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26《郑成功》

26《郑成功》

2023-07-21 08:57:2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阿咩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26《郑成功》,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26《郑成功》,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26《郑成功》

篇1:郑成功说课稿

《郑成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心中有祖国”。课文是一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本文结构严禁,清晰有序,叙述有详有略。

依据对教材的理解和课标要求,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学会本科生字词,说说一些词语的感情色彩

3. 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太旺的历史功绩。懂得自古以来台湾就是我国的领土,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复述郑军官兵与荷兰侵略者作战的情景 由于学生现在的时代与文章介绍的内容相差甚远,也不可能带着学生去寻找古迹,因此学生很难从文章本身产生对郑成功的理解。怎样引导学生用什么方法去学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呢? 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欢快、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各方面最大限度的收获,我将采用“质疑问难、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练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开展合作学习,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朗读,通过练习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本课的教学我将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了解课文大意,并完成课文1―3自然段的学习;第二课时精读感悟,通过学习会复述课文,从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今天我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运用以上教学方法,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一下几个板块:

(一) 复习导入

我在教学本课时,首先让学生根据上一节课的学习,联系课文1―3自然段说说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学生在回忆的基础上更能进入本次课学习的状态,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1―3小节。

(二) 精读感悟

教师提出问题: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呢?他为什么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呢?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4―6小节,找出原因,划出相关语句,并与同桌交流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汇报交流成果,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结果总结郑成功成功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准备工作充分;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和官兵的勇猛善战。为对这三个原因达到深层的理解,我将引导学生逐段学习。

1.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着重辅导学生想象“这支在滔滔海浪中前进的庞大舰队,前后绵延十几里,风帆蔽空,战旗招展”的壮阔场面,仅停留在语言文字层面,学生可能不太能理解场面到底有多壮阔,因此我组织学生计算:如果说一只船的长度是20米,多少只船连起来的总长度是“十几里”,学生很快得出是300多只船,学生自然而然会发出感慨,然后让学生仔细看书本中的插图,感受高耸的“风帆”,同时展开想象:300多只这样的船排成船队该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小组间交流自己的体会?接下来运用同样的方法理解“风帆蔽空”、“战旗招展”,再通过多重形式的朗读来案首壮阔场景,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2.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具体描写敌我两只舰队作战的情景,相对而言写得比较详细,这既是课文的重点,也是复述的重要内容。学习时我会指导学生抓住“负隅顽抗”、“密集的炮火”、“团团围住”、“十几丈高的水柱”、“乱作一团”等重点词语,想象作战的激烈与艰难,感受郑军官的几只与英勇。出示“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让学生说说郑军作战的过程,从而体会作战的严谨。学生在训练说话的同时逻辑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这样复述课文这个教学目标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学生对作战的过程有了较深的了解,此时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作战方案,假如你就是郑成功,你还会怎样指导战斗,学生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积极性比较高,很快会投入热烈的讨论中,这样便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创新,细化作战经过,对课文的印象更为深刻。

3.指名读课文第6小节。郑成功的军队受到了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让学生找出描写台湾同胞的喜悦心情词句。最后学生齐读第6小节,感受台湾同胞的心情。

(三) 感悟建设

相对于收复台湾,建设台湾写得比较简略,是为了突出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个重点。所以在教学课文的第七、八自然段时,我放手让学生带着“郑成功是怎样建设台湾的”这个问题进行自学,同桌间相互交流讨论,对于学生可能不理解的“犁”、“耙”、“锄”等农具用图片加以说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成果概括郑成功建设台湾的主要措施是大力发展生产和兴办学校。最后学生带着对郑成功的敬仰之前朗读第七、八自然段。

(四) 总结课文,延伸拓展

课文学到这里学生已能深刻理解了,这时让学生说说人们为什么永远不会忘记郑成功?引导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读中思考,体会其在总结全文,突出中心方面的意义。并根据板书复述课文。

课后让学生选择一部电影或电视片,播放有战斗场面的片段,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把其中的一个战斗的场面描写下来。学生回顾课文战斗场面描写的顺序和重点,加深了印象,同时训练了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郑成功

