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关于柳州文庙导游词

关于柳州文庙导游词

2024-01-19 07:44:4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末日審判”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关于柳州文庙导游词,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关于柳州文庙导游词,欢迎阅读与借鉴。

关于柳州文庙导游词

篇1:关于柳州文庙导游词

柳州文庙最初建于唐贞观初年,原址已无可考证,现在的柳州文庙是柳州市政府重修的现代仿古建筑群。建在柳州市柳江南岸的蟠龙山与灯台山之间,西连蟠龙山瀑布广场,东为待修建的窑埠古街,与周边的蟠龙双塔、王氏山房、回族墓地、“天山万里”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迹一起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

柳州是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为了宣扬本地的历史,,柳州市政府决定在登台山下,驾鹤山侧、柳江河畔,位置得天独厚,重修柳州文庙,并将其列为柳州文化建设十大工程之一。3月份开始施工建设的柳州文庙,仅半年多便魔幻式地矗立在柳州市民眼前。它以灯台为靠、驾鹤为案,金碧辉煌地耸立在柳州汉城故址上。若登高远晀,柳州的文气顿会金灿跃然,成为引人欲意信步于其中的胜境。建成后的柳州文庙,将与蟠龙山瀑布广场、窑埠古镇等,成为“百里柳江”景观带上重要的文化标志性建筑。还有文惠桥。

柳州文庙最初建于唐贞观初年,原址已无可考证,现在的柳州文庙是柳州市政府重修的现代仿古建筑群。据史料,唐元和十年(8)六月,柳宗元到柳州任刺史,发现柳州文庙已破损,就组织官民,花了两个月重修文庙,并亲撰《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柳宗元重修文宣王庙后,大力推崇孔子和儒学思想,并阐述了孔子思想的传播与中央政权推行政令的密切关系,使得柳州在行政管理方面更加顺畅,“人去其陋”,社会经济、文化飞速进步。

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地方官重立柳州文宣王庙碑于柳城(当时柳州治所)。庙碑下半部刻柳宗元像,此碑现存于柳侯祠内。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柳州文庙迁建于城内西北部(今柳州市二中一带),地面建筑无存。1928年,柳州文庙又在一场火烧半边城的大难中荡然无存。从此,重修文庙就一直是柳州百姓的心愿。

20,柳州市政府决定于柳江南岸灯台山西麓重修柳州文庙,并将其列为柳州文化建设十大工程之一。现在选址重建的柳州文庙,涅盘重生,依山临水,在国内多座文庙中,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山水灵气远胜他乡。

柳州文庙历史

唐贞观年间,柳州始建文庙,元和十年(公元815年)6月,柳宗元任柳州刺史,8月,即着重修文庙,10月完工。柳宗元重修文宣王庙(原址无考),大力推崇孔子和儒学学说、思想,并阐述了孔子思想的传播与中央政权推行政令的密切关系,使得柳州在行政管理方面更加顺畅,“人去其陋”,社会经济、文化飞速进步。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地方官重立柳州文宣王庙碑于柳城(当时柳州治所)。庙碑下半部刻柳宗元像,此碑现存于柳侯祠内。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柳州文庙迁建于城内西北部(今市二中一带),地面建筑无存。

景点简介

重建的柳州文庙朝西北方向,背靠东南方的登台山,由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等主体建筑组成,建筑以宋代风格为主,结合岭南地方样式。

泮池与泮桥

大门向南,门前街道东西两侧建有两座牌坊,坊前立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石碑。大门两侧有八字形红墙,琉璃黄瓦,庭中有半圆形水池,名叫“泮池”,池上建有精致的石拱桥,叫“泮桥”,考中秀才的生员入学才有资格走过这条桥,称为“入泮”。过桥后进入头门踏上刻有云朵的青石台阶,象征“青云直上”。

