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1周年纪念的感想精选
“甜豆不黑”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汶川地震11周年纪念的感想精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汶川地震11周年纪念的感想精选,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汶川地震11周年纪念的感想
十年,可以改变很多,可经历过那场地震后,尤其是家国在同一时间撕裂的记忆叠加,让人不禁唏嘘感慨。
十年前,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地震撕裂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天府四川,首当其冲的汶川,瞬间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甚至有人来不及喊叫、逃离,在墙倒房塌中永远失去了生命。
那年的我,在宁强二中就读高三。当来地震来袭时,全班40余名同学自发逃窜楼下空地,当时的我出奇的冷静,文科班班长薛惠中拉着我往楼下逃。楼道剧烈震动,楼梯像波浪一样层层起伏,平时平坦的地面竟然站不稳脚,我们夹杂在拥挤的楼梯被裹挟着人群带下楼。幸好,教学楼未坍塌,我们幸存地集合在操场上。而后学校中断了高考前的冲刺,让学生全体休假回家。在老家,我们就在彩条布搭建的简易帐篷里看书做题,高考前去学校复习也断断续续、停停上上,一直坚持到帐篷中高考结束。
翻出高考前的毕业照,时常在想,假如没有那场突来的地震,没有高考前失利的借口,假如家国完整,不受外界影响,自己会不会多考几分?会不会走得更顺一些?毕竟,在那场劫难来临前,一切皆有可能。十年前,地震犹如警钟,敲醒了许多考生的梦想,让我们那批考生及早接触到社会,感受到冷暖。
雪中送炭的事,回想起来总是很暖心。地震后,时任阳平关镇镇长胡安红第一时间对我们进行了慰问、鼓励;学校接受外界的捐助,每天给学生发“三鲜伊面”、纯净水;大学还为我们减免了一学期学费;天津政府帮宁强、勉县无偿援建学校、医院,天津市大中企业特地来汉中进行灾区对口招工就业……回想起那场人人自危的地震,在灾难面前,总会出现暖心的一幕。
震后十年,物是人非。前段时间和四川同学联系方知,经过十年的嬗变,地震遗址上已经长出了青苔,残垣中冒出了青草,变形的山川已经与当地地貌融为一体,而灾区幸存者也走出灾难的阴影,踏上重生之路。如今,“震生”已经十岁;“可乐男孩”上海财经大学毕业后,现在成都新都的“可口可乐世界”工作;廖智也找到更好的人生;那个在地震举横幅“长大后我当空降兵”的男孩,现在是黄继光班班长;“张开双臂护住四个学生”的谭千秋先生的大女儿——谭君子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法律博士,应该也顺利毕业了……
十年光阴,弹指一挥。天崩地裂后的汶川,逐步迎来新生,催生了繁荣。经过了重建发展,经历了新旧更替,曾经千疮百孔的汶川已经是四川乃至西部发展的生力军。中国也在那场地震后不断提升防震减灾的科学技术,成为全世界第三个能预警地震的国家。
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对于那些需要抚平伤口的幸存者而言,足够煎熬,足够漫长。毕竟,故去的人,已经永远逝去,成为一道抚不平的伤口。那份伤痛不会因为物质、感情的补偿而稀释。而活着的人,更知生命的敬畏,更应不忘来时路。
历时十年,那场“5.12”汶川大地震的记忆,依然清晰如画。惟愿时间继续抚慰人心,还生命以尊严,还家园以安宁。
篇2:汶川地震11周年纪念的感想精选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有人说:“汶川是一块灾难的土地,留下了太多的惨痛与悲伤。”
可也有人说:“它同时是一片奇迹的土地,孕育了太多的爱与感动。”
在那里,有最纯洁无私的爱深埋在黄土里,在风霜岁月里经久不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人间最大的悲剧,也许就在十一年前的汶川;
这人间最伟大的母爱,也许也在十一年前的汶川。
5月13日中午,震后的北川县,救援队伍发现这位母亲时,她早已没了呼吸。
透过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这位母亲保持着一个奇怪的姿势,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好像整个人就要倒地不起,但她的双手倔强地扶着地面,支撑住身体,在地震的巨力中奇迹般地为自己身下留出了一个空隙。救援队长猛然意识到了什么,费力地将手伸进空隙,在她的身下摸索......
过了一会,他眼里含着热泪,高声喊:“还有个孩子!”
