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笔试经验
“鱼不想吐泡泡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微软笔试经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微软笔试经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微软笔试经验
微软笔试经验分享
这段时间各种笔试轰炸也没时间准备微软了,。。于是就上阵了。
19分钟30题verbal,25分钟19题数学,大概这样。verbal我倒觉得还好,时间也正好。可是那个数学题做到一半,竟然遇到最讨厌的汇率题!!直接浪费7分钟!!!然后心态就不好了,之后有个裤子衣服的题目,计算真心 ,20个四位数统统要用,结果到后面,计算器就反应迟钝了!又浪费时间。接下来出现了一个乍一看完全不明所以的revenue题目,还是得猜,猜了两题才明白意思了,
。。狂汗啊!接着就是个油价问题,基本就是问利润啊,给了成本。。。我算着算着觉得还是很 ,因为没有答案有没有!!做到最后一题奔溃掉,突然发现自己没有换算单位啊!!于是重算,竟然在最后一秒选好了正确答案,惊心动魄有木有!!
网测笔试无数。。。第一次做的那么奔溃,从前汇率提都是最后一题的',所以也不影响什么,这次摆在中间,直接秒杀我。。。
汇率混乱的同学,一定要事先把原理弄弄清楚啊。。。。还有有些题一看就是复杂到按计算机手软的,可以适当放弃。。。
篇2:微软笔试经验
微软笔试经验
前面10个是计算机专业相关的选择题,还算比较基础吧,os,data structure基础好一点肯定没有问题,有些选项出的不是很好,模棱两可的,也不知道该不该选,比如“进程内所有的事情都是thread做的”,我也选,选错了还要倒扣,
中间10个题,就是gre原来的逻辑部分,仔细看去都不难
程序题纯粹是在考指针用法,仔细点也不难
后面一道是吹水题,我瞎写的
最后一个改错题
1,isvalied似乎>,<搞反了, 2。求交集的min和max是不是也反了??? 3。要判断size==0,要不aryRect[1]就出错了,还有什么的?给copystr写test case也是吹水的`
总的感觉就是首先要把前面的题答好了,后面的吹水题大家差不多(牛人除外)
篇3:微软office认证笔试经验
微软office认证笔试经验
空格其实拿到MCSE后我最想说的还是这其中的一些经验。象我们这一代的人要说考试倒是经历过无数多次,也可算得上是身经百战了。但要是回头想想不难发现以前的重要考试,不管是小学升中学、中考还是高考,事先必定有老师反复强调了其中的题型、出题方式、评分标准甚至还会预测一下会出什么题,这些东西看上去属于不太重要的附属,但实际上了解了这些在对分数的提高上无疑是很有帮助的。但这些在微软的认证考试中却很难从“正规”的渠道获得这些信息,因为不管是微软认证高级技术教育中心CTEC还是考过认证考生都必须遵循一个‘试题不泄漏协议’,这个协议虽然表面上是约束考过的试题不泄露,但究竟还包括那方面的内容是由美国微软公司来解释的,所以CTEC一般不会正式提供这些信息,要知道如果辛辛苦苦申请来的CTEC资格被取消的话那不就亏大了。同时,微软的试题及出题形式也不断在变化,在改变出题方式之前不会象高考那样事先说明,只有当有考生考这门课程时才会发现改了,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肯定会对应试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www.ITExamPrep.com防伪标记版权所有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微软认证考试共有三种考试形式即最早的固定54道试题方式(以下简称F54),变长度的自适应考试(以下简称Adaptive)以及其固定30道试题方式(以下简称F30)。
这几种方式的发展顺序为从F54到Adaptive再到F30,其中不排除今后有可能直接从F54到F30,但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看到这种情况。前面提到过微软的考试方式改变是不会事先通知的,一旦当你考试时才发现题型改变肯定会阵脚大乱,我有个同学就是在考Networking Essentials的时候题型从Adaptive改到了F30,他心理上没有准备自然是失败了,而这次的失败不能不说是一个打击,使他意志消沉了几周才振作起来。其实他考试的前两天我就在网上看到一个朋友的帖子,说他考Networking Essentials考了933分,并说题型有一些小变化从25题变到了30题,由于我当时已经考过了所以也没多想,只当是他考得特别好而已。而且在我哪个同学考试之前我还鼓励他说有人考了933分,应该不难。其实是由于考试方式改变,通过分数从原来Adaptive的588变到了833分,难怪网上发帖子的老兄会考了933。要是我当时注意看了这张帖子,把考试的变化告诉同学也许就不会现在的结果了。所以如果我们知道了各种考试的类型和特点后,不管它怎么改变也能做到心中有数、坐怀不乱。
