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又到一年麦黄时-经典美文

又到一年麦黄时-经典美文

2023-03-08 08:46:5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coolmoonflywind”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又到一年麦黄时-经典美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又到一年麦黄时-经典美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又到一年麦黄时-经典美文

篇1:又到一年麦黄时-经典美文

又到一年麦黄时-经典美文

“杏黄黄,麦黄黄。出嫁闺女瞧看娘。”这是流传在我家乡的民谣。这首民谣说的是当地的习俗:麦收之前,已经出嫁的闺女,无论出嫁时间长短,只要娘还在世,都要回娘家看一看。

非年非节,为什么要麦收之前走娘家呢?这个现象,长大以后我才知道。这是因为麦收期间特别忙,闺女将会好长时间回不了娘家,只好利用麦收前的空闲时间去看老娘。

一年一度的小麦又快成熟了。千里大平原放眼望去,是无边无际的麦海。灿烂的阳光下,满目是耀眼的金黄。南风吹来,麦子摇摆起伏,形成一道道前仆后继的麦浪。用不了几天,就要进入紧张的麦收。我不禁想起小时候自己经历的麦收活动,一幅幅难忘的场景从脑海里涌上来。

麦收,对农村人来讲,是一个重要的活动,一个盛大的节日,一场全民战争。有人将这段时间叫做“三夏”,也就是“夏收、夏种、夏管”。抢收之后是抢种,抢种之后是秋苗管理。这时候,人恨不得有三头六臂,一个人变成三个人用,闺女哪还有心思和时间回娘家呢?

不仅仅是出嫁闺女,其他人也都在为麦收作准备:麦场造得平平的;镰刀磨得快快的;救火的水缸灌得满满的;木杈、扫帚、扬场锨置办得齐齐的,草帽、麻绳、磨刀石储备得足足的。干部下乡,学生放假。只待开镰收割,收割开镰!

农民看小麦的眼光是温柔的。“一麦抵三秋”,他们对小麦有太多的期盼。从种到地里那一刻起,他们就像照看自己的儿子一样照看着小麦。从冬到春,从春到夏,施肥、除草、浇水、打药,付出多少劳动多少精力。现在,小麦成熟了,辛勤的汗水变成了饱满的果实,他们感到无比骄傲无比幸福。有人轻轻掐一个麦穗,忘情地放在鼻子下面闻;有人将手放在麦穗上,让小麦在手掌下轻轻滑过。麦子散发的清香多么叫人陶醉啊,麦子滑过的感觉多么使人舒服啊。

开镰了,收割了,就像打仗一样,男女老少齐上阵。壮劳力到地里割麦、运麦,老人在村里带小孩、做饭,小学生则拾麦穗、送开水。平常散漫的农村立即进入紧张忙碌状态。

割麦是紧张的。为了避开暑热,天刚微明,星星还在眨眼,生产队长就敲响了上工的钟声。男女老少踏着晶莹的露珠吸着凉爽的晨风,一路兴奋地叽叽嚓嚓着奔向麦地。来到地头,往手心吐两口唾沫,一字排开,弯下腰身,挥起锋快的镰刀,“嚓嚓”往前割起来。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只见金黄的.麦地里,五颜六色的头巾时而升起时而沉下,特别鲜艳醒目。随着人影起伏,一垄垄麦子被放倒,一铺铺麦子等间距地摆在人的身后。麦海逐渐消失,就像水突然被放干一样。随后,大车赶过来,将割倒的麦子运到场上。广袤的原野上,到处是忙碌的人群,奔驰的车辆,“嚓嚓”的镰刀声。

割麦是辛苦的。太阳越升越高,天气越来越热,汗水越流越多。人们穿的长袖衬衣,如果在平常,早就将袖子挽起来了,但现在,为了不被麦芒扎伤,只好忍着酷热仍旧将袖口扣得紧紧的。麦灰、尘土扑在人的脸上,又被汗水冲刷成一道道白印,人人都成了大花脸。只有割到地头,人们才直起腰稍微休息一下,有的捶打着后背缓解腰酸背痛,有的扇动衣襟让风吹拂汗湿的身体。

