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疁——《高阳台·除夜》
“十月”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韩疁——《高阳台·除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韩疁——《高阳台·除夜》,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韩疁——《高阳台·除夜》
【年代】:宋
【作者】:韩疁——《高阳台·除夜》
【内容】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
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
老来可惯通宵饮?
待不眠、还怕寒侵。
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
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
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
恣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鉴赏】: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除夕之夜的复杂心境。
《高阳台》一调,音节整齐,开端是四字对句的定式。银签,指的是古时一种计时的器具。每过一刻时光,则有签铿然自落(这仿佛后来的计时钟的以击响鸣铃来报时)。一“频”字,可见守岁已久,听那银签自落声已经多次,——夜已深矣。
重燃绛蜡一句,将除夕夜的吉庆欢乐气氛,形象地勾勒了出来。一个“重”字,将时光的流逝,作者心中的慨叹,精当地表现了出来,让人感到岁月流逝的不停息。韶华易逝,人又何堪?“衮衮”二字,继以“惊心”,笔力警劲动人,不禁令人联想到大晏的词句:“可奈年光似水声,迢迢去不停!”让人如闻时光之流逝,滔滔有似江声!通宵守岁已觉勉强,睡乎坐乎,饮乎止乎?词人心存犹豫,几番无奈,词人最后的主意是:洒是罢了,睡却不可,决心与梅花作伴,共作吟哦度岁的清苦诗侣。本是词人有意,去伴梅花,偏说梅花多情,来相伴我。如此可见守岁者孤独寂寞之情。
下片笔势一宕,忽然转向邻娃写去。邻家少女,当此节日良宵,不但彻夜不眠,而且为迎新岁,已然换上了新装,为明日春游作好准备。看她们不但衣裳济楚,而且,装扮首饰,一派新鲜华丽气象。写除夕守岁迎新,先写女儿妆扮,正如辛稼轩写立春先写“看美人头上,袅袅春旛”,是同一机杼。
写除夜至此,已入胜境,不料词笔跌宕,又推开一层,作者想象东风也被少女新妆之美而勾起满怀兴致,故而酿花蕴柳,暗地安排艳阳光景了。三句为奇思妙想,意趣无穷。这样,词人这才归结一篇主旨:他以自己的经验感慨,说:青春美景岂能长驻,亟须趁此良辰,“把握现在”,从此“明日”新年起,即去尽情游赏春光,从残雪未消的楼台院落一直游到春日迟迟的园林胜境!
通览全词,上片几令人担心只是伤感衰飒之常品,而一入下片,则以邻娃为引,物境心怀,归于重拾青春,一片生机活力,才知寄希望于前程,理情肠于共勉。
篇2:韩疁——《高阳台》
【年代】:宋
【作者】:韩疁——《高阳台》
【内容】: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
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
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
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
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
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
恣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作者】:
韩疁(?—?) 字子耕,号萧闲。有《萧闲词》一卷,不传。近人赵万里有辑本。
【注释】:
银签:刻漏的签子,在古时记时用。
绛蜡:红烛。
衮衮:匆匆。
蜂腰簇翠:古代妇女的头饰。
燕股横金:燕形的金钗,亦为妇女头饰。
芳思:美好的情思。
逞:施展、尽情。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除夕守岁时的所思所感,是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追求。年华易逝,岁月不居,但作者并不沉溺于感伤和及时行乐之中,而主张把握现在、珍惜光阴,充分享受明媚的春光。这样的主题,在宋词中是难难可贵的。
篇3:韩疁《高阳台·除夜》诗词赏析
高阳台·除夜
宋代:韩疁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译文
我频频地倾听更漏之声,又重新点起红烛,满屋光明。年华滚滚宛如流水,令我黯然心惊。饯别旧岁,迎接新春,还能用得着几刻光阴,新的一年翩翩来临。年老体衰,怎么能习惯通宵畅饮?想要守夜不睡,又怕寒气袭人衣襟。我轻轻地放下酒樽,感谢那初开的梅花,陪伴着我独自低吟。
邻家的姑娘已试着穿上春衣,美丽的鬓发上首饰簇新。蜂腰形的翡翠晶莹润泽,燕股形的宝钗嵌有黄金。温和的春风引起人们的春情,也令人芳情难禁。朱颜哪能年年都好,应该尽情地游乐,趁着现在的大好光阴,恣意地去眺望登临,观赏那残雪未消的玉色楼台,游览那斜阳辉映的美丽园林。
注释
①高阳台:词牌名,取战国楚宋玉赋神女事以为名。又名“庆春泽慢”“庆春宫”。双调一百字,平韵。除夜:除夕之夜。
②银签:指的是古时一种计时的器具,即更漏中的标签。
③绛蜡:指红蜡烛。
④衮衮:连续不断地流动,引申为急速流逝。此指时光匆匆。
⑤饯旧迎新:辞旧迎新。饯,送别,送行。
⑥清尊:酒器。亦借指清酒。尊,同“樽”。
⑦微吟:小声吟咏。
⑧蜂腰:与下句“燕股”都为“邻娃”的节日装饰,剪裁为蜂为燕以饰鬓。翠:翠钿、即翡翠做的花,是妇女的装饰物。
⑨芳思:犹言春情。
⑩朱颜:红润美好的容颜。
⑪恣(zì):随意,无拘束。登临:登山临水。也指游览。
⑫迟日:春日。《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后以“迟日”指春日。
赏析
《高阳台》一调,音节整齐谐悦。此词开头“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就是四字对句的定式。古代计时的器具,每过一刻时光,则有银签铿然自落。“频听银签”,一“频”字,可见守岁已久,听那银签自落声已经多次,说明夜已深矣。“重燃绛蜡”一句,说那除夜灯火通明,红烛烧残,一枝赶紧接着点上,使除夕夜的吉庆欢乐气氛,形象地勾勒了出来。一个“重”字,将时光的流逝,作者心中的慨叹,精当地表现了出来,让人感到岁月流逝的不停息。韶逝,人又何堪?