经历了一番艰难的努力,人们终于将孩子救出。
他躺在一条小被子里,大概三四月大,因为母亲身体的庇护,孩子毫发未伤。随行的医生准备给孩子做身体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被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打开屏幕看了一眼,发现屏幕上是早已经编辑好的一条短信: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孩子活下来了,在母亲身躯的保护下坚强地活下来了。
救援队里的人在看到这条短信后,几乎都红了眼眶,他们想不明白,孩子的妈妈是如何在编辑好这条短信后,还能用她单薄的手掌撑起生前那个姿势,给孩子留下一个空隙。
或许,这不需要被明白。
因为母爱,本来就可以孕育出看似不可能的奇迹。
篇3:汶川地震11周年纪念的感想精选
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了,曾经10来岁的孩子,有的还在深造,有的已经为人父母。时过境迁,但当时所有人的崩溃,仍然在梦中惊醒着当事人。
每当看到512的相片,看到512 的视频,几乎每一个看到的人都会流泪,这么多年了,仍然是那么的令人伤感。随着那些孩子逐渐长大,他们的伤感似乎仍然没有解除。
小A说那一年他15,正是青春好年华,她也是15,同样的青春好年华。但他说,她都不理他,他便惹她,她就骂他,用脚踢他。但他仍然乐此不疲,看到她恼怒的时候,就是他最开心的时候。他稍微笑了一下,当时就是这么混蛋。他以为他可以一直惹她,只要在一个班级,或者在一个学校。
但是那一年的5月12号,永远地改变了这一切。他说,那一年我15,她也15.他说,如今我26了,她仍然15,她永远那么青春,她的恼怒永远那么可爱。常常在梦中,还会被她一脚踢醒,他说,是她不原谅他呢!要一直踢他。
他说,踢就让她踢呗,但不要总是把他给踢哭了。在女孩子面前流眼泪多不好,多难为情,一点男子汉气概都没有了。因为总是把他踢哭,让他的白头发都长出来了,而她的秀发,依然如水,清澈而柔顺。她的眼眸依然带着对他的恼怒,那目光,依旧想要洞穿他。
11年了。他说他已经走过了太多的城市,见过了太多的人情冷暖,领略过太多的人事变幻。但是她,却不肯走出那间教室,依旧守着那间教室,似乎那是她的家一样,似乎那是她的闺房一样。她不舍得迈出那间教室,她就在那间教室一直单纯着,世间的一切腌臜都沾染不到她。她就一直清纯着,时间所有的爱恨情仇都沾染不到她。她就如女神一般,在那间教室安详着。
11年了,她拒绝长大。她要一直做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啊,在妈妈的怀抱中撒娇,看着妈妈甜甜的笑。但妈妈却盼着她长大,妈妈也想躺在她的怀中笑。但她却拒绝长大,她固执地不愿意长大,她固执地将自己凝固在青春年华。
当我们80的时候,你仍然15,你依然青春依旧!
2019汶川地震11周年体会
十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震降临到汶川。那一刻,多少人在瞬间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多少人在瞬间被埋入了废墟,多少幸福美满的家庭在瞬间支离破碎……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十年了,但是悲恸的记忆犹在。面对这场灾难,我们中国军人并没有畏惧,也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从容不迫地去面对。地震发生不久,部队官兵立刻行动起来,向灾区进发。道路不通的,官兵们就徒步强行。所有的官兵们都奋力抢救伤员,这不正是他们与人民在一起的最美誓言吗?他们,就是最可爱的人!
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渺小,在天灾的面前那么的不堪一击,可是,我们展现出来的毅力是如此的惊人,在废墟中兵哥哥用坚强的身躯守护着受难群众,军民之间的真情是如此的让人感动。
救灾部队的车辆一辆辆驶向灾区重地,那是人民子弟兵时时刻刻牵挂着受难群众的急切心情的最好证明,他们时刻挂念着人民群众,时时刻刻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安全。
兵哥哥展望着未来,他看见十年后的汶川一望无际的绿,还有绿荫掩映下一栋栋崭新又漂亮的小楼房,事实也确实如此。
兵哥哥用帅气的军礼向人们展示人民解放军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顶得上,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血性品质与责任担当,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难让全国同胞众志成城、携手并肩,灾难更加激发人们重建美好家园的决心和信心,灾难让我们更加的团结一心,爱在这一刻绽放了。
地震无情人有情,仁爱情怀可歌可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十年后的灾区如今已旧貌换新颜,在废墟上,一座座新房重建起来,让灾区人民能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今天兵哥哥手绘漫画回忆逝者,祝福幸存者更加幸福安康!
