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地域性文化运用的主要表现方式

地域性文化运用的主要表现方式

2023-05-09 08:11:4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寡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地域性文化运用的主要表现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地域性文化运用的主要表现方式,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地域性文化运用的主要表现方式

篇1:地域性文化运用的主要表现方式

地域性文化运用的主要表现方式 -资料

民族性地域性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三个主要因素:一是本土的地域环境、自然条件、季节气候;二是历史遗风先辈祖训及生活方式;三是民俗礼仪、本土文化、风土人情、当地用材,正由于上述的因素,才构架民族性地域性的独特风貌。地域性的自然环境影响与制约地域性的地形、地貌、植物、水、气候条件等元素;民族性人文环境包含的历史传统,风俗、建筑技术、经济发展状况及社会组织制度。民族性地域性文化的主要表现方式有:

(一)再现其传统

族性地域性文化的再现是指设计中的形式、色彩、陈设和空间形式等方面的表现都是对地域传统文化的模仿,其结合现代材料和地方特色材料,可构建一个体现民族地域特色的空间。营造空间氛围所运用的家具、色彩、陈设等都包含深刻的历史文化、民族风俗和地域特征,通过文化的再现引起人们对民族性地域性的共鸣。如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立面材料典型的地方文化应用于室内设计,就是一种再现的表现方式。

文化是无形的,可以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体现出来。中国传统建筑与室内设计有很多特色,历经千年的沉淀和积累,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简练淳朴的传统家具,枉然俊秀的诗文字画,古色古香的匾额楹联,含蓄和竹卷窗帘等家具陈设,在当代建筑与室内空间中仍然奕奕生辉。它们在保留传统形式的.同是,体现了历史文脉的传承;它们历经千年的洗礼,传达不同的民族地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化不朽的载体,

资料

传承地域文化、历史传统并不等于僵硬不化、拘泥于传统。相反,我们要有意识地保留这些文化,统,将使得室内空间更富有民族的地方的风格。

(二)提炼其精髓

民族性地域性文化精髓的提炼是指在设计中对民族地域的物质形态和精神文化的提炼,并运用其精髓来表现设计的文化主题。物质原形的提炼指的是将某种形式语言进行分析、概括、吸收和消化,并进行一定的夸张和变形,使设计给人以新感受。但地域性文化在长年的历史岁月里积淀,包含宝贵的“精华”和腐朽的“糟粕”。在进行设计元素的拾取去上,就需要设计师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仔细辨别,取“精”弃“糟”。这个过程是在对民族性地域性文化的深入透彻的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创造一个充满民族性地域性文化特色空间时,不是撷取一些具有民族地域特点的形式特点的形式符号、家具陈设就可以了,而是要通过对民族性地域性文化的正反两方面的比较、研究和吸取。

室内设计主要表现为具体元素符号的提炼和心理感受的融合,而对于精神的提炼不一个要求更高、更难的层次,要在对民族地域性文化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提炼其精髓,重神兼重形,给设计空间创造精神共鸣的亲切感。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伸与二次设计,所以重视室内设计的同时要关注外部的建筑设计风格的的协调和统一。在设计中对各地不同民俗文化、地域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各种文化遗迹、建筑形成进行整理,提炼出独具特色的造型加以运用,这就是设计中的民族性地域性的表现手法。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是通过创作构思和表现,将不同时代思潮和不同地域的特点相融合面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设计形式。一种典型风格的形成,通常既要和当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密切相结合,又需要有设计师创作构思和造型的个性特点。所以,对民族性地域文化精髓的吸收、提炼,提倡室内设计现浓郁的文化特征与鲜明的时代气息相结合是发展趋势。

篇2:地域性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分析与应用

地域性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分析与应用

在景观全球化发展的同时,地域性文化景观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地域性文化景观的特点、内容及其重要作用,规划设计应从其地域历史、自然环境、民俗文化等多方面考虑,从景观的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等各要素考虑结合当地地域特征形成世界独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景观。

在城市景观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无论从历史文化还是风俗习惯,世界各地景观都会呈现地域性的特点,不同地域的景观各具特色。地域性景观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内容,相互影响并不断发展。只有充分体现地域性文化特征的景观才会更具有竞争力和说服力。

