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杂文随笔

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杂文随笔

2025-01-04 07:53:2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轮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杂文随笔,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杂文随笔,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杂文随笔

篇1: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杂文随笔

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杂文随笔

“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得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拨动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 ”

——马尔克斯

秋风萧瑟,枯了一树绿叶,败了一地繁花。落叶飞旋,轻轻敲打窗户,临行般地告别。

我知道你要去远方,就如我知道秋日麦田金黄,但也草野荒芜;就如秋日硕果丰收,但也梦想萎蔫;就如庆幸相逢,但也预料离别。

秋的孤独是离别,是泛黄的白纸卷了边,是眉宇间的愁苦。

但秋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即使知道寒冬将至,仍将木舟盛满暖阳,将木橹搅碎光斑,向前摆渡,背离满山枯败,让告别的伤感语句,消散在荡漾的波纹。

天空难有放晴,相反是一望无尽的灰。寒风凛冽,钻进皮肤里,沿着骨头细细地啃。吸一口空气,仿佛吃了冰碴儿,想吐未吐。

冬的孤独是单调,是找不到生气的病态,是满地雪的白。

但冬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即使知道被人厌倦,仍坐在山岗上,天空再灰,孤独放亮。将故事回味在唇齿,将情爱讲给风听。

高温灼烧皮肤,又被一场骤雨淋湿冷却。汗水和泥土混合的气息是夏日的讯号。

渐黄的西空,最后一缕残阳贪恋地看着世界。熙熙攘攘的人群,鲜明生动的过去,凉被旁的西瓜,熟睡孩童手中的蒲扇,蝉鸣此起彼伏,风铃清晰回响。

夏日的孤独是热闹,是满树苍翠的繁盛,是烈日炎炎下快要融化的冰淇淋。

但夏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即使知道盛极必衰,仍催促树木往黑暗里拼命扎根,让那些盛开过的`梦和即将播散的种子,成为日后回忆起来会热泪盈眶的故事。

细雨绵绵,淅淅沥沥,密密地亲吻在青草上。春风温柔地拂面,呼唤生命地盛开。在耳边低喃,像是呓语,又像是一遍又一遍的嘱咐。

春风撩动心弦,青草清香更新了一年的生命。

春的孤独是开始,是树梢冒出的第一个新芽,是河流解冻的第一条裂缝。

但春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即使知道前路崎岖,仍背上记忆的行囊,带着对未来的惴惴不安,和对过去的心心念念,整顿一下,继续前行。

四季该很好,你若尚在场。

我的孤独是没有你。

但我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即使形只影单,仍竭我所能地去用力的爱,和好好生活。

篇2:单身生活的享受杂文随笔

单身生活的享受杂文随笔

这事在两个月之前就已在我内心酝酿该不该写下来,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我想还是有些意义的,况且最近实在是天昏地暗,醉生梦死,抛开固定班时之外,其余时间的所作所为就不敢恭维了,除了玩还是玩。我想我还是不喜欢受迫于寂寞的,唯一值得我庆幸的,就是年休假始终没有歇,否则真是该死了。没有着笔的原因是连我自己都不晓得这两个月的大好时光究竟干了些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仿佛对于写作感到既无奈又悔恨。无奈它的一事无成,悔恨自己对此毫无办法。虽然多次向一些杂志社投稿,却从未有过回音,想必与我抱持同一种心态和理想的人甚多吧。另外则是我想都不敢去想的——难不成我的文章真的不足以引起编辑同志的注意和青睐?

还是步入正题吧,自我的信心是不允许被一切外物击垮的,否则做人就已经注定了失败。两个月之前,我与郭峰同两个朋友打麻将,结果都输了些,不算多,但也是蛮不高兴的。所有的人都一样,哪怕他赢了一分钱,也是满心幸福,满脸喜悦的。相反,即使输了一分钱,内心定是十分不好受的,即便面子上装出毫不在意的表情,可毕竟是假象,心情如何,恐怕只有自己知道。

我们两个由于一整天没有吃东西,便商议一下找一家小饭馆吃点儿。不一会选定了一个,且天气寒冷,在里屋坐着,要了一个沙锅,一盘炒菜,一盘凉菜,就着米饭吃了起来。期间谈话还是很多的,免得气氛被菜肴的香气弄庸俗了。可是无论聊了有多久,涉及的往往不过娱乐与等诸如此类的玩意,其它关于奋进与攀爬,使自我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的格言、引喻、激励是不曾有过的,从未有过。我想也许我们两个人除了能够在这一方面有着相同的感触与热情之外,别的什么都没有沟通的余地,至少是话题吧。

