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天气的高空急流统计特征及动力学分析
“yak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沙尘暴天气的高空急流统计特征及动力学分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沙尘暴天气的高空急流统计特征及动力学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沙尘暴天气的高空急流统计特征及动力学分析
沙尘暴天气的高空急流统计特征及动力学分析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对-30~50°N之间的沙尘暴日与高空急流的关系进行了统计,把与沙尘暴相伴的高空急流分为2类:单急流型和双急流型;沙尘暴多发生在高空西南和西北急流的左侧及其右后方,与西北+西南型高空双急流相伴的沙尘暴多出现在西北急流中心的左前方和西南急流中心的左后方以及西北急流中心的右前方和西南急流中心的左后方.还对沙尘暴典型个例的风场结构的垂直分布、环流场的垂直结构等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沙尘暴的高空急流有单急流、双急流、甚至三急流;一般北支高空急流高度较低,中心多在300 hPa,南支高空急流高度一般在200 hPa,中心风速多大于北支急流,北支急流多随高度升高向南倾斜,南支急流随高度的升高向北倾斜,单急流型沙尘暴多发生于北支急流下沉支的南侧,双急流型沙尘暴发生于双急流合并下沉支的.下方;不论是上升气流还是下沉气流均有可能产生沙尘暴: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导致的抽吸作用,可在近地层形成大风和沙尘暴,强的下沉气流可导致高层动量有效下传有利于沙尘暴的产生;在南、北支高空急流之间往往会形成一支环流促进沙尘暴的形成,所以不仅是北支急流,南支急流也对沙尘暴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作用.
作 者:程海霞 丁治英 帅克杰 常素萍 CHENG Hai-xia DING Zhi-ying SHUAI Ke-jie CNANG Su-ping 作者单位:程海霞,CHENG Hai-xia(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44;晋城市气象局,山西,晋城,048000)丁治英,DING Zhi-ying(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44)
帅克杰,常素萍,SHUAI Ke-jie,CNANG Su-ping(晋城市气象局,山西,晋城,048000)
刊 名: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METEOROLOGY 年,卷(期): 29(6) 分类号:P445.4 关键词:沙尘暴 高空急流 双急流 统计与动力分析篇2:区域水资源系统动力学特征分析
区域水资源系统动力学特征分析
摘要: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水资源系统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各子系统动力学特征指标和水循环之间的`定性关系,揭示了各子系统的分形特征、复杂程度和演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水资源系统具有明显的分形结构和混沌特征,为一个非线性系统,且系统演化存在一个奇异吸引子;从大气降水-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水循环角度看,该系统的开放程度和受外界干扰的程度逐渐减小;从大气降水-地表水-浅层地下水的水循环角度看,该系统的复杂程度符合水资源系统的一般情况.分析成果对该区寻求改善水资源系统行为的机会和途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 徐建新[1]郝志斌[2]蒋晓辉[3]高峰[4]商崇菊[5] Author: XU Jian-xin[1] HAO Zhi-bin[2] JIANG Xiao-hui[3] GAO Feng[4] SHANG Chong-ju[5] 作者单位: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3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3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河南,新乡,453003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2 期 刊: 水科学进展 ISTICEIPKU Journal: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 年,卷(期): , 19(4) 分类号: F323.213 关键词: 河南受水区 区域水资源系统 系统动力学特征 机标分类号: TV2 X52 机标关键词: 区域水资源 系统动力学 特征分析 water resources 水资源系统 浅层地下水 水循环 循环角度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力学特征 大气降水 开放程度 子系统 地表水 深层地下水 奇异吸引子 非线性系统 演化规律 系统演化 系统行为 基金项目: 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创新人才工程项目篇3:一次强沙尘暴天气的成因分析
一次强沙尘暴天气的成因分析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MM5模拟结果,对3月27日发生在河北省南部邢台、邯郸等地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沙尘暴天气是由高空横槽和地面冷锋后西北大风引起的,高空急流的`加强及中尺度反环流圈的形成,促使高层动量下传到地面则是强沙尘暴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低层螺旋度正值中心变化对强沙尘暴预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沙尘暴区始终位于低层螺旋度正的极大值中心南侧,沙尘暴爆发时,沙尘暴区上空螺旋度值出现次大值中心,随着螺旋度中心值增大沙尘暴强度增强.
