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述评写作范文

述评写作范文

2023-02-17 08:27:4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iamsoblu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述评写作范文,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后的述评写作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述评写作范文

篇1:述评写作之诀窍

述评写作之诀窍

述评写作之诀窍无论写什么内容,首先须从结构入手,把握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部分,把这三部分吃透了,写好了,你这述评也就成功了。

搞新闻,免不了要写述评,尤其是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述评写作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一项必备的基本功。述评写作有什么诀窍吗?细想想,诀窍还是有一些的,那就是,无论写什么内容,首先须从结构入手,把握好三段式或者说三部分,把这三部分吃透了,写好了,你这述评也就成功了。哪三部分呢?第一部分,是什么。第二部分,为什么。第三部分,怎么办。非常简单,就这三部分。再复杂再不好写的述评,用三段式一套,几乎百发百中,无一例外。举个例子。前年秋天,笔者到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参加培训,顺便回母校复旦大学看看。校领导知道我是新闻系毕业的,说,老詹,复旦马上就要庆祝建校100周年了,这可是个大事情呀。作为复旦毕业生,又在中央媒体工作,可不可以为母校100周年写篇报道呀?我知道此事难度很大,不敢应承,转念一想,咱经济日报老总编范敬宜不是曾经说过吗,“只要找到好的角度,没有不可以写的新闻”。正因为文章不好写,才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嘛。于是答应下来,经过采访,写了一篇约6000多字的长篇述评《复旦:瞄准世界一流大学》,发了一个整版,反映还算不错。这篇述评是怎么写的呢?很简单,三部分。第一部分,标题三个字:为什么?当今中国,为什么一些重点高校尤其是名牌大学如北大、清华、复旦、浙大、南大等等,纷纷提出要建世界一流大学呢?这绝非偶然。因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说到底无非是科技、人才和知识这三项。而科技、人才、知识的培育点和聚集点,就在大学。倘若一个国家没有一流大学,要建一流国家,绝不可能。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经济实力的一流强国,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拥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在向世界强国迈进的过程中,自然要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这就阐明了复旦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第二部分,标题也是三个字:是什么?既然中国必须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人们自然会问,究竟什么叫世界一流大学,它有哪些标准呢?毫无疑问,一流大学,应该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科,还要有一流的环境(硬环境和软环境),以及一流的成果。如果没有以上四项,谈何世界一流大学?复旦的师资和学科到底怎么样?它的硬软环境和学术成果怎么样?在中国和世界的排名如何?这部分都作了详细分析。第三部分,怎么办?通过分析看出,复旦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不小差距。怎么办呢?一流师资从哪里来?一流学科怎么培育?一流的硬软环境怎么建立?复旦都有自己的考虑和对策。最后得出结论,只有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复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才能实现。6000多字的述评,写的就是以上内容。文章发表以后,校领导非常满意,在读者中也引起一定反响。需要说及的是,三段式的排列顺序,是可以灵活穿插的。“复旦”一文,就没有把“是什么”放在第一部分,因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非事件性新闻。假如一开头就讲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读者肯定不感兴趣。反之,你先讲“为什么”,即中国为什么必须建一流大学,不建难道不可以吗?先把必要性写清楚了,接下来读者自然就会关心,一流大学有些什么标准,到底“是什么”,怎么才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怎么办”。以三段式写述评的例子,还有不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笔者曾写过一篇《少数企业死不了,多数企业活不好》。说起这篇述评,还有一个故事。当时,我正担任经济日报工交部主任,总编辑老范开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回来,要我们写一篇怎样把国有企业搞活的述评。我绞尽脑汁,成稿一篇,题目叫《怎样把企业搞死》。为什么如此着笔呢?因为,只有搞死一部分企业,才能把大部分企业搞活。