在我们两个吃饱喝足之后,付账也是平摊的,因为都是输家,便没有了以往赢家请客这一说了。在我们从里屋向外走去。不料碰到了“团长”刘臻,他正在外屋临近门口的位置坐着,面前两道硬菜,一盘芸豆炒肉,一盘红烧武昌鱼,另外还有一小碟花生米,就着啤酒,吃着是津津有味,却没有点一份主食。

顺便提及一下,自打我转正离开了白灰窑,紧接着施师傅与刘臻也都离开了原先班组,前者被调离至技术处,后者则被转到了丁班,继续新炉上料的工作。其实不少老人都是这样离开的,很有可能是崔立波搞的,反正具体的我也并不知道,无非臆测而已。

那天正好是我们下夜班,晚上的时候也正是刘臻下白班,“团长”一如既往享受生活,溜溜达达来到这儿独自小酌一番。我是知道五十七岁的“团长”(已是新年,应该是五十八岁了)尚未结婚生子,自己挣钱自己花的生活有时的确很享受,至少不必受拘束,没有拖累,也不失为理想生活。当然我不清楚他的内心概述是怎么样的,也许他并不喜欢如此形单影只,而是也同正常人一样喜欢热闹与喧嚣。毕竟就我所知,他的年休假是从来不歇的,哪怕呆在班上,总也喜欢有人陪自己说说话、聊聊天什么的。

我们与他聊了好大一会儿,在与老板的闲谈中才知道原来“团长”是这家小吃部的常客,十足的老主顾,那碟花生米便是搭的。身为一个老人家,虽说还在继续干着本不为身体所能吃得消的工作,但是这份淡然还是值得年轻人的我们学习的,别人总是在讲着“团长”的坏话,认为他很不和群。但在我看来,我与他搭档干新炉工作是最为清闲与惬意的,至少比与郭峰、祝贺要愉快许多。

我这个人是不大听取别人对于其他人之评价的,因为我有我的把持,无论被别人认定成什么样子,但只要对我可以,那么他就可以,其他的人与我又有什么干系啊。许多人对于我这种解释表示非常之不理解,而我根本不需要他们理解,我只要不丢掉自己的理解就好了。

混着“团长”的菜肴,与之聊着很开心,即使不是处在一个年龄段上的人,也是有着少许共同语言的。并非一个年龄段上的就一定能够产生共鸣,且言语激扬。

我也在此祝福“团长”,身体保持一贯的健康,晚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篇3:人生本是孤独的杂文随笔

人生本是孤独的杂文随笔

看似人来人往的热闹,但多数时候如同坐公交车总有人在喧哗,自己顶多是个看客,内心里是孤独的。即使某趟车上有个熟人拉活,也多是些套话和废话,剩下的时光依然孤独。

一路走来,同学、同事、朋友、亲戚等确也不少,但别人也就别了,各自走各自的路,各人忙各人的事。时间久了,许多熟人也生分了,情感也远也淡了。世俗社会中,当别人以为你没啥用处或者不用你时,你便成了孤家寡人了。即使亲戚们大多只是按礼数逢节走动,过程过了,你依然是孤独的。有时候想与别人拉话,一是别人忙不想与你说啥,二则即拉话则各说各事,很难认真听你诉说或换位思考的。浮躁功利的世上,人们更多的忙着自己的事务,奔着自个儿的利益,甚或用势利的眼光打量一个人的价值。

有人有地位有势力,结交的人众多,一旦失势则众人又自动散去,这本自然。就是同一家人,也因了各人的三观不同,实力不同,对许多事情依然是有办法的没想法,有想法的没办法,很难合理用力共克艰难的。比如家人生病,其它人顶多也只能安慰和照料,病情好转还得自己康复。父母年迈身弱,子女们除了孝心多也无可奈何,大致这世上的道理还是有福自己享,有罪自个受,别人替代不了。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世态本就炎凉,更多的人性是趋利避害的。加之花无百日红,人生中多数还是有起有落的。今日的热闹也许明日则冷清,今日聚首也许明日便分别了。多数时候普通人从开始便很平庸,人脉人气不旺,圈子的层次低且小,又被琐事杂务拢着,自然这日子便过得平凡而艰辛了。凡事都得付出汗水和真金白银,更多的'时候是无助与无奈的孤独。

