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专业考研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专业考研经验

2024-01-25 08:54:0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指南针”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专业考研经验,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专业考研经验,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专业考研经验

篇1: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专业考研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专业考研经验

复试结束有一段时间了,总是想着能够总结总结自己的考研的一年,可是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道如何算是一个结束。只能算一个阶段性的总结。说说自己的这一年。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从南方逃回北方,是我好久好久的计划了。想着考到北京,考到那个冬天能够下几场大雪的地方,那个离家只是间隔了一百个山洞的地方。希望以后时不时的能够望望西北,偶尔闯闯关东。就这样,开始想着考研,打算着考研的事情。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想着考研了,或许从最开始就想着考研,或许是从大学的某个时间点开始决心考研了。然后将自己的考研方向定在了地学类,也瞄准了帝都的学校,之后也就瞄准了地大。因为对我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汉子,毕竟还是习惯北方的生活方式,喜欢北方的气候。也知道,这一北上之路,艰难无比。放眼望去,帝都高校如崇山峻岭,巍巍峨峨不可一视。但是这又有什么呢,决定了,就已经没有退缩的可能了,年轻就是要拼上一把!不然,老大连徒伤悲的资格可能都没有了。即使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我也坚信终于还是会迎来春暖花开。

就这样,在的3月份,开始的我的北地朝圣之路。也开始一一年的起起伏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本科的基础几乎视为零的,成绩全都是低分飘过,也没有怎么上过课,动不动就会逃课。一直都是在打酱油的状态上,不务正业,看闲书,玩游戏。只到自己觉得该给自己找个出路,也就是该回北方的时候。才顿悟决心考研。我说我要考研,寝室里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都吓得垂死梦中惊坐起了…但是我既然决定了考研,我也就不会在乎那么多了。查资料,看论坛,找大纲,订计划。然后开始从头来过。只有大一才去过图书馆的我,进图书馆才知道图书馆装修的要刷卡才能进出(以前没有那么高端。都是人工检查的)。就这样,冒冒失失,一个班里最不可能考研的人开始了自己的考研之旅。

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洗漱、吃早饭。然后跑到图书馆自习室开始看英语,做数学题。中午吃了午饭,在桌子上趴一会继续看书,晚上自习到十点,然后跑步会宿舍。简单枯燥,而又别有几分性质!由于自己跨专业考构造,所以也就在前期自己抽时间也看一些地质学基础的问题,也去学校的标本馆看看岩石。去武汉的地大偷摸的蹭上几节专业课…才发现其实,学习起来也并没有之前想的那么的难,那么的痛不欲生。只要肯做,其实一切还都可以有条不紊的!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一个之前有课也不去上的堕落青年,可以是每天早起晚归的奋斗小伙。可以每天记着笔记,趴在数学题上较真。

就算是没有基础。就算是本科颓丧了多半。但是只要有一天自己唤醒了自己。使出了自己的觉醒技能。一切在我看来都不算晚!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如果考研就是上上自习,然后参加考试那么简单,也就不有许多人觉得难了。总会有这样活那样的插曲,总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挫折。

武汉的夏天,是不能让人安心的夏天,恰巧就是13年的暑假。图书馆的空调维修。要知道,武汉的夏天待着没有电扇没有空调的'室内是何种的煎熬,自己每天带着电扇去图书馆,就这样,一天下来还会出好多好的汗。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感觉自己和烤肉只有一把孜然的距离。就是以这样一坨烤肉的状态,我在一个暑假,完成了考研的第二轮复习,完成了英语真题的第一遍,完成了专业课基础的牢固,也完成了数学全书的第一遍。我敢说每一页都有我的汗滴。可真是用汗水浇灌出来的!

大四的上学期有一个月的野外实习,这个可是一个很纠结的。但是没有办法,实习不可以不搞,复习也不能落下。白天实习累的半死,晚上还必须让自己看书看到十一点。以保持进度很题感。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最累最苦的不是暑假的闷热桑拿,而是整个九月份的累成狗的白天游四方,晚上熬油看书补进度!那一个月,我会一直记得,我觉得正是那一个月让我发现自己的潜力,让我自己逼了自己一把,原来我可以这么厉害这么刻苦…(深深的被自己感动了。有木有!)

考研的途中会有好多好多的插曲,我还记得我们整个自修室的学生还因为管理员的蛮横,和保安差点打了群架。还记得自己因为考研无暇顾及女友,而使得异地恋的女友离我而去。也记得,那个暑假,就是由于中午在桌子上趴着休息的时候没有开电扇而被闷到中暑。还记得,我们几个考研的研友在每晚回宿舍的路上谈论各种世界大事…

一旦决定了,也就必须去义无反顾,不然对不起自己当时吹过的牛!不过过程中经历了什么,遭遇了什么。人间正道是沧桑!正道是什么!正道就是勤奋,就是锲而不舍。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们可能无数次的想着无数的理由想要放弃,但是,只要有一个理由想着成功,那么你就必须坚持!

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很快的就进入了冲刺的阶段。十一二份,对于三四月份就开始复习的孩子来说真的会有一种煎熬的感觉,就有一张怎么也看不进去的感觉,然后就是看了也觉得没用的感觉。这段时间对我来说简直就像是噩梦,一会想着马上就要考试了,政治还没有怎么北,英语作文还没有准备好,数学还是迷茫着,专业课还是不明晰。可就是对着一堆书看不进去,对着一堆的题做不下来。浮躁,浮躁的只想回宿舍玩,看动漫,看闲书,玩游戏。但是我知道自己不能就算在那里闲坐着自己也得坐下来。要想上地大,自己就必须管得住自己,我当时就是这么鼓励自己,激励自己的。忙上就要上战场了,怎么突然停止练兵呢!必须让自己动起来,不然一切就完了。这样挣扎了又半个多月,然后自己也就慢慢的静下来,开始了自己的冲刺,背背记记,写写算算。一切也才恢复正轨…

