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35高校新增73专业 新增专业≠新兴专业
“淑爱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广东35高校新增73专业 新增专业≠新兴专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广东35高校新增73专业 新增专业≠新兴专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广东35高校新增73专业 新增专业≠新兴专业
广东35高校新增73专业 新增专业≠新兴专业
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网址:www.gzzk.com.cn)
光信信息科学与技术、3G通信工程、摄影……近几年来,高校新专业频频推出,其中仅今年一年,广东省就有35个学校高校新增了73个专业。
据了解,许多新专业的名称都很前卫、很时髦,但由于目前这些专业还没有学科实力、就业等资料以供参考,家长考生往往一头雾水。
对此,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有关专家分析指出,面对高考(论坛)专业选择,应理性看待新增专业。
广东一本院校新增9专业
据教育部公布的一份资料显示,广东省有35个学校高校新增了73个专业,主要集中在二B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
其中,一批本科院校华师今年新增3个专业招生,分别是小学体育、新文学和摄影;广外新增1个小语种葡萄牙语专业;南方医科大学新增康复治疗学和药物制剂2个专业;汕头大学新增国际政治和市场营销2个专业;华南农业大学新增物流管理专业。
另外,二批本科学校广大、广商、广工、深大、东莞理工广东药学院、仲凯农业工程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等学校也新增了1~3个新专业。独立学院中,有14所独立学院开设新增专业。
新增专业≠新兴专业
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对“新增专业”存在误解,认为“新增专业”就是“新兴专业”。对此,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指出,“新增专业”与“新兴专业”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含义。建议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专业时,可通过网络和“报考指南”等多渠道了解学校新增专业的师资力量、就业前景预测以及学校的`配套硬件设施情况。
据了解,“新增专业”有两种情况,一是一些实力较强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根据社会需求的预测,在全国首次开设的专业,也是在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中首次出现的、其他高校所没有的全新专业;二是某所高校在本校的历史上从未开设过的、新增设的专业,但不排除其他高校已开设有此专业或相关的专业方向。而“新兴专业”则是应社会及市场的迅猛发展而设置的,由于这些专业的就业前景相对被考生青睐,比如物流管理、动画、影视学、艺术设计、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学、社会学等。这些专业设置时间一般不长,但从长远来看,有较好发展空间,属于目前人才市场上相对热销的专业。
篇2:广东省高校新增99专业
广东省高校新增99专业
本报讯 (记者徐静)教育部日前公布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广东高校新增99个专业获得20的招生资格,其中中大新增四个专业,暨南大学新增5个专业。
中山大学新增专业为商务英语、翻译、媒体创意、数字媒体技术四个专业。
暨南大学则新增商务英语、材料物理、物联网工程、国际商务和文化产业管理五个专业。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篇3:广东51所高校新增180个专业 新设专业含儿科学
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
广东51所高校新增180个专业,民办高校专业占半壁江山
热门专业继续“扎堆”,冷门专业追赶“新潮“
羊城晚报记者 李静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其中对各地高校申请备案的专业予以了备案,同时确定了审批同意设置的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及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名单。记者了解到,广东共有51所高校将新增180个专业,其中在新增备案的本科专业名单中,共有48所高校新增 165个专业;此外,在新增审批专业名单中,包括广州医科大学在内的11所广东高校(8所高校与备案专业名单一致)共有15个专业获批,而儿科学、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还成为未被列入目录中的新专业。
事实上,与去年公布的49所高校新增70多个专业相比,此次广东高校的新增备案专业在数量上可谓是“翻了一番”,其中涉及文学、理学、工学、艺 术、管理等多个学科门类。不过,有专家分析,此次广东虽然有不少新潮专业,但高校扎推设置热门专业的现象也非常突出,建议高校调整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部属高校略保守,地方高校较灵活
年,教育部正式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012】9号)要求对各地高校申请备案的专业予以备案,同时审批同意设置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及尚未列入目录的新专业名单。今年,是教育部在新规定的颁布后第4次公布审批结果。
记者了解到,此次教育部公布的《教育部关于公布20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2号)文件内容涵盖了新增备案专业,新增审批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以及撤销本科专业名单,涉及部属高校和多省市高校。
