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生物新教材选修1的实验研究
“六千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对高中生物新教材选修1的实验研究,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对高中生物新教材选修1的实验研究,希望大家喜欢!
篇1:对高中生物新教材选修1的实验研究
对高中生物新教材选修1的实验研究
摘要: 浙江科技出版社的生物选修1教材已经在浙江省及国内部分地区开始使用,浙江省教育装备中心因此设立了此项课题。本文利用本校已具备的全新实验器材,对选修1教材中所涉及的实验进行了初步的改革和探索,并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操作过程提出合理化的意见,以期待实验的进一步完善,希望能为同行们在今后的生物实验教学中提供有益的建议。关键词:新教材;实验配置;建议;改进
本课题将对浙江科技出版社高中生物新教材选修1的实验进行初步研究,各实验就实验材料和仪器、实验方法和步骤、学生实验结果统计分析、实验安全性分析、成本初步估算和中学普及可行性分析等模块进行配置研究。以期待建立起系统性能配置合理、适应性广、可操作性强并且适合新课标的普通高中生物实验室,其布局努力坚持科学、合理、环保、实用、节约的原则,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体现标准化和人性化的特点。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新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是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观念,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基础性、开放性、先进性;增加探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教学内容。根据以上原则,本文总结了本次实验课题研究的具体思路:
(一)简单化:
把难度大和理论知识抽象难懂的实验给简单化,易操作化,特别是对一些原本属于大学阶段的实验加以改进。
(二)分组实验:
有利于中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的分组实验。
(三)节俭化:
选修1中,很多实验器材和药品十分昂贵,采取措施加以节省以及在不改变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寻找替代药品。
(四)改变实验性质:
把原本是定量的实验变成定性的实验,特别是针对PCR技术和微生物培养实验。由于中学生很难完成对不同DNA样品的比对,很难做到量化分析,所以本文认为,该PCR实验中只要能电泳出DNA,并能在紫光灯下看到DNA就可以。
(五)降低实验的危险性:
鉴于中学生知识水平和实验能力有限,在实验中应该更加注意操作的规范性。
二、实施步骤
(一)学生分组:
1月,选取一部分学生参加本次实验配置研究,本文选用本校参加全国生物联赛的学生参加实验,并且根据学生兴趣进行合理的分组。
(二)资料找寻:
202月份,给学生布置寒假作业,让有关学生查阅相关实验的资料,为08年3月开始的实验实际操作打下基础。
(三)实验技能总体培训:
鉴于学生对此类实验从未接触,所以在所有实验开始之前,对全部参与本次实验配置研究的学生进行基本实验技能的培训,并熟悉各种实验器材。本文认为在实验开始之前让全体实验学生参观实验室并做操作演示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新实验的开展,此次的全员培训工作是整个实验进行的基础。
(四)全面开始实验:
3月中旬,开始所有实验。课题组全体教师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了详细的实验操作指导,使学生完成了选修1中的所有实验。
(五)归纳总结:
5月份,在完成全部实验的基础上,开始总结和反思,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归纳。
三、实验的教学建议与创新
(一)《微生物的利用》的教学建议与创新:
1.安全:本文中的教师在参加省级实验培训后,虽然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灭菌锅的使用方法,但是在实际实验中仍请本校的医务室医生进行指导,负责学生实验中灭菌锅的使用;原则上不接种毒性较强的细菌。
2.菌种的'获得:在该实验中大肠杆菌菌种是通过在宁波进出口检疫局获得的。建议其他老师可以从当地大学的生物系或医学系中获得菌种。
3. 经验教训:实验难度大,操作复杂,有大量杂菌污染;由于微生物培养和操作需要将近一个星期时间,导致时间跨度过大,而学生平常课时和课业过紧,所以实验操作过程的连续性很难保证。
4.实验对策:教师应该贯彻实验复杂性和长期性的教育,同时对学生应当进行科学史的介绍,使学生明白科学成果的获得并非一帆风顺。
(二)《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的教学建议与创新:
1. 果胶酶的保存:果胶酶非常容易变质失活,所以必须放在冰箱中保存,使用时尽量不要阳光直射。
2. 果胶酶的溶解:果胶酶溶解的时候,由于本身颜色比较灰暗,并可能会有些变质,所以溶液中常有些沉淀,部分酶不能完全溶解,所以本文建议适当降低该酶的浓度,由2%降为0.5%,颜色变淡,但由于酶的高效性,实验结果依旧明显。
(三)《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的教学建议与创新:
1.上课前,提前预热好水浴锅,避免上课时水浴锅加热时间过长,可以节省时间。
2. 市场上大多数品牌洗衣粉都是加酶的,所以购买时候必须看清标签。部分品牌甚至并没有明确标示为加酶洗衣粉,但实际上也可能有少量酶的存在。
3. 实验中在观察实验现象的时候发现80 ℃水浴锅的锥形瓶中去污似乎也很快,会被大多数师生误认为是在该温度下酶活性也很高。但是根据课题组教师仔细研究发现,实际上80℃条件下并不是去污快,而是80℃的时候血迹被煮熟,形成血块集中到一起,血迹实际上并没有被分解掉。
4. 实验中要求的20 ℃现实中无法设置,该温度往往已经低于室温,水浴锅发出鸣叫警告声。
(四)《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的教学建议与创新:
1.实验中发现,石英砂和5ml塑料注射器外壳并不配套,实验中石英砂基本无法洗脱,本文认为最好更换石英砂或者更换注射器外壳。本实验起初使用的石英砂颗粒直径为0.5―1mm,经过多次研究实验,认为最好为0.25―0.4mm之间比较合适。
2.实验中要求淀粉酶的用量为5mg,实验室中标准配置的电子天平只能精确到0.01g,所以本文建议扩大实验量,改为10-20mg量,所配剂量可以用于多组学生实验。在碘的称量过程中同样无法精确到0.127 g ,只能精确到0.13g,建议配置更加精确的电子天平。
3.按照实验要求配置的石英砂固定化酶、淀粉溶液和KI-I2溶液足够一个班级使用,所以没有必要每一组都配置,可以节省实验材料。
(五)《用蒸汽蒸馏法从芳香植物中提取精油》的教学建议与创新:
1.在实验前一天,教师需要准备新鲜的、没有霉烂的橘皮,橘子如果发霉,其青霉菌会产生抗生素,影响芳香油的品质。用清水冲洗橘皮,洗掉灰尘等杂质,沥干水分后,将橘皮摊放在干燥通风处。
2.整个实验需要加热蒸馏,所以安全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在学生分组实验上,注意各种仪器要安装牢固,以免侧翻或蒸馏管泄漏。
(六)《果酒及果醋的制作》的教学建议与创新:
1.实验开始前教师须准备足够的新鲜葡萄,最好将实验安排在秋季进行,此时进行实验有如下优点:正值收获季节,葡萄的价格便宜,降低实验成本;此时葡萄上的酵母菌数量多且生活力强,发酵酿酒的效果好;温度适宜,发酵现象明显。
2.教师在介绍传统发酵酿酒时,首先让学生了解酵母菌的兼性厌氧生活方式,理解发酵需要一定的条件,然后由教师结合教材讲解发酵工程的原理和过程,使学生了解发酵过程中,如何结合微生物的代谢特点来解决发酵过程中遇到的温度调节和培养基添加等实际问题。
(七)《腐乳的制作》的教学建议与创新:
1.本实验中毛霉的生长和加盐腌制两个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必须用分开的两个课时来完成。
2.教师教学时可从学生熟悉的腐乳类型入手,逐步引入制作腐乳需经一定种类微生物的发酵,同时再给学生介绍微生物发酵工程的有关知识,加强对发酵工程的理解。
3.评价学生是否成功完成腐乳的制作,其主要的依据是:前期发酵后豆腐的表面是否长有菌丝;后期发酵制作有无杂菌污染;能否从盐、酒的用量、发酵的温度、发酵时间的长短,以及香辛料等因素中的某一因素来说明其对腐乳风味的影响。
4.可以请教有制作腐乳经验的人或者去参观绍兴腐乳的制作方法。
(八)《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盐的测定》的教学建议与创新:
1.泡菜的制作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自己制作,之后带到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亚硝酸盐的测定。实验中用到的各种溶液,都需教师提前一天配制好。
2.多数中学没有那么多测定用的比色管,可以用试管代替,但是试剂量应该做适当调整,建议所有试剂减半使用。
