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大学才不浪费分数
“喜欢可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如何选择大学才不浪费分数,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如何选择大学才不浪费分数,希望大家喜欢!
篇1:如何选择大学才不浪费分数
志愿填报工作是第二次高考,填好志愿可以事半功倍,不浪费考生辛苦考出来的每一分。但志愿填报工作一定不能等成绩发布后才进行,不然容易手忙脚乱,陷入纠结,无法做出最佳选择。志愿填报一定要从现在起就开始着手准备:根据各自所在省份的预测分数线与考生的估分,先进行模拟填报,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若干志愿,等正式成绩发布后便可从已有的目标中进一步筛选。
那如何确定适合自己的志愿呢?可以按照以下五步确定志愿。
一、充分了解录取政策
充分了解教育部和自己所在省级招办公布的录取政策:
1、教育部制定的主要招生政策规定
2、填报志愿的方式:是否平行志愿?平行志愿不同批次每个志愿可以填报几所高校(只有北京第一志愿可以填报A、B两所高校,其余省(区、市)可以填报A、B、C三所以上),每所高校中可以填报几个专业志愿等(各省(区、市)规定3~6个不等)。
3、高考加分政策。
4、根据高校招生计划与考生分数所划定的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5、投档录取模式等录取政策。
二、与省级批次线对比
将自己的高考成绩比对省级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1、通常考生所在的省级招办会将不同高校分为不同的录取批次,分期依次完成招生录取。即:根据高校的招生计划与本省(区、市)考生的分数成绩,分批次通常按120%的比例划定每个录取批次各科类的录取控制分数线。
如:科类一般分为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体育类;批次分为提前批、本科一批(俗称一本)、本科二批(俗称二本)、本科三批(俗称三本)、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等。
2、各批次各科类的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招生录取的重要指标。考生将自己的高考成绩来比对,达到了哪个批次分数线,才能选择对应批次的大学。
例如:你的高考分数(含加分)达到了一本线(俗称重点线),你就可以选择一本大学;你的高考分数超过一本线越多,就可以选择实力更强的名牌大学。
三、与大学分数线对比
将自己的高考成绩比对相应批次大学的往年录取分数线
1、详细了解大学当年的招生计划和录取情况。
由于每年每所大学的录取线和每个专业的录取线是根据报考该校的考生人数的高考分数,按照该校在该省(区、市)的招生计划,从高至低划定的。可将感兴趣大学近三年的录取情况汇总制表,一目了然。以利于分析趋势、比较实力、心中有数。
此时,考生应关注两个分差:其一是大学往年录取线与省批次控制录取线的分差,即高校录取分数线减省批次控制录取线所得出的差值,体现出高校录取线的相对位置;
其二是考生高考成绩与省批次控制录取线的分差,即考生高考成绩减省批次控制录取线所得出的差值,体现出考生的相对位置。
二者结合可以预测高校录取线,衡量和评估考生实力。比如北航在天津市近几年录取线高于重点线100分以上,如果考生高考成绩高于天津市重点分数线100分以上,其实力就与北航录取线相当。
此外对于竞争度高的热门大学,考生为稳妥起见,还可以查看高校平均录取分数线减省批次控制录取线所得出的差值,增加宽余度,提高保险系数。
A当高考成绩刚刚达到该大学近几年(建议3~5年)的录取分差波动范围之内,只能选择大学中分数较低的冷门专业或服从专业调剂。
B当高考成绩超过该大学近几年(建议3~5年)的录取分差波动范围时(一般超过10分~15分左右),可以选择大学中分数中档的不冷不热专业。
C当高考成绩远远高于该大学近几年(建议3~5年)的录取分差波动范围时(30分以上):可以选择该大学中分数高的热门专业。
2、详细了解感兴趣大学的基本情况。
可以通过浏览大学的网站、参加大学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所在省市举办的招生咨询会、面对面咨询、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报考指南、《招生章程》等各种形式全面了解大学,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等诸方面信息。
3、详细了解感兴趣大学的招生政策及录取规则。
以大学发布的《招生章程》为核心,详细了解调档比例、加分政策、专业录取、相关科目要求、身体要求、外语语种要求、男女生比例等等各方面信息,重点关注高校对于进档考生进行专业录取时制定的规则:
