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演讲的魅力与作用

演讲的魅力与作用

2023-07-30 09:00: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春见”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演讲的魅力与作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演讲的魅力与作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演讲的魅力与作用

篇1:演讲的魅力与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良好的口才、语言表达能力,是别人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对于我们来说,演讲具有三方面的作用:

第一:促进自己迅速成材。演讲家都不是天生的,成功的演讲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这些都是后天实践造就的,是经过艰苦的多方面的努力才成功的。但在训练过程中,你也可以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听就是读,是用耳朵来读。”从听中,可以训练听音和辨音、想象、联想、记忆、快速的概括、判断和推理等能力。而就“说”这一方面而言,通过演讲,可以训练发音吐字,训练语调、语气、语速、停顿,训练态势语言;另外还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技巧,克服“想说的不敢说,敢说的却又不能说,能说的却又不会说”的毛病。

第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你与他人交流时,或并肩,或在台上,眼神接触不可少,还要适当的传递一些内容来增强双方的联系。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声音就是心与心相连的桥梁。正如格莱斯顿所说:"90%的人不能出类拔萃,是因为他们忽视了对嗓音的训练。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在上任首相以后,一改她之前尖锐的嗓音,转而变得低沉,为的就是符合她的身份,使嗓音能更好地为她多用。

第三:融洽自己的人际关系。演讲家经过长期训练和实践所得的本领,不仅在演讲台上可以表现他们的文雅举止和出众口才,而且在日常交际生活中,他们的丰富的学识、敏捷的应对、良好的修养都很容易冲破种.种人际关系的障碍,比一般人更能迅速、有效地与人际交往和沟通。

篇2:经典古诗文的魅力与作用

经典古诗文的魅力与作用

今天,我们读古诗文究竟有什么用?教了70年古典文学、今年业已92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一言以蔽之:诗,让我们的心灵不死。她在《与古诗交朋友》 一书中这样写道:诸位小朋友,我相信你们都是喜欢多结交一些好朋友的,我现在就要给你们介绍一位非常可爱的好朋友,那就是中国的古诗。以朋友喻古诗,可见她对母语的亲近,对传统文化的珍惜,对古典的礼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师和家长从小就会传授孩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的思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等古代经典诗文,表现了历代知识分子把报国为民作为最高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追求人生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理想,要的就是这种求索精神。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广阔胸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的勇敢担当,都深深烙下先辈们胸怀天下的精神品格。

古往今来,无论历代教育制度发生怎样的变化,也无论时光如何飞逝,传统文化的脉都不应该断,这是维系教育的根本。而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就是经典古诗文,如果不能认真研读,如何渡过传统之河、到达现代化的彼岸呢?

中国古代的'诗文,尤其是古典诗词,较之外国和中国现代的诗歌经典,也许少了一点理性精神,却更多一些直觉的、自然的美感。

中国生来就是诗的国度。诗文诗文,诗是在前面的。诗歌是和心灵非常接近的一个文体。《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诗经》开宗明义的第一首。读起来好像前言不搭后语,前两句和后两句有什么关系?可它就是中国人心里有关爱情的诗。人遭遇了爱情,自然语无伦次,心里想的变成语言,怎么说,总觉得没说好、没说对,再变成文字,自然不知如何是好。这才是最真切和最真情的。这就是诗,中国人血液里的文字。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屈原一首《橘颂》,开楚辞之新天地。其后逾千年,古典诗词不断凝聚民族思想与文化精神。赋兴于汉、诗兴于唐、词盛于宋、曲盛于元,古典诗词一脉相承,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长城,见证并构建了人类文明的重要一阙,对日本、韩国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演进、文明进步都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由历代读书人对经典不断地背诵、涵咏、贯通而发展传承下来的。

过去读书人都有记诵经典的童子功。人的记忆有一个规律:年龄越小,记得越快,忘记得越慢;年龄越大,记得越慢,忘得越快。综观中国的大师级人物,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小时候就大量背诵经典者。曹雪芹对各种诗词典故的运用信手拈来、天衣无缝;苏东坡晚年依然能背诵《汉书》;苏步青能背《左传》;陈寅恪更是可以全文背诵《十三经》。有这样童子功的人,学习能力特别强,并因此受用终生。

