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技术工作总结
“gagakac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隧道施工技术工作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隧道施工技术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隧道施工控制技术
隧道施工控制技术
主要介绍世行贷款项目Ⅲ桃花潭至甘棠公路改建工程河西隧道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及施工过程控制技术.
作 者:欧阳志宜 OUYANG Zhi-yi 作者单位:安徽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合肥,230061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3) 分类号:U4 关键词:隧道 开挖支护 控制技术篇2:隧道施工工作总结
水涧山隧道衬砌钢筋设计净保护层厚度5cm,施工过程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难度较大,控制不严就会产生漏筋或保护层厚度过大,严重影响二次衬砌结构受力。
施工过程中,边墙及拱顶部位衬砌钢筋保护层厚度最难控制,主要是边墙处衬砌钢筋为钢筋搭接部位,且边墙处衬砌为直墙式;拱顶范围衬砌钢筋由于自重下沉。施工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控制衬砌钢筋保护层厚度:
1、边基施工,边基衬砌钢筋定位
有仰拱段,仰拱钢筋安装时,预留边墙基础(边基)处衬砌钢筋,无仰拱段先安装边基处衬砌钢筋,再进行边基浇筑。边基浇筑过程中,待混凝土达初凝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调整衬砌钢筋的主筋、纵向筋间距,层间距及保护层厚度。边基处衬砌钢筋安装质量影响整体衬砌钢筋安装质量。
2、测量放线,准确定位
按照交底安装外层衬砌钢筋(靠近防水板一侧),间距、搭接长度、焊接质量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经质检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内层钢筋安装。内层钢筋安装前,由测量组按照每循环施工长度在端头放线处内层钢筋及钢筋保护层控制点,点位布臵为:边墙两点、拱腰两点、拱顶两点。作业队在控制点处焊接临时标记钢筋,在钢筋上标记处内层钢筋控制点。将纵向在同一直线上两内层钢筋控制点拉线,用于在内层钢筋安装过程中总体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
3、绑扎混凝土垫块
衬砌钢筋安装前,预制与衬砌混凝土同等强度的混凝土垫块,预留铁丝,规格5cm×5cm×5cm。内层钢筋安装完毕后,每平方绑扎4个垫块,梅花型布臵。用于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衬砌钢筋受混凝土挤压或自重产生位移变化,影响钢筋保护层厚度。
4、设臵支撑钢筋
由于二次衬砌边墙、拱顶部位衬砌钢筋保护层较难控制,在边墙、拱顶衬砌钢筋处焊接φ8支撑定位钢筋,钢筋预伸长度为净保护层厚度,每平方一根。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衬砌钢筋受力变形影响保护层厚度。
5、模板台车尺寸精确
模板台车尺寸精确程度直接影响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导致保护层厚度偏大、过小或漏筋。模台车板定位之前,对模板台车尺寸进行复核,检查无误后进行台车定位。台车定位后,再次对模板台车进行复核,检查模板轮廓线是否与衬砌内轮廓线重合,若超过规范允许偏差,对模板台车进行调整。
除了原材料质量因素以外,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偏差直接影响到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也是隧道工程施工中极易忽视的问题,因此,施工过程中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至关重要,我们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充分认识到钢筋保护层厚度对工程结构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严格控制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篇3:隧道施工工作总结
从怀着激动的心情到五公司培训以来,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刚踏进五一路项目部,看到陈姐收拾得整洁有序的寝室时,有一种归家的亲切感。由于之前在本单位有过实习的经历,加之领导和同事的热情接待,所以很快地融入了这个和谐的“大家庭”。
刚到项目部时,出入口二已经贯通,主通道也开挖了接近一百米。感想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把我分配在五一路隧道负责现场技术和测量工作。回顾半个多月的工作,我总结了其中的经验和教训,这可扬长避短,更能提高以后的工作效率。现将个人工作中不足之处总结如下:
一、由于工作经验不足,施工管理方面的超前意识不够,不能站在长远的角度发现和解决问题。主通道支洞多,需要提前考虑各个洞室,画出洞室轮廓线,为以后的施工打下基础;
