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如果,最后杂文随笔

如果,最后杂文随笔

2023-12-19 08:17:5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宝贝球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如果,最后杂文随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如果,最后杂文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如果,最后杂文随笔

篇1:如果,最后杂文随笔

如果,最后杂文随笔

如果生命到了尽头,

是否你会转身回头,

抚我衣襟笑着远走,

最后一句我爱你,

也没能说出口。

如果一切都在逆流,

是否我会一直追求,

跟随脚步低声哀求,

最后一次想见你,

也没能再挽留。

如果世界不再温柔,

是否我会顽固坚守,

热泪痛流抵死相守,

最后一次在一起,

也难以再拥有。

如果心动不再停留,

是否我会背道远游,

岁月悠悠畅饮美酒,

最后一次叫住你,

也只是送你走。

篇2:最后一次杂文随笔

最后一次杂文随笔

贴着、轻抚着黎那结实的、肌肉鼓鼓的胸脯,他运动员的体魄、强悍与霸道征服了我,跟着他走过了许多年,直到我看清楚了,在他心底里,我什么都不是,没有我位置的时候,我选择了悄然离开。

路,还得继续走,不能因为黎一个人挡住我前进的步伐。

我收拾头绪,有了准备,最后一次,在黎的单身宿舍,享受我的爱情,我知道,经历过这么铭心刻骨的情感,我的生活再也不会有第二个男人。我将爱凝成一个水晶球,冻结在心的一个角落,自己守护着,自己享受曾经拥有的时光,不需要谁懂,我自己喜欢这样爱着,只有这样,我才不会奢望什么,强求黎给我什么,或者得帮我什么。

我的爱,就锁在我心房的密室里,谁都抢不走,谁都要不了,我的心,再也不会受伤了。

拥抱着自己,闭上眼睛,美美地享受灵魂升华。

爱在心,无声无息。

一个人,思想着。

爱情,只有给予,没有索取吗?

假的!

我爱着!我要他在乎我的时刻存在。

当没有这浓烈的感觉的时候,我知道,我爱的人不是爱我、抱紧我、贴紧我的时候,我宁可不要这披着爱情外套的装模作样。

心,在品尝爱情的滋味。爱着的人,在心里,也在生命里,哪怕是最后,只要有感知的一刻,不会因为岁月而改变,似乎是吞下去了,一起过日子。

我爱着,珍惜这最后一刻……

夜幕降临,宁静的夜,膨胀着的深情,满满的.足。

我贴着黎壮实的胸脯,深深地吻着他,似乎是吮吸着甘露,吸进精髓,源源不断的爱恋,流进血管,滋润心田,拥有了他的全部,跟着他比翼双飞,脱离了生活的油盐米醋,再也没有了酸涩的摩擦,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背道而驰。

我俩身心融合在一起,他是我的,我成了他,没有隔膜,没有距离感,没有因为断了通讯而纠缠不休,就要着他握紧着我的真挚与诚意,再也没有因为他在我面前玩着手机而发生争执,心被刺痛得缩成一团的苦,如冰冻的结,千百个为什么在心头呐喊:“爱我为什么要当着我的面没话说?爱我为什么要拿着手机玩而不跟我倾心而谈?分开的思念,不是期待聚在一起的欢乐吗?爱我为什么不多给我传递爱的信息,让我感受爱情的滋润,日子因为你的点缀而鲜花怒放?爱我为什么不在黑暗的夜给我一个笑脸,传送你的情意绵绵,温柔暖化我的空间,我俩一起感受这热情的青春,燃烧的爱恋呢?

……

不再了!

眼眶湿了!

再也不会伤我这么深了,不再伤痕累累了!

这么的愁肠百结,要着握紧吗?

不是的!

放手了!不再拽紧情感的线,放飞了爱,不再握紧着,不再霸道着要朝夕与共,分享我的苦与乐;不再把我抱起来转转圈,要着他给我永远;不再时刻在意着、呼唤着却见不到人的失落;不再让等待把情感辜负了。

摘一片绿叶,给心灵滋润的营养,雨后的新绿朴素、洁净,不染尘埃。

或许,爱是自私自利的,有给予也要索取;或许,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轻哼着歌曲,感受走过的时光,如吸取大自然的精华液,滋润容颜,心,不再老……

北来的微风吹响落叶的秋黄

受过的伤让眼泪生长

把心系在你身上

随你流浪到远方

心掏空逃不过梦一场

同谁顺段路自以为 地久天长

暴露自己对温暖渴望

将你喻成避风港

把心依偎你胸膛

到最后才发现是奢望

我在你走后的时光里受累

品尝昔日你留给我的伤悲

给你的情像落叶

等待白雪来轮回

掩藏了埋葬了的心灰

还要多久的时光才能赎罪

放下昔日你留给我的伤悲

给你的情终不悔

但很难有下一回

不爱了就放手让你飞

……

篇3:最后的晚餐杂文随笔

最后的晚餐杂文随笔

7月14号晚上,在岭南师范学院“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举办了一场大型的文艺晚会后,全体“红土”队员们一起合作把整栋教学楼的卫生清洁干净,把各班的桌椅也摆放整齐,尽自己最大了努力去还原双寿小学原本的样子。

