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费尔巴哈的感性实体
“卫蝉卫龙辣条”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论费尔巴哈的感性实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论费尔巴哈的感性实体,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论费尔巴哈的感性实体
论费尔巴哈的感性实体
费尔巴哈从批判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出发,以感性作为基础来建立他的“新哲学”,把感性实体──自然和人――作为他哲学研究的.对象,并试图在作为感性实体的人身上统一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但由于他的新哲学的基础是感觉论,其方法是感性直观,最终使它摇摆于庸俗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作为“感性实体”的人上升为“感性活动”,并以此为基础来建立他的实践的唯物主义,从而成功地克服了费尔巴哈“感性哲学”的内在矛盾.
作 者:杨月如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刊 名: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ZHOU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3(1) 分类号:B516.39 关键词:费尔巴哈 感性实体 人本主义 自然主义 马克思 感性活动篇2:论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
论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
费尔巴哈把自己的新哲学称之为“光明正大的感性哲学”.他从人本学的人的学说出发阐述了感性,并把感性规定为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感性东西是第一位的实体.人是感性的存在,只有爱才是一个对象在我们头脑之外存在的真正的本体论证明.感性、现实性、真理性是同一的.这样一来,他的感性也就成了一个本体论的`概念,人本学哲学也就是感性本体论哲学.他提出“我欲故我在”,主张只有既与感性紧紧相联又同物质手段相联的意志,才能在行动上确证包括人在内的一切感性实体的存在,这就为后人构建理解感性本体论的新视阈提供了可能性.
作 者:李毓章 LI Yu-zhang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 刊 名: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9(5) 分类号:B516.36 关键词:费尔巴哈 人本学 人的存在 感性 感性本体论 我欲故我在篇3:论法律实体
论法律实体
法律实体是法律体系内部有关主体实体权利和义务规定的法律规范。在实在法律体系内部,在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分成不同的规范体系,如从内容出发,可分为权利规范和义务规范;从调整对象出发,可分为私法规范和公法规范,从功能视角出发,可分为法律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等等。可见,法律实体和法律程序大体上表达着两种不同的法律功能。一般地说,法律实体表达着通过法律人们可能实现的实体目标,而法律程序则表达着实体目标所能实现的方法、手段和途径(尽管就法律实体内容运作的事实而言,任何实体性权利义务只能通过或借助法律程序来实现)。在学理上分别说明法律实体和法律程序各自的内容,是纯粹法理学所应关注的基本内容之一。一、法律实体的涵义
什么是法律实体?这需要从实体这个词谈起。我们知道,实体乃是一个哲学词汇,所讲的是世界的基础是什么。在哲学史上,这是一个人言言殊的问题。如有人强调物(客观对象)本体论,如德莫克里特;有人强调心(意识)本体论,如柏拉图;还有人强调心、物二元论,如笛卡尔等等。把哲学上的这一概念援用到法律上,尽管有其独特的运用范围,但实体一词的基本含义仍然在其中被保留。特别是在强调法典建构的大陆法系国家,同时也强调法典建设的哲理基础,因此,法律实体和法律程序等基本的法律概念就被在法学理论上特别地突出出来。相反地,在英美法系国家,由于实体性权利和义务本来出自法官的司法判决(特别是在私法上),因此,尽管在那里有明显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区别,但这一区别更多地表现在和法律的技术操作相关的意义上,而不太关注这一区分的哲学基础和观念前提-尽管它在事实上也存在着其经验基础和观念前提。
那么,究竟什么是法律实体(实体法)?我们先看看权威的解释:它是指“所有法律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各部门法的主要部分,它是有关特定情况下特别的法律上的人所享有的法律权利和应履行的法律义务的法律……指出一个特别的事项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问题常常是困难的”:“实体法包括第一的或事前的权利……还有第二或补救的权利……实体法还包括对人或对物诉讼的权利。”按照这种解释,则几乎涉及所有调整和规定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都是法律实体,从而法律程序就只能剩下最简单、明了的办事流程了。
在我们看来,所谓法律实体,是指法律体系内部用来调整主体交往关系中具有目的或目标性性权利和义务内容的法律。它与法律程序(程序法)是相对应的概念。法律实体构成了法律体系的基础,在一国或国际上的法律体系中,任何法律程序都应围绕着如何实现法律实体性规定而设定和运转。这一关于法律实体的界定,大体可被进一步析解为如下诸方面:
法律实体存在于一国或国际的法律体系中。本来,当人们讲法律体系这一概念时,已经必然蕴含着这一概念的整体性特征和不宜分割的要求,但人类认知的两种基本路向,要么是从个别走向一般,这就是所谓综合的分析方法和进路。前现代社会人们的基本思维方式倾向于综合的分析,因此,产生了一批对后世影响颇大的“元典”性文献。但自从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以来,人类思维,越来越倾向于另一种路向,即从综合走向分析(从一般走向个别)的`路向。法律学的发展也不例外。不但如此,因着分析和实证方法的发展,即使关注整合性问题的法学流派(如价值法学)也在越来越关注通过分析与实证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所谓“新的综合”。这表明,分析方法已然成为我们时代所面对的法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对统一的法律体系,非要分出法律实体(实体法)和法律程序(程序法)来的原因。
当然,问题还远不止于此,如果这种在法律体系内部分出程序和实体来的方法不足以为人们更深入地认识法律,那么,这种区分的意义也就无关紧要,然而,问题恰恰在于没有这种建立在分别基础上的分析,人们对法律的认知就很难进至更深入的地步,因此,对法律实体和法律程序在法律体系内部的分析化处理就有了必要。
[1] [2] [3]
篇4:论中介的实体实在
论中介的实体实在
人与世界关系的现实中介,无一例外的是关系实在.但是,在辩证的意义上,关系是关系者的关系.中介的关系实在,是中介的实体实在的关系;中介的实体实在,是中介的.关系实在的实体展示.在实体与属性无法分离的视域,从中介实体的属性切入,中介的实体实在现实地展示为: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的属人、属世界和自属即属中介相统一的物质实体中介、观念实体中介、虚拟实体中介、过程实体中介和人实体中介.
