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的论文

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的论文

2024-01-17 08:43:1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huoxueh”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的论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的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的论文

篇1: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的论文

1.1生物制品方面因素

一是目前生物制品生产厂家众多,设备水平参差不齐,品种繁多[1]。从产品上看,有的是国家主管部门正式批准生产的,有的是省市主管部门批准生产的,有的则是中试产品。销售人员以低廉的价格将产品推销到县、市、区畜牧主管部门,深入到乡、镇、村甚至养殖户。但这些生物制品在什么条件下运输保存,养殖户不得而知。二是生物制品是特殊的产品,必须按照它的类别和性质,在低温或超低温的环境运输和保存。目前,许多生物制品的储存与运输不符合要求,有人用保温箱运输,有人则干脆放在长途汽车上进行长途运输,由于存储条件不合格,势必影响生物制品的效力。在生物制品的保管过程中,一部分经营户保管意识相当淡薄,将生物制品随意堆放,销售之前放入冰箱中冻一下;有的经营户则为省电,往往是白天将冰箱通电,夜晚将冰箱断电,使生物制品反复冻融。由于生物制品效力的不可逆性,必然会影响生物制品的质量,从而影响免疫的质量。三是在免疫注射方面,有的防疫人员未能认真负责,未对生物制品的外包装、标签、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出厂日期、失效期、是否破损等进行检查登记,没有仔细阅读生物制品的使用说明、注意事项等[2]。四是注射之前不按要求对畜禽进行健康检查,不了解动物的免疫史及病史等,被注射动物由于本身处于病态或瘦弱、临产,致使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对易感动物免疫前的健康检查也是保证有效免疫的关键措施之一。五是注射器械及注射局部消毒不严。在动物免疫接种过程中,有许多防疫人员不能很好地按规范操作。对器械、注射部位极少进行消毒,有的不是一畜一针,而是一个针头注多头动物。六是免疫注射的剂量不准,注射后不认真观察,也不作任何记录[3]。在免疫注射过程中有的随意加大注射剂量,有的怕反应而减少剂量,如注射口蹄疫生物制品,许多防疫人员就不根据动物的大小和说明书注射相应剂量。生物制品对动物是一种应激性刺激,根据个体状况可能出现的应激反应,如果加强观察,及时发现治疗,完全可以挽回损失。

1.2非生物制品方面因素

一是如果鸡舍环境因素或猪舍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就会聚集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硫、硫化氢等,造成畜群应激。应激反应能抑制免疫反应,降低免疫效果,增强对疾病的易感性。二是营养因素。营养是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饲料中蛋白质等的供给及机体内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的正常代谢,对机体内抗体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营养的缺乏特别强调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免疫抑制(维生素E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是生物膜的组成部分之一,能保护生物膜,防止膜中的脂肪酸氧化,使细胞免受损伤)。三是早期感染和患有传染病。接种时,畜禽已感染现场病原微生物,或接种后尚未产生坚强的免疫保护力之前感染了现场的病原微生物,机体对现场病原微生物不产生反应,往往引起畜禽发病死亡,而且这时的发病情况有可能比不接种疫苗时还要严重。患病畜禽和病愈不久的畜禽自身免疫能力差,接种疫苗后不会产生免疫应答。四是药物的使用。有许多药物能够干扰免疫应答,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某些抗生素、消毒药等。抗生素、消毒药可使活疫苗的细菌或病毒灭活,改变活疫苗的抗原成分,破坏灭活疫苗的抗原性,使生物制品接种失败。五是免疫程序不科学合理。由于近年来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规模化,必须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它必须建立在当地疫情情况的了解,以及母源抗体监测工作的基础上。而现在很多养殖场和专业户机械地照搬别人的免疫程序,或借用多个免疫程序重组一个程序,或者不按任何免疫程序。

2对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生物制品生产厂家规范认证,从源头上确保生物制品的安全合格。加大市场监管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不合格生物制品的行为,确保动物预防用生物制品主渠道供应。