二、做事有些浮躁,没有脚踏实地。刚来时负责做隧道资料,连做几天后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认为做资料没有技术含量。其实不然,资料中含有不少隧道知识,例如锚杆的长度、小导管的倾角和拱架的误差范围、混凝土配合比等等,都值得我去了解和学习;
三、为人处事易冲动,欠成熟,口头表达能力欠佳,与施工队沟通不到位。比如上次在放线时,发现刚架连接有些不到位,一时心急,语气也过重了点,差点同民工发生口角。回头想来,是自己一时冲动了,虽然是为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着想,但我表达方式不对,适得其反;
四、施工图纸没有全面掌握,只了解了主干,细节部分没有吃透,仍需要不断的加强学习;
五、对技术规范掌握不全,需加强对规范、验标以及技术指南的学习;
六、市政隧道施工技术涉足面不广,需继续加强学习。
施工现场的工作使我深深明白,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和自己翻看规范、规程死记硬背的知识远不如实际经历过的记得牢固,而且好多学问更是书本里学不来的。为了以后更好的工作和学习,我将做出以下打算:
一、加强自身学习以及多向前辈们讨教,逐步掌握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工程量统计、专项方案的编制;
二、增强自己的沟通和应变能力,不仅要学习书本和规范上的知识,更要多去现场学习如何为人处世和与人良好的交流能力。遇到突发事件要学会冷静处理,不要自乱阵脚;
三、学会超前思考问题,把不利因素排除在施工之前;
四、做事要学会脚踏实地,勤奋刻苦,不可浮躁。不能因为事情简单就轻视它,也不能因为工作有难度就畏惧它。
对于公司对项目部下达的指标,我想提一提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首先,要顺利完成指标,在安全施工的提前下,最主要的是提高效率。比如,就放线而言,提前做好准备,未雨绸缪,加快转点,提
高计算速度都可缩短放线时间,为下一步的立架打下基础。同样,提高测量开挖轮廓线精度,合理布置炮眼,可减少爆破产生的超欠挖,避免后期处理而耽误进度。
由于现在主隧道和电力隧道开挖,以及二衬施工是同时进行,因此现场的机械设备和人员调动也至关重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百倍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时刻谨记刘经理办公室的那句铭言“天道酬勤”,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在学习中进步和成熟起来,不断地鞭策自己并充实能量,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以适应时代和企业的发展,与公司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为铁路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4: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力度的加大,在快速发展的'公路建设中,在多山的地区,隧道工程在公路工程中就变成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隧道工程相对路面,桥梁工程来说有它的特殊性:一般地质条件都比较复杂而且很难预测,完工后隐患不易察觉,这就须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做好工艺控制.隧道施工主要包括开挖和支护两大部分.在勘察设计过程中,根据实际地质,地貌,符合路线顺接要求的基础上,本着路线最短,成本最低的原则确定具体的施工线路.施工就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保证每一步骤实现设计的意图.本文介绍了某连拱隧施工打颤,供同行参考.
作 者:林奎君 作者单位: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1 刊 名: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英文刊名: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年,卷(期): “”(10) 分类号:U4 关键词:隧道 开挖 施工技术 支护篇5:关于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探讨
关于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探讨
摘 要:目前,隧道施工是三道工序;本文介绍周二道工序建设隧道工程,以科技进步改进传统的工艺技术,力求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质量,提高工效,
关键词:锚喷治水支护 泵送自防水混凝土 承载 耐久性。
近来,由于工作之便,找到三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高速公路隧道建设工地考察,实地参观了施工现场,对于现行的施工技术和程序有些思考。今撰文提出新的技术方案,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现行的施工技术程序为三道工序:
1、爆破后,在裸体岩巷中采用锚喷技术进行支护,封住裸岩;
2、喷展表面铺贴一层有机板材;
