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以韵动人以言促教的优秀论文

以韵动人以言促教的优秀论文

2023-10-16 08:44:3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东清雨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以韵动人以言促教的优秀论文,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以韵动人以言促教的优秀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以韵动人以言促教的优秀论文

篇1:以韵动人以言促教的优秀论文

以韵动人以言促教的优秀论文

【摘要】

一直以来,古典诗词的鉴赏都属于高中语文的教学难点,但同时它也是高考的重点,诗词这门语言艺术讲究用词炼句,更讲究意境的深挖。在教学时,教师应当避免只重视字斟句酌的词汇串讲,却忽视从诵读到意境领悟传统方法梳通的问题,而应当使学生从整体上对古诗进行把握,以便达到言韵合一的课堂艺术境界。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策略

古代诗歌是一种经典的文学形式,它具有情感充沛、意象丰富的特点,对古代诗歌进行品读与鉴赏原本应当是一种极为舒服惬意的事情,可实际上很多高中生却对古诗鉴赏活动丧失了兴趣,甚至表现出冷淡与排斥的态度,再加上古诗鉴赏会涉及到众多艺术表现手法,学生一时不易把握,很多教师出于应付考试的考虑,往往将诗词鉴赏等同于知识灌输,让学生更加苦不堪言。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该正本清源,将古诗词教学还原到初始状态,也就是从诵读着手,以意境把握收尾,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古诗词之妙。

一、情味寡淡——高中古诗教学的现状

目前高中阶段语文诗词教学尚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以下述三个问题表现最为明显。

(一)言为心声的忽视

对于古诗词来说,朗读应该是最为直接也最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它对于增强学生的古代文化鉴赏能力、体会创作者心态都极有帮助。但是在实践中却有相当多教师直接将这一方式忽视掉,他们片面地认为这一过程对考试没有直接价值,因此在课堂上从不肯带领学生进行诵读。这种做法所导致的直接问题就是学生也忽视掉朗读的作用,在课下同样不会去诵读,只采取死记硬背的办法应付考试,而这样做是极不可取的做法,不但无法真正领悟古诗词里面的情感与事理,而且记忆也不能持久稳固。

(二)想象空间的狭隘

古诗词教与学的双向工作,都与丰富的想象密不可分,想象诗词里面呈现出来的景色、事物,才能更进一步地感受诗词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可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因为时间紧凑、教师表达能力不足等原因的影响,难以将诗词里面的景色与事物全面表述给学生知道,这就让学生想象空间受到了极大限制,对于诗词的理解也就只能浮于表面,长此以往,对于想象力无疑不啻于一种扼杀,这会严重压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能力。

(三)步入意境的迟缓

诵读的缺失、想象力的不足,导致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步入意境的迟缓。高中古诗词教学强调原文与知识点的背诵,学会往往不能正确理解诗词中所包蕴的情感与内涵,这和高中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是相互偏离的。特别是意境的把握是建立在景色与事物基础之上的,而意境的领悟能力反过来又会帮助对景色与事物的理解。教师忽视了带学生进入意境的高级过程,仅从字面上讲解原文,学生的诗词理解很难说达到良好的状态。

二、言韵和谐——高中古诗教学的对策

(一)让语言从口齿间流出

吟咏与诵读是古诗词教学中最为直接有效的审美鉴赏方式,中国的诗词和音乐是同源共生的两种事物,所以它们都极讲求韵律节奏,音乐美感十分突出。也正因为如此,对古典诗歌进行教学时,首先就应当使学生把握住诗词的节奏韵律,而把握节奏韵律的方法应当自诵读始。古人曾经说过:若用此身替古人说话,吞吐之间,概由彼不由我,直到吟哦烂熟后,我之神气方能与古人之神气相匹,舌吻之间便都是与古人神气相似处(见清·王应奎《柳南随笔续》)。其意思同样强调了学习古典文学的处理办法首先在于用诵读把握住作品真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应当给学生提供有感情朗读的机会,比如接触苏轼的名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即应使学生感受到该词的音韵变化,像开篇时的“大江东去”气势极为恢宏,然而到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这句时,情感则倏忽如潮水后缩,变得含蓄多情。整首词的奔放不羁在句句吟哦间变得酣畅淋漓、音韵铿锵。也就是说,在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指点学生读到诗歌中的节奏缓急、诗到诗歌中的音调高低,那么学生则有可能更理想地把握住诗歌的情感态度,这就为接下来的细致分析省了不少力。

