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十里槐花香散文

十里槐花香散文

2023-05-06 08:11:0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越光米稀”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十里槐花香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十里槐花香散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十里槐花香散文

篇1: 十里槐花香散文

十里槐花香散文

回忆如一根无穷尽的丝绳,一头系挂着曾经许多的情感,慢慢地回拢着丝绳,感觉逐渐清晰起来,清晰的是那童年许多的往事。

在我童年的薛河古堤上,有着附近闻名的十里槐林。说是十里槐林,其实还要多,那薛河曲曲折折的流到微山湖,护堤上遍栽的都是槐树。只有我们这里保存的还算完好,因此也有了童年的许多美好的故事。

槐花香,那是一种心的回殇,咀嚼着童年的往事,把自己再铺张展平,放上槐花的香甜,和着思念的葱花,混合着生活咸咸的盐,用平淡的水,风尘扑扑的面搅拌成那五味的槐花饼,放在内心思绪的油锅里煎炸,散发出那久违的怀念。

在我童年的`时候,能在春天里吃上油炸槐花饼,那是一种说不上来的幸福,那种香甜也是一辈子最回味的事情。做槐花饼之前,要早早的到古堤上,用竹竿绑上镰刀,去削那满枝头的槐花,看那轻飘下来的槐花,内心里已经感觉到了那份香甜。

做好的槐花饼,金黄透着一股悠悠的槐花香,吃后让人久久回味。后来,陪着单位的客户在酒店里也吃过槐花饼,也散发出一种悠悠的香味。可吃过老感觉不是以前的那种香甜了。因此,怀念也就成了内心的那份情结了。

古河堤上是我们那时的乐园,在春天那沁人心肺的槐花丛里游玩,偷吃蜂蜜那可是最刺激最愿冒风险的事情,往往不注意让蜜蜂蜇了一下,那可要疼上老半天的,但我们也乐此不疲。家里往往在这个时候要买上几瓶,放在家里,等以后送给亲戚的。所以一段时间,我们这里的蜂蜜也成了馈赠亲人的佳品,远近闻名。夏天里,用做好的面筋去粘那鸣叫的蝉也成了不可缺少的游戏,捻上一根长长地线,用针穿好,在竹竿头黏上一块面筋,轻轻地去戳那呆呆的蝉,一个中午有时能抓到一百多个,但大多都喂了鸡。但我们却享受到了那份乐趣。

记忆中的那半截石碑,在内心思绪的研磨下,溜光发亮,那弯弯曲曲的篆形文字也能勾起许多的往事,因此,那块石碑也就成了内心的落脚石,当我在外漂泊太久的时候,或许孤独寂寞的时候,又或许在自己受伤的时候,总愿让自己躺在那里,枕着槐花的香甜,聆听着清脆的蝉鸣,久久的不愿醒来。

那半截石碑,听村里的老人讲,是明朝时修河建桥时立的,底下还有一个大大地石龟,因为破四旧,让人砸了,只剩下这半截,平躺在那里,诉说着历史的见证。我们当时可不懂,只是在那上面玩山大王的游戏,谁输了,要向大王上贡的,贡品也就是那槐花,蝉的蜕皮。有时,从河里打来水,撅着屁股,清洗那石碑上的灰尘,去琢磨那弯弯曲曲的文字。后来,我们曾亲眼看到,有几个人,也像我们那样,清洗干净碑石,泼上墨,拿上一张白纸拓印碑文,看后几个人还在那里叹息。后来才懂,那碑石是文物,很值钱的。

时间在诉说着一切,当我慢慢地从童年的记忆中走来,发觉那十里槐林也已渐行渐远,渐行渐远的还有我的脚步。

后来,市里又重修薛河,还新建了橡胶坝,河堤也就低了,于是,用了许多天,砍伐了那片槐林。现在,仍栽了树,但不是槐树了。现在,有时我回家,看到的是那郁郁葱葱的杨树林,但不如我记忆中的槐林那么明晰,也没有那份香甜了。