F54为最早的考试形式,考题数为固定的54题,通过分数通常在700到830之间。这种考试允许你将考题向前或向后翻动,也就是说如果考试中你有些题答案不太确定,你可以把它作上记号后继续下面的题目,到所有的题都做完后再返回来做,这样就避免了在一道题上浪费过多时间而使后面的题目没时间做,甚至你还有可能从后面的题目中得到提示从而作出前面的题,目前MCSE考试中仅70-87 Implementing and Supporting 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4.0为这种形式。考试时间为两小时。
Adaptive考试就是微软颇为得意的自适应考试,它的题目数不固定在25题到35之间,这种考试的考题是在你做题时即时生成的,生成考题的原则是:如果你前一题做对了,那么下一题的难度将会增加,要是你每一题都做对了难度就会一直增加下去(当然总的难度等级就那么两、三级,最难的题也不过是较灵活而已,绝对不会是那种从来没见过,不知所云的题)。但要是有一题做错了下一题就会出较简单的题,如做对了难度再逐次提高,如此类推。这样出题的理论依据是,如果一个应试者把一道难题做错了并不能说明他的程度就差,同样地如果他做对了一到简单题也不能说明他的程度就一定高,只有这样依据他的程度从简单到难出题才能准确把握应试者的水平。由此可见,如果你在Adaptive考试中做了一到道较难的题后又出一道难题,那就恭喜你这题你做对了,如果出来的是一道简单题,可以肯定你上一题做错了。要是你一连做了几道简单题,你就要小心了。不过也不必过分担心,Adaptive考试的通过分数通常较低,一般在550到600之间,而且如果你前面做得实在太差,它还会在最后再给你一次机会(这一点后面将会谈到)。但在这种考试中是不允许把试 题回翻,也就是说不能象在F54中那样不确定的题可以到最后来做,每一题都只有一个Next按钮把试题向后翻,而没有了Previous按钮把试题前翻。这意味着每一题你必须作出正确判断,不管如何你都必须选择一个答案,在你按下Next后 这个答案也就提交了,再也不能修改了,那么做这种题就要特别当心了。目前在MCSE六门中有70-67 Implementing and Supporting Microsoft Windows NT Server 4.0 和70-68 Windows NT Server 4.0 in the Enterprise为这种自适应考试。考试时间同为两小时。
F30这种考试方式是微软最近才推出的(今年三月份),它的规则同F54相似,同样可以前翻、后翻以及作记号等,不同的是它的题目总数为30题。考试时间比前面两种要少半小时,为一个半小时。MCSE课程中70-59 TCP/IP on Windows NT 4.0、70-58 Networking Essentials和70-73Implementing and Supporting Microsoft Windows NT Workstation 4.0为这种形式。
纵观以上三种考试类型可谓是各有千秋,要说出一个孰易孰难实非易事。可以这样说,这三种类型各有各的侧重点,它们在各个层次的分数分布相差很大,但如单从通过概率上讲却是差不多的。
最早的F54类型由于试题是固定的54道所以在考试中心下载题目时各题均已确定,整体难度适中,其通过分数一般在700到830之间应属于比较高,但由于总共有54道题基数大,单题的分数较分散而且根据试题难易而定,一般可以错十四题左右,这样一来又降低了难度。F30的试题也是在下载时就已确定,整体难度上较F54要低一些,基本上就是一些较基础的题,每题的分值均相同为33分(1000/30),其通过分数一般是733或766同F54的分数范围差不多,但它却只有30道题目在基数上约比F54少一半,考试中最多只能错七题,这种方式对某一部分应试者来说就比其它的考试都要难一些。