一、地域性文化景观特点的分析

(1)自然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环境等。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跨度很大,在不同区域形成代表当地的地域性文化景观特征,北方景观的雄伟、壮观,南方景观的别致、淡雅,这都和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2)人文历史因素。由于人文历史、民俗习惯、价值观等文化方面的不同,也会影响不同地域景观的发展历程。地域文化是一个继承、积累、发展、创新的过程,不同历史发展过程会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如巴蜀文化、吴越文化、燕赵文化等,是全国各地历史文化的精髓。

二、地域性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文化是任何一处景观设计灵魂,尊重当地文化,考虑当地民俗风格,设计师要充分理解并加以合理利用,以当地的文化为设计背景融入现代景观设计中。

(1)为景观设计提供素材。地域性文化可以为景观设计提供素材。在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及人文历史等因素,了解其地域特征,以此作为设计依据,赋予现代景观活的灵魂和创新思想,使景观在符合现代时代发展的同时结合地域文化特征,更好的服务于当地居民和独具特色的地域性景观。例如紫禁城的红墙、江南园林的粉墙白瓦等极具地域特征的元素。

(2)弘扬当地文化,使其得以传承与发展。地域文化不仅是景观设计的出发点和基础,而且是其灵魂和精神所在。在景观设计作品中,能让历史文化以景观的形式记录下来,在人们欣赏景观的同时体验当地文化 ,充分体会当地民俗文化特色。一个有文化内涵的景观不是景观元素简单拼凑,而是一个有其文化内涵的有机整体。

(3)帮助人们缅怀历史。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却不禁发现我们正在远离和遗忘历史。地域文化代表了一种场所精神,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并将地域文化作为了追忆过去的精神寄托。蕴含地域文化的景观不仅让市民缅怀历史,引起市民感情的共鸣,更能引发游客的理性思考,如歌颂地域文化中的杰出人物的丰功伟绩、道德精神、、地域的典故和名言等,使景观不仅是城市的一片公共绿地,更是市民对地域文化的追寻和怀念。

三、地域性文化景观的规划设计内容

(1)地形。在景观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尊重当地的地形地貌,无论是跌宕起伏的山地还是宽广辽阔的平原,都应尽量保持当地特色的地形地貌,这是地域性景观存在的'基础,满足使用功能和审美需求,尽量用最少的土方量达到最佳效果,最大可能的保留其多样性,最终诠释其地域特征。例如法国丘陵景观和意大利的台地园林景观特色。

(2)道路。园林道路在景观中起着至关只要的作用,是各景观节点之间的连接手段。既满足功能需求,又能彰显出地域特色。具有地域特色的道路规划设计应考虑当地文化,采用地方材料进行铺装,不仅节约成本,而且满足地域性特征,具有很强的识别性和美学效果。例如深圳古窑遗韵景点的园路铺装采用古窑出产的瓦片、瓷片,彰显独特质朴的地域个性。

(3)水体。水体是地域性景观中最具灵性的要素,被人给予丰富的情感。自古以来,景观中水体的作用都很重要,是最有亲切感的要素。不同地域尤其不同地域特征,“一方水养一方人”,当地人民赋予水的感情更多,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当地水源作为凸显地域景观的重要标志。

(4)植物。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花卉及地被植物,种类繁多,有季相变化。植物景观不仅可以满足造景功能,还可以引导人们的视线、形成开敞或闭合空间,植物景观是地域景观中特殊的要素,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适宜生长的植物种类有所不同。注重植物与人类协调发展的生态平衡景观,同时尽可能多的使用乡土树种,合理搭配植物种类,在色彩、季相、层次等各方面相得益彰,体现地域特色。

(5)建筑。景观建筑作为地域性景观的表达要素之一,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特色,满足审美需求,是景观中的重要节点,同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同都直接影响地域性景观的表达。在建筑的外形、材质、色彩等方面都应结合当地文化,体现当地的地域特征。

四、结语

通过对地域性景观的内容及其重要作用的综合分析,得知地域性文化在景观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在今后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先全面了解当地的地域性文化特征,把握其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民俗习惯等,借鉴历史的同时,结合现代化景观设计,形成整体统一、独具一格的地域性文化景观。

篇3:浅谈地域性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弘扬论文

当代人民正在经历一个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水平显著上升,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城市不顾城市发展规律,对城市公共设施盲目建设,使城市环境千篇 一律,丢失了原有的文化风貌。诚如冯骥才先生所言“我们感到自己的城市越来越陌生,别的城市越来越熟悉”。

