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哦,老妞儿现代诗歌

哦,老妞儿现代诗歌

2022-07-14 08:18:5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haoha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哦,老妞儿现代诗歌,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哦,老妞儿现代诗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哦,老妞儿现代诗歌

篇1:哦,老妞儿现代诗歌

哦,老妞儿现代诗歌

我下放到农村,第一次见到她,就被她吸引住了。她也是一个知识青年。我们天天在一起打谷子。她岁数比我大,已经是“老知青”了。她总拿我当小弟弟看待,总是主动大方地招呼我,教我做事情,总是把方便让给我。她常常对我说,“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来,你做这个,我去做那。”“我来递谷把给你。”……因此,我们很快就熟悉了。但,我却一直没有好好称呼过她。

天啦,你多么漂亮,多么轻盈

月芽儿似的黛眉乌黑的眼睛

在玲珑的鼻翼旁,娇巧的嘴巴儿上

总是挂着甜甜的笑影

我在这水田里,连站都站不稳

你却自由自在,像一只蜻蜓

每当我看你时,你也在看我

这时我便想笑——简直情不自禁

自然,你对我的'青睐和温柔的照拂

无时不激动我的心

呵,像天天这样相处下去

我们会不会成为朋友,甚至知音

我想会的——肯定

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命运

而且天天泡在同一块水田里

彼此隔得那么近,那么近

不时发生的耳鬓厮摩或肌肤相触

你看来无意,我却有心

我觉得我是那么喜欢你

尽管还说不上这就是爱情

可是,我应该怎样称呼你呢

叫妞妞姐么?这固然合情合理

但一看到你那稚嫩的脸蛋儿

我就犹豫了,总觉得很笑人

叫妞妞妹吧,这显然更不妥

而我又不愿直呼你的姓名

怎么办呢?……哦,老妞儿

就叫老妞儿吧!这不太好听

却富有诙谐的情趣和味道

且不失礼貌和亲昵。好,老妞儿

篇2:真的老了吗现代诗歌

现实不容暇想,

规律不容否定。

你老了吗?

十人回答,

九人异样。

雪花落在鲜花的脸上

同样是花

风景却不一样

严霜参杂在发间

像花

却触动着心里的惊弦。

篇3:真的老了吗现代诗歌

谁愿承认这不祥的预兆。

梦的.小路还在延伸,

祖国的强盛还需我们拼搏,

怎能储蓄蓬勃的汗水。

不承认,决不承认,

外表的恣态

岂能阻挡意志的坚韧。

岁月的流逝,

岂能流走心里的青春。

松树在严冬里,

摇着那春天的青翠。

梅花在飞雪中,

弥漫着那鲜色芳芬。

寒冰下自有绿草尚存,

高山中自有枯木返春。

篇4:《哦,老木风箱》阅读及答案

《哦,老木风箱》阅读及答案

①木风箱,不过是丑笨的木箱子。然而,在过去,它可是普通农家必不可少的灶具,它那膛子里装满了奥秘和学问。

②它的外壳是用半寸厚的木板做成,密封严实。前后两面的侧板上,各留有二寸见方的一个“吸气口”。“吸气口”内壁悬吊着活动的小木板,叫“舌头”。风箱中间竖置一活动木板,周围密密地缚扎着一圈鸡毛,叫“毛头”。毛头像活塞一样和风箱内壁保持密封,它的面板上竖开两个直径约一寸的小圆孔,用来固定推拉杆,推拉杆的另一端通过小圆孔伸出风箱外,头部竖直安装一圆木柄,即拉风箱的把柄。拉风箱时,手握把柄,一推一拉,“舌头”也跟着有规律地一张一翕——“舌头”一张,外面的空气被抽进木箱里;“舌头”一翕,把吸气口挡严,木箱里的风就通过出风口呼呼地吹入了灶膛。

③冬天,尤其是数九隆冬时节,风箱就成了一家温暖的心脏。我们兄弟姊妹围坐在炕头上,父亲把柴火抱回屋子,不时地往灶膛里添柴,母亲不紧不慢地拉风箱,“呱嗒——呱嗒——”,给寒冷的生活注入了无限的暖意,给寡淡的日子增添了特别的情韵。

④临近年节,家家户户都忙着储备各种吃食,蒸花馍,炸麻花,做年糕、漏粉条等。每逢这种情形,婶子大娘们都来帮忙,拉风箱就成了我们兄弟姊妹的营生。

⑤蒸馍馍拉风箱可是有许多讲究的。这时候,婶子就耐心地指导我们:“拉风箱要长拉慢推,吃匀力,均匀有度。拉得太慢,吸不进风,风力小,不起火;拉得太快,风虽有力,但吹风时间短,火力也顶不起来;用力太猛,还会别住推拉杆‘憋住气’。还有,用力方向要吃准;偏上偏下,忽左忽右,推拉杆就会罢住。”随着婶子的一推一拉,风箱吹出了匀称适度的呼呼风声,炭块吐着红红的火舌舔着锅底,锅里的水开了,满屋子热气腾腾,笼罩着暖烘烘乐融融的氛围。

