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社区冬至活动总结

社区冬至活动总结

2023-03-04 08:12:0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守得云开见月明”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社区冬至活动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社区冬至活动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区冬至活动总结

篇1:社区冬至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宣传文明祭扫新方式,引导居民选择用鲜花、绿植和网上祭祀等健康环保的祭扫方式来缅怀先人。12月17日下午,锦绣社区在人口密集的文化广场开展了文明祭祀宣传活动。

活动中,工作人员在广场摆放了文明祭祀宣传展板,悬挂了宣传条幅,并向居民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同时,组织社区志愿者在人口密集的广场出入口设立宣传展台,购买近百盆绿植现场宣传引导居民用冥纸、爆竹兑换绿植,大力宣传文明祭祀氛围,号召广大居民冬至祭祀时不燃放鞭炮、焚香烧纸,避免火灾,倡导居民们用绿植祭祀、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健康时尚的方式祭奠、缅怀亲人。

此次活动共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200多份,悬挂条幅30条,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呼吁社区居民采取科学、安全、文明、环保的祭祀方法,确保冬至祭扫文明、安全、顺利进行。

篇2:社区冬至活动总结

在吴地,一直有“邑人最重冬至节”的说法,老苏州通常将冬至看作是个重大的节日。近期,在玄妙观社区的活动室里,来自祖国南北不同地域的新老苏州人们一同提前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冬至节”。

一听到要在社区过“冬至节”,马阿姨志愿服务队的老阿姨们一早就忙活开了,张罗着买面粉、买肉买菜、制作馅料,计划着要制作冬至团、馄饨等等时令美食。我们苏州人讲究“冬至馄饨夏至面”,要过一个像样的冬至节,怎么能少得了一碗地地道道的苏式馄饨呢?今天要让新苏州们好好品尝下我们的手艺。

这边来自北方的张阿姨和于燕也没闲着,和面、洗菜、剁肉,技艺娴熟。来自东北的张阿姨说,我们北方啊冬至节也很隆重,就像谚语说的:“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冬至的饺子意味着“交子”,如果吃了饺子就代表着团圆、顺利。馅料的选择和寓意也有直接关系,最常见的`韭菜馅包含着“久财”之意。

于燕一家来自河南,一家三口在苏州已经有7个多年头,因为工作的原因,每年的冬至都不能回家过。她说他们那边和苏州冬至习俗不一样,他们不吃馄饨,历来也只吃饺子。据传是与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典故有关。

张仲景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奶奶,我也要学包馄饨。”于燕7岁的女儿娇娇好奇地喊着。“好,过来奶奶教你。”罗阿姨耐心地拉过娇娇。先把方方的面皮铺开,放一些馅料,然后从外往里对折,再对折,然后用两个大拇指捏住长方形面皮的两角,往外一圈,把两只角捏在一起就好哉。包好的馄饨要能站起来,像一个个元宝一样。娇娇在罗阿姨的帮助下小手小心翼翼地学得有模有样。旁边一排排诱人的馄饨和饺子,还有社区面点好手齐阿姨特别赶来制作的白切馒头,都等着入锅变成美食。

社区负责人庄谨介绍说,玄妙观社区里的老苏州很多,冬至节的气氛也很浓厚,刚好街道隆重推出“冬至大如年”的品牌特色活动,社区就想着让新老苏州人一同过一个温暖的冬至节,正好也学习到南北方在这个传统民俗节日的习俗差异。

篇3:社区冬至活动总结

一场降雪为首府带来了寒意,而乌鲁木齐市融北社区的食堂里却显得格外温暖。12月20日,冬至节来临之际,融北社区邀请“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人员和辖区鑫和新绿化环卫公司环卫工人代表一同开展包饺子过冬至活动。

融北社区结对人员有和面的,有拌饺子馅的,你擀皮来,我包馅

大家一来到食堂就忙活起来,有和面的,有拌饺子馅的,你擀皮来,我包馅,不分民族老少。艾尔肯·买买提从来没有亲手包过饺子,他的汉族姐姐李萍手把手教他,“馅不要放的太多,口一定要捏紧,要不然下锅会烂了。”照着李萍的样子,艾尔肯包出了第一个饺子。

