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故事之我在英国中学的一天
“landami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英国留学故事之我在英国中学的一天,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英国留学故事之我在英国中学的一天,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英国留学故事之我在英国中学的一天
我叫Kelly,中文名字是黄婷雅,今年17岁。现在我在英国Caterham School读A Level 第二年,也就是A2。
一天的时间安排
早上我通常7点起床。因为现在我一个人住带洗手间的寝室,所以省去了很多和别人合住时洗漱方面的麻烦。
7:30早餐。我们学校的女生宿舍Beech Hanger每周提供4次英式早餐,包括传统的香肠、咸肉、番茄黄豆、煎蛋等厨师为我们准备好的食品。还有三天是简单的麦片和烤面包片。
因为已经在英国生活了5年,所以我现在对吃的东西已经很习惯了。
每天早上8:30我们都要向班主任报个到。今年我的班主任是来自南非的老师Mr Campbell Smith,他也是我的Business Studies商务课老师。
Mr Smith有时候会给我们讲个小故事,或让我们动手做个什么小东西,最后他总是能从这些活动中总结出一个哲理或道理来。这20分钟左右的时间也是他向我们十几个同学通知学校和班级活动安排的时间。
正式上课
我的第一堂课8:55分开始,一般每堂课40分钟,不过有的课要短一些。今年我选了三门课:Art,Business Studies,和Textiles。
艺术课老师Mrs Marilyn Kyle已经知道我们每个人想做什么了。上她的课的8、9个同学中,有人搞雕塑,有人用金属编制抽象作品,我和另外几个同学都选择绘画。
这已经是我选艺术课的第二年,所以我的作品册子非常厚。这里有我参观艺术馆、博物馆时的临摹和素描,也有我从画册上剪下来的图片,还有我给每幅作品作的笔记。当然也有不少我自己的创作。
我想以自己为模特,用不同的绘画方式画我自己。Mrs Kyle在我们的大教室里观察每个同学的工作情况。她问我最近都看了些什么,画了些什么;也给我指点,建议我下一步应该参照哪位名家的作品。
一般每节40分钟的课结束后,我们没有课间休息,而是直接进入下一堂课。从8:55到10:15我有两节艺术课。第二节课开始时,又有一批选艺术课的同学来到大教室,他们选的是摄影,我们合用一间教室。
10:15到10:55是我自己的艺术创作时间,我根据Mrs Kyle的指点,把一面镜子放在左边,一面观察镜子中的自己,一面开始一幅新的自画像。
之后是一个多小时的休息和自习时间。我常到高年级学生碰头的Hamilton House,和好朋友聊聊天,听听大家最近都在忙些什么。然后到图书馆或者回寝室学习。
我给别人上中文课
从这学期开始,学校组织大家选学外语,中文就是其中一门。老师请我和另外一位中国同学Mike,给低年级的同学上中文课。我们的第一次课是星期四下午12:45到1:15。本来有6位小朋友报名,但最后只有4位来上课。我和Mike给每个人准备了中文名卡,第一堂课教他们数数。发音比较难,不过他们学得很快,说得也挺准。Mike还给他们准备了从中国带来的巧克力,给他们物质奖励和刺激。果然,4个小朋友对巧克力纸上的中文字大感兴趣。
午饭从1点钟开始提供。我们学校食堂的午餐一般。有肉类、蔬菜、沙拉,基本每天都有披萨饼。甜点会有小点心或者果冻。有时候不想吃食堂的午饭,我就回宿舍,简单吃点。学校的晚餐更好,更丰富。
下午一般是三节课。2点到3:20是两堂商务课。选这门课的男生比女生多。两位老师Mr Colin James 和Mr Campbell Smith讲课的内容不同。我们学了怎样motivate,就是作为一个老板,怎样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还了解英国国内的经济形势,比如养老金的设置,房价的高涨等等。
最后一节是Textiles,纺织品材料课。我们学习用各种材料创作作品。上个学期我的一个作品之一是用白色毛毡拼剪出一件时装。
未来的打算
我选的这三门课都是为我上大学做准备的。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准备报考大学了。我最想上的大学是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虽然还没有最后决定上大学后读什么,但我对服装设计很感兴趣。平时看的书和杂志也有很多和时装设计有关系。
现在我正在看的小说就是The Devil Wears Prada。电影还没看,不过小说很有意思。
下午的课到4点基本就结束了。晚饭后有时我会去图书馆看书,有时在寝室里上上网,或者在宿舍的大厅里和其他女生一起看电视。
周末学校有时会组织住校的学生郊游。我们海外学生也有自己的社团,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开讲座,给大家讲他们国家的风土人情。我们中国学生也给大家做过中餐,挺成功的。