⑥不多时,馍馍的香味就在屋子里弥散开来。母亲一揭蒸笼,我们来不及等到冷却,捡一个轻轻一咬,齿颊生香,余味绕舌。

⑦这种农家乐,在谁家帮忙,谁家就是年。母亲用准备好的肉、土菜做一顿丰盛的大餐,硬把亲邻留下。母亲忙着炒菜炖肉,我们帮着取碗递盘。炒菜最关键的是火候,我们小孩子把握不好。这时候,轮到父亲拉风箱了。那风箱也似乎更加热心,炭火轻吻锅底,屋子里香飘四溢。炖肉和各种土菜一样样地端上来……人们边吃边夸母亲的厨艺,母亲

招呼这个应答那个:“往前坐,家常饭,要吃好,都是自家人,拿啥心哩!”她们那一张张笑脸,辉映着晾满屋子的花馍,乐成了花海。这时,室内屋外似乎弥漫着融融的春意,飘散着浓浓的年味。

⑧在那个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我们的日子却过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风箱陪伴在我们的生活中,她似一位慈祥的`祖母,一天天,一年年唱着一首单纯而又执著的歌,为我们的生活鼓足了气,加满了劲。

⑨如今,木风箱,连同那些耧、连枷、车轱辘等旧式物件,都完成了它的使命,被闲置了。然而,它们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存在人们心灵的底片上,仿佛镌刻在山岩上的天书箴语。

12.文章第①段“它那膛子里装满了学问”,请概括“木风箱”都有哪些“学问”?(4分)

13.文章第②段详细地介绍了风箱的制作和工作原理,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14.请赏析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现特色。(4分)

15.请探究文章标题的意蕴。(6分)

答案:

12.(4分)(1)制作:巧妙、科学;(巧妙、科学各1分);(2)使用:速度、力量、方向讲究。(速度、力量、方向讲究三个词语各1分,答两个得即可)

13.(6分)①许多人已不熟悉风箱,需要介绍;②照应了上文的“奥秘”、“学问”;③引出拉风箱的“讲究”。④表达了作者对风箱的深厚感情。(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14.(4分)运用拟 人修辞,(1分)从视觉、听觉、触觉方面(1分)写出了婶子拉风箱的高超技巧,(1分)营造了和乐的氛围。(1分)

15.(6分)风箱温幼暖贫,陪伴生活,不可或缺;风箱 见证家庭和谐、邻里和睦;风箱给人们鼓气、加劲(3分,每点1分):表达了对老木风箱和传统生活的感恩、赞叹和怀念之情。(3分)

篇5:感恩的现代诗歌:问老,感恩

有关感恩的现代诗歌:问老,感恩

(一)出生

午夜,零点零分

零的突围声音,时钟嘀嗒捡走

小草的叶心处

吐芽的新嫩,滴出第一滴泪珠

天空的星星、月亮

见证,灯火下的小屋

笑声捧着一颗新的陌生

没有脱去的几根黄毛

似乎在乎,诺大的新床

用尽最大音调,呐喊

似乎在乎,诺小的陌生

似乎是证明自己的来到

似乎是说明灵魂的开窍

似乎的一切,似乎的见证

在一个奶乳上,唇印了一个世界

午夜,零的雕塑

一个完整的艺术品

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二)养育

老叶裹着风雨

把根须里,最纯的汁

反刍在你贪婪的吮吸

树梢上,老枝把你举起

站在头顶,享受太阳的温暖

小街,菜市场上

披星赶月,一声声叫卖

喊醒你课桌上的聆听

你在老叶

缝制的衣袖上

渐短、站高

老叶望着你渐远的身影

落在夕阳的,那个秋黄。

(三)牵挂

枯黄的'皱纹

纺织着,牵挂你的身影

唠叨的声音

害怕你,我在忙

可否,仅是一句问好!

问醒了你

你的那个我在忙。

(四)凄苍

新燕筑新巢

灯花、新酒

讨美人开心,嫣然一笑

那落晚的枝丫上

一双老翅,拄着拐杖

还远远眺望,开向你的窗

他们心中的太阳

多么盼望,你送去孩子时一笑

他们的岁月苦涩挣扎

多么奢望,你走远的身影长大

仅仅,是苍老

他们没有改变。

(五)感恩

当你回望

老叶离地平线的距离

就是一根拐杖

可否?看到

你身上的肋骨

是他们创造的船帆

需要你归港

给他们捎去

无奢望的落辉

只是一句问好的语长。

篇6:哦老木风箱现代文阅读答案

哦老木风箱现代文阅读答案

①木风箱,不过是丑笨的木箱子。然而,在过去,它可是普通农家必不可少的灶具,它那膛子里装满了奥秘和学问。

②它的外壳是用半寸厚的木板做成,密封严实。前后两面的侧板上,各留有二寸见方的一个“吸气口”。“吸气口”内壁悬吊着活动的小木板,叫“舌头”。风箱中间竖置一活动木板,周围密密地缚扎着一圈鸡毛,叫“毛头”。毛头像活塞一样和风箱内壁保持密封,它的面板上竖开两个直径约一寸的小圆孔,用来固定推拉杆,推拉杆的另一端通过小圆孔伸出风箱外,头部竖直安装一圆木柄,即拉风箱的把柄。拉风箱时,手握把柄,一推一拉,“舌头”也跟着有规律地一张一翕——“舌头”一张,外面的空气被抽进木箱里;“舌头”一翕,把吸气口挡严,木箱里的风就通过出风口呼呼地吹入了灶膛。