和艾尔肯不同,买地尼亚提·达吾兰是一名包饺子“老手”了,她包出的饺子馅儿饱样子也好看,社区工作人员纷纷赞赏并和她学起来。大家有说有笑包出各种样式的可爱饺子,有金元宝,有可爱老鼠,有弯弯月牙,个个饱满诱人。

半个多小时,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各式各样的饺子摆满了桌子,虽然样式不同,但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感情是相同的、浓厚的。当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子时,大家品尝着、交流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请环卫工人吃温情饺子

“昨天下雪,你们半夜就起来工作,多吃点哦,辛苦了!”社区书记唐娜向环卫工人表示感谢。她说,借冬至佳节来临之际,把结对子的亲戚请回来,进一步加深感情,让我们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融洽,在一起共同度过一个温暖的冬至。

篇4:社区冬至活动总结

连日来,市区多个社区开展“我们的节日——冬至”系列活动——团圆的味道甜到了心底里

冬至来临之际,崇川区学田街道果园社区崇福邻里服务处内暖意融融,外国友人与辖区居民一起动手包汤圆。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南方的一项传统民俗,既代表着团圆,又寓意着添岁。冬至来临之际,市区多个社区一派温馨和睦景象,人们包着汤圆,敞开心扉畅聊,感受中国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

外国友人与居民包汤圆

美国小伙Alex是市区一家培训机构的外语老师,对他来说,即将到来的圣诞节,是在国外度过的第一个圣诞节。Alex没有想到的是,过圣诞节之前,就被邀请参加迎接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冬至的活动。

冬至来临之际,崇川区学田街道果园社区崇福邻里服务处内暖意融融,三位外国友人与辖区居民一起动手包汤圆。王兰芳老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市劳模,今年已88岁高龄,“包了这么多年汤圆,与外国友人一起包还是第一次。”

Alex刚到南通仅一个月,印度小伙莫瀚已来南通,通城有名的瑜伽老师。“他叫成都,我的老乡,也是一名瑜伽老师。”莫瀚用娴熟的汉语介绍另外一名印度友人。莫瀚包汤圆的技巧很出色,Alex站在他身旁,虚心地学起来。

果园社区党委书记成蓓介绍,参加活动的辖区居民有空巢老人、老劳模、邻里志愿者等,“邀请外国友人一起包汤圆,要让他们感受中国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感受在异国他乡团聚的温暖。”

抗战老兵品尝健康汤圆

“我14周岁就参加新四军,侦察日军据点驻防情况,送出一份重要情报。”85周岁的苏坚老人回忆峥嵘岁月仍然记忆犹新。12月17日,崇川区虹桥街道桃坞社区携手街坊青年汇志愿者开展“冬至送暖阳”主题活动,邀请辖区内的三位抗战老兵一同过节,感受民俗文化。

三位抗战老兵是90周岁的曹文权、85周岁的苏坚和章立功。活动现场,青年汇志愿者特地准备了紫薯和南瓜,将粗粮融入面粉中,这是适合老年人的健康食品。青年汇志愿者与三位抗战老兵一边包汤圆,一边聆听他们的抗战故事。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青少年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缅怀先烈、珍爱和平。”桃坞社区党委副书记季萍说,举办这次活动很有意义,“抗战老兵们品尝了健康汤圆,也很高兴,祝愿他们健康长寿。”

街坊四邻欢聚齐搓汤圆

冬至来临之际,崇川区学田街道千禧园社区在和畅街坊举办“温馨冬至 爱在幸福里”主题活动。辖区街坊四邻、侨眷、新市民代表30余人围着一张大桌子热热闹闹地搓起了汤圆。

“搓汤圆不算难,搓得好也不容易。”和爱邻里居民陆丕珍大妈是搓汤圆的高手,她在现场教年轻人搓汤圆,“双手一起搓,动作一定要轻,不然汤圆会碎的。”新市民80后小张跟着陆大妈学,很快就学会了。

