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的常识及诗句
“深渊囚禁者长袍”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24节气的常识及诗句,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24节气的常识及诗句,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24节气的常识及诗句
立夏(左河水)
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 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
小满(左河水)
江南沃野过插秧,江北麦麸便灌浆。 西子湖边人好客,茶商后脚款丝商。
芒种(左河水)
艳阳辣辣卸衣装,梅雨潇潇涨柳塘。 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
夏至(左河水)
火轮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 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
小暑(左河水)
地煮天蒸望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 旱南涝北新天壤,总有荷塘色味同。
大暑(左河水)
日盛三伏暑气熏,坐闲两厌是蝇蚊 纵逢战鼓云中起,箭射荷花若洒金。
篇2:24节气的常识及诗句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夏至、冬至――合称“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极致。“至”意为极、最。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雨连连,冬至雪纷纷。
春分、秋分――合称“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节气
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另有清淡明智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芒种火烧天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节气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雨水
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四川盆地,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四川盆地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盆地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盆地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川西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空气温度小,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光阴易逝,季节催人,“一年之计在于春”。小春管理和大春备耕都应抓紧进行,争取今年胜过往年。
惊蛰
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惊蛰,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四川盆地东部和凉山州南部,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盆地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省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我省盆地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盆地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蛰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盆地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通过细致观察,积累物候知识,对于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事活动是会有帮助的。