3.不同季节制作出来的泡菜其亚硝酸盐含量是不同的,同时腌制时间的长短对于亚硝酸盐含量也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亚硝酸盐含量受时间长短和季节的影响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学的发展变化规律。
(九)《植物的组织培养》的教学建议与创新:
1.实验中所要求的各种溶液配制过程非常复杂,可在市场上直接购买,无需配制,现成使用,节省课时。
2.外植体的消毒可先在70%酒精中浸泡10min,再放入5%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5min,最后在超净台中用无菌水冲洗。尽量避免有毒重金属汞的使用。外植体的消毒工作一定要做到位,否则培养过程中将会被大量杂菌污染,课题组教师在多次的实验中均碰到此问题,外植体发霉很严重。
3.培养基配好后往往会
篇2:“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1
“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1)
我的作文教学及研究故事系列之八十六 “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1) 课题定下来了,同时,这个课题被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确立为“河北省十五规划研究课题”。我拿着自己的一大堆资料,开始为实验学校的实验教师进行课题实验的前期培训。寒假以前和寒假开学后的一段时间,我为一所城镇小学、两所农村小学的十几名教师,讲新课程的目标、讲研究性学习、讲作文教学的问题、讲研究性学习与作文之间可以有机联系在一起开展的可能。 其中,讲的最多的还是研究性学习――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研究性学习的操作,是实施研究性作文的前提。 我为老师们讲了研究性学习的价值。辅导结合着我的学习体会来进行的。 “研究性学习价值”的认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学习体会(二) ――“研究性学习价值”的认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课程设置部分,提出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解读》中讲到:“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从自然、社会和学生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p78) 关于设置该课程价值,《解读〈研究性学习:价值与反思〉》做了具体的分析,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保持学生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 研究性学习基于学生自身的兴趣,学生主动从自己身边的学习生活中,选择自己关注的问题或项目。所以,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自主的情境学习”――“情境,是指对人引起情感变化的具体的自然环境或具体的社会情境”(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p24),自己提出的问题或选择的“研究项目”,基于学生的兴趣,使研究性学习活动本身因为对结果的渴求而染上了情感的色彩;知识也好,行为也好,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被人们认识到他们的意义。问题或项目来自于学生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对学生个体来说,学习成了有意义的事情;他们以一种类似于“科学家研究的方式”进行研究探索,能够产生极强的自我实现的欲望;在学生自主的研究探索当中,成功给他们带来快乐,随探究的深入,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在一次研究活动中,学习研究的兴趣也能够不断得到保持。同时,一次又一次的研究性学习的成功,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某一领域或更多领域的探究兴趣。 第二, 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对中小学生来讲,研究性学习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不同。科学家的研究注重的是研究的成果的创新性和独特价值;我们对中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所“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强调学习过程中深刻的、充实的、探究性的经历和体验,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解读》p122)从实践来看,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最后结果有如下几种情况:1、确实得出了前人所没有的发现,结果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社会价值;2、是一种对前人已有“发现”的再发现;3、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探索,但是没有结果――由于知识能力的缺欠和研究手段、方法、资金等方面的制约,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上面的三种情况中,第一种情况只出现在极少数人的身上;第二种情况和第三种情况是更多的学生所面临的结果,甚至可以说,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在所有的学生身上都会出现。那么,我们中小学的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就应该关注学生“研究、探索”的过程了。因为,我们并不想“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中小学生科学家”,而是要“通过研究性学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研究解决问题能力、增进学生切身体验、发展学生个性”。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他们需要“从生活和学习的实际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际观察、运用多种方法查阅资料,亲自动手实践,直至问题的解决”。在这个问题中,他们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由于“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得到了统整,学习的过程、方法都成了学生的亲身经历,他们无论是在方法上、过程上还是在情感上,体验都是相当丰富的。成功了,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得到了自我实现的满足的体验,也学会了方法;失败了,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会进行反思,在“痛楚”中进行自我激励,抗拒挫折,总结教训,昂扬上进。 第三, 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 《解读》指出: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学习,学生与他人的共同学习,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养成合作与共享的品质。”实际上,作为“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由于学生兴趣、爱好和所研究问题的“类相似”(一部分人相同或相似),很多情况下,他们的“研究性学习”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他们(部分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共同的问题,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共同的学习研究(这种小组不是教师的安排,是自发的组合)。在合作学习中,他们分工合作,形成团队精神;取得成绩后,共同分享。 