孔子雕塑像

棂星门是文庙的第一座门,棂星相传为古代天上的文星,用它命名大门,寓意孔子是应天上星宿降生的,而且古代天子祭天先祭棂星,喻祭孔子如同祭天一样,也包含有人才辈出,为国家所用的思想。柳州文庙的的棂星门设计亦颇有独到之处。棂星门其实不是门,它状若窗棂,取疏通之意,表示通过此门纳天下有学之士。以福建青石架构的棂星门,高11.2米,宽24米,五框六柱,缠枝花卉,穿斗窗式样,比曲阜孔庙的棂星门规模略大。过了棂星门,便是宽6米、长25米的泮池,上有泮桥3座,汉白玉栏杆,柱头雕云纹,寓意平步青云,接着步入从心门。 文庙规制中没有从心门这个门名。从心门高10.98米,宽16米,柱、枋材质均为福建龙田黄青石。“从心”二字源出孔子之语:“从心所欲,不逾矩”,系市委书记陈刚根据柳州文化特色与时代相结合而命名,寄寓深远。

杏坛广场

据《庄子·渔父篇》记载杏坛是孔子讲学之处,但此篇被认为是伪作,因此杏坛也无从考据。

孔庙杏坛位于大成门和大成殿之间,宋代之前是孔庙正殿所在,现存的重檐十字脊建筑为明隆庆三年重建。广场内四座牌坊,南北是“太和元气”坊和“至圣庙”坊,东西是“德侔天地”坊和“道冠古今”坊。

大成殿

主殿为大成殿,配殿东腋,西庑、东西腋门、碑厅组成。大成殿又称先师殿,是供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的正殿。其称为“大成”,是指孔子的道德,谓“孔子集先圣之大道,以成已之圣德者也”。重檐盝顶仿唐建筑的大成殿,高30米,宽49.7米,纵深47.5米,矗立于5.8米高的台基之上,为整个文庙建筑群中的核心主体,也是9月28日柳州文庙祭孔大典的中心场所。此处浮光耀金,结构庄严,规模宏大,让人顿生肃穆之情。我市文庙大成殿设计匠心独具,建筑体量成国内之最。大成殿台基高5.85米,丹墀共三层,平步处采用福建田黄青石砌就。

中间宽3.6米、长18米的御道上,饕餮纹环绕四围,19条高浮雕的飞龙神态各异,有九五至尊的王者之气,与金光宝气的大成殿金顶相互辉映。大成殿环廊的24根紫铜包装的莲花腾龙柱,柱高6米,直径0.8米,也是一大亮点,衬托出大成殿的威严与厚重。 两侧为东庑西庑,是供奉先贤先儒之处,一般是木主神位,无雕像。两千多年来,从无到有,其中供奉之人依各朝各代统治者的意志而有所增删变化,大多数是对于儒学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学者,通过供奉,肯定了他们在祖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大成殿”匾额也堪称国内一绝。它完全以曲阜孔庙大成殿匾额的康熙手术为范本,目前国内仅有柳州一家,故专家称誉“北有曲阜,南有柳州”。

端坐于殿中的孔子铜像,已完成了外贴金箔的工序。身着十二章帝王服,头戴十二旒冠冕,显得慈祥、仁爱、睿智。这尊孔子铜坐像,材质之精、工艺之精湛、造型之美,在国内文庙中屈指可数。 分置两旁的颜回、曾参、孔汲和孟轲四配像,亦堪称国内文庙塑像中的精品,均为生漆脱胎彩绘座像,通高3.8米,像高2.6米,着九章服,头戴九旒冠冕。 殿中藻井设计,亦是柳州文庙的首创。藻井通透,可见天空,寓意孔子思想与天地相通共融。大成殿内的四周饰以66000多平方米的紫铜板,紫铜板上用蚀刻工艺雕刻《论语》名句,以此衬托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类如这样的首创设计在大成殿里比比皆是。