春分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中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后,中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我省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盆地北部多为13℃至15℃,盆地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我省西南部金沙江、安宁河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盆地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但是,春分前后盆地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清明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盆地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冷尾暖头。在川西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
谷雨
俗话说:“雨生百谷”。降雨及时而且雨量充足,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谷雨节气就有这样的涵义。谷雨时节的四川盆地,“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盆地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盆地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盆地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盆地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盆地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
立夏
顾名思义,立夏是指夏季开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按气候学上以五天平均气温高于22℃为夏季的标准,立夏前后,四川盆地南部刚跨进夏季;盆地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还处于“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时节;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可谓夏日炎炎了。《易纬》有立夏“电见”之说。但就四川而言,即使在初雷最晚的盆地西北部,常年雷暴也始于4月上、中旬,“电见”无须等到立夏。立夏以后,正桥璧刂械敬竺婊栽插的需水关键期,大雨来临的早迟和雨量的多少,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此时如不下较大的雨,那些无水灌溉的农田就无法犁耙栽秧。据气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大雨开始期,盆地东部在4月中、下旬,中部在5月中、下旬,西部在5月下旬。5月雨量盆地东南部为100至200毫米,西北部为75至100毫米。盆地西部、中部因大雨开始较晚,雨量偏少,往往有夏旱露头。这段时间,正当盆地收获小春作物,播栽大春作物,特别要注意多变天气的影响。晴天要及时抢收,雨天应抓紧栽插,连阴雨天气须提防小春收获物生芽、霉烂,还要搞好抗旱保苗,警惕20℃以下的低温对早稻的危害。
小满
二十四节气大多可以顾名思义,但是小满却有些令人费解。原来,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四川盆地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盆地的夏旱严重与否,和水稻栽插面积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而栽插的迟早,又与水稻单产的高低密切相关。
篇3:24节气的常识及诗句
苏轼《惠嵩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韦应物《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
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
耕种从此起。
徐铉《春分日》
仲春初四日,
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
晴天断续云。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陆游《幽居初夏》
湖山胜处放翁家,
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
草深无处不鸣蛙。
欧阳修《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
野棠梨密啼晚莺,
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
我独知之归不早。
陆游《时雨》
时雨及芒种,
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
处处菱歌长。
刘禹锡《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准,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韩《幸有心期当小暑》
朝辞芳草万岁街,
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
乳燕流莺相间飞。
杜牧《早秋客舍》
风吹一片叶,
万物已惊秋。
独夜他乡泪,
年年为客愁。
苏轼《长江二首》
处暑无三日,
