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浅析同层排水系统论文

浅析同层排水系统论文

2024-07-01 07:35:1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清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浅析同层排水系统论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浅析同层排水系统论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浅析同层排水系统论文

篇1:浅析同层排水系统论文

浅析同层排水系统论文

1.住宅排水管道同层布置设计的依据

1.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第6.1.6条指出,“住宅的污水排水横管宜设于本层套内。当必须敷设于下一层的套内空间时,其清扫口应设于本层,并应进行夏季管道外壁结露验算,采取相应的防止结露的措施。”该条文建议排水横管应尽量设于本层。

1.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第4.3.8条规定,“住宅卫生间的卫生器具排水管不宜穿越楼板进入他户。”在其条文说明中也建议采用同层排水。

1.3《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版)2.7.4条规定:排水支管应以本户为界。

1.4国家标准图集《住宅厨、卫给排水管道安装》03SS408也针对同层排水做出了一些标准设计。

2同层排水的特点和做法

2.1特点

同层排水顾名思义就是说本层的排水问题在本层解决,安装、检修等不影响下一层,当然排水立管还是贯通各层的。它具有:

①房屋产权明晰:卫生间排水管路系统布置在本层套住户家中,管道检修可在本户内进行,不干扰下层住户。

②卫生器具的布置不受限制:因为楼板上没有卫生器具的排水预留孔,用户可自由布置卫生器具的位置,满足卫生洁具个性化的要求,开发商可提供卫生间多样化的布置格局,提高了房屋的品位。

③排水噪音小:排水管布置在楼板上,被回填垫层覆盖后有较好的隔音效果,从而排水噪音大大减小。

④渗漏水机率小:卫生间楼板不被卫生器具管道穿越,减小了渗漏水的机率。

2.2同层排水的做法

同层排水技术目前主要有三种做法:一种是卫生间降板方式;第二种是墙排水(以管道隐蔽安装系统为主要特征)方式;第三种是垫高卫生间地面的垫层式。

(1)降板同层排水

卫生间楼板下沉300mm左右,作为管道敷设空间。下沉楼板采用现浇砼并做好防水层,按设计标高和坡度沿下沉楼板面敷设给、排水管道,并用水泥焦渣等轻质材料填实作为垫层,垫层上用水泥砂浆找平后再做防水层和面层。

(2)不降板同层排水

卫生间洁具后方砌一堵假墙,形成0.18m左右宽布置管道的专用空间,排水支管不穿越楼板在假墙内敷设、安装,在同一楼层内与主管相连接。卫生洁具选用悬挂式洗脸盆、后排水式坐便器。该方式达到了卫生、美观、整洁的要求。论文参考网。

(3)卫生间垫高法

垫高卫生间地面的垫层法,这种方式采用的不多,原因是容易产生“内水外溢”,最主要的是不符合无障碍设计。在老房改造中不得已的情况下偶尔采用。

3 同层排水不同做法的分析

3.1降板同层排水

(1)降板同层排水其适用范围广,设计时确定好降板的高度,一般不小于300mm。

(2)降板同层排水虽然满足了同层的要求,但管道的运行情况无法知道,增加了检修的困难。

(3)沉箱(降板空间)的排水问题:面层的防水要是做的不好,沉箱就变成了一个污水池,破坏了建筑和环境卫生。这也是降板的一大隐患。

3.2不降板同层排水

(1)不降板同层排水,卫生器具布置灵活,采用专业的隐蔽安装系统,管道的安装检修都很方便。

(2)卫生器具问题

要作到同层排水,卫生器具的排水口应该在地面以上。采用该方法时,设计时要采用相应的卫生器具,例如:隐蔽式水箱、洗脸盆、大便器等均为挂式,该方式达到了卫生、美观、整洁的要求,但价格较高。