崇圣堂

崇圣祠原名启圣祠,主祀孔子之父叔梁纥。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谕封孔子上五代祖先配享王爵尊号,并谕准入祀,更为现名。崇圣祠在孔庙大成殿后。供奉并祭祀孔子先人牌位的地方。 祠南向,有正厅5间,前有崇圣门,左右有东西配庞,四周用墙围成一独立院落。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乾隆二年(1737年)将屋顶的青瓦换成绿琉璃瓦。

明伦堂

明伦堂,明代即有之,清乾隆、道光时修缮,面阔五间,进深六椽,七檩硬山前后廊式。“明伦”取“存天时,明人伦”之间。明代时为儒学讲堂,清代时改为儒学教室,现辟为孔子生平展室。为了让现代人更多地走近孔子、了解孔子、学习孔子,平遥文庙专门搜集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和实物,全方位地介绍了孔子的一生和他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篇2:柳州文庙游寒假征文

柳州文庙游寒假征文

寒假在柳州游玩,与表姐去过一趟文庙。

文庙是供奉孔子老先生的地方,没到中、高考期间,总有人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祈求高中。

站在文庙大门前,望着大门,金碧辉煌的房顶令人叹为观止。

走进门口,走向大殿。殿前汉白玉的浮雕,刻得栩栩如生。表姐在一旁观赏,却叹息着浮雕并不是整块的,不然能卖好多钱。我哭笑不得。

脚刚跨进大殿,一抬头,我就惊呆了。巨大的孔子雕像摆在殿内,威严,肃穆,整个大殿的气氛除了凝重,还是凝重。我把视线移到别处,有孔子弟子的雕像,还有一些乐器,殿内的.竹子又粗又大,支撑着整个大殿。而上面的花纹却栩栩如生,让我不禁想感叹人类的艺术与技术。

再往后又有两个小点,但里面也没有什么东西,也不多说了。

最后,我们把目光投向了那九层的文昌塔。看起来不算太高,但爬起来,就可难哩。我们一层一层爬着,一层一层地看着塔外的景色。越到高层,视野越开阔,看到的金色就越壮观、美丽。塔内的楼梯是呈四周环绕形,四面都有。所以当爬到最高一层时,一层一层的楼梯在眼前展现,愈显得塔的高,让我不禁油然而生出一种摇摇欲坠之感。

我立马走出楼梯,走到廊上。因为文昌塔建在河岸边,所以当我站在走廊上向外望时,我又惊呆了!一片波光粼粼的河水被微风吹起,荡着涟漪。在太阳的照耀下,河水的颜色蓝蓝绿绿的,更显幽深。近岸的地方,水比较薄,透出底下的沙,这水多么清澈见底啊,兼职堪比桂林漓江之水。近旁的青山与那青青绿绿的河水相应着,颇有一种山清水秀之感。

柳州之美景,文昌塔上观也;文庙之庄严,自行来体会也。

篇3: 柳州导游词

各位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旅行社和司机师傅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先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来自xx旅行社的导游xx,大家可以叫我小x。我右手边的是我们的司机刘师傅,刘师傅开车技术好、经验足,大家可以完全放心乘坐!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这个景点的来源及其他吧!

景区内群山环抱,峰峦逶迤,四季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是兼有山、水、林、洞、石之美、大自然景观极为丰富、田园风光浓郁的游览胜地。

历史意义/都乐公园

1973年都乐岩洞被发现,柳州市极其重视,拨款对岩洞进行开发建设,于1974年正式对游人开放。1976年,科学工作者对都乐岩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在洞内发现了智人股骨和乳牙以及豪猪、熊、狼、马、鹿的化石,证明洞内曾有古人类或野兽居留,经过中国科学院鉴定,这些化石的原生物为5万年前的现生种类,为研究古人类活动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现陈列于洞外陈列馆内。在柳州市的关注和投资建设下,都乐岩风景区得到逐步完善,先后向游人开放了盘龙洞、通天洞、水云洞、乐寿岩、观音洞,修建了揽翠阁、咏石斋、怡宾楼、湖光山庄、龙珠湖、墨香斋、书山碑林等景点。1990年都乐岩风景区被定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1995年柳州市园林局投资200多万元建新大门景区和亚热带植物景观区,风景区自筹资金建起耐荫植物景观区,建都乐纪念林。景区内设有怡宾楼餐厅和湖光山庄餐厅,分别可容纳60人和150人就餐,另有13个商店分布在景区各处,便于游客购物。