3、在有机板上浇筑自防水混凝土。
这种工艺为刚柔结合的防水衬砌技术。
当参观现场作业后,第一层是喷射混凝土,效果仅是支护,喷层无抗渗性能。而对于隧道工程各种复杂的地质情况,尤其是含水层串通微细裂隙给工作面造成淋渗水时,这种支护的质量抵挡不住岩体渗漏水的浸入。当工程第一道工序结束时,仍有部分区段照旧淋水。仅是把原来在基岩的渗水,现位移到喷层表面,喷层根本没有封住淋渗水,因喷层无抗渗效果。
针对淋水问题询问施工人员,答复为;他们一旦铺设有机板材后,淋水即抵挡在有机板外顺板材流入盲沟排出,浇筑混凝土时不会受影响。
我认为:作为一道至关重要的防水屏障,在铺设了有机板材时必须与支护层贴实,而喷层表面是凹凸状不平整的工作面,在这样基础上铺设有机板材,留有许多小空间却无法贴实。
有机板材的应用位置,是两层混凝土间的夹层,喷层不平,混凝土浇筑时粗骨料石子锋芒容易刺破有机板材。那么,一旦有机板材被人为破损,何谈防水功效?是弊病之一。另外,喷层与浇筑混凝土的主要作用是承载,把一个实施30cm的混凝土工程人为分成两层,并且不能粘结为一体,降低了混凝土的整体性,损失其承载功效是沿弊病之二。再说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与有机板不能同步,混凝土服务年限大于70年,而有机板小于70年,也小于工程的服务年限。夹层有机板材客观存在自然老化,因此说,一旦有机板材老化即丧失了防水功效,是弊病之三。这种技术的关键是被动防水,因第一层支护不防水,仅依靠有机板材和衬砌混凝土的防水功能,这样,工艺多而没有达到主动防治水的效果,值得研究。
针对上述技术现状,现提供用二道工序完成隧道防水与承载的施工技术方案:
1、锚喷治水支护
2、内衬自防水泵送混凝土本项目的特点:锚喷治水支护、迎水封堵渗水点,达到主动治水的目的。第二道衬砌工序与前道喷射混凝土粘结密实。形成整体的自防水高强度构件。
1、粘结力作用,BR防水剂与水泥水化时,反应生成物――无机硅胶,在喷射作业时,喷射物在胶体粘结力的作用下,呈团状喷出,在岩体上粘结牢固,迎水喷射能有效地封住淋渗水点、微细裂隙等,
形成的喷层达到治理淋水目的。
2、在速凝前提下,喷层抗压强度提高10――35%,改变了掺速凝型产品而损失喷层程度的通病。
3、降低回弹率,本技术回弹率低于15%,而其它产品回弹率为35%,对于提高工效、降低原料消耗是十分显著的。
4、喷层内在质量有所改变,因本技术喷射混凝土是团状,在岩体上因喷射物粘结力大于3MPa,利于粘结。作业时,后续喷射物呈嵌入式粘着成型,提高了喷层的密实性,抗压程度提高10――30%。喷层不仅是提高强度,抗渗指标大于S20,级配喷射混凝土最佳时抗渗可达S30以上。本发明的锚喷治水支护把原锚喷支护的技术改进为以治水为主,并达到自防水功能的双重效果。
5、喷层的耐久性,BR锚喷治水支护把常规的顶板淋水问题迎刃而解。广大用户对BR喷层治水与支护耐久性是非常关注的。因本技术有效的提高了喷射物粒子粘结力和粘结附着力,经检测粘结力大于3.4MPa,在常规的喷射混凝土工程中,这样的质量是极为少见的。所施工程无剥离,不起鼓,粘着牢固。喷层厚度8――12cm,抗渗大于S20的自防水质量,封闭了岩体渗漏水的通道,达到主动治水的目的。
另外,BR水化物――无机硅胶体对混凝土体内钠离子拆出有抑制作用,杜绝化学腐蚀。对于喷层提高耐久性。抗渗自防水的性能是非常有利的。
本项技术对支撑的钢拱架和钢筋无锈蚀危害。
本项技术是用BR速凝型增强防水剂喷射混凝土工艺,顶林水作业,在顶板每平方面积淋水量1m3/h的条件下,用本技术可治水封闭岩体,治理淋水,喷层抗渗大于S30的抗渗性能。
1、凝固时间:BR速凝型增强防水剂喷射混凝土凝固时间30s一7min;
2、喷层厚度10cm,喷射混凝土配制C20的级别,喷层抗渗大于S20;
3、提高抗压强度10――30%,粘结力大于3.4MPa;
4.适用地质条件:表土层渗淋水,砂层涌水封治,泥质角砾者普淋普渗,各种基岩淋水和冶金矿硫酸根离子含量448mg/L,均可预水治理。目前,己实施治水工程四万延米,均取得良好效果。
在锚喷治水支护层的表面,干燥无淋水的条件下,浇筑BR泵进自防水混凝土为第二道工艺,混凝土抗修大于S32,抗压提高10―20%以上,耐久性稳定。
在隧道工程技术要求中,一般抗渗约在S12左右,因本技术两层混凝土抗沙值大于S32,不仅满足工程需要,有S40的自防水保障的质量,这一点即是提高耐久性稳定的重要一环。本项目不受地质条件及渗淋水的制约,可全天候施工,极大地方便了施工单位。
一项技术创新关键是科技进步。因本厂长期在封治地下工程水害的工程中探索了,这项发明已经过大量的煤矿深层井巷淋水考验。特别是大秦线景钟山铁道隧道试用段,每平方米淋水点174个,淋水量大于2m3/h,治理取得成功。另外,在新疆库尔勒泥质角研岩普淋普惨的特殊地质条件下,完成了治理每平方米1.8m3/h淋水的封治任务。今给予高速公路隧道建设提出本项技术发明,目的是为广大地下工程施工者提效降耗提出技术方案,如有此类工程的单位愿意合作,本厂愿全力配合在实际工程中再攀新高峰,为加速我国基础工程建设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有不同见解的专家学者,请来函磋商,以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篇6:马家沟隧道施工技术
马家沟隧道施工技术
通过对马家沟隧道工程地质特征、构造及水文地质现状的分析,在明确风险施工地段和危险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经验,阐述了该隧道主要施工地段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从而确保隧道工程施工质量.
