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先生课后练习题
“溢克怡”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金岳霖先生课后练习题,下面就是小编整理后的金岳霖先生课后练习题,希望大家喜欢。
篇1:金岳霖先生课后练习题
D[A连连称(chēng)许;B曲高和(hè)寡;C散(sàn)步]2.A(B浑然不觉;C一筹莫展;D满腹经纶)3.B 4.A(“姹紫嫣红”是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好)5.D6.C 7.A 8.C 9.D(A“每天”前加“对”,“全省”前加“在”;B“及”改为“或”;C“时”后加“说”)10.C(按逻辑事理的顺序排列)11.(1)文苑巨匠(2)自然科学家(3)先学法律,后转改自然科学 12.(1)1775年入魏玛公国主管森林事务,热心研究树林种类;(2)研究花卉,不只观察外形,且研究内部构造;(3)他曾说,对他思想和创作影响巨大的,在莎士比亚与斯宾诺沙之后,是瑞典生物学家林耐。13.(1)主持魏玛公务中,曾热心研究树种与花卉。(2)负责矿山事务,出外考察,携带地质锤,带回岩石,摆在室内研究。(3)搜集骨骼,研究骨骼,提出新观点。(4)对动植物进行比较,研究生物的演变进化。(5)写出科学巨著《颜色学》,向牛顿挑战。14.B、E(B项表述混淆事物的界限,E项表述无中生有。)
篇2:金岳霖先生课后练习题
拓展测试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称chèn 称职 称愿 连连称许 称体裁衣
B.和hé 和谐 和睦 曲高和寡 和衷共济
C.散sǎn 散步 散落 散兵游勇 散装饼干
D.冠guān 衣冠 树冠 冠冕堂皇 冠状动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熟练 枯燥 深居简出 谈吐才华
B.频繁 演绎 混然不觉 熙熙攘攘
C.感慨 逻辑 甚为得意 一愁莫展
D.毡子 夹袍 满腑经纶 名副其实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________,请原谅。
②王浩的学问,原来是________金先生的。
③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与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__高的作品的。( )
A.敬重 师承 品味 B.尊重师承 品位
C.尊重 继承 品味 D.敬重继承 品位
4.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阳春三月,窗明几净,窗外几株桃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给小屋增添了许多生机。
B.我想像金先生在平板三轮上东张西望,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
C.学生提的问题深浅不一,金先生有问必答。
D.读先生的文章,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造纸厂排出的废水,使周围的水变得又黑又臭,许多水生动植物大量减产和绝产。
B.岳飞戎马一生,是一位抗金英雄,可最后终于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在**亭。
C.他为了不让人笑话自己胆小,便硬着头皮钻进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
D.从此我家被分为两处住下,后来我才得知。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算领略过欧洲的气候了。隆冬时节,下雪的日子不提啦,就是不下雪,天色也总迷迷茫茫,灰灰蒙蒙的,________。( )
A.就像是一张走光的照片一样,就像是初曙时候的景色一样,就像是北极圈里的什么“白夜”一样。
B.就像是北极圈里的什么“白夜”一样,就像是初曙时候的景色一样,就像是一张走光的照片一样。
C.就像是初曙时候的景色一样,就像是北极圈里的什么“白夜”一样,就像是一张走光的照片一样。
D.就像是一张走光的照片一样,就像是北极圈里的什么“白夜”一样,就像是初曙时候的景色一样。
7.(高考天津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________”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②小王设计的方案终于获得通过,他难以________自己喜悦的心情,忽地站起来大呼:“成功啦!”