现在的手机微信朋友圈,细看几乎是个痰盂,都按自个儿喜好往里吐东西扔杂物,唯缺彼此间的关怀与关注。虽在朋友圈却感孤独,没人和你认真说话,都在娱乐着。

也许有人说多包容,多理解,尊重别人发言的自由,退出这个朋友圈,发现生活依旧,才明白进了朋友圈依然是路人看客,并没觅到朋友,还添了新的孤独。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当然不可以己之标准要求别人,还是过自己的日子享受这份孤独的好,对别人最好也别有指望和企图,凡事自己努力,尽人事听天命。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活自己的人走自己的路。有有意逢迎谁,讨好谁,也不可随意去伤害谁,排挤谁,该你的别人也争不去,不该你的争也无益。本着良心做事,本着仁心做人,孤独的时候,便可多份宁静。

篇4:畅游网络享受生活的杂文随笔

畅游网络享受生活的杂文随笔

如今,年轻人在网络上畅游已不是新鲜事,许多老年人也不甘示弱,他们沉浸于健身、养花、散步、旅游之余,也在为社会继续发挥余热。上网成为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一种方式。让我们走进他们,分享他们的网络生活。

张成德:天涯是亲密的朋友

今年73岁的张成德是公司一名退休职工,他喜爱读书、旅游、摄影,最爱的还是网上冲浪。

的时候,他在孩子读书的大学里第一次接触了网络,尽管当时只是局域网,信息量和网速都有限,却让他对网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子女和网友推介,他成了中文BBS天涯社区的注册网友,因为发帖频繁,互动积极,不久就被网友推荐当了版主,参与了版面的义务管理,并先后担任过天涯社区四个板块的版主。他在天涯社区备受关注,粉丝接近5万人。他在网上有很多朋友,出远门旅游、采风,常常会得到全国各地网友们的大力帮助。

张成德经常在网上发表自己拍摄的照片或文章,比如游记、言论、人生感悟,很快就会有上千人浏览,许多人都会跟帖,和他交流畅谈。他发的帖子,曾被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引用,做过一期专题节目。他还在市广播电台做过老年人上网的专题节目,他的上网感悟刊登到《宝鸡日报——西部周末》的版面上。

张成德这样认为,上网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内容,网上冲浪可以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他现在不仅是社区里的一名资深网名,更是一名电脑高手,他教会了社区很多老人如何使用电脑,手把手地教他们学习打字,还帮助他们申请了QQ号,加入QQ群,掌握聊天技巧,帮他们使用电子邮件。他还会简单的电脑维护,常用软件的安装使用,帮助了社区里的不少朋友。

说起上网的乐趣,张成德说,“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在和他们沟通的过程中我也在学习,网络就是一部生活百科全书。”

贾振西:网上晒作品

贾振西是石油东厂社区出了名的摄影迷,他的足迹踏遍祖国许多名胜,拍摄的照片多达几十万张。为了便于储存、处理照片,他才开始慢慢接触电脑。真正产生兴趣是在参加了一期专门为社区离退休人员举办的电脑学习班后,他便开始潜心学习电脑知识。

起初贾振西不会打字,他有一些摄影中的疑问都是在书本中找寻答案,或者“求”孩子们抽空帮他录入,寻求答复。时间一长,他感到太麻烦,于是下决心自己学打字,经常是几个小时过去了才打出几十个字。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他的打字速度很快,和网友们交流也是得心应手。

在有了自己的QQ号后,他加入了好几个摄影沟通群,大家经常在一起探讨摄影技巧和感受,比如拍摄的角度如何选择,怎样才能抓住风光的瞬间······他还把自己拍摄的照片晒在网上,网友们都是赞不绝口,有的网友给他留言说,要专门向他请教摄影中的拍摄技巧。他还把自己的摄影经验放到贴吧或QQ群里,供大家交流分享。

今年70岁的贾振西说:“网络是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给我的晚年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

上网将自己的喜好、感悟与人分享,是一种心态,一种洒脱,一种温情,一种挚爱,更是一种释放的方式。人,生活在世上,必定经历很多,承受很多。人生像一场跋涉,有急流,有坦途,有欢乐,有寂寞,沟沟坎坎,忙忙碌碌。尘世的喧嚣与浮躁,物质的`引诱,情感的困惑,繁重的工作,让人时刻感觉到每天生活在压力之中,茫茫然,随着时间堆积,然后越来越多。于是,心也就滋生出许多无奈,许多人都只顾感叹,感叹命运的不济,感叹生活的不公,然而有些人选择释放自己。