文章这个立意,得到老范肯定,但他说题目肯定不行!中央才开会说怎样把企业搞活,你就来一篇怎样把企业搞死,这不是对着干吗?不过不要紧,可以改一个题目。下午,他把我叫去说,国枢,题目已经想好了,就叫《少数企业死不了,多数企业活不好》,你看如何?我一听,太棒了!文章发在次日头版头条,在读者中反响很大,因为当时还很少有人从这个角度提出问题。这篇述评,也是三段式:第一,是什么?主要讲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国企建了很多,整体效益很差。第二,为什么?为什么整体效益很差呢?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本该淘汰的企业,总是淘汰不了。文章以日常现象作比喻,写道:苗圃中,种了不少小苗,本来长势不错,但到一定程度就没法再生长了,因为树苗太多,非常拥挤!阳光呀、空气呀、水分呀,都不够。怎么办呢?给它增加阳光,夜夜照明,还给它吹风,给它施肥,行不行呢?还是不行。唯一的办法,就是果断间苗!只有让少数树苗死掉,多数树苗才能成活。自然界如此,企业界不也一样吗?第三,怎么办?怎么才能让一部分企业死去呢,标准是什么呢?死去的企业财产怎么处置、职工怎么安置呢?文章提出了企业破产和职工的保险安置等问题,这在经济报道中算是提得比较早的。前不久,看到清华大学教授魏杰写的一篇述评《关注和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文章揭示了我国当前一个很重要的经济趋势,即企业的高成本时代已经来临。文章分作三部分。第一,是什么?当今中国,企业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利润普遍减少,企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第二,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一是企业能源成本上升,不可逆转。二是原材料价格上升。三是运输成本上升。四是环境、土地、环保等的投入增加。五是职工工资越来越高,人力成本急剧上升。六是进口原料等价格持续上升。总之,由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各方面成本急剧上升,利润减少,所以,企业高成本时代已经来临。第三,怎么办?文章提出了一些应对办法,政府应当做些什么?企业应该怎么办?整篇文章,就三部分,写得很集中,也很精彩。三段式写作法,听起来很简单,用起来却非常灵。一篇述评,只要认认真真把这三部分写精、写好,一定会受读者欢迎。比如,当前广大读者非常关心城市房价猛涨问题。倘若报社派出记者,认真调研采访,把全国主要城市房价的真实情况详细了解一番,写清楚“是什么”;同时,请教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及房产企业有关人士,摸清房价猛涨的真实原因,弄明白“为什么”;最后,再认真梳理解决房价猛涨的对策和思路,亦可借鉴一些国外比较成熟的经验。这样写出文章来,难道不精彩,难道没人看吗?又如,前些时候爆发的朝核危机,人们也很关心。假如从“是什么”(朝鲜到底是不是进行核实验?具体当量如何?在哪里进行的?)“为什么”(朝鲜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冒天下之大不韪搞核试验?其用意何在?)“怎么办”(国际社会怎么办?中国怎么办?美国和西方国家怎么办?此事前景如何?)三段式入手,一定会写出一篇好文章来。述评写作三段式是个通例,几乎没有例外。但具体到某篇文章,又并非“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样样肝脏齐全,各自平分秋色。有的文章,可以重点写“是什么”,有的重点写“为什么”,有的则重点写“怎么办”。比如,当某种现象大家还搞不清楚的`时候,可以重点写“是什么”。至于“为什么”,倘若一时原因不明,做一些初步分析即可。而“怎么办”,则可以写一些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和设想。而有的时候,“是什么”大家已经知道,事实很清楚了,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想知道“怎么办”,你就不妨在后两方面多使使劲。三段式在实践中为什么如此管用呢?仔细想想,大概是因为三段式把新闻事实的前前后后各个侧面全囊括进去了吧。从时空关系看,“是什么”主要讲的是现在,“为什么”主要讲的是过去,“怎么办”则主要讲的是将来。过去、现在、将来,时空关系,全都有了,你还有什么弄不明白的呢?在具体写作中,三段式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是什么”重在求细――详实地占有大量事实和细节。“为什么”重在求深――深入地探求事实背后的真象。“怎么办”重在求实――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说来有趣,述评写作三段式作为一种技巧,不但可以用于述评写作,还可推而广之,用于其他写作。记得当年我还在经济日报任副总编时,报社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是每个党员都要写自我剖析材料吗?由我分管的一些部门主任问我,老詹,这材料怎么写呀?我说,很好写嘛,就按述评写作的三段式来写。第一,先写“是什么”,讲讲目前的思想和工作状况,对照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自己有些什么问题和不足?第二,再写“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得分析分析,找找原因。最后写“怎么办”,针对这些问题,打算怎么办,采取什么措施,改正自己缺点?就这样写,不算难吧?不难不难。大家一听,点头笑道,这一说就简单了,确实不难。述评写作之诀窍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篇2:美术述评