割麦是欢快的。集体劳动总少不了笑声。如果这时有人搞竞赛,便会掀起欢乐的高潮。每个村里,总有几个割麦好手。他们不仅割得快,还割得干净,放得整齐。每年割麦时,他们总要竞赛一番,用生产队长的话说,要分出“公”、“母”。生产队长一声令下,他们便塌腰展臂,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飞快割起来。这时,除了“刷刷”的镰刀声,还有叫好加油声。欢声笑语飘荡在田野,气氛顿时热闹起来。

如果麦地里窜出只兔子,会掀起另外一种高潮。麦收对兔子是灾难。这些野兔躲来躲去,随着小麦大面积收割,最终还是失去藏身的地方。它们刚一露头,就被小孩子们的尖叫声淹没,只好顺着道路慌忙逃跑。无比兴奋的小孩子们,人人成了百米冲刺的运动员,和兔子展开了奔跑竞赛。往往一只兔子在前面跑,一群小孩在后面追,还有一群小孩在前面截。此呼彼应的呐喊声、急速奔跑的脚步声、或低沉或尖锐的狗叫声,组成一曲快乐的大合唱。此时,大人会停止割麦,站起身笑着欣赏这场人兔追逐,如果兔子跑到自己跟前,也会自觉加入围捕的行列。

现在,收割机代替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过去五六天才能割完的麦子如今半天就可割完。人类从刀耕火种到牛耕农业再到现在的机械化,生产力的提高速度是惊人的。社会毕竟在进步啊。

收割机在金黄色的麦地里轰鸣着前进,就像战舰在茫茫大海里航行。这让我感到震撼,又让我想起小时候人工割麦的难忘时光。

篇2:又到一年麦黄时-叙事散文

又到一年麦黄时-叙事散文

似乎仅一个恍然,花开花谢,又到了立夏时节。

自多年前离开川北老家,生活在高楼林立、钢筋水泥建成的现代化都市里,就很少再与我的故乡,与那片广袤的土地有过亲密接触。在我人生的脉络中,故乡的山山水水。故乡的一草一木,曾在我的生命中留下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年月里,虽然那些回忆浸染着岁月的青鲜与苦咸,且多与父亲母亲一生的辛苦与操劳分不开,但每每忆起那一段段时光,以及房前屋后那大片大片金灿灿的麦田,过去那一个熟悉而又遥远的片段,依旧会在我的记忆中温暖地重现。

“立夏三天遍山黄。”这是一句流传在我家乡的农谚。记得生平第一次随父亲母亲到田地里去收割麦子,大概在我三四岁时。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到立夏时节,漫山遍野的小麦就像被大自然施了魔法一样,似乎一夜之间便由青转黄,大块大块的麦田,被染上了耀眼的金色。那时尚在农村大集体靠挣工分吃饭的父亲母亲。每天天刚蒙蒙亮,便会拖着早已累得像一张弯弓一样的身躯,早早起床,顶着晨曦初露的微光,或是天空几颗尚未完全沉下去的星星,在家门前那块大青石上磨好一把把镰刀。然后,再带着我和小妹去到田间地头收割麦子。

那时在农村,鼠患猖獗。在那个连人都不能填饱肚子的年月里,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常有一些粗心的家长一心扑在农活,而把自己年幼的孩子放在家中,被家中的老鼠或生猪啃去耳鼻的事件发生。那时,不放心把我们两个最小的孩子放在家中的亲母亲,每天出工到地里收割麦子之时,都会带着厚厚的外衣,以及母亲的那条宽大的粗布青色印染围裙,把无人看管的我们带到田地间,以天为幔,以地为床,在高高的麦垛上做一个小窝,把我与小妹放在里面,然后我们的父亲母亲,就会在离那个麦垛不远的地方,弓身挥镰,把一茬又一茬的麦子割倒在地上。

记得那时每一次随父亲母亲去麦田中时,头顶还没有完全放亮的天空,就如同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在我们的头顶泛着幽蓝幽蓝的.光。那时,我与小妹呆在父亲母亲用麦垛为我们做成的小窝里,听着远方树林中传来的布谷鸟悠远而又清脆的鸣叫,或是望着天上那些若隐若现的星子,眼巴巴地盼着天亮太阳出来后,再由身形变得更加弯曲佝偻的父亲母亲收工后,把饿得哇哇直哭的我们带回家中。

