞋,风来雨去,顶着烈日,拱在玉米地里,专心搞育种。每天早上五、六点钟,李登海都会去玉米地里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忙碌一天后,晚上十点多钟,打着手电再到玉米地里转一圈,听听玉米说话,听听玉米唱歌。应该说,这是李登海一天里心情最愉快的时候,因为玉米的欢笑,他的心也在欢笑。

篇18:顾海兵简介

顾海兵

姓名:顾海兵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1959年11月生

籍贯:江苏响水人

职务:室主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农业部信息中心兼职研究员

职称:教授

通信地址: 北京海淀区海淀路175号

邮编: 100872

联系电话: 68219863

顾海兵,1959年11月生,江苏响水人,恢复高考后首届大学生。1984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1990年、1994年两次破格晋升。曾获全国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与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奖。  《预测方法》、《经济数学》、《宏观预警》

【海口号简介】相关文章:

1.海 男简介

2.海口号护卫舰

3.朱以海简介

4.海克斯康口号

5.叶海丹简历(叶海丹个人资料简介)

6.何海群简历(何海群个人资料简介)

7.关海简历(关海个人资料及简介)

8.叶海全简历(叶海全个人资料简介)

9.孙海娟简历(孙海娟个人资料和简介)

10.唐光海简历(唐光海个人资料及简介)

下载word文档
《海口号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