美术述评

1发展国画的历史机遇

当“百年中国画展”还在余波荡漾的时候,3月27日,以“大匠之门”命名的“北京画院作品展”占据了中国美术馆的全部展厅,可以说是盛况空前。这个展览的耐人寻味之处是它的历史感,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中国画和中国美术的发展脉络。人们不仅可以从中感受到北京画院45年的历史轨迹,而且可以从中延伸出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7月10日,由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倡导,由全国政协书画室联合各省、市、自治区政协举办了“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首展在北京举行,李瑞环主席就发展国画艺术发表了重要的讲话,在国画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迄今为止,“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已展出四届,反映了当代国画发展的成就与问题,在全社会造成了广泛的影响,对于推动当代国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国画事业的重视,到“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的具体策划和运作,都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为此,由中国画研究院和北京画院联合举办,《人民政协报》《文艺报》《美术》杂志协办,“发展国画艺术座谈会”于12月24日在中国画研究院举行。这次“发展国画艺术座谈会”以学习、贯彻十六大的精神为宗旨,系统总结国画50年来的发展经验,研究国画发展的现实问题,适时总结“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的经验。到会的画家和理论家,结合创作和理论问题,着重研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发展国画艺术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发展国画艺术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3、“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机遇。

2艺术产业和艺术市场前途不可限量

3月中旬,围绕着“多幅石鲁画作惊现河南”的新闻,关于书画打假的问题再次吸引了人们对艺术市场的关注。9月,已经是第四届的“中国艺术产业论坛”,借助于中国艺术博览会的平台,将四年前提出的内涵还不太清晰的“艺术产业”问题,以发展的眼光预测“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显然,今天所谈到的“艺术产业”,不仅为国家的政策研究部门所关注,也为一般的公众所认同。

拍卖业作为当代中国艺术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的项目,在这一年里屡创新高。4月23日,宋徽宗《写生珍禽图》以253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打破以往的记录。这一纪录仅保持了8个月不到,12月6日,就被米芾的《研山铭》手卷以2999万元人民币打破。在近现代书画方面,张大千的一幅泼彩朱荷屏风,10月28日在香港以2022万港元成交,刷新中国近代中国书画拍卖之世界纪录,亦是首幅成交逾千万元的中国近代书画作品。其他如明朝永乐《刺绣红夜摩唐卡》在香港以3087.41万港元的成交价打破中国及亚洲刺绣工艺品最高成交价世界纪录。一对从海外回流的康熙御用私印在北京以355万元人民币创中国皇帝用印拍卖的记录。

在艺术市场上,仅北京一地的字画古玩市场年交易额约达11亿元人民币,给人们展示了文化产业的广阔前景。可是,像书画打假越打越假等问题,也给主流性艺术产业提出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

3双年展、三年展扎堆引发对年展问题的思考

9月28日,“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开幕。无疑,这是中国“三年展”的“首届”,但是,一个多月后,“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也于11月18在广东省美术馆开幕。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年份而且是前后仅差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搞两个“三年展”,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因此其中的问题也是值得研究的。11月22日,“上海双年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也就是说,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中国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年度展。显然这并不像有些评论家所说的“一城二展更热闹”那么轻松,因为每一个展览的投资都在几百万元以上,当然其中少不了纳税人的钱,而这些展览与纳税人的关系又是怎样,而进一步谈与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关系又是如何,都是值得深思的。

另一方面,为了积极应对当代艺术思潮,同时树立当代中国的新形象,有关部门不仅决定以政府的名义参加明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同时北京市正在积极筹办明年的北京国际双年展和中法文化年期间在巴黎举办的大型艺术展览。

4美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大发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

[1] [2]

篇3:《周易》述评

《周易》述评

本文主要对易、卦、爻、辞、《易经》、《易传》、《连山》、《归藏》、《周易》等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进行了评述,并对《易经》六十四卦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评价.

作 者:马保平赵继宁 Ma Baoping Zhao Jining  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刊 名:社科纵横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REVIEW 年,卷(期): 22(12) 分类号:B221 关键词:周易   述评  

篇4:蒙代尔经济理论述评

蒙代尔经济理论述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者罗伯特・蒙代尔首先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奠定了欧洲单一货币的思想基础。他率先研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同作用,建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奠定了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影响的理论基础。另外,他也是通货膨胀、利率和增长理论、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的开创者,并与他人合作共同奠定了供给学派经济学基础。

作 者:孙涛 金思宇  作者单位:孙涛(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北京,100080)

金思宇(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北京,100051)

刊 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YOUTH COLLEGE FOR POLITICAL SCIENCES 年,卷(期): 19(4) 分类号:G091.352.4 F820 关键词:最优货币区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货币机制  

篇5:生态工业园区述评

生态工业园区述评

生态工业园区(EIP)是21世纪新兴的'工业组织模式,自提出后受到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它强调园区成员的联系、合作和参与,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流形成各成员相互受益的网络,并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共进.本文对EIP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述评,并提出我国工业组织改革的建议.

作 者:杨咏 YANG Yong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中国,北京,100871 刊 名:经济地理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ECONOMIC GEOGRAPHY 年,卷(期):2000 20(4) 分类号:X171.4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区   废物流动   网络  

篇6:电气技术工作述评

电气技术工作述评

电气技术工作述评

1.发展势头良好

从总的来看,根据高压开关协会统计资料,20高压开关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局面。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07.23亿,产品销售收492.7亿元,工业增加值134.7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9.08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37.13%,其中高压开关部分为21.33亿元,同比增长23.42%。亏损企业从的12家减为年的9家。

2010年高压开关行业涌现了一批经济效益有显著提高的企业。如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13.48万元/人,在行业中名列第1位,远高于行业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极具竞争力,20工业总产值为13.42亿元,已高达24.3亿元,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还有上海西门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58.2万元/人);广州东芝白云电器设备有限公司(43.44万元/人);上海大华电器设备有限公司(43.34万元/人)等企业。

但同时也应看到,20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钢材、有色金属和铸锻件等主要电工原材料大幅涨价,加上行业市场竞争激烈,造成行业整体效益的增长幅度明显低于年。

2010年统计的306个企业中,工业总产值(现行价)超过亿元以上者有118个,其中工业总产值8亿元以上者有12个;3亿元以上者49个;2亿元以上者67个。全员劳动生产率10万元/人以上者102个;5万元/人以上者180个。