记得那段时间我的一个同学跟我说了一句话,让我很受益,在此也分享给大家。我当时说我觉得我很浮躁。同学就告诉我,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力量总是绵软而悠长!所以不必心急,不必着慌!一定要稳,越是到最后就越是要稳。尤其告诫那些三月份四月份就开始的,到后期有所浮躁,有所不安,实属正常,一定要坚持好!杯莫停!喝了这杯,壮士一起扛刀上路!披荆斩棘!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就是要上战场了。由于本校不是社会考点,所以我去的外校考试,和一起考中国农大和北师大的同学。三个人在考点附近花重金租的房子。政治英语神马的,也都那样,不是特难也没有特简单,考出来的感觉就是没有感觉。然后第二天第一门的数学,我考的高等数学610,简单了。所以有点赚到,他们都是考的数三,结果出来就和我说:“我们不能一起去北京复试了,你自己去吧!”当时还是玩笑,没有想到一语成谶…两位哥们都是因为数学没有过两所学校的校线而双双落榜。下午自己考完,也没有什么感觉的,回来再论坛上回忆了一下真题,然后就倒头大睡了。睡了整整21个小时。醒来第二天下午五点多!初试的一切都算过去…

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没有想象中的惊喜也没有什么失落,我一之觉得自己是不是麻木了都不知道什么是喜怒哀乐了。现在想起来,其实自己奋斗了这么一年不管什么成绩,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结果,心里也就平静了。回头想想,我的成绩在今年地大来看也算是比较不错的了。也算是自己努力一年的一点回报吧。

之后就是复试,没有什么好说的,就是正常发挥就好了,由于跨专业还加试了两门,记得最后一门加试的考完,我把自己的笔以及笔袋都扔了!去你们的吧!我尽力了!

之后的拟录取名单上发现自己的名字。依旧没有激动,依旧没有感动,有的只是一种完成一件事情的满足感罢了。不知道这是不是考研让自己更加成熟的标志。

一年来跨专业的犹豫,复习中的各种困难,失恋的打击,在这一次就全部都不算什么了,男人嘛就应该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带着自己的渴望去奋斗,舍弃或是被动放弃一些东西,是常有的事情。只要你想要得到,那么就必须义无反顾!前面的路上,一定有着春暖花开等着你。

篇2:中国地质大学首饰设计专业考研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首饰设计专业考研经验

本人考上了地大(北京)的首饰设计专业研究生,过程坎坷,深知考研人的不易,尤其是首饰设计这种专业。当时在网上寻找各种关于地大首饰设计的信息,都没有太多收获,也经常泡在这个论坛中,现在暑假快过完了,也忙的差不多了,觉得真是时候和大家分享经验和资料了。

我这大概有的资料是:

《首饰设计基础》,这本当时是网上买的书,后来练手绘的时候为了方便,后面一页一页的都被我撕下来了,很残忍。不过考试题基本都是前面的文字部分,但是也被我五颜六色的画了好多遍了。

《现代首饰工艺与设计》,这本书也是网上买的,虽说是参考书目,但是据我研究,真正历年考题中好像就那么两道题是涉及到里面内容的,但是还是要看,我那会是看了3遍,然后总结了半个笔记本的笔记,感觉差不多了。

因为里面的好多原理是必须掌握和理解的。但是大部分的加工工艺部分考题还是源于老师的笔记,笔记后面介绍。

《中国工艺美术史》,这本书现在我有的是复印版,因为那会网上这本书是缺货。后来再逛我们学校的`图书馆的时候发现她了,就抱回去借了将近半年多,所以大家要是买不到的话可以试着去学校图书馆研究研究,比较尴尬的是里面有些生字。如饕餮,夔,缶……当时我还抱着一本大字典,同学们都很神奇的看我,后来感觉自己的语文水平提高了,扯远了,说重要的,这本书很重要,需要看几遍,如果是过目不忘的同学比较好说,看看就能记住,要是和我一样的笨笨同学,就要努力的踏实的一句一句背了。背完了可能会忘,米事,那就再背,再背。总会记住。当然不是要一本书都背,当你研究完历年考题后会发现有一些章节是重点,一些章节可能是重点,还有一些章节肯定不是重点,然后就把自己认为重要的背过就好,我今年就自己猜题,还猜对了几道,哈哈。总之,这本书,就是两点:1.总结;2.背。

《外国工艺美术史》,这本书我这的也是复印版,目前还没见过真书,哈哈。外国的比中国的个人认为简单点,(没啥生字,哈哈)重点部分少一点点,同时也明显一点点。不像中国的,混读过去感觉全需要背。但是这本外国工艺美术史中,有很多大题真要考出来,是需要总结的,有可能每段需要一句话,连绵贯穿好几页,都是这道题的答案,甚至还需要自己到网上搜一些相关内容,放进来一起答。其实不光是美术史,在首饰设计部分,网上多看些资料,图片,对答题是非常有用的。

接下来的资料就很重要了:

1.首先是历年考题,那会是在网上买的,但是买不到的,就找上届学姐回忆了几道题,但是不多,估计今年再买的就好买了吧,09年的应该买不到,哈哈不过我在考完那天已经都默出来了(除了一道名词解释),都写在笔记上,因为知道明年不知道有多少同我一样苦苦寻找考题的同学,所以就趁考完还热乎着写出来了。但是有一道确实想不起来。希望这种习惯持续下去,明年还有同学默考题帮助接下来的同学,还是那句话,都是考过来的,知道有多不容易。

2.接下来的就是本校学的笔记,针对考研题来说,用到的笔记主要是周怡老师的讲课内容的笔记,因为加工工艺的几乎所有试题都来自于这些笔记,不过不是太多,不用害怕,理解了再背背就好。其他的笔记也有一些,可以参考的看看,也是很有帮助的,毕竟大家不是光为了这一次应试,以后还是要搞这个专业的。

3.最后的就是我自己总结的笔记啦,包括中外美术史的,还有加工工艺的,(设计基础那本书的文字部分本来就很少,又全是重点,所以就都背了好了。也不用再总结什么。这些笔记对于我来说是很有用的,因为她是适合我的记忆习惯,理解程度自己写得,所以同学们对于这些是仅仅参考,主要还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啦,总结自己的笔记。

4.得加上一点,这个资料很血淋淋,当时由于考研心切,就报了一个远程班,还好我冷静就报了一门,但也要800大元,说没用肯定不对,肯定是有些用的,但把这些量化了最多也就200元吧。

资料我所有的基本上就是上面说的那些,应该可以帮助大家。如果努力的话还是可以考一个很不错的分数的。

另外还有一点我要说明,我的本科学校是一个普通的大学,虽说也是211,本科专业是工业设计,已经属于小跨专业了,后来了解到我们这年的还有材料专业,宝石鉴定,广告设计,艺术设计,甚至导演。这些专业的学生来报,当然也有本校本专业的同学。 就是说考这个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好像大部分都是跨专业的。都是因为自己的兴趣来的。