在储运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生物制品的类别和性质,储放在低温或超低温环境下进行运输和保存。培养一支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强、技术水平较高的动物防疫员队伍。加强对防疫员的技术培训,提高防疫技术水平,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同时加强抗体检测,对检测中不合格的要及时补免是很有必要的[4]。对发生传染病要采取隔离、封锁、消毒、紧急预防接种等措施,对病死畜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只要正确掌握动物防控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发生。定期对畜禽栏舍消毒措施,随着畜禽规模化和规范化的发展,在畜禽养殖场门口设置消毒室和消毒池至关重要,能够很好地控制传染源。加强动物饲养管理,科学配给营养,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

3参考文献

[1] 甄春来,唐守营.动物免疫接种失败的原因[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12):46.

[2] 贾伍有,黄翠萍,赵如清,等.动物免疫接种挫败的原因[J].畜牧与饲料科学,,27(4):21.

[3] 雷祥前,刘健鹏,黄嫱,等.动物免疫接种不良反应及应急措施[J].动物医学进展,,26(11):115-116.

[4] 雍永强,麦金丽.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16):312-314.

篇2: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的论文

对动物按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是诸多预防动物传染病手段中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最关键的。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动物疫情又有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易感动物没有获得坚强的免疫力,抗体没达到应有的水平,抵御病原体的侵袭能力大大降低。

免疫接种的成功或失败,不但取决于兽用生物制品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也取决于机体免疫应答这一内部因素。接种生物制品后的机体免疫应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许多内外环境因素都影响机体免疫力的产生、维持和终止。因此,免疫失败的原因,归纳起来可分为生物制品因素和非生物制品因素2个方面。

篇3: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对策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对策

1954年我国研制成功的猪瘟兔化弱毒苗控制猪瘟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使该病得到根本性控制.但近年来,一些地方猪瘟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流行和发病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作 者:左秀丽 左秀峰  作者单位:山东省莒南县畜牧局,276600 刊 名:山东畜牧兽医 英文刊名:SHANDONG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 30(2) 分类号:S852.5+2 关键词: 

篇4: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相应对策

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相应对策

畜禽免疫是预防畜禽传染病特别是烈性传染病的一个重要措施.本文从疫苗、病原、动物机体和人为因素几个方面综合分析免疫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 者:陈浩波 郑如胶 Chen Hao-bo Zheng Ru-jiao  作者单位:湛江市坡头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524057 刊 名:广西农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E 年,卷(期):2009 24(1) 分类号:S855 关键词:畜禽   免疫失败   原因   对策  

篇5:猪群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猪群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猪病的发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搞好防疫是控制猪病发生极为重要的'一环.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免疫失败,猪群得不到有效保护,给养猪业造成极大损失.为此,须对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找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作 者:余松青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台溪乡畜牧兽医水产站,365111 刊 名:福建畜牧兽医 英文刊名:FUJIAN JOURNAL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 31(2) 分类号:S8 关键词: 

篇6: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疫苗接种是预防动物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免疫接种能否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内部因素.所以,接种过疫苗的动物不一定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甚至还会有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因此,这就需要根据生产实践和调查结果,找出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疫苗接种的有效性,减少动物发病和死亡.

作 者:王兆勇 白福翥 邓勃  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277500 刊 名:山东畜牧兽医 英文刊名:SHANDONG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2009 30(5) 分类号:S851.33 关键词: 

篇7:规模养猪场猪瘟免疫失败原因探讨与对策

规模养猪场猪瘟免疫失败原因探讨与对策

规模养猪场在猪瘟的免疫过程中,往往由于对疫苗的`使用不当,程序化免疫不合理或没有进行程序化免疫,由于猪瘟或非典型猪发生和流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致使养猪效益低下,因此,笔者在技术指导中深入地对规模养猪场免疫失败原因分析研究,发现不少规模猪场在疫苗的领取、运输、使用过程中以及在免疫程序的设计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对于此种情况,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规模养猪场猪瘟免疫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谈一点粗浅的见解,与各位同行一起切磋.