景点景观/都乐公园

都乐岩

1973年在柳州市南郊发现一处罕见的岩洞群,各个岩洞面积从1000米~平方米到3000米~4000平方米不等,洞内的钟乳石形态奇特,石质纯洁完整,石笋、石柱、石幔、石花触目皆是,有的气势雄伟,有的玲珑剔透、有的象飞禽走兽、奇花异草,有的如珠帘帷幕、殿堂屋宇。到20世纪90年代末为止,都乐岩共发现大小46个山洞。1974年柳州市组织有关专家重点开发了盘龙山上的三个洞,即盘龙洞、通天洞、水云洞,配以五彩缤纷的灯光,使洞内景观呈放出瑰丽神奇的光彩,洞景堪与桂林芦笛岩、南宁伊岭岩相媲美,且有自己的特色,被誉为“大自然奇幻艺术之宫”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同年,这三洞对游人开放,合称“都乐岩”。都乐岩的洞内游程共768米,总面积6400平方米,洞与洞之间有盘山游道相连,著名的景致有“柳江放排”、“火炬迎宾”、“南海风光”、“山村晨曦”、“三姐对歌”、“鱼跃天窗”、“百兽闹林”、“都乐飞瀑”、“丝绸商店”等。其中盘龙洞游程300多米,有22个景点,著名景点有“火炬迎宾”、“南海风光”、“三姐传歌”等。通天洞游程100多米,有14个景,堪称稀世少有的大自然杰作“山村晨曦”即在此洞,这一洞景曾被制成立体图景在1983年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会上展出,使许多宾客流连驻足,赞赏不已;水云洞狭长幽深,游程300多米,有17个景,其中“犀牛戏水”一景是三个洞中面积最大一处,宽20米,长200米。

都乐清溪

都乐清溪发源于柳江县成团乡附近的群山之中,由许多细流汇集而成,是灌溉农田的重要水源。流经都乐岩风景区这一段长3400米,水面最宽处25米,深度1米~4米不等。溪流水质清澈,流势平缓,溪流两岸修竹成荫,柳丝飘拂,鸟语花香,为景区增添几分清幽静谧,也是夏季游人游泳的好去处。

书山碑林

龙珠山,又名书山,位于龙珠湖畔西侧,通高46米,方圆300米。山间林木葱茏,山石隽秀,石径蜿蜒,亭阁隐现,山顶有棵古榕,相传有300多岁,树脚盘根错节,树顶绿荫如盖,给书山更添几分劲秀。从1970年代开始,都乐风景区的建设者们在这里凿山勒石,把全国各地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现代书法名家精品汇集于此,至1993年已有摩崖石刻80多块。中国新闻社曾以“我国第一座现代书法碑林在广西柳州市著名景区都乐岩兴建”为题对书山石刻进行过报道。

中国当代书法家苏局仙、欧阳中石、朱屺瞻、舒同、王遐举、魏传统、刘炳森、李天马、伍纯道等书法作品在这里各显风姿,楷、行、草、篆、隶历历大观。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的狂草“天下都乐”石刻镶嵌在山崖中,宽1.2米,高3.3米,字径达70厘米,是书山中最大的一块,笔走游龙,气势雄浑。

墨香斋

位于龙珠山北侧大兴山南麓的墨香斋,1988年兴建,占地1000多平方米,为院落式组合的园林建筑,结构精致,布设巧雅。除展览大厅和收藏室外,还建有165米长的书法碑廊,集书画珍品400多幅,名人碑刻21块。中国当代书法家刘海粟、赵朴初、沈鹏、肖娴、柳倩、周昭怡、陈政、朱培钧以及日本国书法家默堂、仓山雪舟等人的书法作品在此大放异彩,特别是90多岁的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的楷书“都乐碑林”,笔力雄沉、结构稳健,堪称书法艺术珍品。在墨香斋西侧,1991年兴建了国际友人碑廊,一批国际友好人士的书法将在此立碑勒石,随着风景区园林文化建设的发展,都乐石刻将成为柳州一处观赏价值极高的文化胜地。