当搞定完一切之后,红土队员们已经是筋疲力尽,累得连走路都是摇摇晃晃的。这时候,“红土”后勤组的队员们就开始他们的.工作了,那就是做饭。后勤组的组长李梅婷为全体红土队员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有炒面,汤粉,炒饭等。除此之外,后勤组组员们还为红土队员们准备了龙眼、树菠萝、西瓜,还有各款零食,应有尽有。忙碌了一天再加上没有时间吃晚饭的红土队员们,看见一桌丰盛的宵夜,感觉一天的疲惫都减轻了不少。话不多说,他们立马就开吃了。

在此时此刻,就像是整个“红土”大家庭的聚会聚餐一样,大家虽然一起吃着宵夜。可是,浓浓不舍的心情还是涌上心头,他们纷纷在一起合影留念,共同记住这一刻,记住这一次的三下乡,记住因为三下乡而认识的一群好伙伴,还相约着以后有空一起再聚聚。

本次“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的下乡体验生活随着这顿聚餐也已经渐渐结束。夜已深,“红土”队员们也纷纷洗漱,然后进入梦乡了。虽然红土队员们只是短短地相处了十二天,很快就要分道扬镳、各回各家了,但是因为有红土精神在,所以“红土”队员们不论在哪里,相信他们终究会再相聚,一方红土,有你情缘。

篇4:最后的独白杂文随笔

最后的独白杂文随笔

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样的日子:平淡无奇、千篇 一律、日复一日却又莫名其妙的有趣

哈哈是不是很奇怪?

今年我本应该是一个大一在校生像其他同级成为大学生的人一样,但因为查不出病因的大脑神经受损而不得不休学在家

我想到现在为止我的人生还没有经历过像今年这样这么大的坎儿,一切都发生得很突然,第一次上救护车第一次进抢救室,醒过来的时候有种捡回一条命的感觉

除了接受保守治疗没有别的方法,因为大脑神经受损会造成不定时的晕倒,控制不住地走神甚至记不住事所以常人可以聚精会神地做一件事但我做不到

于是我开始丢三落四出门连钥匙都不记得装口袋里,别人说过的话转头就忘,常常分不清正在发生的事情是现实还是梦境。

有的时候安静下来以后会觉得自己是个累赘,从现在起按照医嘱将要连续好几年不能间断的'进口药就是一笔不菲的开销,以前在家不小心把东西摔到地上或者打个踉跄爸妈最多开玩笑似的问我怎么了,可现在他们一听到动静就要火急火燎喊着我的名字跑过来。有种辜负了他们的感觉

老实说,我怕死但我并不缺少活着的勇气

是,无知才无畏。但我宁可心怀畏惧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走,别人觉得我是个危险的病人可以但不能因此就让我自己也觉得自己是个病人

放弃那些喜欢的糖巧克力、极限运动、鬼屋以及跑跳爬山没关系,药物里的激素会让我增重也没关系,生活也就是这样 “活下来,才有freestyle”

我也是一年前刚刚从抑郁症走出来的,那期间何等的痛苦真的是正常人体会不了我也没办法用语言说明的,直到现在都不敢回忆起那段日子

但我不是来比惨的

在经历这些以后别人的看法眼光对我来说突然变得不重要了,我不想再被别人的思维束缚

这是我内心虽然简短有力只属于自己的最后的独白

或许在物质上我是贫瘠的,但在精神上我就是个富翁

篇5:最后的假期杂文随笔

最后的假期杂文随笔

打算后天写的。

早上醒来题目却比光线先一步进入瞳孔,那就现在吧。

脑袋里翻了半天,有没有哪个假期最后不感慨时光飞逝而我一事无成的?

还真有。一年级暑假,我列了一整张家务清单,扫地一次5毛,洗碗一次1块,倒垃圾一次2毛.....做完一项就在正字上加一划。难得从小就这么俗气,做事总图回报——最好是钱。于是假期末和爸爸结账,拿着几十块钱买东买西花个精光。存不住钱,看来也是从小就有的习惯。难怪之前在新东方赚的两万除了交学费,半年就用没了。并且没有旅游,没有买很多衣服,没有换手机换电脑。

!你们到底进了谁的腰包?

老妈说我真是越长大越不如以前。从假期就可见一斑。

初中每个周末早上起床第一件事除了睁眼以外就是收拾房间,把书柜衣柜床头柜用干毛巾擦一遍再用湿毛巾擦一遍。各种东西摆的整整齐齐。姐姐住我家那阵子还因为她房间乱糟糟和她吵架最后气急败坏地帮她收拾。不过我的成果总是在第二天被成功摧毁。不留。片甲。

高中住校,一两周回家一次,老妈总是把房间弄得干干净净迎接女儿,所以除了叠被子以外似乎也不需要做什么。

大学,万恶的大学,暑假寒假加起来在家的时间至少八个月,从叠被子变成铺被子变成一脚掀开走人,无缝拼接完美渐变。好有《灰姑娘》里后妈家千金的气质。唯一能让老爸老妈欣慰的只怕是每天晚上陪他们散步了吧我猜。

每个假期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盘算着干这干那,学吉他,看书,学英语,练瑜伽,游泳,跳舞....除了睡懒觉这个理想总是不负我望地实现。其他,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落得个半瓶子晃荡。尤其悔恨高中毕业那个暑假,除了无数聚会无数KTV,什么也没干,连学车都没。驾照也是一种证啊小盆友!一种可以写在简历上的证!

