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被调查本科生弃考研忙就业
“云舒”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过半被调查本科生弃考研忙就业,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过半被调查本科生弃考研忙就业,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过半被调查本科生弃考研忙就业
过半被调查本科生弃考研忙就业
“700万毕业生,仅约3成的签约率”、“高考学生欲报新闻专业,采访记者当场阻止”、“专家建议税前2400元以上的月薪即可接受”……不管是求职还是找实习,这个就业季都有双重阴影,一是经济环境不太景气;二是研究生取消公费,也让更多学子决心投身职场。昨日,某招聘网站发布《大学生实习反馈调研报告》,结果显示,逾半数大学生认为自己选择实习、求职是受到了“研究生取消公费”政策的影响。
笔试考第一也不想读研
2月,国务院出台研究生取消公费的新政,而近期调查显示,在有过实习求职经历的调研样本中,53.1%的大学生认为实习求职受到了研究生取消公费政策的影响,15.4%的大学生认为研究生取消公费对其参与求职有很大影响。
“研究生学费一年1元,如果家里条件一般,肯定会受影响。”昨日,家在辽宁、异地求学的张蕾对辽沈晚报、北国网记者表示。张蕾目前在南方一所高校拿着奖学金读研,堪堪避开了“取消公费”这一年。她告诉辽沈晚报、北国网记者,这一年研究生笔试前,她的一个学妹打来电话咨询“该不该读研”。“她本身家里条件不是特别好,父母年纪也很大了,后来她笔试考了第一,但还是犹豫是否要读研,因为目前的经济压力、未来的就业压力都很大。”
三年费用相差4万余元
“我们这里研究生学费一年7500元,自费读研的人需要全交,平时没有补贴;二等奖学金免学费,研一、研二每月有300元的补助,研三涨到600元/月;一等奖学金的学生同样免学费,研一、研二每月会领到500元,研三则是800元。三年下来最多会差4万多元。”在大连理工大学读书的孙同学对辽沈晚报、北国网记者表示。
孙同学说,在新政出台消息公布后,他们同学之间也讨论过这个问题:“有人认为,实力强一些的学校在取消公费后,会扩大奖学金的比例和额度,但毕竟也是猜测。”
放弃考研者只剩春招机会
“文科专业今年招聘形势并不好,但很多人还是选择求职就业。”昨日,在辽宁大学读本科的赵同学对辽沈晚报、北国网记者表示,从她们专业的历史就业情况来看,很多人选择行政类工作,“我们觉得这类工作对能力的要求大于学历,在读研性价比不高的情况下,还不如先在工作中磨炼三年值得。”
新政出台时刚过去年的“秋冬招聘季”,不少放弃考研转而找工作的同学只赶上了刚刚结束的春季招聘会。辽沈晚报、北国网记者昨日采访了几位参加了今年招聘会的同学,他们表示,春招来的企业从规模和知名度来看,普遍没有去年秋招的`好,但求职竞争仍很激烈。
一位不愿具名的同学称,他们学校应用物理专业有个班,秋季招聘时只签了两个人,其中一个还是家里帮着找的工作,很多同学现在还在投简历。
更多求职者选择返乡就业
同时,外地知名企业来辽宁招聘的机会锐减,也让很多同学倾向于在家乡或学校所在地寻找实习和就业机会。家住沈阳、今年毕业的杨同学表示,他曾去北京面试了一个还不错的国资公司,但并不提供编制和户口,薪水也不比沈阳有竞争力,所以最终还是和沈阳一家IT企业签了合同。
调查显示,36.5%的20毕业大学生愿意留在家乡,仅有不足两成的大学生倾向于在一线发达城市寻求实习和就业机会。
篇2:调查称过半考研者目的明确 不为学业为就业
“现在找个合适的工作太难了,不如一边读研,一边找,可以增加点砝码。 ”昨天,被问及考研目的时,大四学生小何说。考研不是为学业有所建树而是为就业,全国165.6万名考生参加研招再创的历史新高,让人反思“考研热”。
现状1 工作难找 匆忙考研碰运气
小何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他承认在大三之前从来没有考研的念头:“马上就要毕业了,我才发现想找一个合适的工作不是一般的难。 ”在无数次碰壁之后,他也和很多同学一样,自然“打起了考研的主意”,“学校里像我一样匆忙决定考研的不在少数,大家都想碰碰运气,如果运气好的话,就可以一边读研一边找工作了。 ”
现状2 就业“门槛”高“被逼”考研
“不考研行吗?现在进市内的小学当老师都要研究生学历。 ”一位考生在接受采访时说。
事实上,因为研究生的持续扩招,近年,硕士博士已经基本成为就业市场的主力,本科毕业生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就业竞争力一年不如一年。国家机关、高校、国企、知名外企招聘门槛抬高,对学历要求严格已是常态,而这种态势仍有蔓延的趋势。
数据 全国165.6万名考生备战研招
记者从省招生部门了解到,20考研人数比增加了5353人,这是辽宁省研究生报考人数连续第四年增长。考生数量较集中的地区有大连、沈阳、锦州、鞍山、抚顺等城市。全国报考我省域内47个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考生共有78900人,比20增加了5192人。
大连市招生办说,经现场确认,参加2012年研究生考试最终报考人数为19637人,比去年增加1176人。其中参加全国统考类的考生为15855人,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等其他类别考生3782人。
从全国来看,情况大致相同,共有165.6万名考生已确认报名参加明年研招,比今年又增加14万余人,再创历史新高。害怕进入社会2.4% 因专业兴趣而希望继续深造23.7% 希望能够换专业6.8% 提高日后就业竞争力63.8% 其他3.3%
调查1 害怕进入社会 部分人重回大学
大连大学的一个课题小组日前在大连5所高校做问卷调查,形成报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小组成员邬将在展示这份调查报告时指出,数据表明,大部分同学考研的原因是为日后工作着想,并非是想要在学业上有所建树。换言之,如果就业的压力不是那么大,或是大学期间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那么一些同学就不会选择在大学毕业之后又迈进大学的校门。“有2.4%的人是害怕进入社会而考研。 ”
篇3:调查称过半考研者目的明确 不为学业为就业
鉴于近年考研热一浪高过一浪的现象,这次问卷调查特别设置了一系列关于研究生就业的'观点,不少人、特别是大四正在考研的人对此给出了回答。对本次调查的结果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考研热的出现和持续升温与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紧张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很多大学生选择读研并不是为了学业上的探索,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二,读研为大学生走上社会提供了一个适应期和缓冲期。研究生的学生生活和本科生有很大差别,接触社会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提高,不少研究生的生活是介于社会和学校的中间状态,既在学校完成学业和研究生计划,又通过各种形式积累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由此可见,研究生究竟“研究”啥,很多人并不清楚地知道,而只是把它当成就业的砝码。
/kaoyan/ ◆【过半被调查本科生弃考研忙就业】相关文章:
1.大学生就业实践状况调查研究-基于兰州大学本科生就业实践状况的调查
2.关于就业调查方案
8.中文考研就业前景
10.考研升温折射就业压力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