作 者:陈艳 宿海良 张婉莹 高桂琴 赵世昌 王猛 赵清鹏 CHEN Yan SU Hai-liang ZHANG Wan-ying GAO Gui-qin ZHAO Shi-chang WANG Meng ZHAO Qing-peng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气象局,河北,唐山,063000 刊 名:中国沙漠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年,卷(期): 29(4) 分类号:P445.4 关键词:沙尘暴 高空急流 动量下传 螺旋度篇4:高空基本天气系统类别自动识别与沙尘暴系统识别试验
高空基本天气系统类别自动识别与沙尘暴系统识别试验
针对大气环流形势,从天气系统的定义出发,面向气象业务MICAPS格点文件数据格式,在矢量旋转追踪法等值线分析的基础上,有序提取等值线的控制点.经过滤波、查找各等值线特性点、剔除异常点等处理,获取沙尘暴高空影响天气系统的'基本节点.利用多种特征参量设计了方便可行的算法,完成了槽脊系统的数据构建、分析并确定其地理位置.通过对数据场数值结构分析,建立了确定闭合天气系统位置及其高、低性质的算法.使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了相应的沙尘暴高空基本影响天气系统类别自动分析软件,为实现概念模型自动预报系统、提高沙尘暴业务预报现代化水平打下了基础.
作 者:胡文东 赵光平陈晓光 李艳春 王承伟 邵建 HU Wen-dong ZHAO Guang-ping CHEN Xiao-guang LI Yan-chun WANG Cheng-wei SHAO Jian 作者单位:胡文东,陈晓光,李艳春,HU Wen-dong,CHEN Xiao-guang,LI Yan-chun(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02)赵光平,ZHAO Guang-ping(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02;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
王承伟,WANG Cheng-wei(黑龙江省气象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邵建,SHAO Jian(宁夏气象台,宁夏,银川,750002)
刊 名:中国沙漠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年,卷(期): 27(4) 分类号:P456 关键词:高空天气系统 自动分析 沙尘暴篇5:山西雨季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山西雨季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山西省在20雨季(7~8月)出现大范围的高温干旱,导致了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和农业灾害.尤其是在常年降水峰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没有出现一场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在历史上实属罕见.该文通过对500 hPa环流场、副热带高压特征量等资料的'分析.揭示了山西年雨季气候异常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冷空气的活动偏弱、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北,中低纬度天气系统的配合不到位、ENSO的形成及其影响等.
作 者:姚彩霞 杨英 任璞 郭俊龙 郝建萍 Yao Caixia Yang Ying Ren Pu Guo Junlong Hao Jianping 作者单位:山西省气象台,太原,030006 刊 名:气象科技 PKU英文刊名: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36(1) 分类号:P4 关键词:山西 雨季 天气气候特征 冷空气 副热带高压篇6:春季中国沙尘天气特征分析
春季中国沙尘天气特征分析
利用全国681个站的沙尘天气观测资料分析得出,20春季中国北方的沙尘天气明显偏少、偏弱,主要表现在:(1)年春季681个站累计的沙尘天气日数2 080 d,相当于历史平均值的`46.9%,是近四十余年中第三个偏少年份.沙尘暴的总面积约190万km2,仅为历史平均值的37.3%.(2)危害性较大的沙尘暴和强沙尘暴过程6次,不足的一半.(3)4月和5月沙尘天气明显偏少导致整个春季显著偏少.沙尘天气出现时,PM10浓度相对增加,空气质量恶化,但与历史上较典型的强沙尘暴个例相比,PM10浓度增加的幅度不大.进一步分析表明,2004年春季沙尘天气偏少、偏弱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动力条件不足,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年份.
作 者:周自江 牛若芸 Zhou Zijiang Niu Ruoyun 作者单位:周自江,Zhou Zijiang(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北京,100081)牛若芸,Niu Ruoyun(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刊 名:气象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TIA METEOR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7(1) 分类号:P458 关键词:沙尘天气 PM10浓度 干土层 大气动力条件篇7:我国沙尘天气的若干特征分析
我国沙尘天气的若干特征分析
20我国共出现了11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沙尘暴4次、强沙尘暴1次,是沙尘天气频次明显偏少、强度明显偏弱、影响范围明显偏小的一年.春季(3~5月)的沙尘天气过程明显少于近6年的平均值,沙尘暴和强沙尘暴过程远少于、和,该季累计出现的沙尘天气、沙尘暴总站日数较2000~年同期平均水平偏少4~7成,创近6年的最低值.分析表明,2004/2005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雨雪偏多,地表积雪偏多,土壤表层湿度偏大,是导致2005年沙尘天气明显偏少、强度偏弱的`主要原因.此外,冬末春初北方气温偏低,土壤解冻晚,延迟了沙尘天气的发生,造成早春沙尘天气显著偏少,沙尘多发期偏晚.