(二)让语文从想象中悟出

语文不同于物理、化学一类的实践科学,它更具有一种艺术化的味道,尤其对于古典诗歌而言,这种艺术性体现得更为明显,正因如此,我们才强调想象力对于古诗学习的重要性,让语文从想象中悟出的作用,远比从灌输与背诵中挤出的作用更大。而培养想象力的方法,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种,第一就是前面提到的时时诵读。第二,直接针对学生想象思维进行锻炼,应该说古诗词教学可以被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从具体词句出发的浅层理解,第二个层次是从景色、事物出发的中层研讨,第三个层次是从意境出发的深层探究。我们锻炼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就是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在第二与第三个层次之间,给其更多的机会想象诗中之景,体验诗中之情,在头脑中幻化出一幅幅生动的诗境画面。这种训练方式表面上看来并不会对学习成绩提升带来明显影响,然而若想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这种能力的培养又是必不可少的。第三,增强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是其虚,理解能力是其实,所有古诗都以词汇为基础来展现,学生对具体的词汇与句子能够透彻理解,想象力才能真正发挥其引领作用。对此,教师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让所有的词句都能更准确地融入到学生思维体系中去,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两句诗,就是鲜活的例子,教师可以举这两句诗给学生,让大家了解到一个“闹”字和一个“弄”字,本身平平无奇,但只有对其进行深入理解,才能想象到全诗的情趣盎然。

(三)让古典从意象中升华

中国古代诗词里面的意象是独特的,而且已经凝练成为隽永的典故,它们是诗词作品里面客观物象加入了创作者情感活动后的艺术形象。意象区别于普通形象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有情的,而后者是无情的。学生学古诗、教师教古诗,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要让这个“情”字展现出来,使古典作品能够在意象中升华。比如柳永的《雨霖铃》一词: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在这首词里,寒蝉说明了时间,长亭说明了地点,骤雨说明了天气,这几个词本身只是简单的事物,但它们却同时也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比如寒蝉用来表示冷落的心情,长亭用来表示离别的场景,骤雨用来表示心情的忧郁等。下文的洒、杨柳等景物、事物同样和离别有关。本词的景色中有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但同时也包含了绵绵的情思,情景相融、虚实相合,把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结合得恰到好处,不能不说依赖于古典意象的纯熟应用。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要让学生明白意象的作用,特别是把握住常见意象的味道。若想做好这一点,教师需要先行对作者所描述的景致进行讲解,接下来分析作者当时的情致,并从篇章整体分析景对情的结合作用,最后再引申出其他文章中相似的意象用法,以此增强学生的诗词修养。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的古典诗词鉴赏与领悟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避免陷入到枯燥的翻译及背记浅层意识,而是应使其掌握由表及里的领悟方法,要在课堂上以韵动人,以言促教,在不分割诗歌意蕴之美的前提下,使学生可以从诵读着手,从想象升华,走向诗词意境的美好境界,以便最大限度地享受中国传统诗歌的魅力。

【参考文献】

白丽娜,浅谈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校外教育,(07)

贾彦芳,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析,学术研究。2013(01)

徐庆龙。让文言文教学奏出和谐的音符,语文教学之友,(03)

篇2:小学体育教学的优秀论文:以情激趣 以趣促动 以动促学

小学体育教学的优秀论文:以情激趣 以趣促动 以动促学

一、以情激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发展上直观模仿占优势,且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因此,我采用主题情境的教学方法,在课的开始就向学生简明介绍了北京奥运会的主办理念,各国运动员和观众来到北京的热闹情景,我们大家迎接奥运召开的高兴心情。然后话锋一转,反问学生:“同学们为了迎接20奥运会的到来是不是应该把身体练得棒棒的?”同学们马上附和:“是”。此时安排了两个简单的小游戏“划旱船”和“石头、剪子、布”,游戏需要2人共同完成,为此让学生们自主随机结组,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活动起来。在活动过程与接触中,给他们创设互相熟悉、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相互激励的学习氛围,使之融入群体,使自己与同学友好相处,在合作活动中培养集体观念。