A分数优先,无专业级差。即按进档考生分数从高至低依次进行专业检索和录取,不设专业极差。如果考生所报的几个专业志愿已录满,计算机则按录取程序待所有考生检索录取完毕,将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录取到未录满的专业,不服从的列为“退档”。目前一本大学专业录取以此模式为多。
B分数优先,设专业级差。与上述模式不同的是,按进档考生分数从高至低依次进行专业检索和录取,设专业级差。即若考生未达到第一专业志愿录取分数要求的,需要减掉几分(称谓专业级差),再去检索其是否达到第二专业志愿要求,不同专业志愿之间的专业级差可不同,一般在3~5分之内,如北京师范大学是2、1、0、0,四川大学是3、1、1、1。主要是提醒考生填报专业志愿要拉开梯度,防止扎堆填报某一专业。
C志愿优先。即高校对进档考生分别按第一、第二、第三等专业志愿从高分至低分进行专业检索与录取。
四、定位自己的排名 预估录取线
将自己的高考成绩比对本省(区、市)和本中学考生的位置,预测大学的当年录取分数线
1、高考成绩体现出考生的竞争实力和在博弈群体中所处的位置。因此,考生不能单纯以大学往年的录取分数生搬硬套,还要关注自己在全省(区、市)的排名情况及相对位置。
例如北航往年在大部分省份录取的是前1000名的考生。同时,考生还应关注自己在本中学考生中的排名相对位置,了解往年与自己实力相当的考生考取了哪些大学?以利于准确定位大学,排除每年考生实力不同、考题难易程度不同产生的不定因素,防止以“分”套“分”的片面定位。
2、考前填报、估分填报、出分填报,不同时间填报志愿采取的对策不同:
A考前填报——依据自己平时学习成绩和竞争实力及相关资料填报志愿;
B估分填报——依据高考后的估分,参考平时学习成绩、竞争实力及相关资料填报志愿;
C出分填报——完全依据高考成绩及相关资料填报志愿。
五、根据自身情况定位
综合个人情况,科学选择定位
考生还应以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倾向、理想志向、实力水平等的个人实际出发,结合自己应对大考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仔细读懂本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编印的当年《高校招生计划专业目录》、往年《高校录取分数统计》、当年高校《招生章程》等必备的高考资料,科学合理地选择大学、选择专业。
篇2:文科生选择哪些专业才不后悔?二本分数能上一本大学吗?
文科生选择哪些专业才不后悔
现行高考中,理科考生可报考66%的专业,文科考生只可报考约34%的专业,可见,文科生的专业选择面远远小于理科生。如果您还是文科中的男生,那么可供报考的专业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文科男生,该如何选择专业呢?
文科专业中有不少专业就业率非常高,成为文科男首要选择。根据部分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以下8大类专业中就业率较高的专业。
(备注:由于样本数量等的差异,就业率可能会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有些男生确实不喜欢文科专业,能不能报考理科专业呢?我国的有些专业,是文理兼收的。这里为那些不喜欢文科专业的文科男生,提供了转科进理的机会。
比如:
医药类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针灸、护理等;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等。
农学中的园林、园艺等专业,个别院校会有文科计划。
理学中的心理学类,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西南大学应用心理学等,也招文科生;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每年在本一批次都在四川招文科生。
工学中基本都是理科生的天下,但个别院校的工业设计、城市规划专业也会在文科中招生,但招的很少。如北京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华中科技大学的城市规划等。
提醒文科男生的是:文科内部不同专业就业也不一样,一般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就业情况相对更好。其实,只要你好好学习,多参加社会实践,自身综合素质高,不管什么专业,就业都是不成问题的。目前就业固然不容易,但是关键还在于自己!同时,后,国家部分省份实行文理不分科,3+3等高考改革,将大大拓宽了文科生的专业选择面,也许不久的将来,文科生再也不用为有限的专业选择而纠结了!
案说志愿填报:二本分数能上一本大学吗?