作 者:汤永建 柏云芳 蒋金贵 汤保智  作者单位:勉县新街子镇畜牧防疫站,陕西,勉县,724200 刊 名:畜牧兽医杂志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IMAL SCIA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 28(2) 分类号:S852.5+2 关键词: 

篇8: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对策论文

摘 要:审计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具有一定风险的职业,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其所面临的风险因素更加复杂,风险存在于整个审计活动中,可以控制,却不能完全消除。文章结合多年审计工作经验,探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防范对策。

关键词:审计风险;产生原因;防范

一、审计风险及产生的原因

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存在重大错弊而审计人员没有发现,做出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涉及面广、内容多而复杂、政策性强、社会影响大,产生的审计风险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

(1)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是产生审计风险的主观原因。如果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本来就是虚假的或失实的,加之各个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和财务人员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低下,有意舞弊欺骗过关,那么审计人员在此基础上实施审计后所得出的结论也肯定是错误的或失实的。

(2)审计资源与审计任务的矛盾产生的审计风险。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安排给审计机关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多,基层审计机关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国家经济政策、市场环境、行业差异以及财务制度发生变化快,审计人员为了及时完成审计任务,有时甚至是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不能面面俱到,失察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增大,由此审计结论偏差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导致审计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

(3)审计手段的局限而形成的风险。按照审计法的规定,审计执法手段是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及其相关资料进行审核检查、对有关人员进行询问调查,不能采取更多不正当的审计手段。现实中好多违纪违法案件线索必须由纪检监察、公安、财政、税务机关等部门配合,运用各单位的职能手段才能完成,特别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仅凭审计人员查阅资料和对当事人进行询问、调查是难以揭示的,由此也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

(4)审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审计风险。如果我们的审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不高,审计能力不足,不熟悉政策法规、较强的语言、书面表达和综合分析能力及计算机审计技术。就会严重制约和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从而增大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5)审计结果处理不当而产生的审计风险。审计结果是审计人员通过查阅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调查后形成的审计结论,包括审计定性、评价、处理处罚和审计建议处理不实或不当都会产生审计风险。

(6)审计风险的潜在性,或者说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没有关注到的某些问题而导致产生的风险。这种风险不是审计人员故意所为,而是审计人员在无意接受了审计风险,又在无意中承担了审计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假若审计人员因某种私利故意做出与事实不符的审计结论,而这种行为本身就受到职业道德的谴责,应承担法律责任。

二、审计风险的防范

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潜在性、可控性和偶然性的特征,始终贯穿于审计活动的整个过程,完全消除或杜绝审计风险不可能的,但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了解和分析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1)转变观念,强化风险意识。《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审计人员要认清职责,明确目标,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跟上时代的步伐,切实转变观念,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强化风险意识,才能使我们的审计事业健康发展。

(2)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审计项目计划。审计风险从审计项目计划开始到审计结束都可能产生,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法定的审计职责和审计管辖范围,本着服务大局,围绕政府工作中心,突出审计工作重点合理安排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普遍性和重要性的项目,抓住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大建设项目进行审计,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才能把审计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3)风险评估,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审计实施方案是保证审计工作达到预期目标的纲领。审计组应根据被审单位的职能、职责、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以及被审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的能力水平、执行财经纪律的自觉性、以前审计和其他财务检查情况对审计风险进行分析,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准备好各种应对措施,明确工作重点和思路,制定出一个科学、具体、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审计实施方案。并在审计实施过程中根据有关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尽量及早预测审计风险。