学校女生的体育运动包括Lacrosse兜网球,和netball无挡板篮球。不过我最喜欢的运动是游泳和羽毛球。我觉得在水里游泳的时候,那种可以忘掉一切的感觉真好。
我很喜欢在英国的生活。感觉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很多事情可以自己做决定。有时候想想仍然在中国读书的朋友,真的感觉自己很幸运。
篇2:在英国留学的故事
在英国这个国土面积只有中国四十分之一、天气整日阴晴不定的地方,却这样令人魂牵梦绕。下面是在英国留学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突破交流障碍
到了一个纯英语环境里,你会突然发现听不懂别人说话了。即使你的雅思听力考了9分,也会在这里被带有各种异国口音的英语弄得晕头转向;即使你平时看美剧一点听力障碍都没有,但在英国的电影院里对着没有字幕的电影,你还是不知道大家在笑什么;尽管你平时听BBC或VOA都能听懂,但当你给银行客服打电话咨询问题时,伴着电话的杂音,你和一个不知道放慢语速的银行职员聊银行业务,就显得异常费力。
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在异国待的时间长了以后,这些交流障碍自然就会消除。真正的障碍其实是我们自身不够主动开放。记得我在英国参加过一个chamber choir (室内合唱团),团里的成员几乎都是欧洲人,而且很多都是比我小几岁的大一新生。刚开始时,我总是不知道和他们聊些什么。第一次演出彩排完后,我准备一个人出去“觅食”,这时有三个高大帅气的男生友好地邀请我和他们同行。其实我心里挺想和这几位帅哥一起吃饭,但考虑再三,我还是婉拒了他们的邀请:“你们去吃吧,我想去麦当劳买点吃的。”因为语言的关系,我担心如果他们聊到感兴趣的话题而我又插不上话,那场面就太尴尬了。如果聊到音乐和电影,我还能说上几句,但是对于足球,我可是个球盲,关于足球的词汇和表达,我知之甚少,如果他们谈到足球,我就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所以,我拒绝了他们的好意,把自己孤立了起来。这不仅让我错失了一个融入周围环境的大好机会,也让自己错失了一次练习听力和口语的机会。想到自己留学的初衷,我感到深深的自责。于是,我下决心要打破思维障碍,要敢于表达,要积极主动地和别人交流。所以,自那以后我便有意识地积累各种话题的相关词语和表达,并留意机会主动和别人聊天。
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在第一次演出结束后回程的大巴车上,我周围的人都在兴奋地聊天。我旁边坐了一个金发碧眼的男生,他和前面的同学聊得热火朝天。我在他们说话的空档对他说:“你刚才忽视我了。”他马上说:“哦?你好啊。”我说:“你的头发真好看,是自然颜色吗?”他一听高兴得不得了,赶紧跟前后的同学说:“听见了吗?听见了吗?她说我的头发好看!”然后大家就都注意到我了,纷纷开始和我聊起来。我刻意想出一些有意思的话题,比如中国的教科书里写,英国人每次出门都要带把伞,我信以为真,结果到英国才发现,原来英国下雨天风大得根本没法撑伞。这些同学听了后哈哈大笑,他们反过来问我“中国的天气是什么样的”,话题就这样展开了。之后,我还主动问他们业余时间都喜欢做些什么活动,如果我们有共同爱好,可以一起去看电影、打球、野炊等等。就这样,我开始主动找话题和别人聊天,渐渐地交到了很多志气相投的朋友。
有些中国学生抱怨英国人有种族歧视,说英国人不愿理中国人,但是他们没有想过有时可能是我们自身的问题。我见过英国的收银员和很多顾客开心地聊天,可是碰到内敛的中国人总是聊不起来。因此,我们要学着外向些,要试着主动和别人聊天,不能什么事都等着别人主动来找你,文化隔阂需要自己主动去打破。
转变学习方式
西方学习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需要学生自己客观思考和独立创造。我刚入学时,学校里就有很多workshop (讲习班)让我们参加,这些workshop主要教授一些实用技能,例如写作、速读、演讲的技巧等。我兴奋地带着笔记本跑去上速读课,想学学外国人的先进方法。上课时,我充满期待地看着老师,结果他张口就说:“其实,我对速读也没有太多研究。”我一听顿时就懵了:如果对课程内容没有太多研究,怎么配当老师呢。就在我疑惑不解的时候,老师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几个小组,每组发一张白纸,让每个人在纸上写下自己在速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然后互相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困难。20分钟后,老师让我们每组派一名代表把白纸贴在黑板上,并阐述一下小组讨论的结果。