“衮衮”二字,继以“惊心”,笔力警劲动人,与晏殊的词句“可奈年光似水声,迢迢去不停!”(《破阵子·湖上西风斜日》)有异曲同工之妙。通宵守岁已觉勉强,是睡,是坐,是饮,是止,词人心存犹豫。几番无奈,词人最后的主意是:洒是罢了,睡却不可,决心与梅花作伴,共作吟哦度岁的清苦诗侣。本是词人有意,去伴梅花,偏说梅花多情,来相伴我。如此可见用语精妙,而守岁者孤独寂寞之情,总在言外。
下片笔势一宕,忽然转向邻娃写去。邻家少女,当此节日良宵,不但彻夜不眠,而且为迎新岁,已然换上了新装,为明日春游作好准备。看她们不但衣裳济楚,而且,装扮首饰,一派新鲜华丽气象。写除夕守岁迎新,先写女儿妆扮,正如辛弃疾写立春先写“看美人头上,袅袅春旛”(《汉宫春·立春日》),是同一机杼。
写除夜至此,已入胜境,不料词笔跌宕,又推开一层,作者想象东风也被少女新妆之美而勾起满怀兴致,故而酿花蕴柳,暗地安排艳阳光景了。“勾引”二句为奇思妙想,意趣无穷。这样,词人这才归结一篇主旨。他以自己的经验感慨,现身说法,似乎是同意邻娃,又似乎是喃喃自语,说:青春美景岂能长驻,亟须趁此良辰,“把握现在”,从此“明日”新年起,即去尽情游赏春光,从残雪未消的楼台院落一直游到春日迟迟的园林胜境!
通览全词,上片几令人担心只是伤感衰飒之常品,而一入下片,则以邻娃为引,物境心怀,归于重拾青春,一片生机活力,才知寄希望于前程,理情肠于共勉,传为名篇,自非无故。
篇4:韩疁词作《高阳台·除夜》鉴赏
韩疁词作《高阳台·除夜》鉴赏
【作品介绍】
这首词抒写老年人在除旧迎新之际的心态和情感。上阕写老人在辞旧迎新时刻,宵饮不惯,不眠畏寒,只有梅花相伴,度过漫漫长夜之寂寞心情;下阕写姑娘试妆和老人芳思难禁,但朱颜已老,需趁能走动之时,尽情游乐,莫负大好春光的思想感情。
【原文】
高阳台·除夜①
频听银签②,重燃绛蜡③,年华衮衮④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峰腰⑤簇翠⑥,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⑦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注释】
①高阳台:高唐之阳台,相传为楚怀王见神女处。
②银签:指更漏。
③绛蜡:指红蜡烛。
④衮衮:连续,此指时光匆匆。
⑤蜂腰:与下句“燕股”都为“邻娃”的节日装饰,剪裁为蜂为燕以饰鬓。
⑥翠:翠钿、即翡翠做的花,是妇女的装饰物。
⑦恣(zì):随意,无拘束。
【白话译文】
我难以入睡,频频倾听银签之声,又重新点起红烛,让屋室一片光明,突然想到年华飞逝,如东去流水,令我不觉心惊。告别旧岁,迎接新春,无需多久,新的一年又会来临。而今我年老体衰,怎能象往日那样通宵畅饮?想要等候新年不睡,又怕寒气难挡。我轻轻放下酒樽,致谢那梅花,陪伴着我私语低吟。邻家的姑娘已试穿春衣,美丽的发上戴着好看的头饰。蜂腰形的`翡翠透明灵气,燕股形的宝钗嵌金光闪闪。春风引起人们的春情,也令人芳情难以幽禁。人地青春哪能年年美好,不妨尽情地游乐吧,趁着现在大好的光阴。好好地去享受生活,游览那些斜阳辉映的美丽景象吧。
【赏析】
本词抒写除夕守岁时的感慨。除夕之夜,守岁不眠,是一年中诸多庆贺活动中的一件重要内容,但一旦上了年纪,难免悲欢交集,万感俱生。本篇所写,正是这种心境。上片施展首连用一“频”一“重”,写足坐久更深情状,引出“年华衮衮”十分有力。当此饯旧迎新深究际,宵饮则不惯,不眠则畏寒,幸有梅花作伴,可于吟哦之中度此长夜。下片写老人心情与邻娃不同,芳思难禁,却朱颜不再,自沉当趁精力未曾全衰,作楼台园林之游,莫负大好春光。此词语浅情深,却有一定的生活哲理。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多谢”二句徉间顿转,翻出“梅花伴我”的柳暗花明之境,望着寒梅冰蕊吐艳,我对寒梅微吟新诗抒怀,堪称除夕寒夜有知音啦!每当辞旧迎新之际,老年人容易产生“一年不如一年”的衰飒感,本词作者能摆脱这种情绪,而要趁着腿脚灵便之时去尽情享受生活之美好,这是难能可贵的。语浅情深,却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况周颐说:“此等词语浅情深,妙在字句之表,便觉刻意求工,是无端多费气力”(《蕙风词话》)。
【作者介绍】
韩疁:生卒年不详,字子耕,号萧闲,有萧闲词一卷,不传。共存词6首。赵万里有辑本。
篇5:韩:高阳台・除夜
《高阳台・除夜》
韩
频听银签,
重然绛蜡,
年华衮衮惊心。
饯旧迎新,
能消几刻光阴?