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
青草印禅心。
贾岛《夜喜贺兰山见访》
漏钟仍夜浅,
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
风除翳月云。
白居易《池上》
狗缍,
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
荷破叶犹青。
李白《立冬》
冻笔新诗懒写,
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
恍疑雪满前村。
岑参《白雪歌武判官归》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篇4:24节气谷雨诗句
1、谷雨如丝复似尘(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2、谷雨才耕遍(宋·范成大·《蝶恋花》)
3、谷雨郊园喜弄晴(宋·曾觌·《浣溪沙》)
4、山寺馈茶知谷雨(宋·陆游·《春日》)
5、正当谷雨弄晴时(宋·仇远·《浣溪沙》)
6、谷雨贡黄封(宋·曹勋·《诉衷情》)
7、谷雨清明空屈指(宋·苏轼·《天仙子》)
8、谷雨茶香院院夸(宋·陆游·《闲游》)
9、谷雨初匀牡丹(宋·李石·《扇子诗》)
10、未容谷雨泪胭脂(宋·李石·《扇子诗》)
11、晓天谷雨晴时(宋·曹组·《水龙吟》)
12、谷雨清明空屈指(宋·无名氏·《天仙子》)
13、寒食初过谷雨前(宋·陆游·《湖上》)
14、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清·乾隆·《观采茶作歌》)
15、谷雨共惊无几日(宋·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16、谷雨深春近(宋·方回·《治圃杂书二十首》)
17、何似西窗谷雨茶(宋·黄庭坚·《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
18、谷雨初晴(宋·曹勋·《金盏倒垂莲》)
19、谷雨赊犹半月期(宋·程公许·《题花十绝句》)
20、乍过夜来谷雨(宋·曹勋·《庆清朝》)
21、谷雨初晴(元·张翥·《水龙吟傅渊道宅上赏紫牡丹》)
22、谷雨初晴(元·张翥·《水龙吟傅渊道宅上赏紫牡丹》)
23、开时谷雨(元·刘敏中·《鹊桥仙观接牡丹文津阁本中庵集六》)
24、茶户初收谷雨芽(宋·陆游·《暮春龟堂即事》)
25、谷雨收寒(宋·陈允平·《过秦楼》)
26、谷雨夜来收(唐·崔国辅·《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27、鱼翻谷雨萍(唐·张又新·《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
28、及得归时谷雨余(宋·黄庭坚·《奉和慎思寺丞太康传舍相逢并寄扶沟程太丞尉》)
29、三朝前谷雨(宋·方回·《怪梦十首》)
30、谷雨洗纤素(唐·王贞白·《白牡丹》)
31、谷雨是今朝(宋·滕岑·《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湫明诗也以诗定韵为十》)
32、春逢谷雨晴(唐·孟浩然·《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33、装迟谷雨催(宋·杜安世·《巫山一段云》)
34、云弄轻阴谷雨乾(宋·贺铸·《翦朝霞/鹧鸪天》)
35、三月二十八日也谷雨*晴(元·邵亨贞《·法曲献仙音寄寿云西老人,时吴与张石隐、》)
36、谷雨初过换夹衣(宋·陆游·《入云门小憩五云桥》)
37、谷雨收茶早(明·高启·《姑苏杂咏临顿里(十首)》)
38、谷雨只微寒(唐·王贞白·《芍药》)
39、茶村谷雨前(宋·陆游·《出行湖山间杂赋》)
40、人卖山茶先谷雨(宋·陆游·《春晴自云门归三山》)
41、谷雨花枝号鼠姑(明·唐寅·《牡丹图》)
42、谷雨将迎稚绿来(宋·艾性夫·《春晚》)
43、岩谷雨余生晚烟(宋·文同·《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
44、勃兴连谷雨(宋·高荷·《句》)
45、谷雨笋茶俱俊美(宋·刘过·《春日即事》)
46、谷雨将应候(唐·李适·《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47、谷雨风前(宋·元绛·《映山红慢》)
48、独占断、谷雨风流(元·赵秉文·《满庭芳遗山乐府中附以上周泳先辑》)
49、谷雨初收时候(元·袁易·《声声慢寿张仲宝乔木所居亭名》)
50、谷雨初晴早景中(宋·李山甫·《牡丹二首》)
篇5:24节气谷雨诗句
1、三月二十八日也谷雨晴。——元·邵亨贞《法曲献仙音·寄寿云西老人,时吴与张石隐》
2、谷雨贡黄封。——宋·曹勋《诉衷情》
3、谷雨收寒。——宋·陈允平《过秦楼》
4、谷雨只微寒。——唐·王贞白《芍药》
5、谷雨风前。——宋·元绛《映山红慢》
6、谷雨才耕遍。——宋·范成大《蝶恋花》
7、山寺馈茶知谷雨。——宋·陆游《春日》
8、谷雨茶香院院夸。——宋·陆游《闲游》
9、谷雨初匀牡丹。——宋·李石《扇子诗》
10、晓天谷雨晴时。——宋·曹组《水龙吟》
11、寒食初过谷雨前。——宋·陆游《湖上》
12、谷雨初晴。——宋·曹勋《金盏倒垂莲》
13、乍过夜来谷雨。——宋·曹勋《庆清朝》
14、三朝前谷雨。——宋·方回《怪梦十首》
15、谷雨洗纤素。——唐·王贞白《白牡丹》
16、谷雨郊园喜弄晴。——宋·曾觌《浣溪沙》
17、正当谷雨弄晴时。——宋·仇远《浣溪沙》
18、谷雨清明空屈指。——宋·苏轼《天仙子》
19、未容谷雨泪胭脂。——宋·李石《扇子诗》
20、谷雨花枝号鼠姑。——明·唐寅《牡丹图》
【24节气谷雨诗句(精选70句)】
篇6:24节气小雪诗句
1、灵星小雪上丰颐宋项安世 项安世 《江陵送赵知县二首》