准备工作充分 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官兵的勇猛善战

篇2:《郑成功》说课稿

《郑成功》说课稿

教材及学生分析:

《郑成功》一文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全文依循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歌颂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英雄”的气节、品格。由于学生现在的时代与文章介绍的内容相差甚远,也不可能带着学生去寻找古迹,因此学生很难从文章本身产生对郑成功的理解。怎样引导学生用什么方法去学习才能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课前建立一个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网站,将台湾过去和现在的情况、郑成功的身平和收复台湾的场面、其他民族英雄的事迹以及学生学习时练习和课文的朗读收集进去。引导学生自由上网主动探究、合作学习。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的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而新课程标准向我们提出,必须凸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合作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获取资料,可以实现学生学生从“服从书本――跳出书本――回归书本”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

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欢快、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各方面最大限度的收获,我将采用“质疑问难,确定任务――上网浏览,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练习巩固,延伸任务”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网上浏览法:从网上获取大量的相关知识,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条件。

2、成功激励法:在学生获得学习成功后,引导其他学生评议、激励。

3、朗读指导法:学生任意选择课文的配音朗读,通过练习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合作学习法:利用对话窗口,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开展合作学习。

教学目标:

1、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获取、处理信息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网络,了解台湾和郑成功的有关资料,感受郑成功的丰功伟绩。

3、运用网络查找、阅读其他民族英雄的资料,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4、运用网络技术,自查自评学习效果,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趣”

创设与本课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学习任务”进入学习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这对学生来说,可以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

因此,我在本课教学时,首先播放一组学生熟知的民族英雄的画像促使学生了解祖国的.民族英雄,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接着就将郑成功的画像定格在屏幕上,引导学生观察、存疑:这么一位相貌平常的人究竟做出了怎样惊天动地的大事,成了民族英雄,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最后,结合课前预习引导学生质疑,并把疑问通过对话窗口传递给自己的学习伙伴。到这儿,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被激发,有外在的画像的刺激,也有内在的学习任务作为动力。这为下面的探究、合作学习提供了可能。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活动必须体现学生能够的主体性,要使得学生能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学生学习的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因为学生是知识建构过程的主体。网页既有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内容,也有拓展学生学习时空的材料,而这些材料正可以成为学生获取、建构的素材。学生在利用网络学习时,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获得大量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

为了避免网上学习缺少朗读感悟的弊端,我在网站上建立了一个朗读窗口,既有全篇文章的朗读,也有重点段落的朗读。学生学习时可以任意点击,通过练习朗读来感悟课文内容。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利用网络的对话窗口与学习伙伴进行学习体会的交流、讨论,甚至是争论。这样,学生的思维火花在碰撞中得以发展,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成为一种可能。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在引导、启发、组织、帮助学生主动学习上,创设条件,促进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

三、尝试练习,反思学习: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人机交互,生生交互过程中完成的,那学生学习的效果怎样,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注的。因此,我在网站上建立了一个练习窗口。此窗口编制了许多富有个性的作业:既有基本题,也有发展题的;有的是必须完成的,有的是选择完成的。这样,学生在品尝“作业”时,就不会厌烦。通过练习,学生可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也可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

四、拓展延伸,深化学习:

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再次播放民族英雄的画像,教师引导:“他们都是我们国家的民族英雄。他们都为祖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你们想不想更深刻地了解他们?课后自己上网查找资料,并将这些资料整理成一个故事,将它介绍给你的同学。”

现在的教学观是大教学观,我们不可能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只有借助课外的广泛学习,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本环节的设计正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时空。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学习工具,也成为一种学习的方式,我们只有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起来,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变革,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篇3: 郑成功简介