在那些披风饮露的岁月中,很难得见到父亲母亲有眉目头舒展的时候。那时,孤独与麦芒,黑暗与布谷鸟的叫声,还有那层层叠叠笼罩在我心坎上的晨雾,似乎截走了我大部分的童年时光。以至长大后我还认为,是家乡布谷鸟的那一声声鸣唱,生生催黄了一个紧迫的年代。是布谷鸟的叫声,把父亲母亲那张盈满汗水与疲倦的脸,深深烙刻在了我们的记忆中。

那时,年纪幼小的我们,随父亲母亲在一垅垅麦田里呆过多少时光,已无从计算。但我仅知道作为农民的子女,在未跳出农门走出家乡之前,亦会年复一年的跟随在父亲母亲的身后,秋种夏收,与那一片片广袤的土地,以及一季又一季的小麦打交道。在家乡那一望无垠的麦田中,那一垅垅金黄的麦穗,不仅象征着丰收与希望,同时,它也把父亲母亲一生的辛劳与不易,镌刻在我们记忆的画卷中,以至每到麦黄时节,或是在这座远离家乡的城市边缘,每当听到那布谷鸟那一声声催收催割的鸣叫,我的心中就会生出一丝异样的情愫来,而过去的一幕幕情景,也会在眼前一一重现。

作为农民的儿女,年年岁岁,仍然无法逃脱每到初夏,与父亲母亲一起面朝黄土背朝天收割小麦的命运。

记得我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即便父亲母亲无论如何辛苦地劳作,在那个养育了我们六个儿女的大家庭中,日子依然过得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在那个无比苍凉的年代里,父亲母亲靠工分换得的一点粮食根本不够一家人吃。那时在我家厨房中的那口大铁锅中,时常沸腾着一锅照得见人影的稀粥,当时,为缓解一家人吃不饱饭的窘境,家家户户与我差不多大小的小孩子们,都会在家人的派遣下,手挎小竹篮,背上背着小背篓,去到生产队刚刚收割过的麦田里,拾麦穗。

在夏天火辣辣的毒日头下面,对于小小年龄的我们来说,拾拣麦穗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那时,不断涌出的汗水不仅会打湿我们身上的花布衣裳,让它紧紧贴在我们瘦弱单薄的身体上,而且田地中那一根根坚硬的麦茬,也时常会划破脚踝。但那时,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我们像一个个勇敢的小战士一般,不畏辛苦,不畏疼痛,尽力多地拾拣一些麦穗回家。

在家乡广袤的田野中,在大自然的引诱下。当一个个小背篓装满麦穗以后,小孩子的天性便会在自然界中展露无遗。那时无论男男女女,我们会三五一群地聚在田地边的大桑树下,玩游戏,捉蚂蚁,或是随男孩子们一起爬到高高的桑树上,摘桑葚吃。在孩子们的嬉笑打闹中,一张张小嘴咧开一笑,随即会露出一排排被桑葚染成乌黑乌黑的牙齿。当看到彼此如此滑稽的样子,我们的笑声更加欢快了。

在烈日的烘烤下,当我们在田间玩到尽兴以后,便会在父亲母亲赞赏的目光中,把满满一背篓的麦穗背回家中。当那些拾拣回去的麦穗变得越来越多,父亲母亲会非常珍惜地把它们晾晒在场院中,经过一天暴晒,再用竹子编好的连枷,把麦粒一连枷一连枷地奋力拍打下来,洗净晾干以后,做成面粉,那时,我们便可饱饱地吃上一顿白面馒头,一顿面芋儿,或是母亲亲手为我们做的香喷喷的手工擀面条。

在父亲母亲的辛勤劳作下,虽然过后几年,我们再不会因吃不饱饭而到地里去拾麦穗,但每一个麦收时节,渐渐长大的我们都会跟随在父母身后去到麦田中,挥舞着手中那把锋利的镰刀,把几亩甚至数十亩的小麦收割回家中。

记得在我长到十六七岁时,父亲便病到再也不能劳动了。而我两个最小的哥哥,又都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那时为了给两个哥哥的娶亲成家,也为了给父亲治病,母亲不仅承种着自家分产到户的十多亩土地,还在离家不远的川西北农场,承包下近二十亩土地种小麦。在我们的生命中,因生长在农村和那个宠大苦难的家庭中,曾与家乡的那片土地,与无边无际的麦田结下不解之缘,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在那些苍凉的岁月中,我与我的母亲及家人,曾为那片土地挥洒过多少汗水,流过多少眼泪。