看着大伙儿搓汤圆的温馨场景,千禧园社区党委书记倪燕欣喜不已,“举办这次活动是为了弘扬传统民俗文化,使辖区的凝聚力不断提升,邻里关系更融洽。”半小时后,一锅热腾腾的汤圆出锅了,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为辖区独居老人打包送过去。

篇5:社区冬至活动总结

一场降雪为首府带来了寒意,而乌鲁木齐市融北社区的食堂里却显得格外温暖。12月20日,冬至节来临之际,融北社区邀请“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人员和辖区鑫和新绿化环卫公司环卫工人代表一同开展包饺子过冬至活动。

融北社区结对人员有和面的,有拌饺子馅的,你擀皮来,我包馅

大家一来到食堂就忙活起来,有和面的,有拌饺子馅的,你擀皮来,我包馅,不分民族老少。艾尔肯·买买提从来没有亲手包过饺子,他的汉族姐姐李萍手把手教他,“馅不要放的太多,口一定要捏紧,要不然下锅会烂了。”照着李萍的样子,艾尔肯包出了第一个饺子。

和艾尔肯不同,买地尼亚提·达吾兰是一名包饺子“老手”了,她包出的饺子馅儿饱样子也好看,社区工作人员纷纷赞赏并和她学起来。大家有说有笑包出各种样式的可爱饺子,有金元宝,有可爱老鼠,有弯弯月牙,个个饱满诱人。

半个多小时,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各式各样的饺子摆满了桌子,虽然样式不同,但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感情是相同的、浓厚的。当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子时,大家品尝着、交流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请环卫工人吃温情饺子

“昨天下雪,你们半夜就起来工作,多吃点哦,辛苦了!”社区书记唐娜向环卫工人表示感谢。她说,借冬至佳节来临之际,把结对子的亲戚请回来,进一步加深感情,让我们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融洽,在一起共同度过一个温暖的冬至。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1.冬至活动总结

2.冬至班会活动总结

3.社区冬至活动总结

4.冬至包饺子班集体活动总结

5.开展幼儿园冬至活动总结

6.幼儿园冬至包饺子活动总结

7.冬至日活动总结

8.2016冬至包饺子活动总结

9.2016冬至活动总结

10.冬至节包饺子活动总结

篇6:社区冬至活动总结

冬至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为提升社区居民森林防火意识,保护城市环境,倡导辖区文明祭扫方式,度过平安、和谐的节日,三华社区开展了以“文明祭扫平安冬至”为主题的冬季森林防火宣传活动。

冬至前夕社区通过向辖区居民发放“文明祭扫倡议书”和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号召广大居民祭祀时不要放鞭炮、焚香烧纸,避免火灾,提倡居民们用鲜花祭奠、植树祭奠、网上祭奠等健康时尚的方式祭奠、缅怀亲人。冬至期间,社区组织党员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在社区各个山林入口处,劝导居民文明祭扫,制止居民乱焚烧行为,引导居民到指定地点祭扫,并及时清理焚烧现场有害垃圾和危险物品。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大力推广宣传了低碳文明、绿色环保的祭奠方式,倡导弃陋俗、讲文明、树新风,在社区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无为县石涧镇引导群众文明过“冬至”

为减少广大群众烧纸焚香、鸣放鞭炮等不文明、不卫生、不健康的祭扫方式带来安全隐患,全方位倡导群众文明祭祀、低碳祭祀、节俭祭祀、平安祭祀,使广大群众度过一个平安、和谐、文明、有序的冬至祭祀日。连日来,无为县石涧镇文明办紧紧围绕“文明祭祀、平安冬至”这一主题,多措并举,积极引导群众进行文明祭祀。

石涧镇提前组织在人员聚集地通过散发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文明祭祀,祭祀防火须知等,切实增强群众文明祭祀和祭祀防火意识。通过有线电视、广播、宣传车等形式,着重宣传党委政府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奖惩举措和文明祭祀、殡葬新理念。大力引导广大群众用新的祭扫形式进行祭奠,通过植树、鲜花、诗赋、信函、音像等文明环保的祭扫形式,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敬仰,改革丧葬陋俗,减少祭扫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减少火灾隐患。组织镇村干部向群众散发文明祭扫倡议书,倡议群众追思先贤、纪念先人,绿色过冬至、平安过冬至,树立“厚养薄葬”的理念。

