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陆游写给儿子的诗

陆游写给儿子的诗

2023-10-11 08:37:3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zhangyulong86”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陆游写给儿子的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陆游写给儿子的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陆游写给儿子的诗

篇1:陆游写给儿子的诗

陆游写给儿子的诗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注释

1.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2.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3.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4.但:只是。

5.悲:悲伤

6.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7.同:统一。

8.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9.北定:将北方平定。

10.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11.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12.无忘:不要忘记。

13.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赏析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平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感之情。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创作背景

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篇2:陆游写给儿子的诗有多少

陆游写给儿子的诗有多少

爱国诗人陆游给七个儿子每人写的诗是什么?大家是否学习了呢?

《示儿礼》

燕居侍立出扶行,见汝成童我眼明.

但使乡闾称善士,布衣未必愧公聊.

《示儿》

文能换骨余无法,

学但穷源自不疑.

齿豁头童方悟此,

乃翁见事可怜迟.

《示子聿》

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

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

怪奇也间出,如石漱湍濑.

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

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味.

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侩.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示元敏》

学贵身行道,儒当世守经.

心心慕绳检,字字讲声形.

吾已鬓眉白,汝方衿佩青.

良时不可失,苦语直须听.

《示儿》

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

食尝甘脱粟,起不待鸡鸣.

萧索园官菜,酸寒太学齑.

时时语儿子,未用厌锄犁.

《示儿》

舍东已种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

早茶采尽晚茶出,小麦方秀大麦黄.

老夫一饱手扪腹,不复举首号苍苍.

读书习气扫未尽,灯前简牍纷朱黄.

吾儿从旁论治乱,每使老子喜若狂.

不须饮酒径自醉,取书相和声琅琅.

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

愿儿力耕足衣食,读书万卷真何盖.

《送子龙赴吉州椽》

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

一钱亦分明,谁能肆馋毁;

聚俸嫁阿惜,择士教元礼.

我食可自营,勿用念甘旨;

衣穿听露肘,履破从见指;

出门虽被嘲,归舍却睡美.

益公名位重,凛若乔岳峙;

汝以通家故,或许望燕几;

得见足以荣,切勿有所启.

又若扬诚斋,清介世莫比;

一闻俗人言,三日归洗耳;

汝但问起居,余事勿挂齿.

希周有世好,敬叔乃乡里,

岂惟能文辞,实亦坚操履;

相从勉讲学,事业在积累.

仁义本何常?蹈之则君子.

篇3:写给儿子的诗

写给儿子的诗

在一口古井旁,你的哭声从天而降

水面皱褶开来,继而引发一场海啸

凝视。你干净纯粹胜过西藏之云

我发现,你其实就是一个微型的我

我的血液,脉搏连同突然加速的心跳

在你崭新的身体里循环,舒张,欢呼雀跃

你躺在母亲的乳香里咿咿学语了

然后挣脱祖母的襁褓蹒跚学步

当第一声“爸爸”顺着你的嘴角溢出来

我恍然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天籁之音

同时惊诧于时光流逝的美妙

你开始走进学堂,与同龄的`禾苗竞吮阳光

从小学到大学,淬炼出一个全新自我

现在我们像老朋友一样愉快地谈论人生

让未来在不懈的求索中尽量获得预知

被你小手拔掉的白发重新成倍地长回我鬓角

我的内心,却拥有与你同样疯长的梦想

也许某一天,我在阳台的躺椅上接到你电话

你用纯正的仁寿方言喊声“老汉,我想你们了”

我会激动地站起来,忘了你在德国,忘了东西时差

篇4:写给儿子的诗有哪些

写给儿子的诗有哪些

1.写在儿子七岁

你问鲨鱼和鲸谁更厉害

你问天空离地有多遥远

你问啥时能长大你问时光

到底有多长

你的小小模样是我幼时的影

可我希望你能站上我的肩膀!

儿子你只管快乐成长

我负责将满天的星星和月亮

打包种进你的梦乡

2.喜讯

——记儿子一年级期末考双一百

今儿的阳光格外芬芳

我决定不再私藏

我与小草低语

与平时看不惯我的石狮子

握握手

我告诉路过的飞鸟告诉天边

斑斓的霞光

——尽管这喜讯很轻很轻

然而,此刻,我就是

儿子那小小的心房!

3.与儿子一起读书

柔柔的月光点亮

一盏暖灯

以书干杯任墨香滋养

稚嫩的.心房

累了就喝口水嬉闹

鄙视一下慵懒的灯光

然后

用两本书搭起

彩色的翅膀

与梦仙子一起飞翔

4.与儿子一起爬山

我们只要

攀上前面高高的山岗就能

与那朵云嬉戏

婷婷玉竹请为我爷俩加油!

我们还必须

绕开横行霸道的刺条

让倚老卖老的枯枝让路!

看!头顶这朵云多像你

调皮的样子

和奋力向上的心

但我们不能停留!