老来可惯通宵饮?
待不眠还怕寒侵。
掩清尊多谢梅花,
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
更蜂腰簇翠,
燕股横金,
勾引东风,
也知芳思难禁。
朱颜那有年年好,
逞艳游赢取如今。
恣登临残雪楼台,
迟日园林。
赏析:
这首词抒发作者除夕守岁时对年光飞逝的感慨,鼓励青年珍惜时光及时行乐。上片写除夕守岁时的感受。“频听”五句以频听更漏水声滴沥,重燃红烛,蜡泪流淌,形象地显现出时光之流逝,而引起词人对年华匆匆而过的“惊心”感受。“老来”三句则写人到老年,已不习惯像年轻人那样通宵畅饮,故掩闭了酒杯,想要守岁不眠吧,又怕夜寒侵身。“多谢”二句辞意顿转,翻出“梅花伴我”的柳暗花明之境,望着寒梅冰蕊吐艳,我对寒梅微吟新诗抒怀,堪称除夕寒夜有知音了。下片写姑娘试妆和鼓励她们及时行乐的心情。“邻娃”五句写邻家娇娃试穿新春红妆,彩胜饰头,簇翠横金的美态,点出年轻人青春爱美,芳思热烈。“朱颜”五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人的青春朱颜时光短暂,尽兴地逞艳纵赏,登临楼台,观赏园林,赢取眼前的良辰美景。姑娘们花枝招展,年轻人的游冶情趣,是老人所羡慕的,词人鼓励他们“逞”、“恣”。不因自己不能而哀怨。全词娓娓道来,如叙家常,有人评其“语浅情深”,可称确评。
篇6:高阳台 七夕,高阳台 七夕韩奕,高阳台 七夕的意思,高阳台 七夕赏析
高阳台 七夕,高阳台 七夕韩奕,高阳台 七夕的意思,高阳台 七夕赏析 -诗词大全
高阳台 七夕作者:韩奕 朝代:元 体裁:词 织锦停机,服箱休驾,两情此夕交欢。碧汉无云,银波万顷茫然。凭谁为泛仙槎去,问佳期、何事经年。柰玉蟾易老不多光景连。老□□节欢怀少,漫随他儿女,瓜果开筵。今古无情,算来最是青天。不曾见与何人巧□,只知间阻因缘。信而今悲欢离合,遍满人间。
篇7:《高阳台》七夕诗词
银汉无垠,金簪有势,袖挥腰断痴情。
巧巧兮兮,神州喜鹊巢倾。
飞升重九云桥去,驾长风,直上宫庭。
护知音,琴瑟萧筝,天籁新声。
牛郎织女双心一,想天涯阻断,义鸟铮铮。
王母辞寒,谁知灵雀精诚。
东风应报坚贞意,恋千钟,恩遇泓澄。
赋残词,洛水仙乡,浪碎舟轻。
诉衷情立秋夜
匆匆清韵送茫茫,点点话凄凉。
无心怅叹新恨,望冷月,忆春光。
风瑟瑟,夜苍苍,沁芬芳。
玉辉南北,云罩东西,依旧家乡。
如梦令月辉
最忆痛时无悔。望月蟾光凄美。浅雪谱清辉,依旧薛涛笺纸。
诗意,诗意。各在天涯盟誓。
如梦令雨后
两岸柳亲芳草。又喜芙蓉娇好。粉蝶戏金蜂,反让莺啼鹂恼。
知了,知了。休卧高枝呱噪。
【韩疁——《高阳台·除夜》】相关文章:
3.除夜古诗
6.陆游《除夜雪》
7.庆 /高阳台,庆 /高阳台陈德武,庆 /高阳台的意思,庆 /高阳台赏析
8.阳台花事美文
9.阳台春色散文
10.明天不封阳台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