此次专业设置有何亮点?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迟云平表示,从教育部公布的20本科专业审批和备案结果中可以看出,各高校 在专业设置上普遍重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与高校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结合以及与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结合。“不过,国家部委所属高校在专业设置上相 对保守;更加注重遵循学校定位,设置的专业多是非热门但发展前景看好的专业;而地方高校则因为‘船小好掉头’,设置专业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与 当前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
在部属高校申请备案的专业名单中,记者看到,大多数专业都是常规专业,其中清华大学增设的5个专业分别为哲学、金融、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言文学以及历史学专业。而作为广东唯一一所申请新增专业的部属高校,华南理工大学所增设的生物信息学专业也被认为略显“保守”。
新增专业规模空前,粤民办高校占半壁江山
作为教育大省,广东此次又将新增多少专业?记者在文件中看到,仅新增备案的本科专业名单中,广东共有48所高校将新增165个专业;此外,在新 增审批专业名单中,还有包括广州医科大学在内的11所广东高校15个专业获批。由此,广东新增专业不仅突破了去年公布的数量,其规模更是远超湖南、湖北等 教育大省。
事实上,此次公布的专业名单中,记者也发现,中大、暨大、华师等传统名校未见“身影”,而民办高校新增的专业数量则占据了近“半壁江山”,其中仅广州工商学院新增专业更是多达9个,成为此次新增专业最多的广东高校。
广东民办高校何以能申请这么多专业?迟云平说,近年来,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贯彻落实,民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得以进一步扩大,新设专业的增加也 体现了政府的简政放权,意味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政策导向将得以落实。“今年,广大华软学院就将增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产品设计、市场营销、日语4个本科专 业,是学校历年来新增专业最多的一年,其中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更是新潮专业,目前全国只有30个左右的本科专业点,计划招生80-120名理科生,欢迎大 家报考。”
热门专业继续“扎堆”,小语种专业依然“吃香”
纵观此次广东新增的专业,不难发现,今年广东虽然要设不少新潮专业,但“扎堆”设置热门专业的现象依然突出,同一专业被不同高校同时申报的现象更是数见不鲜。此外,随着广东对外交流的频繁,小语种专业依然“吃香”,外语院校不再是培养小语种人才的唯一“出处”。
“光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广东就有4个本科学校同时增设,怎么进行差异化培养?如何让学生更具竞争力?这都是要思考的问题。“电子科技大学中 山学院教务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该校今年共有4个专业获批增设,其中就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他透露,高校在申设专业过程中其实也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对 于好就业的热门专业,往往只想抓紧开设,未考虑是否存在培养难问题。
记者梳理发现,在所有学校的所有专业中,审批通过次数最多的为电子商务专业,共有包括肇庆学院在内的8所学校;其次为翻译专业,共有6所学校申 请;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社会工作等专业也有较多学校列为今年新增的招生专业。对此,迟云平建议,高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应该趋于理性,不要一哄而上。
而与雷同的专业设置不同,今年,广东小语种专业继续“吃香“,除广外、广外南国商学院等传统外语院校增设小语种专业外,中大南方学院、广大华软学院以及中大新华学院还将分别开设朝鲜语、日语以及西班牙语专业,届时想学小语种的学生将有更多学校可以选择。
专家:专业太多,建议考生结合兴趣和学校报考
一下子新增了这么多专业,学生到底该如何报考?广东药学院健康学院院长李卫东建议,考生在报考时,应结合自身兴趣爱好以及学校发展综合报考,不要为高考而高考。
“广东现在新增了这么多专业,证明市场对之还有需求。不过,对于一些学科跨度较大,且没有相关学科作支撑的专业,建议考生多考虑考虑。”李卫东说,高校为了大学科发展,会申请增设不少专业,但有些专业属于试探性质,学科跨度较大,学生报考时应多考虑。
此外,李卫东还建议,大学学习生涯有4年,原本热门专业毕业后不一定热门,学生在报考时要统筹结合兴趣和学校发展报考。
新潮专业逐个看
新设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
所办高校:广大华软软件学院
计划招生:80-120人
在广大华软学院新增的4个专业中,智能科学与技术可谓是个新潮专业,目前全国只有30个左右的本科专业点,且以公办高校居多。就广东而言,记者 了解到,目前只有中大、华工等学校开设了该专业,广大华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专业将于今年正式开始招生,初步计划招收80-120名理工生。
该专业培养什么人才?迟云平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将培养具备在科学技术领域从事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研发管理,同时具有宽口径知识和较强适应能力及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目前,该专业符合国家和广东省的创新发展战略,社会上急需这类人才。
新设专业:投资学
所办高校:广州商学院
招生计划:暂无