高期望是我们所有人的正常心理动机,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同样得以表现,就是说二本的分数还想上一本的大学。从高报理论研究和业务实践中来看,这是一个使考分价值增值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
低分高就,让考分价值增值、升值,多年来我一直在实践着,每年的案例不下几十个。
在每年的考生实际情况中,按照平时成绩完全可以超越一本线,或者一本线上下的水平,由于高考失利未能较好的发挥,结果掉下一本线,令人扼腕叹息遗憾不已。面对此情,如果我们了解高校录取的规律,运用志愿填报的策略与技巧,完全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吉林理科考生李同学,按照所在高中划定的校线,该生一摸成绩高出一本线20分,二模成绩掉下一本线10分,三模成绩超出一本线10分,属于典型性一本踩线学生。结果高考发挥失利,高考成绩516分,低于高考一本分数线16分,超过高考二本分数线114分。该生家长通过网上寻求我的帮助,弥补高考失利,实现孩子一本大学的梦想。
我通过审时度势,潜心分析和研究,第一院校志愿锁定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第一专业志愿瞄准物联网工程,结果以超出投档线2分被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录取。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教育部、中航工业集团与辽宁省政府三方共建高校,是国防科工局与辽宁省共建省属重点大学,在全国各省份纳入一本批次录取。20该校在吉林省一批次中录取投档线是555分,超出一本分数线25分。这一案例表明,李同学实际实现了他高考成绩价值39分的增值。
目前我国大学分为重点和非重点,重点大学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本院校,包括985、211国家重点大学和省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非重点大学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二本院校,包括一般普通本科院校以及民办院校、独立学院。有些重点大学包括少数211院校和部分省属重点院校,为提升生源质量,既在一本批次录取,又在二本批次中投放一定的招生计划。这就为我们二本的分数能够读一本的大学提供了大好机遇。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二本院校个别名牌专业放在一本批次招生录取。但是,我们不能简单说,一本录取的院校就都是重点大学,比如中华女子学院名牌专业女性学、社会学在一本批次录取,但我们不能说中华女子学院就是一本重点大学,她仍然属于非重点一般普通本科院校。同理,像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既在一本批次录取,又在二本批次录取,我们不能说二本批次录取就是二本院校,一本批次录取的就是一本院校,更不能说成既是一本院校又是二本院校。重点大学就是重点大学,非重点大学就是非重点大学,其性质、层次不因录取批次而改变。毕业文凭都是一样的,不可能也不会在毕业证上标明一本还是二本。
往往有的考生或家长由于不了解情况,存在一些偏见或误区,误认为二本分数录取进去的就是二本大学,一本录取进入的就是一本大学。这好比你住四合院,有一天正门钥匙丢了或忘记带身上了,你只好从侧门开门进去,你能说这不是我家吗?不因进门渠道、路径不同而改变。
因此,低于一本分数线的考生完全可以进入一本重点大学,当然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高考分数接近一本分数线,差距太大难以实现,因为这些重点大学在二本批次中录取的都是高分考生,竞争力还是很大的。
篇3:2022高考志愿怎样填报不浪费分数
2022高考志愿不吃亏的填报方法
你需要了解平行志愿的规则,你可以同时申请几所学校,它们将按照你申请的顺序排列,这样,高考分数较高的学校可以排在你的前面,高考分数较低的学校可以排在你的后面,这样就可以尽量不浪费你的分数。
首先确定你的分数和排名,也就是你在这次考试中的成绩在全国的排名,然后根据你以前的分数和排名在学校发放的申请表上大致决定你要申请的学校范围,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学校环境排除一些学校,例如如果你想去北方的大学,你可以排除南方的所有学校,然后研究其余学校的教育环境,这可以在相关学校的网站上找到。
最后,确定几所学校,根据往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从高到低排序,前面几所学校的最低合格分数必须高于你的分数,中间几所学校的最低合格分数必须等于你的分数,最后一两所学校的分数必须低于你的分数,因为如果前面几所学校没有被录取,它们是一种保证。
这里的高点和低点不应该太多,但应该有一个梯度,例如如果你的分数是475分,第一所学校应该在479分以上,第二所学校应该在477分以上,第三和第四所学校应该与你的分数相同或低一分,后面两所学校应该低两分,当然这是二的分级,但你也可以申请三的分级是一个梯度。
2022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1上要报考大学的官网,查看招生简章
很多大学官网上都有招生简章,有些大学有特殊专业录取要求,甚至有“志愿清”等政策,填报时一定要仔细查看。
2仔细注意大学校名,不要混淆
大学校名基本上都是“地域+学科性质+学校”组合的,而随着近几年高校改名风的狂热,常常给考生带来两大常见错误
其一:学校弄错,很多学校名称相似,报考时候一定要注意,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等等。
其二,地方弄错,很多学生常常以为前面带着“中国”两个字的学校在北京,挂着省名的大学在省会,其实不是,比如中国海洋大学在青岛,四川文理学院在达州,湖南科技学院在永州等等,千万不要一心想去某些城市,不料跑到都没听过的地方去。
3仔细对比报考高校往年省内录取排名
录取排名是填报志愿时候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因此填报志愿时候一定要多看,多分析。
2022新高考填报志愿的难点在哪
1、高考志愿数量增加
老高考填报数量是9个志愿,54个专业,新高考是45个志愿,涉及270个专业。现在,要从所学校里面选择,这既需要成倍的时间,又增加了选择学校的难度。
2、填报时间紧
往年,高考成绩在23日出分,25日8:00志愿填报系统开放,28日下午5:00关闭系统。5天时间,9个志愿选择,家长们普遍觉得时间不够用。
一般来说,填报志愿前,需要进行分数换算、大学层次定位,初步筛选可填报范围,再按照“冲、稳、保”原则排列大学,最终筛选。
篇4:真爱你的人,才不舍得浪费时光
摘要:真爱你的人,才不舍得浪费时光,他只想让你知道,他只想和你在一起。
朋友去外地参加同学会,回来后第一时间把我约出来,兴奋地告诉我,“你知道吗,原来他爱了我那么多年,我竟然不知道!”