该镇还启动了森林防火工作预案,重点抓好祭奠活动防火安全,确保冬至祭祀文明、安全、有序进行。有山林的村居成立志愿者义务巡逻队,分片包干,对大肆烧纸钱等不文明的祭祀行为加以宣传、劝阻,切实防止火灾事故发生和不良社会风气蔓延。同时提醒祭祖的广大群众,严禁一切火种进山入林,严厉查处林区违章用火等禁止行为,从源头上控制森林火灾事故发生。(浩荡)

沈巷社区开展“文明祭祀”宣传活动

冬至前夕,为了倡导社区居民以文明、环保的祭祀方式悼念亲人,寄托哀思,沈巷社区组织社区志愿者走进居民区,开展“文明祭祀”宣传活动。

社区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向辖区居民宣传倡导“文明祭祀”。提倡树立科学、文明的祭祀观。倡导采取文明、健康、环保、安全的祭祀方式缅怀逝者。动员居民用鲜花、绢花等代替焚纸进行祭祀。尽可能杜绝祭祀活动中的不文明行为,使环境优化、文明节俭成为祭祀活动的主流,给广大居民创造文明、清新的居住环境。活动中,社区志愿者为社区居民发放《致社区居民的一封信》等各种宣传材料。

通过宣传,社区居民认识到只有大家行动起来,才能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共享和谐社区。本次活动的开展,对促进居民讲文明、树新风,破除陈规陋习,提高文明素质,建设绿色家园、构建和谐社区新风尚起到了积极作用。

篇7:社区冬至活动总结

“菜板子还不够,再拿一个过来吧。”12月21日上午,阳光社区会议室变身社区厨房,居民们忙着和面调馅,按照中国传统习俗,冬至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吃饺子,象征全家团圆、和和美美,为了增进邻里间的感情,社区党委在社区开展了以“我们都是一家人?情暖冬至 爱在社区”为 主题的包饺子、送饺子活动,社区内居民群众欢聚一堂,在一个热闹温馨的氛围下迎接冬至。

洗韭菜、剥大蒜、剁肉馅儿、和面擀皮儿……阳光社区内,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社区工作人员和驻社区工作组及社区的居民、低保户、民间艺人等80多人相聚一堂,举行了“我们都是一家人?情暖冬至 爱在社区”活动。辖区居民说:“和邻居们一起动手包饺子还是第一次,这可比一个人在家包有意思得多。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

居民们一边吃着饺子,一边喜笑颜开地说:“正因为有了如今的好政策,有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我们才能过上这么幸福的生活,感谢社区在每个节日对我们的关怀”。

“社区包饺子,冬至节给辖区困难户、低保户送温暖。不仅能体现社区的温情,而且还能融洽社区邻里间的关系。社区举办这样的活动,让社区工作更深入民心,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篇8:社区冬至活动总结

冬至大如年,冬至做汤圆、吃汤果一直是老宁波的传统习俗。近日,小港街道各社区纷纷组织志愿者开展冬至搓汤果、送汤团等活动,温馨和睦的邻里关系、浓浓的敬老之情在冬至日燃起了一股股暖意。

枫林社区:冬至汤圆甜 温暖邻里心

12月18日下午,社区走进东岗碶新村,开展“冬至汤圆甜·温暖邻里心”主题活动,将软糯的汤圆送给小区物业、业主,更将温暖与关爱送进每一个人心中。

活动现场,冒着热气的汤锅,白生生的汤圆,以及居民乐呵笑声都将冬日的寒冷驱散,取之代替的是居民、志愿者们彼此互帮、共同制作的红火场面。看着这热热闹闹的大场面,很多路过的居民加入进来,搓汤圆,烧汤圆,送汤圆,品汤圆……每个人都忙的不亦乐乎,笑容代替了冷漠,甜蜜的汤圆馅融化在每个人的心中。“这汤圆真好吃,第一次在小区集体包汤圆,吃汤圆,太有趣了,我们都像一家人!”前来加入制作的业主胡美月阿姨乐呵呵的说道。煮好的汤圆更送进了物业,让辛勤工作的物业人员、保安都品尝了这软糯的汤圆,更象征着社区、物业、业主彼此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