第四, 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 《解读》中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对知识的批判性考察,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由于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各类探究活动展开,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居于辅导地位,研究性学习因而可以促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问题、项目”源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生活实际,由学生自主地确定,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班级中,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个性化,因此,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这样,教师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者和指挥者”,过去是学生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怎么解决问题也多数由老师来确定,学生围着老师转;现在是学生解决自己想解决的问题,老师要围绕学生的问题来进行指导。“儿童在学习中的地位产生了变化,儿童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研究性学习本身是一个提供给不同儿童学习的空间和平台,在这个空间内,学生可以不受任何人的强行指令,他们可以自己提出任务,选择学习伙伴,考虑学习时间,设计学习过程。”(《中国教育报》、11、24第三版《研究性学习:撑开一片新天地》)师生的位置角色变化,学生主体地位的突现,给学生独立思考提供了机会和动力。教师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中,所要完成的任务之一就是结合学生的学习实践,教他们“怎样对知识进行批判性考察,怎样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他们想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过去的教学中,我们也强调主体性,也强调“独立思考”,但是,因为教学是“传授统一的检约化的知识”,学生没有“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任务的情境需求”,学习内容没有实现“个性化”,因此,独立思考仍然不能落实。在这个意义上来讲,研究性学习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手段。 此外,我还认为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传统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由教师规定,学生即使在学习中“发表了自己的不同见解”,不能说“这就是个性化发展”。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真正实现了兴趣的个性化、学习内容的个性化,在个性学习内容的独立学习中,他们必须自己想办法,想适合他们自己的办法(设计过程,选择途径与策略),每一个人之间(包括学习小组的每个人之间)所采用的方法、途径、策略都会因人而异,教师的指导也必须符合学生各自的差异性特点。这样,学习过程、方法、策略、结果的不同,也使学生内心体验产生差异性,从而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五,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解读》指出,“研究性学习打破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提供给学生跟过的获取知识的方式与渠道,使学生汲取多学科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新的信息。同时,通过对知识的探究和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学科知识割裂整体知识的问题,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我以为,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因该具备的“立体层面状态”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的类型来讲,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什么的知识、知识怎么产生的知识(背景性知识)、‘关于知识有什么用’的知识、怎么学习知识的知识、怎么运用知识的知识、关于谁的知识”等;从学生解决问题来讲,包括各个学科的知识、书本的知识,生活中的知识、自身体验的知识等。传统教学中,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以“分科知识为主,以教师传授的程序性的知识为主、以书本知识为主”,这样的知识结构,不利于学生解决问题,更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综合性的课程形态,以学生“解决问题、完成研究项目的实践”为基本学习方式,本身构成了对学生各类型知识需求的综合性,在学习过程中,“不待教师教”,他们会因为实际的需要而主动地学习各种类型的知识并将其根据自己内在的特点合理组合,建构,染上情感和经验的色彩,从而形成因人而异的、“立体层面”而非线性、也非平面性的知识结构――一种有利于人的综合、整体发展的知识结构。 第六、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解读》指出,“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对于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促进作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对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而言,重点并不在于获得多少重大的创新成果,更重要的在于形成尊重事实、注重独立思考和研究的意识与态度倾向。” 对于这一点,我这样理解:实事求是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与研究中,注重事实,注重验证,不人云亦云,敢于批判。这一点,必须从此小学就开始抓起。在我们的国度里,曾几何时,浮夸风盛行,连我们的教师、学校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是祸国害民的。除了体制的原因,与我们的民众素质中“不能实事求是,不能大胆地批判”有直接关系。 此外,培养创新性人才,必须培养他们“敢于怀疑,实事求是地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事实进行验证,敢于对经典提出质疑和批判的意识与态度倾向。”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实事求是”。 《解读》关于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总共谈了六点。我还感觉到,研究性学习在于育目标上,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价值,《解读》没有提到――研究性学习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自主地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的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社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信息量的增加,他们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实际;随着发现问题的养成,他们会越来越关注自然和社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自然和社会问题,对社会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探索,并试图解决。当问题得到解决时,他们会充分认识到自身对社会、对国家的价值,从而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当问题的不到解决时,他们会探讨失败的原因,从而增进忧患的意识,对自己进行激励,也能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做出合理的解释与恰当的引导,不能形成学生的反社会意识) [1]篇3:“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1
“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1)