(3)地漏问题是不降板同层排水的最大问题。

规范要求必须设置地漏。地漏可以采用侧墙式地漏解决,卫生间垫层厚度需增加到100mm左右,而且必须土建施工预埋。

4结语

同层排水系统是室内排水领域的.一次革命,尤其适用于住宅建筑。它解决了本层排水本层清通检修的问题,保证了卫生间装修最大的自由度。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随着同层排水技术的推广及同层排水接入器等新的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会很快跟上。楼板不用下沉也能实现同层排水的要求。

同层排水走向广泛的应用需要规范的引导和政策性的扶持,加大对同层排水技术的引导力度,用创新思维方式发扬我们的自身优势,开发同层排水的优秀零部件,同层排水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就指日可待。

篇2:同层排水技术的几种类型的探讨论文

同层排水技术的几种类型的探讨论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建筑使用要求的逐渐提高,同层排水技术越来越受到开发商的重视和消费者的关注。文章对我国常见的几种同层排水技术的类型作了综述,总结了传统大降板式、TTC(脱卸式)少降板、日本集水器式、欧洲隐蔽墙安装系统、管道穿外墙共用水封式、垫高式六种同层排水技术。

关键词:同层排水;假墙;隐蔽式同层排水;降板式同层;TTC;杜菲斯;集水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同层排水技术因其具有卫生环境好、安全性好,产权明晰,卫生器具可以个性化布置,可预制化安装,检修和改造方便,节省下层管道布置空间,防火防冻等显著优点而在新建住宅建筑、公共建筑或旧房改造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多,下面文章就我国常见的几种同层排水技术的类型作综述分析。

1 传统大降板式同层排水技术

大降板式同层排水技术,又叫沉箱式同层排水技术,该方法是将卫生间楼板局部下降300~450mm,在下降的空间内布置管道,然后利用焦渣,粉煤灰等轻质材料回填。具体做法参见国家标准设计图集12S306《住宅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安装》。该方式中坐便器仍然安装在地面,不能消除卫生死角;降板距离大,减少卫生间净高;与洁具相连的支管与装饰层间容易产生防水失效,导致沉箱内易产生积水;沉箱内的积水将会因毛细作用渗入墙体,导致墙面受潮破坏装饰或产生局部霉变;沉箱内一旦出现积水,处理困难,随着技术的发展,有人提出沉箱内的积水采用二次排除装置,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成本。

2 TTC(脱卸式)少降板同层排水技术

由于传统的大降板式同层排水技术降板幅度大,提高了结构施工难度,增加了回填成本和对楼板的负荷,同时积水问题又难以解决,近年来,国内出现了TTC(脱卸式)降板同层排水系统。

TTC系统是由总管、多通道接头、回填层积水排除装置、支管、座便接入器、多功能地漏、多功能顺水三通等多种零部件构成。其做法是将卫生间楼板下降20-25cm后在楼板上铺设该系统,然后回填20cm左右的粉煤灰或其它轻质材料混凝土,再用5cm左右细沙混凝土找平。所有配件埋于回填层内,将配件面板和座便接入器接入口调正与地面保持平齐即可。系统中的所有配件,都具有调节高度的功能,不管其配件安装在卫生间的哪个位置,都能调至于地面平齐,而且所有支管都能保持规定的倾斜度。该系统使用多功能专用地漏,有效解决地面排水和防臭的问题,管道系统采用可脱卸技术,方便脱卸清洗和清通,采用专用积水排除装置使得回填层积水问题得以解决。目前该系统在江苏、上海、广东、陕西、山东等省份发展较快。

3 日本集水器式同层排水技术

该技术采用一种叫做排水集水器的核心设备,各卫生器具的排水管都单独连接至排水集水器,经由集水器统一排放至立管,不同卫生器具的排水互不干扰,且集水器自带清扫口,清通方便。在日本,集水器和器具支管在卫生间地面架空安装,卫生间地面不下降,这不符合我国的习惯,故我国的做法是将卫生间地面降板300mm后在下沉空间内布置集水器和各器具支管管路,然后回填,采用这样变通的做法之后同时也带来了沉箱积水排除的问题,同时由于回填层和管路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容易导致管道因受膨胀挤压而破裂。建成的位于兰州市雁滩的甘肃省“健康住宅建设试点项目”的某高档住宅小区就采用这种同层排水技术。