热乎乎汤圆,吃到嘴里更甜至心里,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小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更拉近了彼此之间的邻里感情,让社区这个温暖大家庭不断壮大,让和谐、温暖之风吹遍辖区。

陈山社区:冬至送温暖 汤果暖人心

宁波老话说“冬至大如年”,我国农历重要的节气——冬至将近,为了让辖区内高龄、独居老人过一个暖心的“小年夜”,12月17日上午,陈山社区组织爱心传统美食制作团志愿者做起了香喷喷的汤果,并趁热送到老年人家中。

志愿者们各个动作麻利,分工明确,揉面、搓条、做成小团子,忙得热火朝天,大家知道是为老年人服务都充满了极大的积极性。社区一到冬至便会做热腾腾、香喷喷的汤果送给老人,今年已经是第九个年头了。家住老年公寓6幢201的刘月香一边揉面一边说:“汤果一般和浆板(酒酿)、番薯煮在一起,为来年讨个好喜头,老年人一定会喜欢的。”

志愿者们把做好的热腾腾汤圆送到老年人家中,老人们接过汤果都乐开了花,纷纷表示十分感谢社区。

篇9:社区志愿者冬至活动总结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为弘扬传统文化,进一步营造尊重志愿者、关爱志愿者的浓厚氛围,推进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河滨社区联合成都康和敏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温暖冬日·温情冬至”志愿者关爱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和志愿者以共同做一桌饭的形式共同品味节日的温馨。

12月16日上午,河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里,热气腾腾,欢声笑语,社区居民和志愿者纷纷撸起了袖子,围在一起,有的洗菜,有的掌厨,大家分工有序。活动开始,首先社区书记对疫情期间志愿者们的辛苦工作表示了感谢,他们坚守防疫一线,维持秩序、测量体温、宣传防疫知识、为群众提供心理疏导服务,荣誉与掌声的背后,是在平凡的岗位为筑牢群众的健康防线默默奉献。午餐做好后,大家围坐一团,共同品尝着自己制作的美食,热腾腾的美食摆上餐桌,那浓浓的香味让大家忘却了冬日的寒意。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活动最后,志愿者代表罗光朝分享了自己从事志愿服务以来的心路历程,并鼓励大家继续弘扬志愿精神,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篇10:社区志愿者冬至活动总结

为关照老年人和残障群体,增强青年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明星青年志愿服务社于12月21日于黄台小区开展了“情暖寒冬进社区,冬至时节暖融融”志愿服务活动,为寒冷的冬天增添一抹暖意。

活动当天,志愿者们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去迎接参加活动的老人。之后大家纷纷动手,加入包水饺的行列中。拌馅、揉面、擀皮、包饺子大家自愿结合、分工协作,同时与老人一起分享生活当中的趣事,聆听老人们的故事,不仅加快了包水饺速度,也增进了志愿者与老人之间的感情。当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时,大家吃着饺子,聊着家常,一起感受到了寒冷冬季里的温暖和关爱,现场洋溢着“家”的味道、“家”的温馨。社区孙阿姨激动地说:“这是第一次这么多人一起包饺子,一起过冬至,与大家一起包的饺子吃起来更香了!”最后,志愿者们与工作人员一起将包好的水饺送到一些老人的家中,让没有参加活动的老人也感受到了一份冬日的温馨。

本次活动为社区老人送去冬至温馨的同时,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也让社区的老人和残疾群体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浓浓的关怀,增强了老人和残障群体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营造了和谐的社区关系和氛围。接下来,启明星青年志愿服务社将继续关注社区老人与残障群体,致力于老年和弱势群体的志愿服务,将温暖不断传承下去。