2、寂廖小雪闲中过唐徐铉 徐铉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3、故教小雪发新妆宋张耒 张耒 《腊初小雪后圃梅开二首》
4、麟游小雪近家山宋张舜民 张舜民 《和麟游王令雪中见忆》
5、江上年年小雪迟唐李嘉佑 李嘉佑 《韦润州后亭海榴》
6、小雪下山初唐钱起 钱起 《东溪杜野人致酒》
7、得小雪宋苏轼 苏轼 《聚星堂雪(并叙)》
8、小雪梅香已破缄宋陈廷光 陈廷光 《小山见梅》
9、薄云霏小雪宋范祖禹 范祖禹 《腊后一日雪晴西郊》
10、花疑小雪馀唐张子容 张子容 《除日》
11、小雪初晴宋陈睦 陈睦 《沁园春·小雪初晴》
12、无端小雪廉纤宋潘牥 潘牥 《乌夜啼·无端小雪廉纤》
13、迎冬小雪至唐徐敞 徐敞 《虹藏不见》
14、王正小雪辰唐羊士谔 羊士谔 《巴南郡斋雨中,偶看长历,是日小雪,有怀昔》
15、小雪已晴芦叶暗宋陈羽 陈羽 《夜泊荆溪》
16、帘前疑小雪唐刘禹锡 刘禹锡 《令狐相公见示,题洋州崔侍郎宅双木瓜花顷接》
17、小雪沉阴夜唐元稹 元稹 《雪天》
18、看峰小雪新唐陆畅 陆畅 《山出云》
19、闲遣青琴飞小雪唐鲍溶 鲍溶 《夏日怀杜悰驸马》
20、高木风多小雪余唐李昌符 李昌符 《客恨》
21、闰前小雪过经旬唐司空图 司空图 《灯花三首》
22、寂寥小雪闲中过唐徐铉 徐铉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23、小雪轻盈如解舞元王庭筠 王庭筠 《大江东去 癸巳暮冬小雪,家集作》
24、不避山茶小雪元白朴 白朴 《水调歌头 十月海棠 案丁钞本天籁集注云,*》
25、农事未休侵小雪宋苏轼 苏轼 《是日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二首》
26、小雪穿门席宋苏轼 苏轼 《次韵王郎子立风雨有感》
27、小雪疏烟杂瑞光宋苏轼 苏轼 《和吴安持使者迎驾》
28、清寒小雪前宋陆游 陆游 《初寒》
29、小雪霏霏送旧年宋陆游 陆游 《除夜》
30、侵寻小雪初宋方回 方回 《久晴十月二十四日五日连雨程以忠来同饮》
篇7:24节气谷雨诗句
24节气谷雨诗句
1、谷雨如丝复似尘。
2、谷雨才耕遍。
3、谷雨郊园喜弄晴。
4、山寺馈茶知谷雨。
5、正当谷雨弄晴时。
6、谷雨贡黄封。
7、谷雨清明空屈指。
8、谷雨茶香院院夸。
9、谷雨初匀牡丹。
10、未容谷雨泪胭脂。
11、晓天谷雨晴时。
12、谷雨清明空屈指。
13、寒食初过谷雨前。
14、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
15、谷雨共惊无几日。
16、谷雨深春近。
17、何似西窗谷雨茶。
18、谷雨初晴。
19、谷雨赊犹半月期。
20、乍过夜来谷雨。
21、谷雨初晴。
22、谷雨初晴。
23、开时谷雨。
24、茶户初收谷雨芽。
25、谷雨收寒。
26、谷雨夜来收。
27、鱼翻谷雨萍。
28、及得归时谷雨余。
29、三朝前谷雨。
30、谷雨洗纤素。
31、谷雨是今朝。
32、春逢谷雨晴。
33、装迟谷雨催。
34、云弄轻阴谷雨乾。
35、三月二十八日也谷雨*晴。
36、谷雨初过换夹衣。
37、谷雨收茶早。
38、谷雨只微寒。
39、茶村谷雨前。
40、人卖山茶先谷雨。
41、谷雨花枝号鼠姑。
42、谷雨将迎稚绿来。
43、岩谷雨余生晚烟。
44、勃兴连谷雨。
45、谷雨笋茶俱俊美。
46、谷雨将应候。
47、谷雨风前。
48、独占断、谷雨风流。
49、谷雨初收时候。
50、谷雨初晴早景中。
51、茶将谷雨前。
52、鄙哉谷雨枪与旗。
篇8:大寒养生常识24节气
大寒养生常识(24节气)
马冠生指出,萝卜有多种,不过,“冬吃萝卜”主要指的是白萝卜。从营养成分上分析,白萝卜中含的水分多,能量和脂肪低,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还含有维生素A、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以及钙、磷、钾等多种矿物质。
白萝卜中还含有果胶、多糖和酶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生吃白萝卜,其本身所具有的`辣味可以刺激胃液分泌,不仅可以促进消化,还有很好的消炎作用。
白萝卜的吃法多多。专家推荐了几道经典食谱。
萝卜牛腩
食材:牛腩500克,白萝β一根,八角2粒、草果1粒、陈皮一片、盐、糖、生粉、花生油、酱油、白酒、豆瓣酱适量。
做法:1.牛腩清洗干净,切块。
2.烧开热水,将牛腩飞水。捞起牛腩,冷水清洗下。
3.开始腌制,牛腩里依次放入八角、草果、陈皮、盐、糖、生粉及花生油、酱油、白酒、豆瓣酱,搅拌均匀,腌制10分钟左右。
4.烧热锅放油,将腌制好的牛腩倒进去爆炒几下后,加入水,刚好淹没牛腩,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煮,中
途要注意加水进去,避免烧干水分。大概煮一个半小时左右。
5.萝卜削皮切块。牛腩煮得开始软的时候,加入萝卜,慢火煮软萝卜即可。
白萝卜老鸭汤
食材:老鸭半只,白萝β一根,姜3片,盐、酒适量。
做法:1.鸭肉斩成大块。2.锅里坐水,烧开后放入生姜、料酒,再将鸭块倒入焯水。
3.水煮开,沸出血沫。将鸭块捞出,冲洗干净备用。
4.白萝卜削皮切块。
5.砂锅里倒入适量水,放入冲洗干净的鸭块,用大火煮开,小火慢炖45分
钟。再放入白萝卜煮2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清蒸萝卜丸
食材:萝β半根,瘦肉250克,干鱿鱼适量、蒜苗一小把、盐、胡椒粉、酱油、色拉油适量。
做法:1.白萝卜擦丝。蒜苗切成小粒,不喜欢蒜苗的也可换成葱花。
2.将萝卜丝用开水氽烫一遍。捞起挤干水分,一定要挤干水分,太多水做不成丸子的。
3.干鱿鱼炸香,剪碎备用。
