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工作总结
“青央”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工作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工作总结
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工作总结
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安徽省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农质〔20xx〕5号)和《关于印发合肥市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合农〔20xx〕9号)文件要求,我区将全面推进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现总结如下:
一、制定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
蜀山区农林水务局及时制定了《蜀山区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并下发给各镇农业主管部门,成立了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工作领导小组,由沙勇局长担任组长,王道兵副局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各镇农办主任和区农林水务局各相关科室负责人担任。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周密安排部署。区农林水务局统一印制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积极动员部署,做好政策宣传,截止目前共印制50000张合格证,已发放21200张合格证,已出具433张合格证。
(二)建立主体名录。目前已在前期建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主体监管档案数据库的'基础上,进一步摸清并完善辖区内种养殖生产者名录,形成合格证制度试行主体库(包括种养殖生产者名称、地址、类型、生产品种等信息),确保了试行规定范围的主体全覆盖。
(三)强化监督检查。全区建立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台账机制,定人定岗实行台账管理,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宣传和开具纳入日常巡查检查重要内容,严肃查处虚假开具合格证、承诺与抽检结果不符的生产主体,并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加强执法监督频次。累计共出动执法人员40人次,抽检样品16批次。
(四)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媒体宣传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同时通过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做好对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等开具主体的指导服务,推动合格证制度全面试行。
三、下一步打算
(一)任务到人、责任到人。高度重视试行工作,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细化任务分工,建立工作责任制,保障工作抓紧落实。
(二)加强保障支持。加大经费预算。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技术服务、农产品认证等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组织开展合格证制度宣讲和业务培训,确保合格证真实开具、有效使用。
(三)加强绩效考核。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作为重点内容纳入食品安全考核评议、质量工作考核,进一步推动各镇农业主管部门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确保试行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
(四)实施合格证制度管理“四挂钩”。将落实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情况与各级农业发展扶持项目、农产品品牌推选工作、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定工作以及参加各级主办的农业展会资格挂钩。
蜀山区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这项工作得到各级领导关注,虽然我们工作做得扎实,但是我们还要不断进步,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给国家和人民送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2: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是什么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是什么
一、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是什么?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是指食用农产品生产者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强制性标准,在严格执行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求的基础上,对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自行开具并出具的质量安全合格承诺证。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的主要内容包括食用农产品名称、数量(重量)、种植养殖生产者信息(名称、产地、联系方式)、开具日期、承诺声明等。
若开展自检或委托检测的,可以在合格证上标示。
承诺内容为:种植养殖生产者承诺不使用禁限用农药兽药及非法添加物,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兽药休药期规定,销售的食用农产品符合农药兽药残留食品安全国家强制性标准,对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合格证真实性负责。
注意,该合格证为种植养殖生产者自行开具,一式两联,一联出具给交易对象,一联留存一年备查。
有包装的食用农产品应以包装为单元开具,张贴或悬挂或印刷在包装材料表面。
散装食用农产品应以运输车辆或收购批次为单元,实行一车一证或一批一证,随附同车或同批次使用。
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针对的哪些农产品?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主要针对的是蔬菜、水果、畜禽、禽蛋、养殖水产品。
目前主要是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列入试行范围,其农产品上市时要出具合格证。当然,国家对于小农户参与也是持鼓励态度的。
各地方政府在此基础上,还根据实际情况添加了一些政策内容,比如山东省就有要求,未实行合格证制度的主体和产品,一律不准予参加各类展示展销会,一律不准予参评各类品牌和奖项,一律不给予项目支持,一律不推荐为标准化基地、养殖场等示范主体,一律不准予申报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等。
可见,各地对于该项政策的落实力度还是挺大的。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是上市农产品的`“身份证”,是生产者的“承诺书”,是质量安全的“新名片”。
三、合格证的发展历程
7月
原农业部在河北、黑龙江、浙江、山东、湖南、陕西6省开展合格证管理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
4月