作 者:尚东涛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471022 刊 名:唯实 英文刊名:TRUTHS AND FACTS 年,卷(期): “”(6) 分类号:B2 关键词:中介 关系实在 实体实在篇5:人是人的本质-论费尔巴哈的人学
人是人的本质-论费尔巴哈的人学
自从普罗泰戈拉和苏格拉底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认识你自己”之后,人自身开始成为哲学家探讨的主题.但是直到费尔巴哈才明确提出了人是哲学的.立场、基础和出发点,哲学必须以人为本,哲学就是人本学.最能体现他人本学思想的名言是“人是人的本质”.……
作 者:舒永生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刊 名:江淮论坛 PKU CSSCI英文刊名:JIANG HUAI TRIBUNE 年,卷(期): “”(1) 分类号:B0 关键词:篇6: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看感性本体论的确立历程
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看感性本体论的确立历程
感性本体论的诞生,是19世纪上半叶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一由费尔巴哈始创、而后又历经马克思充分消化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铸并完成它的实际确立的本体论,不辱时代的使命,执行着对传统哲学尤其是近代哲学的彻底颠覆,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哲学时代.追忆并厘清这一本体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历程,对于我们今天重新理解费尔巴哈哲学和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以及他们之间在学理上的承传关系,乃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 者:刘兴章 LIU Xing-zhang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刊 名: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7(5) 分类号:B016 关键词:费尔巴哈 马克思 感性本体论 历程篇7:感性:解读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之间关系的突破口
感性:解读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之间关系的突破口
马克思哲学曾经遭遇和正在经历的种种误解表明不先行澄清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之闻的关系.是不能全面而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但是要厘清二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决非易事,必须首先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感性在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中具有决定性意义,是其各自哲学革命的秘密所在,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革命首先就体现为对其感性论的批判与超越上,而且这种批判与超越指向的是整个传统哲学.因此,感性应是解读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之间关系的理想突破口.
作 者:于桂凤 Yu Guifeng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江苏,徐州,221009 刊 名:兰州学刊 英文刊名:LANZHOU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 “”(9) 分类号:B516 关键词:感性 费尔巴哈哲学 马克思哲学 突破口篇8:论实体论与程序论的公共利益观
论实体论与程序论的公共利益观
公共利益研究从已有理论与实践取向看,基本可分为实体论公共利益观与程序论公共利益观.实体论公共利益观认为,公共利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实体性;程序论公共利益观认为,公共利益在理论上难以把握,在实践中难以度量,因而不具有可操作性,关键在辨认与实施它的程序当中.实体论公共利益观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政府本位倾向、被虚化风险的存在、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易遭遇人性挑战等.现代社会对公共利益的规范化与程序化运作提出了很高要求,如何完善公共利益的.制度与程序化约束,这在我国转型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 者:蓝宇蕴 杜富荣 Lan Yuyun Du Furong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州,510631 刊 名:广东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年,卷(期): “”(5) 分类号:C914 关键词:公共利益 实体论公共利益 程序论公共利益篇9:论费尔巴哈把本质归结为存在的思想及其意义
论费尔巴哈把本质归结为存在的思想及其意义
费尔巴哈对存在与本质的关系作了大量的论述,主要包括类存在与类本质的关系、感性存在(个体存在)与感性本质(个体本质)的关系以及类与个体的关系.在感性存在与感性本质的.关系问题上,费尔巴哈把本质归结为存在,本文将对他的这一思想及其意义进行考察.
作 者:舒永生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1) 分类号:B516.36 关键词:费尔巴哈 本质 存在篇10: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对我党宗教观形成的意义
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对我党宗教观形成的意义
我党宗教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础上的',这一宗教观的形成,经过了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对我党宗教观的形成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本文从两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对我党的宗教观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回顾与反思.
作 者:马强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学院历史系,讲师,宗教学硕士研究生 刊 名:青海民族研究 PKU英文刊名:NATIONALITIES RESEARCH IN QINGHAI 年,卷(期):2001 12(1) 分类号:A124/8600 关键词:恩格斯 <费尔巴哈论>的知识脉络' > 中国共产党 宗教观【论费尔巴哈的感性实体】相关文章:
2.感性的座右铭
8.关于感性的句子
9.感性与理性作文
10.比较感性的心情经典语录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