这个寒假,也许是人生的最后一个寒假了。这种每天早上起床有煮好的早点,衣服脏了只用扔在三楼,泡脚的`水都不用自己烧,这种假期,可能真的是最后一个了。

所以你知道我有多不想开学么?

不,你不会知道的。除非你一开学就要毕业,顺便失学加失业,还没有男朋友。

人生怎么能一下子就过到了要自己糊口的年纪?我内心还是个高中生好么?!虽然也做过大大小小兼职,但工作这事儿怎么看也不像是六个月后就要做的事啊!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完全。没有。

我本应该准备复试,学英语,写简历,写毕业论文,顺便做下看成绩的思想建设。但是,我玩豆瓣,看电影,写字,聊天,有时候玩,有时候也玩。就连现在,right now, 也是在悔恨中继续留下悔恨的资本。

千万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做正事上。咪蒙姐姐,好巧,你的人生格言被我一不小心就实现了。

不过有件事,至少一件事,是这个假期做成的——我发现自己其实还蛮可爱的。哈哈。

要觉得自己可憎实在太容易了,觉得可爱却是很难。还好,我终于这样觉得了。

聊以慰藉。在假期的最后。最后一天。

篇6:最后的守护的杂文随笔

最后的守护的杂文随笔

这个冬天一直在下雪,门前小石桥上的积雪已经被碾压成厚厚的冰,小石桥的桥面变得光滑如镜。老人坐在门洞里,看着小石桥,一下午的时间里,老人看见有8辆电动车在桥上摔倒,幸亏是年轻人,老人想,如果是上了年岁的人,可怎么得了啊。

天就要黑了,老太婆还没有回来。好些日子了,老太婆一直早出晚归,天知道她在干什么——老人当然也不知道,老太婆不说,他也不稀罕问。事实上他们已经20多年不说话了,合不来,话说不到一块儿去,一说话就抬杠,那就不说,大家都憋着,就不信离了你就活不了了?

老人很羡慕现在的年轻人,性格合不来,说离就离了,像喝汤那么简单,可不像他们那时候,两个人一旦拜了天地,那就是拴在绳上的`两个蚂蚱,谁也别想蹦跶开去。

天就要黑了,雪又开始下,纷纷扬扬的。老太婆还没有回来。老太婆腿脚不太好,老寒腿,胆子又小,怕黑,都这般时候了还不回来,你说都在外面忙些啥呢?

老人想,光坐着不行啊,天就要黑了,老太婆怕黑,桥面上很滑……他得站起来,叫老太婆一爬上小石桥就能看见他。老人用手抓着门框,很努力地起身,终于,老人站了起来。老人佝偻着腰,很努力地站在门洞里,眯缝着两眼紧紧地盯着飞雪中的小石桥。

谢天谢地,老太婆回来了。老太婆慢慢地过了小石桥,慢慢地过了门洞,经过老人身边的时候,老人分明听见老太婆说了一句:个老家伙!

不知怎么的,老人突然觉得这句话很好听,他想好好咂摸一下这句话,可又觉得好累、好困,该睡觉了,老人想着,便一头栽下去,天一下子就黑了。

在这个冬天剩下的日子里,老太婆再没有出过家门。她拖着老寒腿顶风冒雪地早出晚归,只是想给老家伙制造一些牵挂,好叫老家伙多撑几天,现在,老家伙已经走了,还出去受那罪干吗呢!

老太婆坐在墙根下,看着那门洞。

篇7:最后的见面杂文随笔

最后的见面杂文随笔

你走的那天,天空电闪雷鸣,滂沱的大雨淋湿了我,带走了撕心裂肺的回忆。

记得第一次见你时,是在秋天,那天秋风携带着秋雨,有点点寒凉,可当你牵着我的手,浓浓的情意沁入了心田。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们再见面,你说陪我出趟车吧,我幽幽的'一句,下次吧,那天,你冰冷的手,让我感觉到了永远,风中的百合依然摇拽,可明媚的春天再也没有了温暖。

日子就这样慢慢的过着,我俩还是在两个城市的边缘,越走越远。忽然有一天,你打了个电话告诉我,你病了,生命将与你再见,那一刻,我感到天旋地转,泪水涟涟。

你再也不能说话了,医生已经割去了你的舌头,你只能在微信里偶尔给我发个无声的笑脸。

炎热的夏天,是最后的见面,你我无言的对望着,这一别,竟成了永恒。

冰雪交融,留下了坚硬的躯壳躺在了路的左右。寒意渐浓,路灯下孤独的影子匍匐。偶尔掠过的车呼啸而过,无动于衷,此刻,这世上只有一个我。

想过得像风一样自由,可太多的牵绊萦绕在心头。一个人的苦,一个人的累,一个人的心酸与疲惫,该向谁诉说?夜,已沉默,痛了,痛得忘了那些伸向我温暖的手。

不想在别人面前流泪,不想让别人知道我的脆弱,擦干泪转身走进黑夜。影子和夜色融入了一个新的梦,梦的世界里有个新的我。。。

篇8:最后的冲刺杂文随笔

最后的冲刺杂文随笔

三下乡的倒数第二天,也是上课的最后一天。

之前说去深圳的学生意外地回来了,本来我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她,伤心也伤心过了,难过也难过完了,结果她回来了。我一进教室,其他的学生上来围着我对我说“老师,给你一个惊喜,你猜猜谁来了?”顿时我的心头仿佛一股火流冲进,跟着其他学生的步伐,来到隔壁的小教室,她“哇”的一下冲出来,扑了过来抱住我,我也惊喜的抱住她,仿佛很久没见到的`亲人一般兴奋,一切都来得那么的突然,我还没有准备好她就不辞而别,我还没有准备好她就突然出现。