当时,在我们承包过来的那一望无垠的麦田中,火辣辣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我们的背脊。无论空天中的太阳有多么毒辣,

我们母子几个,不得不低头弯腰在天气睛好的日子里,把成片成片的麦子收割回家。通常一天劳累下来,母亲早已直不起腰身,就算晚上躺在床上,也会听到母亲,因为腰背疼痛而发出的轻微呻吟声。然而在那种超强的劳动中,我腿上胳膊上的皮肤,也都到处被锋利的麦芒划出的一道道血口子。在太阳的照射下,汗水源源不断地从身上的毛孔中涌出,它们流进眼里,漫到伤口上,那种针刺般火辣辣疼痛的感觉,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在父亲母亲一生的操持下,我最小的两个哥哥,最后都顺利地娶妻成家。然而当他们的小孩出生后,我的父亲母亲却因积劳成疾,而从此变得疾病缠身。在此后的日子里,当我们六个儿女都跳出了农门,日子也渐渐好了起来,然而我的父亲母亲,却相继离开了人世。自父亲母亲离世后,我们曾经的家园荒寂了,此后就算再回到家乡,也是在每年的春节或清明时节,回去祭拜永永远远躺在故乡那片黄土地中的父亲母亲。今年五一小长假,在家人的邀约下,我与爱人放弃外出旅游的机会,而是再次回到了川北老家,当时,正逢夏至麦收时。那天,当我们站在情同姐妹的慧姐家的门前,五月的乡村,给我的再不是从前那种苍凉剌心的感觉。而今的新农村,到处整洁干净,充满了诗情画意。在慧姐的家门前,一株株不久将移植到水田中的小秧苗,已在父亲乡亲们的辛勤劳作下,悉数插在了孕育水稻的育苗田中。那一株株刚刚伸展开嫩绿叶片的小秧苗,在它们的头上尚挂着一滴滴晶莹的水珠,在五月阳光的照射下,每一滴水珠都发出五彩斑斓的光芒。

沟渠边,一汪汪清澈的溪水,在小河道中欢快的奔涌着。远处的树林中,不时传来布谷鸟清脆的鸣叫声。在慧姐家门前那一望无垠的麦田中,黄澄澄的麦穗像一个个喝醉了酒的汉子,都无比谦逊静默地低着头。阵阵清风过后,层层麦浪翻滚,发出悉悉簌簌的响声,空气中,似乎也飘着麦粒的清香。

而今的新农村,处处空气清新,树木葳蕤,在那份宁静与悠远中,金黄金黄的麦穗与田间地头蓬勃而生的青草形成鲜明对比。在家乡那一览无余的田园风光中,那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新居,以及眼中的花草树木,就像是一副景色迤俪的山水画,不知不觉便把故乡的山山水水,一一勾勒进了那帧清丽隽永的画册中。

在我们相约去慧姐家之前,许是对过去的时光难以忘怀,曾与小妹说好要帮慧姐家收割两天小麦。时隔二十年,当我与小妹拿起慧姐事先已磨得锋利发光的镰刀,头戴草帽站在麦浪翻滚的麦田中。仿佛,我们又回到了那个曾令我们无比痛恨、且又无比怀念的年代。

在不远处的田垅中,一位位低头弓身收割小麦的老者,他们既像我的父亲,也像我们的母亲。我知道,今生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或是从事着怎样的工作,我们的根在故乡。而我们的血脉里,也使终流淌着农民的血液。每到夏至时节,当山谷中的布谷鸟开始唱响,那个远去的年代,又会在记忆中重现。

篇3:又到一年期中时

今天是春天中难得的好天气,在A镇这个坐落于长白山脚下的小镇,我想在春天再也见不到如此的好天气了。可我的心情却仍是阴云满布。

在刚刚开学的时候,便被告知期中考试的提前来临,无论谁,我想都不会很开心。

上学期期末考试的失利,犹如心中的一个疙瘩,挥之不去,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只是一时的道理我都懂得,可心中的阴影却仍然存在。

于是我暗自下了一个决定,要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实力战胜自己。于是我上课认真听讲,认真思考,下课做练习做作业……

期中考试距今仅一月半,竞赛即将来临。当我听到我被选为参加数学竞赛时,那种激动、兴奋以及紧张和害怕失利的心情是无语言表的,或许是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亦或是老师给了我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不论怎样我都会努力的。

想到这里,我紧皱的眉头平缓了,嘴角也微微的上扬,心里默默想着:希望自己尽最大努力考出好成绩。

加油!

