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LLMO微生物菌处理酵母废水试验研究
“权小兔的窝”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用LLMO微生物菌处理酵母废水试验研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用LLMO微生物菌处理酵母废水试验研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用LLMO微生物菌处理酵母废水试验研究
用LLMO微生物菌处理酵母废水试验研究
本文通过试验验证了LLMO微生物强化技术对酵母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酵母废水经LLMO技术处理后,出水COD均值低于1000 mg/L,去除率可提高30%左右,且消除了处理过程中的明显臭味;在污泥驯化成功后,LLMO菌不需补加;与投加絮凝剂相比可降低处理费用.
作 者:肖应锋 蔡攀 戴亚 Xiao Yingfeng Cai Pan Dai Ya 作者单位:肖应锋,Xiao Yingfeng(宜昌市华润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宜昌,443003)蔡攀,Cai Pan(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2)
戴亚,Dai Ya(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刊 名:广东化工 英文刊名: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 年,卷(期): 34(9) 分类号:X7 关键词:酵母废水 LLMO 微生物强化技术篇2:矿山含铜重金属废水微生物处理试验研究
矿山含铜重金属废水微生物处理试验研究
自矿区环境中筛选并培养出了嗜水气单胞菌,对配置的模拟含Cu2+废水和实际矿山含铜酸性废水采用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影响该菌体吸附Cu2+的主要因素有溶液pH值、预处理方式、吸附时间以及共存离子、菌体浓度等;在一定条件下,该菌体能有效吸附Cu2+,实际矿山含Cu2+废水经二次吸附可达标排放.机理分析表明,菌体中的NH2和C=O是微生物菌体吸附Cu2+的主要基团.
作 者:邱廷省 江乐勇 唐海峰 QIU Ting-sheng JIANG Le-yong TANG Hai-feng 作者单位:邱廷省,QIU Ting-sheng(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江西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江乐勇,唐海峰,JIANG Le-yong,TANG Hai-feng(江西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刊 名:矿冶工程 ISTIC PKU英文刊名: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年,卷(期): 25(3) 分类号:X703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 铜离子废水 生物吸附篇3:电解法处理酵母废水的研究
电解法处理酵母废水的研究
对生化处理后的难降解酵母废水进行了电解氧化研究.研究了絮凝剂、电解质(NaCl)、电流强度、pH值对COD、色度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作 者:崔龙哲 李立忠 吴桂萍 田军 丁泰燮 CUI Long-zhe LI Li-zhong WU Gui-ping TIAN Jun Jeong Tae-seop 作者单位:崔龙哲,李立忠,吴桂萍,田军,CUI Long-zhe,LI Li-zhong,WU Gui-ping,TIAN Jun(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4)丁泰燮,Jeong Tae-seop(韩国全北国立大学校,全州,561756)
刊 名:环境科学与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05 28(4)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电解氧化 酵母废水篇4:酵母融合菌-活性污泥曝气处理含镍废水研究
酵母融合菌-活性污泥曝气处理含镍废水研究
利用酵母融合菌RJ与活性污泥曝气处理含镍废水.实验结果表明,融合菌对废水中的镍具有很强的富集性能,投加10g/L菌体,处理20 mg/L含镍废水,去除率可达70.10%;同时投加6g/L活性污泥,去除率上升到80.73%,出水固液分离效果得到改善;且融合菌的`pH值适用范围较广,当pH=3~9时,去除率均在75%以上;溶解氧是影响曝气生物吸附的重要因素,在缺氧或富氧环境下,生物吸附会受到抑制,DO为2.5~4.5 mg/L时吸附效果较好;融合菌-活性污泥曝气处理不同浓度Ni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相关系数为0.997 5.
