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关于战争的古诗名篇

关于战争的古诗名篇

2023-12-01 07:48:0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wusehu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关于战争的古诗名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关于战争的古诗名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战争的古诗名篇

篇1:关于战争的古诗名篇

12、《淮村兵后》

宋・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13、《垂老别》

唐・杜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14、《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木兰诗》

北朝・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6、《梅岭三章・其一》

近代・陈毅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17、《凉州词》

唐・王翰

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篇2:战争古诗

《出塞》

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年代: 唐 作者: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赤壁》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春望》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从军行》

年代: 唐 作者: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木兰辞》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南北无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篇3:关于重阳的古诗名篇

1、《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4、《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唐・独孤及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

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

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

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

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5、《重阳日有作》

唐・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

偷桶追⒄婵靶Γ牢锁黄金实可哀。

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

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6、《重阳》

唐・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

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7、《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唐・李群玉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8、《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唐・李适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

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

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

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9、《重阳日即事》

唐・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

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

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

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10、《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

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

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

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

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

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11、《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唐・李适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

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

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

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12、《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唐・李益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

13、《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唐・李郢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

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

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14、《重阳感怀》

唐・刘兼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

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

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

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载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

蜀国江山存不得,刘家豚犬取何难。

张仪旧壁苍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

独对斜阳更惆怅,锦江东注似波澜。

15、《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唐・刘商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

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16、《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唐・武元衡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

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

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17、《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六韵》

唐・权德舆

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

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

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

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

天道光下济,睿词敷大中。

多惭击壤曲,何以答尧聪。

18、《丁巳重阳》

唐・司空图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

客舍喜逢连日雨,家山似响隔河砧。

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16、《旅中重阳》

唐・司空图

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

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

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

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20、《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唐・司空图

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

樽前且拨伤心事,溪上还随觅句行。

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

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

21、《浙上重阳》

唐・司空图

登高唯北望,菊助可□明。

离恨初逢节,贫居只喜晴。

好文时可见,学稼老无成。

莫叹关山阻,何当不阻兵。

22、《重阳山居》

唐・司空图

诗人自古恨难穷,暮节登临且喜同。

四望交亲兵乱后,一川风物笛声中。

菊残深处回幽蝶,陂动晴光下早鸿。

明日更期来此醉,不堪寂寞对衰翁。

23、《重阳日荆州作》

唐・吴融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浊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

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24、《重阳宴集同用寒字》

唐・张登

锡宴逢佳节,穷荒亦共欢。

恩深百日泽,雨借九秋寒。

望气人谣洽,临风客以难。

座移山色在,杯尽菊香残。

欲识投醪遍,应从落帽看。

还宵须命烛,举首谢三官。

25、《重阳日至峡道》

唐・张籍

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

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26、《重阳》

唐・赵嘏

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

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

更多寄语分享:

1.关于重阳的古诗名篇(2)

2.关于重阳节的诗

3.关于秋天的古诗名篇

4.描写夏天的古诗词精选

5.唐朝古诗杜甫《登高》赏析

篇4:关于重阳的古诗名篇

27、《重阳日寄韦舍人》

唐・赵嘏

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28、《重阳日示舍弟》

唐・赵嘏

多少乡心入酒杯,野塘今日菊花开。

新霜何处雁初下,故国穷秋首正回。

渐老向人空感激,一生驱马傍尘埃。

侯门无路提携尔,虚共扁舟万里来。

29、《旅中过重阳》

唐・朱庆馀

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

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

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

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

30、《重阳日陪韦卿宴》

唐・朱湾

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暌。

清规陈侯事,雅兴谢公题。

入座青峰近,当轩远树齐。

仙家自有月,莫叹夕阳西。

31、《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樊忱

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

插萸登鹫岭,把菊坐蜂台。

十地祥云合,三天瑞景开。

秋风词更远,窃拚乐康哉。

32、《九日登巴台》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33、《九日题涂溪》

唐・白居易

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34、《九日醉吟》

唐・白居易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35、《闰九月九日独饮》

唐・白居易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

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

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36、《九日与友人登高》

唐・鲍溶

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

几回为客逢佳节,曾见何人再少年。

霜报征衣冷针指,雁惊幽梦泪婵娟。

古来醉乐皆难得,留取穷通付上天。

37、《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38、《九月九日》

唐・崔国辅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

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39、《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唐・独孤及

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

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别愁。

醉归无以赠,只奉万年酬。

40、《重九日宴江阴》

唐・杜审言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41、《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李V

涌塔临玄地,高层瞰紫微。

鸣銮陪帝出,攀黢刺旆伞

庆洽重阳寿,文含列象辉。

小臣叨载笔,欣此倾巍巍。

42、《九月九日》

唐・李治

端居临玉,初律启金商。

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

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

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

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

挥鞭争电烈,飞羽乱星光。

柳空穿石碎,弦虚侧月张。

怯猿啼落岫,惊雁断分行。

斜轮低夕景,归旆拥通庄。

43、《九日登山》

唐・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44、《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唐・李颀