最后再来一句话,我的座右铭:不劳无获。即使有时付出收获不成正比,但是不付出就肯定没有收获,但是个别例子也有,不过,还是踏踏实实的最有保证了。

篇3:中国地质大学地信专业考研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地信专业考研经验

第一科,政治

这一科比较鸡肋,因为花时间多还是花时间少,其实和别人的差距不会拉的太开,而且这一科基本不会不过线。

小题:我觉得政治可以到10月再开始,或者更晚。考试大纲可以买来看,可是字多的要死,而且还看不出个重点,需要自己用笔勾勾画画(当然处处是重点!),而且都是叙述的东西,完全不需要记住,看看有个眼熟就够了,考试的时候就会发现,只有选择题有用,大题几乎用不上(因为大题都是瞎扯淡而已~),可是不看不心安,不看又不知道这门课到底考的知识点都有哪些,不能系统的在脑子里有印象也是一件纠结的事,所以,还是得看,一遍过,无需第二遍。看大纲解析的时候得做选择题,我当时用的是肖秀荣的1600题。个人觉得这本书不错,因为这本书后面的选择题讲解很详细。当时我的政治小题就是先看一遍序列一,做题,看解析,再看大纲。题目也不用看第二遍,因为说实话配套的题出得比较简单,重点在于让你记住知识点而已,毫无出题技巧可言,而且和考试的时候的出题模式差别很大。

大题:大题我一直没有管,直到最后徐之明出了一本小书,上面全部是大题,我12月初买来,看了有个三四遍吧。背了一些大题,都是万能的句子,反正是这个知识点就能扯上的就行。然后就是各家出的最后的押题,都买了,可是反响最好的还是肖秀荣的,题量少,命中率高。背下各家押题都有的题目,比如去年的“为什么说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者……者……者?”大家都有,结果真的就考了。当然不能只背这些题目,需要看那些大题的答案,总结答题的思路,学会答题,学会应用自己有限的知识,扯出最多的答案。政治的真题要看,这里的大题都是精品,看着这些大题你会很放心,因为不会让你没话可说,无法下手答题。总结出题思路,学会答大题,很重要。不能知识死记硬背的。

重点说一下任汝芬。序列一推荐大家第一遍复习的时候看。序列前篇,序列二,序列四几乎是没有用的。序列二题目超多,出题思路和真题很不一样,很难,而且一点点解析都没有,做错了不知道自己怎么错的。序列四上面的押题,基本都是和其他押题的一样,而且上面有很多题目你自己一看就知道肯定不会考的。我上了全程的任汝芬的班,我只想告诉大家,不要报他的班,骗人的,骗钱还浪费时间。他说了到时候点睛班会押题,可是他根本说不清楚哪些题会考,哪些题不会考,因为他不敢说。我们一起报班的,都很后悔。11月中旬以后,任汝芬的序列三就出了,这本可以买,不过也是只需看一遍的书,因为这本书的用处只在于告诉你今年都发生了什么大事而已。过个眼熟有个印象就行。可是强烈推荐看这本书后面的关于知识点的总结,知识点要形成知识网,这一科目都学了什么,都有什么原理,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意义等等。这个书可以说是我选择题拿到39分的保障。

第二科,英语

英语是考研的时候能把无数人拦在单科线以下而无法上研究生的一门,所以也很费事,而且英语确实不是突击能上去的科目。我觉得,在考前一个月之前的时间,只需要复习阅读理解就可以了,其他的都可以忽略,因为英语毕竟是语言学科,能看懂就不会做不对。只要把阅读提高了,其他的都自然会提高。

一个细节,小作文的行数比较少(错,极其少!),所以不要拼命写太多(不要相信各种模板里给的各种套话,在大作文里也许用得上,可是小作文你把你要交代的东西给写完其实也肯定没空为让你再写了),超出了就会更惨,没有结尾分数会更低,写够字数就结尾吧。

刚开始复习英语的时候,同时准备单词量和阅读。单词就不用多说了,买一本考研单词书。我总觉得乱序版比正序版更容易记得住),每天花上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来背单词,确保当下能把当下背的单词记下来就行,第二天直接开始新的。反复记个单词书两遍以上,大部分单词其实都能记下来了。背单词起码得坚持到进入10月才能停,不然单词量不够会是阻碍阅读水平提高的最大问题(真心的,单词量才最关键)。还有一个问题,考研阅读经常在文章里出现简单词的组合出不一样的意思的短语,这个平时看文章的时候随时自己积累(拿个小本子自己记……虽然我没这么干,但是我还是觉得有用的~我只是有点懒)。

再次说阅读,我看大家基本都买张剑的阅读基础训练,虽然我觉得他的题出的水平也就那么回事而已,可是市面上似乎又没有比他更好的阅读书了,所以就这个吧,基本每天两篇。难度比真题稍微难一点。我几乎就是被打击过来的,每个单元都错好多,基本正确的维持在10,11个的样子。这个时候做阅读,不求快,要求在看中文翻译之前就能看懂,无论是文章大意还是具体的句子,都尽自己所能的把握到位。特别是长难句,也是阅读的结症,注意到这种句子多了,多研究个一两次,其实也没什么问题了。进入10月之后,无论做什么的阅读,每次都要抓好时间了,这个时候看阅读不要求每个句子都能读懂了,要迅速地看文章,用最快的速度把握文章的大意,尽最大努力提高做题准确率。个人以为,因为考研阅读的题目是根据文章的顺序从前往后出的,所以可以看一题,做个一两段,再看一题,再做个一两段(也就是说,先看题再看文章),这样能用最快的速度做完阅读。

说新题型,我觉得排序题非常难,我基本都是5题对2-3题而已。不过如果是选句子的题型,正确率又高一点了。不需要单独训练,做真题的时候,自己把握时间做做就行。

翻译,也不需要单独训练,在平时做阅读的时候注意自己把每个句子理解清楚了,或者说那些长难句理解清楚了,翻译没什么大问题。难点在于考研的翻译得分点是各种动词或短语的正确翻译法还有句子逻辑问题,这个就得注意了积累了。前几年的翻译难度都不是很大,比六级稍微长一点难一点而已,能够轻松搞定的.一类题……(不过我考的这次,翻译是最难的,浪费了无数时间在这上面。也许……只是一个意外)。

两个作文,千万不要背超级模板之类的,因为会死地很惨。自己写出自己的水平,避免明显的错误,将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就行了。不过不出错的前提是,你的语法要好。看了地大的作文得分,考的不错的同学作文得分差距不是很大。