其实,记诵、创作古典诗词是一项陶冶性情的审美活动,并不只是为了用。复旦大学张新颖教授在《无能文学的力量》一书中写道:某种意义上,文学、文学研究是无能的,又是有力量的,而这种力量又正与这种无能紧密相连可见,文学的作用就在于它的无能的力量,在于它的无用之用。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文的意义,在于文化素养的提升。虽说几首诗歌改变不了生活中的缺失,学习《论语》治不了国,学《老子》更不可能解决当下存在的各种问题,但是它给了我们思路上的启发、文学上的享受、想象上的惊奇。

经典古诗文的魅力与作用,不仅存在于过去,而且指向现今与未来。中国古典诗词的活力还在与时俱进、不断展现,永远感染着读者,给人启迪。

篇3:演讲的作用

演讲按功能进行分类如果从功能上划分,演讲可分为“使人知”演讲、“使人信”演讲、“使人激”演讲、“使人动”演讲和“使人乐”演讲等几类。“使人知”演讲,是一种以传达信息、阐明事理为主要功能的演讲。它的目的在于使人知道、明白。它的特点是知识性强,语言准确。“使人信”演讲,主要目的是使人信赖、相信。它从“使人知”演讲发展而来。它的特点是观点独到、正确,论据翔实、确凿,论证合理、严密。“使人激”演讲,意在使听众激动起来,在思想感情上与你产生共鸣,从而欢呼、雀跃。著名的如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在林肯纪念堂前的演说》,他用几个“梦想”激发广大的黑人听众的自尊感、自强感,激励他们为“生而平等”而奋斗。“使人动”演讲,比“使人激”演讲进了一步,它可使听众产生一种欲与演讲者一起行动的想法。它的特点是鼓动性强,多以号召、呼吁式的语言结尾。如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在二战期间的英国伦敦发表的演讲《告法国人民书》,号召法国人民行动起来,投身反法西斯的行列。“使人乐”演讲,是一种以活跃气氛、调节情绪,使人快乐为主要功能的演讲,多以幽默、笑话或调侃为材料,一般常出现在喜庆的场合。它的特点是材料幽默,语言诙谐。这种演讲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

篇4:演讲的作用

1 关于穿西服的礼仪说法正确的是。

1.0 分

A、

正式西服的口袋是有盖子的

B、

正式西服的口袋盖可以不拿出来

C、

西服的口袋可以装东西

D、

钢笔可以挂在西服外面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

不属于以谬制谬法的是()。

1.0 分

A、

引申荒谬

B、

以误显误

C、

以子之矛攻己之盾

D、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对于表述阶段易出现的问题表述错误的是()。

1.0 分

A、

啰里啰嗦

B、

有价值升华

C、

虎头蛇尾

D、

讲完后慌里慌张溜走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寻找辩题题魂不正确的是()。

1.0 分

A、

使辩题由窄变宽

B、

分析己方之利弊

C、

分析对方之利弊

D、

使辩题由宽变窄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5

在公共场所,学生不讲礼仪的一项是()。

1.0 分

A、

在教室不吃零食

B、

在餐厅排队打饭

C、

在教室占座位

D、

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抽烟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中家国文化的()。 0.0 分

重修身 A、

B、

由小到大

C、

胸怀天下

D、

家国兼顾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C

7

不属于演讲选择材料的要求的是()。 1.0 分

A、

起辅助性作用

B、

有真实性

个别性 C、

D、

有吸引力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8

关于主流观点叙述正确的是()。 1.0 分

A、

非官方倡导的

篇5:演讲的作用

演讲与口才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

2、口才是才能 。

3、作为言语活动,口语通过口耳相传,转瞬即逝,具有特征。

4、是我国口才艺术发展的黄金期,人们思想十分活跃,出现了子 使楚、烛之武 退秦师、邹忌 讽齐王纳谏等后人传颂的口才故事。

6、我国演讲理论的奠基之作是,作者是

13、方言是同一种语言在时间和空间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

14、现代语言学家将现代汉语方言划分为

16、七大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的是

17、吴方言区的代表方言是。

19、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话文著作为 语法规范 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0、我国第一部语言文字法是