初二:墨笙仁

上一篇:想念军训生活 下一篇:爱情部门汇报 相关推荐 点亮我心中的那盏灯作文600字 我为自己点赞作文600字 友谊,爱一般的香气 一路走来,感谢有你演讲稿 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作文600字 这次,我没有放弃 一道美丽的风景作文600字 人生路上温暖多作文800字 最好的我们 老师的另一面作文700字 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600字_12篇 《法官妈妈》观后感700字

篇4:又到一年月圆时

一轮圆月伴着黑夜的降临,挂上了墨一样的天空,窗外树枝随风摇舞着,在月光的映照下,使得地上多了几分光亮的斑点。

--题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中秋的月亮在古人眼中,一首首诗句可以表达对月亮澎拜的心,在我们的眼中,一个个月亮的故事可以满足对月亮的喜爱。今年的圆月日,月亮也是那么圆那么大,但并没有白炽的光,而是暖烘烘的黄色,就像放在桌上的月饼一样。前一天晚上我还看见月亮是弯弯的,心中满是急切,这都快中秋了,怎么月亮还这么弯?但是我惊讶的是这奇妙的自然,月,是多么的安详。古今文化中,人们一向把月亮当作是思念的标志,看着月就能流露出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月,是多么的凄凉。

“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关于中秋的神话,想必家喻户晓的嫦娥奔月最为出名了,那“吴刚折桂”不知是否听说过。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有一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天帝由此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树被砍倒的地方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始终没有砍倒桂树。有人竟能看到月亮中吴刚砍桂树的形象。

“八月十五月儿圆—年年有”一年一回的圆月,一年一次的中秋,上一年的中秋月儿也圆,家人也团圆。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已经过了十四个中秋节,我也随着一次次的月圆长大了。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今年八月十五夜,我又度过了一次月圆夜,一家人在圆月下摆上桌子,把月饼,水果,饭菜放到桌子上当供品,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品尝着美味的月饼,欣赏着美丽的圆月,共同畅谈。这也许就是中秋节的寓意吧。远在天边的游子啊,你是否在望着明月思念家乡,你可知在家盼望着你的亲人,正在等你回来吗?

“又到一年月圆时”。又是一个团圆赏月的日子。

篇5:又到一年年终总结时

蓦然回首年将尽,又到一年总结时。正像媒体年终盘点十大新闻事件或网络热词一样,年终总结是对一年各项工作的大汇总、大检阅,也是一年文案工作的重头戏,更是各单位大小“笔杆子”身手大显,文才毕现的关键时刻。

古话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年终总结是既问耕耘,又问收获。一般情况下,年终总结都要求将一年成绩讲深讲透,罗列一系列经营数字,前有同比,后有环比,重要工作有单独的数据分析,还要甲乙丙丁地陈述取得的工作经验。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汇报成绩,表彰先进,鼓舞士气,以利再战。至于工作缺陷甚至失误,往往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甚至避而不谈。

为更好地全面梳理本年度工作亮点,安排部署明年工作计划,信阳石油发文要求各部门、各县公司(片区)按照工作会议的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工作,认真总结20的工作措施、成效和经验,提出明年工作的工作思路、创新项目。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内容充实,格式规范。其中,本年度工作情况篇幅占30%左右,问题分析篇幅占20%左右,明年的工作安排篇幅占50%左右。因该说信阳石油对年终总结的写作要求,没有超越公文写作规范,但是对三大项内容所占比例作出规定,是以往文件中没有的,是今年年终总结写作的一大亮点,同时奠定了来年工作的基调,那就是充分调动县公司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走活加油站一线营销这盘大棋。

毋庸讳言,随着上级公司对工作安排的愈加细致深入,基层经营管理工作基本上是依葫芦画瓢,照本宣科,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甚至是被动地疲于奔命地跟着上级文件走,缺乏一线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要知道加油员身在一线,每日同各种各样的客户打交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最知晓加油站需要什么样的管理,最知晓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最知晓那些服务需要改进和创新。信阳石油要求改进年终总结的写作方式和结构比例,实际上就是确定了明年工作的总基调,就是强调发挥加油站和加油员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突破以往“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填鸭式”管理方式。