二、以趣促动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尤其是在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小组合作学习提供给学生之间合作的机会,增强课堂上学生之间合作、互助的频度和强度,从而有力地促进儿童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用横、纵叉组数字、组字母,在学生看来是多么有趣的活动呀!学生们用自己已经掌握了的简单的数学和英语知识,几个人合拢到一起指指画画地商量起来。“字母‘y’这样写,我做斜的那笔,你做下面的那笔”“我们三个人和你们三个人要是组成两条交叉线就是‘x’了”,练习场面十分热闹。为了把字母拼好就要相互合作并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当教师观察到一名在平时一向沉默寡言的学生今天也非常自信地在组内说着自己的想法时,及时给这个学生以鼓励。每个小组都拿出本组做得最好的造型与其他小组交流,对于富有新意的组合教师带头为学生喝彩,和同学们一起鼓掌,使学生体会到合作成功以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三、以动促学

当学生们兴致高涨时,会提出小组间要比一比。学生们对“夺红旗”游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在这种组与组之间的竞赛中更可以发挥学生的能力和潜能。因为,个人与个人的竞赛多数以挫伤一方的积极性而结束,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赛,更能促使小组成员间相互团结,使个人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为了使学生接触更为广义的合作,可安排相邻的两个小组结合,按北京奥运会的主办理念,设计出一个最具创意的组合。学生再一次被这人数更多的'小组所吸引,在组内唧唧喳喳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组设计一棵松树,树干、树枝栩栩如生,他们要用绿色装点大地;有的组用各个小组刚刚拼合过的字母组成英文“OK”字样,欢迎外国运动员到北京参加奥运会;还有的组集体造了一艘轮船,船身、船舱、桅杆样样齐备,好像就要驶入大海迎接外国朋友。最后,在放松时全体学生伴着诗朗诵躺在地板上用身体组成数字“2008”字样,伴着优美的旋律,畅想美丽的2008年。

四、自我教学反思

本节是以横、纵叉教学内容为主的复习课,通过学生们合作讨论,利用横、纵叉拼成自己所熟悉的造型。教学要让活动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并且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被组内其他同学所尊重和接纳,继而达到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的目的。

上课时在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讨论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一名大朋友,帮助各组设计、选择最佳方案,并不时地改变自己的角色身份。一会儿是一个促进者,积极创设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商议的环境,激活封存在每个学生意识中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一会儿是一个合作者,参与组内商量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利于学生人格和心理健康成长,建立和保持与他人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的关系;一会儿是一个帮助者,为组内营造和谐的气氛,帮助组内“穿针引线”,倾听他们的讨论,概括和提炼学生已发现的结论,提供给他们发表个人意见的场景,适时地也说一下想法;一会儿又是一个激励者,对组内商议的好的组合形式赞赏表扬,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运动和学习经验,进行各种组合和创新练习。

课上通过点拨和组内集思广益的研究,每个小组都创设了许多运用横、纵叉拼合的图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每个学生都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在无形中增强了锻炼效果,并且为这种锻炼效果延伸至课外创造了条件,也为“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篇3:以考促教,提高研究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以考促教,提高研究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英语学习的方式和目标有别于本科生.本文分析了我校研究生英语教与学的现状,介绍了我校研究生英语学位考试的设计理念,并探讨了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作 者:徐红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27 刊 名: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英文刊名:SCIENCE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7 “”(12) 分类号:H3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教学   语言应用能力   学位英语考试   教学模式  

【以韵动人以言促教的优秀论文】相关文章:

1.以党课促学习

2.以案促改心得体会

3.个人以案促改范文

4.教师以案促改心得体会

5.以案促改对照检查材料

6.以案促改心得体会精选

7.单位以案促改工作总结

8.以案促改专题党课资料

9.以评促改教学反思总结

10.党员以案促改整改报告

下载word文档
《以韵动人以言促教的优秀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