她说的他是她暗恋四年的大学同学,她曾经被他迷得神魂颠倒,无法自拔。
怎奈几次加以暗示,对方都没有什么反应,她是个羞涩的姑娘,不好意思主动,虽然黯然神伤也只能接受现实。单身了若干年之后,遇到她现在的老公,恋爱一年就结婚了。
这次同学会,他也去了,还像当年那样帅,而且一直未婚。白天聚完餐,晚上大家去唱K,他借着酒劲对她说,“你知道吗,我这些年一直爱着你,如果你现在是单身,我一定会和你在一起。”
她听到这句话就蒙了,往事如暴风雨一般的重新卷上心头。那是她一生中第一个爱过的人呢,她为他流过的泪,比任何一个人都要多。
那曾经无数次编织过的爱情甜梦中,他是唯一的主角,现在听到他这么说,她发现自己居然真的幻想能和他在一起了。
“我想离婚,我想疯狂一次,如果人的一生可以任性一次,我希望我把这个机会用在这里。”她很认真的对我说。
她心里一直有他我知道,但,离婚,重新和他在一起,这步子迈得太大了点吧?
“你真的相信他爱了你十多年?”我冷笑,“傻女,这种话你也信?”
这么多年当中,在那些月白风清的时刻,他会偶然的想起她一次,我是信的。
有时候,在一些似曾相识的面孔上,他会搜寻她的脸,我也是信的。
在他青春的记忆当中,她是被揣摩得最多的那一页,我还是信的。
毕竟一个女孩在她最好的岁月中无怨无悔的爱过他几年,这是青春最好的勋章,如此满足一个男人的虚荣心,怎么能不一直惦念着。
但要说这么多年里,他一直默默的爱着她,心无旁骛,我是不信的。
他们有那么多机会可以走近,在那个时代中,没有什么是他们之间真正的障碍。他们在一个城市中生活,因为种种原因还见过面,他都不说爱,不提任何一个字,然后呼啦一下子,他某日梦醒,发现自己这样深刻的爱着她,这可能吗?
不可能。
爱是人心中的活火山,你总是能观测到它内里滚热的岩浆在活动,而他,是一座死火山,数年中保持沉寂,无动于衷,毫无迹象,他一定是不爱的。
这邀请,这表白,无非是某种激情和新鲜感之下的驱使。
或许是她身上成熟的女人气质令他眼前一亮。
或许是他感觉到她已经对他放手,引发了他的失落感。
冲动之下,他说出了“我爱你好多年”这样的话,但这感受,只属于这一切,不属于过去的历史。
她不愿意相信,“他真的不爱我?”
“如果不信,你给他打电话,说你已经打算离婚和他在一起,你看他怎么说?”