完形,我的完形很烂,就完全靠蒙,因为好多都是考单词的意思的辨别,我几乎都不会。完形我就对了5个,还是不要祸害大家了。

再说说真题。我觉得真题在进入10月再开始做比较有意义。两天或者三天一套卷子的速度就行,不用太心急,重点是把里面理解透彻。所以在精不在快。别人总说真题要做两遍以上。我不敢说我说的就有道理,不过觉得还是没必要,一遍过,认认真真就行。毕竟阅读的关键在于你在第一次看到文章时就能迅速把握文章,如果看第二遍的话,就会有思维定势啦,以前做过的记忆选项啦等等干扰,意义就没有了。个人以为张剑出的真题很有用,因为他 的解释讲得非常的详细,很适合水平不高亟待突破的好学生看~张剑的真题分两本,一本是讲解,一本是赠送本。我建议看那个拆开的试卷,讲的非常不错,当然不能只看,要自己体会出题人和讲解人的心思,好在不能确定答案的时候,猜对的概率能大一点。

如果最后时间还是很多,那就适当地买一点模拟卷做吧,不过不用太当真。

英语至少要过线,也就是40分上下这样。考研考不上的基本都是因为英语,可想而知英语的难度。可是如果每天坚持的话,其实也根本不是问题,至少过线一定不是问题,就在于拿高分而已了。如果能拿50-60分,就很不错了。再拿高分就能上名校了。

第三门,数学

所谓“得数学者得天下”,还是非常靠谱的。因为数学一般不会不过单科线,可是想要总分过线,数学也是很纠结的。怎么说呢,数学说实话不是太难。看课本,课本其实没多大用处,所以看过一遍,把握一下书里的内容,知识点就够了。也是属于不用看第二遍的。(不过数学有个问题,一定要事先关注一下自己考的是数学几,一或二或三。因为考点不一样,所以注意一下就不会浪费多余的时间在不必要的复习上)

接下来看复习全书,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相当好。对于基础好的同学来说,课本看完了一遍就可以着手来看了。我花了大概2个月的时间来看第一遍。9月1号大四开学的时候,我第一遍才看到微分方程(数学二)。到了十一的时候,我才磕磕绊绊的将第一遍看完了。看完了之后,我没有做题,我又看了一遍,因为前后有很多关联,当时没看懂的,也许看完了后面的就能懂。我花了25天,看了第二遍。之后我就做了模拟400题,打击那是相当大啊,不过没关系,大家可以不用做那个,因为太太太难了,很多我都做不及格。可是做完了对答案的过程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接下来我做了真题,真题我是很认真很认真的做的,我是觉得,真题做完了,就真的没有了,所以相当珍惜。每次都是定时做,之后改。说实话,真题的小题如果可以做全对,或者错一两个,就肯定会得高分。因为真题大题难度很适中,总会有那么一两道大题你不会,可是也可以得不少的分。第一遍对真题答案的时候,没认真看解析。所有的都做完了之后,我就把解析看了一遍,很受用。因为当时很多题目都是答案做对了,但是过程很有问题。看完这一遍之后,就只有半个月时间了。听说要回归课本,我就把复习全书看了一遍,很快,可是也很关键。

数学,我也就这么看过来了。个人觉得数学难度不大,做得多自然就会了。可是真正考了以后我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数学时间非常紧,虽然不会不够用,但是真的必须保持手不停,脑子不停地状态,完全没有时间能回过头来检查一遍,也没有时间深思。所以一定要保证做题就要做对,第一时间想不出的题就直接跳过不要纠结,不然就死翘

篇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研安全专业复试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研安全专业复试经验

一、综合面试

首先是专业课综合面试,今年总体感觉老师问的问题很全,几乎关于安全的问题都涉及到了,几乎每个人都不一样,安全方方面面都有,其实大家水平都差不多,你只要能把问题说上几句就很不错了。然后就是老师随便聊聊,但是对于自己本科期间的取得的比较有成果的东西,大家在自述里提到了,一定要详细了解,不然一个问题回答不好,老师会一直问下去的,这样老师会对你的成果有所怀疑的',而且会很尴尬。再就是面试的时候,一定要从容,别太紧张,自然的说就行,这样老师对你的感觉会好点。

二、专业课笔试

专业课笔试,虽然没有面试重要,但至少得及格吧!而复试时说只看那个《现代安全管理》显然不够,考笔试,还是得看注安的一本书《安全管理知识》,看这本书笔试肯定没问题,几乎全是考这里边的。

三、英语口语测试

英语口语测试,今年的形式是四人一组进去,首先按名次每人做一次自我介绍和回答一个ppt上的问题,今年的3个问题是:

说一下你所在大学的安全专业的大体情况:

说一下你所上过的关于安全专业的课程;

你为什么选择安全。

然后就是翻译一段安全专业文献。自我介绍好好准备,那3个问题也不难,最难的就是翻译,很多人都没翻译出来,所以最重的是自我介绍发音什么的,不要弄的像背的。

这就是复试,今年问题都很刁钻,所以想要复试好好发挥,我觉得:

不要每个问题都回答不上来,这就糟糕了。

良好的心态。

我觉得今年好多都出自注安上的问题,平时要关注一下:

(4)安全的大体方向,发展阶段要清晰,以及软安全和硬安全什么的,安全文化。

总之,今年的气氛很紧张,大家发挥的都一般。

篇5: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力学考研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力学考研经验分享

参考书目想必大家已经拿到手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考试的重点,只为抛砖引玉,考虑不全的地方请各位11级同学们追加。

根据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工程力学每年一共是7道大题,其中,理论力学部分三道题,分值在70左右,材料力学四道题,分值在80左右。

一:理论力学

浙大教研室的这本参考书目很不错,分了三篇,每篇也就是对应一道题。

①静力学部分主要就是做受力分析,这是所有的基础,需要牢固掌握;②运动学部分:第五章和第六章是知识介绍部分,第七章和第八章是重点所在,一般就是放在一起出题,同时考查点的合成运动和刚体的平面运动,152页的解析对于解题很有帮助,注意分清铰链连接的刚体与滑动形式连接刚体解题方法的不同;

③动力学部分:那几个基本定理不用说了,比如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都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时结合前面运动学的知识,对速度分析要清楚,220页的三个动能定理解题时经常用到。动静法解题很方便,掌握这种方法对于动力学的这道题很有利。