篇2:槐花香经典散文

槐花香经典散文

从三月开始就盼着五月的到来了。

三月我看着桃花开了,杏花开了,白的,粉红的。而我在等着五月槐花开。等着……等着……数着……数着,桃花谢了,杏花也谢了,我知五月就要来了,槐花也要开了。

果然,在四月快要结束的时候我闻到了槐花的香味。那天风力略微有些大,比以往的日子都要大些,我站在院中闻到了槐花的香味,心中存在疑惑,怎么会有这么浓槐花香?抬头一看院墙外的槐树上开满了一串又一串的白花。只不过花为白色,太阳的光线又强,所以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槐花来的,等到太阳西移,光线不强的时候,那满树满树的槐花便像一夜之间开出来的。

每年槐花初开的时节,姐姐一家就要来了。在这里我用了“又”字,并不是对姐姐一家的到来存在反感,而恰恰是因为我太期盼她们一家人的到来了,我之所以等着、盼着槐花开,与姐姐有着莫大的关系。

所以,当我闻到槐花香时……当我看到槐花开时……我感觉到了全身的细胞都处在极度兴奋的状态中,那满树满树的槐花在那刻、在我心中幻化成了满树满树的糖果,而我就是在树下等着糖果掉落的孩子。

姐姐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她上大学的那座城市工作,并结婚生子,从此她就很少回家,我们就聚少离多了。所以,我格外珍惜姐姐回家的那三天时间。

记得去年的一天,祖母包饺子吃,三叔过来问大家过不过去吃,我说,姐姐去我就去。三叔又说,你总看她做啥?我则又回说,姐姐回家就待这么几天,我要好好珍惜和她相处的时间。

我说不清自己心里的感觉,每年,每年,三月开始的时候,我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时间仿佛衰老了,怎么总是走得那么慢,那么慢。

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我有时会隔着院墙看那株槐树。现在槐花开了,姐姐终于快回家了。

我和姐姐之间除了本身的姐妹之情,还有的是姐姐对我的愧疚。我们姐弟四人,姐姐大我两岁,大我两岁的姐姐先上了初中,等到我和妹妹上初中时家里根本负担不起了,母亲就用了一元钱换了我的初中梦。那个时候,那个年代,那个家庭,一元钱对我的诱惑很大很大,我答应了母亲。我记不清那红红的一元钱是怎么被我挥霍掉的了。我只记得挥霍完那一元钱我开始了后悔。有一天,一个同学到我家告诉我,老师希望我回去继续上学的时候,我心怀希望等着旁边的母亲应允,结果却是大失所望。母亲拒绝了,我眼看着那个同学走出了家门,她的背影中有我的希望。以后的许多年中,我重复的做着一个梦——我又坐在了我的.课堂上,可惜,醒来才知那只是一个梦,我流下了眼泪又偷偷抹掉了。后来随着梦的次数增多,在梦中的我已然意识到那是梦,所以在梦中我很珍惜我的课堂。

在我的小学也有一株槐树,那株槐树要比我家院墙外头的那株粗大了许多。我还能记得我一个人是抱不过来的,也许两个我也抱不过来。每年五月的时候校园里的槐花香便很浓很浓,槐树的影子也可以铺的很广很长,我们就在树荫下玩耍。

去年还是什么时候,记不清了,我问父亲,我们学校里的那株大槐树还有吗?父亲说,早砍了,当时听了很是难过,感觉少了一份寄托。

我退学后就帮着家里挣钱了,所以姐姐上大学的学费也有我的一份功劳,所以姐姐心中有份愧疚。

我自己倒不觉得什么,只是姐姐心中不能释怀。因此,姐姐每次回家都要先打电话问我吃些什么、带些什么,回家后又总会塞给我一点钱。我其实并不想要姐姐的钱,但又推脱不掉。

我不希望有人觉得我盼着姐姐回家是为了吃、为了钱,我们之间是坚不可摧的姐妹之情。

我想对姐姐说,不要再对我心存愧疚,我的梦中还有大槐树,还有槐花香。

五月了……五月了……

槐花开了,满满的一树!