等小组代表一一阐述完后,老师总结说:“今天我们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收获很多。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这几本书……”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学到什么了?要是在中国,这位老师肯定会被学生投诉!”但是,看看周围的同学,他们或若有所思,或仍在激烈地讨论,或已经准备去图书馆借老师推荐的书了。西方的课堂经常给人这样的感觉,老师不会把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他们更多的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刚开始时,对于这种授课方式我感觉很不习惯。课堂讨论的时候,我一般都是静静地坐着听同学们侃侃而谈,自己偶尔会插上一两句话。所以,每天上课我除了听别的同学发言,就是记笔记,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一点也没得到锻炼。我心里很担心,如果每天就这样学下去,我来英国留学就算白来了。我感到十分苦恼,心里很想改变这种现状,但已经习惯了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底下记笔记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在课堂上侃侃而谈。我一方面担心自己的口语不够流利,怕发言时被同学耻笑,另一方面觉得自己实在无话可说。后来有一天,我们的一位讲师Bob上课时点名让我发言,当我硬着头皮详细地表达了自己对某个话题的一些看法后,他笑着说:“Bamboo, can you tell me why your English is better than me?”虽然我知道老师的话有开玩笑的成分,但是听了之后心里还是美滋滋的。从那天起,我在课堂上变得活跃起来。通常,我会在课下提前翻阅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书籍,积极为课堂讨论和发言作准备,上课时也不再有语言方面的心理负担,总是主动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我在英国主修教育管理,在表达观点时,我经常结合自己在新东方的工作经历,举很多生动鲜活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班上有来自各个国家教育界的相关人员,他们都想了解中国的教育体系、教育方式和现状,所以对我的发言很感兴趣,在互相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我对其他国家的教育情况也多了一份了解。渐渐地,我习惯了并喜欢上了这种学习方式。
在学期快结束时,各科都会有非强制的个人陈述。对于这些个人陈述,我总是主动报名参加,不再像最初上课那样做课堂“沉默者”。虽然准备演讲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我觉得这些锻炼自己、交流思想的机会一个都不能错过。做个人陈述的时候,我会在PPT上放有趣的图片,设计幽默的语言活跃气氛,并经常向台下的老师、同学提问问题,以期达到交流互动,我从来不躲在讲台后面机械的读PPT。
其实,在西方求学是一个好机会,让我们转换一下思路,借鉴一下好的学习方式。如果我们积极适应和改变,就一定会有全新的收获。
正是这一次次从迷茫、失落、不适到自省、适应、进步的过程,让我的留学生活变得刻骨铭心。在英国,我留下了一段美丽的青春岁月:在那里,我抛开各种顾虑,学着主动与别人交流,交到了很多好朋友;在那里,我转变学习方式,品读先进的学习理念,和同学雄辩课堂,畅谈中西,憧憬未来。
1.留学在英国读预科的故事
2.在英国创业的留学故事
3.在英国留学的蜕变
4.留学小学生讲述在英国经历
5.那些在英国留学过的中国名人
6.留学生在英国理不起头发
7.英国留学故事之我在英国中学的一天
8.徐志摩在英国剑桥的留学故事
9.两个中国女孩在英国的留学故事
10.留学的故事经历
篇3:英国留学风情之老舍在英国
英国留学风情之老舍在英国
提起中国现代文学大家,很多人自然会想起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这些文学大家在上个世纪的中国赫赫有名,是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大师。
其中老舍先生以其幽默的风格,和对北京市民,生活状态的描述,再现了解放前的中国社会现状。他的名着《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等都为我们所熟悉,一直到现在,仍被很多人所推崇。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其实也有段留洋的经历,你知道他在英国的故事吗?