工业总产值中高压开关产值前10名的企业依次是厦门ABB开关有发公司(24.3亿元)、西安西开高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7.58亿元)、平高电气集团有限公司(11.55亿元)、华仪电器集团有限公司(11.02亿元)、泰开电气集团有限公司(9.18亿元)、宁波天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4亿元)、大全集团有限公司(8.1亿元)、广州白云电器设备有限公司(6.44亿元)、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6.42亿元)、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8602万元)。

工业增加值前10名的企业依次是厦门ABB开关有发公司(80003万元)、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56560万元)、大全集团有限公司(55862万元)、华仪电器集团有限公司(38986万元)、泰开电气集团有限公司(32764万元)、平高电气集团有限公司(32280万元)、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31177万元)、广州白云电器设备有限公司(30872万元)、西安西开高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8602万元)、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8602万元)。

同时,许多行业、地方及民营企业投资的新企业纷纷上马,高压开关行业从业人数从2003年12.13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2.72万人;高压开关产品产值从2010年的231.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12.5亿元,增幅达到34.88%。

2010年高压开关产品产量有很大提高,详见表1和表2。以下各分别论述各类产品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2.高压超高压SF6断路器和GIS的制造实力增强,高压超高压SF6断路器和GIS有了大幅增长。

如2010年生产550KVSF6断路器372台,增长409%;363KVSF6断路器43台,增长95%;

252KVSF6断路器2375台,增长209%;126KVSF6断路器7444台,增长85.6%;72.5KVSF6断路器1251台,增长60%。

2010年生产550KVGIS8间隔,363KVGIS19间隔,252KVGIS679间隔,126KVGIS2280间隔。与上年相比都有大幅度增长。特别是126KVGIS增幅极大,上年126KVGIS产量为1494间隔,而2010年达到2280间隔,增幅达到34%还多;252KVGIS也从2010年的511间隔增加到679间隔,增幅达32%还多。

高压超高压开关设备制造厂不断增多,现已有18家之多。生产72.5~550KVSF6断路器产品的企业有:西安西开高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山东泰开电气有限公司、北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如高高压电器有限公司、上海华通开关厂、瓦房店高压开关有限公司、上海平开华明高压开关有限公司、宁波天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开关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永鼎红旗电气有限公司、重庆新汇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云南开关厂、西安西电高压开关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电器制造厂、青岛益和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天宇公司等。

生产126~550KV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企业有:西安西开高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平高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山东泰开电气有限公司、北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西门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电器制造厂等。

高压超高电压SF6断路器的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我国已掌握了126KV自能式SF6断路器制造技术,已有十几家厂生产。产品型号多达十几种。

(2)在126KV自能式SF6断路器基础上,西高所与北京北开电气公司于2010年联合开发出LW11-252/3150-40型252KV自能式SF6断路器。该断路器的灭弧室采用了国际上属于第二代自能技术的上、下触头在开断时反向运动的结构(双动),在几乎不增加操作功的情况下,使弧触头的刚分速度达到10m/s左右,保证了高电压下大电流的开断,同时可确保切容性电流无重击穿;采用以上灭弧原理后,单极操作时配用更轻的弹簧操动机构,分闸功低于100kgm。合闸功低于200kgm。由于整机的机械受力较小,机械寿命达到了6000~10000次。其水平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3)西安西开高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年完成了550KV单断口罐式SF6断路器产品的开发,并在荷兰KEMA试验站及国家高压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了全部开断型式试验项目。其技术参数为额定电压550KV,额定电流4000A,额定短路开断50KA。该产品是我国首台550KV单断口罐式断路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之一,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并为我国进一步研制800KV、1100KVSF6断路器和GIS设备奠定了技术基矗

(4)西高所自行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相共箱型ZF口-126/T3150-40型智能化GIS。该方案断路器三相采用直线式布置,配用弹簧操动机构,三工位隔离接地组合开关及机构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方案,融合了母线筒的功能。该产品采用了西高所自行研制的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可全面监视系统运行状态。

(5)252KVSF6断路器和GIS参数上一个新挡次,都达到252KV4000A63KA。

总之,我国550KV高压开关设备有大的发展空间。据电力部门提供的资料,2010年电力系统装备550KVSF6断路器164台,而2010年高压开关行业才生产73台,2010年也只有77台(不包括外资及合资企业),缺口基本为外国产品所填补。550KVGIS的产量更少,2010年仅生产4间隔,由于国内能力及装备政策关系,三峡左岸39间隔550KVGIS全部被ABB公司中标。550KVGIS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它是附加值很高的高科技产品。

高压超高压领域是国内企业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的一个重要方面。超高压部分市场上升空间大,技术含量高,现已有引进消化的基础,需要加大研制力度,提高核心技术水平,争取在断路器、GIS和混合技术开关设备产品方面扩大市场占有率。

3.特高压开关设备需加大自主研发力度

2010年初,国家电网公司在2010年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以百万伏级交流和80万伏级直流系统组成的特高压国家骨干输电网架”的目标。据研究资料显示,特高压电网具有跨区域、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输电等优点。以百万伏级交流为例,1回1000KV输电线路可替代4~5回500KV交流线路,通过减少线路回数,可节省线路走廊,而且能使输送单位容量的价格降低。