Adaptive考试是最有理论依据,较先进的考试方式,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它可以详细地区分出各个应试者的具体水平,不过依我个人的看法它的及格线应定在600分以上而不是现在的550到600之间,因为如果把所有应试者的成绩作正态分布统计的话,那个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应该是在600左右,一般的认证考试通过分数应定在分布曲线顶点的右侧,意即能通过的是较少数人,以保持这种认证的有效性和权威性。而微软恰恰把它定在顶点的左侧,即让较多人通过。微软的想法谁知道呢,也许它认为来考试的都是高手吧。即使这样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Adaptive有它自身的特点,因为它有难题和简单题之分而且最难题与最简单题分值相差悬殊,如果在做难题的时候有一题出错,即使后一简单题做正确,损失的分数仍可能会高到七、八十分(其中包括难题做错失去的分数和简单题分值小,不及平均值的分数)。值得欣慰的是这种自适应考试还是比较体贴应试者的,考试的最后如果你不能过关它还会再给你一次机会。前面不是提到它有25到35题,但很多考过自适应的人都会说他只做了25题。不错,那是因为他在做了25题后分数已经达到要求,所以没有再出题。要是你做了25题后分数仍然不够,就会出现26,27...... 但此时的规则就不一样了,有些象足球加时赛中的“突然死亡法”,就是说这些题你一定要做对,做对后如果分数达到标准就算通过,要是仍然不够就做下一题。如有一题出错就马上出局,只有叹息那不菲的考试费了从此一去不复返了。不过如果前面做得实在太差,就不会出现26题而直接出局。想想也对,总不可能前面错得这么惨的人后面一题不错吧,所以做了也是白做。其实自适应考试的通过分数本来就较低,即使不够分数也只需一题就行了,所以当你做到第26题时一定要仔细,这可就是决定命运的题了。
现在再来谈谈认证考试中的考题,要是你是第一次接触这些考题你会强烈地感受到与我们以前的考试有很大不同,那就是题目非常灵活,可以这样说要是你先前对网络、计算机一窍不通,然后在把微软的教材看懂了后再考试,你会发现这本教材一点用都没有,没有一道题在教材上提到过。其实不然,我却认为这本书是最好的教材,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考试中设计的知识点一个也不缺,只是它分布在全书中必须将这些东西融会贯通后才能作出考试题目,这样就等于是授人以网,而非授人以鱼。这一点十分符合老美的习惯,他们最看不起的就是死记硬背的考试(test one’s memory),而他们更推崇能力的体现(test one’s ability)。所以除了常规的题以外还有三种特别类型的题,拖放题、方案分析题和控制台模拟题。
拖放题顾名思义操作如同在Windows中拖放图标,在需要拖动的图标上按下鼠标左键不放,把它移动到指定位置上后放开左键就把它放到指定位置上了。这种方式主要是以图形界面的方式来测试应试者利用学到的知识组织一个方案或是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能力。拖动题用物体在实际工作中熟悉的形态和符号来表现网络结构、设计方案以及各种网络部件使考试更结合实际。同时由于使用了图形界面,各种部件用图形方式表现出来,用微软自己的话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使应试者不需要死记硬背。此类题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给出一幅网络的组成图,在待选的部件中有终结器、网桥、路由器、同轴电缆之类的东西。按需要把这些东西拖到组成图中相应的地方就成了。此类型模拟试题可从www.microsoft.com/mcp/articles/sapfaq.htm下载。
方案分析题表面上看与一般的选择题无异,但难度较大(属于难题类型),试题叙述也较长。其提问的方式却是不变的,它的结构为给出一个假定的情况(scenario),再给出解决方案,最后给出需要达到的要求(required result)和可选的要求(optional desired result),问题就是问各达到了几个required result和optional desired result。这种问题的变化多种多样,有时仅改变一个小小的条件,其结果就大不一样,要想正确解答无疑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此类型模拟试题可从www.ITExamPrep.com防伪标记版权所有www.microsoft.com/train_cert/download/mcsd.exe下载。