我的作文教学及研究故事系列之八十六 “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1) 课题定下来了,同时,这个课题被河北省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科学研究所确立为“河北省十五规划研究课题”。我拿着自己的一大堆资料,开始为实验学校的实验教师进行课题实验的前期培训。寒假以前和寒假开学后的一段时间,我为一所城镇小学、两所农村小学的十几名教师,讲新课程的目标、讲研究性学习、讲作文教学的问题、讲研究性学习与作文之间可以有机联系在一起开展的可能。 其中,讲的最多的还是研究性学习――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研究性学习的操作,是实施研究性作文的前提。 我为老师们讲了研究性学习的价值。辅导结合着我的学习体会来进行的。 “研究性学习价值”的认识 《〈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学习体会(二) ――“研究性学习价值”的认识 《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课程设置部分,提出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解读》中讲到:“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从自然、社会和学生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p78) 关于设置该课程价值,《解读〈研究性学习:价值与反思〉》做了具体的分析,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保持学生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 研究性学习基于学生自身的兴趣,学生主动从自己身边的学习生活中,选择自己关注的问题或项目。所以,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自主的情境学习”――“情境,是指对人引起情感变化的具体的自然环境或具体的社会情境”(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p24),自己提出的问题或选择的“研究项目”,基于学生的兴趣,使研究性学习活动本身因为对结果的渴求而染上了情感的色彩;知识也好,行为也好,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被人们认识到他们的意义。问题或项目来自于学生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对学生个体来说,学习成了有意义的事情;他们以一种类似于“科学家研究的方式”进行研究探索,能够产生极强的自我实现的欲望;在学生自主的研究探索当中,成功给他们带来快乐,随探究的`深入,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在一次研究活动中,学习研究的兴趣也能够不断得到保持。同时,一次又一次的研究性学习的成功,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某一领域或更多领域的探究兴趣。 第二, 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对中小学生来讲,研究性学习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不同。科学家的研究注重的是研究的成果的创新性和独特价值;我们对中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所“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强调学习过程中深刻的、充实的、探究性的经历和体验,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解读》p122)从实践来看,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最后结果有如下几种情况:1、确实得出了前人所没有的发现,结果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社会价值;2、是一种对前人已有“发现”的再发现;3、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探索,但是没有结果――由于知识能力的缺欠和研究手段、方法、资金等方面的制约,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上面的三种情况中,第一种情况只出现在极少数人的身上;第二种情况和第三种情况是更多的学生所面临的结果,甚至可以说,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在所有的学生身上都会出现。那么,我们中小学的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就应该关注学生“研究、探索”的过程了。因为,我们并不想“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中小学生科学家”,而是要“通过研究性学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研究解决问题能力、增进学生切身体验、发展学生个性”。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他们需要“从生活和学习的实际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际观察、运用多种方法查阅资料,亲自动手实践,直至问题的解决”。在这个问题中,他们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由于“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1] [2]
篇4:江西省安义中学高中生物3.2月季的花药培养教案选修1
江西省安义中学高中生物3.2月季的花药培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3.2 月季的花药培养
一、【课题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被子植物花粉发育的过程
2、通过学习花药培养的基本技术,培养设计试验、动手操作、分析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列表比较花药培养与组织培养
2、选择适宜的培养材料和培养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动手实践、勇于探索的科学探究素质
2、通过讨论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确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二、【课题重点】
选取适宜的培养材料和培养基
三、【课题难点】
选取适宜的培养材料和培养基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利用植物的茎可以经过组织培养得到新植株,但这种方法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繁殖出来的新植株往往无法获得一些新的性状。本节我们将学习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这是一种信的育种技术。
(二)进行新课
1.基础知识
活动2:阅读“被子植物的花粉发育”,回答下列问题:
1.被子植物的花粉是在 中由 经过 分裂形成的。
2.结合教材内容填下列示意图:
〖思考2〗由此可见,被子植物的花粉的发育要经历 四分体 时期, 单核 期和 双核 期等阶段。
〖思考3〗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小孢子母细胞可以产生 4 个精子;在一枚花药中可以产生
1
〖思考4〗营养细胞在花粉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控制花粉的萌发并提供营养。
活动3:阅读“产生花粉植株的两条途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花粉植株(即单倍体植株)的两种途径:一是花粉通过 胚状体 阶段发育为植株,二是通过 愈伤组织 阶段发育为植株。这两种途径的区别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 激素 的种类及其 浓度 的配比。
2.填写培育花粉植株的途径图解:
3.胚状体的结构及其发育过程与种子相似,所以把胚状体到从芽的过程称为 分化 ,而把从愈伤组织到从芽的过程称为 再分化 。
活动4:阅读“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花粉植株的主要因素: 材料的选择 和 培养基的组成 等。
2.材料的选择:
①从花药来看,应当选择(初花期、盛花期、晚花期)的花药;
②从花粉来看,应当选择(四分体期、单核期、双核期、萌发期)的花粉;
③从花蕾来看,应当选择(完全未开放、略微开放、完全盛开)的花蕾。
〖思考5〗除此之外,你认为影响花粉诱导成功率的因素还有哪些?
植物的种类、亲本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处理、接种密度、培养基组成、培养的环境条件等。 〖思考6〗为什么不选择使用单核期之前或之后的花粉?