(4)严谨细致,现场审计明察秋毫。审计组从进点开始,就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审计质量控制和审计准则等制度进行审计。根据审前调查了解掌握的情况,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做到谨小慎微、踏实肯干、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查证、分析、讨论、取证。在纷繁复杂的会计资料中,从一笔不当的会计处理或者一张要素不全的原始凭证,甚至是从保险柜中盘出的一张便条等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取得突破口。每个审计事项做到深入细致,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审计人员只有严谨细致才能明察秋毫,才能发现疑点查出问题和重大线索,才能确保审计结果经得起检验,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5)严格把关,层层审理复核。审计复核是审计机关规避审计风险的一道重要防线,确保每一个审计项目经过审计组长(主审)、业务股(室)负责人、分管领导和专职审理人员对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取证材料以及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等严格按照审计准则进行审理复核,包括审计程序是否严格规范,审计记录是否清楚,审计取证材料是否真实完整,审计证据是否充分可靠,审计目标是否实现,揭露问题事实是否清楚、准确,引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有效,处理处罚意见是否适当,提出的审计建议是否结合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管理的实际,并提出书面复核意见书,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手段。

(6)坚持原则,敢于较真碰硬。审为国家、计益人民,只有通过审计监督来揭露矛盾,促进廉政建设,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一定要有浩然正气,不怕得罪人,坚持原则,无私无畏,敢于碰硬,刚正不啊,一查到底,决不退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体现审计机关存在的价值;才能解决问题、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防范审计风险。

(7)加强学习,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审计人员要加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方面的政治理论和各项法律、法规方面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借鉴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和技术方法,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只有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审计铁军,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提供前提条件。

(8)廉洁从审,树立求真务实作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审计机关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作风建设。审计人员必须要树立起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廉洁从政制度、审计“八不准”纪律,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耐得住清贫,顶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经常做到自重、自警、自励、自律,自觉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为降低审计风险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 安亚人.审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S].

[3] 白玉林.降低审计风险提升审计质量的思考[Z].

篇9: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制对策

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制对策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猪瘟病毒为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virus)成员之一,是单股RNA病毒,其易感各种品种、年龄猪,一年四季都可感染且传染性极强,猪一旦感染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1].

作 者:章铁锋 曹海军 孟平范建芳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畜牧兽医监督管理局,314000 刊 名: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英文刊名:SHANGHAI JOURNAL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 “”(3) 分类号:S8 关键词: 

篇10:农村规模养羊失败的原因及对策论文

农村规模养羊失败的原因及对策论文

一、原因

1。环境条件差,基础设施简陋。

养殖户沿袭传统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养殖模式,“一根木桩一只羊”的现象较普遍,大多数圈舍低矮简易,夏不纳凉,冬不保暖。舍内空气污浊,阴暗潮湿。而羊是喜干怕湿的动物。长期与潮湿污浊的地面接触,易患寄生虫病,而且生长缓慢,不易发情、配种,致使生产性能降低。

2。饲养员责任心不强。

养殖户多半是弃商从牧者,有的是村、镇集体投资,他们对养羊有很高的热情,但却不懂得养殖,只好另请饲养人员。而饲养员的责任心不强,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忽视检查羊只每天的健康状况。从冬天的防寒保暖、屯积饲草到夏天的防暑降温、提供优质牧草、驱虫防疫等,都没有进行妥善地安排与处理,而造成羊群体质差,生产力不高,疫病不断。

3。草料缺乏。

草料严重缺乏是这些规模养羊户失败的关键因素。古语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羊是草食动物,必须要有大量的草料供应。养殖户多半春天引进羊只,一开始草料供应还算及时、充足,可一段时间后因所种植牧草太少、饲养起步规模(基础群母羊少则四五十只,多则上百只)太大出现饲草危机,情急之下只能以收购杂草维持。收购也是多则多收,少则少收,无论是草的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足以满足羊的生长需要。有的农户在饲草短缺的情况下便以饲粮饲喂为主,殊不知羊是反刍动物,缺少饲草,消化系统内的微生物平衡体系被打破,引起一系列肠道菌群紊乱,时间长了消化机能破坏使生长受阻。羊群当然难以生存。有的农户勉强熬过秋季,到了冬天饲草供应还是问题,而且此时大部分母羊已配种受孕,仅凭贮存的少量花生藤、油菜籽壳根本不是长久之计,实在无草时便以枯玉米秸秆、枯稻草维持,这样的饲养水平不仅怀孕母羊营养得不到保障,而且育肥羊也难以维持生命,因而难免出现“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现象。