龙珠湖中心景区

龙珠湖位于都乐岩景区的中心,建于1984年。水面面积约70亩,深2米,状如荷叶形,靠南面的湖水中建起一排水泥结构的荷花亭子,湖里栽荷花,沿湖广植垂柳、桂花、鱼尾葵、月季花、大丽菊、九里香、西藏红等植物。湖中有一座供游人休息的湖心岛,面积约10亩,岛上建造了一组富有民族风格园林式建筑群,取名“湖光山庄”,这组建筑布局巧妙,结构多变,游廊曲径左环右绕,中有假山、水池、喷泉、小桥、流水,形成湖中湖、桥中桥的别致环境。内设餐厅、小吃冷饮部和娱乐厅。龙珠湖中横跨一道长达60米的九曲长桥,桥中间并排矗立起两座连肩的琉璃瓦古亭,古亭衬托着湖光山色,引人驻足流连。

新大门中心景区

为适应旅游的发展,改变都乐景区陈旧的面貌,1995年柳州市园林局决定投资兴建新大门景区,从设计、施工到建成历时2年,于投入使用。景区由风景桥、中心花坛、卵石滩、大门、侧门、商店及游廊组成。风景桥横跨都乐河,长36米,宽6米,桥体呈浅色,极具壮族民族特色,在清幽的河水和连绵的绿树映衬下格外突出醒目。中心花坛配以假山、绿草、灌木及各色草花,显得小巧精致。大门、商店及游廊是连续的建筑,呈半圆形围着中心花坛,线条清晰分明,色彩红白相间,富有现代风格,卵石滩在大门的右侧,面积2369平方米,大大小小的卵石共重达40吨,大小卵石高低错落,疏密适宜,与周围绿树红花修竹构成一幅颇具情韵的画图,游客可散步,可在树下纳凉观赏,亦可在滩边嬉水,在河湾中畅游。

亚热带植物景观区

走入大门即是亚热植物景观区,该景区是1995年开始兴建,19完工,占地300多亩,由2个人工湖、近万平方米草坪及近百种亚热带植物组成。根据柳州的气候和都乐岩特有的地形特点,景区内种植了大量的假槟榔、鱼尾葵、董棕、洋紫荆、大王椰等100多个品种的亚热带植物,配植各种矮生和丛生灌木,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景观,景区内还配有假山、园林小品、造型,并建有一座石方亭供游人小憩和观景。

都乐纪念林

为响应柳州市提倡的“人人种一棵树,植一平方米草”的号召,都乐岩景区于19在都乐河旁的爱心岛上开辟了纪念林,游人可到此种植“结婚、生日、毕业、聚会”等纪念树,既绿化美化了景区,又让人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自纪念林开辟以来,游人纷至沓来,在此种植纪念树的络绎不绝,他们中有领导、教师、学生、夫妻、老人等。都乐纪念林兴建一年多,已种下近百株纪念树。