4 欧洲隐蔽墙安装系统同层排水技术

隐蔽墙安装系统同层排水在欧洲已广泛使用,经历过50多年发展,该技术在欧洲已经非常成熟。该技术是将排水管道、坐便器冲洗水箱整合在管道墙(假墙)内,卫生器具采用挂式后排水方式并固定在专用支架上,这种支架称作杜菲斯支架,在欧洲,支架强度要求可承受400kg质量。安装时先将隐蔽式支架与墙面或地面固定牢固,再安装排水管道和给水管道,然后将卫生器具安装在支架上,最后用装饰材料将支架隐蔽,只外露壁挂的卫生器具本体和龙头,没有卫生死角,整个卫生间给人以整洁、干净的感觉。例如上海中心大厦、广晟国际大厦就采用这种同层排水技术。

5 管道穿外墙共用水封式同层排水技术

此种方式是将排水立管、排水横支管和专用通气管布置在外墙上,楼板不降,卫生器具采用后排式,器具排水管布置在楼板上,坐便器的污水排水管单独穿出墙外与排水立管连接,其余的洁具、地漏、洗涤等废水排水管分别穿出墙外后接排水横支管,经共用水封再与排水立管连接,洗衣机的排水管也单独穿出墙外与立管连接,此种方式可将污、废水分流排放,便于废水回用。

该方式最显著的特点是排水横支管置于室外,建筑设计的时候需将管道和外立面结合起来,并采用了共用水封,室内的卫生器具不需再另设水封,只要室内有人使用卫生器具,共用水封就不会干涸,防止不常用的地漏由于水封蒸发导致的`气体泄漏,避免香港“淘大花园事件”重演。此种方式在我国深圳、香港、成都、重庆等地有所应用。

6 垫高式同层排水技术

这种方式是将卫生间地面垫高,管道布置在垫高的空间内,由于完工后卫生间地面高于室内其他部分,因此很不美观,使用也不方便,又容易产生“内水外溢”,所以新建建筑中已经不用,偶尔在老房改造工程中有所使用。

7 结语

以上六种同层排水技术在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均有使用,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同层排水技术会越来越完善,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同层排水新工艺也会出现,人们对同层排水技术的认识也会越来越多,接受程度也会越来越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人们的人居环境会随着同层排水技术的发展而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姜文源.同层排水技术[J].上海建材,(03):10-11.

[2] 李学良,杨民,章俊杰等.同层排水技术在上海中心大厦的应用[J].给水排水,,6(41):82-88.

[3] 杨婧,雷克刚.同层排水技术在兰州某住宅小区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5(28):111-113.

[4] 董书亮.同层排水系统在二炮总医院门诊大楼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31(37):66-68.

[5] 陈栋,钟啸樵.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酒店同层排水设计[J].给水排水,,10(33):88-90.

[6] 张建福,孙海梅等.建筑同层排水系统与隔层排水系统在某工程中的应用比较[J].科技创新导报,2012(32):47-48.

[7] 余忠兴,余红健.不降板的同层排水系统设计[J].给水排水,,5 (32):59-60.

篇3:同层排水技术的建筑设计分析论文

同层排水技术的建筑设计分析论文

1同层排水技术的常见模式

1.1降板或局部降板的同层排水

降板或则局部降板的同层排水技术指的是根据具体的卫生间的大小尺寸、排水管道的坡降程度来计算管道的安装空间,并将管道敷设在排水管道区域300~400毫米范围内或者卫生间的整体楼板间。使用降板或局部降板进行同层排水的设计施工时,使用现浇混凝土楼板为下沉楼板,同时敷设防水层。用水泥焦渣铺设垫层,之后使用水泥砂浆找平,最后进行防水层和面层的铺设。此外,在防水层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不合理就会在降板位置出现污水层,对卫生间的卫生造成影响。降板或局部降板同层排水技术还可扩大卫生洁具和排水配件的选择范围。