在浙江台州召开合格证制度试点工作现场会,全面总结试点经验,要求合格证制度有力有序向全国推广。
会后,上海、江苏、广东、四川、福建、海南等部分省份因地制宜,主动先行先试,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农产品生产特点的合格证推进模式
月
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全国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组织召开了全国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工作部署视频会,正式吹响了在全国范围内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号角。
四、合格证的基本样式
合格证上内容应至少包含:食用农产品名称、数量(重量)、种植养殖生产者信息(名称、产地、联系方式)、开具日期、承诺声明等。若开展自检或委托检测的,也可以在合格证上标示。
篇3:浙江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浙江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食用农产品(含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合格证(以下简称“合格证”)是指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所生产经营食用农产品自行开具的质量安全合格标识。根据《农业部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农业部关于开展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现就推进该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试点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业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办法》(试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为依据,以“谁出具、谁担责”为原则,推进合格证管理试点建设,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和责任追溯制度,提高食用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维护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振食用农产品的消费信心,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二)工作目标
通过2年左右的试点工作,建立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制度,实现以下目标:
1.确定农业12个试点县(市、区)、林业8个试点县(市、区)、渔业7个试点县(市、区),开展合格证管理试点工作,探索不同类型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的标识形式,制定合格证使用办法。其他县(市、区)参照试点。
2.将合格证、追溯码等标识应用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创建的重要内容,规模生产经营主体要率先开展合格证管理试点。
3.加强与食药部门对接,建立以合格证、追溯码、“三品一标”等标识为载体的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构建食用农产品全产业链安全风险管控机制。
4.加强培训、宣传,形成合格证使用、管理的良好氛围。
二、主要内容
(一)建立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点县(附件1)要因地制宜,制定当地《合格证使用与管理规定》,与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结合,建立并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即食用农产品上市应提供或加贴合格证,凭合格证等标识入市。试点县可选择一个行政区域、或一个特色主导产业、或选择30家以上(渔业不少于20家)规模生产主体(合作社、企业、家庭农场)开展试点工作,建立合格证管理制度,规模生产主体上市产品合格证标识率要求达到80%以上。
(二)规范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样式。按照《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办法(试行)》(附件2)规定的参考样式,合格证上要有农产品名称、生产者联系方式、保障安全的方式等元素。以下证明材料视同合格证:无公害农产品、森林食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及地理标志农产品有效期内的认证证书或登记证书复印件;有效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码、耳标等;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章。
(三)推动生产经营者规范开具和使用合格证。农业、林业、渔业部门要结合追溯体系生产主体信息库,建立合格证试点的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名录,推动名录内生产经营者规范开具和使用合格证,分批组织合格证管理业务培训,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必要时进行现场指导。按照“谁开具、谁负责”的原则,强化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对其生产经营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负责。
(四)加强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的指导和服务。要把合格证作为对生产经营主体指导和服务的重要内容,加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有机结合,对于具有合格证的监测不合格样品生产经营主体,要加强督促、指导和教育,及时纠正不负责任虚假开具合格证的行为,建立诚信管理档案,将合格证使用纳入信用管理内容。
(五)加大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工作与市场准入的衔接。各级相关部门要加强与当地食品药品(或市场)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与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衔接,推动查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追溯码、“三品一标”、森林食品等标识作为食用农产品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必要条件。对未能开展合格证管理的生产经营主体应加大抽检力度,防范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试点县要高度重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工作,强化组织领导,成立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推进工作小组,及时制定试点工作方案,研究有关政策,指导、协调、推进本地试点工作,督促各项任务落实到位,确保试点顺利实施。试点方案于1月30日前报省级对口部门,合格证的样式及时与省级对口部门沟通确定。各级农业、林业、渔业部门在开展试点的基础上,积累经验,加快区域整体推进。
(二)推动政策引导。试点县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对合格证管理试点工作的重视,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制定激励优惠政策,形成稳定的财政投入渠道,鼓励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参与试点工作。同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三)做好自查自评。试点县要对照《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对开具合格证的主体进行考核评定,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省级对口部门将适时组织督导组,对合格证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争取对考核通过的试点县予以支持。