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

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云入授衣假,风吹闲宇凉。

主人尽欢意,林景昼微茫。

清切晚砧动,东西归鸟行。

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

45、《九日登高》

唐・刘禹锡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46、《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47、《重九日广陵道中》

唐・罗隐

秋山抱病何处登,前时韦曲今广陵。

广陵大醉不解闷,韦曲旧游堪拊膺。

佳节纵饶随分过,流年无奈得人憎。

却驱羸马向前去,牢落路岐非所能。

48、《九日登玉山》

唐・钱起

霞景青山上,谁知此胜游。

龙沙传往事,菊酒对今秋。

步石随云起,题诗向水流。

忘归更有处,松下片云幽。

49、《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唐・邵大震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

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50、《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

唐・宋之问

凤刹侵云半,虹旌倚日边。

散花多宝塔,张乐布金田。

时菊芳仙酝,秋兰动睿篇。

香街稍欲晚,清跸扈归天。

51、《九月九日望蜀台》

唐・苏F

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

北料乡关方自此,南辞城郭复依然。

青松系马攒岩畔,黄菊留人籍道边。

自昔登临湮灭尽,独闻忠孝两能传。

52、《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

唐・王绩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

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

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53、《九日登高》

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54、《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唐・张说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

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

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

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篇5:战争的古诗

曹松(唐)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篇6:战争的古诗

1、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出自诗人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2、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出自诗人杜甫《岁暮》

3、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出自诗人杜甫《曲江对雨》

4、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出自诗人李颀《古从军行》

5、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出自诗人李梦阳《秋望》

6、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出自诗人李颀《古塞下曲》

7、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出自诗人元稹《田家词》

8、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出自诗人杜牧《题乌江亭》

9、大汉无兵阻,穷边有客游。——出自诗人张乔《书边事》

10、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出自诗人陆游《金错刀行》

11、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出自诗人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

12、勿谓时平无事也,便以言兵为讳。——出自诗人刘仙伦《念奴娇·送张明之赴京西幕》

1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出自诗人《木兰诗》

14、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出自诗人曹操《蒿里行》

15、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出自诗人李颀《古从军行》

16、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出自诗人陈羽《从军行》

17、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出自诗人李白《发白马》

18、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出自诗人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19、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群黄金台上意,但携玉龙为君死。——出自诗人李贺《雁门太守行》

20、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出自诗人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2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出自诗人杜甫《石壕吏》

22、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出自诗人李白《战城南》

23、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出自诗人陈与义《送人归京师》

2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出自诗人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5、已闻塞下销锋镝,正自胸中有甲兵。——出自诗人陈亮《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

26、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出自诗人陆游《关山月》

27、烽火然不息,征战无已时。——出自诗人李白《战城南》

28、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出自诗人戴叔伦《转应曲·边草》

29、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出自诗人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30、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出自诗人杜荀鹤《山中寡妇》

31、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出自诗人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2、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出自诗人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33、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出自诗人李白《从军行》

34、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出自诗人陈陶《陇西行》

35、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出自诗人徐陵《关山月·关山三五月》

36、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出自诗人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37、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出自诗人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38、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出自诗人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9、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出自诗人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0、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自诗人杨炯《从军行》

41、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出自诗人叶梦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42、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出自诗人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4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出自诗人范仲淹《渔家傲》

44、勍敌猛,戎马殷,横阵亘野若屯云。——出自诗人何承天《战城南》

45、江城烽火连三月。——出自诗人李弥逊《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

46、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出自诗人陈羽《从军行》

47、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出自诗人《左传-曹刿论战》

48、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出自诗人韩愈《听颖师弹琴》

49、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出自诗人杜甫《岁暮》

50、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出自诗人李白《战城南》

51、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出自诗人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5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出自诗人杜甫《春望》

53、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送平安信。——出自诗人张绍文《酹江月·淮城感兴》

54、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出自诗人刘商《赠头陀师》

55、长啸若怀人,越礼自惊众。——出自诗人颜延之《阮步兵》

56、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出自诗人杜甫《悲陈陶》

57、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出自诗人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58、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出自诗人李约《过华清宫》

59、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出自诗人张籍《征妇怨》

60、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出自诗人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篇7:战争的古诗

于濆(唐)

城上更声发,城下杵声歇。

征人烧断蓬,对泣沙中月。

耕牛朝挽甲,战马夜衔铁。

士卒浣戎衣,交河水为血。

轻裘两都客,洞房愁宿别。

何况远辞家,生死犹未决。

篇8:战争的古诗

杜甫(唐)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

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

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

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关于战争的古诗名篇】相关文章:

1.爱国的古诗名篇赏析

2.有关战争的古诗

3.战争的古诗名句

4.描写战争的古诗

5.名句名篇

6.孟浩然名篇

7.读后感 范文 名篇

8.名家名篇:李商隐

9.鲁迅散文名篇

10.朱自清散文名篇

下载word文档
《关于战争的古诗名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