篇4:汶川地震11周年纪念的感想精选
十年前的今天,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发生了建国以来破坏力最强的一次地震,地震的强度、烈度都超过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8.0级的震级,烈度达到11度,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财产损失难以估计。
地震发生时,我正在某楼23层办公,当时感觉到座椅摇晃,起来看究竟发现站立不稳,头目眩晕,颇有点灾难经历的我意识到是地震。立刻冲到办公区,看到员工们都在四处乱走,于是就招呼大家进入楼层卫生间躲避,然后略等平静后引领众人从楼梯走下,进入附近的立交桥下避灾,附近都是高楼,一旦坍塌那可真是在劫难逃。
当时有传言是河北地震,又有传闻是西部某地,赶紧和家人联络,可惜网络根本接不通,等联系上后得知各地皆有震感,后来看媒体报道才知道是汶川发生特大地震,而且伤亡颇重,大家不由得心里为之担忧,纷纷自发起来捐钱捐物,分公司的同事还去现场送水送食物,一切不需发动,皆出自愿。
面对灾难,有英雄就有懦种,比如某记者“在现场报道”事件,“范跑跑”事件,“诗词文章失言”事件等等,引起广大网友的一致鞭挞。当然,更多的是闪现人性的光辉,地震发生后,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心系汶川,捐钱捐物,抢险救灾,各种感人事迹层出不穷、不胜枚举,军人无怨无悔,民众任劳任怨,不少企业尽力尽为,无数百姓匿名捐款,我相信,那时候,没有人想到名利,没有人抱怨,面对自然的威力,人类在灾难面前显得是多么渺小,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渡过难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灾难不再那么可怕,当世界稍微平静的时候,一些“聪明人”开始了算计,“表演者们”开始了演戏,捐款、义演、登报、上电视,忙的不亦乐乎。如果不是网络,二三十年前的一幕还会重演,拿着巨大的支票模型,说着煽情的话语,甚至还会掉几滴泪,出了名还赢了利。
万幸的是,信息发达的时代,一举一动都会有痕迹,作秀总会被揭穿,面目一定会被还原。随着不少“假捐”、“挪用”、“挥霍”、“贪污”**不断被网友们一一揭露,一些名人明星,在证据面前被剥得精光,虽然还是属鸭子的——嘴硬,可是其丑行却难逃道德惩罚,耻辱自然无法洗掉;更有甚者,某些慈善机构和协会,在聚光灯前失去了信誉,一些贪污救灾款的蠹虫被绳之以法,“举头三尺有神灵”,“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古训岂有错乎?!
毕竟,这些小人只是极少数,伪君子也不过三两年,大多数人的心是善良的,国人依然是团结的。十年回顾,真正要感谢的是我们患难与共、同一片蓝天的同胞们,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百姓,才筑起人心的万里长城;正是这些辛勤奉献的凡俗,才繁荣了经济的摩天大厦;正是这些坚忍不拔的民众,才能洒下坚强的种子;正是这些淳朴善良的人们,在传承着古老优秀的血脉。大江东去,泥沙俱下;沉渣泛起,鱼龙混杂,然而总的趋势是不变的,那就是时代在向着美好进发,社会在向着进步开拔。
十年弹指一挥间,沧海桑田多变幻。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过去的十年,有多少记忆值得怀念,有多少教训需要永记心间?感人事迹自然永得流传,催人泪下的故事铭记心间,教训有几人在谈?亡羊补牢何时才能完善?