二:材料力学

这本书的章数比较多,如果精力有限,只看到第八章即可,后面三章我们本科教学时虽然也有讲,但不是重点,近几年的考题也并未涉及这三章。

第二章,拉伸压缩与剪切,在这一章里需要注意内力图的画法,轴力、剪力图都需要牢固掌握。对于 2.6, 2.11感兴趣的话可看。

第三章与第四章 扭转和弯曲 在这两章里对于扭矩图和弯矩图要熟练掌握,特别是弯矩图,注意不要画反了。对于这两章的计算也要掌握,这对于第八章的组合变形十分必要。

第五章

弯曲应力部分 弯曲时的正应力和切应力计算是重点,而正应力又是这其中的.重点。后两节选看。

第六章 挠度,近几年都有涉及这部分知识。叠加法求解弯曲变形很方便,注意不要用错点。188的表能记住而且保证记不串的话很好,如果记不住也要能用积分法求解。

第七章 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这是必考知识。尤其扭转和弯曲组合变形下的第三强度理论和第四强度理论是重点,的时候便有一道25分(貌似)的题。

第八章 组合变形,这部分是作为前面几章的综合,解题时需要注意分清组合形式。

材料力学部分很多问过我的人都说知识点有点乱,我大二学这个课的时候老师推荐了一本习题辅导:《材料力学1 同步辅导及习题全解》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对于常出题型讲解的还算清晰,可以借鉴一下。

篇6: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安全技术工程考研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安全技术工程考研经验

:读研是很早以前就确定了,大概是大三的时候吧,因为当时学分绩点还算可以。所以就从暑假开始张罗这事,准备材料什么的。然后在大四开学的时候拿到一个保外的名额,办了些乱七八糟的手续联系学校。不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然后就是决定自己考。先是选专业,当时是想考本院的,毕竟对专业和老师比较熟悉嘛。

后来就选了这个专业,十一假期末那会回了趟家,那几天还纠结了一次到底是保还是考。开始复习是在十月中旬,也没报班,也没什么具体的计划,对考研也没怎么研究过,就是专心的看教材,买了两本辅导书。那会数学和英语都不是我强项,所以我就只花时间在这两门。政治和专业课都是到了12月才开始看的。不过那会心情比较烦躁,所以总是坐不住,还因为自己比较懒,每天都最少要睡到十点,所以一天就下午和晚上在学习。开始的时候一天正经用在看书的时间也就两三个小时

不知道是因为运气好还是怎么,我发现我每次对于数学考试都会开一次窍,本科的时候高数概率线代什么的都是临近考试了才会恍然大悟,然后就马马虎虎过了。考研的时候又来了一次,认真看过两遍书做完习题以后又觉得差不多了,然后就是对数学越来越有兴趣,就天天一直看一直做题。我做数学题的时候速度奇快,一套真题或者模拟题大概1个小时多点就能做完,开始的时候只做会的。考虑时间一旦长一点就直接放弃,这样大概一套卷子总有个七八十分吧。后来就是把不会的题都集中到一起,然后分类,每天拿出点时间专攻一类。

这个方法对我来说应该算是奏效的,但是那会事挺多脑子太乱,所以最后在卷子上没体现出来,一战的时候实在是太难受了。反正到最后就是各种原因吧。主要是本来之前我看的时间少,所以后来一天加几个小时也不是很困难。主要是因为心情总调整不好,英语没有系统的复习,时间也太短太少。那会就觉得数学更困难,因为分数线更高嘛,所以在数学上花的时间多了。

没想到那年的英语那么BT,我复习英语的时候是不背单词的,这个跟很多人不太一样,反正我对英语的记忆和理解就是靠阅读和做题,从来不死记硬背。大概困难也是从这出来的,但是英语的词汇量真的很重要。

政治好像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因为我本身是学文科的,所以不会很陌生。12月的时候看了一些真题和模拟题外加一些时政就没什么了。反正政治就是拥护党和国家的领导,不唱反调。大题不要把马哲政经 毛概 邓论什么的搞混了,就是别出题人想你回答这个你却答那个了,也就是传说中的跑题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不过要是想靠政治拉分的话,建议多做选择题,这个性价比比较高,经济实惠。因为我是文科的所以这个比较有优势,一般做一套选择题可以拿到35-45。然后大题就多写写就好了,答题的时候尽量把字写的工整好看干净一些,阅卷的老师都喜欢这样的。尤其是政治这样大量的主观题和文字,会很重要说不定就会有所谓的印象分啦。

说到管理学的专业课,我真是太不用心了,12月参考教材整理出一个内容要点就再没碰过。周日下午考的专业课,我周六晚上和周日中午各看了半个小时就去考试了。也可能是因为要考完了比较放松,所以就没太上心。主要是因为把握比较大,因为三年多一直在学,专业课小130吧,那年的话应该还算可以。管理学的专业课灰常简单的说。今年好像也都超过130了,有一个内容要点自己整理的,就看那个了。

后来就是二战,我换了专业。二战是工程学院的安全技术工程,我先是我跟工程学院的人的接触。翅膀你是打篮球的,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工程的足球很厉害。但是那会跟工程的熟悉还是06级的,我们那会才大二在校队认识了以后开始慢慢就熟了。也就慢慢接触到工程的其他方面了,也通过他们认识了其他专业的人,就知道有安全这么个专业。

但是决定考这个专业的时候有点突然。因为当时大概去年七八月份吧,就想着再来一次。开始是想继续考原来的专业,不过有点纠结,因为英语线实在是让我难受。不过后来回学校以后跟安全的一个同学吃过饭,吃饭的时候人就说也要二战,考安全本专业的。我当时就是关心一下问了几句,知道了安全也是工科照顾专业,后来跟其他人聊了聊,就这么决定了。然后就通过那个同学联系老师,正好樊老师是她本科导师,而且往年报樊老师的人也少,就试着让她跟老师打了个招呼,然后樊老师就说“欢迎”,然后就到现在了。

二战比一战开始复习的时间实际上还要更晚一点,大概是十月下旬了。因为之前迷茫了一阵,有工作考研的选择什么的,然后家里有点事又给耽误了。就是正经开始复习的时候又晚了一些,通过一战肯定要吸取一些教训啦。

我很早就发现效率对我个人而言很重要,我绝不是那种可以靠磨时间来提高的人,但是如果效率够高的话一个小时能顶三个小时用,这个本科的时候每每期末考试的时候就很能体现了,嘿嘿。所以我就想着让自己把效率好好提上来,其实都差不多吧,只不过我可以在考前一周复习所有的科目。别人都是提前一个月开始复习,而且我每天的时间也不长,最后大家的成绩差不多。而且我发现提高了效率让我精神专注,学习完了之后不仅不累还会更兴奋,不知道是不是有毛病。然后就是想办法提高呗,先是保证睡眠。

