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潘名人名言
“chenyusb”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曾国潘名人名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曾国潘名人名言,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曾国潘名人名言
1. 行事常思退一步。
2. 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
3. 办大事者,以选替手为第一要义。
4.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5.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6.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7.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8.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9.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10.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篇2:曾国潘名人名言
1. “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强自立做出”
2.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 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3. 希望同事们都能功成名就,曾的立身处世之道由此可以览见。
4.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
5. 时贤一石雨水;古法二祖六宗。
6. 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
7.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8. 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9.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10.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那有空闲的光阴。
11. 丈夫当死中图生,祸中求福;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12. 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13. 酿五百斛酒,读三十年书,于愿足矣;制千丈夫裘,营万间广厦,何日能之。
14.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15. 莫苦悔已往愆尤,但求此日行为无惭神鬼;休预怕后来灾祸,只要暮年心气感召吉祥。
16. 虽贤哲难免过差,愿诸君谠论忠言,常攻吾短;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寮友行修立名,方尽我心。
17. 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
18. 放眼瀛台小;置身天地孤。
19. 长短不吹江月落;高楼遥吸海云来。
20. 微雨晴时看鹤舞;小窗幽处听蜂衙。
21. 长笛不吹山月落;高楼遥吸海云来。
22. 消磨岁月书千卷;啸傲乾坤酒一樽。
23.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
24. 百战山河,剩此楼头烟树;九天珠玉,吹成水面文章。
25. 万里神通,渡海遥分功德水;六朝都会,环山长护吉祥云。
26. 五夜楼船,曾上孤亭听鼓角;一樽浊酒,重来此处看湖山。
27. 千顷太湖,鸥与陶朱同泛宅;二分明月,鹤随何逊共移家。
28. 两点金焦,劫后山容申旧好;万家食货,舟中水调似承平。
29. 五千里秦树蜀山,我原过客;一万顷荷花秋水,中有诗人。
30. 善果证前因,愿斯世无灾无害;拈花参妙谛,惟神功能发能收。
31. 荆楚九歌,客中聊作枌榆社;江山六代,劫后重闻雅颂声。
32. 巨石咽江声,长鸣今古英雄恨;崇祠彰战绩,永奠湖湘子弟魂。
33. 一心履薄临深,畏天之鉴畏神之格;两眼沐日浴月,由静而明由敬而强。
34. 莲香入座清,笔底当描成这般花样;湖水连天静,眼前可悟到斯道源头。
35. 纶綍褒崇迈古今,生而旗常,殁而俎豆;忠诚浩气塞天地,下为河岳,上为日星。
36. 涟水湘山俱有灵,其秀气必钟英哲;圣贤豪杰都无种,在儒生自识指归。
37. 地仍虎踞龙蟠,洗涤江山,重开宾馆;人似澧兰沅芷,招邀同贤,同证乡关。
38. 随时以法言巽语相规,为诸君导迎善气;斯民当火热水深之后,赖良吏默挽天心。
39. 圣代褒崇迈古今,生而旗常,殁而俎豆;忠臣精气塞天地,下为河岳,上为日星。
40. 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
篇3:曾国潘的名人名言
1. 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2. 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3. 轻信人不一定多疑,而多疑的人每易轻信。
4. 阴,小人者。阳,君子也。进君子而退小人,燮理之能事毕矣。
5. 嘲戏人自事恶事,尤不可入一二壮语,入壮语则戏者皆真,每令人恨。若规人过失,不可入一二戏语,入戏语则真者毕戏。每令人玩,失规人之旨矣。
6. 勿以人负我而隳为善之心,当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尝责报也。纵遇险徒,止付一笑。
7. 有一种人以姑息匪人市宽厚名,有一种人以毛举细故市精明名,皆偏也。圣人之厚宽,不使人有所恃。圣人之精明,不使人无所容。
8. 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9. 术字亦有不可少处,但必不得已而后用。专意利人而用,谓之圣贤。可不必用而用,专意利己而用,谓之奸雄。
10. 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固不可惧祸而误入小人之党,亦不可恃为君子而有与小人角胜之心。
篇4:曾国潘的名人名言
1. 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
2. 有必不可行之事,不必妄自轻营。有必不可劝之人,不必多费唇舌。
3. 优娼辈好嗤笑人,而敢为无礼,此自不贱本色。其趋奉不足喜,怠慢不足怒也。
4. 遇疾恶太严之人,不可轻意在他前道人短处,此便是浇油入火,其害与助恶一般。
5. 处事当务详慎,不可尽兴燥脾。凡饮食举动言语笔墨,尽兴便放肆。一燥脾便刻薄,其始无害人之心,而其事必至于害人。初若不至杀身,终至杀身而有余也。
6. 吾不如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贤者之可得与处也,礼之。主贤世治,则贤者在上。主不肖世乱,则贤者在下。
7. 善自是士人常事,今乃邀身后福报,若市道,吾实耻之。
8. 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9. 人有过喜谈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过恶,闻之漫无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谓大公,以责人之心责己,是谓大勇。
10. 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11. 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12. 非望之福,祸必继之。急当恐惧修省,多行善事,若一骄则不可救矣。
13. 人遇逆境,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见识超群。然君子用以力学,借困衡为砥砺,不但顺受而已。
14. 恭而无礼,遇君子固所深恶,即小人亦未尝不非笑之,枉自卑诌耳。
15. 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16. 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17. 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18. 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19. 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20. 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21. 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独觉也。
22. 规模先要个极大,意思先要个安闲。古之人先约而丰人,故群下乐为之用而所得常倍。徐思而审处,故己不劳而事极精详。褊急二字,处事之古碍也。
23. 处天下事,前面常长出一分,此之谓豫;后面常余出一分,此之谓裕。如此则事无不济,而心有余乐。若尽煞分数做去,必有后悔。处人亦然,施在我有余之恩,则可以广听。留在人不尽之情,则可以全好。
24. 天物愚者真,智者伪;愚者完,智者丧。
25. 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26. 既不俗为小人,即不勉为君子。欲又不能,志不立故也。
27. 小屈以求大伸,圣贤不为。松柏生来便直,士君子穷居便正。若曰在下位遇难事,姑韬光忍耻,以图他日贵达之时,然后直躬行通。此不但出处为两截人,即既仕之后,又为两截人矣。
28. 才下手便想到究竟处。
29.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30. 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31. 恒言平稳二字极可玩,盖天下之事,惟平则稳。行险亦有得的,终是不稳,故君子居易。
32. 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33. 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者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盘庚迁殷,武伐纣,三令五申,犹恐弗从。盖恒情多隐于远识,小人不便于己私,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
34. 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35. 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36. 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
37. 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38. 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39. 见人耳语,不可窃听。恐所言之事,其人避我。又恐正值议我短长,闻之未免动意,且使其人惭愧无地自容矣。
40. 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篇5:曾国潘名言
曾国潘名言大全
1、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2、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3、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4、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5、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6、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7、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8、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9、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10、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11、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12、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13、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14、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5、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16、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17、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18、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9、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20、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21、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22、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23、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24、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25、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26、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27、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28、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29、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30、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31、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3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33、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34、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35、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36、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37、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38、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39、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40、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41、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42、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43、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44、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45、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46、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47、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48、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49、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