灾难的教训很多,其中有一条,那就是有人云“人定胜天”,我认为应是“顺势为善”。人与自然,讲究和谐,人类是自然的一份子,那些强调人定胜天的只不过是重在精神,在实际改造和适应自然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意识到自然的威力,不能依仗技术进步就可以为所欲为,不要以为生产力发达就可以随意改造。自然是个整体,人类只是局部,过于追索过于掠夺就会适得其反。
这些年人们为了致富导致资源环境改变,地表植被破坏,毫无计划的掠夺自然资源,理所当然遭到自然的无情报复。在现代化机械面前,似乎没有谁能阻挡,大山被挖空,湖泊被填平,森林被砍伐,水源被污染。富是富了,腰包鼓了,可是灾难却不期而至,面对自然的报复,成吨的金元宝挡不住山洪,整箱的钞票禁不住水泡,摩天大楼在地震之中摇摇欲坠,豪车别墅在海啸面前瞬间被摧。只有发生灾难,人类才意识到自己的弱小,只有面临祸患,人类才感受到自然的强大。一切的源头,虽然有其自然规律,然而不少皆因人类贪婪的欲望造成。
灾难也许不可以避免,却可以预防,针对自然,我们要有序开发、合理利用,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将祸患消弭于无形,将灾难损失降到最低。就拿地震来讲,一则加强预报预测研究,再就是对建筑物进行加强加固,这些年的建设高潮,造就了不少奇迹,也产生了不少豆腐渣,墙歪歪、房危危、楼脆脆、桥倒倒时有报道,这是拿人民的生命在开玩笑,面对灾难,本来有生的希望,却因为贪婪的欲望、缺德的质量,不但没有起到保护作用,反而是加重了惨剧的发生,这才是最大的犯罪,然而,不少问题工程却随着时间的流失不了了之,烟消云散。
过去的十年,国家变得越来越强盛,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翘楚,人们整体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然而基尼系数也在持续走高,未来的发展还面临着多重压力,然而相信国人智慧,一切都会迎刃而解吧。
逝去的十年,从个人来讲,从喋喋愤青年,变成讷讷油腻男,口干舌燥的结果就是:青丝间华发,额头皱纹生,不解尘世味,只因处其中。
汶川地震十周年祭,逝者长已矣,生者当铭记。希望我们国家以后再不要发生类似灾难,希望我们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希望我们的亲人朋友同事都能够幸福如意。
篇5:汶川地震11周年纪念的感想精选
今天是5·12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回望,缅怀,期许,当此“十年之祭”,望川不忘川,天涯共此时,十年很短,石火光阴,转瞬即逝;十年也很长,长到当年经历这场灾难的人都染上了岁月的痕迹,当初冒着生命危险不顾自己的一切,勇救下两名同学的林浩,如今已经长大成人,进入演艺圈,在地震中失去母亲和两位女儿的,蒋敏依然在前线救人,相似重新拥有了完整家庭!她的这种精神是多么的坚强,她当时的感觉是我们无法体会的。
国家对国民的守护,底线目标也在于此:力所能及地保障每一个人都拥有这样一份简单的美好、日常的幸福。但是直到现在整整了,但是有些人,还是无法面对现实,无法从阴影里走出来,但是许多人都会过正常人的生活!也许曾经有梦想的人,汶川地震发生后也许会破灭了吧,不过我相信也是会有人会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的,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
汶川是多么好的地方啊,那里有山有水,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可是这无情的地震却把这美丽的地方给震没了,就短短的一天,这个美丽的地面就变成废弃了!当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都在祈祷,连外国人都在帮我们祈祷,还有那些被压在房子下面的同胞们!你们辛苦了!
曾经有位著名哲学家说过,当年在面临死亡的那一刻,一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都归到了零点,然后,由此重新发现日常生活的意义。汶川地震确实就这样在哲学意义上,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观。还有在你面对死亡的那一刻你第一印象想到的是什么?