作 者:张维明 ZHANG Wei-ming 作者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三分公司,湖北十堰,44 刊 名:山西建筑 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 年,卷(期): 34(35) 分类号:U455.4 关键词:隧道 危险源 施工技术 衬砌施工篇7:浅埋隧道施工技术浅谈
浅埋隧道施工技术浅谈
结合襄(渝)二线新花园沟隧道下穿G316国道、民房隧道施工,论述了浅埋隧道采用φ51超前小管棚注浆预支护等施工技术,以保证隧道安全通过下穿公路及民房段,从而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作 者:房俊超 FANG Jun-chao 作者单位:中铁十二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24 刊 名:山西建筑 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 年,卷(期): 35(18) 分类号:U455 关键词:浅埋隧道 施工技术 设计参数 监测篇8: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
文中结合某实体工程对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详细阐述了该隧道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并通过施工监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可供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参考.
作 者:郑联伟 罗雪峰 作者单位:郑联伟(中国中铁一局,四公司,陕西,咸阳,71)罗雪峰(湖南省怀化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湖南,怀化,418000)
刊 名:中国水运(下半月) 英文刊名:CHINA WATER TRANSPORT 年,卷(期): 10(1) 分类号:U45 关键词:软弱围岩隧道 施工方案 施工技术 施工方法篇9:隧道光面爆破施工技术
隧道光面爆破施工技术
结合光面爆破在隧道中的应用实例,介绍了光面爆破的施工作业要点,探讨了光面爆破的施工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证明光面爆破对隧道开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作 者:罗友华 LUO You-hua 作者单位: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辽宁,辽阳,111000 刊 名:山西建筑 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 年,卷(期): 35(14) 分类号:U455 关键词:隧道 光面爆破 施工技术 钻爆设计篇10:隧道施工的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对这一年多来的施工管理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坐一下简单得总结。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重点包括施工进度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投资控制、信息管理、现场安全管理和现场组织协调六个方面。
一、工程进度的要求
进度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主要的环节,是施工项目按照合同工期顺利完成的有力保证。因此,首先应严格执行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持进行周会议,并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周总结,对下周工作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以书面形式进行记录,且以会议的形式进行安排。其次,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时间,督促协作队伍现场管理人员,对其施工人员的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克服困难,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二、工程质量的保证
质量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一定要加强过程控制,及时消除隐患。在质量管理方面,首先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强化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使质量目标的实现落实到每一个人。其次,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严把质量关。每一份施工用料,每一道施工工序,都要过质量关。对施工过程各个阶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必须查明原因,追查责任,严把材料采购和进场质量验收,杜绝不合格品材料混入现场。技术员和质检员都要严格要求,负起责任,对施工中用料的配比进行严格把关,使其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施工。