控制台模拟题(MMC Simulation)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它目前只会出现在70-87 IIS 4.0中(前面两种题型在任何考试中都有可能会出现),MMC实际上是Microsoft Management Console的缩写。对微软产品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MMC是微软希望形成的一种标准,它把所有软件的控制界面都放到MMC中,这无疑可以简化编程和统一界面便于操作,在一个控制台上就能完成所有软件的操作。在考试之前一定要装上Windows NT Option Pack 4.0多动手练习虚拟服务器、目录的建立,用户权限的修改等,并尽量弄懂MMC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4.0中各项属性的意义。此考试属于F54型,其中大约9-10题为MMC模拟题,而且本考试(70-87)中其它题设及WEB及数据库等多方面知识,需小心应付。此类型模拟试题可从www.microsoft.com/train_cert/download/IIS4_demo.exe下载。
在MCSE的六门中有三门是可以考中文,它们是70-67、70-59和70-67。由于是考母语的关系,考试时间将会减少半小时。对于考中文以及使用中文教材这种问题都是很具有争议性的,尤其是现在中文教材和英文教材价格相差很大,这里我仅提出一点需注意的地方:计算机科学发展速度非常快,各种名词也层出不穷,英文中很多新词汇其中文意义没有统一,即各个地方译法不同,在考试中就有可能遇到这种情况。
关于是否需要参加培训也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由于关系到很多层面的利益,多说可能会砸了某些人的饭碗,不说又恐对不起广大Wannabes。所以在这里介绍一个简单原则,就是你先把教材买回去从头到尾看一遍,如果在看完后你还想参加培训的话那就去培训。
最后再谈谈MCSE的待遇及所处地位,考完MCSE六门后大约隔三周就会收到微软香港分部寄来的Welcome Kit,里面就是你的证书,稍晚些时候又会收到从荷兰寄来的身份卡及胸针,另外还将得到一年的Technet Plus光盘(不过听说中国海关会截留这种光盘)。具微软的统计,现在共有MCPS三十多万(考了除Networking Essentials以外任何一门都会得到这个证书),MCSE 十二万多个。而其它的认证如Cisco的CCIE到目前为止得到此认证的人还不到3000,由此可见MCSE似乎有点“滥”,这是因为MCSE认证考试所要求的难度本来就不高,知识点较单一,只要找对方法同样可以用惯用的死记硬背加努力的方法搞定,现在中国的MCSE中有不少一部分是在考试前根本对电脑一窍不通,只是用了考英语四级和考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老方法考上的。
微软office认证考试内容
Microsoft Office Specialist 认证
Microsoft Office Specialist (Office Specialist) 方案是唯一经过 Microsoft 核准,广泛,以效能为基础的认证方案,用来验证使用下列 Microsoft Office 程序的计算机技能:
Microsoft Office Word
Microsoft Office Excel
Microsoft Office Outlook
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Microsoft Office Project
Office Specialist 方案提供计算机程序知识,测量精通程度,并指出可以加强技能的机会。顺利完成的应试者会收到 Office Specialist 认证,在竞争的职场上与同侪分出高下。这个认证是全世界认可的珍贵凭证,作为个人具有使工作更有产能和效率的计算机技能的证明。
藉由鼓励个人进一步发展 Microsoft 商业桌上型软件的技能,Office Specialist 方案协助满足职场上合格,有知识人员的需求。Office Specialist 也协助满足组织评估员工技能质量上的需求。
Office Specialist 方案提供四个等级的认证:Specialist,Expert,Master 和 Master Instructor。
考生问题:
一、大学生获得Microsoft Office Specialist证书有什么好处?