(1624~1662)明清之际抗清名将,民族英雄。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今福建南安东)石井乡人。本名森,字名俨,号大木。父郑芝龙到日本经商,娶田川氏(一作翁氏)为妻。郑成功于明天启四年(1624),在日本平户(今长崎县松浦郡)出生;七岁时返国,在安平(今福建晋江安海镇)从师学习。自幼才思敏捷,聪明过人。崇祯十七年(1644),在南京国子监读书。南明弘光覆亡前夕,郑成功回到福建。时南明唐王朱聿键建都福州,建元隆武。郑芝龙领郑成功晋见隆武帝,隆武帝见其少年英俊,便赐姓朱,封忠孝伯,人称“国姓爷”。又令挂招讨大将军印,镇守仙霞关等军事重地。郑成功于顺治五年(1648)四月率军攻克同安县。七年,计杀盘踞厦门的郑联,遂以厦门为抗清基地。八年,郑成功率兵南下广东,清兵乘虚偷袭厦门。郑成功星夜赶回,处死留守厦门失职的堂叔郑鹏,复踞厦门。十年五月,清军攻海澄,郑成功率军死守,击退清军。十一年二月,清廷遣使携“海澄公”印招抚郑成功;八月,又遣使者及其弟郑渡、郑荫前来劝降;郑成功均坚决拒绝。十四年,南明永历帝册封郑成功为延平王、招讨大将军。十五年七月,郑成功率兵十余万,大小战船数十艘,联合鲁王部将张煌言的抗清队伍,开始北伐。八月间,船队在舟山以北的羊山

海面遇风,回舟山修整。翌年五月,再率兵由舟山出发,连克瓜洲、镇江,进逼南京。张煌言和杨朝栋率领的水师前镇,还上溯芜湖。长江下游的太平、宁国、池州、徽州等四府三州二十二县纷纷归附,江南、皖南地区再次燃起抗清烽火。驻南京的清朝总督郎廷佐见势危,便利用郑成功屡胜后滋长麻痹轻敌思想,写信要求暂缓攻城,待一个月后自动开城投降。郑成功轻信答应,清军却暗中部署。七月下旬,清将梁化凤率精兵突然袭击,郑军大败,甘辉等将领阵亡。郑成功见大势已去,只好退出长江,回到厦门。十七年,清廷派达素为大将军,调集三省兵力,进攻厦门。郑成功奋起反击,守住厦门。此时,清朝在全国已逐渐构成统一局面,清廷可集中更多兵力围剿郑成功。应对这种局势,郑决定收复台湾,以作为长期的抗清基地。台湾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和1626年先后遭到荷兰殖民者与西班牙殖民者入侵。1642年,荷兰打败西班牙,占领全岛,实行殖民统治。郑成功于顺治十八年三月,率领两万五千名官兵,大小战船数百艘,从福建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到达台湾西南沿海。在赤嵌(今台湾台南)附近的禾寮港登陆。在海战中,郑军用火船击沉荷兰主要舰只赫克托号船;在陆战中;又击毙荷兰侵略军头目汤玛斯·贝德尔和一百一十余名官

兵。郑成功挥师围攻赤嵌城,用断水办法逼迫荷军守将描难实可于五月四日率军出降。郑成功进而炮攻荷兰殖民者首府台湾城(今台湾安平)。荷兰殖民总督揆一利用城高炮烈顽抗,攻城未下。郑成功遂一面指挥军队围困台湾城,一面在已收复地区加强政治、经济建设。荷兰殖民者在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长官和总评议会,得知郑成功率军在台登陆消息后,派遣一支由雅科布·考乌率领的援军,有十二艘战船和七百二十五名士兵,于九月驶靠台湾城,与该城荷军联合进攻台湾街和附近的中国战船。在郑军坚决反击下,荷军进攻失败,考乌借口配合清军打击大陆上郑成功军队,擅自折经暹罗(今泰国)逃回巴达维亚。郑成功在围困台湾城八个多月后,于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初,用火炮轰击台湾城东的乌特利支堡,占领该堡后,逼攻台湾城。十三日,揆一献城投降,荷兰殖民者最后签订有十八条款的投降书,不久即率残部离开台湾。郑成功收复了被荷兰殖民者盘踞近四十年的台湾岛。郑成功到台湾后,按大陆政制,改赤嵌地方为东都,设立承天府和天兴县、万年县,分管南北路,改台湾城为安平镇,后又在澎湖设立安抚司。他在经济上实施屯垦,鼓励“寓兵于农”。注意发展对外贸易和民间贸易,并奖励大陆东南沿海人民迁台定居,以参