十年了,中国社会的这份成长,无疑是对逝者的告慰,也是对生命价值最好的称量。
时光流逝,生活继续!在今天,我们祭奠汶川地震中的逝者,是为了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也是为了铭记真正的价值,为了每一个普通人都有稳稳的幸福。
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个5月12日汶川大地震
篇6:汶川地震11周年纪念的感想
十年前,汶川大地震使数万鲜活的生命瞬间陨落;十年后,当我们纪念这场大地震时,不只是祭奠那些逝去的生命,大地震带给我们除了苦难,除了哀恸之外,更带给我们深刻的人生感悟:转眼间过去了十年,也是可以让一个被毁掉的地方得到重建,却无法抚平失去情人的痛苦,也无奈大自然的一些天祸来临
首先,大地震让我们感悟到: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震灾发生后,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同胞的生命,不抛弃不放弃,这是珍惜生命;国家第一次为了遇难同胞设立国家哀悼日,五星红旗为苍生而降。汶川大地震,使人性的光辉得以高扬,使以人为本真正成为共识,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在今后,我们更应该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和权利。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应作为政府施政的基本理念、出发点和归宿。大地震使人们意识到活着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但要有尊严并且幸福活着,就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和权利,将人放在最优先发展的位置上。
其次,大地震还带给我们的另一感悟:公民意识的加强和公民志愿精神的成长。汶川大地震后那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那些参与救援和重建的普通人,那些参与救援的士兵、医生、志愿者,那些至今还在灾区辛勤劳作的各个行业的建设者。正是这些普通的劳动者,成为危急时刻最可靠的力量,成为救灾和重建的生力军。不仅是出于爱心和同情,更重要的是出于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从单位、企业、民间组织到个人,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抗震救灾、慈善赈灾以及灾后重建中,志愿者们成了真正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群。
这一切,都充分表现出了公民的团结合作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责任精神,表现出了公民意识的加强。 回望这一年,汶川大地震令我们感悟的还有很多……所有这些,都是在重塑着我们的人生价值观,重塑着我们的公民意识,重塑着我们的心灵。所有这一切,都将激励着我们今后要更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科学合理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为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篇7:汶川地震11周年纪念的感想
《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已上映多年,记得第一次观看时我只有11岁,不能理解它的深切意义,甚至认为这是一部讲述灾难的电影,有点恐惧。然而当我今天再次观看,我流泪了,不再是恐惧,而是内心被影片的画面,剧情所震撼。地震发生的23秒中,地面在动摇,房屋被撕裂,人们在惨叫,唐山瞬间被昏暗所笼罩,那种视觉冲击强烈震撼了我的心灵。23秒过后,黑压压一片,全是废墟。这时一个母亲趴在废墟里,钢筋水泥板压着她的两个孩子,一端是龙凤胎姐姐,另一端是弟弟。救援者只能救下一个,到底要救谁?这让母亲如何抉择?
同样,这也是影片留给人性的难题。“救弟弟”这三个字从母亲口中艰难而绝望的喊了出来,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听到这几个字,默默流泪了,嘴里呢喃叫着最后一声“妈妈”。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活了下来,对于母亲,儿子,女儿都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这是一道无解的人性难题,不是故事无解,而是人性无解。这也是冯小刚导演拍这部影片所遇到的真正难题,人类要如何面对这种灾难所带来的人性扭曲?母亲活着,却注定难以逃脱内心的谴责;弟弟活着,充满了对姐姐的愧疚;而姐姐活着,却从此困在“救弟弟”的阴影中。我流眼泪,是因为我看到了地震灾难带给人类的不止是身体上的种.种伤害,更是精神上的百般折磨;不仅伤害了生命,更是摧残了心灵。虽然这部影片从开始到结束都充满了无助,无奈,绝望和感动,但也不乏幽默元素,这正是冯小刚导演擅长的,比如儿子的那句“这里鸡不缺,蛋也有的是”还是让人忍俊不禁。
电影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这些细枝末节处处渲染了情感,一次次带给人们内心深处的震撼。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母女相见的场景,母亲知道女儿要回来,包着饺子手在颤抖,不停地颤抖,女儿回来了,虽然已经原谅了母亲,却迈不出心里的那道坎,叫不出“妈妈”这两个字。来到墓地,弟弟拿出坟墓里的课本,此时情感已经上升到了极点。“妈”,这一声是发自内心的呐喊。女儿原谅了妈妈,母女两个抱在一起痛哭不停,就这样,影片结束了。冯小刚导演用她娴熟的功力,无论是大地震中的灾难表现,灾难场面,还是剧情的推动发展,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观众正是因为自然而然的剧情发展,更能够设身处地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相互呼应,就会融入到角色中,就会感悟人性的复杂世界。人们流下的泪水,实质上是对自己人性的一次净化,思考独立人性的善恶与美丑;泪水洗涤了人性中的杂质,让我们的心灵更纯净。
我们国家经历了各种苦难和灾难,人们保存了这些苦难记忆,这些记忆对于一个民族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的汶川地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关于汶川大地震影片中的救援场景和唐山地震截然不同,可以说有了天壤之别,整个民族对待灾难的态度日臻成熟,众志成城,真正诠释了“地震无情人间有爱”这句话。灾难后的心灵重建更是重要的一环,温总理的一句“大难兴邦”说出了其中的真谛。面对地震,我们对它毫无提防,它总是突然来临,唐山,汶川,还有玉树地震,人们不愿面对这些灾难,却要用更残酷的方式面对历史的警醒。
《唐山大地震》发人深思,地震对人类肉体的伤害可以用时间去治愈,但是带给人性心灵上的重创却难以愈合。它就像一部寓言,讲述了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人有感却难发,因为那种情感像一股力量强烈的震撼着人类的心灵,无法抗拒。这是我第二次观看这部影片,多年以后我还会观看,也许那时我会有更多不同的感慨。当然,感悟过后,我会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篇8:汶川地震11周年纪念的感想
205月12日,一场8.0级地震瞬间袭击了四川省汶川地区。顷刻之间,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浓大地撕裂。这次天灾,使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倒在瓦砾之中。当天晚上,温总理赶到灾区,亲自赶到了现场进行抗震救灾的部署工作。汶川地震惊动了世界,灾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了包括我在内13亿中国人的心。通过这次灾难,也教育了我们,让我们到了锻炼。
我深深领悟到跟大自然相比,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其实什么也不是。在救灾中,也看到了由于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严重,加大了救灾工作的进展难度,而难度的增大正是人类随意破坏自然所造成的。所以,在灾难中,我明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人类要想使自己的文明永远地延续下去,就必须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要不然将会有更多的灾难降临到我们的头上。
如果汶川地区的地质灾害少一点,营救工作就会顺利很多,也就会减少更多伤亡。在强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今后将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当13亿中国人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的时候,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任何灾难都是可以战胜的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灾难发生后,全国人民都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共同为灾区的人民祈祷.