篇3:槐花香散文

槐花香散文

又是一年槐花开,又香又软的槐花饼更是难忘的记忆。记得那时院前屋后的槐树也多,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那串串的槐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很是好闻。树上的槐花有含苞待放的,也有盛开的,洁白的槐花香更是引得那蜜蜂在枝头忙个不停。

槐花香,槐花饼的香更是诱人,快到了做午饭的时候,母亲便在木棍或竹竿上绑上镰刀去钩槐花,我也跟着去帮忙。槐花钩下来,四邻的大娘婶子便端着簸箕馍筐子出来,坐在树下摘槐花。听她们说说笑笑,很是高兴热闹。

人多,槐花钩的少了根本摘不多少,木棍竹竿绑镰刀已是够不着枝头的槐花了,于是我便爬到树上去钩槐花,那时候爬树也利索,抱着树干爬到树上,找个好位置,找那花朵多的枝条擎钩了。枝条落下,大娘婶子的笑声更欢了,看地上满枝满条的槐花够她们摘得了,我便骑在那树杈上看那满树的槐花,想这中午又有多少家煎槐花饼?还是蒸槐花呢?

如今槐花又盛开,而村上房前屋后的槐树已是少之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那长的快的`杨树,但记忆里的槐花饼还是又香又软。

堕落的你

堕落已经开始 所谓的颜面早已不复存在 窘迫的处境时常出现 理想的梦境离得更远平庸的生活将你吞噬 庸碌的魔爪将你扣紧 颓废的恶种开始发芽 如断了翅的天使 跛了蹄的千里马 问—为何而成 你已放弃 你已选择堕落 自信已离去 自卑更近无用的人 无用的心 无用的你

篇4:十里长街十里槐经典散文

十里长街十里槐经典散文

近日,几十年的故交从山东青岛来,我与夫人陪故友游览了平凉的所有景点,应该说这些都是全国著名的景点,平凉的旅游精品,当我问起感受如何时,朋友只告许我说,在平凉,他唯一看重的是平凉古城十里长街的古槐,这不仅让我诧异,也让我百思不解……

朋友话时刻留在心里,送走朋友,我开始琢磨,朋友经商多年,不仅国内的名山名水几乎游遍,国外也去了好多地方,怎么就对平凉古城十里长街的古槐那样痴迷,那样情有独钟呢?

对于久居平凉的我,还真如一头雾水,不知从何说起。平凉古城从公元376年前秦符坚治平凉时,历经北魏、西魏、隋、唐、宋、元、明、清,坐落在太统山下的台地上,就像江西的浮梁古城一样,三面环水。人文初祖伏義氏诞生地古成纪,至今生机篷勃;黄帝问道广成子的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仍然神秘如初;久为西王母御苑的天下王母第一宫,更加风姿绰约;周文王伐密祭天的西周第一台古灵台,依旧古韵溢荡;秦始皇,汉武帝先后登临崆峒,巡江固土;秦王李世民在泾洲大破薛举,雄才初展;北宋争夺中原咽喉,重兵对峙;成吉思汗驻跸陇山,建有行宫;明代韩王就藩平凉,乐善好佛;清左宗棠运筹帷幄,心在天山;毛主席亲笔书写的《清平乐·六盘山》,仍然天高雲淡,红旗招展。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的平凉;历史悠久,文化深邃,底蕴雄厚的平凉;这些难道都不能引起朋友的共鸣吗?

“绿树成荫的地方,一定是人气最旺的地方,槐树浓荫蔽日的城市,也一定是美丽的城市”。朋友的话让我深思。是的,不论从兰州向东,或西安往西,从福银高速进入平凉城区后,你就会看到宽阔的街道两侧,高大的国槐就如举着浓郁的绿伞列队欢迎你,如果你坐在车了,感觉那阵势就像是一位将军在检阅他的队伍,给人以心情舒畅的感觉。朋友说的对,在平凉夏秋,最让人惬意的是大街小巷都绿树成荫。如果把新城区这些国槐比着孙子的话,那么十里古城内的这些国槐就是爷爷辈的树木了。春末你俯瞰市区,街道上的国槐,象一条条绿色的巨龙,从崆峒大道的大盆河一直延伸到崆峒山下,四纵八横的泾河北路,泾河南路,柳湖路,东西大街,南河路与双拥路、宝塔路、解放路、新民路、广成路,定北路、果园路、来远路这条绿荫之龙纵横相连,形成了“田土丁”字布局的绿化带。而辅在国槐之旁的紫荆树,樱花树,银银树犹如彩龙四季色彩各异,让平凉的街道的风景绚丽多彩。