三、工程投资的控制
投资控制,及工程成本管理,现场管理人员应责任明确,将质量、进度、成本四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管理,并根据成本管理的目标与施工队伍签订施工合同,明确责任与目标。其次,现场管理人员应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前期会议交底中所制定的工程量,把握现场施工工作量,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施工,对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和设计图纸有出入的地方,应提前分别向建设单位和施工设计单位进行反映,要求其出具施工变更依据。在施工中搞好阶段核算,分阶段对施工工程量和设计工程量进行对比,以便核实工程量,不断总结项目成本管理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四、信息管理的上报
信息管理即现场工程资料的管理和资料信息总结上报,保证工程进展及现场施工情况及时反映到项目各个单位及负责人。作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对工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按时上报,对工程数据进行跟踪并记录,保留好现场影像资料,尤其是对隐蔽工程,一定要做好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严格执行公司管理制度,组织工程项目有关人员开展周会议,并及时记录每次周例会会议纪要,做好周工作报告、周工作进度计划等资料的总结及规划记录,做好工程施工日志的记录工作。其次,收集好施工设备、材料等的进场记录,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工程有关资料的整理及签字工作。
五、现场施工的安全
安全管理保证项目施工过程中没有危险、不出事故、不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安全管理必须贯穿于施工管理的全过程,首先应建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加强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教育,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安全生产施工方案,对不同阶段的工程特点作重点防范,注意施工中防止坍塌、防止碰撞伤、防止触电危险、夏季防蚊虫,做好车辆机械运行安全管理,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做好自身安全防护措施。坚持进行班前安全会议,在施工过程中依然坚持“三不伤害”原则,及时消除工程中存在的各个安全隐患。
七、现场组织的协调
工程的顺利进行,与施工现场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项目管理者对施工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都要进行正规化、标准化、制度化管理。成功的项目管理,能促进项目的发展。因此管理人员在项目的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最终探索出一条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成功之路。
以上就是对这一年多的管理工作所做的总结,在以后的工作我将更加注重自身的能力培养和公司发展相结合。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为公司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11:隧道施工的工作总结
自来到xx项目部以来,我一直担任xx隧道技术员一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严格遵守公司及项目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圆满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维护集体荣誉,思想上要求进步,积极响应公司的`号召,认真贯彻执行公司文件及会议精神。工作积极努力,任劳任怨,认真学习相关试验知识,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20xx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20xx年既是忙碌又是充实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有困难也有收获,认真工作的结果就是既完成了个人职责,也加强了自身能力。现将这一年工作简要总结如下,请各位领导指导与纠正:
一、工作职责
1、负责隧道各施工工序的自检及旁站,以及向监理工程师报验;
2、负责隧道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与指导,以施工规范为准绳、以图纸为依据,及时纠正施工中的错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负责隧道施工内业资料的完善,包括施工日志、检验批的填写与整理,施工技术交底的编制等;
4、协助监控量测技术员做好围岩量测工作,准确的掌握围岩变形情况,安全有效地控制隧道施工;