云儿请等等我要随你

远走他方……

篇5:写给儿子的诗之和你一起成长

感觉自己还没有长大,

好像昨天还在父母跟前撒娇,

这一天,

就忽然有了你。

虽然已经有了一点心理准备,

老实说,儿子,

你的到来还是让我有点措手不及。#

你的到来让全家人普调一级。

尤其是你爷爷奶奶灿烂的笑脸,

让我永远不能忘记,

那情景让我想来至今仍然有些妒忌。

你成了全家的中心,

全家人成了你的奴隶。#

感谢你,

我的儿子,

第一次做父亲的人需要调整自己的.作息,

这个弯子不可能拐得太急。

尽管有时我做的不太令你满意,

可能我会为了多和朋友多下盘象棋,

而长时间让你躺在摇篮里。#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儿子,

感谢你,让我深深懂得这个道理:

你的爷爷奶奶爱我就像我爱你。

空闲了我就回家看看他们,

帮他们干点家务活,

不会再只顾着我自己。#

一个事情经常纠结在我的心里:

是做严父呢还是做一个慈父呢?

我就买来一些书籍,

我还会回忆我小时候的一些经历,

摸索着如何去教育你。

我和你一起堆积木,

我和你一起玩橡皮泥,

我和你一起背唐诗,

我和你一起看《西游记》。

感觉我也学了不少的东西,

真的也要谢谢你。#

到底该怎样去做呢?

到现在心中仍然有一些疑虑。

我和你的妈妈这几年真是不容易:

学习时间长了怕影响你的身体和视力,

玩的时间长了怕影响你的成绩;

你和小伙伴们常在一起怕你耽误学习,

你独自一人久了又怕你性格孤僻.#

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长,

爸爸妈妈会和你在一起。

愿你快乐成长,

心中不要有太多压力,

身心都要健康,

未必每门功课都得全班第一。

别人有困难要去帮一把,

要知道: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篇6:写给儿子的诗之和你一起成长

一直到你能够独自承受风雨。

等到你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等到你找到你的红颜知己,

等到你们也给我和你的妈妈带来惊喜。

估计那一天我可能就长大了,

那时的我,

又会是若干年后的你。

篇7:陆游写给唐婉的诗是哪些

在浙江的绍兴,有一座沈园。南宋时期那里叫做山阴。传说从前沈园的粉壁上曾题着两阙《钗头凤》,据说第一阙是诗词名家陆游所写,第二阙是陆游的前妻唐婉所和。这两阙词虽然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却浸润着同样的情怨和无奈,因为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唐婉与陆游沈园情梦。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这时,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

青春年华的陆游与唐婉都擅长诗词,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花前月下,二人吟诗作对,互相唱和,丽影成双,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两家父母和众亲朋好友,也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陆家就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唐家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成年后,唐婉便成了陆家的媳妇。

从此,陆游、唐婉更是情爱弥深,沉醉于两个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么科举课业、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亲都暂时抛置于九霄云外。陆游此时已经荫补登仕郎,但这只是进仕为官的第一步,紧接着还要赴临安参加“锁厅试”以及礼部会试。新婚燕尔的陆游留连于温柔乡里,根本无暇顾及应试功课。陆游的母亲唐氏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她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登科进官,以便光耀门庭。目睹眼下的状况,她大为不满,几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场对唐婉大加训斥,责令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

但陆、唐二人情意缠绵,无以复顾,情况始终未见显著的改善。陆母因之对儿媳大起反感,认为唐婉实在是唐家的扫帚星,将把儿子的前程耽误贻尽。于是她来到郊外无量庵,请庵中尼姑妙因为儿、媳卜算命运。妙因一番掐算后,煞有介事地说:“唐婉与陆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误导,终必性命难保。”陆母闻言,吓得魂飞魄散,急匆匆赶回家,叫来陆游,强令他道:“速修一纸休书,将唐婉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这一句,无疑晴天忽起惊雷,震得陆游不知所以。待陆母将唐婉的种种不是历数一遍,陆游心中悲如刀绞,素来孝顺的他,面对态度坚决的母亲,除了暗自饮泣,别无他法。

迫于母命难违,陆游只得答应把唐婉送归娘家。这种情形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合常理,两个人的感情岂容他人干涉。但在崇尚孝道的中国古代社会,母命就是圣旨,为人子的得不从。就这样,一双情意深切的鸳鸯,行将被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陆游与唐婉难舍难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无缘,于是悄悄另筑别院安置唐婉,有机会就前去探望,诉说相思之苦。无奈纸总包不住火,精明的陆母很快就察觉了此事。严令二人断绝来往,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

无奈之下,陆游只得收拾起满腔的幽怨,在母亲的督教下,重理科举课业,埋头苦读了三年,在二十七岁那年只身离开了故乡山阴,前往临安参加“锁厅试”。在临安,陆游以他扎实的经学功底和才气横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陆阜的赏识,被荐为魁首。同科试获取第二名的.恰好是当朝宰相秦桧的孙子秦埙。秦桧深感脸上无光,于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礼部会试时,硬是借故将陆游的试卷剔除。使得陆游的仕途在一开始就遭受了风雨。