单核期之前,花药质地幼嫩,容易破碎;单核期之后,花瓣开始松动,消毒困难。
〖思考7〗花瓣松动会给材料消毒带来困难的原因是 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容易侵入到花药中 。
2.实验设计
活动5:阅读“材料的选择”,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花药时一般通过 镜检 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此时需要对花粉细胞核进行染色,最常用的染色剂是 醋酸洋红溶液 和 焙花青-铬钒溶液 ,它们分别可以将细胞核染成 红 色和 蓝黑 色。
2.在使用焙花青-铬钒溶液时,需要首先将花药用 卡诺氏固定液 处理20min。该试剂的配制方法是将 无水酒精和冰醋酸 按体积比为 3:1 的比例混合均匀。
活动6:阅读“材料的消毒”,填写下列流程图:
在酒精消毒前,花药不需要预先用流水冲洗、洗衣粉洗涤和软刷刷洗。
活动7:阅读“接种和培养”,回答下列问题:
1.剥取花药:消毒后的花蕾,要在 无菌 条件下除去花萼、花瓣。
〖思考9〗剥取花药时,一是注意不要损伤花药,原因是 容易从受伤部位产生愈伤组织 ;二是要彻底除去花丝,原因是 花丝不利于愈伤组织或胚状体的形成 。
2.接种花药:剥取的花药要立刻接种到 培养基 上。每个培养瓶接种 7~10 个花药。
3.培养:花药培养利用的培养基是 MS 培养基,pH为 5.8 ,温度为 25 ℃,幼苗形成之前(需要、不需要)光照。
〖思考10〗在花药培养基中,用量最高的激素是 IAA ;在诱导丛芽或胚状体培养基中,用量最高的激素是 BA ;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用量最高的激素是 IAA 。
4.培养20-30d后,花药开裂,长出 愈伤组织 或释放出 胚状体 。前者还要转移到 分化
2
5.通过愈伤组织形成的植株,常常会出现 染色体倍性 的变化,因而需要鉴定和筛选。
〖思考11〗为什么通过愈伤组织形成的植株会发生染色体倍性的变化?(05全国理综III)
有些是由花粉发育形成的单倍体花粉植株,有些是由花粉壁细胞发育形成的二倍体花药壁植株。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课题有一定难度,成功率较低。全部完成课题不仅耗时较长,又有季节限制。最好课前做好时间规划,以提高工作效率。建议教师提前做好相关环节的准备,如花蕾的选择、培养基配方等。同时对于兴趣较高的同学可以安排在课外动手尝试,教师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
(四)实例探究
例1.某名贵花卉用种子繁殖会发生性状分离。为了防止性状分离并快速繁殖,可以利用该植物的一部分器官或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发育出完整植株。进行离体培养时不应采用该植株的( )
A.茎尖 B.子房壁 C.叶片 D.花粉粒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无性生殖特点。涉及知识点有:组织培养、体细胞、生殖细胞等。抓住无性生殖能够保持原物种特性这一特点。组织培养就是无性生殖的一种方式,它是由体细胞培养而来的,含有原物种的全部基因,而花粉粒是生殖细胞。该题易陷入思维定势,联想到花粉粒的离体培养。可见,植物组织培养若取自体细胞则为无性生殖;若取自生殖细胞则为有性生殖。
答案:D
例2.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不正常的配子)。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A. 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B. 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不正常
C. 两者都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解析:初级精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是同源染色体分开,进入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若此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一个多了一条染色体,另一个少了一条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进行的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平均分配到两个精子细胞中。若此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不分开,形成的两个精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均不正常。
答案:D
☆综合应用
例3.下图是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
(1) 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结构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草履虫进行 生殖;蘑菇进行 生殖,酵母菌和水螅常常进行 生殖。
(3)下列图解表示水稻(2n=24)胚珠中胚囊的'发育过程,试根据图回答: 薄壁细胞
胚囊母细胞(2n 减数分裂 n
珠心2n
3
单核胚囊(n7细胞8核)
①水稻种子的种皮遗传物质应为 n,其中遗传物质应与 相同。
②水稻胚珠中的胚囊应共有染色体 条,其中卵细胞中含染色体 条;若水稻授粉受精后发育成胚和胚乳,则胚细胞中含有染色体 条,胚乳细胞中含染色体 条。
③7细胞或8核中的7细胞其中就包括了一个卵细胞和两个极核,若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则胚囊母细胞基因型为 。
④如果水稻卵细胞基因型应为Ab,则极核的基因型为 ,其原因是
。
解析:图中给出一个被子植物子房结构示意图,首先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图,弄清各数字代表的结构名称。胚囊中7个细胞,从图解中我们可以看出是由一个胚囊母细胞发育而来的,所以这几个细胞的基因型完全相同(卵细胞和极核的基因型完全相同)。花粉粒落到雌蕊柱头上萌发生出花粉管,花粉管通过珠孔进入胚囊,释放出两个精子,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植物的胚;另一个精子与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双子叶植物胚乳发育过程中,胚乳被子叶吸收)。
答案:(1)花粉管 子房壁 珠被 受精极核 受精卵 珠孔 (2)分裂 孢子
出芽 (3)2 母方 12 24 36 AaBb Ab 卵细胞和极核是由单核胚囊经三次有丝分裂而来
(五)巩固练习
1. 在月季花药培养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中,应选择哪个时期最易成活( )
A.单核期前的花药 B.单核期后的花药 C.单核期花药 D.双核期
2. 影响花药培养的主要因素是
A.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 B.亲本植株的生理状况
C.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 D.材料的低温处理与接种密度
3.粗糙脉孢菌的单倍体细胞中具有7条染色体。两 个不同类型的粗糙脉孢菌A和a融合后成为二倍体,随即发生典型的减数分裂,紧接着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此过程最终形成的子细胞数及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为( )
A.8个、7条 B.8个、14条 C.4个、7条 D.4个、14条
4.某高等植物体细胞内假设有6条染色体,它们是AaBbDd,那么,一个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中的染色体是( )
A.ABD和abd B.AbD和abd C.AaB和Bbd D.Abd和Abd
5.用兰花茎尖细胞可快速培养兰花苗,这种生殖方式不能叫 ( )
A.无性生殖 B.组织培养 C.植物克隆 D.有性生殖
6.有同源染色体存在,但在光镜下一定看不到同源染色体之间两两配对联会的是( )
A.初级精母细胞 B.次级精母细胞 C.精细胞 D.根尖分生区细胞
7.玉米的体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在正常情况下,它的卵细胞、一个极核、胚细胞、胚乳细胞、珠被细胞和子房壁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依次应为( )
A.10、10、20、20、20、20 B.10、10、30、30、20、20
C.10、10、20、30、20、20 D.10、20、20、30、20、20
8.如果某种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去雄后授以aabb植株的花粉,其胚乳可能的基因型是( )
A.AAaBBb、AAabbb、AAaBbb B.AABB、AABb
C.AaaBBb、Aaabbb D.AaaBbb、Aaabbb
4
9.番茄的染色体数目是24,一个番茄细胞发生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中有三个退化消失。剩下一个细胞迅速发生了三次有丝分裂,你会找到多少个细胞核?这些核含有多少个染色体( )
A.4个核,各有12个染色体 B.4个核,各有24个染色体
C.8个核,各有24个染色体 D.8个核,各有12个染色体
10.一个豆荚中种子的数目,从理论上讲取决于( )
A.花中雌蕊的数目 B.雌蕊中柱头的数目
C.子房中受精胚珠的数目 D.胚囊中胚的数目
答案:1.C 2.A 3.A 4.D 5.D 6.D 7.C 8.C 9.D 10.C
七、【课余作业】
1.为什么花瓣松动会给材料的消毒带来困难?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花药培养技术有何区别?