2010年5月底,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启动了交流特高压示范工程的初步设计工作。这项示范工程为1000KV交流输变电工程,具体线路:陕北-晋东南-南阳-荆门-武汉。荆门1000KV特高压变电站是该示范工程的第一个建设项目。在2年之内,国家电网公司还特开工建设第二项交流特高压工程,具体线路为:淮南-皖南-浙北-上海线。

由以上可见,上特高压势在必行,而且时间紧,任务重,这是中国电力的一次历史性跨越,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电网格局。特高压,打造中国电网新格局。

特高压为高压开关行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且慢说特高压。就是超高压,我国市场多为国外企业或合资企业占领,如长江三峡550KVGIS工程和800KVGIS示范工程,都被国外产品中标。而550KVGIS和800KVGIS价格昂贵,国外公司往往开出“天价”。一但国内能生产,则价格很快回落。

以市场换技术,寄希望于利用重点工程加快核心技术的二次开发,尽快掌握世界一流的研发技术,目前看来只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事实证明,采用所谓以“市场换技术”的模式局限性越来越大,国外公司技术垄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必须发挥行业优势,依靠自已的创新能力,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从技术上讲,我国已自主研发出550KV单断口罐式SF6断路器,这就为研发1100KV特高压开关设备打下了良好的基矗在世界上,当初日本先开发出550单断口SF6断路器,然后开发出1100KV双断口GIS。因此,我国在自主开发的550KV和800KV工程基础上,完全有能力开发1100KV特高压开关设备。

在开发特高压(百万伏级)开关设备方面,在时间紧任务急的情况下,可采取如下两途径实现国产化:其一,采用技资结合的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合作生产,逐步实现国产化;其二,采取以自主研发为主,积极进行国际合作的方式,以实现百万伏级开关设备国产化。

目前西开电气在自主研发出550KV50KA单断口SF6罐式断路器的基础上,800KV罐式SF6断路器正在研制中,1100KV罐式断路器已进入开***证阶段。

新沈高与韩国晓星公司合作已为我国750KV输电示范线路官亭变电站和兰州东变电站分别提供了800KVGIS。这就为沈高公司研制1100KVGIS奠定了基矗

新沈高公司将采取技贸结合,引进技术的方式,合作制造与自行开发相结合,以掌握核心技术,逐步实现国产化。

4.混合技术开关设备在升温

高压开关设备一般为空气绝缘开关设备(A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20世纪末世界上出现了另一种开关设备,即混合绝缘技术开关设备(MIS)。包括ABB的PASS型、

篇7:语感研究述评

语感研究述评

语感研究述评

王恒俭

近几年来,尤其是1992年以来,语文教学研究形成了一个新的热点、焦点, 这就是关于语感的研究。就目前来看,研究集中在语感性质和语感地位及语感培养这三个 方面,而以语感培养的研究为重点。本文即对近几年来的语感研究作一初步的考察和评 价。

一、关于语感性质

科学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是研究的必要前提。对概念本质属性的认识,集中的反映 在对概念的定义上。语感这个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有代表性的说法有如下几种 。

语感“是对言语内涵的一种直觉能力。”。[(1)]

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 解。[(2)]

语感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 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3)]

以上诸说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语感作了界说,虽然不尽相同,有些还显粗疏、模糊, 但基本内核则趋于一致,即:语感属于直觉思维,是对言语的直觉能力。与以上诸说不 同的还有认为语感“是一种操作者对语言艺术的审美能力”[(4)]、语感“是对语 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5)]等。笔者以为,二者对语感的界定都失之过 窄:语感应包括书面语感和口语语感,不能说不识字的人就没有语感,这是一;“审美 ”不能脱离言语认知而孤立存在,亦即是说,在“审美”的同时,言语认知也在进行, “审美”应是指语感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境界,这是二;并不是所有言语都有“隐含意义 ”,这是三。

与语感概念的界定有密切联系的是对语感的某些特性的认识。综合论者诸说,语感 作为对言语的直觉能力,它具有直接性、整体性、敏捷性等显著特性。直接性是说其对 言语的领悟未经逐步分析、严密推理与论证;整体性是说其在认识过程开始的时候,就 将言语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敏捷性则是指其对言语的理解和差别的迅疾、瞬时。 在认定语感属直觉思维的前提下,上述认识是能够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但目前对语感 特性的认识仍有一定的模糊性,一是认为语感不具有直觉思维的个性品质――敏捷,敏 捷是语感培养的目标而不是语感的特质[(6)];二是认为语感具有准确性或深刻性 [(7)]。之所以会有上述两种认识,与对作为直觉思维的语感未能全面认识有关。 几乎是所有论者都没有论及语感的不确定性。所谓语感的不确定性,是指语感的对言语 的体味、领悟只是一种尝试、一种猜测或假设,其结论不是完全可靠的,语感的个体内 部发展的阶段性、个体与个体之间对同一言语对象的体味、领悟的差异性即证明了这一 点;所谓敏捷,是指感知、感悟的迅疾――省略思维的中间环节而言,至于这感知、感 悟是否与言语内涵同一,则是另一回事;所谓准确性或深刻性,则是指良好的语感而言 ,而非一般意义上的语感所具有的共性。笔者认为,漠视、忽视语感的不确定性,就会 产生语感研究乃至语感培养的片面性。