张成德和贾振西两人虽已退休,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一如既往。通过上网重新寻找生活的乐趣,丰富了晚年生活。他们将叹息变成动力,尝试着放下肩上的担子,丢掉所有的不快和烦恼,利用退休闲暇时光,去追求自己所爱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品一本书,爬一次山,望一眼海,去小溪边看溪水奔流,去山林中听鸟儿啁啾,去草地上闻花儿飘香······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释放自己,努力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畅游网络,享受生活。

篇5:生命的旅途不孤独杂文随笔

生命的旅途不孤独杂文随笔

你喜欢用画笔描绘世界的美好孤单

傍晚的小茶馆里昏暗的灯

一个男孩弹着吉他唱着民谣

他好年轻

你,不由想到了自己的曾经

随着歌声有一抹叫作轻愁的东西

在你身体里苏醒

像在讲一个故事里的心情

你静静的听

微醺的神智刚刚好呈现出朦胧的美

你指着灯火阑珊的地方

一字一句地说

“那里曾经住着我心爱的姑娘”

等一盏盏的灯熄灭了

还有你那带着微涩的回忆

在眼光流转之处

前面的情侣并肩的温暖

似曾相识吧

只是,此时你感到了一点儿冷

在这春末的街头

街边的橱窗依然有点点灯火

那里悬挂着衣裳和她硬要你试穿的'那件很像

还有那个笑的灿烂的老板娘

如今,已有一个男娃缠绕在她的身旁

夜很静,路很寂寞

两只迟疑的脚

怎么也走不进梦里的小城

和她回眸一笑的夜晚

记得这里吧,我心爱的姑娘我们曾经手牵手走过这座石拱桥曾经对着月亮我许了一个愿望要你永远只对着我一个人傻傻的笑

也曾再遇见美好的女孩

她们微笑着喊我的名字那瞬间

也曾怀疑是你

只是,偏偏你是不一样的烟火

天边醒来的朝霞,总是红着脸

她还记得那天

我偷偷吻过你的长发

你娇羞的一瞬间

午后的暖阳正好

二胖倚着门槛开始假寐

路过的行人都驻足它的安逸

而我更想知道此刻它是否还会记得你的味道

和你一起看过的风景还是老样子

而我仍然愿意独自行走在那片天地

在那里我能感觉到你的呼吸

和你写在沙土里“我愿意”的痕迹

还是那个钓鱼的老伯么

远远的不敢过去

你说过他垂钓着寂寞里的心甘情愿

你拥抱着你烟火里的美好

相约每年来这里,坐不同颜色的船

直到彩虹的赤橙黄绿青蓝紫都一一坐过

只是你忘了继续向前,留在了那年的那个春天

而我已经把所有颜色都为你坐了一遍

同一个视角同一个角楼

不同的是没有了你做的鬼脸

没有了风吹过你长发时淡淡的清香

多么希望那个肆意的女孩是你

只是当我专注的看过去

才发现

我眼里都是曾经你的顽皮和淡淡的羞涩

若可以

我一定不再吝啬自己的语言

“我想你了,你还好吗?”

你可听见我的心跳变成了你雀跃时的歌唱

在这座小城里

总藏匿着我无法错过的情绪

忧伤和欢喜

只因为有过一个你

谢谢你来过我的身边

谢谢你愿意陪我一起临风听雨

谢谢你美好着我的回忆

谢谢你留在我耳畔的气息

倘若有来生

请与我再相聚

倘若没有

那么请长住我心里梦里直到我失忆

篇6:孤独是人生的常态杂文随笔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杂文随笔

从前我工作的地方在那僻壤的一隅,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亦不与人间的烟火尘世为伴。毕竟,离当地的村落还有一点点路程。

每天八点多上班,中午十一点多下班吃午饭,午休时间有两三个钟,这时间足够让我们饭后去田间散步一番再回来睡一个午觉。

在那春风和煦的初春,我们往往会在吃完午饭后,邀上几个女同事,三三两两,一边谈天说地一边留心观察途经的山间小路,田边埂上是否有美丽的小花,好看的绿草。

果不其然,很快我们便看见了那路边开着的各种虽美也默默无闻的无名小花。还有田埂上那正开得盛极的紫云英,泽珍珠菜。

或者,带上几个便利袋,我们一起饭后散步到田间路边去摘艾草,绿绿点点的早春田里,到处盛放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在夏天,因为天气太热不适合散步,同事们便骑上摩托车,载着我 ,我们一起去附近的村子看荷花绽放。