5月,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著名作家,老舍之子舒乙先生来英国举行讲座。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与清华大学合办的伦敦商务孔子学院的讲堂里,舒乙先生风趣的讲述了父亲当年在英国的往事。
《金瓶梅》英文版背后的译者
老舍先生从来不提,很多人也不知道的,他是英文版《金瓶梅》背后的译者。译书一事是无巧不成书,算是他无意间在中英文化交流史上留下的足迹。
译书的源渊自于老舍的室友,艾支顿先生。此人是个语言天才,会5国语言:中文,拉丁文,希腊文,德文,法文。当时他刚接受了翻译《金瓶梅》的任务,碰巧同住者是位中文讲师,在伦敦大学任教的舒庆春(老舍原名)先生,于是两人开始了合作翻译之路。1925年书出版后,艾支顿在扉页上上写道:给我的朋友,C.C.Shu(老舍原名舒庆春的缩写)。他说:没有(他)不懈而慷慨的帮助,我永远也不敢进行这项工作。我将永远感谢他。
有趣的一个插曲是,艾支顿把书中露骨的性描写翻译成了拉丁文。不知道是出于调英国人胃口的考虑还是其他?只有他自己知道了。更有好事者专门把此部分译成英文,另出书。直到1972年,读者才有机会看到此书的完整英文版本,艾支顿终于把他其他部分由拉丁文纠正成英文,结集出版。
5年创作3部长篇
英国是老舍文学写作的开始,他的前三部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均是在英国执教5年间完成的。
1924年老舍开始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执教,教中国官话和古典文学。年薪只有250镑(后增为300镑),每周授课最多20个小时,假期每年有5个月。大把的空余时间,因为授课关系和经济原因,他又不能多出远门,业余生活就在图书馆度过。后来受许第山先生的启发(许当时在牛津读书),开始写作之路。颇为高产,5年内完成了3部长篇,而且登在当时国内顶级文学杂志《小说月报》上面。当时写小说的人廖廖无几,《小说月报》一年就连载一部长篇,老舍算是独占鳌头。新文化运动盛行,改良白话文,老舍创造的新语言体,北京方言,也算是开启了另一种语言形式。凭借小说,当时名声鹊起,风头无两。并被誉为中国现代长篇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算是占了天时地利。如果没有这段访英的.日子,没有受到朋友启发,没有教书之余的闲暇时光,也许就没有后来的老舍。
留英期间的作品,老舍以反映国外中国人的生活现状,已经表现民族文化差异为主,并强调国家要强盛,国民要振奋。三部作品中尤其以《二马》最为突出,它将中,英两国国民民族性进行了深刻对比,并大量的描写了英国的实景,采用真名,其中伦敦地名的描写就有39处。他写的真实伦敦,让到过伦敦的人,都会有共鸣。尤其他善于调侃英国人,如把piccadilly说成皮开得利,Holborn名为猴笨,等等,幽默有趣。在英国的朋友,一定要去读一读此书,会让你捧腹大笑之余,也会有对当时的海不归和旧移民的生活群体有新解读。
中文有声教材的播音员
你一定会想不到,老舍先生还赶了了个时髦,当过海外汉语的播音员。
上个世纪代,一套名为《言语声片》的汉语有声教材流行于世界。这是英国灵格风出版公司托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制作,专门针对外国人学汉语的学习教材,用灌唱片的办法教发音,会话。在当时这算大制作了,耗费不菲,制作精良。此教材的编写大部分是老舍负责。前部分以简单字,词为主,由东方学院的另两位外籍老师编写,下半部分老舍则编写较为复杂。他把每篇课文立了个主题,如洋服庄,银行,商业谈话等,采用课文,会话,词汇结合的形式,内容贴合实际,新颖灵活,是套实用的成人汉语教材。此教材的全部发音部分以及部分课文录音都是老舍。当时25岁的他,声音清脆,嘹亮,标准北京音,很好听。
不可否认,这部教材为汉语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后来这套唱片被录成了CD光盘,陈列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里。 如今,听众依然可以听到年轻的舒庆春(C.C. Shu)的声音,能否听出英国的味道呢?