加农业生产,推广先进农耕技术。由于军队和移民的开垦活动,不久后台湾西部出现了新建的村镇,文化教育也有了发展。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四个多月后,于康熙元年(1662)五月初八病逝。他在台湾一年又两个月的时间中,为收复台湾、建设台湾作出了巨大贡献。

篇4: 郑成功简介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

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有《延平王集》行世。郑成功死后,台湾民间陆续建立庙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为重要。

篇5:郑成功名言

1、子尝闻父教子以忠,未闻教子以贰。

2、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

3、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4、缟素临江誓灭胡,雄狮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5、西山何其峻,嘎岩暨穹苍。藤垂涧易陟,竹密径微凉。烟树绿野秀,春风草路香。乔木倚高峰,流泉挂壁长。仰看仙岑碧,俯首菜花黄。涛声怡我情,松风吹我裳。静闻天籁发,忽见林禽翔。夕阳在西岭,白云渡石梁。嗽腭争峡虮,青翠更苍茫。兴尽方下山,归鸟宿池傍。

篇6:郑成功纪念馆

郑成功纪念馆是1962年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而建立。

目录基本概况剪彩开馆陈列橱西方资料收缩展开基本概况

厦门郑成功纪念馆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日光岩。日光岩是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屯兵扎寨、操练水师的地方,至今犹存寨门、水操台等遗址。建于1962年2月1日,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纪念日,馆址及周围绿地占地计13000平方米,其中主楼展厅2200平方米,陪楼展厅及资料研究室500平方米,馆匾是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的。 郑成功是我国明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南安石井人,公元1624年生于日本平户海滨,七岁回国,年少好学,有大志。公元1645年,南明隆武皇帝在福州接位,见郑森年轻有为,少年英俊,气宇轩昂,忠心不二,封忠孝伯,授招讨大将军,赐他姓朱,改名成功,因此民间尊称他为“国姓爷”。1653年南明永历皇帝又封他为“延平王”。 郑成功纪念馆,除序厅外,有《郑成功青少年时代》、《报国救民、举义抗清》、《中国宝岛-台湾》、《跨海东征-驱荷复台》、《筚路蓝缕-开发台湾》、《大义彪炳-流芳百世》、《民族精神,激励后人》七个陈列室。展出各种文物、文献、资料、照片、图表、绘画、雕塑、模型等800余种,系统地介绍郑成功光辉的一生。 在陈列橱里,有郑成功佩带的玉带、龙袍残片、鞋子、图章等遗物。在诗画资料中,有郑成功的诗作及其手书、《郑成功与王忠孝对奕图》、《海上见闻录定本》、延平王户官杨英的《先王实录》以及《稗海纪游》等,其中《海上见闻录定本》(共两册)是1960年在同安发现的一部抄本,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此外,还有双龙铜炮,以炮身饰有两条游龙而命名的。 郑成功纪念馆,在海内外富有盛誉和影晌,它对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起了积极的作用。 纪念馆踞山面海,周围树林蓊郁,花木呈秀。古老的梧桐,芬芳的玉兰,卓然而立的棕 榈,树干犹如美玉的玉竹,衬托出郑成功纪念馆令人崇敬肃穆气氛。

剪彩开馆

一九六二年一月二十八日,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周年之际,这个纪念馆煎彩开馆。全馆分为七个部分,展出各种文物、资料、照片、雕塑、模型三百余件,比较系统地展示了郑成功的生平事迹。 郑成功的一生,闪耀着不可磨灭的的爱国主义的光辉。他光复与开发台湾的.伟大业绩,将永远彪炳于史册。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纷纷前来纪念馆参观、瞻仰。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也专程到此考证、研究。

陈列橱

在纪念馆精致的陈列橱里,有郑成功佩带的玉带穿过的龙袍残片、鞋子、图章等遗物。在字画资料中,有广泛流传于福建、日本、东南亚一带的郑成功诗作及其手书,有“郑成功与王忠孝对弈图”等。在研究郑成功的重要文献史料中,有《海上见闻录定本》、延平王户官杨英《从征实录》,以及记载郑成功治台业绩的《稗海纪游》、《东山国语》等。其中,《海上见闻录定本》是一部极为难得的文献抄本。《海上见闻录》系“鹭岛道人梦庵”,即厦门人阮(文杨)所撰。阮氏生于明天启七年,是郑成功在厦设立的储贤馆成员,熟悉郑氏事迹。《海上见闻录定本》是一九六O年在同安县发现的一部手抄本,共有两册。从卷首作者的自序得知,《海上见闻录》是初稿,系未定之书,作者晚年重新修记和补充,纠正了初稿中不少错误,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史料陈列橱里,还有《被忽视的台湾》一书的图片。