我作息时间跟一般人不太一样,考研的时候一般是从两点睡到十点,但是八个小时能保证我一天都有好精神。再是因为我已经毕业了没什么大事要处理,所以每天都是把一些杂七杂八的小事弄完才去看书,这样可以保证不太会被突然打断。至于学习的时候我就没什么可说的啦,这个真是因人而异,我就是那种只要就精神就可以很快进入状态的人。但是每次都只有两个小时不到。

下面具体说一下各科的复习。

英语:

虽然英语是弱项,但是因为分低嘛,只要保证过线就行了。当时真是比较有把握,所以就是基本上延续了之前的方法。通过阅读来掌握词汇,做阅读的时候有生词就查意思然后记一下,但是不会刻意去背,这样会对这个词有一个印象,等到以后再出现再不会的时候就给记下来。这样多次以后就能记住了而且印象很深。因为对英语要求不高,所以就相当于是简单地记下高频词汇了,不过做阅读我个人比较喜欢点点画画的,拉条线套个圈画个括号什么的。这个对于长篇的阅读和长句子的理解帮助真的很大,我英语学的最好的就算是音标和语法结构了,但是考研的话就悲催了。所以我就是经常的能够清晰地了解结构和大意,但是具体的内容就是真不行了,所以有可能的话还是好好记单词了。完型和新题型的话我用的是笨办法,就是粗略地通篇翻译,因为我做题一般比较快,所以这个方法还算适用。毕竟中文意思更好理解,而且有时候是在段落中间出现的内容会和别的'地方有联系,所以也算是凑合吧。大概追求准确率的人不太合适了就。

作文的话真是没什么了,就是写。我英语烂,我就用简单的词汇简单的句子;我英语好,就用显得更有水平的词和从句。反正只要是能清楚表达文章的中心就行了,我肯定是属于前者啦,所以我写作文很简单,但不管怎么写都是要明确立意卷面整洁。就跟高考写作文是一样的啦。小作文的话格式很重要,这个我没有专门写过,但是我经常看格式。通知啊信啊便条啊邀请函啊什么的都要关注,因为形式实在是太多了,保不准就出一个不会的,所以这个得多看看。而且我英语听力很烂,就那个复试说实话我基本没听懂几个,都是问其他人涂的卡,这个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反正就这样英语最后算是过线了。幸亏没继续原来的专业,要不又死了,真得庆幸做了一个英明的决定啊。

数二:

大家都说的是数二比数三难。所以我开始的时候也还是准备在数学这块花最长的时间的。虽然复习的时候确实是这样,但跟我开始想的不太一样。数二不考概率我觉得让我很是开心,因为我可以少看一本书了,先是看大纲确定考试的范围,然后就把教材又仔细看了一遍。庆幸的是一年前的东西看似都忘了,但是简单的看看书就能很快回忆起来,所以数学这块很快就开始直接做题了。

每天都是大量的做题,开始是先做专项题,包括真题和模拟题,都分成不同的知识点,一天一块内容。后来就是整套真题和很多套模拟题,一天差不多得做个五六套吧,反正数学的习题最后占了我考研书的70%。因为我是对于做题太有兴趣了,做数学题会让我有一种兴奋感,真是太奇怪了。而且只要精神状态好会越做越快,准确率也不低,反正就算是可以不知疲倦的做数学题,但是别的都不行。

不过二战的时候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做题了,英语政治数学都是。题海战术确实是有作用的,但是还是因为效率高,所以我一天的复习时间也很有限。一般就是下午加晚上也就五六个小时。我得感谢我几个同学,要不是他们在图书馆天天早起占座,哪有今天的我啊。而且我觉得身体很重要,身体好别的才能好,当然心情好也很重要。还有就是数学我不追求拿高分,所以我就一般不花很长的时间去抠极难的题。更多的是在基础题和中等难度的题上下功夫。

专业课:

专业课其实也是比较搞笑的,安全系统工程和可靠性理论。都是这次考研才开始接触的,但是前后我只看了一星期。因为今年考题改动的很大,不像以前把前两年的卷子这掐一块那揪一点就凑出来了。很多都是新题,在往年的真题里没见过。以前确实是能拿到题的,但是今年本专业的学生也没拿到。不过我觉得还是因为有兴趣所以才会比较有效率,当时复试的时候程老师问我复习专业课多久,我说两三个月,老师们就觉得很不可思议了。我要真是说一个星期,以后就混不下去了,当时是可靠性理论书看了两三遍我就感觉跟学过这门课似的,因为里面很多理论的东西我学过的课里也有,所以就是感觉很熟悉。复习专业课的时候是有投机的行为啦,因为每年考试的内容基本都相同,虽然题会变一下,但是要点是不变的。所以我就只看了要考的内容,那样就能保证大概有100+了。

篇7: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课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课经验

的4月份我们迎来了收获的季节。话说,现在并不是一个非常适合写专业课经验的季节,我们都理解,这时的的学弟学妹,你们正处在迷茫的开端,你们还不曾试探自己的选择,你们还对考研一无所知。你们还是像那时的我们一样,不停的寻找和探索。也许你们还不知道有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

可以说中国地质大学考研论坛,我不知道搜索了多少次,这里的帖子我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真诚的向这里的版主说一声,谢谢你们了。

说起安全工程的专业课,今年我考得还可以,今年的试题说实话和往年的存在很大的不同,难了,多了,没见过的东西也不少。当我第一眼看到卷子的时候,可以说傻了,数了数,将近50多分的题没有见过啊。有种放弃的冲动,但是想想自己复习了那么多,还是坚持了下来,虽然不太会,但是答的满满的,也取得了一个还说得过去的分数。

总结下来,往年的真题一定要看,但是不能只局限于往年的真题,复习还是要全面。每年出题的重点差不多,但是也会有变化,变化的力度大小,那个就不知道了。我是感觉今年变化还是比较大的`。咱们考得安全系统工程和可靠性工程两本书。对于前者,重点非常明确,安全系统工程的课件上就能看出来,一些必考的如事故树的计算,各种安全系统工程中的定义,方法等等,当时可以说我一个不落的都看了,总结了各种主观题的答题方式和重点,归纳总结。对于后者可靠性工程,不必要深究那些公式太多,不是很重点,我们要考的就是简单的寿命啊,计算可靠度这些简单的计算题或者涉及可靠性的主观问答。分数比例大概在百分之三十以内吧,但是不能不看,今年就有计算题,我答的不好。