她打了,他在那边已经变得十分客气而冷淡,“对不起,酒后失言了,你别放在心上。”
她很失落,但这么收场挺好的,总比再经历一次伤心更划算。
前几天有位年轻的朋友给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
她就像我朋友那样,从大二到大四,一直默默喜欢着自己的一个同学。她给我举出了各种证据,比如他们之间的眼神交汇、言语的暧昧、QQ 签名的变换,来证明他其实对她也很动心,他们之间存在着感情的默契。
她不断的强调,“真不是我自己的臆想,我们之间是真的有事情发生。”但说了这么多,她设计了那么多对方的内心戏,却无法解释一个苍白的事实:无论她怎么暗示,表白,几次问,“你到底有没有什么话想对我说?”他都没有行动,没有表示。
她一再一再的抛出橄榄枝,他就是不接招,那还能有什么别的可能呢,就是不爱,或者爱太微弱了,无力挑起一个开始。
没有什么更好的解释,来说明一个人为何会在自己“爱”的人面前保持沉默。
喜欢一个人,是幸福的事情,也是一件很苦的事情。
大学时,同宿舍的两位姑娘各有自己的暗恋对象,每天吃完饭回到寝室,她们都会交换自己的心得:
“你看,他对我笑了一下,他肯定是对我有意思。”
“今天在食堂他多看了我两眼,肯定是觉得我今天挺好看的。”
我躺在上铺,听着她的对话,觉得在爱中的人是那么的可爱,也是那么的可怜。
太多的期待,太多的煎熬,太多的自以为是。
其实那两个男生根本不喜欢她俩,对她们不会比任何一个普通同学更多一点热情,可是她们喜欢上了,就像找到一个宝贝,舍不得放手,便为这个宝贝的存在寻找到各种理由,试图让自己有理由可以继续的拥有它。
所有的蛛丝马迹,所有的似有若无,都成了证据。
但爱不是这样的,爱是心里的肿胀,是小苗落入泥土,等待破土而出,要不说,不做,太难办到。
“人心里有了爱意,会难受的。”著名画家陈丹青曾经这么说。
80年代他同周龙章——纽约华美艺术协会主任一起与费翔见面,“费翔那会才20出头,漂亮得简直无辜,皮肤鲜艳,像是蒸笼里刚蒸出来。
当时我还不知道龙章是同性恋,事后想来,他当然喜欢费翔,但没有可能,一起吃顿饭很开心了。我记得龙章那样斜看着他,打心眼儿里难过的样子。”
有了爱意却不表达,是会难受的。众人都能看在眼里,更何况当事人。
一个人爱你,你不会不知道,他不会不行动。
如果他停步不前,定是有哪里不对了。
如果男人犹豫,多半是因为女人的相貌。
如果女人犹豫,多半是因为男人的身家。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那些觉得两个人在一起总是很好,很快乐,十分的默契的人,为何却不能在一起相爱,往往都是感情缺少现实的推手。
正是那些说不出口的障碍,阻挡着两个看起来很合适的人接近。
真的喜欢上一个人,会一刻都不想耽搁的渴望靠近。羞涩的人会用羞涩的方式来表达,内向的人会用内向的方式来追求。
真爱你的人,才不舍得浪费时光,他只想让你知道,他只想和你在一起。
篇5:怎么选择才不辜负自己的努力
上周末的时候,有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整晚都没睡着,因为今天要去见她刚认识的一个男生。
按她的说法,这可能是她这辈子见的最重要的人。
一早起来悉心打扮了半天,最后卡在了口红颜色的选择上,所以向我求助。
电话里面,感觉她已经快急哭了。
吓得我赶紧打开微信,看了看,说:第二张吧,这个颜色特别适合你,而且,相对成熟的男性,比较喜欢这种不太张扬的颜色,另外,这个颜色也不会显得你太过精心打扮。
然后她听了我的建议,就出门了。
下午的时候,还没等我问,她就发来消息说:一切顺利!你的眼光果然没错啊!
然后我大笑:我跟你说实话,我对口红几乎色盲,根本没看出两个颜色有什么区别!我就是看你快迟到了,瞎蒙了一个。
比起在两个肉眼难以分辨的口红颜色之间选出一个更好的,按时到达,在那个时候才更重要吧?