在今年的新增专业名单中,记者发现,投资学悄然兴起,被不少学校申请。投资学都学什么?将增设该专业的广州商学院道出了秘密。该校相关负责人表 示,随着民营资本准入金融业,互联网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呈现爆破式增长,而目前国内培养专业性的投资理财人才数量及质量远远无法满足 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强劲需求,供需缺口很大。
广州商学院表示,投资学专业将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投资人才,以适应广东建设金融强省的战略需要和广东经济发展的 现实需要。毕业生可在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信托机构、投资咨询公司、财务公司、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房地产公司、政府部门等金融机构和 非金融机构从事投资咨询、投资分析、客户服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投资政策制定和政策管理等工作。
新设专业:健康服务与管理
所办高校:广东药学院
招生计划:60人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到底是啥?广东药学院健康学院院长李卫东表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未被列入目录中的新专业,全国目前只有5所院校审批申请,“学院计划今年文理兼招60人,未来将扩招为2个班120人。”
李卫东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健康相关的产业急需大量专业化人才,但传统的医学教育都是精英化教育,很多学生毕业后并不愿意进入大健康行业就业。“这个专业虽然是新潮专业,但就业面广,学生毕业后可去养老机构、医院体检中心甚至社区服务中心就业。”
李卫东还透露,虽然专业是处于摸索阶段,但将依托学校传统的优势学科作支撑,入学的学生需要学习养老、儿童、妇幼等多方面的知识,未来将根据学生需求进行分方向就业,让学生就业更专业化,更有针对性。
新设专业:儿科学
所办高校:广州医科大学
招生计划:30人
备受关注的儿科人才短缺问题终于有了人才培养方案。在这次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广州医科大学获儿科学专业审批,成为广东高校中唯一一个将增设儿科学专业的高校。
广州医科大学本科招办主任汪志标介绍,今年学校新审批的精神医学、儿科学、临床药学三个专业都将于今年9月开始招生,预计每个专业招生1个班,每班30人左右。
篇4:新专业新钱途?江苏高校新增专业揭秘
新专业新钱途?江苏高校新增专业揭秘
新专业,新钱途?今年全国共有1887个本科专业和4个医学类专科专业,经教育部备案、审批可以招生,其中江苏56所高校共新增设116个专业。今年2月份,教育部还公布了国家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140个,其中江苏有13所高校新增22个专业。随着高考的逼近,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这些新增专业的情况。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新专业,这些新专业学什么?就业前景又怎样?新生到底该如何选择?记者采访各路专家、细心搜集资料,为考生们求解。
解析
新专业打出
“战略性新兴产业”牌
南航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新增专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全部为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这些新专业分属于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科学领域,着重培养物联网、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材料与技术、数字电影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记者发现,不少高校对新增专业给予厚望。对于近年来热门的物联网,江苏有包括河海大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等在内的10所高校,都不约而同地开设了相关专业。新能源方面,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江苏高校有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等5所,开设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有东南大学等2所。这些热门新专业由知名高校开设,少数不是名校的'也都是普通学校中的强势学科,着实吸引了不少家长和考生的眼球。
不止一位高校招办负责人表示,这些专业的就业前景好,是今后就业市场急需的人才。就业专家也预计,这些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新专业,在成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的“马达”的同时,也将给就业市场带来新机遇,为毕业生带来新“钱途”。
“物联网”火了
专业名称:物联网工程(代码080640S);开设院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常熟理工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专业名称:传感网技术(代码080641S);开设院校:东南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
据了解,今年江苏有10所高校开设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另有3所学校开设了与之相关联的传感网技术专业。“物联网”专业为什么会这么火?专家解释说,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投向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企业在发展技术的同时急需大批人才。