篇4:在英国创业的留学故事
在英国留学,除了要学好知识外,打工也是一种融入英国社会并且锻炼口语的好机会。许多留学生们都在打工的过程中提高了英语水平,增长了见识,磨练了意志。听Roger的创业故事,体会留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艰辛和喜悦。
在英国读完硕士的Roger,就找了几个英国人合伙注册了个公司,红红火火的做起了小生意。Roger做的是手绘鞋的生意,主要是批发。直接把货批发给代理,然后再由代理去找零售商。他说,“我觉得在英国要找好的工作非常难,还不如自己做做看,不但可以赚钱,还能得到锻炼和获得经验,不仅对将来发展有帮助,还能赚些钱,在英国能自给自足,顺便也能把我读博士的3年学费赚出来。”
Roger说他决定要做这个手绘鞋的生意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当时他亲自拿着手绘鞋和问卷调查站在街上一个个的问路过的行人,调查结果是满意的,大部分人都对他的产品很有兴趣。于是,他开始了在英国艰难的创业历程。
创业艰辛
一开始的创业是艰辛的,他也是经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今年1、2月份,生意才慢慢向正轨靠拢。他说之前的主要问题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代理商,后来经过时间和经验的累积,在这个过程中终于找到了合适的代理商。他还负责在国内雇用工人,从谈判,下单,生产,运输和接货还有售后服务都要自己来,因此,他国内国外要两边都要兼顾,相当辛苦。Roger主要的销售范围是在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他准备今年圣诞节回国了解一下情况,准备在中国销售。
问起Roger创业中遇到的挫折,他感叹地说他自己都记不清了,因为有太多太多的困难。比如他在伯明翰办展会的前晚,当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先前订好的2个负责在伯明翰安排布置的其中一个代理忽然打电话来说他有“财务问题”如果不解决,他就不去了。他如果不去,那么另外一个代理也不去。Roger现在还很愤愤的说道“这哪是什么财务问题,说白了就是威胁我,让我多给他钱,否则就不干了。”于是,Roger当时就和他说,“那你就不用去了,展会上所有的销售利润我会和另外一个代理平分。”于是挂了电话。后来,那个代理就软下来并说他自己可以克服问题的。并且在伯明翰展会上从早上9点一直工作到晚上6点。那次展会共3天,Roger一共赚了将近5000镑。
Roger说起自己的经销心得就是他的鞋是推销一种概念:1、“个性”,2、“每一双都不同”,3、“灵活性”。他说,“要做帆布鞋就一定要考虑‘匡威’。自己的知名度是没办法和‘匡威’比,所以要做到‘匡威’做不到的方面才能生存。而这三个概念就是‘匡威’做不到的。所以就拿这三个概念来吸引顾客。”他还试着在eBay上面零售一些产品,没想到生意相当好,几天就断码了。
现在正在读博士第一年的Roger一边上课,一边还要打理他的事业,可谓是需要事事上心,忙的不得了。他说,“说不影响学习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会克服的”。Roger说他在英国创业的过程中主要锻炼了自己的处事能力,在和各色的人接触中学会了如何处理问题。虽然自己的生意没法和一些大买卖相比,但是和自己女朋友的吃住,学费还有工人的工资都能顺利应付。虽然Roger算不上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是作为留学生的他,在留学生涯中能够勇敢创业,我想,其中创业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只有他自己知道。
尾声:
在英国,到处都有形形色色的留学生,他们都在为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着。而谁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财富,就看每个人不同的选择。
有人说过:“No one can achieve anything without effort, If you want to succeed, always force yourself to do more (没有人能不劳而获,如果你想成功,总要强迫自己多做一点,只有这样才能使人进步)”。 的确,没有付出,就一定没有收获。我们要时刻铭记在心。
梦想一直在激励着我们前进,在激励着我们奋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放飞我们的梦想,描绘灿烂的人生。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使我们的梦想变成现实。
篇5:英国中学留学常见问题及解答
英国中学留学常见问题及解答
寄宿学校难入读吗?
视乎学校的名气及考试成绩而定。排名越高,录取的要求相应较高。
需要考入学试吗?
视乎个别学校而定。申请入读预备学校(英国小学)一般均都无需参加入学试。初中起,大部份学校均要求学生参加入学试,以便评估学生学术水平。
寄宿生上大学几率高吗?