从历史文脉延续与现代景观发展关系的角度分析,当代景观设计中地域性文化的缺失,不仅是受到全球冲击下的西化影响,我国设计师对本土文化的多样性理解也有所欠缺。于是现阶段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是:在全球一体化加速进程的时代背景下,怎样处理地域文化与其周围各种矛盾之间的关系,在延续地域历史文化的同时,又要符合现代人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与审美需求,做到和而不同,美而迥异。

1 城市地域性文化的概念

地域文化是指因地理分布不同为基础的,以历史文化为主线的,以现实为表象的人文精神活动的总和。地域文化主要说的是一个地域与其他地域不同的地方如民间建筑、饮食文化、风土人情等,说到地域就要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一个城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特点正好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特征,地域性的概念要求必须是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等的结合。一个城市如果想很好地表达自身的历史文化,通过城市景观设计来表达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以地域文化为背景的景观设计,可以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过去、回忆过去,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情结。

2 地域性文化设计元素的获取

城市景观设计应该体现城市的文化,景观设计的元素可以从城市文化方面进行获取,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色建筑方面、材料及城市的彩色等。进行提取后可以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分解、抽象和重构,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地域性文化设计元素的获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获取:

2.1 从历史文化方面获取

西安的大雁塔广场,祥龙造型的仿唐路灯,整个造型上是条大气磅礴的祥龙,灯柱的图案是中国典型的脸谱造型,色彩浓艳,造型大胆,让人仿佛回到盛世唐朝。除了路灯,几乎大雁塔广场上出现的所有建筑和小品都采用了仿唐设计,这样做可以很大程度上宣传城市文化。我国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这也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依据。

2.2 从传统建筑符合中提取

有时我们经过一个城市会看到一些城市的公交站牌的造型设计借鉴了该城市传统建筑的造型元素,这样就会给我们留下较深的印象,同时也传达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如中国传统的合院空间、天井空间都是在历史文化与意识形态下共同建造的,是人们在实践的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在景观设计中运用这些具有标志性的元素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2.3 从传统图案纹样与色彩中提取

传统图案纹样往往被认为是当地的最能体现城市地域性文化特征的,所以称为最常见的装饰手法,图案纹样不仅本身具有很好的形式美感作用以外,背后蕴含的“意”也是人们喜欢的关键。人们对美好事物总是心存向往。因此,传统纹样蕴含的意义是非常适合于景观设计的。如西安城市广场中的公共座椅设计,木材与石材进行了完美结合,下方腿足部分加入了中国典型的莲花纹样,寓意富贵吉祥。

篇4:浅谈地域性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弘扬论文

传统文化可以融入城市景观设计中。例如,四川杜甫草堂外的公共设施,其电话亭的设计就是采用传统文化石亭盖的形式进行设计的,极其富有装饰性。传统地域文化也可以运用于城市景观设施的材料和色彩设计中。例如,桂林地区多产石灰岩,所以当地人就将石山上开采的石灰岩加工后制成公共座椅,这样公共座椅不仅经久耐用而且与当地地域特征结合了起来。具体将传统文化融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3.1 通过对地域文化符号进行分解,转化成新的形式

对于具有地域性的传统文化符号采用分解转化的方法,形成新的形态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去。经过分解可以从地域性文化符号的形态中提炼出新的形式形成设计元素,运用到景观设计中。

3.2 利用对地域文化符号的打散再构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

如原始器皿中的鱼纹、叶纹等图案装饰就运用了这种方式。它是利用分解、合成的方法对原始形态进行分解形成的。打散的方法一般有:对传统文化符号分解以后选取最有特征的符号进行重新组合,打破原来的组织形式通过变异进行重新排列,对原来的形态进行分解,保留最有特征的部分进行重新构造。

3.3 运用对地域文化符号的置换

也就是选择一个原始形态作为原点,再根据创意置换新的符号组合成新形。如把建筑的'某一局部作为载体进行再创造或置换构成。

3.4 利用地域文化符号的基本型变异的手法来进行设计

例如,借用古建筑的外部形态或者服饰造型等,在保留其基本特征的前提下进行变异设计。

传统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的,各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是相互交融的,这样就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符号系统。本土的地域文化只有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吸收才能永葆青春,跨文化的相互交流是景观设计创新的手段,用民族文化结合外来文化使城市景观设计更有生命力。