5、负责隧道材料的监控,及时跟物资部门沟通;
6、负责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工作,对现场存在的安全质量问题督促作业队限期整改,消隧道除一切安全隐患和质量通病。
二、工作成绩
1、x年x月底,隧道渗水严重,业主、监理、设计单位三方密切关注隧道施工,隧道施工压力顿时倍增,停工整顿多达10天时间,面对这种特殊情况,我们通过与设计方联系变更xx同时加大自身监控力度;
2、x年x月中旬,隧道准备进入下锚洞及锚段关节施工,面对断面突然加大、地质条件差、施工人员得不到安全保障等压力,项目部驻地人员与一线施工人员一起共同度过,时刻关注施工情况;
3、x年x月x日上午x时x分,xx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4、x年x月中旬,xxx公司对隧道衬砌进行无损雷达检测,检测结果可控,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三、工作心得
1、勤奋与认真乃成功的两个最基本要素,要想自己能有所成就,这两者缺一不可;
2、技术与管理两个方面,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狠;
3、项目的成败取决于团队合作,一个项目的成功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
四、不足之处
1、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工程管理方面有些不能做到事前控制;
2、施工方案的编制不太熟悉,需要不断的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3、对技术规范掌握不全,需加强对规范、验标以及技术指南的学习;
4、口头表达能力欠佳,无法把事情完美的表达出来;
5、为人处事容易冲动,欠成熟;
6、现场监控不能面面俱到,存在材料超损太多甚至出现丢失现象,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7、接触面窄,遇到特殊情况无法冷静处理,往往适得其反;
8、桥涵、路基施工技术涉足面不广,需继续加强学习;
五、今后的打算
1、加强学习以及向前辈们讨教,逐步掌握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专项方案的编制;
2、争取今年考取二级建造师证,然后考取一级建造师证;
3、增强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多学学工程管理上的知识与技巧,加强目标控制与管理协调的能力;
总体说来,对于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都已比较顺利、较好的完成了。一年来的隧道工程施工工作,使得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了一定的长进和加深,获得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不过自己对其他专业(桥涵、路基)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感到陌生,接触的比较少,期望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提高。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百倍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在学习中进步和成熟起来,不断的鞭策自己并充实能量,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使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科技的进步使得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勤学习才能与这个日益变化的社会同步。
篇12:岩溶地层隧道施工技术体会
岩溶地层隧道施工技术体会
岩溶主要是由于石灰岩等可溶性岩层在水的化学溶蚀、机械侵蚀、迁移、堆积作用下形成独特的地质现象.溶洞的'存在给地下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工程风险.通过描述盾构隧道、矿山隧道溶洞处理措施,归纳总结隧道穿越岩溶地层时的加固处理办法.对于如何控制工程风险、优化溶洞等不良地层的处理方法、保证工程施工安全,给出一点参考意见.
作 者:王琪 作者单位:广州瀚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20 刊 名:西部探矿工程 英文刊名: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年,卷(期): 21(2) 分类号:U455 关键词:岩溶地层 溶洞 地铁 盾构 隧道篇13:黄土地区隧道施工技术综述
黄土地区隧道施工技术综述
本文对黄土地区隧道施工方法进行了总结,对重要施工步骤进行了概述,为以后黄土地区的.隧道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 者:卫亚科 作者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4) 分类号:U4 关键词:黄土隧道 施工 质量控制篇14:大断面黄土隧道贯通施工技术
大断面黄土隧道贯通施工技术