八、【教学体会】
课题背景介绍了花药培养的历史以及花药培养在育种工作上的意义,教师可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插图提高学生的形象认识,补充一些不同植物和不同花粉发育时期的花药培养的资料,帮助学生认识材料选择和培养基配方的重要性。
九、【资料袋】
花药
每一雄蕊,由花丝(faliment)和花药(anther)两部分组成。
花药(小孢子囊)是花丝顶端膨大呈囊状的部分,是雄蕊产上花粉的主要部分,多数被子植物的花药是由4个或2个花粉囊(pollen sac)组成,分为左、右两半,中间由药隔相连。
花药在花丝上的着生方式有集中不同的情况:
底着药:花丝顶端直接与花药基部相连。
贴着药:花药背部全部贴着在花丝上。
丁字着药:花丝顶端与花药背面的一点相连,整个雄蕊犹如丁字形。
花药的开列方式分为以下四种:
纵裂:沿二花粉囊交界处成纵行裂开,如油菜、牵牛、百合等。
横裂:沿花药中部成横向裂开,如木槿,蜀葵等。
孔裂:在花药顶端开一小孔,花粉由小孔散出,如茄、番茄等。
瓣裂:在花药的侧壁上裂成几个小瓣,花粉由瓣下的小孔散出,如香樟等。
5
篇5:利用英语新教材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
东营市实验中学 焦海英
摘要: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人教版英语新教材 ( JEFC )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新教材,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关键词: 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学习兴趣;语言实用能力;创造性思维;思想品德教育;意志品质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人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文化差异,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会公德意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就 利用英语新教材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
一 、重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新教材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安排了很多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很容易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如英语新教材( JEFC )中的大部分插图是学生们喜爱的卡通画。每一堂课中的英语对话都比较适合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容易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勤动口、勤动脑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教科书中还编排了大量的歌谣、游戏、猜谜等。如: JEFC 教材第一册 Unit 2, Lesson 8, Part 3, Sing the ABC song , 通过学习字母歌,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 26 个字母; Lesson 10 , Part 3 , Listen and chant ,通过学唱歌谣,学生更好地熟练掌握了数字 1 ― 10 ; Lesson 48, Part 5 Listen, read and chant, 进一步复习掌握了介词运用及 There be 结构 ; Lesson 60, Part 6 通过学习曲调优美、轻松明快的歌曲 Lucy, put your shoes on!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重点句型“该到做…的时间了”― “ It ' s time to do something ”。再如 JEFC 教材第一册 Unit 20 Lesson 80 Part 7 Sing this song ― Let your kite fly high, 学生熟练掌握了祈使句的用法 ;Unit 24 Lesson 94 Part 3 Read and chant, 学生轻松地复习了各国国籍及各个国家人的英语说法。另外,新教材中涉及的游戏、猜谜等活动也很多。例如: JEFC 教材第一册 Lesson 15 , Part 3, Touch and guess ,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 What's this? Is it a/an … ? 两种疑问句式及回答形式; Unit 21, Lesson 82, Part 3 Play this ga
[1] [2] [3] [4]
篇6:利用英语新教材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
东营市实验中学 焦海英
摘要: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人教版英语新教材 ( JEFC )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新教材,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关键词: 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学习兴趣;语言实用能力;创造性思维;思想品德教育;意志品质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人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文化差异,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会公德意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就 利用英语新教材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
一 、重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新教材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安排了很多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很容易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如英语新教材( JEFC )中的大部分插图是学生们喜爱的卡通画。每一堂课中的英语对话都比较适合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容易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勤动口、勤动脑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教科书中还编排了大量的歌谣、游戏、猜谜等。如: JEFC 教材第一册 Unit 2, Lesson 8, Part 3, Sing the ABC song , 通过学习字母歌,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 26 个字母; Lesson 10 , Part 3 , Listen and chant ,通过学唱歌谣,学生更好地熟练掌握了数字 1 - 10 ; Lesson 48, Part 5 Listen, read and chant, 进一步复习掌握了介词运用及 There be 结构 ; Lesson 60, Part 6 通过学习曲调优美、轻松明快的歌曲 Lucy, put your shoes on!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重点句型“该到做…的时间了”- “ It ' s time to do something ”。再如 JEFC 教材第一册 Unit 20 Lesson 80 Part 7 Sing this song - Let your kite fly high, 学生熟练掌握了祈使句的用法 ;Unit 24 Lesson 94 Part 3 Read and chant, 学生轻松地复习了各国国籍及各个国家人的英语说法。另外,新教材中涉及的游戏、猜谜等活动也很多。例如: JEFC 教材第一册 Lesson 15 , Part 3, Touch and guess ,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 What's this? Is it a/an … ? 两种疑问句式及回答形式; Unit 21, Lesson 82, Part 3 Play this game, 这个游戏通过让学生上台表演 , 其他学生猜的形式来复习新知识点-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及回答 ;JEFC 教材第二册 Unit 2 Lesson 8 Part 7 Riddle 通过猜谜复习一般将来时的 “be going to + V.” 形式;第三册 Unit 4 Lesson 16 Part 5 Let's play “ I couldn't hear him ”的游戏,练习宾语从句等等。恰当地使用这些歌曲、游戏等,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新教材,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学习兴趣。