但是还有一天就要表演了,我必须抓紧进度,我快速思考,怎样才能让她即加进去,也不会影响其他孩子呢?两个小时下来大家几乎没有休息,我带着孩子们一直在练习,我知道他们辛苦,但是排练的效果还是与我预想的有些差别。

最后一天了,我希望大家能够好好排练,争取在明天的晚会上表演出最棒的自己。不但是孩子们在练,我和另一个队员也同样在练习,明天是我们主持,虽然我也上过大舞台,但是一想到要在我的学生面前主持,我不自觉有些小紧张,要是我出了什么错我的孩子会笑话我吗?定稿开始我们就一直在配合,我的搭档是第一次主持,不免有些小紧张,但是他一直很努力的在练习,积极配合我们的指导,所以与他合作起来很舒服,没有压力。明天就是检验教学的时候了,希望大家都能努力,希望我们的晚会成功办好!

篇9:爸爸的最后时光杂文随笔

爸爸的最后时光杂文随笔

01

58岁那年,爸爸指着手背上的老年斑,有点感慨地对我说:“闺女,如果爸爸能活到70岁,也只剩了。”

我出生的时候,爸爸已经42岁,所以他第一次在我面前露出对死亡的恐惧时,我刚16,年少无知,当时甚至有点瞧不起他,觉得他怕死,胆子小。

“老爸,你担心得太早了吧,白头发还没几根呢。”

爸爸沉重地叹了口气:“人生七十古来稀啊,这路走着走着,眼看着就到头了。”

我转眼就把这事儿忘了,又过了两年,考上大学,我离家到外地读书,寒假回家,我忽然发现爸爸的背不知什么时候驼了。

我小时候眼中高大的爸爸一下子成了个小老头,餐桌上,他有点吃力地往我碗里夹菜,看我盯着他不受控制的手,他收回筷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爸爸这个胳膊麻得厉害,医生说这是老年病,只能吃点药缓解。”

我鼻腔酸涩,差点当场哭出来,赶忙低下头掩饰,碗里的菜在视线里模糊成一团。

爸爸真的老了,他睡得早醒得更早,凌晨四五点钟起床,穿上衣服去小区里转悠,偶尔抽一支烟,缓缓地看黑夜散尽,黎明到来。

有一天早上下雪,醒来后不见爸爸,妈妈说他羽绒服外面又披了军大衣,说要出去看清晨在雪地里醒来的样子。

我裹了厚羽绒服出去找他,冷飕飕的小区门口,白茫茫的雪地里,爸爸在一颗枯树下面站着,双手插在口袋里,佝偻着背,像个迷路的孩子。

我走过去陪他,爸爸就着光线细细地打量我,一开口一团白气:“原来我闺女都长这么大了,怪不得爸爸老了呢。”

“爸爸,你不老,60岁而已嘛,现在医疗技术发达,百岁老人可多了。”

“瞧,闺女确实长大了,会安慰人了。俗话说老而不死是为贼,你爸就是贪心想多活几年,也不愿意拖着一个多病的身体连累你和你哥。”

02

我切实地感受到了爸爸的苍老,以前多么精神奕奕的一个人,60岁之后在沙发上看电视,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疲惫的面容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爸爸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就我放假在家他能高兴高兴,今天看我多吃了几口哪个菜,隔天他就去超市买回来,让我妈再做给我吃。

我心里难过,又想安慰他,饭桌上跟爸妈谈佛教轮回,带着点兴奋跟他们说也许真的有转世这一说,这个世界上,科学解释不了的领域还有很多。

我还跟他们提西方的宗教,信徒相信人死之后会接受审判,善良的灵魂上天堂,所以那些教徒一生规矩做人,为了死后能上天堂。

“没有人真的死了又活过来,告诉我们说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所以我们谁都不知道,也许死后就进入另一个世界了呢。”

爸爸识破了我笨拙的意图,他笑着看我,笑出满脸纹路:“闺女,你说了这么多,爸爸就问你一句话,你自己信吗?”

