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 5
“伶绍宣”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伶官传序》 5,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伶官传序》 5,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伶官传序》 5
《伶官传序》 5
伶 官 传 序欧阳修
[教学目标]
1.了解“满遭损,谦得益”和“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理解本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地进行论证的写法,了解文言词语的省略。
[教学重点]
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弄清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及对作者结论的评价。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永忠”。北宋吉州永丰(江西永丰)人,官至枢密副史,参知政事。
在政治上,他早年支持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旗帜鲜明,曾就范仲淹被黜事,上书斥责谏官高若纳趋炎附势,不敢主持正义,因而遭到贬谪。晚年思想渐趋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是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对北宋诗文改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创作,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成就,以散文最为突出。他的文章,含蓄委婉,平易自然,各类文章又各有其独到之处。例如他的记事文往往运用精炼的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活动或山水的景色,并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他的史/论文常常充满激情,选择不同时代的类似史实作适当比较,经过反复论证,最后自然而然地得出切合现实的经验教训。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新五代史》等。
解题:
课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伶官传》记叙了后唐庄宗李存 (x ) 宠幸的`伶官(伶人──乐工,伶人做了官称为伶官)景进、史彦琼、郭门高等人败政乱国的史实。按照《新五代史》的编写体例,多数传文的开头都有一段序论,用来表述作者对所记史实的感想和议论。《伶官传》的开头也有这样一段序论,由于写得比较出色,因此,后代有人让它独立成篇,编入古文选本,同时又加上一个标题,叫《五代史伶官传序》或简称《伶官传序》。
呜呼! 盛 衰之理,虽 曰天命,岂非 人事哉⑵!原庄宗⑵之
( 国家和朝代)兴盛衰亡 虽然 (由于)
原:动词,推究事物的本源,如“原君”
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可以知之矣。
和 他 天下的原因 就 这个道理
其:代庄宗之:代天下 所以:……的原因 之:代“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世言⑶晋王之将终⑷也,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⑸,
世人说 死的时候 拿 箭 梁王是 仇人
燕王,吾所立⑹,契丹与吾约 为 兄弟⑺,而 皆背晋以归 梁。此三
是我立他做王的 订盟约结为 可是(他们) 而 归顺 个
约:名作动,订盟约其:命令副词
者, 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⑻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之)而藏之于庙。
人 都是 一定 心愿 宗庙里面
其后 用兵, 则遣从事⑼以一少牢⑽ 告 庙⑾, 请 其矢⑿,盛(之)以锦
他以后带兵打仗的时候 部下 用一头猪一头羊祭告宗庙 请出那 三枝箭
用兵:带兵打仗 太牢:牛、猪、羊各一头 少牢:猪、羊各一头
囊,负(之)而前驱, 及凯旋而纳 之⒀。
走在队伍前面 保藏
之:代宗庙
方其⒁系燕王父子以组⒂,函梁君臣之首⒃,入 于太庙,还矢(于)先
当他 缚 进入 把箭还给
组:丝带、丝绳,泛指绳索 函:名作动,用木匣子装着
王,而告(之)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状哉!及仇雠⑴已灭,天下已定,一
气概 昂扬 雄壮极了 消灭平定
夫 夜 呼, 乱者 四应⑵,仓皇东 出,未及见贼而士卒已散,君臣相
军士在夜间呼喊起来 作乱的人四方响应 向东出逃 没等 贼寇 溃散 面面
仓皇:匆忙的样子
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 断 发,泣下沾襟⑶,何其衰 也!岂 得 之 难而
相觑 去的地方 对天发誓截断头发 多么 丧气啊 难道是得到天下
其:表疑问语气
失之易欤?抑⑷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 于人 欤⑸?《书》曰:“满 招 损,谦
还是 痕迹 出自于 人事吗 骄傲得到损害谦虚
本通原,名作动,推究事物的本原
得 益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⑺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
谨慎得到益处 安乐 自身 这是 道理
兴:使……兴盛 亡:使……灭亡
故方其 盛也, 举⑻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
当 后唐强盛的时候 所有 竞争
举:全,所有
困 之⑼,而身死 国 灭⑽,为天下笑,夫 祸患常积于忽微
围困了他 而他自己中流矢而死国家随之灭亡 被 耻笑 人生的 在微小的
为:表被动忽 忽微:形作名,微小的事
⑾, 而智勇 多 困于所溺⑿, 岂 独 伶人 也哉?