当您不论从平凉的和阳、来远、万安、定北之陡坡道,进入古城的十里长街后,平坦笔直的城市道路两旁,坚硬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每棵树的树冠茂盛的枝叶密密地牵在一起,长长的树枝向四周伸展着,与道路另一侧的树枝搭在一起,从上边看是密不透风的天然屏障,从下边看是一眼望不到头的、令人心旷神怡的绿色长廊,是遮阳避雨的满街绿伞。行走在这绿的走廊,就像徜徉在绿色的天空下……城北的韩王府、柳湖公园,城东的紫金城、东湖公园、绿地广场都与老城相通,真像一条浮在泾河上的长龙。老城区建筑风貌为传统风格又融入现代元素,延续城市历史,点缀有别代小高层建筑主色为淡黄绿、浅青灰、浅驼、红褐色,辅色为青灰、驼色、展现老城区传统文化内涵。柳湖公园、宝塔公园、隍庙、歇马殿为明清风格,屋顶、山墙、檐口、窗棂、基座、色彩、体现了明清建筑元素,留住了城市了历史记忆。

我非平凉本地人,也曾乐于游山玩水。二十年前从泾川到平凉后感受最深的`,还是这座城多年来始终如一将国槐做为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不仅情有独尊,更因它属温带阳性树种,树冠宽广,枝叶繁茂,根系发达、,命长,平凉人民广场原有韩王府的九古槐,其树龄已近千年,被认为是神树,平安树。常常有人披红挂彩,祈求平安。

在平凉居久了,我也慢慢地发现,当春风吹绿江南,百花盛开的时候,国槐像一个伟岸的父亲,默默地,无声地看着梅花、迎春花、桃,杏、梨,紫荆,樱花慢慢地开放,把芳香送给人间;也不像当洋槐花开的那样,清香沁脾,花大而白,花序长而低垂,花型很像紫藤;而清明一过,高大的树枝上数天之内就长出了叶芽,很快就枝繁叶茂了,可一直到夏至后才花才开,也无香,花黄绿色,较洋槐的小,花序硕大,并不下垂。到了盛更,槐树冠宽阔,光雨不进,树下就成了城里人摆摊设点,下棋打牌,纳凉休闲的好去处。那时候无论男女老少,都到树下晒过太阳,纳过凉,聊过天。到了节假日,成群的市民集中在大槐树下,老年人说古道今,中年人撒开嗓子吼一声秦腔,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杨,董子原上歌声嘹亮。这里像是老年人的天然舞台:可以听到当天发生的国家新闻、寻常人家的鸡毛蒜皮。一年四季看到的是春雷的喜悦、夏雨的凉爽、秋霜的忧伤、冬阳的和暖。

平凉人喜栽树,同时更爱树,后来我才渐渐的发现,不仅行道栽国槐,大凡村口也有槐,后来外出旅游也发现,北京的天坛,古宫,北海,颐和园,陕西省的黄帝陵,成都的都江堰,全国的各大庙宇内,保留下来的古县衙门口,院内殿前均有古槐。在村口的叫村口立槐,在街道的叫行道立槐,在宫廷的叫宫廷立树,社坛的叫社坛立树。俗语云:“千年松,万年柏,顶不上老槐歇一歇。门前一棵槐,财源滚滚来”,过去中山公园春明馆有一副对联:“名园别有天地,老树不知岁时”。后来查了,早在周朝,就有了“三槐九棘”制度,社坛,宫廷之槐像征着权力和地位的政治含义。崇高、庄严、忠义、信义、仁爱的文化内涵。而行道,村口立槐则是祈求平安,长寿,晋级之意。据说清朝以后,海外游子大量增多,国槐因寓意“怀念家国”而备受海外游子青睐。成为民族凝聚力的象征物之一。