我被他问住,知道这个办法不好使,换另一种:“还有一个说法,说是到2040年,医疗技术到了成熟阶段,人类的寿命会无限拉长,甚至永生都可以实现,你们都好好的,活到那一年,咱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小孩子胡乱安慰人,就算是真的,爸爸也等不到啦。”

不过看我费心开解他,爸爸还是很高兴,他拉着我,讲他小时候在内蒙古草原长大的传奇经历。

“人家说好汉不提当年勇,爸爸不是好汉,这辈子也没什么成就,就是十几岁在草原那会儿,威风地骑过高头大马,远远地瞧见过狼群,吃过骆驼肉,暴雪的时候掉进雪窟窿,半天才被人发现救了出来。那时候年纪小啊,以为日后的路还很长很长,可这转眼间,草原没了,马、狼群、骆驼都没了,人也老了,该入土了。”

我忍着难过,不想再听他说一些暮年人的丧气话,抱着他的胳膊反驳:“谁说草原没了?内蒙古的大草原现在还好端端的,马也可以骑,等我暑假的时候咱们全家一起去。”

“真的吗?虽然爸爸现在的身体已经骑不了马,但回去看看也是好的.。”

他果然开心起来,兴致来了,又翻出很多年少趣事讲给我听。

03

我们没能去成草原,爸爸的身体越来越差,医生不建议他远行。

这一下,我连自己都骗不了,再也想不出什么话安慰他。

在学校里,我也没有很频繁地给他打电话,每次都是跟妈妈聊,只偶尔的,跟爸爸说几句,问他这段时间身体怎么样,有没有乖乖地吃药。

药物作用下,他的嗓音带着一丝浑浊,我能听出来他在强打精神,让我不要担心。

我为自己曾经在心里嘲笑他胆小而悔恨,在疾病面前,他实在已经足够勇敢,他有权利抱怨病痛的折磨,可哪怕在听筒里,他也在认真扮演一个不让女儿担心的好爸爸。

妈妈对我说,爸爸精神稍微好一点的时候,喜欢让她把所有相册搬出来,他坐在沙发上,戴着老花镜,一页一页,认真翻看。

有时候对着一张照片停下来,跟妈妈回忆那个时候发生的故事,遇到他特别喜欢的,叮嘱妈妈去打印店复印,到时候烧了给他。

爸爸生命最后的那几年,我惦记他,怜惜他,舍不得他,有时候却又害怕放假回家,我怕眼睁睁看着他像一个肥皂泡泡一样,慢慢地在我眼前消逝无踪。

我沉浸在害怕失去他的悲伤和恐惧里,自顾不暇,早忘了我是应该安慰陪伴他的。

04

大四那年的寒假,爸爸没有熬过那个冬天。

他最后在病床上撑得很辛苦,我忍不住在他面前哭,他声音微弱地劝我:“都要毕业工作了,还跟个小孩子一样,你哥早成家立业,你的那一天爸爸是等不到啦,死后还有没有魂谁也说不准,以后你要到墓地看爸爸,把发生的事情说给我听,万一我能听到呢。”

“爸爸,你害怕吗?”我哽咽着问他。

“不可能不害怕的,闺女,可最难捱的不是害怕,是在死亡面前,你得学会一个人对抗它。”

爸爸是在昏迷中离开的,我们陪在他身边,不知他是否有感觉。

而很久以后我才明白他最后那句话的意思,在越逼越近的死亡面前,他最害怕的,是那种必须得独自面对的孤独。

我不知道怎么样能够消弭这种孤独感,我知道的是,作为他的女儿,我沉浸在自己失去的恐惧里,没能在他最后的时光尽心陪伴,将是我永久无法弥补的遗憾。

篇10:最初的爱最后的你杂文随笔

最初的爱最后的你杂文随笔

这不是第一次写这样的文字了,但是是最后一次了。我不能永远是这样子的。生活从来没因为什么原因停止过。一直生活得很好,除了此刻,有了些打击了自己就好像是这个样子。挫折是这样的真实,不能躲避了。真快,分手都一年了,着意的不是恋爱这件事,而是时间,时间真的很快。这一年的快乐和痛苦都因此而起,我因为失恋而让自己变懂事变坚强了,我勇敢去承担了很多,虽然出发的'前提是用忙碌来淹灭自己,一旦停下来却满脑子都是某人的影子。就是这样得钻牛角尖,有了那么一段特别艰难的日子。今年武汉的夏天来得特别早,躺在蚊帐里,看着白色的纱,思绪可以飘得很远很远,闭上眼睡着,一醒来永远都是想起同一件事。是放大了自己的痛苦,才如此难熬。每个人都会有失恋,不是我一个人不能承受,只是,我放不下,别人幸福得比我早而已。

记得分手后一个月的一天,坐在从市区回学校的公交车上,最后一排总是没人,靠在窗边,看着路两边的霓虹闪得特别好看,风也很舒服,可闭上眼,泪水就停不下来。那一刻,才知道,独在异乡的城市里,没了你我是有多么不坚强。后来,慢慢知道,与其说曾经的那是一段恋爱,倒不如是我自己的一场单恋。因为你对她的方式和对自己是多么不同。没什么,这没什么啦,不是自己的就不要强求。我是个乐观的人,那么久啦,早就不伤心啦。做过的错事,当是早已过去,我原谅你,也原谅我自己,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

有人问我,分手了这么久还记得你的前任吗?怎么说呢?记得显得太怀旧不能释怀;不记得,显得太无情。其实我觉得,那个人就好比我走路撞上了一个电线杆,很痛,以后我走路都会绕着电线杆走,可能很久以后,我都记不得撞得有多痛了,可是,那个电线杆,永远都在。

篇11:最后的最后, 我们会去到哪里杂文随笔

最后的最后, 我们会去到哪里杂文随笔

最后的最后,

我们会去到哪里?

人死之后

彻底化为灰烬之后

哪里才是真正的归处

无神论者不相信灵魂

不相信天堂

不相信地狱

假如真的有灵魂

那么在我离世以后

那个会跑会跳

会愤怒会大笑的'我

去了哪里?