1、 Microsoft Office是我们每个人在将来工作中使用最多的计算机工具,成为Microsoft Office的应用专家能够更充分展示你自身的工作效率及质量。优秀的Microsoft Office应用能力使您能够获得领导赞赏及同事的好评。
2、 经过我们的系统培训和您自身的努力,能够完整提升您的Microsoft Office应用能力,您能够非常熟悉Microsoft Office的完整应用及考试要求,并顺利通过MOS的认证考试工作,使您成为Microsoft Office应用专家,
3、 Microsoft Office的证书,为您在求职及职称评定中增加了一张有效的通行证。
4、 Microsoft Office证书,使您在出国审核中有加分作用。
二、Microsoft Office Specialist怎样才能顺利通过?
1、在本校的微软授权考试中心报名
2、仔细阅读考试中心提供的的MOS考试大纲
3、到考试中心进行MOS模拟实战考试训练,全面掌握Microsoft Office Specialist的考试要求、技巧及模式。
4、参加考试中心组织的MOS认证考试并过关。
三、MOS考试科目(共五科)
Word、Excel、PowerPoint、Access、Outlook
MOS认证由低到高分为专业级、专家级及大师级
专业级证书:MOS认证的每一科都有专业级证书
专家级证书:Word、Excel有单科专家级证书
大师级证书:
Word、Excel专家级考试(必考科目)
PowerPoint专业级考试(必考科目)
Access或者Outlook专业级考试(二选一科目)
4门考试通过,您将获得微软颁发的Microsoft Office大师级证书。
篇4:参加微软的面试笔试经验
参加微软的面试笔试经验
在进入 Google 招聘流程后,Microsoft 有一位 HR 打电话来跟我说有一个北京的职位跟美国总部会有密切的合作,问我有没有兴趣,我当时想的是,如果加入美国公司的中国分公司,或许将来有机会 relocate 到美国去,至少会有去总部出差的机会吧,所以就决定去试试。
HR 在联系我之后,招聘经理 Alex 直接联系我跟我约了晚餐时间。晚餐其实不是什么面试,只是互相了解一下。Alex 原本在 Microsoft 总部工作,只是碰巧他来北京轮岗 3 个月,有候选人申请职位他自然也乐意见见面。至于这个跟美国密切合作的项目,总监和一半的成员在美国,中国这边已经有几个人但还要多招几个。
Alex 在晚餐中教会我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叫做 「commodify 工程师」。所谓的「commodity」是指无差别的一般等价物,例如按桶算的原油就是这样子,无论中东产的还是中国产的都一样。在说原油价格一桶多少钱时,我们并不会关注到底是哪里产的,因为价格差不多,使用起来也没有区别。因此「comodify 工程师」就是把工程师当做一般等价物看,无视其人性和个性,把工程师看做无差别的人力资源单位,哪个项目缺多少人力资源单位,就为它补充多少人力资源单位。他帮助我意识到我不满的百度现状是什么,同时也支持我要换一家公司并找机会到美国工作的想法。
之后 Alex 帮我约了一轮电话面试,面试官是印度人。他问了我两道问题,一道比较简单写代码就能解决的,另一道则是分布式系统设计相关的,我全无经验只能说说我知道的概念。我感觉后面这一道题回答得不是很好,因为总是没办法说到点上,同时也不像算法题面试官给些提示就能向前推进。事后证明这一轮面试的反馈确实不是很好。
随后 Alex 又约了我到 Microsoft 办公室进行一天的面试。早上到了之后他先让我参加了当天的 daily scrum,让我知道他们是如何工作的。接着是跟美国的总监通过电话会议进行面试,没有讨论技术问题,更多的是互相了解对方的工作方式,看看双方是否合适。接下来是跟北京这边的经理面试,因为团队在北京没有专门的经理,所以人事方面的事情就交由北京的经理负责。看到经理 Norman 的姓后,我就知道他是说粤语的,同时因为他一开始就说自己普通话不是很好,所以我就提议说不如我们说粤语吧,于是我就在 Microsoft 一天面试当中用到了英语、粤语和国语。Norman 问了基础的算法题和逻辑题,也聊了一下分布式存储的设计,同样我对后者回答不上什么点来。感觉 Norman 的题目很重视逻辑思维,在我说某一道基础算法题不能用贪心算法后,他问我使用贪心算法的充要条件是什么,同时另外一道逻辑题考的也是是否清楚充要条件是什么。