在那荷塘的岸边,至今回荡着我们的笑语欢颜,还有那个至今都难以忘却的穿着裙子下荷塘去拍花,结果被主人家逮个正着的那一幕。

可是,慢慢地,慢慢地,我厌倦了那种一眼便看到头的日子。那种每天等退休一样的日子,我过怕了。

那时的环境,真的好静;每天的生活,规律而单调。每天四点半准时下班,下班之后,整个居委会外面的那个大大的,空荡荡的操场便属于我,我一个人脱了鞋子在操场拔野菜、拍野花、挖蘑菇,赤脚坐在草地看书,躺在草地上看天空。当然,很多的时候,我都选择沿着跑道一个人一圈一圈地慢慢跑。跑累了就重复前面说的那些小动作,或看书,或拍花,或拔野菜,甚至,无聊到,满草地找刚刚冒出头的小蘑菇,然后一个人静静地趴在草地上很认真很认真地拍它们,直到,太阳从操场那边的那丛竹子旁落下,我便回去热饭吃饭洗澡。

有时候也会在下班的`时候坐同事的车,去到附近的街上、超市购买一些生活日常用品,补充一些生活所需物质。

每当那个时候,看见超市附近那些人来人往的年轻人(主要是大学生,那里之所以热闹就是因为有一所大学在此),我总有一种格格不入之感,觉得自己年纪轻轻早已像一个与世隔绝隐居的人,日子过得安静简单而孤独。

于是,每当周末来临,我总是可以以家很远需要赶车为由跟领导申请提前走,然后领导会很贴心地叫另外的同事中午下班的时候顺便车我去车站,这样,我就可以搭乘下午的车早点回家。亦或是,到了星期五下班后,就会坐同事的车直接去到火车站,然后在别人吃晚饭的时候,我人就到了所谓的大城市,一线城市。

我就是这样,对自己的人生毫无目标,只是想以这样折腾的方式,暂时逃脱自己所处的环境,以此来获取自己以为的需要的温暖。总是想着,热闹是别人的,而我什么也没有,只有青山孤影为伴。

原以为自己很能耐得住寂寞,至少不怕孤单。

原来,是我高估了自己。

渐渐地,我生了逃避之心。不想再过这种波澜无惊,两耳不闻世界事,一心只读公考书的日子。

后来的后来,所有人都拗不过我,我得偿所愿离开了那个青山绿水静得跟当尼姑的地方。

我以为,这下该如同鱼入大海,鹰翔苍穹般自由自在,却发现,世事那竟是如此的残酷。一直被养在温室的我,哪里会是那些老练之人的对手,根本就毫无招架之力。

在那样的环境中,我变了,变得越来越不合群,越来越沉默。

在那充满尔虞我诈的现代都市中,我又是那一个,格格不入的那一个。

于是,越来越爱独处的我被人家说没有存在感、不合群、阴气太重(老是爱呆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这个时候,内心深处竟是对以前日子深深的深深的怀念。

人,是不是都是这样?是不是总是这样?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_?已得到的不珍惜,得不到的总是苦苦追寻?

到头来却发现,热闹一直是别人的,自己什么也没有!

原来,孤独,才是我们的常态!

人生路漫漫,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都是独自一人在自己的路上走,自己欣赏途中的风景,自己亦成了自己的风景;至于那些与我们相依相伴的同路人,我们,彼此不过是彼此的一程风景。

有幸同行,我们该懂得感恩;到了分离之时,也无需伤感。彼此,只是因为缘尽了,便散了。

你曾丰富了我的人生之书,我曾点缀过你的人生景致。

如此,岁月静好!