21、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分

26、演讲活动的主体包括 演讲者 和 听众 。

28、演讲是一种具有 社会性 、现实性 和 艺术性 的信息传达活动。

32、演讲稿的结构分为、、三部分。

36,是指由一定的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起伏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是多种口语基本技巧的整体体现。

55、演讲者取得全面知识的主要途径有。

56、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的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亦把文学作品转化为 有声语言 的创作活动。

57、通过朗诵不但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还可以有效的培养对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 口语 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

58、绝大多数的朗诵都是面对广大

59、朗诵能将语言文字创设的展示出来,而造成人们身临其境的感觉就是合乎情理的联想和想象。

60、朗诵能最大限度的将作者的和文章的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而这也正是朗诵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

61、朗诵的对象主要是中的大段台词。

62、朗诵的基本要求,是能够清楚地表达的内容。

63、感受的作用在于把朗诵者的思维引向

64、语句的重音分为“ 语法重音 ”和“强调重音”两种。

65、语句停顿是指词语或句子之间的语音停歇现象,可以分为语法停顿和

66、戏剧是集文学、

67、即兴演讲的特点有临场发挥性、

72、论辩可以分为五大类,即,和

日常辩论 。

73、20世纪初,我国著名教育家先生将辩论赛介绍到国内,我国大学里开始有了现代意义上的辩论赛。

78、要想面试考官展示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求职者必须突出自己的优势时,不要用单调乏味的概括描述,而要用生动形象的 实例 来展示自己的特长的,素质和能力

79、面试官提出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求职者往往措手不及陷入尴尬,在这种情况下,采用 扬长避短 法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和调整思路。

80、面试中的随意性提问通常包括生活类,,职业类和刁钻类四大类。

81、口试时应试者必须首先听清或看清题意,把握,了解出题目者主要考我们哪方面的素质能力。

82、面试中虚实都要运用得当。实要实的,虚要虚的否则便会弄巧成拙。

83、社交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

84、社交语言,指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或才能。

85、语言,文字 图表是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基本方式。而方便的传递方式。

86、能够娴熟的运用

二、选择题

1、口才是人在说话中体现的( C )。

A.个人才能B.集体意识 C.合作能力 D.沟通技巧

2、与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封建社会的特点是( B )。

A.重说轻写B.重写轻说 C.发展个性 D.崇尚民主

3、我国口才艺术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是( C )。

A.春秋时期B.封建时期 C.五四时期 D.新中国成立之后

4、我国现代口才水平状况( C )。

A.很高 B.令人满意 C. 不令人满意D.极低

6、道歉的主要作用是( D )。

A.转化矛盾B.消除影响 C.改变态度 D.有利于解决问题

11、口才是( ABC )。

A.交际能力的体现B. 人在说话中体现的.个人才能

C.个人综合才能 D. 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物质

E.与生俱来的能力

12、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成为口才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因为( ABC )。

A.政治环境相对宽松B. 人们思想十分活跃

C.百家争鸣的民主风尚 D. 封建集权的加强

E.皇权至上的政治氛围

21、现代语言学家把现代汉语方言分为( C )。

A.五大方言区 B.六大方言区 C. 七大方言区D. 八大方言区

22、客家方言的代表方言是( C )。

A.香港话 B.澳门话 C.广东梅县话 D.广西阳朔话

23、粤方言的代表方言是( A )。

A.广东话 B.香港话 C.台湾话 D.上海话

24、吴方言的事代表方言是( D )。

A.广东话 B.香港话 C.台湾话 D.上海话

25、四川话属于( A )。

A.北方方言 B.湘方言 C.吴方言 D.粤方言

26、南京话属于( A )。

A.北方方言 B.湘方言 C.吴方言 D.粤方言

27、汉语不同时代对通用语的称谓也不同,明清时期称( B )。

A.通语B.官话 C.国语D.普通话

28、汉语不同时代对通用语的称谓也不同,春秋时期称( D )。

A.通语B.官话 C.国语D.雅言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正式施行的一年是( D )。

A.1955年B. 1956年 C. D.