③然而,我________从来没有问过父亲的生日在哪一天,________没有为他庆祝过一次生日。这一切都现在都已经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 )
A.老夫聊发少年狂 抑制 竟/更 B.暮霭沉沉楚天阔抑制 却/也
C.老夫聊发少年狂 克制 却/也 D.暮霭沉沉楚天阔克制 竟/更
8.找出表意明确的一项( )
A.一个人自学是否能成功,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B.复试是安排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
C.一位农民向国家赠献的一枚玉佛珠,具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
D.这份杂志比任何特效药都好,把夜班后的疲劳、瞌睡都被赶到九霄云外去了。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让住院患者每天的花费明明白白,全省各级医疗机构将逐步实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
B.省卫生厅要求各医疗机构住院费用的结算部门,每日将住院患者的费用,按类别开出费用清单交给患者及其家属。
C.财政部新闻发言人王军在回答记者关于费改税的问题时,我国的税费改革正在积极稳步推进。
D.新闻发言人介绍说,目前实施燃油税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但由于“生不逢时”,目前国际油价正处于最高点,因此燃油税将择机实施。
10.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90年代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气。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
A.⑥⑤①②③④ B.④③⑤①②⑥
C.④②①⑤③⑥ D.③①⑤④②⑥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作为科学家的歌德
写过《少年维特之烦恼》和诗剧《浮士德》的德国文苑巨匠歌德,在自然科学史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1765年,年仅16岁的歌德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大学的文学课使他感到失望,于是他把兴趣移到自然科学方面。
1775年,歌德进入魏玛公国,主持魏玛公国政务达10年。在他主管森林事务时,他热心研究树木种类。生物学对他有着一种特殊吸引力,他曾说过,在莎士比亚和斯宾诺莎之后,对他的'思想和创作起巨大影响的是瑞典生物学家林耐。歌德研究花卉,不只观察外形,而且注意研究它的内部构造。他负责矿山事务时,地质锤成了他必不可少的伴侣。他每次去野外观察都带回许多岩石,把它们井然有序地摆在房间里。骨骼学更使歌德着魔,他搜集了各式各样的骨骼。有一次他不得不把大象的头骨藏在大箱子里,以免别人骂他是疯子。1784年他发现人的鄂间骨,这一发现推翻了教会认为的“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没有鄂间骨”的荒谬观点。
歌德对植物学情有独钟,他认为动物和植物都存在一种“原形态”,动物的“原形”是脊椎骨,而植物的“原形”是叶子,动植物都是从各自的“原形”经过漫长的演变进化而来。这几乎就是进化论的观点。
歌德甚至想推翻牛顿的光学理论。他写出巨著《颜色学》,批驳牛顿关于“不同颜色是由白光分解而成”的论点,对牛顿进行粗暴的攻击。这次可是堂·吉诃德式的勇士在向巨人挑战,可惜他竟为此花费半生时光,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他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把窗户打开,让更多的光进来”。
11.文章开篇,用两个小段对歌德做了多角度介绍,若概括为三点,即:
(1)________________;(限4字)
(2)________________:(限5字)
(3)________________。(限12字)
12.“生物学对他有着一种特殊吸引力”,具体事例有三:
(1)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2字)
(2)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字)
(3)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0字)
13.为了说明歌德是一位科学家,文中列举几个具体事例,它们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歌德16岁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由于文学课满足不了他,于是便把兴趣转移到自然科学上去了。
B.26岁的歌德开始主持魏玛公国的森林事务,他研究树木,研究花卉,达10年之久。
C.歌德对植物情有独钟,他认为动植物都有一种“原形态”。动植物都是从各自的原形演化来的。
D.歌德对地质学、对骨骼学都有浓厚的兴趣,他在研究中发现了人的鄂间骨,用事实推翻了教会认为的“人没有鄂间骨”的谬论。
E.歌德还敢于向科学巨人挑战。他提出的进化论观点补充了达尔文的学说;他写的《颜色学》一书,试图推翻牛顿的光学理论。
F.歌德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他不仅在文学上造诣很深,写出了不朽的著作,而且,在自然科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席位。
篇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后练习题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后练习题
一、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大意,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把握课文大意和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的主要特点,并提高把握关键语句的能力、复述的能力和概括的能力。
〖参考答案
闻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 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二、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线部分的意思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设题意图是,引导学生确切理解句中词语,从而进一步理解句子以至文章的意思。
〖参考答案
第1句“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第2句“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第3句“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2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第4句“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第5句“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三、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展开讨论
1、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2、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设题意图是,使学生注意过渡句的运用,以及叙述中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
1、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 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 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的关联,这样就使两个部分的过渡十分自然。
2、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金岳霖先生课后练习题】相关文章:
3.掌声课后练习题
4.落花生课后练习题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