篇11:社区志愿者冬至活动总结

冬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民间自古以来就有“冬至大如年”的习俗。12月21日,堡子里街道鼓楼西社区文昌阁党支部联合雷锋精神志愿服务队在冬至当天开展了“冬至送饺子 情暖老人心”主题活动,让社区全体工作人员感受冬日温暖的同时,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品味民俗节日,为宣传冬奥营造浓厚氛围。

活动现场,社区党员和党员志愿者齐心协力,分工明确,个个动作娴熟,一手拿起饺子皮,一手填馅,双手合拢一捏,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饺子就成型了,一双双灵巧的手把浓浓的冬至情通通包进了圆鼓鼓的饺子里。

志愿者史焕洋和田金芝带来了理发工具亲自为老人们义务理发。

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后,志愿者们马上盛在餐盒里,用毛巾包好了,带上准备好的冬奥知识宣传资料,在社区书记周亚元同志的带领下,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家。老人们一边津津有味的品尝着饺子,一边听志愿者讲述着冬奥会知识。

“冬奥会能在家门口召开,我感到非常的自豪。我们的国家强大了,人民的生活幸福了,尤其是我们老年人得到了社会的关心和关爱,我要尽我所能去宣传冬奥会,为家乡出力”居民杨大爷笑着说。

此次活动的开展,在辖区内营造了安定祥和的节日氛围,让社区居民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为建设和谐社区,喜迎冬奥盛会助力添彩。

篇12:社区志愿者冬至活动总结

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寒冬时节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暖胃又暖心。为了让社区空巢独居老人也过一个温暖、温馨的传统节日,在冬至来临之际,粮道街道妇联组织暖心帮帮团巾帼志愿者、爱心快递志愿队在戈甲营社区老年服务中心三楼开展“冬至暖人心 快递送温情”包饺子主题慰问活动。

活动的当天,社区活动室俨然成了社区厨房,由桌子临时拼凑的操作台上,巾帼志愿者们早就急不可耐展现自己的一技之长。看,有的在洗白菜,有的在切小葱,还有的在剁肉馅,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大家都拿出自己的“绝活”开始包饺子,个个动作娴熟,都是包饺子达人。不一会儿工夫,盘子里就摆满了饺子,大家有说有笑,相互切磋包饺子的技巧,彼此比较着饺子的形状,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冬至

这边包着饺子的同时,另一边则开始烧水准备煮饺子啦!很快,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了,早就等在一旁的爱心快递志愿队摩拳擦掌,带上装好的饺子飞速送至20户空巢独居老人的家中,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也带去了我们对老人的祝福,希望他们身体健康。

篇13:社区志愿者冬至活动总结

12月21日下午,在南洋社区的组织下,身穿志愿马甲的小小志愿者们探访慰问了辖区长者、物业保安以及防疫工作人员等,为他们送上热腾腾的麻糍与节日祝福。

活动开始前,社区工作人员与辖区内爱心低龄老年志愿者早早来到了文化礼堂内并做好防疫措施与清洁工作。大家一起架起锅炉、和面、搓圆、煮圆子、滚黄豆粉......不一会儿香喷喷、热腾腾的麻糍就出锅了。志愿者们将做好的麻糍一一分装,交给小小志愿者们。美味的手工麻糍足足装了80多份。

随后,社区工作人员与小小志愿者们“大手牵小手”,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麻糍送到长者与防疫工作人员的手中,小小志愿者们对长者们表达了真诚的节日祝福、对坚守在防疫关卡的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王子瑜小朋友说:“叔叔们不畏风雨、不畏严寒,坚守在社区的第一线开展防疫工作,保护我们的健康安全,感谢你们,希望你们自己也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和自身防护,我们一起加油!”