我们好像经常会陷入这种选择的困境。
花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在两份工作之间纠结,几乎要错过给公司答复的最后期限。
看了很多套房子,却迟迟不能决定,最终的选择还是不能完美。
但人生在世,有三件事,越是努力,结果可能越是糟糕:一是爱情,我们越想在喜欢的人面前表现,却越是弄巧成拙;二是睡眠,我们越想赶紧睡着,却越是清醒;三是选择,我们越花时间想选对,却越是后悔。
我们对于“选择”,常常有很大的误区,导致我们常常辜负了自己的潜力和努力。
一、选择的“误区”
1、忽略了选择所需要的时间投入
我们可能想象不到,人一天要做多少个选择。
《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中提到:人们在上网浏览、搜索的时候,大脑中做决定的区域十分活跃。
每当我们看到一个链接,就要暂停至少1秒钟,去判断链接是否值得点进去。
所以我们每个人,每天从早上醒来要不要起床、跟他人说话如何回应、午饭吃什么、点开哪条朋友圈、一直到晚上几点睡觉,都在做选择。
如果每个选择,我们都去寻求最优解,那我们就什么都做不了了。
但如果这些选择,我们都能够比别人更快地做出决定,反而会让我们在效率方面胜出一大截。
所以,脱离了时间投入来谈选择,会令我们丧失很多机会。
1978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HerbertSimon发现:那些希望获得最大化回报的公司,最终会因为无休止地寻找最优决策,而破产。
我那个朋友也一样,或许某个口红颜色会让她的颜值增加千分之一,但为了这千分之一,她付出的代价是第一次约会就迟到,得不偿失。
我们总是会关注两种选择的细微异同,却偏偏没考虑到迟疑不决的后果。
所以,如果我们把选择比作大海捞针,那么有效的选择方法,不是在所有的针里捞出最尖最好的那枚,而是在有限的几枚针中,捞出尖得足以缝衣服的那枚。
2、以“后见之明”来看待选择
选择这件事,是不能事后看的。
一来,同样的东西,“没得到”和“已到手”的状态下,我们的评价是不同的;二来,事前不确定最终结果,但事后都100%确定了。
张爱玲说:也许每一个男子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这不只是男人的问题,而是人类的通病。
一样东西,处于“没得到”、“已到手”、“已失去”这三种状态的时候,我们的感受是不同的。
所以王健林觉得一个亿是小目标,马云说创立阿里巴巴是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儿,刘强东说自己是脸盲,而你买下自己心心念念的衣服之后却很少再穿……
状态不同,对事物的评价也不同,所以选择了A之后,再去评价B,就已经不能作数了。
另外,我们一直追求“先见之明”,但悲哀的是,我们似乎在“后见之明”方面表现得特别好。
“如果我5年前买房就好了,那时候我妈跟我说过这个”
“如果我不跟他结婚就好了,结婚前就觉得他家人不太好相处”
“如果我早一点跳槽就好了,这个老板面试的时候就有点强势”……
我们很善于马后炮,可问题是,人生只有“后果”和“结果”,却没有“如果”。
一件事情发生之后,我们是站在一个100%确定失败的结果面前,自然可以分辨哪个选择更好。
但事情发生前,两个选择的成功概率都是未知的。
对选择的比较,只能在事前,而没法在事后。
3、用选择问题来掩盖其它问题
SheenaLyengar发现,CEO们所做的选择中,50%都是他们在9分钟乃至更短的时间内做出的,只有12%的选择,用了他们1小时以上的时间。
CEO们每天面临如此重要的选择,所花的时间也没有太长,那么看起来,选择的重要性、有效性跟所花的时间,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
那我们干嘛要花那么多时间做选择?
想想,为什么我朋友对口红颜色纠结半天,而我可以很快做出选择?
当然不是因为审美问题,或许是因为,她太急于想要找到一份感情,以至于不想因为任何原因而错过。
在她内心里,会觉得:我再也错不起了,这次再错过就完蛋了,我后半生的幸福就没了。
口红的选择本来就没有那么重要,而是她把问题转嫁了。
她把后半生的幸福,寄托在“选对一只口红”上了。
所以我们才会发现,在选择恐惧的人面前,任何建议都很无力。
你说选A,他说不行;你说选B,他也不能接受;你引导他说出自己要什么,然后倒推,他还是继续纠结。
他们似乎知道所有你想告诉他们的道理:两个选择都各有利弊、没有什么好坏、我应该接受不确定性、我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但是!我还是不知道怎么选啊!
一个兜兜转转了5年、事业没有太大积累的人,会反复纠结:去哪个行业会更有前途?