礼部会试失利,陆游回到家乡,家乡风景依旧,人面已新。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凉。为了排遣愁绪,陆游时时独自倘祥在青山绿水之中,或者闲坐野寺探幽访古;或者出入酒肆把酒吟诗;或者浪迹街市狂歌高哭。就这样过着悠游放荡的生活。

在一个繁花竞妍的春日晌午,陆游随意漫步到禹迹寺的沈园。沈园是一个布局典雅的园林花园,园内花木扶疏,石山耸翠,曲径通幽,是当地人游春赏花的一个好去处。在园林深处的幽径上迎面款步走来一位绵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陆游猛一抬头,竟是阔别数年的前妻唐婉。在那一刹间,时光与目光都凝固了,两人的目光胶着在一起,都感觉得恍惚迷茫,不知是梦是真,眼帘中饱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怜。

此时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给了同郡士人赵士程,赵家系皇家后裔、门庭显赫,赵士程是个宽厚重情的读书人,他对曾经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使唐婉饱受到创伤的心灵已渐渐平复,并且开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这时与陆游的不期而遇,无疑将唐婉已经封闭的心灵重新打开,里面积蓄已久的旧日柔情、千般委屈一下子奔泄出来,柔弱的唐婉对这种感觉几乎无力承受。

而陆游,几年来虽然借苦读和诗酒强抑着对唐婉的思念,但在这一刻,那埋在内心深处的旧日情思不由得涌出。四目相对,千般心事、万般情怀,却不知从何说起。这次唐婉是与夫君赵士程相偕游赏沈园的,那边赵士程正等她用餐。在好一阵恍惚之后,已为他人之妻的唐婉终于提起沉重的脚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后走远了,只留下了陆游在花丛中怔怔发呆。

和风袭来,吹醒了沉在旧梦中的陆游,他不由地循着唐婉的身影追寻而去,来到池塘边柳丛下,遥见唐婉与赵士程正在池中水榭上用餐。隐隐看见唐婉低首蹙眉,有心无心地伸出玉手红袖,与赵士程浅斟慢饮。这一似曾相识的场景,看得陆游的心都碎了。昨日情梦,今日痴怨尽绕心头,感慨万端,于是提笔在粉壁上题了一阙“钗头凤.红酥手”

随后,秦桧病死。朝中重新召用陆游,陆游奉命出任宁德县立簿,远远离开了故乡山阴。第二年春天,抱着一种莫名的憧憬,唐婉再一次来到沈园,徘徊在曲径回廊之间,忽然瞥见陆游的题词。反复吟诵,想起往日二人诗词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泪流满面,心潮起伏,不知不觉中和了一阙词,题在陆游的词后,这就是开头提到的第二首“钗头凤.世情薄”。

唐婉是一个极重情谊的女子,与陆游的爱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结合,却毁于世俗的风雨中。赵士程虽然重新给了她感情的抚慰,但毕竟曾经沧海难为水。与陆游那份刻骨铭心的情缘始终留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处。自从看到了陆游的题词,她的心就再难以平静。追忆似水的往昔、叹惜无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熬着她,使她日臻憔悴,悒郁成疾,在秋意萧瑟的时节化作一片落叶悄悄随风逝去。只留下一阙多情的《钗头凤》,令后人为之唏嘘叹息。

此时的陆游,仕途正春风得意。他的文才颇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称赏,被赐进士出身。以后仕途通畅,一直做到宝华阁侍制。这期间,他除了尽心为政外,也写下了大量反映忧国忧民思想的诗词。到七十五岁时,他上书告老,蒙赐金紫绶还乡了。陆游浪迹天涯数十年,企图借此忘却他与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离家越远,唐婉的影子就越萦绕在他的心头。此番倦游归来,唐婉早已香消玉殒,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对旧事、对沈园依然怀着深切的眷恋。常常在沈园幽径上踽踽独行,追忆着深印在脑海中那惊鸿一瞥的一幕,这时他写下了“沈园怀旧”。

其一: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帐然。

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沈园是陆游怀旧的场所,也是他伤心的地方。他想着沈园,但又怕到沈园。春天再来,撩人的桃红柳绿,恼人的鸟语花香,风烛残年的陆游虽然不能再亲至沈园寻觅往日的踪影,然而那次与唐婉的际遇,伊人那哀怨的眼神、差怯的情态、无可奈何的步履、欲言又止的模样,使陆游牢记不忘,

于是又赋“梦游沈园”诗: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此后沈园数度易主,人事风景全部改变了昔日风貌,已是“粉壁醉颗尘漠漠”,唯有“断云幽梦事茫茫”。陆游八十五岁那年春日的一天,忽然感觉到身心爽适、轻快无比。原准备上山采药,因为体力不允许就折往沈园,此时沈园又经过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复旧观,陆游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最后一首沈园情诗: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 此后不久,陆游就溘然长逝了。)

【陆游写给儿子的诗】相关文章:

1.写给儿子作文

2.写给儿子的寄语

3.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4.写给儿子励志的话

5.陆游咏梅诗赏析

6.陆游写的诗

7.陆游--痛诗千行”

8.陆游的爱国诗

9.南宋陆游的诗

10.陆游教儿子作诗阅读答案

下载word文档
《陆游写给儿子的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