二、重视学生综合语言素质,培养语言实用能力
新教材以单元为基础安排教学内容,每个单元以各个话题为中心,通过对话及任务设计的形式,开展听、说、读、写的训练,强调对语言的实际运用。 JEFC 教材包含的词汇量大,读写范例多,有利于学生阅读及写作能力的提高。例如在 JEFC 教材第一册 Unit 7 ,Lesson 28 , Part 4 听、读、猜后, Part 5 Write 就要求学生用英语自我介绍,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再如 Unit 24 Lesson 96 Part 7 Write 让学生写信,谈论自己的学校及朋友;还有一些应用文练习,如写感谢信和病假条等,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新教材所设计的语言情景,反映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时代的变化。如 JEFC 教材第一册 Unit 1 Lesson 1 & 2 中的 Part 3 和 Unit 2 Lesson 5 & 6 中的 Part 3 ,通过单词拼读涉及了一些经常在日常生活或报刊上出现的缩略词,如 CD, CBA, ABC, BBC, HK, ID, KG, WTO, IT , IQ , IDD , UN , UNESCO , SAR 等。通过让学生识别电话号码、传真号码、手机号码、车牌号码、房间号码、邮政编码等来学习英文中阿拉伯数字的表达,如 JEFC 教材第一册 Unit 3 Numbers in English Lesson 9 & 12 及课本后面的练习册等;通过一张火车票来学习时间、车次、价钱的表达,如 JEFC 教材第三册 Unit 5 Lesson 19 Part 2 ;通过计算机键盘练习英文的 26 个字母,如 JEFC 教材第一册 Workbook Unit 1 Ex 7 等;调查学习情况,介绍家人,如 JEFC 教材第一册 Unit 9 Lesson 36 Part 4 ;电脑学习,如 Unit 4 Lesson 14 Part 1 涉及键盘、鼠标等;电子邮件,如 Unit 3 Lesson 12 Part 5 ;从因特网上搜索资料,如 JEFC 教材第三册 Unit 5 Part 2 等; JEFC 教材第二册 Unit 9 Lesson 34 Part 2 The Memory Robot, 提供了一些关于机器人的知识 ; 网上购物,如 JEFC 教材第三册 Unit 14 Lesson 54 Part 2 Shopping online ;还有 JEFC 教材第三册 Unit 13 Lesson 50 Part 2 Standing Room Only 反映了世界上存在的严重的人口问题等。这些内容的设计都有利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等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语言素质及语言实用能力,教师对此一定要充分利用。
三、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习惯
新教材着眼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实用能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新教材鼓励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致的观察能力等。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过去的一些教学方法。例如:语言教学要联系实际;要变 “ 注入式 ” 为 “ 启发式 ” ,实现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在重视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四项技能的全面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 JEFC 教材第三册 Unit 17 Lesson 66 Part 2 接触了一篇案件侦破的短文 , Who stole the necklace? 结合 66 课提供的材料 ,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是谁偷了项链 , 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 , 然后 67 课揭开谜底-鹦鹉 Polly 作的案 , 结尾幽默而又令人任俊不止。鸟怎会偷项链-看警匪片所致,此结局发人深省,不言而喻。再如 JEFC 教材第四册 Unit 15 Lesson 57 - 59 Murder on the train -火车上的谋杀,连续的三课分别叙述了案件的始末,对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及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致的观察力的培养非常有益; JEFC 教材第一册 Unit 11 Lesson 43 Part 1 里有一个充满想象力的“ Playhouse in the big tree ”(附图),当然是为了练习There be 句型想象出来的,非常有趣;再如,第一册 Unit 25 Lesson 99 Part 2 讲述了 Uncle Wang 制作的富有想象力的 “ Plike ”-既象飞机,又象自行车的交通工具;还有利用图画找单词,如第一册 Unit 12 Lesson 48 Part 4 等,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另外,教材中还有一些提供一定情景,让学生编造对话等练习,有益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好教材,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另外,新教材还非常重视文化教育。新教材力求通过所编材料给学生提供了解国外文化的机会。通过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文化风俗、饮食习惯、禁忌幽默的比较,使学生在理解和尊重外国文化的同时,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如 JEFC 教材第三册 Unit 8 Lesson 30 Christmas Day & Lesson 32 Part 4 Jesus Christ 系统的让学生了解了西方的圣诞及耶酥基督的诞生 , 可以让学生把圣诞节与中国的新年做一比较 , 更好地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的不同 , 开阔视野,增强世界意识。同时,新教材还涉及很多中外文化交流差异。如在日常问候上中国人常提到的年龄、婚姻状况等,对英美国家人士来说是属 “ 个人隐私 ” 、不愿别人过问的问题。例如: JEFC 新教材 Book 1 Lesson 12 中有这样对话 : 中国小女孩韩梅问外国老太太 May Hyde: “How old are you?”, 对方回答“ Ah, it's a secret.” 新教材中学到的这些中外文化交流习惯的差异,对于提高中学生的交际能力及文化素质非常重要。
四、重视学生的政治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文明礼貌教育是最基本的良好思想品德教育,新教材在一开始就