(四)加强总结宣传。要围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创建活动,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传统和新兴媒体,积极宣传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的意义、目的和效果,扩大社会影响力,引导安全健康消费。
(五)实施日期。本实施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列入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试点县(市、区)名单
2.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办法(试行)
篇4:召开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试点工作会议的通知
召开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试点工作会议的通知
各市州农委、畜牧水产局,相关县市区农业局(委):
农业部决定在我省开展国家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试点。为认真落实农业部有关部署要求,切实抓好合格证管理试点,定于10月27日在祁阳县鑫利大酒店(中兴路8号,县政府广场侧)召开全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试点工作会议。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10月27日,会议时间1天;26日下午报到。
二、会议内容:传达农业部有关精神和要求,部署安排全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试点工作,合格证管理业务培训等。
三、参会人员:省农委领导,邀请农业部监管局、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省食药监局有关领导参加;
各市州农委分管负责人、质监科科长,市州畜牧水产局质量安全科科长,祁阳、新邵、桃江、辰溪、株洲县及第一、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县市区农业局分管负责人、质监股(站)长,祁阳县相关负责人(由祁阳县农委具体衔接);
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负责人,省畜牧水产局分管负责人、质量安全与兽药管理处负责人。
四、其他事项:
1、请各市州农委于10月20日前汇总上报本地区参会人员名单;参会人员请尽可能乘坐高铁与会。
2、会务联系人: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李维峰;电话,…………;邮箱…………。
祁阳县农委,***;电话,……。
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月8日
篇5: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今年我市按照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的总体要求和杭州市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的具体部署,狠抓基地建设、三品认证、例行检测等措施的落实,增强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安全责任感,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发挥了种养大户及龙头企业安全生产的示范作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现总结如下:
1、做好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工作。开展生产基地农产品的例行监测工作,是我市保证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今年我市组织对蔬菜、粮油、水产、水果、茶叶和畜产品等6大类生产基地的食用农产品开展例行监测,抽检各类农产品2739批次(1734批次,合格率98.1%),对抽检中检测不合格的.26户生产者依据杭安生[]16号文件《关于杭州市生产基地农产品例行检测处理办法》的规定进行了查处,对每月、每季的抽检结果以文件形式进行通报,配合市食安委对每季的抽检结果以新闻发布形式给以公布;与此同时,各地农业部门不定期地开展快速检测工作,1-10月份全市共检测24403批次(10010批次,合格率为99.3%);另外,配合农业部对我市的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进行了一年五次的抽检,共抽取蔬菜样品500批次,合格率为xxx;配合省农业厅对我市的生产基地、乡镇农贸市场进行了抽检,共抽取蔬菜样品100批次,合格率为xxx;水产品195批次,合格率为??。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规范化监控工作,是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的主要内容。根据省农业厅《关于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监控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市本级、临安的试点工作人员,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措施,按时开展监控工作。市区共确定西湖、江干、拱墅、下城、滨江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6个区的20个监控点,监控点总面积13915亩,代表6个区52500亩的蔬菜生产监控面积,每周抽样平均100个批次;临安确定10个蔬菜产地监控点,监控点面积―3000亩,代表该辖区的蔬菜产地生产状况,每周对留地待上市蔬菜平均抽样50批次,抽取的样品进行快速定性检测,结果通过网络系统即时上传到省厅网站主机和市局网站主机,对检出不合格的监控对象,快速做出处理整改意见,由监控对象辖区相关管理人员落实整改到位。目前,二地的监控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市级产地蔬菜联网快速定性监测监控3个县(市)(临安、桐庐、建德)的工作开展正常;老城区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速测仪检测每天上传顺利,从而推进了我市农产品产地规范化监控工作。为确保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由我局农政处负责,以查处违禁药物暗流为重点,以“绿剑行动”为主线,组织全市各级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开展对农药、化肥和兽药、饲料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经营情况的检查和监督,1―10月份全市共出动6704人次,压滤机滤布查处案件277起,挽回经济损失519.86万元,进一步净化农业投入品供给市场。