瑟瑟寒风,挡不住浓浓暖意;刺骨寒冬,抵不住慰问真情。小小志愿者们传递着美味的同时,更是将温暖传递给每一位品尝麻糍的`人们。

篇14:社区志愿者冬至活动总结

寒冬相聚,情满心头,为了让老人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12月18日,在冬至来临之际,火炬办退役军人服务队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开展主题为“情暖冬至爱在社区”迎冬至包饺子活动。服务队邀请社区退役军人家属和小区居民共同参加。

12月18日一早,志愿者们已将准备好的食材和用具摆放整齐,待参加活动的人们到来后,大家捋起衣袖,洗干净手,有的揉面,有的擀皮,有的在包,有的在学。互相比赛着谁包的饺子更好看,谁包的饺子皮薄馅大。不过一会,就包出了形态各异的饺子,有的像蝴蝶、有的像花朵,现场笑声不断,温馨有爱。

志愿者们在包好饺子后为社区高龄老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去饺子,也让他们感受到社区的温暖。

通过开展别出心裁的包饺子活动,不但弘扬了传统节日文化,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拉近了邻里感情,也体现了退役军人与社区居民之间团结互助的精神。增强了退役军人服务队对社区的存在感、归属感。

篇15:社区志愿者冬至活动总结

时值冬至,继承传统,为了秉承中华民族优良节日传统,丰富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促进邻里关系的提升。12月20日上午,长沙桃花井社区联合仁道养老、正星等辖区社会组织在博爱家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情暖冬至 温馨家园”包饺子志愿服务活动。现场特邀辖区独居老人、离退休老党员、老年大学成员等40余名辖区老年朋友一同参与,现场气氛温馨十足。

上午10时许,“厨艺高手们”便来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始备面皮、剁拌馅等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后,大家分别找到自己的拿手绝活合理分工。有的用料十足,包出的饺子个大肚儿圆,彰显出北方的大气与豪爽;有的大小均匀,包出的饺子精致美观,呈现出南方的清秀与灵动。元宝饺子、月牙饺子、大头娃娃饺子,都惟妙惟肖。大家欢乐地交流,认真地操作,时而探讨心得,时而过招切磋。看着自己包的饺子,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自豪。大家包饺子时,有的人拿着手机拍照、录像,有的人趁机把面粉抹在别人脸上,桃花井整个养老中心充满了欢声笑语,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唠家常,有老有少,热热闹闹的,我这心里甭提有多温暖、多高兴了。”73岁的社区老年大学学员冯女士说。饺子象征着团圆,此次活动,不仅让辖区居民体会到传统节日的习俗,同时也让老年朋友们感受到社区居家养老的温情,弘扬了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篇16:社区冬至包饺子活动总结

“冬至大如年。”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为让社区孤寡老党员感受到冬至的节日氛围和社会的关怀,12月20日上午,油坊社区组织举办了“迎冬至包饺子 为老党员送温暖”活动。

当日10时许,社区工作人员、“时间银行”志愿者就开始忙碌起来,和面、调馅、擀饺子皮、包饺子……大家分工明确,热情满满。11时左右,社区老党员陆续来到社区,加入到包饺子队伍中,大家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此次活动共邀请13位老党员,帮他们圆了开心热闹过节的心愿。为了解决个别老党员行动不便的问题,工作人员将饺子下好,包得严严实实送到老党员家中。党员孙有立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十分感动。他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要不是你们,我都忘了冬至这回事儿了。非常感谢社区每年过年过节都惦记着我们,让我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篇17:社区冬至包饺子活动总结

“冬至吃饺子”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为丰富辖区居民群众文化生活,增强邻里之情,让大家过一个快乐而温馨的节日,12月16日下午,新安街道建安社区在10区冠城世家商业街三楼举办主题为“情暖冬至,爱在建安迎冬至包饺子活动”。活动吸引了辖区的近40名朋友参加。

下午2时许,由新安街道建安社区工作站、建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办,冠城世家管理处协办的“情暖冬至,爱在建安迎冬至包饺子活动”在冠城商业街三楼热闹举行。社区工作人员提早准备好了饺子馅、面皮等。待居民过来后,大家一边包着饺子,一边拉着家常,忙得不亦乐乎。

【社区冬至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1.社区冬至包饺子活动总结

2.社区七夕活动总结

3.社区升国旗活动总结

4.社区读书活动总结

5.社区禁毒日活动总结

6.社区植树节活动总结

7.社区工会活动总结

8.社区实践活动总结

9.社区六一儿童节活动总结

10.社区清明活动总结

下载word文档
《社区冬至活动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