我给专业课的时间大约是2到3周,其实还可以缩减,但是一定要高效率,毕竟你的精力有限,把专业课复习放在后期即可,前期抓英语数学,后期政治专业课,而且尽量把政治的时间缩短。至于咱们的专业课,还是不难的,多以背诵理解为主,考试的时候无论多难多没见过也要拼全力写满,因为主观题即使不会也还是能得分的。

我记着那时候时间很紧迫,越到后期越感觉时间不够,当时我晚上休息的比较晚,以前看小说,那时候就把课件啊什么的拷到手机里,当小说一样看,每天晚上就能背一章的概念,而且效率还很高,把小说就给抛弃了。

篇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地资源管理考研经验

13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地资源管理考研经验

一、专业课选择

当你选择考地大的时候,你会立即面临专业课选择的问题,以前地大专业课一是数学和土地资源学二者选一,专业课二是土地经济学和土地规划学,但是13年,可能是由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被转进了公共管理学院,专业课一成了土地资源学,数学被除去,关于专业课二:我选择的是土地经济学(土地经济学》,毕宝德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五版),原因有二,一是当时本科时学过,二是我刚开始打算考华中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的,这个学校参考书目同样也有土地经济学,所以就选择了,我背的确实挺好,前前后后背了至少5遍,是基本每页都背,当从考场出来时感觉都会,没有遇到一点挡,就连最后一个论述题,我考前都在网上见过,而且背了,但是成绩出来是125,感觉很不理想,也再次验证了,土地规划貌得分更容易一点,所以当你选择专业课时要注意了。

专业课二:土地资源学,学校给的大纲上的内容需要在《土地资源学》,王秋兵等,中国农业出版社和土地资源学,刘黎明,两本书上找到,但是这两本书的内容实在是太大了,我从暑假以后基本上就是看土地资源学和英语了,但是内容真的很多,每天背,都傻了,到最后我也没背完,只把王秋兵的背过了,背了也至少5遍,同样是每页都背的,刘黎明的就背了几个名词解释,还有什么原则了之类的东西,(这是临考还有4天时做的事情当时真的急坏了……到时候你就知道什么感觉了)同样的当打开试卷时,除了最后一个计算题遇到了挡外,别的都背过,由于背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写都写不完……痛苦并快乐着。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土地资源学要以王秋兵的为主,我不知道地大的老师是将的哪本,但是今年的试题,貌似在王的课本上都能找到,当然除去最后一题,最后一题是个计算题,如果你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那先恭喜你了,至少你做实验时肯定做过或者知道这个题是考什么的,但对于做实验时,只抄袭别的同学的实验报告的同学来说可能要有点后悔当时没好好听课了。地大这么多年从来没出过计算题,今年出了,明年也许还出,这说明出题也越来越灵活了,不在局限于课本了,这点需要注意一下。

还有一点关于专业课你需要注意的是,会不会变参考书,毕竟现在已经是公共管理学院了,所以谁也说不准……,至少我不会再遇到这个头疼的问题了。

二、政治

关于政治,我真的没背好,连最起码的二十天二十题都只背了2遍,还是粗略,还有那几个有名气的人的什么预测题,只买了也没看,只做了下选择题,考试前一题晚上急得难受!所以就让俺对象见者她认为重要的提问了一下我,查漏补缺,你还别说你,最后还真考着了,应该是我的'幸运吧。对了,还有政治选书的问题,我买了大纲,可是就看了两页就看不下去了,所以对于懒人来说,看着就行了。我写关于政治的这些不是说政治多简单,不用把他当回事,而是让你把握好时间,给予政治应有的,哈哈,虽然今年政治真的不难。可以说是我运气好吧,反正大题我自主发挥的成分很大。但试想如果大题都本可以背着,而你却没背,你会感觉如何……所以重视起来!

三、英语

关于英语,还是老生常谈,单词问题,一定要突破,我都不知道背了几遍单词,但是单词让我背烂了(可能是盗版书质量不行),但对于单词你得下功夫,也许你会说,我单词不认识,同样一篇阅读,同样只错1,2个,好吧,我承认,真是你这种情况,我四六级考试时,试卷上的单词真的是有30%-40%不认识,但是考研英语和四六级绝对不一样,而且,当你把单词背好了,你的英语肯定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背单词真的很痛苦……还有我考完试没对答案,不知道英语主观题改得严格不,但我知道我的作文是写的一塌糊涂,所以要早早的就背作文句子,这一点要坚持,关于翻译,要把自己翻译的句子写下来,不要想当然,写下来你就知道这一个过程是多么的难……

四、最后总结一下

要考研,就考个好点的大学,毕竟这个过程接近一年时间,付出同样的努力,考个差得,自己对不起自己,(假如考自己学校的就另当别论了),对了,面对保研的诱惑,你同样需要考虑清楚……如果你选择地大,你的目标必须是400+,只有达到400+作为一个外校的孩子才能很保险的被录取。考研……真的很难,但当你走过之后,这同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你也许会无数次的怀疑自己不行,无数次的想放弃,但相信你自己,肯定能走过的,这时你回首,啊,原来我也可以这么强大,不谈成绩,只谈过程,真的很好,很珍惜。还有,就是作为一个过来人,感觉没有必要把专业课每页每页的都背,但是大条你必须背熟,背多了真的很有话说,但地大貌似不会考的很细,可是,谁要能打包票呢,看你自己的能力了……

篇9:考研经验 中南大学材料加工专业

2013考研经验分享 中南大学材料加工专业

以下考研经验是为同学们收集的关于中南大学材料加工专业考研经典成功案例,希望能对奋战在2014考研路上的学子们有所帮助。

首先说一下本人考研的基本情况,普通一本院校,本科成绩在班上中等偏上。今年考中南材加,总分400顺利被录取,论坛对我的帮助确实挺大的,下面是本人觉得在考研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和经验,希望对14考研的学弟学妹有所帮助。

一、为什么考研

考研理由往往因人而异,关于考研和找工作,相信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摇摆不定,记得我在大二第一次听完考研交流会后,我就和身边的同学说我更加羡慕那些找到好工作的学长,到了大三再听考研交流会的时候,我就有点想考研了,越到后面综合各种情况,我就更加下定了考研的决心。