事上累积而成 的人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惑 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智勇:形作名,智勇的人于:表被动
第 二 课 时
简析课文:
这篇短文是一篇传记的小序,内容着重在议论。(正文──/论文)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论点,以唐庄宗的事例为证。
一开头,提出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作者在这里虽未完全否认天命,但强调国家(或个人)的盛衰,“人事”是决定性的因素,紧接着便以唐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作为论据,来证明自己这一论点的正确。评论唐庄宗,是全文的重要内容。
第二段:追述晋王的遗命和唐庄宗如何接受和执行晋王的遗命。
要评论唐庄宗,就要从他的生平大事着眼,唐庄宗平生的大业,就是谨遵父志,消灭仇人。这一段分两层叙述:
1.较详细地叙述了晋王的临终遗嘱。
2. 叙述唐庄宗接受三矢后,对待三矢的严肃的态度,也正表现了他对待父亲的严肃态度,他“凯旋”归来,说明他实现了父亲的遗愿。
第三段:把唐庄宗的“盛”“衰”情况作对比,说明他事业的成败,在于人为。
以此论证了论点。可分三层:
1.写唐庄宗“系燕王父子以祖,函梁君臣之首”,把它们献于太庙,并且“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这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这里突出写一个“盛”字,一个“壮”字,表现了庄宗志得意满。
2.写他在天下已定之后,丧失警惕,终于招致失败,而且败得那样惨: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这里突出一个“衰”字与上半的“盛”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与文章开始的“盛衰之理”前后呼应。
3.用两个疑问句作结,前一句指出“得难失易”,后一句指出“成败之迹,皆自于人”。这两句虽是疑问句式,但实际意思是肯定的。前一句概括了本段的内容,又回顾了第一段“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后一句则回顾了第一段“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既是给庄宗作结论, 也紧扣全文的中心论点。为了更充实这一论点,作者紧接着引《书》的话“满招损,谦得益”,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用理论作为论据来说明论点,这就把“成败之迹,皆自于人”的道理表达得更明确,更充分。
第四段:具体指出庄宗身死国灭的原因,并推广一层,为后世戒。
分两层:
1.再次对比庄宗的盛衰,与第三段相呼应,而着重指出他身死国灭的具体原因是“数十伶人困之”,根据这一史实,作者得出了自己的看法: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两句,既紧密地联系了庄宗的实际,也进一步论证了论点。
2.最后“岂独伶人也哉”一语,为当代和后世帝王提供教训( 实际也为一般人提供教训)。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二题、第三题。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5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2:《伶官传序》教学设计5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5
伶 官 传 序欧阳修
[教学目标 ]
1.了解“满遭损,谦得益”和“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理解本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地进行论证的写法,了解文言词语的省略。
[教学重点]
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 ]
弄清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及对作者结论的评价。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永忠”。北宋吉州永丰(江西永丰)人,官至枢密副史,参知政事。
在政治上,他早年支持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旗帜鲜明,曾就范仲淹被黜事,上书斥责谏官高若纳趋炎附势,不敢主持正义,因而遭到贬谪。晚年思想渐趋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是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对北宋诗文改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创作,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成就,以散文最为突出。他的文章,含蓄委婉,平易自然,各类文章又各有其独到之处。例如他的记事文往往运用精炼的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活动或山水的景色,并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他的史论文常常充满激情,选择不同时代的类似史实作适当比较,经过反复论证,最后自然而然地得出切合现实的经验教训。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新五代史》等。
解题:
课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伶官传》记叙了后唐庄宗李存 (x ) 宠幸的伶官(伶人──乐工,伶人做了官称为伶官)景进、史彦琼、郭门高等人败政乱国的史实。按照《新五代史》的编写体例,多数传文的开头都有一段序论,用来表述作者对所记史实的感想和议论。《伶官传》的开头也有这样一段序论,由于写得比较出色,因此,后代有人让它独立成篇,编入古文选本,同时又加上一个标题,叫《五代史伶官传序》或简称《伶官传序》。
呜呼! 盛 衰之理,虽 曰天命,岂非 人事哉⑵!原庄宗⑵之
( 国家和朝代)兴盛衰亡 虽然 (由于)
原:动词,推究事物的本源,如“原君”
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可以知之矣。