是否还有下一世?

是否还有另一层世界?

每一层世界都有一个我吗?

每一个我是同时离去的吗?

层级之间存在永恒不变的循环吗?

永恒又是多久。

是否会有尽头。

终点又在哪里。

人类创造物品

谁又创造人类?

我究竟是什么?

因何而存在?

谁给我思想?

这团不轻不重的思想

最终

又将去向何处

篇12:我没有见你最后一面杂文随笔

我没有见你最后一面杂文随笔

我从零下一二十度的哈尔滨回来了,没有再去看你。

回来那天洛阳的雪下的很大,地上都是踩的脏污的雪水,比下雨天更加让人厌倦。

深夜里,提着一只行李箱在出站口,等朋友来接我。杂物送回家后,便同友人去了别处。第二天接到了母上大人让我去探望外婆的电话……

以往每次回来,次日便会早早出门,买些营养品,火急火燎地赶回去看她。每次还没有进门,我便大声吆喝到“婆,外爷,我回来了……”像是终于回归山林的乳燕。

我在外祖父家借住了十一二载,直到高三那一年,又再次回到了父母身边。

不管我走到哪里,回去第一件事总是去看看两位老人。不管多大,每每见我,老人家都要摸摸我的头发,说一句又长高了,也许是我自幼个长的比较快吧。

如今我又远赴东北之北,他便也离得我更远了。他在我的记忆里有着很鲜明、深刻的印象:总是肃着一张脸,阔步昂首,衣衫整洁,裤子上永远有着一道笔直的折线,也有些不那么好的脾气,有些强势。

夏日晚饭过后的一天,村子里突然断了电,我们那时正坐在饭桌旁说话。

黑暗让所有的感官都变得格外清晰,空气里微微的汗味儿,两位老人的喘息呼气声,屋外的虫鸣蝉躁,都变得不同起来。

又是半晌的家长里短,这位威严颇重的大家长开口道:“丫头能看到外爷吗?”

“嗯” 趁着窗外的月光,我的确能看到他模糊的身影。

“把手伸到外爷这里来”我略带疑惑,却也乖乖伸手。我能感觉到有类似纸质一类的东西放到了掌心。

许久也没有来电,外爷中间又塞给我好几张,让我明天再看看是多少,似乎他自己也不清楚。

我很意外,他平时是绝少给我发零花钱的,按照老人们的说法,我毕竟是个外人。

我记得那种潮湿的感觉。紧紧握在手中的纸币被掌心的细汗打湿,心里翻涌出各种滋味,那股潮气便从心肺浸润至眼眶。

总之,从那个奇妙的夜晚起,我觉得自己真正成为了这里的一份子。

整夜里我都被那种鼓噪的感觉所侵扰。天微微亮起,藉着门缝窗棂透进的光,小心翼翼地将那几张纸币数了一遍又一遍。

我真开心啊……那时

外爷原来是这样一个可爱的“黑”脸老头。我想,他在我的心里变得很不一样了……

往后,我在他面前胆子也变得大了起来。顶嘴、撒泼、闹脾气、最可恨的时候还闹出数次离家出走的.戏码,真是极其任性的。

现今你走了,我再也不想回到那里去,总觉得你还在,我要是回去了,你就真的不在那里了。

不管怎样,我还是回到了那里。陪着外婆住上几晚,唠唠嗑,就像我们仨还在一处的几年。

晚间将近八点钟,我打去电话,问候老人家。外婆不识字,电话也只会接听。

我仍旧卖弄调皮的要她猜我是那个。即便耳朵已经不那么好使了,她还是第一时间认出了我的声音。

我刚要继续说话,老人家哀哀的语句便从电话那边传来。

“小白,婆想你啊……”

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好似失去了一切声音,一切话语。

收拾好心情,我佯装高高兴兴地,拉开嗓门儿,大声道“我也想你,婆我也想你,可想你了。”

我真怕她听不到,连喊了三遍,只是想告诉她,我也像她想我一样想着她。

她很想见我,前些日子,家里的人都去看了老人家,唯独少了我。

我因为有事走的急,也没有告诉她。但老人家心里是真的难过了,不管怎样,我总应该告诉她一声,让她明了,我如今身在何处,又将要去往何方。

她就似孤独的老雁,终日徘徊在昏黄的光影里,等待着她所挂怀的人啊,能给她一点点的回音。

她好像只剩下了等待,等待……

如果你不能回去见她,就多给她哪怕一个电话,一句关怀,一点你的近况也好。

而今我再想跟外公说说话,却是不能了。以前打的通的,现在我又该打给谁呢?

毕竟他们是真的会老去啊……

篇13:总部培训的最后一天杂文随笔

总部培训的最后一天杂文随笔

刀和黄瓜必须在一个平面,否则就会刨不均匀。

酸菜拼盘,五个淮山、一个叫头、三片红萝卜、三片白萝卜、一片大叶,6颗黑豆。

生蚝刺身:立桂一束、生蚝一个、碎冰、柠檬、番茄酱。

雪霜牛肉:一份四片牛肉、大蒜葱花酱油配酱、生洋葱摆盘、立桂、粽叶、碎冰、铁盘。

今天峰哥教我处理象拔棒、俩头分别过开水水十秒钟。今天有点感冒,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把北京号的.国际漫游打开了,广东号叫停机了,感觉很舒服,五年的号码继续用。这个手机号给我带来工作上的好运和财运。 还把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手机号都更换了。所有事情处理完就可以把兴思都放工作上了。招商银行的短信提醒一个月收三块钱我就没打开了 。明天就去新店上班了,还挺舍不得福田店,一个月时间过得很快。新的开始,新的主场、加油吧少年!