我是医生,喜爱中医,祟尚中医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槐叶,槐枝,槐干都能吸符有害气体及尘埃,雨水冲洗后可净化空气以改善环境。而槐花,槐枝,槐仔均为药,槐花性凉味苦,有清热凉血、清肝泻火、止血的作用。槐树枝切成小段,煎煮至药液呈绿色,先熏后洗痔疮处,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槐枝、槐根、槐叶、槐胶的药用功效也不小。槐枝能治崩漏带下、心痛、目赤、痔疮、疥疮等疾病;槐根则用于治疗痔疮、喉痹、蛔虫病等;槐叶则可治疗肠风、惊痫、溲血、痔疮、湿疹等。药用时须尊医嘱,槐花入药时,应注意过敏反应,槐根、槐角入药时,脾胃虚寒者忌服。血虚气滞者禁服槐胶!

我记得,唐代郑谷诗:“毵毵金蕊扑晴空,举子魂惊落照中。今日老郎犹有恨,昔日相虐十秋风。”描绘国槐,寓意深远。

看来朋友不仅阅历深,学识博,更懂得国槐对国对家的含义,令我汗颜!

篇5:写景散文:槐花香

在故乡关中平原上,每当春天来临,暖风拂过,便唤醒了槐树枝头的春天。春分后的第一场雨洒落枝头,那些槐树就象喝了美酒一般,醉意朦胧中肆意绽放开来,象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挂满枝头,一团团,一簇簇,一片片,把大地装扮成一个白色的世界,春风吹来,一阵阵的清香浸人肺腑,呵一口气都好似带满着柔情蜜意,大家通俗的称它为洋槐花。

槐花盛开的时节,是春天最美的时节,记得小时候每到槐花盛开的时候,都要和小伙伴三五成群的约在一起,一头扎进渭河边的槐树林里,肆意的欢呼狂妄,有会爬树的,自然就成了被大家拥戴和羡慕的王者,不会爬树的有人会用竹竿绑上铁钩子,把那些洁白如玉的花朵折下来,撸一把,放进嘴里,满口的清香甜蜜,装进篮子,回家后和面粉绊在一起,蒸熟,再加些调料和辣椒油,那种美味、、、啧、啧!就连神仙恐怕都流口水。把春天吃进了嘴里,人和春天也融为一体。这个时候,那些一片片的槐树林里,也就成了养蜂人的乐园,他们千里迢迢,追赶着春天的.脚步,来到这里,搭起帐篷,垒起锅灶,炊烟袅袅中,那被放出的成群的蜜蜂,嗡翁声回荡在树林,在盛开的花蕊中飞舞,贪婪的吮吸着,酿出上等的槐花蜜,如槐花一样的晶莹透亮。

槐树在故乡是一种最普通,最长见的树种,村庄里,山涧中,道路旁,沟渠边,到处可见它的身影,尤其在蜿蜒流淌的渭河两岸,它们更是成片片疯狂的生长。它没有白杨那样的光滑挺拔,没有柳树的阿娜多姿,更没有梧桐和银杏那样名贵和娇嫩,树干看起来粗糙甚至丑陋,但它却有极旺盛的生命力,见到土壤就扎根,稍有水分就生长,给点阳光就灿烂,在关中平原上,老百姓都称它为救命树。每当问及每个人祖先是那里的,每个人都会说,自己祖先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徙过来的,虽然远在黄帝时代,也无确凿证据可考,但是可以看出槐树在他们心中的位置。听老一辈人讲,在曾经的饥荒年代,这些槐树救了无数人的命,据说有一年很多河南人逃荒来到这里,那年春天,成片的槐树没有见到叶子,更没能等到槐花的绽放,可无数的生命却得以延续生长。

槐树,普通而平凡,它和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一样,纯朴正直,厚道实在。阳春三月,正是槐花飘香的时节,看着那片片洁白如玉的花朵,嗅着那阵阵甜蜜清香,乡土之情油然而生。

