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定大理牵绊之旅散文
“放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缘定大理牵绊之旅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缘定大理牵绊之旅散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缘定大理牵绊之旅散文
缘定大理牵绊之旅散文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奔向大理。让心触到它的柔情,聆听它的故事,沾染它的香韵。带一只墨笔,一本册子,一架相机,憧憬一次心灵的行走。
人未去,对大理的爱根已种,藤蔓般盘绕着童年,渗入到梦里。小时候,听母亲讲故事,情节左绕右绕都离不开一片风光好、民情浓的大理,那里是她的梦,也成了我的梦。识读后,淡墨记载的千古神话《聊斋》,勾起我对神话故事的迷恋,手执一卷残本,沉入母亲编织的妙境。反复读几遍,胸中有本,心中有景,梦幻一方景美情深的古城。
【相遇,闯入古城风光】
抵达彩云之南,醉入一片幽幽淡蓝的天空,飘逸似仙的白云,淡抹青山绿水的景色;一座祥和又透着千年沧桑的古城,醉卧在金秋暖阳下;一位青年画者,手执彩笔,挥洒着一份创作的热情。好奇的心驱使着我,瞧一瞧画板上,勾勒哪处风采?一眼触心,却不忍打扰,又不舍离去,就偷偷站在他背后,欣赏画中的故事和神秘的画者。何时夕阳垂暮?当作画的人在角落处题上《聊斋》和四行古词时,疑惑解,心焕然,恰遇同道人。
转身时,心犹叹,锦绣古都的大理,着实一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宝地。
夕阳下,走进大理古城。沿途中,青石板铺砌成的古道,青瓦坡顶的楼阁,飞檐翘角,朱红色的梁柱门窗,屋檐下绘着墨色山水花鸟树,旁题有名词诗句,洁白墙壁上一幅幅精妙的水墨丹青和书法绝笔。散步闲逛的游客,形色匆匆的'工人,滔滔不绝的导游,惹人注目的身穿白族服饰居民,陶醉于“衣冠简朴古风存”民族风韵;洱海边,海浪滚滚,微风轻拂,远处秋水长天,苍山幕嶂,登阁纵览,深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感。
踩着欢快的步子,闯入一条如诗如画的古巷,访古探幽。欣赏依旧葱茏的古树,古朴的“牌坊”,门前木盆里妩媚的美人红,聆听溪流击石发出的乐章,偶尔几只鸟儿婉转地歌唱,动静相宜,怎一个妙字了得?驻足小憩,品尝白族特色的小吃,啜饮一番闻名天下的“三道茶”,拍摄晚霞下的街景和入镜的路人。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那刻,怡情悦性的我,怎知?入了那人的景。依然,悠闲地逛清新典雅、古色古香的店铺和深藏在古巷的茶社,多追逐大理的美影,多挖掘大理的故事,多品尝大理的佳味,顺道寻觅下夜晚安身之所。突然,一套白族服饰吸引了我,右衽结纽处挂的银饰,浅青色上衣绣有蝴蝶图案,红坎肩配丝绒,绣花飘带系于腰间,配一条蓝色宽裤。
【相识,迷入浪漫之恋】
爱美之心,时时皆有,那刻最浓,穿上衣服便要寻人拍照。哪知?试找人帮忙时,一道“我来吧!”幽悠之音传来,回眸瞧见一位背着画具的俊秀男子向我走来,礼貌地将相机递给那人,他一系列熟练拍摄动作,触动了我。不敢过于劳烦他人,适可而止,欲言谢,那人一句“我可以当你的导游”。愣了片刻,娓娓动听的一句“前不久,相遇过”,仔细看了他身影和画板,了然。
一位陌生的人,一处陌生的景,融合成曾梦幻在古都的浪漫情节。一起串街游巷,我寻景,他入镜,不知何时?彼此的爱好,彼此的过去,彼此的未来都或多或少成为交谈的话题。蓦地,一缕浓郁的玫瑰香扑鼻而来,欲寻觅香味浮动之处,心有灵犀的那人,不知何时走开会,当我回身寻他身影时,他手中已拿了一份不知名的小吃,正散发着熟悉又诱人的香气。那刻,我失笑,欲戏言他一句,可是一道羞怯线作怪,言又止。他笑颜追开,柔情地拆开食袋,浅吟一句“烤乳扇,蘸满了玫瑰糖”作为解惑。
一边吃美食一边看古街的美景,他幽默地讲解沿途美景和文化故事,一句句动听言辞,偷偷地撬开我心房的护栏。那晚,那人介绍了一家古色古香的客栈,作为落脚之处,很符合我的喜好。暂别后,心自问:为何在他面前我时常羞怯了语言?为何脑海缠绕着那些画和那些故事?为何眼想心思?