4.瘦肉剁碎,加入鱿鱼碎,再加入盐、胡椒粉、酱油、少许色拉油拌匀。
5.加入蒜苗粒和木薯粉,加水搅拌均匀,静置半小时。
6.取适当材料,用手掌搓成丸子形状。
7.将做好的丸子放在蒸笼里蒸15分钟即可。
炒萝卜丝
食材:萝β1个,辣椒3个,蒜2瓣、植物油、盐适量。
做法:1.萝卜切成丝,辣椒切丝,蒜拍碎。
2.热锅下油,倒入萝卜丝翻炒。
3.加入盐,再把辣椒倒入,翻炒至辣椒断生。
4.翻炒大概3分钟即可。
篇9:24节气的相关文学常识
24节气的相关文学常识
春雨惊春清谷天,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即: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即: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即: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先把24节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这样一摆出,立刻能看出前半四个立字后,紧跟着后半开始,又见“春夏秋冬”四个大字领头。这什么意思呢?不言而喻,这是说春夏秋冬四季从四个立立起来,立起来就是开始嘛。后半的“春夏秋冬”配上两个“分”字,两个“至”字。分是什么意思?最简单的“分”,就是“一分为二”了,可见这就表明,在这里把一季“一分为两半”了。那另外两个“至”字呢?容易误解为“到头了”的意思,但要弄清楚是什么到头了?不要当作是一季到头了,而是太阳向北或向南走到头了,要回头走了。确切追究这个“至”字的本义的话,“至”是极的意思。比如我们说“至少”,就是说不能再少了,少到极点了。夏至就是说太阳向北走到`极点了,要回头了,但夏季并没有完,而是刚刚到中点。冬至也是类似,太阳刚刚到极南点,开始转向北了,冬季过了一半了。
通常把这八个节气称为四季八节。实际是四始八中。它们是界定四季的。可是四季又是什么意思呢?夏季不是热天吗?,冬季不是冷天吗?为什么快到了夏季的末尾才大暑,快到了冬季的末尾才大寒?这夏季和冬季不是歪了吗?这个问题提得确实有道理。难道古人给四季定歪了吗?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奥秘。
原来冷和热虽然是依赖太阳的照射,但人们感觉到的冷和热却是原因很复杂的,太阳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比如一个大房子两头有两个门,冬天从左端门端进一盆火,慢慢向右门移动,最后从右端门端出去。您说是不是当这盆火移到中央的时候房子里的温度最高?肯定您说不是,是火移到偏右门时温度最高。原因是火向空气散热是需要时间的,火移到中间时,热还没有来得及散开。太阳照射与此类似,影响气温的因素还要复杂得多。所以,季节的概念,最初发生时是很朴素的,根据人钔的直接感受。当人们要定四季的'准确概念,并想把四季概念纳入历法的时候,人们认识到不能仅仅根据气温来定四季。同一时间,各地气温不相同,不同年的同一历时,气温也不总相同。因此必须找到最稳定的普遍适用的定四季的标准。我们聪明的祖先,找到了这个标准,那就是太阳的南北位置。这个标准是天文标准。太阳的南北位置虽不能唯一决定一个地方的气温,但它能大体上有规率的影响一年中的温度变化。因此按太阳的南北位置来定四季是有实际价值的。当然这样定的四季必须与按气温来定的直感四季有区别了。通常把直感的四季称气象四季。气象四季不能作历法四季。而刚才说的天文四季才能作历法四季。气象四季通常比天文四季有些滞后,中国的黄河流域大概滞后三个期。24节气中上述八个所定的四季,正是天文四季,也是历法四季。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大暑和大寒不在夏季和冬季的中间了。
四季八节是24节气的骨架,也是历法的骨架。其它十六个节气则是骨架上的枝条或肉。枝条或肉的用处是天文四季通向气象四季的桥梁。
我们看立春和春分之间三等分插入了“雨水”和“惊蛰”。这两个名字描写了春季上半季的气象或生物的特征。要开始下雨了,藏在地下过冬的小生命听见太阳的召唤要开始苏醒了。春分和立夏之间插入的是“清明”和“谷雨”。从“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可以知道清明节气时的气候情况。从谷雨的字面可以知道这是庄稼需要雨水促长的季节。立夏与夏至之间插入“小满”和“芒种”。小满是小麦灌浆的时候,芒种是小麦收割和秋种的大忙季节。夏至与立秋之间插入“小暑”和“大暑”,这是最热的一个月了。立秋和秋分之间插入“处暑”和“白露”,这是暑威强弩之末,和早晚开始见露珠的初秋季节了。秋分与立冬之间插入“寒露”和“霜降”,其意已见字自明了。立冬与冬至之间插入“小雪”和“大雪”;冬至与立春之间插入“小寒”和“大寒”,其气象意义就更清楚,不必解释了。总之一句话,八节之间插入的十六个节气,是用来描述中国黄河流域的气象和物候的。世界任何其它地区都可根据各地的气象和物候特征模仿为这十六个节气取适当的名称,就像世界时和区时的关系一样。所以说:24节气实际是全世界适用的。
24节气的天文意义明白之后,就知道历法以24节气为准绳是多么重要。但是24节气是按太阳在天空走过的大圆的24个等分角度来定义的,不是按一年24个等分时间来定义的,所以时间间隔并不相等,按近似的天数说,有的近似15天,有的近似16天。所以一年的月怎样分才能让既简明,又足够准确的表现24节气,使它们排列得有最简单的规律,让人容易记忆掌握,这是设计历法的重要任务。
【24节气的常识及诗句】相关文章:
2.24节气议论文
3.24节气时间表
4.24节气大雪作文
5.24节气民俗农谚
6.24节气大寒诗歌
10.24节气秋分诗歌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