涉及了很多最基本的打招呼及感谢用语。例如 JEFC 教材第一册 Unit 1 Lesson 1 中的 “ Good morning! ” “ Hello! ” “ Nice to meet you! ” Lesson 2 中的 “ How are you ? ” “ Thank you./ Thanks. ” Lesson 6 中的 “ How do you do? ”等。还有一些常用的分别用语,如 Lesson 8 中的 “ Goodbye! ” “ Bye! ” “ Bye-bye! ” “ See you later! ” “ See you! ”等等。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就应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同学、老师见面或分手时要使用他们,既表示同学之间的友好,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还有比较客气的说法 “Please … ” , “May / Could I …? ”“Would/Will you please …? ”“You're welcome . ” 等句式的使用,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从而使文明礼貌的习惯在语言知识的传授及练习中得以培养。
助人为乐是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又一重大体现,在教材的阅读课文中多次涉及。如 JEFC 教材第二册 Unit 16 Lesson 62 Part 2 What a good , kind girl !通过小姑娘刘梅在去看电影途中帮助一个要去医院看望生病丈夫的老妇人,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助人为乐的乐趣,从而陶冶了情操; Unit 26 Lesson 102 Part 2 Miss Evans 学到了艾文斯小姐在轮船撞到冰山上,即将下沉的生死关头,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可歌可泣;还有 JEFC 教材第四册 Lesson 50 Mother Teresa, 描述了特丽萨嬷嬷创立任爱传教会,参与救助穷人的工作,献身慈善事业的事迹。教师在讲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一定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习特丽萨嬷嬷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及关爱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颂扬并倡导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精神是每个时代都不可缺少的良好道德品质。
社会公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又一重要内容,在新教材中涉及了很多此类内容。如 JEFC 教材第二册 Unit 17 Lesson 66 Part 2 The Queue Jumper 以非常幽默的方式教育人们要遵守公共秩序 , 按次序排队 ;Lesson 68 又进一步提到噪音污染问题 , 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及休息 ; 还有 Unit 24 Lesson 94 The man upstairs, 提到在上层楼居住的人每次晚回来脱靴子往地上扔的声音严重影响了楼下人休息的问题 , 提醒人们一定要注意公共道德。还有第二册 Lesson 92 Mark Twain 和 Lesson 96 A bad neighbour 等。寓思想道德教育于这些幽默风趣的故事之中,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了新大纲提出的让学生 “ 从阅读中获得乐趣 ” 的要求,又使学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
新教材中还多次涉及环境保护问题,如 JEFC 教材 Unit 3 , Lesson 10 Part 2 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 涉及如何进行环境保护; Unit 3 Lesson 12 Part 2 Questionnaire ,调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弱;初四新教材 Unit 5, Lesson 20 中又提到环境保护问题; Unit 9 The skies of two cities 介绍了北京和洛杉矶的空气污染状况; Lesson 40 阅读课文介绍了雾都伦敦的天气情况 , 分析了造成伦敦烟雾的主要原因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等。教师要结合本地实际 , 通过让学生讨论、分析 , 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五、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教师应充分挖掘新教材的积极思想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JEFC 教材第二册 Unit 19 A Visit to an Island 介绍了孩子们去一个岛游玩、野餐的冒险经历; JEFC 教材第三册 Unit 2 Lesson 8 Part 3 Youngest Swimmer to cross Channel 学到 12 岁的学生李立达横穿海南与大陆之间海峡的勇敢精神 ; Unit 7 Lesson 26 Part 2 中 The man who never give up ,介绍了爱迪生的成功 , 源于其永不放弃 , 坚持不懈; Unit 18 Lesson 70 Part 2 Because it's there, 讲述了 George Mallory 及同伴为攀登珠穆朗玛峰而献身的壮烈事迹。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启发学生以爱迪生、李立达等为榜样,不怕困难,热爱科学,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祖国增砖添瓦。通过教材的学习,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作风等都得到很大地提高。新教材还涉及了有关英语语言的课文,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毅力。例如: JEFC 教材第四册 Unit 7 Lesson 26 Part 2 Countries and languages 学到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最重要的语言。同学们了解到英语非常有用,更坚定了学好英语的决心。教师对教材的思想内容挖掘得越深刻,讲授就越生动,学生就会更感兴趣,所受到的教育就越大,就会自觉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取得更好的成绩,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全面发展及综合能力的提高。
总之,人教版新教材非常适合培养学生各方面良好的素质。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把素质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意志品质、思维能力及英语实用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国栋 . 语言结构与语言功能相结合 -- 谈 JEFC 和 SEFC 教材的设计思想 [W]. 学科教育网 .
[2] 郑旺全 . 初一上英语教材 ( 修订版 ) 介绍及教学建议 [W]. 学科教育网 .
[3] 曹杰 .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第一册(上)(试用修订本)介绍 [W]. 学科教育网 .
[4] 曹杰 . 九年义务教育三﹑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英语第二册(上、下)修订情况介绍 [W]. 学科教育网 .
【对高中生物新教材选修1的实验研究】相关文章:
2.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10.初中英语情感教学实验研究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