那晚,煮一壶茶,梳理心绪,透过房间的窗,静观夜下的这座朦胧又浪漫多情的城。一切太不真实,仿佛前不久在陌生又散着幽香的城里,曾迷入春梦,在幻境中,结识一位俊秀的书生。此际,一道手机彩铃声将我唤醒,听着那边传来的声音,心仿佛被揪住,似梦非梦,他一直是真实存在的。听着铿锵有力的语调,安排着天亮后,大理的风花雪月之行,聊着前尘影事,醉入他编织的梦乡,一夜好眠。
【相牵,醉入风花雪月】
缘起,心心相印。一起去下关吹风,他为我挡风;一起去上关观花,他为我描丹青;一起去苍山踏雪,他为我裹衣;一起去洱海赏月,他为我讲聊斋。我寻梦,他来逢,似乎我的路口,他早等;我的喜好,他早知;我的性情,他早懂。似乎他牵着红线那端,寻我那一瞬,就足以永恒。
一起聆听“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的下关风。遇风起,他挡在我面前,方觉神奇的“一清风”,风狂不寒,拂地无尘。听风声,似沟壑中藏羌笛,演奏一首古老的清魂曲,撼苍山,吞残云,守护风城。民谣传,白狐与书生相恋,法师难容,困书生于洱海,狐女哭求观音,得赐神风可吹干洱海,急救郎。怎知?天桥畔,法师暗算,风瓶落,化为下关风。他口中的民谣,蕴含着他的词韵,仿佛守着今生缘,小叙一段前缘。
一起观“闻香上关花中游”的上关花。下关送风,跌起上关层层花浪,花香万里飘。他道:“此花却非上关花,传言,村后有十里奇香树,其花色黄白,花香胜桂花,十二瓣似莲,故称木莲花。”我低头细观异卉秀葩,一缕发丝落,忽又抬头欲问。恰看到,阳光下,他朝向此处景,执笔泼墨。
一起踏“远望苍山雪如画”的苍山雪。登上巍巍苍山,恰逢飘雪,一片片雪花,落于皑皑峰,绘成一幅金秋暖阳下飞雪之景。他温柔地为我披裹暖衣,一边诉说:“相传,苍山降瘟神,百姓残,得观音点化的兄妹,恰学法归来,施法术驱瘟神,至苍山顶,寒雪落,镇压瘟神,故千年不化之雪,为苍山故。”
一起赏“静拈洱海月成诗”的洱海月。坐在幽蓝的洱海旁,倾听海上渔歌,远望一轮明月忽升起,忽藏海下。风拂过,一池金波泛起,青云端似显瑶台镜。他轻言:“传说,仙女渡红尘,落于洱海滨,恋一渔民青年,景婚。为郎捕鱼愁,放一壁宝镜于海底,可照水中鱼。岁月辗转,宝镜化为金玉轮,称洱海月。”携手处,与君同,守住光阴的流砂。
大理之旅,熏着香韵,瞻望苍山,聆听海歌,聊着故事,有花,有茶,有画,有我,还有意外的他。这份缘,早埋在一座古朴厚重的大理古城,相隔万里山水,我来寻,他在等,与他相遇,一瞬缘起,与他相识,一见倾心,与他相牵,一起苍老。
篇2:缘定莲波心散文
缘定莲波心散文
早年时诵读周敦颐的《爱莲说》,于不知不觉中,就那么深深地喜欢上了莲花,被它清洁的格致所感染。但对莲的悠远境界,那时还是不甚了了。后来读余光中的《莲恋莲》,这才发现自己的心原来是早有皈依的。善良之人的性格好似莲叶,其实对安静平凡情有独钟。年轻的生命一路走着,转眼已是白霜染鬓,沧桑也慢慢地爬上了面颊,对世事的经见与体验,渐渐的以日月飞转的速度,时时见长,却也一点点地归入庸常和沉寂,心境则由忐忑和慌乱,仿佛在一连串的雨雪风暴过后,进入了暮秋的境界,有了一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安然和旷达。