实际上,他的想法会是:我已经浪费了5年,如果要再浪费5年,我这辈子就完蛋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不懂得选择,如果我选对了,就不会有那样的事情发生了。
而一个没有意识到“爱的能力”的重要性的人,会认为爱的问题就是一个对象选择问题。
他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选择爱的对象。
他的想法是:只要我选对人,就能够一辈子幸福了。
只是,我们越是把所有的问题转嫁给选择,在做选择的时候就越是困难,然后在选择之后,就越有可能会出现“我选错了,好后悔”的感觉。
因为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把选择看得如此重要,但结果竟然不好,你会比不花时间选择更加后悔。
其实,对于大多数的选择来说,选择都只是第一步,而选择之后如何努力,才是最重要的一步。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二、我们如何选择
1、正视选择
选择之前,默念这三句话,可以减少选择时的纠结,以及选择后的“马后炮”:
想要高收益,必须接受不确定性。
想要获得一样东西,必须拿另一样来交换。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
“想要高收益,必须接受不确定性”
想象一下:如果你刚参加了高考,考试结果还没出来,现在有一个你很感兴趣的旅游度假产品推荐给你,你会想要度假吗?
再想象一下,如果考试结果出来了,你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同样的度假产品给你,你会去吗?
最后再想象一下,如果考试结果出来了,但你没有考好,这时候,你会去度假吗?
曾经有过类似的实验,最后发现,考试结果没出来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想去度假。
但是,考试结果出来之后,无论是考得好还是没考好的人,他们都愿意去度假。
所以,造成选择结果差异的,竟然不是考试结果本身,而是不确定性。
我们讨厌不确定性的程度,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我们纠结于各个选择、以至于错过时机、事后又“马后炮”,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对不确定性的厌恶。
但奇怪的是,如果我们去投资,会明白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想获得更多收益,必须承受更多不确定性。
但我们在面临人生、职业的时候,却从未意识不到这点,试图以高确定性,来换取高回报。
曾经有位读者问我:我现在在体制内,但是没有发展空间,工资也不高,想要去互联网行业试试,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
我考虑了快1年了,也没想清楚,该怎么办?
不愿意放弃稳定性,却又追求高收益,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再纠结100年,答案还是一样,但机会可能已经错过了。
过于追求确定性,就像把自己的潜力存银行一样,你能期待有多高的回报?
“想要获得一样东西,必须拿另一样来交换”
小的时候,爸爸经常会给我买巧克力,但每次我去要的时候,他都会说:我给了你巧克力,你拿什么来跟我换呢?
所以我每次吃巧克力,都会跟他达成一个协议,比如,这次考试拿到95分,比如,我需要洗两个碗,再比如,我可以在打针的时候不哭。
直到现在,每当我做选择的时候,总会思考我需要放弃什么,拿什么去换。
尤其是现在创业,时常面对重大的抉择:要不要辞职创业、要不要为了传播性牺牲一些专业性、要不要拿投资人的钱、要不要跟某个人合作……
每次选择之前,我都会问自己:选了它,我需要付出什么?这个付出是不是可以承受?
我们选择职业也是一样,比如你选择做一个咨询顾问,就意味着你暂时放弃了去高速发展行业的可能性,意味着你暂时放弃了轻松舒适的生活,还意味着你暂时放弃了在其它职业上发展的可能性。
很多时候,我们的问题在于不想放弃又想获得,于是才会陷入挣扎,比如,不愿放弃安逸的生活却想追求事业的高速发展,不愿放弃暂时的高薪却想进行一次大的转行,不愿放弃一个不合适的对象却想今后能够幸福……
我一直认为,大多数人从未真正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潜力、获得应有的回报,原因在于,他们死抓着已经拥有的东西不肯放弃。
想要获得一样东西,就需要拿现有的一样东西去交换,是这个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则。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
如果回头去看,你过去的很多重要决定,当时在做出的时候,都不会意识到那是重要决定,那一天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比如,你认识自己另一半的那天,你决定考研还是工作的那天,你选择某份工作的那天……
相反,我们当时认为的一些重要决定,现在看来,倒未必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什么影响,比如你过去以为的归宿,最终发现只是个过渡。
人生是不能回头看的,所有的重要时刻都是事后才知道的。
在做出选择的时候,你甚至都不知道这个选择到底有多重要,更不提能够预判选择之后的结果了。
所以,选择非常重要,但其中最关键的不是如何选择,而是我们如何对待选择。
记住这三句话:
想要高收益,必须接受不确定性。
想要获得一样东西,必须拿另一样来换。
【如何选择大学才不浪费分数】相关文章:
1.不浪费作文
7.分数,
10.优秀作文精选:不悔于选择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