4 结语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地域的文化是多种多样的,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所传递出来的文化特征也应该符合该城市的独特品质。城市的环境景观代表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面貌,是一个城市地域性特征的独特表现。合理有效的继承和营造富有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让地域性文化在城市快速发展和国际化冲击的影响下,仍能继续弘扬和创新,是我们每个城市的设计者都应考虑到的。

篇5:运用乡土植物营造地域特色景观论文

摘要从乡土植物的概念和作用入手,通过分析乡土植物在地域特色景观应用中的问题,探讨了乡土植物在地域特色景观中的应用对策,以为乡土植物在地域特色景观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土植物;地域特色景观;应用;对策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cept and role of native plant,the problems of native plants in creating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landscape were analyzed,application measures of native plant i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landscape were discusse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application of native plant in regional characterislic landscape.

Key wordsnative plant;regional characteristic landscape;application;countermeasures

当今科技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日益提高,如何在景观全球化的浪潮中既跟上时代的步伐,又弘扬本土文化,成为园林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植物是重要的园林造景元素之一,其以丰富的色彩、多样的形态形成园林的主体景观,而极具地域特色的乡土植物是最能体现地方特色的景观符号和元素,必将在地域特色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1乡土植物的概念

乡土植物又称本土植物,广义上是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该文中乡土植物,仅指在当地自然植被中,观赏性状突出或具有景观绿化功能,最能适应当地大气候生态环境的植物群体[1]。乡土植物以其本身具有独特的特性和众多得天独厚的优点在景观设计中大放异彩。如乡土植物种类繁多,且具有高度的抗逆性,可抗旱、抗寒、耐瘠薄、抗病虫害等,大大降低城市绿化的成本。

篇6:运用乡土植物营造地域特色景观论文

2.1极具观赏价值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乡土植物都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观赏特点,甚至许多种类为当地所独有。乡土植物姿态各异,不同姿态的树种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各地的乡土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会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呈现不同的四季季相景观;乡土植物的观花、观叶、观果、观枝等众多的观赏特性在植物配置中可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美景观[2]。

2.2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整体,该整体具有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的.功能,经过长久的发展,每个地区都会建立的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若在该已建成的系统中引进1个新品种,导致的结果是外来物种不适应当地的环境,或由于没有天然限制其生长的因子而横生蔓延,影响其他物种的安全,造成地域生态失衡[3]。而乡土植物资源是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适应当地的气候与土壤,生长势旺盛,能够自然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特别在一些环境恶劣的土地上,种植乡土植物的优势会很快地显现出来,乡土植物平衡维系着植物生存和群落演替,可形成稳定和平衡的城市生态系统,其应用力度的加大必然会减小因“生物入侵”对本土生态环境及景观的破坏与改变的风险。

2.3更能体现地方文化和历史

植物文化是植物在漫长地利用历史过程中,与其他文化门类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融合形成的与植物相互关联而又相对独立的文化信息的总和,反映出的传统价值观念、哲学意识、审美情趣、文化心态等。地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使各地的乡土植物衍生出绚丽多姿的植物文化。园林景观的文化性,固然可通过多种造景手法体现,但植物是园林景观的基础,而乡土植物又根植于地方文化,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根基。因此,以乡土植物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极富生命力[4]。

2.4符合节约型园林的发展趋势

首先,乡土植物造价成本低。乡土植物往往在当地有着更为广泛的栽培繁育基础,价格低廉,取材便利,更能节省运费、特殊防护开支及人力物力,极大地降低了栽植和管理的成本。其次,易于养护管理。应用乡土植物进行园林绿化,对当地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抗逆性和耐受性都很强,生长发育良好,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大大降低养护管理难度和强度,与外来植物相比,更易于养护,减少了工作量,方便栽植管理,保证并提高绿化效果。

3乡土植物在地域特色景观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3.1选育研究方面

随着对乡土植物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各地对乡土植物资源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大都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鲜有成熟的乡土植物生态习性和繁殖技术的科学研究并获得大量的市场推广应用。而且由于园林苗木培育周期长、投资大,(下转第249页)

(上接第247页)

使得乡土植物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苗木需求量。

应加大对乡土植物资源的调查力度,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做好野生乡土植物资源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筛选适合当地城市环境的乡土植物种类,深入研究人工繁育和栽培技术,提高乡土园林树种资源的利用率,建立乡土苗木繁育基地,满足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苗木需求。