如今极喜宁静,厌恶烦嚣和嘈杂。闲暇时,宁愿独自一人,或扶窗远眺,那样子犹如切切的等候着一个梦中的旅人,早点践诺约定的归期;或枯坐在阳台的帘荫下,静静的回味一些旧日的情思,将一根长如光尾的丝线,投入向晚的苍茫之中,为以往的某些飘逸的错过和差池,送去轻轻的抚慰;偶尔也会漫步户外,在逐渐低喑的市声中,尽量寻找人迹少至的小径,悠然于其上,逍遥于微微吹拂的晚风之中。
这是一座五千年辉煌过的古城,从我住的这条街直直走上去,抬头朝左手方向一望,巍峨的城墙和金碧的箭楼,正被晚霞笼罩在一片金红的光照中。迎着晚照,穿过城门洞,就是苍老得不得不用金属包裹和支撑的一棵已经不再蓊郁的老槐树,它的新芽也像古化石般,放射出一丝苍翠。老树身后是古老的文庙,也只剩下一截照壁,被镶嵌在一列墙壁之中,墙的里边就是碑林,一个伫立着书墨瑰宝的石刻博物馆。我曾数度在这里徘徊,揣摩那些原先书写在竹片和纸张上,后来被勒进石板中的`文字,体悟着文化的博大精深,艺术的瑰奇多姿,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人心情感的神秘莫测。在留连之余,也常浅坐在圆圆的池塘边缘,被一泓朗朗的水光抱于胸前,那时就看到池中一丛丛的青莲,静静睡卧在明净的水面上,为游客络绎的馆庙,守住一派雅致和宁静。荷花开放时节,那带着粉边儿的花瓣,散发阵阵淡淡的香馥,沁人心脾,娇羞含蓄的花色,在人们眼前铺开一片清新从容的浪漫。
莲的高格,是她的出淤泥而不染,这对于看惯江湖险诈的人心来说,无疑是一剂慰籍暗伤的膏帖。人的品行高洁,常也能近朱者足赤,而近墨也不黑,那是因为已具有了一定的定力,不会在渺小的挫折面前,丧失明智的判断和犀利的辨别力。不过,莲也是脆弱的,难于经受风雨摧残的,所以人们记住了一个藕断而丝连的故事,犹如一片被五马分尸的往事,七零八落的铺陈在紊乱而污浊的水面之上。我对于莲,爱惜甚于崇拜,比如我对于兰花,总会感叹其柔弱的枝叶,却当空挑起一幅风致生动的画,令我对它的五友地位敬佩有加。而莲有时将娇羞藏在一片阔叶之下,以为这样便可躲避风雨雷电的袭击,其实她倒不如翠绿地挺立着,任凭从天而降的雨水,垂直地浇淋笔立的枝条,替她洗涤泛滥的淤泥,获得雨后出岫的那一瞬辉煌。感性的生物正如感性的人,有时因为身处的环境,反而失去了应有的敏锐,期望在逃躲避让中,寻求避风港或者疗伤的寓所,后来发现处心积虑所做的竟然全是无用功。好在天性还算纯良,懂得迷途而知返,依然称得善莫大焉。
我曾轻轻跨入禅院,感悟深沉静谧中的那份天籁般的静虚之境,身边有微风拂袂,忽有长袖飘飘的怡然与旷远,仿佛有一道光芒,打开了灵窍似的,获得了通透豁朗的超脱。在莲和心灵之外,不过是时而挥空、时而伏地的尘埃而已。
于是懂得了莲的忧苦,在造访不得的那些日子里,竟然没有到处寻踪,亦没有四下呼喊,更未留意到她种植于风中的荷苑,以及兀自摇曳在霜晨冷月下的莲风情致。直到今晚,才在旧时荷塘边,无意的捡到一片禅诀的草笺,上面写满了令人楚楚生怜的字迹,方才知晓蝶舞群芳的涅磐,竟然有着如此踌躇的背景。爱的自相矛盾和挣扎,常常也预示着一个希望正在破晓。
夜很静很静,莲舒展着娇柔的身体,静卧在宽敞的水做的睡床之上,缱绻着一场妙不可言的新梦。我突然醒悟,这是一株情窦复萌的冬荷,她的触须早已不扎在淤泥和浊水中,而是深不可测的扎在了一个人的心底,而在思念的枝头,即将含苞欲放的乃是一朵情爱之花吧。
篇3:亲爱此生,缘定今生散文
亲爱此生,缘定今生散文
今生有缘,让你我相遇在文字氤氲出的墨香,当你悠扬的琴声婉约成一池的睡莲,我知道,你便是我永远的依恋。