我看到了中国人的传统的优良品德就像一个外国记者说的中国人在那一刻由一盘散沙变成了一块无坚不摧的钢板。我们孩子面对这样的灾难,除了默默祈祷外,还能做些什么呢?相比地震中的人民,我们是多么的幸福,那么为什么我们还不好好的读书呢?我们新一代青年应该要比先辈更强,就应该用自己的实践来证明我们是很有作为的一代。
2019汶川地震11周年体会
5.12是一个令每一个中国人都难以忘却的日子,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令千千万万个本是幸福美满的家庭转瞬家破人亡,无数鲜活的生命片刻之间消逝在了这片美好的土地上.
在地震发生后,政府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温家宝总理于当天就亲自赶到了现场进行抗震救灾的部署工作.全国各地的人也纷纷踊跃地捐款,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在这次灾难中,我才领会到跟大自然相比,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在大自然面前,人类什么也不是.在救灾中,由于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严重,导致救灾工作的进行难度很大。而这些自然灾害正是人类随意破坏自然所造成的。我明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人类要想使自己的文明永远地延续下去,就必须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要不然将会有更多的灾难降临到我们的头上。如果汶川地区的地质灾害少一点,营救工作就会顺利很多,被就活的人也就会更多。在强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今后将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在这次灾难中也能看到我们政府的优越性。地震发生第一时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到现场指挥救灾工作。中国共投入了10几万的兵力,空军,海军,陆军,全体救灾官兵 都不分昼夜抗战在第一线上,不到最后关头绝不放弃.为了救灾,政府出动了一切能用得到的设备,一切都为了人民的利益着想.身为中国人,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我们社会主义的先进性,我们党的先进性.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灾难发生后,全国人民都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共同为灾区的人民祈祷.我看到了中国人的传统的优良品德就想一个外国记者说的,中国人在那一刻由一盘散沙变成了一块无坚不催的钢板.
我们大学生在这样的灾难面前,除了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外,还能做些什么呢?相比地震中的人民,我们是多么的幸福,那么为什么我们还不好好的读书呢.我们新一代青年应该要比先辈更强,我们不能总被先辈说我们80后是垮掉的一代.我们应用自己的实践证明我们80后也是很有作为的一代,要学抗战在灾区第一线的80后们,向祖国,向世界证明我们这一代并不差.