这里,有必要提及与语感有关的几个概念。目前,相对于语感,有语文直觉、语文 悟性等说法,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相关概念,其界定都与直觉、与语感有直接的或间接 的联系,语感、语文直觉、语文悟性三者并无本质的区别。这里,笔者提及此,是想说 明,研究的出发点、落脚点可以有所不同,但研究的科学性要求则是同一的,似乎有必 要保持概念提法的统一。

综合上述,笔者倾向于这样认识“语感”:语感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这种能 力包括言语认知能力和言语审美能力,这种能力具有直接性、整体性、敏捷性和不确定 性。

二、关于语感地位

语感地位指语感在语文能力中的地位和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前者决定了 后者,确认了语感在语文能力中的地位,也就确立了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一般认为,语感在整个语文能力结构中,处于一个基础的核心的地位。综合论者诸 说,这种认识主要是基于下述基本认识。

首先,语感是言语活动的必备前提条件。我们进行任何一种言语活动(包括语文学习)都必须以具有一定的语感能力为先决条件,否则根本无法参与任何一种言语活动。 由此可见,语感是语文能力的基础[(8)]。

其次,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语文能力一般包括语言能力和 篇章能 力,前者是基础,而前者又以语感为核心,因为信息交流直接凭借的是语感,离开语感 就谈不上信息交流。由此可见,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9)]。

最后,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审美能力的雅俗。审美教育要通过形成良好语感来 完成,言语活动(包括语文学习)中的审美对象的感受、审美情感的诱发、审美能力的 形成都必须基于语感。由此可见,语文能力最高境界――语文审美能力的形成要以良好 语感的形成为标志。[(10)]。

基于上述认识,论者普遍认为,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 学的首要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 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研究的 空前的高度来认识,可以说是叶圣陶先生的“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 语感”和吕叔湘先生的“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的观点 的具体化。

确认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必须涉及语感培养与语文基础知识 教学的.关系问题。关于此,认识是共同的,这就是认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有助于语感的 形成和语感的理性升华,不能忽视、轻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意义和作用,但语文基础 知识教学与语感培养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而非相反,语文基础知识只是规范语感的辅助 材料而不是其他,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必须而且也只能为培养和提高语感能力这个核心 服务,所谓语文基础知识的“精要、好懂、管用”,要落实到对语感培养“有用”上来 ,舍此,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别无价值。

这里,还有必要对“语文教学的核心是思维而不是语感”[(11)]和“语文教 学就是语感教学[(12)]”这两种涉及语感教学地位的看法作个说明。前者认识的 基本前提是正确的,即语文教学如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是培养思维,但不能用这个基 本前提来否定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因为,说“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感” 正是植根于这个基本前提,具体点说,正是突出强调语文教学培养思维的特殊性。后者 的提法有偏颇之嫌,因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养语感这种直觉思维(尽管其处于核心 地位),还要培养逻辑思维,如果执于一端,那么,语文教学就只能是瘸腿教学,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也就得不到真正的落实。

对语感在语文能力和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和核心地位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 义和实践意义,它对解决语文教育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思想性问题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教学改革问题等,都有极其重要的启发意义。

三、关于语感培养

研究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因此,关于语感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也便成为语感研究这个 热点中的热点。

要解决语感如何培养问题,首先要解决语感的形成机制问题。语感是长期有效的训 练在人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的一种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其中介便是一个螺旋式循 环往复的过程,过程中的要点便是操作(语文实践活动)和重复(语文训练过程),由 此才有可能建立一种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语感直觉[(13)]。或许正是自觉 或不自觉的由此出发,很多论者认为语感培养有两个基本途径并由此衍生出种种方法。 途径之一是言语实践亦即语感实践,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语文材料,因为“学生 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 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14) ]。这应该是语感培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

途径之二是言语训练亦即语感知识训练,通过有意识的语感训练活动促进语感更自 觉更高效的形成。这当中,强调的是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对语感形成的理性升华作用,强 调教师的启发、诱导。

在上述两个途径中,共同的认识是语感实践为主,语感知识训练为辅,并且,特别 强调反复实践的重要性和诵读在语感培养方法中的特别显著的作用。

关于语感培养的方法,论者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作了探讨。首先,高度重视读(诵 读、默读、熟读、多读),并把诵读视为最主要的方法,这是从语感的直接、整体感知 出发;其次,相对重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被广泛运用,同时 强调知识的教学要围绕语感进行(知识的练习以应用性为主,知识辨析性练习要摒弃) ,这是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对语感形成的理性升华作用出发;再次是认为语感培养要循 序渐进,要分阶段进行,这是从教学论出发。

值得重视的是如下问题:

一是逻辑思维训练被忽视。我们知道,语感作为直觉思维,固然有直接性、整体性 、敏捷性等突出优点,但不能否认,语感形成有一个过程,过程中逻辑思维也在起作用 ,即如整体感知,就需要逻辑思维方法――概括(只不过这种概括在表面上没有明显的 推理过程),可以说,没有概括这种逻辑思维参与,也就谈不上整体感知,也就谈不上 语感形成。因此,在语感培养过程中,逻辑思维训练仍应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二是生活体验被冷落。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 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生活体验是一种非言语实践,它包括生活 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的体验,没有这种体验,语感培养 是苍白的,语感培养就会重蹈“死读书,读死书,”的覆辙。

四、对语感研究的整体评价

几年来的研究有了相当的进展,尽管仍有一些薄弱环节。

综合起来看,几年来的成果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语感研究获得了空前的重视。近几年,《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 人民教育》、《教育研究》、《教学与管理》、《中学语文》(武汉)、《语文教学论 坛》、《天津教育》等多家有影响的刊物相继在重点栏目发出了语感研究文章,《中学 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两家刊物还作为“重中之重”来处理。语感研究在一定时间 形成气候,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热点、焦点,而且蔚为壮观,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

二是语感地位获得了空前的高度认识。如前所述,人们对语感地位的认识是空前的 ,这种认识,对语文教学研究乃至语文教学改革的影响将是巨大而深远的。

三是语感研究领域的空前拓展。这种拓展,主要体现在:一是对传统语感训练给予 了相当的重视;二是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融入语感研究;三是语感培养的途径和方 法的研究已相对深入。

四是语感研究触及了多年来困扰我们的一系列根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给解决长 期以来存在的语文教学低速低效和不切实用问题提供了一个富有创新意义的思路。

但勿庸讳言,目前的语感研究仍有亟待深入的方面。一是语感研究的哲学、心理学 、生理学、语言学上的依据仍感不充分。例如,语感与条件反射、语感与逻辑思维及形 象思维的关系等,目前尚无具有说服力的阐述。二是重点研究不够深入。例如诵读是语 感培养的重要方法,但对诵读何以能有效促进语感形成的生理机制、心理机制缺少有说 服力的深入论证。三是对语感的实验研究尤其是对诵读的实验研究也仍是空白(而这, 涉及语感培养的实践操作问题,尤须加强)。凡此种种,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 实效性。

语感研究给处于高原状态的语文教学开辟了一块崭新的天地,尽管其仍有诸多有待 深入的方面。相信随着对传统的语感培养的研究的深入,随着现代科学理论对语感研究 的进一步融入,随着语感培养实践的丰富,语感研究必将给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教学实 践增添蓬勃的希望和活力。

[注]

[1][8][12]余应源文(《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2 )

[2]杨炳辉文(《中学语文教学》1994.12)

[3]李珊林文(《语文学习》1990.9)

[4]洪梅文(《中学语文教学》1993.5)

[5]李海林文(《语文学习》1992.10)

[6]龚向明文(《语文学习》1993.12)

[7]孟祥玲文(《天津教育》1994.2)

[9]杨炳辉文(《中学语文教学》1994.3)

[10]吴济南文(《中学语文教学》1992.11)

[11]王朝清文(《语文学习》1994.8)

[13]毛光伟文(《语文学习》1993.5);又,敏颜文(《语文学习》1994.7)

[14]苗杰文(《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2.2)

篇8: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述评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述评

作为现代心理学第三势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其学习观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教育实际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介绍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合理内核,并在此基础上作了初步的评议.

作 者:刘宣文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刊 名: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1) 分类号:B84-067 关键词:人本主义   学习理论   述评  

篇9:浪漫主义心理学述评

浪漫主义心理学述评

浪漫主义心理学重视人的生活世界和意义,反对将人的心理和行为自然化,倡导质化研究方法.其局限性在于易走向相对主义,缺乏应有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作 者:郑荣双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刊 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YANG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2 22(1) 分类号:B84 关键词:浪漫主义心理学   生活世界   主流心理学  

篇10:发展理论述评

发展理论述评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政治与经济的主题.发展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如何发展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从二战以来出现的各种发展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但是都存在各种不同的'缺陷和问题.借鉴已有的发展理论,结合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实际,探寻我国现实条件下的发展之路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有益探索.

作 者:江永平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06 刊 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6(1) 分类号:B025.9 关键词:发展理论   趋势   借鉴  

篇11:感觉研究述评

感觉研究述评

由于感觉在人类认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处于重要的位置,因而感觉问题历来是哲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关注的研究课题.近些年来,学术界根据脑科学、感官生理学、视觉心理学、认知科学等提供的新材料、新成果,着重研究了感觉的本质、感觉与客观对象的关系、感觉的能动性、感觉能否把握事物的本质以及感觉的局限性等问题,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大大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感觉理论的研究.