——题记
你就是那样一个女子,翩翩而来,婷婷而立,徐徐而动,于那花开的彼岸,绽放出一道绚丽的虹,如梦似幻,让人心醉的美,再难忘却。
我独坐窗棂前,看绮丽的晚霞残留在天际的最后一抹红晕,想到曾几何时,你也是那般静静地坐着,不时轻抿香茶,微风吹动你的百褶裙,飘逸成最美好的记忆,婉约成最动人的旋律。如今,于我心灵深处,形成那浓浓的思念缕缕释放,勾勒出你俏丽的'容颜。
怎能忘却与你温存于江南的诗情,怎能舍去与你共枕于水乡的画意。你似蔷薇的芬芳,
有谁懂得,花开的悠悠芬芳,又有谁懂得,花落满庭,淡淡的伤。
万般花红凋零去,千载笙歌一朝散。你为我韵展的那三尺熟宣,狼毫点墨,却再也勾画不出你似水的容颜。
低首顾眉,举首望霄汉,怎堪,岁月匆匆荏苒,几度春来,几载冬去,你是否,还会斜倚在被沧桑浸染的屋檐下, 还会立于青瓦白墙的阡陌间,为我静数流年的一缕安详,为我留住凄冷中的一米暖阳,将你最美得微笑凝结成一池春水的深情。
每当我手捧宋词,念下柳永的《雨霖铃》,念下李清照的《如梦令》,便会想起你盈盈的秋水,你柔柔的呢喃,你月白的旗袍,你如诗的韵致。
亲爱,在我有生的日子,你永远是我的宋词,用你淡雅清芳的执着,用你墨染成香的依恋,伴我朝朝暮暮的思念,许我暮暮朝朝的清欢。
亲爱,此生,你永远是我的依恋,即便不能相守,也不能风雨相拥,但我依然将你放在心底守护,无论我云游四海,还是结庐而居。
亲爱,此生,你永远是我的依恋,即便世事变迁,誓言易变,你注定是我心中最深的念。
亲爱,此生,你永远是我不变的依恋。
篇4:许盛夏一场佛缘之旅,不负如来不负卿散文
许盛夏一场佛缘之旅,不负如来不负卿散文
我一直都认为每个人都是有底色的,就像我刚刚看到的那些僧人们一样。当他们围着庄重的藏经阁诵经的时候,我似乎从他们的身影里看到了一片海洋般的蔚蓝,那种深邃广博而又沉稳厚重的蓝就像一缕青烟,竟然让我在某种猎奇欲中顷刻便注解了纠结已久的谜语。我想,无论如何,这里的僧人们是在讲述着故事的,他们手持的108颗念珠,或许就是所谓的幸福的含义,如若不然,他们念诵的又会是什么呢。
我始终不知道佛说里的“空门”到底指的是什么。许多年前我的一位老师曾经说过,“当你迷茫的时候,你尽可能的去问佛”,这话说的自然很有禅意,但是对于当时,我却全然不知。许多年后,当我走过那么多属于自己的路,我也一直都在寻找心中的佛。我一次次出入不同的寺院和庙宇,在每一个凝滞着尊崇和信仰的角落里,我总是倔强的认为那里才是我的归宿;那里,或许就是所谓的“空门”。
闲暇的时候,我总爱骑着单车,带上相机直奔城南的群山。我一直以为那里的佛殿外定然会有遗落凡尘的星火之光。当我无数次虔诚地燃香对佛膜拜的时候,在这方开始于梦中南山佛缘的未央之境,总能真的让我顿时心无旁骛起来。
我的老师曾经在看过我在这里拍摄的照片之后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想,她一定是被照片中那种苍凉中带点原始味道的自然之美打动了,这里所呈现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在纷繁都市里中断了的.戏码。每一片树叶和这里佛光的相遇,都在昭示着这片净土的真实魅力,我在这里面走着,看不到最真实的自己,同样也读不懂这里最真实的风景。