这就要求县公司年终总结要打破以往惯性思维,在明年总体工作的安排上多下心思,多花功夫。重点结合本地市场实际和客户需求,创新性地突出工作重心,彰显经营亮点,给一线加油员留出创新服务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注重收集典型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服务方式方法,在去粗存细,去伪存真基础上,进行宣传和推广,从而带动县公司服务水平的提升和市场销量的提高。

因此,同样是年终总结,信阳石油各县公司今年的总结将大大“变脸”,不同寻常。

年终总结的五条关键铁律 浅谈年终总结的重要性 年终总结写作秘笈 年终总结的四要点

篇6:又是一年麦黄时作文1050字

又是一年麦黄时作文1050字

又是一年麦儿黄,又是一季絮飞舞,又一次站在您的坟前,依然是悲痛万分、泣不成声。望着您的照片,看着您那熟悉的面容,一幕幕场景萦绕在心头。

我们姐弟四人,从小到大不论是谁犯了错。您都不舍的打一下,只是耐心教育。而不懂事的我们却让您操碎了心――我慈祥的父亲。

对于孩子的学习您总是鼎力支持,只要想上学您就尽全力供应,一年学不好,就再学一年。由于您的坚持和支持,我和妹妹最终学业有成,走出农村,找到了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您是一位有远见的父亲!

那时,农村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是您却不一样,把我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好吃的留给我吃,好看的衣服给我穿。还记得,小时候的我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穿了一双漂亮的小雨靴,非闹着要,您二话没说,骑上自行车就去了离家40多里的县城。天已漆黑,沥沥细雨伴您一路,浑身湿透的.您不是先换衣服而是从怀中掏出小雨靴高兴说:“闺女,你看,你要的雨靴,下雨了,快穿上”。接过犹带体温的雨靴,我失声痛哭。从那时自己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从此以后再没有做过这样的傻事。您常常对别人夸我懂事。您却不知道,是您的父爱无私让我醒悟。

2014年冬季,您感觉身体不适,多次劝您看病却总是不听,最后在母亲的强烈要求下来到医院。诊断结果上赫然写着“肝癌”二字,这犹如晴天霹雳让我无法接受。父亲,您才60岁呀,您的儿女们才刚刚立足,还没有来得及好好的孝顺您,病魔却要把您从我们的生命中夺走。不,我们一定要留住您。三去上海、一往新疆、两赴郑州,不论是西医,还是中药。不论是先进的伽马刀手术,还是传统的针灸,能想的办法、能去的地方,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不放弃。

为了不让您担心,我们隐瞒了真相,不明真情的您依然勤于劳动不肯休息。直至身体不允许,您还念念不忘劳作。我勤劳的父亲。

2016年春节刚过,我们又一次去郑州,住进了省肿瘤医院。但这一住,却再也没有给我们希望。

住院期间,连下床都很吃力的您还惦记着自己的儿女。同病房的病人因治疗费用,几个儿女几乎反目成仇。您拉着我的手对我说,爸那还有些钱,什么时候花完了什么时候就让我回家,千万不要因为给我看病花钱,让你们几个争吵。您的话语让我痛不欲生。泪流满面的我心痛的只能重复的说:不会的,不会的。到这个时候,父亲的心里依然惦记的只有自己的孩子,唯独没有自己。

生命的最后一刻,您的儿女们像小的时候一样围在您的面前。多么希望这就是一场梦,梦醒了您还在给我们讲过去的事;多么希望,奇迹能够发生,您睁开眼睛对我们说:“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不要围在这”。希望破灭了,奇迹没有发生,只看到您肩膀偶然的抖动,我知道,那是您痛苦的表现。我听说肝病到最后是很痛的,但直到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有哼一声。您用生命的绝唱又让女儿懂得了很多很多。

父亲您离开我们已经两年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您的音容就会在我脑海中浮现,您的慈祥、勤劳、坚强让我一生受益无穷。

又是一年麦儿黄。我想您了,我的父亲。

【又到一年麦黄时-经典美文】相关文章:

1.又到一年冬至时作文

2.又到一年秋游时的作文

3.又到周末时作文

4.又到一年槐花香散文

5.又到一年七月半散文

6.麦黄杏熟了散文

7.又到中秋月圆时说明文

8.又到柳絮飘香时-散文

9.又到周末时作文450字

10.又到月圆时650字作文

下载word文档
《又到一年麦黄时-经典美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