30、《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把普通话水平分为( A )。

A.三级六等B.甲乙两级

C.及格和不及格D. 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33、有人在门口说话,不用看你就知道是妈妈来了,你的判断依据主要是( A )。

A.音质 B.音高 C.音强 D.音长

34、在参与发音的器官中,口腔属于( C )。

A.呼吸器官 B.发音器官 C.共鸣器官D.咬字器官

35、在参与发音的器官中,声带属于( B )。

A.呼吸器官 B.发音器官 C.共鸣器官D.咬字器官

36、在参与发音的器官中,肺和气管属于( A )。

A.呼吸器官 B.发音器官 C.共鸣器官D.咬字器官

39、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调”的调值是( D )。

A.214 B.51C.35D.55

40、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阳平调”的调值是( C )。

A.214 B.51C.35D.55

41、能保证发音气流充沛的最佳方式是( D )。

A.胸式呼吸 B. 腹式呼吸C. 自然呼吸D. 胸腹式联合式呼吸

51、下列有关演讲与口才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演讲是口才的集中体现

B. 口才是演讲的基础

C. 演讲训练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口才

D.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口才就一定能取得演讲的成功

52、在当今社会,有一类演讲可以通过媒体来传播,突破了传统演讲的时空局限性,这种演讲是( A )。

A.广播电视演讲B. 街头演讲 C. 法庭演讲 D.即兴演讲

53、( B )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载体。

A.数字符号 B. 语言C. 文字 D.文学

54、下列选项,不属于态势语言的是( D )。

A.眼神 B. 手势C. 表情 D.口语

58、下列哪一项不符合演讲选题的要求( D )。

A.主题要鲜明深刻 B.适合听众需求

C.切合演讲者自身实际D.只根据演讲者自己的好恶选择

61、在演讲即将结束时,演讲者总结概括演讲的主要观点,进一步强调、突出演讲

的重点,帮助听众回顾演讲内容,进而更好地理解演讲者的观点,给听众留下一个清晰、完整、深刻的印象。这种结尾方式是( C )。

A.抒情式结尾 B.感召式结尾 C.总结式结尾 D.引申式结尾

62、演讲者通过引用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名人名言或诗词等作为演讲的结束。这种结尾方式是( D )。

A.感召式结尾 B.总结式结尾 C.呼应式结尾 D.警言式结尾

64、( B )是指演讲者针对政论国事,阐明立场、发表观点、宣传主张的一种演讲活动。

A.经济演讲 B.政治演讲 C.军事演讲 D.教育演讲

65、( C )是以思想道德教育为目的,以社会道德规范、人生观、价值观等为基本内容的演讲活动。

A.宗教演讲 B.法律演讲 C.道德演讲 D.政治演讲

67、演讲稿一般是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构成,在开头部分,演讲者一般是( B )。

A.分析问题 B.提出问题 C.解决问题 D.讨论问题

69、演讲活动是在特定时空中进行的,演讲的内容往往都是针对特定时代中出现的特定问题进行的,这体现了演讲内容的( A )。

A.现实性 B.理论性 C.综合性D.单一性

72、态势语言包括( ABCDE )。

A.眼神 B.手势 C.表情 D.动作 E.体态

73、下列有关演讲与口才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ABCE )。

A.演讲是口才的集中体现

B.口才是演讲的基础

C.演讲训练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口才

D.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口才就一定能取得演讲的成功

E.演讲与口才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76、根据演讲的场所不同,可将演讲分为( ABCD )。

A.街头演讲B.法庭演讲C.大会演讲

D.广播电视演讲 E.即兴演讲

82、( C )是多种语言技巧的整体体现。

A.发音 B.声调 C.节奏 D.语气

83、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是对( A )节奏的形象描述

A.轻快型 B.凝重型 C.激昂型D.曲折型

86、在整个面部表情中,最突出、最鲜明、最能反映深层心理的是( A )。

A.眼神 B.口型 C.面部肌肉的变化 D.眉毛

92、( D )是人的精神状态、个性气质、品德情趣、文化素养、生活习惯等外在表现的综合反映。

A.容貌 B.服饰 C.举止 D.风度

93、( B )是仪表美的最基本条件

A.大方 B.整洁 C.得体 D.时尚

99、态势语言主要包括( ABCDE )