③冬天,尤其是数九隆冬时节,风箱就成了一家温暖的心脏。我们兄弟姊妹围坐在炕头上,父亲把柴火抱回屋子,不时地往灶膛里添柴,母亲不紧不慢地拉风箱,“呱嗒——呱嗒——”,给寒冷的生活注入了无限的暖意,给寡淡的日子增添了特别的情韵。

④临近年节,家家户户都忙着储备各种吃食,蒸花馍,炸麻花,做年糕、漏粉条等。每逢这种情形,婶子大娘们都来帮忙,拉风箱就成了我们兄弟姊妹的营生。

⑤蒸馍馍拉风箱可是有许多讲究的。这时候,婶子就耐心地指导我们:“拉风箱要长拉慢推,吃匀力,均匀有度。拉得太慢,吸不进风,风力小,不起火;拉得太快,风虽有力,但吹风时间短,火力也顶不起来;用力太猛,还会别住推拉杆‘憋住气’。还有,用力方向要吃准;偏上偏下,忽左忽右,推拉杆就会罢住。”随着婶子的一推一拉,风箱吹出了匀称适度的呼呼风声,炭块吐着红红的火舌舔着锅底,锅里的水开了,满屋子热气腾腾,笼罩着暖烘烘乐融融的氛围。

⑥不多时,馍馍的香味就在屋子里弥散开来。母亲一揭蒸笼,我们来不及等到冷却,捡一个轻轻一咬,齿颊生香,余味绕舌。

⑦这种农家乐,在谁家帮忙,谁家就是年。母亲用准备好的肉、土菜做一顿丰盛的大餐,硬把亲邻留下。母亲忙着炒菜炖肉,我们帮着取碗递盘。炒菜最关键的是火候,我们小孩子把握不好。这时候,轮到父亲拉风箱了。那风箱也似乎更加热心,炭火轻吻锅底,屋子里香飘四溢。炖肉和各种土菜一样样地端上来……人们边吃边夸母亲的厨艺,母亲招呼这个应答那个:“往前坐,家常饭,要吃好,都是自家人,拿啥心哩!”她们那一张张笑脸,辉映着晾满屋子的花馍,乐成了花海。这时,室内屋外似乎弥漫着融融的春意,飘散着浓浓的年味。

⑧在那个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我们的日子却过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风箱陪伴在我们的生活中,她似一位慈祥的祖母,一天天,一年年唱着一首单纯而又执著的歌,为我们的生活鼓足了气,加满了劲。

⑨如今,木风箱,连同那些耧、连枷、车轱辘等旧式物件,都完成了它的使命,被闲置了。然而,它们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存在人们心灵的底片上,仿佛镌刻在山岩上的天书箴语。

1.文章第①段“它那膛子里装满了学问”,请概括“木风箱”都有哪些“学问”?(4分)

2.文章第②段详细地介绍了风箱的制作和工作原理,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3.请赏析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现特色。(4分)

4.请探究文章标题的意蕴。(6分)

答案

1.(4分)(1)制作:巧妙、科学;(巧妙、科学各1分);(2)使用:速度、力量、方向讲究。(速度、力量、方向讲究三个词语各1分,答两个得即可)

2.(6分)①许多人已不熟悉风箱,需要介绍;②照应了上文的“奥秘”、“学问”;③引出拉风箱的“讲究”。④表达了作者对风箱的深厚感情。(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3.(4分)运用拟 人修辞,(1分)从视觉、听觉、触觉方面(1分)写出了婶子拉风箱的高超技巧,(1分)营造了和乐的氛围。(1分)

4.(6分)风箱温幼暖贫,陪伴生活,不可或缺;风箱 见证家庭和谐、邻里和睦;风箱给人们鼓气、加劲(3分,每点1分):表达了对老木风箱和传统生活的感恩、赞叹和怀念之情。(3分)

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哦,老妞儿现代诗歌】相关文章:

1.哦老木风箱现代文阅读答案

2.哦作文

3.哦,樱花作文

4.哦,长大了

5.哦、就是你作文

6.哦,六一节诗歌

7.哦!青云湖作文

8.猫有命哦作文

9.哦,香雪教案

10.哦!我十二岁了

下载word文档
《哦,老妞儿现代诗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