1.2墙体隐蔽式同层排水技术

墙体隐蔽式同层排水技术俗称管道井。它的设计是通过在卫生间的卫生器具之间设置一道假墙,利用假墙与墙体之间的空隙来铺设排水管道,将排水管道与同一楼层的主管相连接。与前一种同层排水方式相比,这种同层排水设计方式不需降低或者抬高楼板,不会出现影响本层或者下层层高的问题。而且管道的安装不仅可以使用较为专业的隐蔽式安装系统,也可以使用传统的安装方式。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必须采用污水、废水的合流系统,并且需将卫生洁具尽量安排在一个墙侧面上。这种设计相对缩小了卫生洁具的选择范围,在安装的过程中尽量减少横管的长度来减少安装空间。这种同层排水技术使卫生间没有裸露的管道和卫生死角,更加美观。

1.3墙排式同层排水

墙排式同层排水也称小降板同层排水技术,是从欧洲引进的沿墙敷设隐蔽式排水设计,结合了大降板同层排水和墙体隐蔽式同层排水的特点,在铺设的过程中需要降低120~150毫米楼板高度。墙排式同层排水系统需要在卫生洁具后边使用轻钢龙骨结构设置一道夹壁墙,使夹壁墙与墙体之间形成一道180~220毫米的空间用来铺设排水支管,并与同一层内的排水立管相连接。这种同层排水技术能够灵活布置卫生间的空间,并且除了必须选择后排水坐便器以外,其他卫生洁具的选择空间较大,可以是同传统的洁具的产品。墙排式同层排水系统的限制在于,采用这种方式的排水技术时,必须使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和伸缩式可调节高度的地漏。

2同层排水系统的.设计要点

同层排水技术要想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就必须在进行排水设计的过程中严格注意以下几方面。

(1)使用降板同层排水技术时,在应降板的地方一定要进行降板。一些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计,而是将楼板的结构层中布置排水横支管。这样不仅使排水横支管的铺设坡度受到影响,而且也使得建筑的结构层受到破坏,给房屋的安全性能带来安全隐患。

(2)在同层排水技术的设计过程中,为了防止沉箱的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漏水而导致的沉箱积水,应设置侧排地漏。同时在设置侧排地漏的过程中,应考虑沉箱高度的影响,如果沉箱的高度在50~100mm之间,需要安装侧排地漏,如果沉箱的较高,在400mm左右,则在地漏的选择范围较为宽泛,可以选择多种地漏。

(3)在地漏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管井面积的大小,否则会出现因管井的面积不够而无法增加立管的情况。尤其在北方地区如果出现安装困难的问题,可以适当加大管井。

(4)侧排地漏具体的设置方式是,在施工中预埋DN80钢防水管,并设置直径为50的与室外废水管相连接的管道。同时在进行侧排地漏施工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底层防水和侧排地漏的配合工作。在侧排地漏安装比沉箱的底部高出2~3cm时,土建能够较为容易做防水,而如果侧排地漏的安装与沉箱的底部距离较近,则会给土建的防水施工造成麻烦。同时,采用侧排地漏,由于很难准确地控制地漏底部的标高,所以,可能会出现排水速度较慢、排水不干净和地面积水等隐患。

(5)在进行立管设计时,应将立管位置选在排水量最大的器具旁边,而且设置立管的位置应能够留设检查口。排水横管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坡度,这样保证能够保证污水、废水能够以规定的流速和充满度进入排水立管。

3总结

同层排水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排水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排水设计中。在具体的建筑排水设计中,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选取最合适的排水系统,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设计细节。

【浅析同层排水系统论文】相关文章:

1.同采地质地段初探论文

2.范文同

3.高校体育教学实践的三个层面的论文

4.浅论低渗透储层评价方法及适用性论文

5.越层越界整改报告

6.建筑装饰层施工合同范本

7.刘同语录

8.同唱歌说课稿

9.范文同长征

10.如何建设接入层光缆网络

下载word文档
《浅析同层排水系统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