A.面部表情B.体态 C.手势

D.仪表 E.风度

101、朗诵的( A )比朗读的要多。

A.表达手段B.文体范围C.表现形式D.表达场合

102、朗诵在表达情感时要注意情感的( ABCDF )等特征。

A.真实性 B.丰富性 C.鲜明性

D.整体性 E.多样性 F.含蓄性

103、具体表示语调的方法有( ACDE )

A.高声调 B.阴平调 C.曲折调

D.降抑调 E.平直调

104、( C )是指说话时句尾语气上扬,前低后高的调子,表示疑问、反问、命令、叫唤、鼓励、号召、申斥等意思。

A.曲折调 B.平直调 C.高升调 D.降抑调

105、( D )是指说话时句尾降低,即前高后低的调子,表示肯定、沉重、感叹、祝愿、赞扬、坚信、要求等意思。

A.曲折调 B.平直调 C.高升调 D.降抑调

106、向导惊讶的问: “原来你懂马来语?”——这句话用的语调是( A )。

A.曲折调 B.平直调 C.高升调 D.降抑调

107、自己的事都管不好,他还想管别人——这句话用的语调是( B )。

A.曲折调 B.平直调 C.高升调 D.降抑调

108、( A )是指句子里不同语法结构之间的语音停顿。

A.语法停顿B.自然停顿C.强调停顿D.语句停顿

109、( C )是指为了突出、强调句中的某些词语,在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也予以停顿。

A.语法停顿B.自然停顿C.强调停顿D.语句停顿

115、( A )是最适合朗诵的体裁。

A.诗歌 B.散文 C.小说 D.故事

118、论辩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是( A )

A.学术论辩B.法庭辩论C.专题辩论D.赛场辩论

121、下列辩论形式属于专题辩论的是( ABCD )

A.毕业答辩B.外交谈判C.联合国大会辩论

D.电视辩论E.大专辩论

124、目前我国高校最为流行的辩论赛模式是( C )

A.林肯—道格拉斯B.盘问式

C.新加坡模式 D.“蓝带杯”模式

125、如果面试官问“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其提问目的是( C )

A.了解求职者特长及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B.了解个人价值观、抱负、生活理念等

C.考察求职者的求职动机

D.考察以往的业绩

126、当招聘者想了解你处理问题的能力时会采取( B )提问,以帮助他们知道应聘者过去的表现及推测将来的表现。通常会虚拟某种情况,看应聘者将怎样处理。

A.压力式 B.假设性 C.随意性 D.操作性

129、社交语言只有以( B )的姿态出现,才能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相容,出现和谐的人际关系。

A.民主 B.平等 C.诚实 D.礼貌

篇6:演讲的作用

邵守义

上一讲,我们谈了演讲的目的。演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之所以从古到今发展得越来越兴旺,就因为它有着不可估量的社会作用和社会价值。这种作用可以从演讲家个人和社会两方面来谈。

一、对演讲家的作用

对于演讲家个人来说,演讲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第一,促进自己迅速成材。演讲家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实践造就的,是经过艰苦的多方面的努力才成功的。当我们看到演讲家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述的时候,我们自然会对他那悦耳的声音、和谐的语调及优美的态势语等等由衷地赞叹,这是讲台上的功夫。而比这更重要的是演讲家讲台下的功夫,那就是他必须具备站在时代前沿的精深的思想,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这需要努力的学习与钻研。同时,他还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思维力、准确的判断力、敏捷的思维力、迅速的应变力和较强的记忆力,这更需要刻苦的磨练。可以说,是多方面刻苦的学习与磨练造就了一个演讲家。当他成为一个演讲家的时候,我们说:他成材了。而当他正在加倍努力学习与磨练尚未成“家”的时候他也在思想、学识、智能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所以说,演讲对促进人的成材有极大的作用。

第二,激励自己多做贡献。一个人思想精深,学识渊博,但却茶壶煮饺子“道”不出来,未免太遗憾了。著名作家茅盾,数学家陈景润在文学和数学领域都有卓越贡献,但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贡献。而鲁迅、闻一多先生不仅能写且也能说,能充分利用演讲这个迅速直接的传播工具来宣传真理,揭露邪恶,也就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第三,融洽自己的人际关系。演讲家经过长期训练和实践所得的本领,不仅在演讲台上可以表现他们的文雅举止和出众口才,而且在日常交际生活中,他们的丰富的学识、敏捷的应对、良好的修养都很容易冲破种种人际关系的障碍,比一般人更能迅速、有效地与人际交往和沟通。同时,演讲家通过演讲活动可以广泛地接触各阶层、各地区人士,扩大自己的交际面。