目前,国内开设的物联网专业包含传感器原理、无线通信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近距无线传输技术、二维条码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和物联网组网技术等教学课程。但不同高校教授侧重点不同,未来就业也不尽相同。比如东大依托厚实的工科背景,学术内涵与实践平台在国内首屈一指,毕业生未来深造机会较大。苏州大学物联网技术着重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把该专业放在计算机学院,偏重于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以及上层的应用。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的物联网专业工程设在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学制4年,主要培养物联网方向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河海大学今年也开设了物联网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通信、计算机应用、信息网络专业知识并掌握物联网领域关键技术的高等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一位设有该专业高校的招办负责人告诉记者,物联网工程专业未来就业是个全新的领域,就业面很广。“本科毕业生除继续深造外,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技术与管理岗位,”这位专家表示,物联网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控制等专业基础,实际上他们在互联网行业乃至整个信息行业都可以找到用武之地,“将来毕业生的出路肯定不愁”。
“新能源”也很热
专业名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代码080512S);开设院校: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盐城工学院、淮海工学院
专业名称: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代码080217S);开设院校:东南大学、苏州大学
发展新能源被看成是第四次科技革命。据介绍,目前国内的新能源市场,至少还有一块价值几千亿元的“处女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缺口也很大。
据了解,今年包括南京理工大学在内的5所高校开设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高校也有两所。
南京理工大学对新能源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已有25年的历史。据南理工学工处处长龚建龙介绍,该专业主要以新能源的能源转换过程、高效清洁能源利用与功率转换技术为核心,培养掌握上述领域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太阳能、风能电站和供电公司等电力部门提供后续人才及技术支持。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涉及环保和新能源技术领域,据苏州大学有关人士介绍,专业内容重点是研究与开发新一代高性能绿色能源材料、技术和器件。
东南大学该专业将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大类专业背景,专业内容侧重光电材料及其应用方面,主要针对太阳能材料制备、检测和应用,可以拓展到生物能等其他新能源。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汤勇明介绍说,学校将新生纳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经过两年基础知识学习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成绩分流到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主干课程涉及光电材料领域,包括光电材料的分析、制备和光电材料在能源产业的应用等方面。
至于就业前景,有报告显示,到我国风、电行业的人才缺口将达到10万以上,而全国目前每年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总量不超过500人。据南京理工大学相关人士介绍,学校在此方向培养的硕士生一入校就被用人单位盯上了。
新材料、生物制药等就业面较窄
专业名称:纳米材料与技术(代码080216S);开设院校: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
专业名称:生物制药(代码080216S);开设院校: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纳米技术被誉为本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据介绍,纳米科技作为未来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已被苏州园区列入重点产业发展目录。在苏州大学,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纳米材料的绿色制备及其规模化,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性能与机理研究,纳米材料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原理、技术与装置研发,纳米材料在节能和清洁能源中的应用等。
南京理工大学学工处处长龚建龙表示,南京理工大学是最早开展纳米材料与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所依托的材料学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该学科培养出被喻为“中国纳米第一人”、38岁就被评中科院院士的卢柯教授。南理工把纳米材料技术专业作为学校发展新兴交叉学科。