和 他 天下的'原因 就 这个道理
其:代庄宗之:代天下 所以:……的原因 之:代“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世言⑶晋王之将终⑷也,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⑸,
世人说 死的时候 拿 箭 梁王是 仇人
燕王,吾所立⑹,契丹与吾约 为 兄弟⑺,而 皆背晋以归 梁。此三
是我立他做王的 订盟约结为 可是(他们) 而 归顺 个
约:名作动,订盟约其:命令副词
者, 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⑻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之)而藏之于庙。
人 都是 一定 心愿 宗庙里面
其后 用兵, 则遣从事⑼以一少牢⑽ 告 庙⑾, 请 其矢⑿,盛(之)以锦
他以后带兵打仗的时候 部下 用一头猪一头羊祭告宗庙 请出那 三枝箭
用兵:带兵打仗 太牢:牛、猪、羊各一头 少牢:猪、羊各一头
囊,负(之)而前驱, 及凯旋而纳 之⒀。
走在队伍前面 保藏
之:代宗庙
方其⒁系燕王父子以组⒂,函梁君臣之首⒃,入 于太庙,还矢(于)先
当他 缚 进入 把箭还给
组:丝带、丝绳,泛指绳索 函:名作动,用木匣子装着
王,而告(之)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状哉!及仇雠⑴已灭,天下已定,一
气概 昂扬 雄壮极了 消灭平定
夫 夜 呼, 乱者 四应⑵,仓皇东 出,未及见贼而士卒已散,君臣相
军士在夜间呼喊起来 作乱的人四方响应 向东出逃 没等 贼寇 溃散 面面
仓皇:匆忙的样子
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 断 发,泣下沾襟⑶,何其衰 也!岂 得 之 难而
相觑 去的地方 对天发誓截断头发 多么 丧气啊 难道是得到天下
其:表疑问语气
失之易欤?抑⑷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 于人 欤⑸?《书》曰:“满 招 损,谦
还是 痕迹 出自于 人事吗 骄傲得到损害谦虚
本通原,名作动,推究事物的本原
得 益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⑺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
谨慎得到益处 安乐 自身 这是 道理
兴:使……兴盛 亡:使……灭亡
故方其 盛也, 举⑻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
当 后唐强盛的时候 所有 竞争
举:全,所有
困 之⑼,而身死 国 灭⑽,为天下笑,夫 祸患常积于忽微
围困了他 而他自己中流矢而死国家随之灭亡 被 耻笑 人生的 在微小的
为:表被动忽 忽微:形作名,微小的事
⑾, 而智勇 多 困于所溺⑿, 岂 独 伶人 也哉?
事上累积而成 的人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惑 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智勇:形作名,智勇的人于:表被动
第 二 课 时
简析课文:
这篇短文是一篇传记的小序,内容着重在议论。(正文──论文)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论点,以唐庄宗的事例为证。
一开头,提出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作者在这里虽未完全否认天命,但强调国家(或个人)的盛衰,“人事”是决定性的因素,紧接着便以唐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作为论据,来证明自己这一论点的正确。评论唐庄宗,是全文的重要内容。
第二段:追述晋王的遗命和唐庄宗如何接受和执行晋王的遗命。
要评论唐庄宗,就要从他的生平大事着眼,唐庄宗平生的大业,就是谨遵父志,消灭仇人。这一段分两层叙述:
1.较详细地叙述了晋王的临终遗嘱。
2. 叙述唐庄宗接受三矢后,对待三矢的严肃的态度,也正表现了他对待父亲的严肃态度,他“凯旋”归来,说明他实现了父亲的遗愿。
第三段:把唐庄宗的“盛”“衰”情况作对比,说明他事业的成败,在于人为。
以此论证了论点。可分三层:
1.写唐庄宗“系燕王父子以祖,函梁君臣之首”,把它们献于太庙,并且“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这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这里突出写一个“盛”字,一个“壮”字,表现了庄宗志得意满。
篇3:伶 官 传 序
欧阳修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识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
篇4:伶官传序
伶官传序
[教学目的]
理解课文“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一历史盛衰规律。
学习一般史论提出论点,运用史实步步深入进行论证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翻译全文,理清结构,背诵第三段。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解题;翻译全文,理清结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没--通“殁” 却匈奴┓却:使……退却,
连却之┛ 打退。
二、讲读新课
1、 解题(见注)
2、背景
五代时后唐庄宗称帝之后,迷恋伶人,“常与俳优杂戏于庭,伶
人由此用事”,朝政日非。后当他处于众叛亲离时,就是由于伶人郭
从谦(任指挥史)率领部下作乱,被乱箭射死的。因此欧阳修在本文
中发挥感慨,痛下针砭,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于“天
命”,主要在于“人事”。
3、译析课文
┏恪遵父命,终于报仇┓祸患常积于忽微
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
┗自胜而败,由盛而衰┛智勇多困于所溺
4、朗读课文
生读━━教者示范━━生齐读
5、口试
翻译词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解内容与写法,完成习题。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
二、补充多义词
盛、困、微(见书)
三、回答问题
1、第一题:作者用什么方法安排材料(强盛的材料)的?