篇14:我们仨,最后只剩下了一个我杂文随笔

我们仨,最后只剩下了一个我杂文随笔

一星期一本书,既是分享也是自我消化,如果你有好书,欢迎相互推荐,今天是第一个星期的第一篇,阅读的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即1月11号至201月15号所读。

最初认识先生,是大二时候从校图书馆借来的《走到人生边上》,哲学和深奥是我看完这本书后的最初印象,至今仍记得书中先生对孔孟先圣之语信手拈来,令人望而却步,只能望其背焉。

也许是我运气不好,那时觉得先生的文字实在艰涩难懂,对我而言,读书成了一种煎熬,所以那之后,外出游玩之际,书摊上发现了先生的书,都会下意识避开了,如今想来,真是太傻。

《我们仨》不止一次进入我的视野,最初是百度上的介绍,我那时正苦啃《走到人生边上》;后来是书摊上看到,它躺在一堆养生书籍中,我拿起它又放下,只因太怕;它再次进入我的视野,是先生离世,各大网络平台的疯狂刷屏,“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一夜间成了这世间最美的一句诗。如今捧卷而读,才发现最美的还有很多。

百度上说这本书风格简洁而沉重,我认为还应加上平和和安静。

先生一家三口每一个人都是不争不抢的,先生写女儿阿圆的“聪颖”,写丈夫钱钟书先生的`“拙手笨脚”,又写自己怎样的“憨”,字语间透着诚意满满的俏皮。这些她娓娓道来,让身为读者的我为他们感到幸福。

先生写丈夫与女儿之间的嬉戏打闹,说自己成了最大的那个,她既要管这个大人,又要管那个小人,她说她乐在其中,在她的眼中,她的丈夫也是孩子,她的孩子阿圆更是长不大的。他们就是这样闹着笑着,不关别人的事。

说起沉重,我觉得更多的是孤独,我们仨最终只剩我一人走在这人生边上了,再没有一个可当我老师的人,也不会有那个在冬天里帮我把煤球里那些讨厌的猫屎挑出来的懂事姑娘,这一切都只能自己身体力行,那该是多孤独的一件事。

没有人可以说体己话了,所以先生写了《我们仨》,写生死的渡轮上,她于迷茫和清醒间送夫与女一程又一程,直至梦里看不到了,船也没了。

先生说: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所以回忆我们仨成了她最美好的余下时光。

这即是第三卷中写的内容了,从两人如何相识相知,又如何出国,怎样求学,直到女儿圆圆出生,他们又如何学着当好新父母,这一段写的轻松愉快,杨先生学会了煮饭,钱先生学会了惹麻烦,杨先生在医院时,钱先生打翻了家里的墨水,染坏了桌布,杨先生说不要紧,我会洗,他们互相信任,彼此真诚,杨先生写道:我说‘不要紧’,他真的就放心了。

圆圆渐渐长大,他们也回国了,他们过得不再轻松,变得胆战心惊,国内的战争此起彼伏,不管是有形还是无形的,硝烟伴随了他们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多亏了他们不争不抢,他们是很忍耐的,别人似乎看不懂就说钱先生傲慢,我不知他们说的对不对,我只从文中看到了,两位先生偏安一隅的处世态度,只一容身之所,有书就足焉,当他们搬入三里河的寓所之时,杨先生说:“始愿未及此。”

这本书简单到无一生僻字,却字里行间常引人痴笑或怜惜落泪,我至今记得只一个“乖”字,就引得我泪眼朦胧。

这本书共三部,第一部讲我们俩都老了,因为老了所以晚来多梦,因为梦,有了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古驿道旁的河船上我们短暂的相聚最后变成了长久的死别,因为死别,有了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这就是《我们仨》。简单,平和,又很孤独。

篇15:短篇经典杂文随笔

短篇经典杂文随笔

毕加索的'画,常人很难欣赏。

于是有人问他:

“你为什么不把人画得像人、世界画得像世界?”

毕加索回答说:

“我十岁的时候,

就可以画得和照片照出来一样,

但用40年才画出了你们看不懂的东西。”

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

我想说:很多目标不是光靠努力就能达到的。

绝大多数画画的人,

努力一辈子也只能达到毕加索十岁的水准。

不要坐井观天,一生都与平凡为敌!