篇4: 柳州导游词

四谷地之间。雷山绝壁下涌出一泓清泉在雷、龙二山间汇成“龙潭”古称“雷塘”,咫尺相隔的“雷潭”经地下河与之相潜通。清澈的潭水经“八龙喷雪坝”泻入镜湖后蜿蜒如游龙穿园而过,注入园外蓬花山下的溶洞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雷龙二潭水温如恒(18℃—22℃),每逢隆冬,水汽蒸腾,烟雾缭绕,故称双潭烟雨。雷、龙二山夹水相峙,相传雷、龙二神在此司掌雷雨,世称“龙雷胜境”。又因崖壁有明代兵部右侍郎,柳州八贤之一的张摩崖石刻诗“山下清泉出,林间百发来。寒云如可卧,不必问蓬莱”。“龙潭胜境”仿佛蓬莱仙境。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州刺史柳宗元祷雨于此,著有《雷塘祷雨文》传世。现建有“祷雨文碑亭”、“祭台”及“雷塘庙”等纪念性建筑,此外尚有张垂钓遗址“张钓台”。明代名士罗之鼎书斋“侧山楼”等名胜古迹及龙山鲤鱼嘴贝丘古人类遗址。雷龙二山之外,园内诸峰均具胜名,或擅以形似,或长于传说:惟妙惟肖、神形毕至,形成卧虎山“龙潭虎跃”、牧童山“牧童横笛”,仰狮山“青狮戏珠”、美女峰“美女照镜”等绝妙佳景。

静卧镜湖之上的“龙潭风雨桥”系仿木钢筋混凝土廊桥式建筑,以三江程阳风雨桥为蓝本设计、建造而成。整座桥亭飞檐,极具特色。傍水而建的九层鼓楼为正四边形塔楼结构,飞檐重阁、琉璃装饰、葫芦顶、端庄肃穆;内设景廊,盘旋而上,上悬“款鼓”,既体现侗人击鼓示警聚众之意,又应合游人登高望远之心。

风情线上的“壮乡”便坐落其间,对歌亭,镇水亭隔水相望,榕树桥形动人。

千栏式建筑——壮民居缘水修筑,极富水乡生活情趣。傣村已建有民族餐厅,傣亭等,建筑多以徒坡屋面见长。村内竹篱环绕,绿草如茵、鱼尾葵、假槟榔、伊拉克蜜枣等亚热带植物和别致的傣式建筑相映成辉,形成一派南国风光。到龙潭公园游览不仅可以饱览亚热带岩溶地区的奇山秀水,风格各异的少数民族建筑;还可以欣赏广西各个民族村寨内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品尝别具一格的少数民族菜肴。

篇5: 柳州导游词

大家好,这里就是是柳侯公园,是为纪念唐代大文豪曾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而建的公园,也是广西最著名的名胜古迹。它始建于清代宣统元年(19),主要景点有:罗池、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柑香亭等古迹和山水来归盆园、动物园、儿童乐园等等。

柳侯祠原名罗池庙,位于柳州市中心柳侯公园内的西隅,是柳州人民为纪念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而建造的庙。现在的柳侯祠是按照清代建筑物重建的,祠内陈列有许多文物及史料,反映了柳宗元的生平和政绩。

柳侯祠分前、中、大殿三进,内有柳宗元石刻像、柳宗元塑像以及“荔子碑”等历代珍贵石刻40余方。“荔子碑”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书法,写的是韩愈《柳州罗池庙碑》中供祭祀柳宗元吟唱的《迎颂享神诗》,因唐宋三大文豪的文采神韵凝于一碑,故有“三绝碑”之称。祠后有柳宗元衣冠墓,东侧有纪念与柳宗元同称为唐二贤的政治家、柳州司户参军事刘蕡的贤良祠,并有柑香亭、罗池、讲堂、山长住房、斋房、回廊、院门等附属建筑。

柳侯祠主要景点:

柳宗元衣冠墓:

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柳宗元在柳州病逝,第二年灵柩归葬长安,柳人在柳宗元灵柩原停放处修建了衣冠墓,供千秋凭吊。

柑香亭:

因柳宗元曾在柳州种植黄柑,所著《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诗广为流传,后人兴建“柑子堂”以颂其事。其后原址废坍,清乾隆十九年(1754)在罗池旁重建,后改称“柑香亭”。

罗池:

“罗池夜月”原为柳州古八景之一。韩愈在《柳州罗池庙碑》写道:柳宗元死后三年,托梦生前部将欧阳翼:“馆我于罗池”,柳州城东关的这一泓池水因此而闻名。据明代李西涯《罗池书屋记》称,古罗池“广袤可数里,澄波汀蓄,准平而鉴照其外”。