二、对社会的作用

演讲对自身有许多作用,但对社会的作用更大。下面分两点介绍:

第一,祛邪扶正,形成正确的舆论,促进社会文明发展。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史。而演讲历来是这种斗争的主要工具之一。古今中外一切正义的演讲家,都是拿着演讲这个武器,宣传真理,唤醒民众,推动社会进步。我国古代演讲盘庚为了迁都所作的演讲,将旧都比做被砍倒的树木,把新都比做刚生出的新芽,使民众深刻认识到了迁都的意义而欣然接受,实现了迁都的伟大壮举。1775年,美国演讲家帕特里克.亨利在弗吉尼亚州会议上发表了激励人心的抗英演讲,迅速地唤起了千百万 人民坚定地投身斗争中。他的“不自由,毋宁死”的名言,至今仍教育着千万民众为自由而战。可见,正确的演讲可以启迪人心,传播文化,宣传真理,祛邪扶正,把人类社会推向理想境界。

第二,培养高尚美好的情感,促进人类的文明建设。演讲家在演讲时,总是用正确的道德情感来感染和影响听众,从而培养听众的情感,诸如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革命英雄主义情感等。古罗马统帅恺撒被以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为首的密谋者刺杀。布鲁图斯为了掩盖其不可告人的罪行,在当众演讲中颠倒是非,恶毒地诋毁恺撒是暴君、独裁者,轻信的听众便一致叫喊“杀得好”!而恺撒生前的执政官安东尼在演讲中历陈恺撒的功绩,明他是宽厚的君主。他友谊、真诚的情感影响了听众的情感,使之转变了原来的成见,并愤怒地烧了布鲁图斯的家。由此可见,演讲对培养、影响听众的情感的作用之大。

第三,唤起听众的行动和实践。一次成功的演讲,除了启迪人心,传播真理,培养情感外,最终目的是唤起听众的行动和实践,使之投身于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中。我国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致力于民主革命40年间,始终以演讲为武器启迪和呼唤民众投身于民主革命。正如后来许多参加辛亥革命的老人回忆道,他们之所以参加辛亥革命,就是因为听了孙中山先生激动人心的演讲所致。

可以说。一切成功的演讲必须导发出听众正确的行动。不能导发出听众正确行动的演讲决不是好的演讲。所以,每位演讲家都应当刻意追求这种导发作用,使演讲产生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演讲的作用]

篇7:就职演讲的作用

就职演讲的作用

1、有提高干部素质的作用。领导干部的就职演讲,是对干部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训练。首先,在准备就职演说时,干部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均得到充分的调动。其次,在演讲中,干部的口才、语言能力、应变能力、理解记忆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在这一过程中,使干部的思维活跃了起来,聪明智慧发挥出来,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是培养、造就创造性人才的有效途径。

2、有树立威信的作用。干部就职演讲,是在新岗位上要塑造自身形象的开始。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就职演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此干部今后在本单位工作的成败。如果这一炮打响了,首先给群众一个良好印象,使群众对你产生信任,那么,干部的威信便树立起来了。这样也就给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一定要重视就职演说,要做充分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3、有自我约束作用。就职演讲要向下属明确自己的'良好形象,促使自己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不能懈怠。时时处处自己规定的目标约束自己。使自己的工作有所遵循。

4、有桥梁纽带作用。一各好的就职演讲,能够帮助新任领导建立起一座沟通群众的桥梁,拉近领导与群众之间距离,成为动员和维系群众同心协力搞好本部门工作的有力手段。

【演讲的魅力与作用】相关文章:

1.《金刚经》仪轨与作用

2.地藏经作用与简介

3.金刚经作用与简介

4.心得安的功效与作用

5.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与作用

7.公益广告的作用与意义

8.沟通与演讲心得体会

9.演讲与口才教案

10.演讲与口才读后感

下载word文档
《演讲的魅力与作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