作 者:何宝燕 尹华 彭辉 叶锦韶 卢显妍 杨峰 张娜 HE Bao-yan YIN Hua PENG Hui YE Jin-shao LU Xian-yan YANG Feng ZHANG Na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环境工程系,广州,510632 刊 名:安全与环境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 5(4)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环境工程 酵母融合菌 活性污泥 镍 曝气 生物吸附篇5:板兰根处理含菌废水的试验研究
板兰根处理含菌废水的试验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了板兰根全草浸出液对含菌废水的杀菌效果,分析了板兰根的杀菌机理,并对药物质量、杀菌时间、废水pH值对杀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最佳处理方案.实验表明,本杀菌方法杀茼率均在98%以上,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作 者:李博 唐秀娟 作者单位:聊城市环境科学工程设计院,山东,聊城,25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9) 分类号: 关键词:板兰根 大青叶 含菌废水篇6:微生物菌剂强化处理炼油废水的中试研究
微生物菌剂强化处理炼油废水的中试研究
摘要:本中试研究以炼油废水为对象,采用两级好氧处理工艺,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剂构建生物强化处理系统,考察了复合微生物菌剂、脱氮微生物菌剂处理炼油废水的效果,并与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OD、NH4+- N平均值分别为888.0、102.6 mg/L时(COD、NH4+- N容积负荷为1.05和0.121 kg/m3・d),出水COD、NH4+- N平均值为86.7和7.6 mg/L,COD、NH4+-N平均去除率达88.12%和92.46%;与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相比较,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在COD与NH4+-N的平均容积负荷分别提高了94.44%与40.70%的情况下,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5.47%与59.28%,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6-》一级标准.另外,与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相比较,微生物菌剂强化处理系统具有良好的耐冲击负荷性能.作 者:谭周亮 杨俊仕 李旭东 TAN Zhou-liang YANG Jun-shi LI Xu-dong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期 刊:水处理技术 ISTICPKU Journal:TECHNOLOGY OF WATER TREATMENT 年,卷(期):, 33(2)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生物强化 微生物菌剂 炼油废水 中试研究 冲击负荷篇7:DSF-1菌产生的絮凝剂及处理洗煤废水的试验研究
DSF-1菌产生的絮凝剂及处理洗煤废水的试验研究
对絮凝剂产生菌DSF-1的最适碳源、氮源进行探讨,考察了培养过程中培养液的粘度、絮凝活性的`相互关系.提取、纯化所产絮凝剂,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在洗煤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同时初步探讨了该种絮凝剂的絮凝机理.结果表明,蔗糖与葡萄糖是DSF-1的理想碳源,而无机铵盐类则可作为其氮源;粘度和絮凝活性呈正相关性;DSF-1产生的絮凝剂活性成分可基本判定是阴离子型多糖,当用量为0.5 mL 500 mg/L时,DSF-1产生的絮凝剂对pH=12.0、50 mL 10g/L的模拟洗煤废水处理效果最好,低价(+1,+2)金属阳离子(Ca2+、Mg2+、K+和Na+)可以增强絮凝活性.
作 者:罗志敏 钱伟 陈盛 Luo Zhimin Qian Wei Chen Sheng 作者单位:罗志敏,钱伟,Luo Zhimin,Qian Wei(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福州,350007)陈盛,Chen Sheng(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清,350300)
刊 名: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ISTIC PKU英文刊名:TECHNIQUES AND EQUIPMENT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年,卷(期): 6(1) 分类号: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 洗煤废水 絮凝机理篇8:微生物法处理含铬(Ⅵ)废水的研究
微生物法处理含铬(Ⅵ)废水的研究
采用硫酸盐还原菌处理含铬(Ⅵ)废水,研究了其去除铬(Ⅵ)的最适宜工艺条件.实验表明,该菌的.适用范围广,处理含铬废水的能力强.在菌液与废液体积比为1.0:1、铬(Ⅵ)质量浓度为150 mg/L条件下处理36 h,铬(Ⅵ)去除率达99.9%.
作 者:瞿建国 申如香 徐伯兴 李福德 Qu Jianguo Shen Ruxiang Xu Boxing Li Fude 作者单位:瞿建国,Qu Jianguo(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62)申如香,Shen Ruxiang(中国科学院,硅酸盐研究所,上海,200050)
徐伯兴,Xu Boxing(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200062)
李福德,Li Fude(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刊 名:化工环保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CHEMICAL INDUSTRY 年,卷(期):2005 25(1) 分类号:X703 关键词:铬(Ⅵ) 废水处理 硫酸盐还原菌 微生物法篇9:微生物处理含油废水的实验研究
微生物处理含油废水的实验研究
摘要:实验以天津大港油田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为菌源,原油为唯一碳源,采用限制性底物大剂量冲击驯化方式,共驯化、筛选分离出四株对原油有一定降解能力的优势微生物,初步认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以此优势菌株为始发菌株,聚乙烯醇为载体,采用包埋法进行微生物固定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固定化后微生物的活性相对稳定,可以认为聚乙烯醇是一种比较好的包埋载体.作 者:沈齐英 SHEN Qi-ying 作者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工系,北京 102617 期 刊:环境科学与技术 ISTICPKU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30(2) 分类号:X703 关键词:微生物 固定化 含油废水篇10:高效微生物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高效微生物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经筛选、驯化培养得到的高效微生物对污染物具有较强的耐受力和降解能力,应用O-A-O处理工艺,合理控制流程,在不外加碳源情况下,成功地将焦化废水中的氨氮从600~800mg/L降到15 mg/L以下,氨氮去除率达到了95%~98%,总脱氮率也达到了80%以上,并且出水COD基本维持在100mg/L以下,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作 者:刘廷志 田胜艳 Liu Tingzhi Tian Shengyan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天津,300222 刊 名:工业水处理 ISTIC PKU英文刊名: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 年,卷(期):2005 25(5)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高效微生物 焦化废水 生物脱氮 硝化反硝化【用LLMO微生物菌处理酵母废水试验研究】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