作 者:陈金清  作者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武汉,430077 刊 名:江汉论坛  PKU CSSCI英文刊名:JIANGHAN TRIBUNE 年,卷(期): “”(12) 分类号:B023.2 关键词:感觉的本质   感觉的能动性   感觉的局限性  

篇12:语感研究述评

语感研究述评

语感研究述评

王恒俭

近几年来,尤其是1992年以来,语文教学研究形成了一个新的热点、焦点, 这就是关于语感的研究。就目前来看,研究集中在语感性质和语感地位及语感培养这三个 方面,而以语感培养的研究为重点。本文即对近几年来的语感研究作一初步的考察和评 价。

一、关于语感性质

科学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是研究的必要前提。对概念本质属性的认识,集中的反映 在对概念的定义上。语感这个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有代表性的说法有如下几种 。

语感“是对言语内涵的一种直觉能力。”。[(1)]

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 解。[(2)]

语感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 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3)]

以上诸说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语感作了界说,虽然不尽相同,有些还显粗疏、模糊, 但基本内核则趋于一致,即:语感属于直觉思维,是对言语的直觉能力。与以上诸说不 同的还有认为语感“是一种操作者对语言艺术的审美能力”[(4)]、语感“是对语 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5)]等。笔者以为,二者对语感的界定都失之过 窄:语感应包括书面语感和口语语感,不能说不识字的人就没有语感,这是一;“审美 ”不能脱离言语认知而孤立存在,亦即是说,在“审美”的同时,言语认知也在进行, “审美”应是指语感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境界,这是二;并不是所有言语都有“隐含意义 ”,这是三。

与语感概念的界定有密切联系的是对语感的某些特性的认识。综合论者诸说,语感 作为对言语的直觉能力,它具有直接性、整体性、敏捷性等显著特性。直接性是说其对 言语的领悟未经逐步分析、严密推理与论证;整体性是说其在认识过程开始的时候,就 将言语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敏捷性则是指其对言语的理解和差别的迅疾、瞬时。 在认定语感属直觉思维的前提下,上述认识是能够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但目前对语感 特性的认识仍有一定的模糊性,一是认为语感不具有直觉思维的个性品质――敏捷,敏 捷是语感培养的目标而不是语感的特质[(6)];二是认为语感具有准确性或深刻性 [(7)]。之所以会有上述两种认识,与对作为直觉思维的语感未能全面认识有关。 几乎是所有论者都没有论及语感的不确定性。所谓语感的不确定性,是指语感的对言语 的体味、领悟只是一种尝试、一种猜测或假设,其结论不是完全可靠的,语感的个体内 部发展的阶段性、个体与个体之间对同一言语对象的体味、领悟的差异性即证明了这一 点;所谓敏捷,是指感知、感悟的迅疾――省略思维的.中间环节而言,至于这感知、感 悟是否与言语内涵同一,则是另一回事;所谓准确性或深刻性,则是指良好的语感而言 ,而非一般意义上的语感所具有的共性。笔者认为,漠视、忽视语感的不确定性,就会 产生语感研究乃至语感培养的片面性。

这里,有必要提及与语感有关的几个概念。目前,相对于语感,有语文直觉、语文 悟性等说法,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相关概念,其界定都与直觉、与语感有直接的或间接 的联系,语感、语文直觉、语文悟性三者并无本质的区别。这里,笔者提及此,是想说 明,研究的出发点、落脚点可以有所不同,但研究的科学性要求则是同一的,似乎有必 要保持概念提法的统一。

综合上述,笔者倾向于这样认识“语感”:语感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这种能 力包括言语认知能力和言语审美

[1] [2] [3] [4]

篇13:生产劳动研究述评

生产劳动研究述评

通过对近期关于生产劳动论述的研究,提出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来认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关系的观点.认为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生产劳动是人类劳动中对人类社会起基础性作用的劳动,非生产劳动是人类劳动中反过来失去生产劳动继续发展的那部分劳动.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与价值创造没有关系.

作 者:袁景衡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社科部,陕西,汉中,723001 刊 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年,卷(期): 13(2) 分类号:A81 关键词:生产劳动   非生产劳动   决定与被决定  

篇14:叙事心理治疗述评

叙事心理治疗述评

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有些治疗师开始对传统的将来访者看成是有问题的心理治疗观念提出质疑.他们主张把人和问题分离开来,把问题作为需要解构的.故事来对待,从而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心理治疗模式--叙事心理治疗.叙事心理治疗通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进而有利于来访者的转变.但是把问题作为需要解构的故事来对待,就容易忽略人们真正的心理冲突,从而有可能导致其疗效受到限制.但另一方面它的兼容并包性,又使得它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 者:方必基 张樱樱 童辉杰  作者单位:215021,江苏省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刊 名: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ISTIC英文刊名:NERVOUS DISEASES AND MENTAL HEALTY 年,卷(期):2006 6(1) 分类号:B84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叙事   叙事心理学   叙事心理治疗  

【述评写作范文】相关文章:

1.语感研究述评

2.德育述评范文

3.摆渡人经典语录述评

4.中考作文的述评

5.路桥专业技术工作述评

6.村支书述职述评报告

7.杜甫岳州诗述评

8.奥尔森经济思想述评

9.《语篇:批评性概论》述评

10.法律毕业论文--晚清预备立宪述评

下载word文档
《述评写作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