以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函谷关隧道各工作面贯通施工为例,总结出CRD、弧形导坑等不同开挖方法间的`贯通要点,指出该工法符合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安全、快速的要求,特别当黄土隧道断面大于160m<'2>时更为有效.
作 者:赵善同 ZHAO Shan-tong 作者单位:中铁三局桥隧分公司,河北邯郸,056036 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 年,卷(期): 19(13) 分类号:U455.4 关键词:CRD法 弧形导坑 黄土隧道 贯通施工篇15:小净距隧道施工技术
小净距隧道施工技术
通过对小净距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和围岩级别的概述,介绍了隧道双洞同向掘进的具体施工方法,实践证明,该隧道通过这些方法进行组织施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 者:张建兵 ZHANG Jian-bing 作者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24 刊 名:山西建筑 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 年,卷(期):2009 35(14) 分类号:U455 关键词:小净距隧道 预应力锚杆 支护 施工方法篇16: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
近来,由于工作之便,找到三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高速公路隧道建设工地考察,实地参观了施工现场,对于现行的施工技术和程序有些思考。今撰文提出新的技术方案,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现行的施工技术程序为三道工序:
1、爆破后,在裸体岩巷中采用锚喷技术进行支护,封住裸岩;
2、喷展表面铺贴一层有机板材;
3、在有机板上浇筑自防水混凝土。
这种工艺为刚柔结合的防水衬砌技术。
当参观现场作业后,第一层是喷射混凝土,效果仅是支护,喷层无抗渗性能。而对于隧道工程各种复杂的地质情况,尤其是含水层串通微细裂隙给工作面造成淋渗水时,这种支护的质量抵挡不住岩体渗漏水的浸入。当工程第一道工序结束时,仍有部分区段照旧淋水。仅是把原来在基岩的渗水,现位移到喷层表面,喷层根本没有封住淋渗水,因喷层无抗渗效果。
针对淋水问题询问施工人员,答复为;他们一旦铺设有机板材后,淋水即抵挡在有机板外顺板材流入盲沟排出,浇筑混凝土时不会受影响。
我认为:作为一道至关重要的防水屏障,在铺设了有机板材时必须与支护层贴实,而喷层表面是凹凸状不平整的工作面,在这样基础上铺设有机板材,留有许多小空间却无法贴实。
有机板材的应用位置,是两层混凝土间的夹层,喷层不平,混凝土浇筑时粗骨料石子锋芒容易刺破有机板材。那么,一旦有机板材被人为破损,何谈防水功效?是弊病之一。另外,喷层与浇筑混凝土的主要作用是承载,把一个实施30cm的混凝土工程人为分成两层,并且不能粘结为一体,降低了混凝土的[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整体性,损失其承载功效是沿弊病之二。再说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与有机板不能同步,混凝土服务年限大于70年,而有机板小于70年,也小于工程的服务年限。夹层有机板材客观存在自然老化,因此说,一旦有机板材老化即丧失了防水功效,是弊病之三。这种技术的关键是被动防水,因第一层支护不防水,仅依靠有机板材和衬砌混凝土的防水功能,这样,工艺多而没有达到主动防治水的效果,值得研究。
针对上述技术现状,现提供用二道工序完成隧道防水与承载的施工技术方案:
1、锚喷治水支护
2、内衬自防水泵送混凝土本项目的特点:锚喷治水支护、迎水封堵渗水点,达到主动治水的目的。第二道衬砌工序与前道喷射混凝土粘结密实。形成整体的自防水高强度构件。
1、粘结力作用,BR防水剂与水泥水化时,反应生成物――无机硅胶,在喷射作业时,喷射物在胶体粘结力的作用下,呈团状喷出,在岩体上粘结牢固,迎水喷射能有效地封住淋渗水点、微细裂隙等。形成的喷层达到治理淋水目的'。
2、在速凝前提下,喷层抗压强度提高10――35%,改变了掺速凝型产品而损失喷层程度的通病。
3、降低回弹率,本技术回弹率低于15%,而其它产品回弹率为35%,对于提高工效、降低原料消耗是十分显着的。
4、喷层内在质量有所改变,因本技术喷射混凝土是团状,在岩体上因喷射物粘结力大于3MPa,利于粘结。作业时,后续喷射物呈嵌入式粘着成型,提高了喷层的密实性,抗压程度提高10――30%。喷层不仅是提高强度,抗渗指标大于S20,级配喷射混凝土最佳时抗渗可达S30以上。本发明的锚喷治水支护把原锚喷支护的技术改进为以治水为主,并达到自防水功能的双重效果。
5、喷层的耐久性,BR锚喷治水支护把常规的顶板淋水问题迎刃而解。广大用户对BR喷层治水与支护耐久性是非常关注的。因本技术有效的提高了喷射物粒子粘结力和粘结附着力,经检测粘结力大于3.4MPa,在常规的喷射混凝土工程中,这样的质量是极为少见的。所施工程无剥离,不起鼓,粘着牢固。喷层厚度8――12cm,抗渗大于S20的自防水质量,封闭了岩体渗漏水的通道,达到主动治水的目的。
另外,BR水化物――无机硅胶体对混凝土体内钠离子拆出有抑制作用,杜绝化学腐蚀。对于喷层提高耐久性。抗渗自防水的性能是非常有利的。
本项技术对支撑的钢拱架和钢筋无锈蚀危害。
本项技术是用BR速凝型增强防水剂喷射混凝土工艺,顶林水作业,在顶板每平方面积淋水量1m3/h的条件下,用本技术可治水封闭岩体,治理淋水,喷层抗渗大于S30的抗渗性能。