篇6:写景散文:槐花香

又到了槐花绽放的季节,我不由得想起童年时的一些往事来,它们总是带着一丝槐花的淡淡的清香,久久萦绕在我的心间。

老家在乡村,一条清粼粼的小河环村而流,白墙黛瓦的房子,碎石子铺砌的小路,鸡鸣狗叫的声音此起彼伏,小伙伴们尖叫嬉闹的笑声,充满了我整个的童年回忆。

最美最难忘是的槐花。

老家的四周种满了槐树。河边,房屋的缝隙间,甚至还有一棵穿桥而过。

四月,雪白的槐花盛开,就像下了一场鹅毛大雪。每当这个时候,房屋,田舍和道路边便有着捕捉不尽的精彩,美得令人陶醉。

清晨,雾气散开,天地之间陡然开朗起来,缕缕阳光中,上千条原本褐色粗糙的树干被打扮的光彩照人,真可谓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那高高低低的枝丫间,花絮一串串,如白玉般温润又光彩照人,装饰着阡陌田园和每户人家的院落。那一骨朵一骨朵的槐花在枝桠间轻轻垂下来,有的张扬地展萼吐蕊,有的羞怯的半开半闭,还有的像是新月牙儿,就那么隙开了一条缝。蜜蜂嗡嗡地在花间徜徉,空气里带着一股甜香。

傍晚时分,夕阳笼罩了整个村庄,那一整片的槐树林都被金色的阳光照耀着,好像涂了一层淡淡的金粉,雍容华贵地像是古代盛装的女子,被风吹拂着,似乎要唱出婉转的昆曲来了。

此时,房屋,田地,道路和荷锄晚归的人群,都沉浸在槐花柔柔的淡淡的香气里了,白日里那些吹着口哨捕鸟的孩子们,也都不由自主的把目光转向槐树林。

我们几个小伙伴,提着竹篮子,跑到挂满白花的大槐树下,我们几个男孩子争先恐后的爬上树去摘槐花吃,兴奋地捋一把刚刚开苞的槐花,迫不及待的塞进嘴巴里,咯吱咯吱嚼个不停。在树下的女孩子们急了,大喊大叫的,我们便把槐花抛下去,她们吃得是那样香,那样甜。待我们吃足了,玩够了,每个篮子都被槐花装满了,要知道这些槐花拌在面粉里做煎饼也是无上的美味啊,我们才蹦蹦跳跳的迎着余霞回家了。

那样的好时光,无忧无虑又美好香甜的好时光,转眼随风而去了。

又到了槐花飘香的季节。可是,那些昔日飘香的槐树林,早已被砍光了,代替它们的是冷冰冰的楼房。槐树林,已不在,但它们的香气却早已留在心底,那些树,那些花,那些香气,那些欢乐的声音,已在我的心头烙上了深深的印记。

篇7:一树槐花香散文

一树槐花香散文

刺槐是恩,是情。家槐是根,是乡愁。

——题记

在小镇的乡下,房前屋后栽植三两棵树是家常之事,这家栽两棵梧桐,那院植几棵榆树,也有梧桐、榆树、刺槐、家槐混栽的。唯独我家的门前只栽了两棵槐树,一棵家槐,另一棵刺槐。两棵槐树,两个苦涩的故事。

家槐树的故事,是爷爷在世时常常念叨的。老人家讲这个故事的时间,也是特定的。一般是在大年初三的上午,落下悬挂的家谱竹,收妥供桌的祭祀物品之后(注:当地风俗)。在这特定氛围下,印象中,这一切是那么庄重肃穆。家谱竹,是一个用厚宣纸装帧的轴卷,上面登录着祖上先人的名字,爷爷从始祖讲起,一世一个传承的故事。家槐树的故事源自我的高祖。高祖父时家道无田无铺,是一家染坊的帮工,帮工之余也讨饭要饭。一年的除夕,西北风刮的很大。高祖父苦挣了一年,仍是缸无余粮,炕无片席。听听窗外断续的鞭炮,再看看寒风中瑟瑟的一家,高祖父决然走出家门,期盼在除夕日遇到乐善好施的人家,给家人讨得年夜饭,或讨几文大钱。