半天佛旅,一人独行的故事时常会使得日后的每一张照片都氤氲着淡淡的安静,细细翻看着,总会让人生出似乎相遇相知而又恋恋不舍的情绪来。在那儿,桐柏人用时光搭建了各自的精神家园,美好的祈愿时常在一次叩拜过后就开始绽放如花,蓝天、白云和碧水映照着前世今生的因果。我,还有我身边每一个向着佛院朝拜的人们,一定都会无限虔诚地念下属于自己的信仰之文。
五年之前,这里只是一座山,有人说这山中有佛,于是,我一直期许着能有幸走进了这座有佛缘的山;五年之后,这里变成了佛院,有人说佛缘就在这里的每一片树叶里,于是我便一次次对佛虔诚膜拜。我时常会伫立在大雄宝殿前开阔的空地上安静的看着这里的蓝天,身边的膜拜者们一边静心燃香,一边像我一样享受着这里独有的静谧,纯净的天空洒下无拘无束的阳光,在岁月之城里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酥油灯,红墙金顶的寺院在这些光亮之下,也似乎在告诫着每一个心怀慈悲的人们,这里才是世界的尽头。
在这里,除了静静地发呆,我还喜欢用镜头捕捉群山中寺院的建筑,我特别钟情于这些自由的饱和度,自然之光下的色彩有时会像梦幻,只是一个快门就把人心带到了辽远的纯净之所,这些红黄白的色调在冥冥中似乎诠释着所有凡人的未知,而佛所知道的,大抵也是这些吧。
我一次次穿梭于不同的殿堂,听着僧人们玄妙的诵读经文的声音,原本浮躁的心竟然一下子就莫名的平静了,于我而言,他们敲击着的木鱼一直都暗藏玄机,或许所传达的果真就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念吧?是,或者不是,都将是生死轮回的定数,身为凡人的我们,唯一能做的,或许也只是一遍遍重复着六字真言的梵音,静静等待超度与轮回。
在一张照片里,我终于理解了老师的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这个夏天,当我终于狠下心放弃舍近求远的旅行,在我的身边依然实现了最真实的佛缘之旅,当我终于确信身边的这里就是心灵后花园的海天佛国时,我才终于相信有些最美的风景不在远方,就在眼前,我看不见他,只因我离他太近太近,风景这样,人生岂不也是如此?
通往佛院的路上,来来回回的全是这里熟悉的乡民,在这些向着美好心愿行进的脚步中,一定都是超脱物外的纯净,大家背负着最真实的信仰,在行走的过程中就获得了无限的力量,并且用这种力量诠释出别样的情怀:转山转水转佛塔,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里淮河之源的山水映出了千万缕圣洁的佛光,我在一个极其特别的角度里看到了不一样的家园,莲花状的山凹托起一座神秘的佛院,仅一个转身就将一缕目光幻化成了觐见之路,那一方金顶上的天空里,躲在云中的,定然是一面最慈悲的容颜。
就让我再一次诵念熟悉的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让我抱着深邃的崇敬和真诚,许下阖家安康的心愿,于静好时光里独享三柱清香的宁和,还原浮华心绪之下那一程晶莹剔透的安稳现世。
【缘定大理牵绊之旅散文】相关文章:
1.城缘散文
2.雾缘散文
3.舌尖上的大理散文
4.浅说文字缘散文
5.缘起,缘续散文
6.佛缘的散文
7.蜂缘优美散文
8.佛缘优美散文
9.缘聚缘散散文
10.润鑫缘散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