篇9:汶川地震11周年的心得感想精选
缅怀伤痛,是对生命应有的姿态,更是为了更好拥抱明天,砥砺前行。死者长已矣,生者或余悲。但愿逝者能忘却地震来临瞬间的惊悸;但愿生者谨记生命力量的坚韧与伟大、人间大爱的无私与朴实,珍惜当下,奋力前行。
十年前的汶川大地震,天崩地裂,山河倒转,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曾经秀丽的山川,变成了一片废墟,这里已经成了人间炼狱 。撕心裂肺的哭喊,轻声无助的呢喃,响彻这片天地。很多家庭因此而伤痕累累,很多的人失去了至亲至爱的家人。这次大灾难,让人们铭记于心,也让人们学会了坚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国家的关心下,在全国人民援建下,大家团级一心众志成城,组成团队为灾区的重建工作而努力。近十年过去了新的新的汶川县城重新矗立而起,时间已经抚平了人们心里的创伤,当年因灾难继续向着自己梦想奋斗的人,已经成功的实现了理想。站在人生新的一个高度,在属于自己的路上前行,祝福他们。
.5.12,中国人永远难忘的日子。北川,那场强震中受灾最重的地区。即便山河破碎,中国人还是挺直了脊梁。或许我们在自然面前依旧渺小,但我们绝不屈服。众志成城,筑成了今天的新北川。
5月12日14时28分,天崩地裂,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如今,十年了,时间的沉淀或许可以抚慰伤痛,但那段想起便泛泪光的记忆,却不曾褪色。
汶川地震过去了,满屏的汶川记忆,一种集体痛感依旧在。失去亲情友情爱情同胞之情的烈度太大,时间装不下,躯体也装不下,这块大地上依然有心灵的余震。对逝者最好的纪念还是生者更幸福,否则悲伤只在表面流淌。只有家园更坚固,生灵更平安,才是真正的重建。祝福汶川,平安中国!
“那年我大你两岁,今年我大你十二岁。”十年了,时间可以抚慰伤痛,却抚不去思念与记忆。今天,一起传递这条微博,祭奠每个逝去的同胞,也祝福这座重生的城市。汶川加油,一切安好。
篇10:汶川地震11周年的心得感想精选
一转眼,汶川地震过去已经有十年了,十年的风风雨雨,十年的艰难险阻,十年的尘世浮沉,换做是别的事物,或许我早已忘记,但时至今日,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发生的场景依旧像一幕幕清晰的画面映照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时正上初三,中考的压力迫使我们一个个都如绷紧的弓弦停不下来,一心一意用在功课上,大家都以为那一天会和平时一样背书、上课、看书、做题度过,但天倾地覆的一声巨响打破了大家的认知,教室里摇摇晃晃的吊灯与颤颤巍巍的桌椅都显示了地震的到来,但因为那时候惊慌失措的我们对于地震没有什么清晰的认识,最后还是因为我们的英语老师的提醒方才急忙忙疏散逃生。这还只是远离震源中心的我们的直接感受,通过后期在电视、网络、手机上的新闻报道了解到了震源中心汶川的实地场景,遍地的瓦砾,倾斜的楼体,崩塌的建筑物残留,那一张张触目心惊的图片横贯脑海,伴随着主持人的脚步我们看到了灾区现场的场景是多么的惨绝人寰,罹难者的遗体被尽数掩埋,能辨认遇难者身份的家属自然悲痛莫名,那些生死不明行踪未定的遇难者家属更是呼天抢地痛不欲生,那段时间,全国都被死亡的白色覆盖。
那天之前,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是地震,那天之后,全国人都知道了地震是什么。
救灾活动刻不容缓,国家机器这个庞然大物在第一时间启动了紧急预案,在第一时间、第一时刻、第一人的姿态出现在救灾现场。灾难发生后,国家立即组织搜救队,驻地武警、消防、公安等公职人员全部动员参加灾后救援,民众也自发组织捐款捐物,更有甚者直接前往救援现场自发救援。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有五个农名工兄弟在收到消息后,星夜赶往灾区参加救援活动,他们或许没有太高的学识,但这种捐躯赴国难紧要关头挺身而出的精神是所有人的典范,他们只是救灾人员的一个缩影,救援的队伍也绝对不止这么一个,还有成千上万的普通民众参与了这次救援活动,他们或许没有留下名字,只是默默地为救灾活动出资出力,他们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对国民的关心留在了那片土地上。国难当头,我们没有被天灾击垮,反而更加迸发了国人自信心与凝聚力,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救灾需要的物资设备很多,单靠国家临时抽调根本满足不了广大灾区民众的需求,为了尽早救出被困群众,尽快安抚灾区人民饱受伤害的内心,国家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捐资捐物。国人们纷纷慷慨解囊,面对天灾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为灾区民众带去了生存下去的必需物资。