西方资料

据荷兰学者高路德考证,此书系荷兰驻台湾长官揆一所写,至少也是由他提供材料,授意别人所写的。因“丢失”台湾而被荷兰当局判处终身监禁的殖民主义者一份失败的记录,成了我们研究郑成功历史的一种不可忽视的西方资料。

篇7:郑成功说课稿

郑成功苏教版说课稿

一、说教材

郑成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富有情感的课文。文章记叙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为了解救生活在荷兰侵略者铁蹄下的台湾人民,建设海军,刻苦练兵,最终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并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台湾的历史事件。由此可见,此课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好素材。

(学情分析)由于当今很多学校只重视发展学生的智育,而忽视了学生其它各育的发展,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爱国之情的淡化,以及形成他们崇洋媚外等错误的观念。因此能很好地把握该文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针对以上学情,结合教材的特色及新课程标准,我初步拟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章大意。

2、感受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英勇与无畏,激发对祖**亲的爱戴与维护。

本课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感悟台湾收复的不易,而且明白台湾是祖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报国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内涵关键词句、插图和练习)、朗诵配乐、播放相关视频。

二、说教法

《郑成功》是一片爱国类的的阅读课文,字里行间散发着爱国之情。通过朗诵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语感。所以,本文采用披文入境、读悟结合、感情朗读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阅读教学时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只有深入与文本和文本进行深入的、多层次的对话,才能深刻领悟课文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围绕上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将以5个环节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质疑课文内容 首先,课前我会先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所知道的中国历史上的人民英雄有哪些?”待回答完毕后,我会再给学生播放一段电影《郑成功》的视频,并再次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片中的主人 是谁啊?’’当学生说出事郑成功时,揭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课文内容。

我的设计意图:视频导入能迅速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为全文的学习打下基础。质疑课文内容,又可以培养学生边度边思考的习惯,引发阅读兴趣。 第二环节: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 让同学开火车读生字词,读完后教师领读并矫正读音,病毒较难理解的词语进行结束,以及讲解易出错和难写的字。

2. 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应分为几大部分?每一部分都讲了什么?

3. 引导深入思考: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

我这样安排,既注重了双基目标的达成,又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认识,最后的问题为下面的学习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第三环节:精读课文,深入感知《郑成功》这篇课文,情绪催人奋进,适合学生自己品读感知,所以我将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

(一)品读课文第1-3自然段

句子一: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教师说:从句子中哪些词语能体现出台湾人民对荷兰侵略这的痛恨?

如此设计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台湾人民为何痛恨荷兰侵略者的理解,并为下面学习郑成功为何决心收复台湾奠基。 句子二: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决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教师说:想象一下郑成功“慷慨激昂”的说话样子是什么,有感情的朗诵郑成功的语言。 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如此写作的用意,体会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报国之心。

(二)品读课文地4自然段

教师引读课文第四自然段。通过学生诵读,让学生对郑成功练兵场景的想象。并提问学生郑成功为何能够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三)品读课文第5自然段

让学生读次自然段,并想象一下当时战争的场景,要求学生在朗读时画出有关于描写侵略者狼狈相和可耻下场的句子这样设计可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并使学生明白胜利永远属于胜利之师,侵略者的下场只有失败。

(四)品读课文第6自然段

先点名起来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并在白板上呈现出问题!

【26《郑成功》】相关文章:

1.《郑成功》

2.郑成功教学设计

3.课文郑成功教案

4.郑成功150字作文

5.26《一束鲜花》

6.26《放弃射门》

7.郑成功的小故事

8.课文《郑成功》教学反思

9.教案24―26课时

10.郑成功收复台湾教学设计

下载word文档
《26《郑成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