4。防疫驱虫工作滞后。

这是规模养羊失败的又一重要原因。有不少人投资养羊,就是认为羊比猪、禽生病少,相对比较容易饲养。防疫、消毒、驱虫意识淡薄,有的从不对羊舍、羊体消毒驱虫。有的连基本的疫苗都不用。在饲养相对集中、从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的情况下,病菌繁殖加快。再加上羊体抵抗力差,暴发疫病是意料中的事。

二、对策

1。饲养管理要到位。

经过实践,高床养羊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养殖方法。此方法投入少、简便,减少了羊与粪尿的长期直接接触。羊只感染病菌虫卵的机会降低,而且减少饲草浪费,节省人力。采用高床养殖,保证舍内冬暖夏凉,既符合羊的生活习性,又充分发挥了羊的.生产性能,减少了疾病的发生。

2。饲草要充足。

进羊之前就应根据自己羊群的规模种植相应数量的牧草,既保证了草料供应。质量也得到了保证,同时又节约了精料。种植牧草宜根据牧草的利用时间长短及使用时限分期分批种植。保证青草供应的延续性。另外豆科与禾本科牧草因营养价值不同宜均衡种植,在青草充足时期,还要适当考虑晒制青干草或制做青贮料以备冬季使用。羊虽然以食草为主,但有些草(枯稻草、枯玉米秸秆等)直接饲用只能提供饱腹感,营养价值极低,应在氮化、微贮后饲用,这样既解决了部分饲草短缺问题,又充分利用了农作物秸秆。提高了饲草的适口性及利用率,也符合发展草食畜禽的初衷。

3。增强防疫、消毒意识。

羊的防疫消毒不像猪、禽的那样频繁与复杂,但并不是说防疫消毒对羊来说就不重要,甚至就可以忽略不做。近年,春夏之季,养羊比较集中的沿江地区。暴发了羊痘疫情,后蔓延至周边地区,让养殖户与兽医人员措手不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羊慢慢地死去,这不能不说是忽视防疫的教训。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也要经常对羊舍、食具、运动场等进行消毒。按免疫规程对羊进行五号病、羊肺疫、羊痘等常见病的预防,防患于未然。羊食草的同时也吃进不少虫卵,而寄生虫对羊的危害很大,可使羊体消瘦、滞长、腹泻等。羊腹泻很容易导致死亡,因此要定期对羊进行体内外驱虫。巧用鸡蛋清治猪病薛照文治僵猪:在蛋的大头部顶端,用酒精消毒后扎个小孔,用注射器抽取蛋清,在猪颈部颌下两侧各肌注4~5毫升。每周1—3次。猪可变得肯吃肯睡,毛皮光亮,增重快;如果事先配合服用兽用敌百虫驱虫(每千克体重服80~100毫克),效果更佳。

治仔猪白痢:仔猪取鲜蛋清2~4毫升,用生理盐水稀释青霉素2~4万IU(单位),混匀,肌注。母猪取蛋清8~10毫升。青霉素40~80万IU(单位),与生理盐水混匀,肌注,每日1次,2次即愈。注意事项:应选择产下1周以内的新鲜鸡蛋;所用器械、鸡蛋外壳须消毒;技术不熟练者。切勿在猪脸部注射,以免刺瞎猪眼。

【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的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2.文物古建筑火灾原因及防火对策论文

3.论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探析论文

4.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5.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论文

6.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7.起重机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8.幼儿说谎的原因及对策

9.影响高校学生健康人格的原因及培养对策论文

10.德育教育论文:学生知行不一的原因及对策初探

下载word文档
《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的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