50、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51、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52、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53、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54、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55、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56、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57、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58、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59、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60、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61、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62、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63、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64、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65、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66、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67、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68、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69、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70、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相关阅读:曾国藩的政治成就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对“康乾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对于“士大夫习于忧容苟安”,“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痛恨次骨”。他认为,“吏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基于此,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己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他要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
受两次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他说过购买外洋器物……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篇6:精选曾国潘语录
2019精选曾国潘语录
1、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2、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3、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4、无为名尸,勘破幻妄也。无为谋府,无思也。无为事任,无为也。无为知主,地知也。然须定得性了,方行得四者,不然实行不去。庄子曰:“吾以无为为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大颠曰:“众人而不思不为,则天下之理几乎息矣。”应事接物只是一个情字为累,若无情则无累矣在,故曰圣人无情。
5、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6、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虽不与谋,若从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故处此有三道,以至诚感悟之,上也。去其太甚,次也。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又其次也。
7、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8、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
9、伤化毁俗者,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清公贞修者,虽微虽践,必亲而近之。
10、善人固可亲,未能知,不可急合。恶人固可疏,未能远,不可急去。
11、小人如虎狼蛇蝎,殆又甚焉。虎狼之威,蛇蝎之状,皆知其足以害己,深避而预防之。小人则心如虎狼,其貌驺虞,念如蛇蝎,其言鸾和,人不知其将害己而狎之,鲜弗及矣。
12、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一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
13、闻人之善而掩覆之,或文致以诬其心。闻人之过而播扬之,或枝叶以多其罪,此皆得罪于鬼神者也,吾党戒之。
14、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人心只往恶边想,此是私而该底念头,自家便是个小人。古人责人,每于有过中求无过。此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熟思,自有滋味。
15、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16、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17、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18、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小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19、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20、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21、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22、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23、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经典语录 www.lz13.cn)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24、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25、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26、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27、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28、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29、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30、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2019年度推荐曾国藩名言
1.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2. 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3. 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4. 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5. 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6. 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7. 禁大言以务实。
8. 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9. 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10.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11. 智慧愈苦而愈明。
12. 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13.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4.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5.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6. 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17. 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18. 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19. 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20. 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21. 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22. 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23. 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24. 无好小利。
25. 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26. 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27. 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28. 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29.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30. 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31. 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32. 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33. 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34. 克己之学——反省自己
35. 刚柔并济——“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36. 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盖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达圣主。”
37. 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38. 三忌: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
39. 三薄:幸灾乐祸,一薄德也;逆命亿数,二薄德也;臆断皂白,三薄德也。
40. 三知:知命,知礼,知言。
41. 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42. 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43. 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44.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45. 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46. 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47.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48. 好谈己长只是浅。
49.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50.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51. 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52.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53. 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54. 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55.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56.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57.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58. 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59. 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60. 特患业之不精耳。
61. 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62. 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63. 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64. 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65. 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liuxue86.com
66. 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67. 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68. 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69. 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70. 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
71. 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72. 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73. 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74. 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
75. 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76. 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77. 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78. 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79. 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80. 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81.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82. 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83. 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84. 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85. 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86. 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87. 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88. 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89. 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90.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91.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92.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93. 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94. 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95.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96.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97. 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98. 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99. 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100. 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曾国潘名人名言】相关文章:
4.彼得潘读后感
6.彼得潘读书笔记
7.我曾幻想
10.小飞侠彼得潘观后感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