2、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三品认证”的组织申报工作。今年全市继续对符合杭州市无公害生产基地奖励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杭州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奖励办法》对通过无公害认定的74家基地进行了奖励。为提升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开展认定认证工作,年初与省农业厅协作邀请农业部专家来杭进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检查员的培训,全市共有34人参加了培训,并取得了认证检查员的资质;同时有7人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检查员的资质培训。这些检查员在今年的农产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滤布上半年协助各区、县(市)农业局对种养生产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举办了认定认证知识培训,对符合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条件的产地或基地及时组织申报。到目前止,102家单位和个人申报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种植规模为26.26815万亩、食用菌1.45万平方米,畜牧业规模420.1万头(羽)、蜂2500(群),水产品规模为4.99948万亩;已有9家基地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定,种植规模为3.89055万亩,养殖规模为 5.5万头(羽);其余于在省级认定机构的审核之中。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力地推动了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种、养业的生产业主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到目前止,全市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单位共 59 家,申报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共67个,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有9企业,10个产品,产品生产规模6937.9吨;其余已上报省级认定机构审核。全市有18家企业的107个产品申报绿色食品,申报材料通过省绿办申核和现场检查合格后上报国家绿办认证中心,现已有6家企业的32个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7月1日以来,由杭州市绿办直接受理了13家企业的25个产品申报绿色食品,目前正处现场检查阶段。全市有23个产品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受理,有4个产品通过了有机认证,其余已通过检测和现场考察,各项目正在实施认证之中。
3、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产地标志卡能及时地准确掌握食用农产品产地情况,追溯生产源头,各区、县(市)农业局按照“制订计划,周密部署;逐户调查,上网建档;并开展对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生产农户基本情况的调查、登记,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调查农户13184户,目前已输入8140户,对输入的农户信息各地农业局正在打印,发放,为质量追溯奠定了基础。
4、加强培训、制定标准,规范豆芽菜市场。为规范豆芽加工、加强豆芽质量监管,让豆芽加工业主按无公害豆芽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要求,进行生产加工与管理。我局组织专家制订了豆芽菜生产标准,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以明确作为豆芽生产加工业主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义务和权利。通过培训让豆芽生产加工业主掌握无公害豆芽的生产加工技术和产品质量标准,并在实际生产加工中正确有效地应用。
篇6:两节食用农产品安全整治的工作总结
两节食用农产品安全整治的工作总结
两节食用农产品安全整治的工作总结为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使用农业投入品犯罪行为,保障蔬菜等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按照省食安办、省公安厅《关于印发全省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保障“两节”饮食用药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市农业局和县食安办的部署安排,我镇深入开展了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了“元旦”、“春节”期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保证了节日期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现将“双节”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镇党委、政府召开会议,研究布署双节期间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制定双节期间食品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派出所、工商所、卫生院、药检所等部门负责人及各社区书记任成员的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严格落实网格化执法监管责任体系,并建立了镇领导包社区社区书记包村的逐级包靠责任制。
二、统一思想,广泛宣传
节前,我镇召开了不同层次,不同部门参加的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同时,我镇动用宣传车2辆,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提高了广大群众对食用农产品的安全意识和监督防范能力,()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合法生产,依法经营。
三、全面检查,不留死角
(一)开展集中检查行动
我镇农产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针对“双节”期间热销和易出问题的蔬菜、食用菌等食品,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疏堵结合,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使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做好食用农产品种植、产地贮存环节技术指导,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绿色防控技术,全力保障了群众的食品安全。我镇一共开展了5次各部门联合检查,重点对王裒院、西王、王俊、河西以及寺后的大棚蔬菜,高家楼、邢李、田楼、李庄、杜韩及丁家营的韭菜,阿陀、西赵、宅科、王凤及董孟的大姜进行了抽样调查,排查重点区域20余处,检查结果良好,未发现食用农产品安全问题。
(二)进行不定期抽检摸排
为了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我镇开展了大范围的.摸排抽检行动,采用暗访暗查、走访群众等多种形式,拓宽发现线索的渠道,进行产品抽样检查30余次,抽检结果合格,未发现食用农产品质量问题。
(三)落实风险隐患排查责任
我镇根据网格化监管体系,明确了具体责任人,确保监督到所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农产品种植户,保证了责任追究制度的全面落实,按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要求,做好应急准备,及时、有效、妥善处置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并做好事故上报工作。
总之,在双节期间,通过各个部门的共同协作,全镇没有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使广大群众度过了一个安定祥和的节日。
营丘镇人民政府
【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8.完善制度工作总结
10.食用油厂培训记录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