寒风中,高祖父走了一天,不知敲开多少人家的大门,也不知挨了多少人白眼,还算好,豆包、发糕、饽饽、饺子,讨饭篮子还算是满的。当庆贺新年的鞭炮响成一片的时候,高祖父回家的路还有五六里地,漆黑的夜色里,仅高祖父一人在夜行。高祖父心急,也怕。行进中,猛然看见前方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高祖父意为碰到了狼,挥起手中的讨饭棍子,向那团黑物砸去,只听咔嚓一声,讨饭棍一断两截。回到家里,高祖父向家人讲述了回家路上的遭遇。在分食讨得的饺子时,发觉饺子里几乎个个包着小元宝。全家人感到很惊奇。次日,大年初一,高祖父特意找到昨夜遇到狼的地方,哪里是什么狼呀,是村头的一株枯槐树的树墩。就这样,高祖父用意外讨得的钱,置了几亩薄地。几年后又用学得的手艺,开了一家染坊,自此,家道逐渐兴旺起来。兴旺的原点归于那棵老槐树,归于先祖的荫泽。

家道兴旺,置田买地,在小镇的乡下,也拥有了一处栖身的院落,门前不栽别的,仅栽一棵家槐树,以纪念酸楚起家的遭遇。春天,一树槐花香,夏天,枝繁叶茂的槐树,宛如撑起了伞盖,给小院送来一夏清凉。于是,我高祖父、曾祖父居住的老宅,有了一个“槐树底下”的'名号,问路的,寻人的,只要提及“槐树底下”,就知指的是那开染坊的人家。祖上,老辈人,视老槐树为“福树”、“吉祥树”。

人云:水有源,树有根,人有血脉有宗亲。家槐树,于大多姓氏来说是图腾树。不知你是否听祖辈们念叨过: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山西洪洞的那棵老槐树,不知让多少华夏子孙魂牵梦绕,被视作“家”,称作“祖”。就是这被看作“根”的家槐树,我的先祖还有赋予了另一个意义——家槐树是先祖苦难奋斗的史诗。

几经变迁,到我的父辈时,祖上留下的老屋早已翻盖另建,那“老槐树底下”的名号,那兴隆的“大染坊”,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传说。唯一的印记是:不管是哪个支脉的人,不管新居建造在哪里,只要房前屋后有空闲地,只要条件许可,都会栽上一两株树,门前栽的那棵一定是家槐树。

门前必栽的另一类树,是刺槐。这习惯是家乡父辈们倡导的,喜欢栽植的也不只我家。

刺槐树与家槐不是比肩栽植,种苗来自小镇一条沟壑畔的槐树林,据父亲说,树龄与我一般大。那算来,距今有五十又几了。父亲说的那条沟壑我熟识,我曾经在哪打柴,玩耍,采槐花。哪里的壑边崖畔,生长者茂密的刺槐,一片连着一片,每每春末夏初,槐花盛开的时候,绵延几里槐树林,白白的一片,宛如突降的大雪,覆盖在刺槐绿叶枝条上,人还没到沟口,便可闻到槐花的甜香。就是这一片槐花,和沟里沟外的榆树,在六零年大饥饿时,救了全村人的命。父亲说:槐花盛开时,正是困难年代青黄不接的时候,缺米缺面的小镇人家,家家户户采槐花,或蒸,或拌,或鲜食,或者加少许面粉烙饼,或者加黄豆一起蒸煮,以饱果腹。绵延几里的槐花,让故乡的人们,好歹度过一段欲炊无米的日子。

刺槐树林,有恩于故乡。饮水思源,刺槐树成了故乡栽植最多的树种。尽管它是舶来的树种,尽管它的名字叫洋槐,故乡的父老乡亲们,没有嫌弃,依旧用心,用朴实的情感,用独特的方式繁育着它。