3.2设计应用方面

由于长期以来业内对乡土植物缺乏必要的科普宣传,另外,园林建设出资方及设计方自身的知识层次、审美情趣及对园林项目建设的利益出发点不一致等若干原因,存在对乡土植物普遍认识不足等现象。个别专业人员设计水平有限;一些施工单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只求速度不计生态习性,私自简化施工和管理,降低规格和质量,使乡土植物配置不科学,浪费植物资源。因此,导致乡土树种的效果和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使绿化设计缺乏新意,观赏价值不高,动摇了城市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生物基础,使生态系统面临着病虫害大面积传播蔓延的潜在风险。

应从多渠道大力开展对乡土植物的科普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理解以致喜爱乡土植物。在园林专业课程中增加相应的教学课程内容或讲座,通过规范系统的学习,逐步培养和引导学生注重乡土植物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鼓励和扶持在园林绿化设计和施工中应用乡土植物。

4小结

在城市园林绿地景观设计中,要充分挖掘乡土植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地域特色,将传统的艺术手法与现代精神相结合,探索在景观设计中利用乡土树种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各具特色、丰富多彩、贴近自然、贴近该地区的植物景观环境。

5参考文献

[1] 孙卫邦.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中国园林,,19(7):63-65.

[2] 郭建斌.地域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分析应用[J].中外建筑,(2):98-100.

[3] 杨建虎,魏琰.浅析乡土植物在西安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35(28):343-344.

[4] 付璐,沈守云.乡土植物在地域性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2):66-67,70.

篇7: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1.1尊重地域,注重时代

设计者在进行地域文化特色方面的设计时,需要注重艺术以及文化时代的平衡,让现代科学技术融入到作品当中,设计者可以采用现代结构和材料技术,为了表现出建筑内部的传统文化信号以及特殊符号,可以进行空间装饰的简单处理。这样可以让传统建筑风格完全表现出民族风格和地域文化内涵。

1.2古为今用,意在创新

为了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以及地域特色文化融入到建筑当中,完全意义的模仿以及抄袭古典建筑形式以及文化符号,并且将古典建筑的基本构架生搬硬套到现代居室内是完全不合理的,只有充分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才能够使用创新的符号以及语言将其诠释出来,达到空间、色彩以及材质的完美融合。传统文化可以得到传承,并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在继承中创造,在创造中继承,让传统文化的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

1.3以人为本,和谐共融

室内空间主要作用就是为人类提供居住,是人类社会属性的延伸,不论是在文化还是其他方面,这就如同时间能够记载着时代的烙印,反映不同时代的人类意识一样。人类对于建筑空间的依赖不仅仅在物质层面,精神的寄托和心灵慰藉也是重要方面。所以设计者应该让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以及地域环境等因素与建筑风格相融合,同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地制宜,尊重当地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维护本土文化氛围和建筑生态特色,促进人与环境的完美融合。

篇8: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2.1主题表现手法

主题性空间其实就是设计者以某一核心理念作为该空间的主要思想,室内的整个装修设计都是围绕该理念以及思想进行辅助。当人们进入到主题空间的时候,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通过联想表现出主体的吸引性。主体性空间可以表现出设计者对于特定地域文化的理解以及艺术性表达。主体性空间设计就是设计者的空间形象思维的展现,它通过设计者将项目的场所、地域文化、环境、功能、材料、风格等因素整合,做出建筑的空间艺术形象,是设计者对于生活以及艺术的升华。

2.1.1运用材料与肌理表现主题

装饰材料对于室内空间的主题表现作用明显。装饰材料产生的美感以及视觉效果可以立体性地表现出来,例如装饰材料本身的属性,色泽、纹理等等,丰满的特性为设计者提供了充分的设计灵感。例如在设计思想以及设计语言的方面,可以充分地满足住户的审美观念。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遵循材料的本质属性,结合基本的环境,通过对于材料的随机变化以及组合,从而创造出富有内涵性的主题氛围。

2.1.2运用色彩关系表现主题

在进行房屋设计的时候,主题性的表现还体现在色调的选择方面。主色调往往贯穿于整个房屋的设计,然后通过其他的辅色进行点缀,局部烘托整体。适当的色调变化配合主色调进行,往往可以表现出素雅或者华丽,安静或者活跃,纯朴或者奢华,因为主色调往往都是跟主题空间相契合的,辅助色调的作用就是衬托。