山长住房:

柳江书院院长(山长)和学子所居和藏书之处,是一个幽雅的'四合院,东侧斋房原为打理柳侯祠的开元寺僧人的住所。

篇6:吉林文庙导游词精选

文庙位于吉林市昌邑区文庙胡同,始建于1920___年,是东北最大的文庙,与曲阜孔庙、南京孔庙、北京孔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它既是清朝对汉文化传入东北的认可,更是汉文化与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互通的历史见证。吉林文庙建筑群规模之大、等级之高,在封建社会所建的地方文庙中是独有的。

该庙座北朝南,规模宏伟,共有三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大成殿,崇圣殿、大成门、东西配庑等。院外照壁前有两只石狮子,照壁北面两侧有东西辕站,照壁后面正中有泮池、状元桥。吉林文庙内还有孔子生平事迹展览、圣迹石刻图陈列。

吉林文庙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的古典建筑群,其建筑仿皇宫之制,占地16354平方米,东西宽74米,南北长221米,有殿堂配庑64间,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三大主体建筑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辅助性建筑呈对称状排列,四周由3米高红墙环绕,正门前为长40米,高5米的照壁。进入正门建筑次序依次是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三大主体建筑构成三进院落,整个文庙红墙黄瓦,殿宇轩昂,富丽堂皇,宛如帝王宫殿,整体建筑布局合理,结构严谨,配饰雕

吉林文庙既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尊孔宠儒的礼制建筑,更是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它在相当程度上保存了我国古典建筑艺术的精华,显示出儒教建筑的特殊风格,并以其金碧交辉的雄姿为美丽的江城增添了光辉。

吉林文庙是一个以保护古建筑群而建立的专业性博物馆,以对公众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已任,以举办展览、文化活动等为载体,以激发公众的。

篇7:吉林文庙导游词精选

“太好了”,秋游的日子总算到了,我们三年段全体同学要到位于涂门街中段的文庙参观游览。

文庙是泉州古代人教育和教书的地方,它建于北宋。

到了文庙,同学们个个都兴高采烈的。文庙门前有一个用石板铺成的宽阔广场,有七八个学校操场的大。

入口有两扇巨大的朱红色大门。一踏进门,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一副美丽的景象清新的展现在我们眼前,这里鸟语花香,好象童话中山清水秀的“仙境”。

门两侧,有两条长廊,整个建筑形成同字形,长廊后有一排房间,是古代的老师用来教书的地方。里面有许许多多用泥做的泉州古时候的名人,有打仗的将军,有作家、有状元、有……,栩栩如生,走进里面,我仿佛看到了古代学子们正在学习的情景。

顺着大门正中央向前走,下了台阶,过了石路,看到一座小拱桥,桥下有一个大池塘,里面有许许多多、五彩缤纷的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好象在说:“欢迎,欢迎。”

过了水池,再往前走,上了台阶,你就可以看到大成殿,大成殿中央有一个用金子做的孔子雕像,大殿两旁摆着古代的发明,挂着各种各样的人物画,还有……,据说,大成殿是古代的学生用来考试的地方。

参观了文庙,同学们把带来的玩具拿出来玩.在古代建筑里玩起现代玩具,感觉又放松又有趣。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文庙,文庙的景色迷人,宫殿一样气派的古代建筑,让我印象深刻,我的眼前好象浮现出泉州古代人勤奋读书英勇杀敌的场面…( 无叶风

【关于柳州文庙导游词】相关文章:

1.柳州三江导游词

2.关于文庙的导游词

3.泉州府文庙郑成功墓导游词

4.文庙作文

5.关于的著名景点柳州园博园导游词

6.柳州一日游小学作文

7.柳州公租房申请条件

8.小学生柳州的早晨作文

9.柳州教师编制招聘计划

10.柳州峒氓原文及赏析

下载word文档
《关于柳州文庙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