家槐树,刺槐树于长辈是苦涩的记忆故事,这故事也深深地影响着我。心灵深处,那槐树——刺槐与家槐——不是普通的树,它是一个情怀,是一个乡愁,是一个魂牵梦绕的思念。

离开家乡四十年了,我没有忘记,也不会忘记——老家门前栽的是两棵槐树,一株家槐树,一株刺槐树,以及与树同在的故事,还有那一树槐花儿香… …

篇8:四月槐花香散文

四月槐花香散文

我的家乡福田柳关镇王家竹林庭院在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洪湖岸边、长江北岸。我读书离开家乡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

每每到了四月初,家乡的槐花便悠悠地开了,放眼望去,洪湖岸边、长江北岸漫山遍野都是一片白色。

槐花开后,乡村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幼幼便带着背箩和提筐,去村外的山坡上采槐花。一到槐林,娃儿们手脚并用,三两下就爬到了槐树上。大人们在树下,一边唤着“站稳”,一边递了箩或筐上去。娃儿们把箩或筐搁在枝桠间,顺着枝条一捋,一大把粉白、青嫩的槐花就攥满了手心,手儿一抖,泛着清香的槐花便碎雨般地落进了箩或筐里。一时间,那悠悠的.槐香便在槐林里弥漫开来。

我常常和父亲一起去采槐花,为了采得快些,父亲便在器具上打起了主意。他找来竹竿,上面绑上小镰刀,只要在槐花密集处一勾、一拉,大片的槐花便会如翻飞的蝴蝶一般,纷纷飘落在事先铺好的席子上。我要做的就是把席子上的槐花都捧到背箩里。收完了槐花,不光两手沾满了槐香,就连肺里也都萦绕着清香,惬意极了。回到家,母亲笑盈盈把槐花倒进大盆里,洗净后,做成各式的美食,那味道我至今还记得。槐花真是世间不可多得的妙物,它既有美丽的外表,还能被做成各种美食,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五彩斑斓。

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家乡的槐树变得更加挺拔。前几天我们回到了家乡,恰逢槐花正开得灿烂耀眼,只是槐林里少了采摘的身影。望着满地槐花,我又想起父亲的音容和母亲慈祥的笑貌。

篇9:槐花香优美散文

槐花香优美散文

到了这个季节,槐花开展,一种槐花特有的香气,充满在空气里,沁人心脾,那种香香甜甜的味道,能勾起我很多少年时的记忆。

那时候,每次槐花开时,我们几个弟兄就爬树采摘,槐花与别的花不同,它的花骨里有甜的汁液,再加上花瓣的香气,可以直接入口,撸一把放进嘴里,满口飘香,那美滋滋的味道一直伴随着,享受了口服,还要摘它一大框,一大萝儿。

我的`母亲常给我们分配这样的任务,让我到槐树林里采摘槐花,因为她要给我们做一顿美餐,我暂且称为槐花拌饭吧!吃了那么多年,我不知道确且的名字,估计菜谱上也没有这样的饭。母亲会把我们采回来的槐花淘洗几遍,再用盐水打湿,把槐花握成一个个的团子。打散在盆子里,倒上白面,揉在一起,不要太多的水,揉成散漉漉的样子,放到锅里水蒸,等蒸熟了便可食用,再捣点蒜泥儿,配上香油,若爱吃辣的,炸点辣椒油,拌到槐花饭里,绝对美味爽口儿。

但现在,已经许久没有吃到了,所说所讲,都是我对槐花的记忆,虽然长时间未曾吃到过槐花饭,但对槐花的味道一直在记忆里,闭目想象,其味犹可闻,似乎就在嘴边儿。

如今又到了槐花开的季节,走在街道上,那满满的香气在每一度空间里飘动,闻之气爽,更让自己心里生起一种长久的怀念,想到过往的已经沉淀在心里的记忆,那回忆的香味浮动于每个细胞里,给我甜美的感觉,槐花香满满地存在胸膛之中。

【十里槐花香散文】相关文章:

1.槐花香如旧散文

2.阳山桃花香十里散文

3.五月槐花香的散文

4.又到一年槐花香散文

5.又是五月槐花香的散文

6.槐花香作文500字

7.十里春风梨花香抒情散文

8.作文 乡村五月槐花香

9.当年的槐花香初三作文

10.记忆中的槐花香作文

下载word文档
《十里槐花香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