2.1.3运用室内陈设表现主题

特殊地域性的、民俗性的'东西带有着其独特的魅力。首先,地域性的风格具有较强的标识性,其地域性具有较高明确性,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建筑特色。例如长沙的坛子菜、深圳某湘菜餐馆的装饰以及摆设都有着一种让人亲切的感觉。

2.1.4利用灯光设计表现主题

室内灯光造型本身具有一定的空间艺术感,通过不同造型的灯具以及质感进行相应的合理搭配,对空间意境起到点缀和强化艺术效果的作用。光的装饰性以及表现力对于室内空间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2.2符号表现手法

室内设计中符号就是指室内家具、陈设、小饰品等,该类物品对于空间有着很大的装饰性。比如字画、明代座椅、大红灯笼等等,或者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的藻井、漏窗、匾额、对联、剪纸等,将中国传统文化或者代表地域文化的符号运用到设计理念当中,在传承文化的同时,让人们对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产生遐想。

2.2.1母题重复

母题重复就是将代表同一寓意的图形或者标志运用到不同的对象上。母题重复是设计史上比较古老的方式。母题重复受到众多设计师的青睐,使用不同的构件、不同的材料将某个图形进行不同程度上地重复出现,可以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就像音乐中节奏的变换同样可以更加鲜明地表现出主体思想一样。母体重复手法的表现形式有很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相同或者相似的形状的重复展现,变化与统一的高度结合,这种是最常用的方法。

2)相似形状,但大小不相同的形状重复组合出现。

3)色彩或者明度类似造成的群化现象在各类大堂中被广泛使用。

2.2.2形式符号的直接与间接引用

将形式符号直接放入到具有地域性特点的具有独立和完整性的形象和物体引入室内空间设计中,就是直接引用,让其具有一定的隐喻性、暗示性以及叙述性,该类手法使用非常广泛。

3总结

形式符号的间接引用就是指设计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材质、修养、创造力将符号进行筛选、演绎和组织,是可以更加深入地将地域文化表现出来的设计手法。该类方式一般都会通过对于历史文化的重新整合,例如改变位置或者材料、组合等等,将其完美地与现代文化结合,不仅仅展示出地域文化的魅力,同时诠释出了传统文化的光彩。

篇9:地域文化对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的运用论文

摘要:商业步行街形成于城市商业活动的发展,是一种特殊的街道形式,是展示城市城市经济实力、社会和人文内涵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探讨在营造商业步行街地域特征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探索地域文化在具体设计项目的融合与利用,在使商业步行街满足人们现代生活需求的同时,展现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延续与弘扬城市地域文化。

关键词:地域文化论文

商业街步行街是城市商业经济和来往人流最为集中的繁华场所,它承担着表达城市经济实力、社会和人文内涵的任务。经过历史的沿袭和文化的积淀,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发展必然与地域文化变迁息息相关,融入了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文化习俗特征,形成了当今商业空间的地域性特征。作为设计师来说,在进行商业街的景观设计时,既要关注自然条件及地域文化的集合,又注重现代技术和当地材料结合运用的具体表现,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具有地域特征的现代商业步行街景观。

1目前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地域文化缺失

受到现代商业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一些地区的商业步行街设计缺乏对地域文脉延续的重视,其整体设计注重追求商业效益,缺乏各城市所特有的地域特征。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如空间的处理手法单一粗糙、景观设施缺乏人性化设计、景观特色塑造欠缺无新意等。大量仅仅注重商业目的、忽视地域文化特征的商业街道,充斥在城镇的最繁华的中心地带,形成“千城一面”城市形象特色缺失的现象。究其本质,地域文化特色的缺失才是导致问题的关键。

1.2地域特征的生搬硬套

在国内现阶段规划设计中,出现了一些不合时宜、不符合地域特征的步行商业街,现代中掺杂传统,中式融合欧式,肆意掺杂称之为地域性设计。不同地域背景下,城市景观环境设计同质化严重,过于崇洋媚外,过度模仿抄袭是根本原因;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本身就不是一个工业标准化的产物,每一条商业步行街都不应摒弃自身特有的地域风格。

【地域性文化运用的主要表现方式】相关文章:

1.西方性文化与身体艺术论文

2.马鞍山地域文化的调查报告

3.浅谈公共艺术与地域价值论文

4.试论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结合探析

5.地域文化对古筝曲的影响论文

6.地域文化与大学特色文化的培育

7.散文表现手法运用

8.运用的近义词

9.运用荒野造句

10.地域文化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下载word文档
《地域性文化运用的主要表现方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