生物制药专业方面,今年有南京的两所知名高校开设。据南京中医药大学有关人士介绍,该专业的主修课程有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基础、生物制药工程学、酶工程与发酵工程、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药品分析等。在中国药科大学,该专业学生应掌握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化分离分析技术、生物化工及现代工业药剂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以及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原理和生物技术制药的基本专业技能。
不少高校招生负责人普遍认为,本次新增专业主要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科学等领域,在产业方面非常集中,成为热门专业的可能性比较大,就业前景也会很好。
但也有就业指导专家提醒,上述专业除了物联网、新能源专业外,其他如纳米新材料、生物制药等在就业选择上相对较窄,必须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才能够形成良好的产业环境,真正带动对人才的大量需求。
来源:人民网-江南时报
(篇5:高考北京9高校新增16个专业
高考北京9高校新增16个专业
教育部日前公布了20起高校新增的140个本科专业,其中,北航、人大等9所在京高校将新开设16个专业,囊括了物联网、纳米材料与技术、数字电影等时下热门专业。这些专业将在今年高招时开始招生。
去年3月,教育部为加大互联网、低碳经济、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力度,决定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办相关专业。申报审批工作近日已经结束,今年全国高校将新增140个本科专业。涉及的'北京高校包括9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石油大学。9所高校将新开设16个专业。例如北航、北科大增设纳米材料与技术、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功能材料、微电子材料与器件专业;北邮、北理工、北科大增设物联网工程专业;北京电影学院增设数字电影专业。记者了解到, 在已经启动的年招生的北京电影学院,数字电影专业受到了北京四中等重点高中毕业生的青睐,报名很踊跃。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今年在新专业招生的高校,可以从今年招收的其他专业学生或大二学生中通过转专业的方式进入新专业学习。(记者 雷嘉)
中国大学网篇6:51所高职新增239个专业 新兴专业就业前景好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51所学校2006年将新增专业239个,其中,条件良好21个,合格114个,基本合格104个,37个专业条件审核等级不合格不予备案。昨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省教育厅同意备案的专业从2006年起可以招生,未经同意备案的专业不得招生。
管理类、动漫类专业多
从各职校新设立的专业来看,都倾向于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新兴的热门专业以及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专业。物流管理、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物业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类专业,是今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学院设立最多的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游戏设计、软件工程以及艺术类等炙手可热的专业,许多学校都有设立。
新兴专业就业前景好
而一些近几年崛起的新兴行业,各所学校也都有前瞻性地设置了相关专业,如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设立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根据专业组对其的评估,该专业设置定位准确,毕业生就业前景看好。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分别设立人物形象设计和商务形象传播艺术、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设立的物业管理、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设立的连锁经营管理、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的产品造型设计、计算机音乐制作,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设计技术,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湖南交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工程造价等也都是近几年市场上新兴的行业,急需人才。省教育厅专家组评估认为,这些新兴专业的设置都对市场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就业前景较好,就业岗位预测合理。 【您现在阅读的文章来自“中国人才指南网”,请记住我们的永久域名: 】
市场缺乏人才供不应求
近几年,频发的矿难凸显了各地安全管理人才的缺乏,今年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针对矿井安全设立了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供用电技术,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设立了矿山机电、矿山测量、矿井通风与安全等,这些都是社会供不应求的专业。同时,一些服务类的专业,也成了学校的首选。如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设立的烹饪工艺与营养和家政服务两专业,专家组对其进行较好的评价,认为就业前景比较好,生源市场分析较为清楚。
【广东35高校新增73专业 新增专业≠新兴专业】相关文章:
2.新兴专业前景排名
10.加拿大高校计算机专业排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