接受平凡,比超越平凡更重要。

篇16:杂文随笔

杂文随笔

今天在店里墩地的时候,墩布上面的塑料头掉了,我的右手掌狠狠地杵在了顶部,然后就出现一个矿泉水盖大小的伤口,皮肉外翻,瞬间血止不住地流,一会儿就流了一大摊。

我慌乱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就着水龙头冲,越冲流的越快。

我突然想到按着也许会好点,拽了张纸巾放在伤口上按住,染红了再换一张,这样几张之后血算是止住了。

我蹲在地上,心咚咚地跳的厉害,眼泪竟也不知不觉流了出来。想着刚才的心慌意乱,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委屈,哇哇大哭起来。

好想这时候他可以在我的身边,哪怕只是无声的给我一个拥抱,我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狼狈。

可是我知道,尽管只是这么小的一个心愿,也是不可能的。

我和他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相隔了几千里,再想念,再需要彼此也只能透过屏幕来传达。

看着那一句句“我心疼死了”,“怎么弄得呀”,“怎么那么不小心”当时的我却感觉不到一点点暖意。

我知道,我不应该这样想。可是,我只是需要一个温暖的怀抱,抱抱;一个坚实的臂膀,靠靠;一双厚实的手掌来给我力量。

我不想什么事都要自己扛,我不想在我孤独无依的'时候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我真的很软弱,很胆小,我不敢自己一个人去到陌生的地方;我不敢学习开车;我也不敢跟无理的商贩讲道理。

我习惯了去妥协,去退让,去逃避自己觉得恐惧的任何事物。

我需要的,是在我软弱的时候你可以马上出现在我的身边,给我依靠。

篇17:成绩杂文随笔

成绩杂文随笔

燥热的天气,让人的情绪跟着有些燥热起来。

暑假开始,孩子们回来了。

久别重逢的喜悦很快被因为不理想的成绩导致的阴霾而笼罩。

刚刚被高考中考小升初轮番洗礼的社会在这夏日里被各种气氛调动得越发燥热,处处有人询问孩子的成绩,即使他与你毫不相干。不明白这是否是一种新的一年一度的打招呼寒暄套热乎的手段。反正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和高考挂钩,不是已经考过就是将要考。而且,至少,期末考总是都考了的。所以,这是比较安全的问题?碰上考的好的压抑着高兴谦虚的家长尽管说不要钱的好话畅想清华北大,碰上考的不好的如我们这样的就陪着抱怨几句自家孩子,然后说些言不由衷的以后会好起来之类的,不乏举一些后发制人的例子以为佐证。

蚯蚓程宇奉母命去他外婆家走了趟回来,忿忿不平地发牢骚:“我年年都拿优秀回来没有一个人问,怎么个个都是问我儿子成绩!”

世道如此,确实的,我们没有办法不关心孩子的成绩。

我对耷拉着头的北美豹猫安凡说,没办法,只要我们爱你,就不可避免地会介意你的成绩。那些说着努力了就好,成绩无所谓的都是些自家孩子成绩好,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主。在目前的学校里,成绩是判定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也决定了老师同学对你的态度。

老实说,北美豹猫安凡的成绩不算差。除了语文他是一如既往的考不好以外,数学和英语的分数都入了优秀的范畴。奈何同学们都太努力又太认真,以至于他数学140的成绩在班上都排到了第12名,年段名次我根本没敢报给蚯蚓程宇,一心指望着他再拿个数学第一的蚯蚓程宇会有多失落,我是可以理解的。好不容易有一科可以拿来宽慰一下自己的科目都没有了,让身为老师的'他,又一次在办公室同事间比孩子成绩这一项被垫底了。

刚刚结束报志愿的他,看了太多自己的学生因为成绩而艰难地选择学校,不由得将北美豹猫安凡带入,以至于长吁短叹。想想网络上那贴在新生儿枕边的离高考还有多少天的图片,我连时间还长的话都不敢说,怕越发引出他的牢骚。

读书这东西,有时真的孩子也很辛苦。这一次我们县的小升初,总分300分的,考出298,297的有好几个,总分270的名次都已经在三百开外。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疏忽,名次就跌落几十,就掉到了放羊班里。

读了那许多年书出来的他,不会不知道,140已经是很难得的分数,每一题都会做和一分不丢是两个概念。但我们,确实因为这名次而沮丧。每一道切线,都是冷冰冰的按比例来切的,不会管你之前是如何的优秀。

但不同于他的消极叹气,我的态度比他积极许多。我一边安慰北美豹猫安凡,人最主要的抓住现在。为今之计,可以做的,就是把整个学年的语文卷子整理出来,一题一题重新做过去,有不懂的就去问蚯蚓程宇这个现成的语文老师,他牢骚归牢骚,还能不给你解答?要学习的是你,你必须拿出主动的态度,让他为你改观。一边私下警告蚯蚓程宇,还没有到放弃的时候就好好努力,尽力去做一切可以给北美豹猫安凡帮得上忙的事情,往好的一面扭转。不要说一些没用的情绪的话,问问自己尽力了没有。另一边,哈士奇雅雯是与北美豹猫倒过来的,她的文科相当不错,数学和物理就惨了。我要她整理出错题,给暑假学校的补习结束后让蚯蚓程宇带去找他的同事,一题题请人讲解。

只有做了一切能做的事情,以后,才有资格说,我努力了,我尽力了,我没有遗憾。

【如果,最后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1.如果我们杂文随笔

2.如果生命只有这一次杂文随笔

3.爸爸的最后时光杂文随笔

4.角色扮演杂文随笔

5.踏雪寻梅杂文随笔

6.玫瑰杂文随笔

7.乡愁杂文随笔

8.大海杂文随笔

9.冬去春来杂文随笔

10.狼来了杂文随笔

下载word文档
《如果,最后杂文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