篇7:每个人都生来孤独的杂文随笔

每个人都生来孤独的杂文随笔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可我们却不再尝试了解对方。最近我在看沙海,我在刷漫威,我在追星,可是这些我都没有和你们提起,也懒得提起。

我们用小小的手机屏幕掩饰无言,用微笑演绎亲近。

当你存在时,你便是孤独一人了。

小时候无比敬仰的、像神一样无所不知的爸爸妈妈也渐渐变得固执、陌生,你喜欢什么,你最近在看什么、听什么,不是没有尝试过沟通,可每一次,每一次,他们的不知所云,甚至拒绝、厌恶的表情都能一点一点将你的热情浇灭。

我的爸爸妈妈不是不爱我,不是不关心我,可我每次试图和他们聊天沟通时,他们要么爱搭不理,要么上纲上线。

我:“啊啊啊,我和你说啊,钢铁侠真得好帅!蜘蛛侠真得好可爱啊!”我爸:“嗯嗯,不过这些疯子电影还是少看,一天就知道崇洋媚外,记得要认真学习,多看课本才行!”我:“……我知道了。”

我:“哇,妈妈,我最近又脑洞了一篇新文章,你看看啊!”我妈(瞄了两眼):“你写的什么哦,疯子一样,看都看不懂……”我:“啊,真的看不懂吗,哪里哪里,我给你解释啊。”我妈(微笑):“不用,不用,反正我也听不懂。你最近看学习了吗,一天到晚不务正业。”

是不是父母看他们的孩子,永远都是居高临下的,带着权威和不容反驳的固执。永远都能从一件小事上升到对子女的为人、成长、个性的负面评价。是不是父母的爱永远只能藏在咄咄逼人、尖酸讽刺的只言片语中。

于是,迫不得已,我只能尽量避免和他们交流,我所有的喜悲都只能藏在心里。

我理解的,子女的灵魂就像父母永远到不了的明天,我以为我们至少可以相互体谅,可我们却仍由事态发展,成了永不相见的飞鸟与鱼。

可能是我思虑过多,也可能是我过分敏感,从小我就体会到,父母对我的爱,并不完全是纯粹的、真挚的,为了维持这份爱,我必须按照他们的意愿生活,否则我就要被抛弃了。在他们疼爱我、夸赞我的前提下,是我要乖乖穿衣、吃饭,是我要认真努力地学习考试,是我要安静。

我是三姑六婆八卦时的谈资,就像小丑一样,被人剖析嘲弄……

当我让他们失望时,他们也不会打我,可有时候言语和表情肢体上的冷暴力更伤人心,在尴尬沉默的氛围中,他们冷着的脸,不屑的神情,犀利的言语,像无限制的'尖刀刺剑将我射入深渊,永无光明。

别看小孩子一副缺灵魂短智慧的天真样,好似永远只会在父母的臂弯里撒娇耍赖,可是动物趋利避害的生物本能是镌刻在千万年进化基因里的,一旦大人们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他们便会竖起耳朵,内心百转千回,小心翼翼地“讨好”父母。

你不能说这是世故圆滑,这只能算一种生存本能,一种类似于在大自然中,雏鸟为了获取更多食物,便叫得更大声,嘴巴张得更大的生存策略。

于是我也不例外,我也精明啊,在我自己还没意识到的时候,我便对所谓的疼爱有了危机感,我不再过分耍混撒娇,我也会学着安静、学着成熟,尽管那根本不是出于我的本意。

后来,我就变成了一个敏感、自卑、喜欢讨好他人,厌恶社交的死宅。我曾一度将《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几米)奉为圭臬,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犯和父母相同的错误。可是后来我惊恐地发现,我“完美”继承了父母尖酸刻薄、冷嘲热讽的说话方式,完全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只顾自己嘚啵嘚啵地表达,我对交流这件事就更显疲惫。

再后来,为了避免自己无意间伤害他人,我就变得沉默了。我成为了朋友们口中最棒的倾听者,那些发泄出来的不安与黑暗,在我这里有进无出,说过了便忘了。

可惜我也是一个社交动物,我也有想要倾诉的时候,那些矫情的、天马行空的、无聊的想法,都只能被我强行倒入密闭的锅中,希望能几勺子搅合搅合化为干净无害的矿泉水。

能找到认真听你说话的人,多难得啊。

哪怕是我的父母,他们有时也应付了事,就像放了个屁,不值一提。

长夜漫漫,明灯半盏,一人独坐,谁人不是生来就孤独。

【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1.孤独成平淡无奇杂文随笔

2.自由,孤独,成长的杂文随笔

3.相由心生杂文随笔

4.享受孤独作文_初一作文

5.享受孤独的句子

6.享受孤独350字作文

7.杂文随笔用什么方式来享受爱情

8.孤独是上天给你的幸运杂文随笔

9.谁不是在挫折中长大杂文随笔

10.别抱怨,我们本来就孤独美文

下载word文档
《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杂文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