以“矢”为线索。
赐━━受━━藏━━请━━盛━━负━━纳━━还
2、文章怎样前后呼应的?
(见板书结构)
3、体现写作目的`的是哪一句?
“岂独伶人也哉!”
4、作者作序,为何很少提到有关伶官的事?
A、传内已写;B、重在警告。
5、结论有何现实意义?(讨论)
6、归纳写作特点
A、材料安排好;
B、论证方法好(对比;例证)
C、语言运用好(长短交错;感叹、反问加强语势)
四、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其”字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一定)
其后用兵 (此)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他)
六、创造思维训练
&nb
篇5:伶官传序..
伶官传序..
教学目标 :
1、德育目标: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知识目标:
A掌握实词:原,恨,其,乃,纳,何其,函,忽微,逸豫。
B、多义词:与,归,易,告
C、虚词:于,为
D、词类活用:兴,亡身,函梁,夜呼,东出,
F、古今异义:至于
3、能力目标:
A、筛选主要观点,论据,论证的信息能力
B、掌握词类活用的相关知识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引出文章论题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赞叹项羽是个英雄,宁死也不愿苟且偷生。项羽这个人,由西楚霸王到乌江自刎,他这一生,是引起后人的.许多感慨的。他在自刎前曾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惨败----“天亡我也”。那么项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是天亡他么?人不知己者如是,真是可悲可叹,那么今天我们就由此来学习一篇探讨“盛衰兴亡之理”是在人还是在天的文章----《伶官传序》。
二.作者作品与时代背景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刻苦自学,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及第。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卒谥文忠。早年热心政治改革,但晚年对王安石变法有所不满。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积极培养后进,因而成为北宋中叶文坛领袖。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诗、词也有很高成就。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伶官传序》是他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伶官传》是一篇合传,写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四个伶人。写敬新磨善于讽谏,没有贬词。另三个人都出入宫掖,货赂交行,偶不逞意,即陷人于罪,破家灭族,使后唐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作者作此序是为了告戒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表面的虚荣。
三、释题:
伶,乐工,艺人。伶官,乐工作了官。《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封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官出入朝廷,作威作福,使朝政日坏,后发生**,伶官郭从谦带人围困庄宗并将他乱箭射死,李克用谪亲子孙全被诛杀。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史实而写的序。
四、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1.判断下列对划线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是否正确
A 以三矢(shi 弓箭)赐庄宗而告之曰( )
B 在遣从事以一少牢(shaolao 指祭品)告庙( )
C 请其矢,盛(sheng 丰盛)以锦囊( )
D 方其系(xi 捆缚)燕父子以组( )
E 及仇雠(cou 仇人)已灭,天下已定( )
F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jing 衣襟)( )
2.判断下列各句中停顿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A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C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D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五、阅读分析第一、二段
(一)补充注释
1.盛衰之理 理:道理
2.岂非人事哉
[4]
篇6:《伶官传序》
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仓皇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