我认为这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孰优孰劣,就像你身边有很多早早出去也生活得很不错,关键是看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想不想考研,这个只有你自己心里知道,只有你自己会为你的决定埋单。有人考研是为了将来能找个好工作,有人还想在学校多呆几年等等,这个理由都可以,但是这个理由必须让你足够坚定,考研的一年时间很容易让人身心俱疲,外部环境的影响很容易使人动摇。一个坚定的考研动机会才能让你在考研这条路上抵制住很多诱惑,一心一意的投入到学习中。

二、选择学校

目标院校最迟应在在暑假之前确定好,暑假之前的时间主要复习英语和数学,打好基础。这段时间可以边复习边思考选择学校的问题,选择学校主要参考自己的兴趣和个人实力。个人实力主要指你的个人心态,考研决心和刻苦程度方面的自制力,考研是一个体力活,笑到最后的往往不是那些天资过人之辈,而往往是勤奋刻苦的追梦者,我认为所选的学校最好对自己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你就会有足够的压力与动力,考上了也会有所成就感。如果你一开始就选一个一般的院校,心想着随便复习下就可以上,到最后往往过国家线都困难。所以对自己要求应该高一点,既然要考,就应该把它当成一种挑战,就应该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一个好的结果。

三、找学长学姐

考研是你自己的事情,没有人会管你今天有没有去自学,没有人会告诉你今天复习什么,明天的任务又是什么。在考研过程中复习、找资料、学校信息都需要靠你自己。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找到一个好的引路人,通过往届考上的研究生学长的帮忙,你可以知道自己报考的学校大概需要多少分,有一个心理准备,也就有了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你可以知道专业课出题的大致方向,复习方法等。总之,一切与报考学校相关的问题你都可以向他请教,而这些你很难在网上或者学校的网站上找到。

四、心态问题

既然选择了考研,就必须做到心无旁骛,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所有与考研相冲突的事情都必须放在一边,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心态一定要足够平和。我认为舍得舍得,凡事有所舍才能有所得,为了一年后的得,在考研的一年中你就必须舍弃别人玩游戏、出去游玩甚至一些上课学习的时间。比如你们到了下学期,完全可以把上课当成一种调整心情的方式,只有在你没有学习状态的时候,才去上上课和同学交流交流。最忌讳那种今天上午有一节课,好,上午就不去自习了。下午有点事耽搁了,下午又玩去了。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难形成系统的学习计划,效果往往收效甚微。

五、学习方法

具体的学习方法我觉得大家可以在这个论坛上找一些高分经验帖,多参考几篇,找一种你认为最适合你的方法,按照他说的步骤一步步的复习,因为我认为每个人的学习习惯都不一样,只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在这里我只说一些自己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首先说政治

政治一般都在下学期开学开始复习,当然前提是在暑假完后你的数学和英语已经有了一个系统的复习。虽然都说政治过线基本无压力,但我认为政治还是应该好好复习,如果你想考一个好的学校,完全可以把政治当成拉分的科目,因为政治是一些死的知识点,只要你记住了,在考场上往往就能得到分,不像其他科目,可能还存在发挥的问题,政治成绩基本是和你花的时间成正比的,所以希望大家认真对待。

(二)其次是英语

英语一直是我的短板,我认为像我这种英语一般的同学,唯有通过死记单词,狠钻真题。别无他法。单词一定要反复记,多次记。真题也要做至少三遍,后期主要通过做真题强化单词记忆以及解题技巧。

(三)再说一下数学

数学一定要重视基础,复习课本时应该明确每一个概念,每一个例题。而不能像以前期末复习一样,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是绝对不能应付考研的。后面的习题尽量做完,总之是打好基础,在暑假之前最好复习完课本,全书做完一遍,我只做完了高数部分。复习参考书在精而不再多,一本好的参考书做三遍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做完三本参考书,推荐李永乐复习全书,陈文灯的暑期强化班视频,李永乐的线代暑期强化班视频,两者综合起来基本差不多。

说到视频,我这里想说一下报班的问题,我是非常不提倡大家报班的,我自己也没有报班,有人说政治应该报一个,我没报同样打了78,暂且不谈报班的花费,报班很容易让人产生依赖感,有些人就总是想着自己报班了,有什么所谓的'内部资料,自己也不好好复习,就整体想着最后的押题什么的,到头了什么都没压到。

其次就是报班会完全打乱你的复习计划,你只能跟他的节奏复习,这样会使你复习缺乏系统性。像我的话,暑假来复习完数学,全书过了一遍,我知道接下来应该看下视频强化一下,所以在网上找了陈文灯的暑期强化班视频,李永乐的线代暑期强化班视频。基本上视频里面的每一个题我都是暂停下来自己算一遍,不知道做了才看他的解答过程,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数学是算出来的,绝对不是看出来的,如果报班的话是没有机会暂停的,当然也就没有这么多时间给你算,就这么一路看过去,一天两天还有印象,过了一两个月基本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此外我把每一个题都抄在了一个笔记本上,每隔一定时间就拿出来再算一遍,加深印象。这里可能很多同学都很不屑,我以前也认为自己已经做过的题目再做一遍是毫无意义的,我想这也是我以前自我感觉数学不错而一到考试就总考不出理想成绩的原因。我提别提醒大家做题是一定要求精而不要贪多复习参考书在精而不再多,一本好的参考书做三遍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做完三本参考书的效果,在这里推荐李永乐复习全书,基本上和考试大纲的要求接近,陈文灯的书有好多方法感觉是很神奇,但在考试中用处不大,而且可以通过看他的视频补充这一部分知识。

六、复试

我想说的是作为一名非211院校的学生,不管是考研还是找工作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一点歧视,就拿考研来说,在分数相差不多的前提下,肯定会优先录取本校生和其他985、211的考生,所以我们对此应该有所准备,而不是一味的抱怨,我认为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考研成绩,当你的分数很高时,老师自然会对你刮目相看,像我一个华中科技大学的同学准备考上交都感到非常受歧视,我们学校去考那就更加感到压力大了,可我们焊接班不是每年都有考上上交的嘛,所以说个人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一切的担心都是可以克服的,只要你想考,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面一心一意的做好这一件事情,你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要知道一味的怀疑与退却不能够解决任何问题。在此预祝各位在2014年考研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专业考研经验】相关文章:

1.中南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复习经验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招生章程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经验 备考

4.西北大学公共管理考研经验

5.管理学专业排名第二考研经验

6.南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考研复习经验

7.化学考研经验

8.浙大行政管理专业高分学姐考研经验

9.我的考研经验 武汉大学行管考研全攻略

10.武汉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杂谈

下载word文档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专业考研经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