1、凝固时间:BR速凝型增强防水剂喷射混凝土凝固时间30s一7min;
2、喷层厚度10cm,喷射混凝土配制C20的级别,喷层抗渗大于S20;
3、提高抗压强度10――30%,粘结力大于3.4MPa;
4.适用地质条件:表土层渗淋水,砂层涌水封治,泥质角砾者普淋普渗,各种基岩淋水和冶金矿硫酸根离子含量448mg/L,均可预水治理。目前,己实施治水工程四万延米,均取得良好效果。
在锚喷治水支护层的表面,干燥无淋水的条件下,浇筑BR泵进自防水混凝土为第二道工艺,混凝土抗修大于S32,抗压提高10―20%以上,耐久性稳定。
在隧道工程技术要求中,一般抗渗约在S12左右,因本技术两层混凝土抗沙值大于S32,不仅满足工程需要,有S40的自防水保障的质量,这一点即是提高耐久性稳定的重要一环。本项目不受地质条件及渗淋水的制约,可全天候施工,极大地方便了施工单位。
一项技术创新关键是科技进步。因本厂长期在封治地下工程水害的工程中探索了,这项发明已经过大量的煤矿深层井巷淋水考验。特别是大秦线景钟山铁道隧道试用段,每平方米淋水点174个,淋水量大于2m3/h,治理取得成功。另外,在新疆库尔勒泥质角研岩普淋普惨的特殊地质条件下,完成了治理每平方米1.8m3/h淋水的封治任务。今给予高速公路隧道建设提出本项技术发明,目的是为广大地下工程施工者提效降耗提出技术方案,如有此类工程的单位愿意合作,本厂愿全力配合在实际工程中再攀新高峰,为加速我国基础工程建设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有不同见解的专家学者,请来函磋商,以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篇17:富水黄土隧道施工技术
富水黄土隧道施工技术
结合工程实际,从隧道开挖方式、支护手段、实测数据的分析等方面,总结富水黄土隧道的施工方法和介绍了解决现场具体问题的`思路,并归纳了施工富水黄土隧道应注意的事项,为类似工程积累了施工经验.
作 者:孙海洲 SUN Hai-zhou 作者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24 刊 名:山西建筑 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 年,卷(期): 36(11) 分类号:U455.49 关键词:高速公路 富水 黄土隧道 施工技术篇18:浅谈高原特长隧道开挖施工技术
浅谈高原特长隧道开挖施工技术
随着水电工程的.大开发,目前,很多水电工程已经转入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发达、水利资源丰富的川西高原,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等,因此,建设者必然遇到很多施工高原技术和高山技术问题,其中高原特长隧道的施工技术也是很重要的一类施工技术问题,本文结合川西高原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对外专用大渠子隧道工程的施工实际,对高原特长隧道的施工技术做简述.
作 者:张树军 周志东 张强 作者单位:武警水电三总队,成都茶店子,610036 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18) 分类号:U45 关键词:两河口水电站 大渠子隧道 高原特长隧道 施工技术篇19:隧道湿喷混凝土施工技术
隧道湿喷混凝土施工技术
我国隧道喷射混凝土技术发展远落后于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喷射混凝土施工是目前隧道施工的薄弱环节.详细地介绍了喷射混凝土支护原理及作用、干喷和湿喷的.优缺点、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及施工注意事项,并对湿喷施工中存在的成本过高、渗水地段喷层易滑落流淌、液体速凝剂运输储存不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作 者:王清江 Wang Qingjiang 作者单位:中铁十八局集团公司贵广铁路指挥部,贵州,从江,557400 刊 名: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英文刊名:TRAFFIC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FOR NATIONAL DEFENCE 年,卷(期): 8(3) 分类号:U455.91 关键词:隧道 湿喷混凝土 速凝剂 支护篇20:既有隧道维修加固施工技术
既有隧道维修加固施工技术
公路隧道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营运后,由于围岩的风化、硐内设施的.老化等,一般7~10年需要整修一次.通过对清连一级公路焦冲隧道之不同围岩特征、原始地应力、衬砌情况进行现场勘测、调查、试验,针对隧道不同病害形式分别采取符合实际的维修加固方法,节约成本341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维修效果.
作 者:庄石云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湖南总队,湖南,株洲市,412011 刊 名:采矿技术 英文刊名:MINING TECHNOLOGY 年,卷(期):2010 10(3) 分类号:U4 关键词:公路隧道 维修加固 施工技术【隧道施工技术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4.隧道工作总结
5.隧道施工日志范文
10.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