据统计,面对灾后重建工作,中央财政总计安排了超过3000亿元的灾后重建基金,倾全国之力从各方面给予了大量支持,一场动员范围最广、投入物资之大、建设速度最快的灾后重建工作在灾区迅速展开。根据2008年6月18日颁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文件要求,全国19个省市以不低于1%的财力对口支援重灾区3年。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重建方案确定后一星期内,来自祖国各地的援建队伍全数到齐,设计、规划以及施工队陆续到达,这些援建队伍里有来自建设北京奥运会体育馆的主力,上海世博园修建的精英,还有唐山大地震后参与重建的优质企业。
逝者已矣,物是人非之后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依然存在,大家只是将它深深藏于心底。汶川地震震倒的是建筑物,震不倒的却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在灾后短短的两三年里,援建队伍已经基本上完成了重建家园的任务。而这一切还没有结束,灾区人民充分利用援建活动带来的工作机会,依靠勤劳肯干、踏实努力的工作态度不仅恢复了震前的经济生产水平,在随后的几年里还将当地的GDP推到了一个新高度。
十年生死两茫茫,汶川地震已然过去了十年。十年前,我是一名即将参加中考的考生,十年过去了,如今的我已然迈上了工作岗位。有过那种从死神魔爪逃生的经历的大家想必更加明白,生命不能虚度,经历过汶川地震的我们更加明白生命的可贵。我们每个人不仅要好好活,更要将已故亲属的那份精彩活出来,以此祭奠那些在灾难中丧生的罹难者。
2019汶川地震11周年体会
不知不觉间,11年过去了。
又是这个日子,国际护士节,代表着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
历史没有假设,却有巧合。
11年前,在那个下午,你,身处何地?与谁一起?
大半个中国的人们,都感觉到脚下或多或少的摇晃。
当人们意识到,这摇晃的源头,竟是一个点……
所有人的心,都在往下沉。
我们在心里做了最坏的打算,但,消息传来……
从未忘记
2008年5月12日
14时28分04秒
大地震颤,山河破碎
8.0级地震,近7万人遇难
满目疮痍,举国同悲
11年了
我们从未忘记
那一地的残垣断壁
掩埋了书声琅琅的校园
和饭菜飘香的家
11年了
我们从未忘记
瓦砾之上的寻找和等待
那哭喊饱含悲伤、绝望
痛彻心扉
11年了
我们从未忘记
废墟之下那些渴盼的眼神
灾难固然可怕
生的意志却比死亡更加强悍
救援!!救援!!
紧急!!紧急!!
他们,逆行
奔向坍塌的房屋
搜寻生命的迹象
他们,飞跃
直降支离破碎的大地
带着争分夺秒的信念
他们,托举
用身体搭建人梯
护佑危难中的生命
还有
医生、消防官兵、
警察、志愿者……
以及未到现场的每一个你
国有殇,谁都不曾置身事外
在挤压的瓦砾中
从死神的黑手里
生命的奇迹
在灾难的底色上不断闪光
即便山河破碎
中国人始终挺直脊梁
或许在自然面前依旧渺小
但我们绝不屈服从未放弃
因为记得,所以怀念
逝者已安息,生者更加坚强
新生
11年时间过去,伤痛逐渐淡化,但我们未敢遗忘。
北川老县城在经历了2008年大地震后,还在2013年遭遇过一次严重的洪涝灾害,如今成为了地震遗址,供全国各地民众前来凭吊。在北川县城地震遗址里,还留有当时损毁的汽车。遗址23公里外,新建的北川县城已然屹立。
映秀漩口中学的宿舍楼遗址已经长满青草和灌木,岷江河水在汶川的大山之间蜿蜒流淌,远眺可见皑皑雪山,许多地震时候的痕迹已悄然被植被覆盖。地震后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将北川县漩坪乡完全淹没,直至近些年水位退去后,才见到部分建筑的屋顶。重建的映秀镇也已恢复繁华。
2019年5月11日拍摄的5·12汶川地震震中映秀镇,这座群山环抱之中的小镇如今重获新生。
为了永远不忘记
11年了,那时候,没有微博也没有微信,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带来铺天盖地的消息里,是难以承受的伤痛。
那时候,没有随手可用的无人机,解放军空降兵15位勇士,冒着生命危险强行空降。
科技时时更新,社会不断发展,但这场灾难不能被遗忘,也不应该被遗忘。
都说,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难,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
山川抚平伤痕,汶川走向重生。
2008年5月12日已经过去4017天,可我们从没忘记每个瞬间。时光流逝,生活始终要向前。比思念和悲伤更要紧的,是继续生命的意义。
【汶川地震11周年纪念的感想精选】相关文章:
2.汶川地震诗歌
3.汶川地震作文
4.汶川地震感人事迹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