作 者:牛若芸 蔡芗宁 邹旭恺 矫梅燕 NIU Ruo-Yun CAI Xiang-Ning ZOU Xu-Kai JIAO Mei-Yan 作者单位:牛若芸,蔡芗宁,矫梅燕,NIU Ruo-Yun,CAI Xiang-Ning,JIAO Mei-Yan(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邹旭恺,ZOU Xu-Kai(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
刊 名:气候与环境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年,卷(期):2007 12(3) 分类号:P425.5 关键词:沙尘天气 统计分析 环流特征 气候成因篇8:夏季主要天气系统及环流特征分析
夏季主要天气系统及环流特征分析
简要介绍了20夏季的主要天气过程和形势.年夏季我国华南地区出现严重洪涝,淮河流域、东北大部、河套西部降雨异常偏多,而长江流域降雨偏少.6月造成华南地区强降雨的影响天气系统为切变线和地面静止锋,7、8月则为台风.2006年的梅雨期在典型梅雨常见的中高纬度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均未建立,中高纬度高压位于贝加尔湖以西,低纬度副高位置比气候平均稍偏北.华北地区的暴雨过程多为低槽冷锋造成.东北地区多低涡活动.2006年夏季登陆我国的台风偏早、偏多、偏强,特别是4号台风“碧利斯”和8号台风“桑美”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2005年相比,2006年我国西南地区的`高温日数异常偏多,四川、重庆出现了特大伏旱,华北地区的高温日数偏少,但也出现了持续闷热天气,江南部分地区的高温天数也偏多,东北基本未出现高温天气.
作 者:陈红 卫捷 孙建华 赵思雄 陶诗言 CHEN Hong WEI Jie SUN Jian-Hua ZHAO Si-Xiong TAO Shi-Yan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刊 名:气候与环境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年,卷(期): 12(1) 分类号:P445 关键词:华南强降雨 梅雨 台风 东北低涡 高温酷暑篇9:滨州市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滨州市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利用滨州市不同地理位置的4个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分析了1962-滨州市雷暴日数、雷暴期天数、雷暴频数及初、终雷暴日的变化和绝对变率.结果表明:滨州市雷暴日数由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逐渐减少,滨州西部、北部多于南部、东部.雷暴频数在波动中减少,空间分布表现为西南多而东北少;雷暴期天数在70,80年代多而60,90年代少,空间分布则为西南少而东北多;雷暴的月分布呈单峰形,冬季无雷暴、夏季雷暴最多、占全年的77%;雷暴的日分布总体呈单峰形,早晨最少、午后最多,傍晚到半夜为由少到多的.小波动变化;初雷暴日西北相对较早,终雷暴日则较晚,东部地区初雷暴日最晚,而南部地区的终雷暴日最早;初雷暴日在滨州东部和北部地区稳定性较好,而终雷暴日在西北和南部地区稳定性好,除惠民以外,初雷暴日的稳定性都好于终雷暴日.
作 者:王立静 王峰 王凤娇 牛丽玲 赵坤 作者单位:滨州市气象局,山东,滨州,256600 刊 名:山东气象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METEOROLOGY 年,卷(期): 29(2) 分类号:P468.0 关键词:雷暴 初雷暴日 终雷暴日 气候特征篇10:塔里木盆地西部浮尘天气特征分析
塔里木盆地西部浮尘天气特征分析
分析了1961-2003年塔里木盆地西部11个气象观测站的浮尘天气现象资料,给出了近43 a来塔里木盆地西部浮尘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气候变化与浮尘的关系.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西部浮尘发生频率相当高,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率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年浮尘日数除了莎车在波动中缓慢增加外,其他各站均在波动中逐渐减少;浮尘与大风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与年降水量和春季降水量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
作 者:江远安 魏荣庆 王铁 霍广勇 黄秉光 JIANG Yuan-an WEI Rong-qin WANG Tie HUO Guang-yong HUANG Bing-guang 作者单位:江远安,JIANG Yuan-an(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新疆气候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2)魏荣庆,WEI Rong-qin(新疆气象台,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王铁,WANG Tie(新疆气候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霍广勇,HUO Guang-yong(新疆气象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黄秉光,HUANG Bing-guang(新疆喀什地区气象局,新疆,喀什,844000)
刊 名:中国沙漠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年,卷(期):2007 27(2) 分类号:P4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 浮尘 时空分布 气候变化【沙尘暴天气的高空急流统计特征及动力学分析】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