人生中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中积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所困,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
注释
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伶官: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
理:道理。
岂:难道。
人事:指政治上的得失。
原:推究,推其根本,形容词用作动词。
世言:世人说。
以:把。
立:即位。
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一定。
乃:你的。
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少牢:祭品,用一猪一羊。牢,祭祀用的牲畜。
锦囊:丝织的袋子。
前:在前。
负:背负。
及:等到。
凯:凯歌,打胜仗时所奏的曲子。
旋:归,回。
方:正在。
系:捆绑。
组:丝编的绳索,这里泛指绳索。
函:匣子,名词用作动词,指用匣子装。
仇雠:“雠”与“仇”同义,仇敌。
一夫:一个人。
仓皇:急急忙忙的样子。
及:等到。
断发:把发髻割下扔在地上,表示甘愿掉脑袋。
抑:还是。
本:探求,考察。
书:《尚书》,儒家经典著作。
兴:使……兴旺。
逸豫:安闲快乐。
迹:迹象。
举:全,所有的。
莫:没有人。
忽微:极细小的东西。
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
《伶官传序》赏析/鉴赏
北宋初期,薛居正编写《五代史》(《旧五代史》),认为王朝的更迭是由于天命所致,欧阳修对此不以为然。他自己动手撰写成了七十四卷的《五代史记》(《新五代史》),以史为鉴,以期引起宋朝统治者的警惕。《新五代史》问世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薛史不再被世人重视。欧阳修发议论喜欢用“呜呼”。《东皋杂志》的作者说:“神宗问荆公(王安石)‘曾看五代史否?’公对曰‘臣不曾仔细看,但见每篇首必曰呜呼,则事事皆可叹也。’余为公真不曾仔细看;若仔细看,必以呜呼为是。”这正说明了欧阳修编写这部史书的用意。
这篇序文与其说是写伶官,不如说是写庄宗。李存勖是一位英武果断之人,打仗时勇谋兼备。作者写他由盛转衰,教训十分深刻,十分惨烈。作者先从王朝更迭的原因写起,落笔有力,足警世人。这正是陆机在《文赋》中讲的“立片言以居要”。应该说,欧阳修的历史观比薛居正深刻,他认识到了“人事”的重要性。然后,作者回顾历史,概述了庄宗临危受命的情景。这段描述,言简意赅。随后,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描述了庄宗由盛转衰的过程。这是文章的重点。“方其……可谓壮哉!”极言庄宗志得意满,又为下文张本。“及仇雠已灭……何其衰也”,犹如从万丈高空跌落下来,与先前形成强烈反差。这样的对比给读者的印象极为深刻。作者的目的并不在于描述景象,而是总结历史教训。开头的“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虽然否定了天命之说,但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观点。当描述完庄宗由盛转衰的过程后,作者开始总结历史教训了。他先引用古书上的话,意在告诉读者,这个道理古人已经知道,庄宗没有记住前贤的话。然后作者道出自己的体会:“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读者至此,会很自然地想起另一位先哲的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看来,贤明之人都有些相同的见解。
从庄宗的盛衰史中,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敌人往往是自己生存的必要条件。有敌人是坏事,但也是好事,因为他能使你警钟长鸣。庄宗之所以“壮哉”,就是因为敌人存在,激励他发愤努力,完成先王未竟的事业,告慰先王在天之灵。当敌人被消灭后,天下平定,庄宗就失去了警戒之心,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从此便沉溺于声色之中,在“逸豫”中葬送了自己,也葬送了国家。像庄宗这样的人,他的敌人被消灭,也就预示着他自己开始走下坡路。
欧阳修在文章最后写道:“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庄宗不是一朝而蹈死地的,他也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最后死在自己宠幸的伶人手里。这个现象启示我们,打倒自己的,往往是自己身边的一些人和事,或者就是自己。这些因素由小积大,由少积多,最后来个总爆发。这就启示我们,要防微杜渐,发现不良的苗头,立即改正,如此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欧阳修的这句话,其实是写给北宋最高统治者看的。北宋王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政权,正是因为不能自强,所以最后也落得个“身死国灭”。历史就是这样无情,也是这样惊人地相似。
沈德潜评论本文:“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此言达哉!
【《伶官传序》 5】相关文章:
2.伶官传序教案
3.伶官传序翻译
6.《马伶传》教案
9.官宣文案
10.收官句子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