高!根据统计,超过95%寄宿学校学生继续升读大学及其他高等教育学院。
英国高考课程是怎样的?
学生一般修读 2 至 4 个科目,在高考取得 3 科合格,即符合升读英国大学资格。
周末及星期日有什么活动?
学校一般会为学生安排体育及各项休闲活动。学校亦会安排寄宿生到市区购买日用品、看电影等。
孩子想家怎么办?
寄宿生活多姿多采。家长可多透过微信、Skype及电话等方法联络。在校教师、舍监及同学亦会照顾学生,一般不会出现适应问题。较常见的情况是,在学生适应生活后,家长投诉学生不主动联络父母!
何时是送子女到英国留学的最佳时机?
小学五年级至中学三年级是很好的入学阶段。学校在评核低年级学生的.入学申请时,对学业成绩的注意较评核高年级学生时低,而较注重学生于音乐、体育及其他课外活动的表现。根据经验,愈早前往英国读书学校选择愈多,亦能增加学生进入较具名气寄宿学校的机会。
学生需要多少零用钱?
在寄宿学校里,早午晚三餐均已包括在学费内,而校外活动的开支,如交通费、入场费等,亦大多会列入学期尾的学费单内。家长给子女的零用钱,一般用于购买日常用品(如洗头水、零食等)。在一般情况下,每星期 20 至30 英镑,便足够应付学生所需。
需要在出发前购买校服吗?
不需要。大部份寄宿学校均设有自己的校服店,学生可在到校后购买。
放假时,学生在监护人家里可做什么?
学生可参与监护人的日常家庭活动和聚会,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模式和文化。如有需要,学生亦可要求监护人带他们到住所附近的戏院、购物商场和保龄球场消遣,但费用须由家长负责。
学生可到附近的市镇游览吗?
寄宿生在平日一般都不可离开校园。假如必须出外,学生必须先得舍监、宿舍院长的准许,才可在放学后到邻近市镇。学生于周末期间出外亦须得到舍监、宿舍院长及其他当值宿舍导师的准许。年纪较小的学生通常要在较大同学陪同下才可外出。一般来说,学生在中学四年级起便可在得到准许下自行外出。
学生到达英国后,会有人接送到学校吗?
一般来说,学校及监护人公司均可提供机场接送服务。若需学校或监护人公司接送子女,家长必须于出发前通知,并提交有关航班资料,以便作出安排。
篇6:英国留学 专业之法律专业
英国留学 热门专业推荐之法律专业
英国教育联盟自2000年一直致力于英国中高端院校申请研究,我们的咨询师会持续发布各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帮助希望进入名校的申请人实现他们的留学梦想。2011年英国教育联盟学员共收到OFFER上千例,大部分学生成功申请到英国Top30名校。如果您有更多个性化学业规划,请与我们上海的服务中心取得联系。法律专业是英国留学申请热门专业之一,申请人数也不在少数,下面英国教育联盟(www.en.com.cn/)专家就对英国法律专业申请做一个全方面的解读。
英国法律专业概况
作为英美法系的.起源,英国法律不仅构成了许多其他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础,而且英国大学的法律专业在全球也有较高的知名度,教学实力堪称一流。英国法律构成了许多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础,英国在世界政治和欧洲政治以及全球金融中所处的地位使得英国的法律职业在世界上占据突出位置。英国现行法律的基础是英格兰普通法。由于历史原因,英格兰普通法也被用来构建世界各国法律制度的基础,包括亚洲、非洲大多数英联邦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英国法律不仅构成了许多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础,而且英国的法律从业者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
英国法律专业的特点:
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观英国著名的律师事务所、法庭及其他重要机构,如英国国会、伦敦劳埃德船级社或伦敦证券交易所等。部分大学还安排校外课程,如去布鲁塞尔参观欧盟的法律与政治机构。学生在获得英国的法学学位之后,还需要参加本国的职业课程,作为开业的实习(期限通常为一年),才能成为执业律师。
更多英国留学信息,请关注:360教育联盟(www.3607.com/),我们的专家老师们将以多年的留学办理经验为您的留学之路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英国留学故事之我在英国中学的一天】相关文章:
1.英国留学全攻略
2.英国留学合同范本
5.英国留学优势解析
8.英国留学生活礼仪
9.英国留学专业信
10.英国留学申请攻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