在 Norman 面试之后,他叫上 Alex 跟我一起去午餐,然后下午我跟中国这边的团队成员聊聊天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内容就完事了,
整个过程并不是很难,也不会像 Google 那样专门考算法。感觉 Microsoft 更重视逻辑多一些,同时跟美国团队进行面试也确实比跟中国团队进行的.面试要让人更舒服一些。(Alex 和 Norman 分别是在 Microsoft 总部和湾区工作多年的人,所以面试风格应该都还是很美国的。)我下午离开的时候,口头 offer 算是出来了,HR 在电话中说很高兴招到了人,并让我提交当前的薪酬信息。
由于快到过年了,提交薪酬信息的事情我一拖就拖了两个星期,过年回来后才提交。事后 HR 跟我说,进行第一轮面试的印度人对我不熟悉后端这一点表示有顾虑,其它人尝试说服他但是没有成功,所以 offer 出不来了。于是这个到手的口头 offer 就飞走了。
事实上,我在 Microsoft 的面试经历到此只不过是进行了 1/3,不过后面的我就不想详细说了。在我过年回广州放假的时候,有一位 Microsoft 的 HR 打电话给我问我面试时间安排的事情,我说面试不是结束了吗,然后才发现这是另外一个团队的 HR,并且她不知道我之前的面试,于是我又面试了一个不同的团队。因为前面所说的口头 offer 最终发不出来,Norman 把我推荐了给另外一位经理,那位经理又约了我进行了几轮面试。
总的来说,我在 Microsoft 的面试经历就是不停地被加试。加试意味着还不能确定,但又还不想放弃。不确定的原因自然是我没有后端经验,不放弃的愿意估计是算法题和逻辑题我回答得还可以。最终我在 Microsoft 的 3 个团队中面试了 15 位工程师和 2 位 HR,还是拿不到 offer。Microsoft 的面试过程尽管没有 Google 那么体贴,但是安排还是挺专业的。因为 Microsoft 是各个招聘经理自己去招人,不像 Google 那样公司统一招聘,所以推动招聘进度的更多是招聘经理而非 HR,候选人也能直接感受到招聘经理到底有多在乎自己。
在整个 Microsoft 面试过程中,我觉得最有收获的是认识了 Alex 并且跟他聊了一些事情。我说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要体验一下在美国工作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才能知道我想要到哪里去。他帮我分析说去美国有 3 种途径:读书然后在美国找工作、加入美国公司的中国分公司后再找机会 relocate、直接加入美国公司,其中第一种方法最容易,第三种方法最难。他的首选建议是第一种方法,不过因为我短期内没有去美国读书的计划,所以第二种方法也不错。我觉得作为 mentor 最重要的是他要真的在乎你的个人发展,同时能够利用他的经验帮助你,因此我觉得 Alex 会是个很好的 mentor。在我加入豌豆荚后,他还联系过我,说 Microsoft 总部他所在的团队有职位开放,问我是否感兴趣。因为我当时刚刚加入豌豆荚,所以就拒绝了。
篇5:微软笔试智力题
,
不过,我记得李开复在央视的节目里说过,他们的考察内容是应聘者的可塑性。
石先生(某大型国企职工):我认为这一部分的问题有很大的随意性,主要是考察应聘者的智商,但是因为问题的不同又有不同的考察方向,比如第一个问题就考察了应聘者的逆向思维能力,第二个就考察了应聘者的观察能力与细致程度。
于先生(某外资公司人事主管):我不知道微软出这些题目的用意,但在我看来,智力题是微软面试中最好的考察方式。不仅考察的.指向不同,就连问题的答案有时候也能给人以启发。比如上述第二个问题,如果你能找到答案,它就会帮你理解企业的资源使用组合方式,经过优化以后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不同的管理者就会使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当然结果就会不同。
篇6:微软笔试题目
微软笔试题目
微软笔试题:写程序找出二叉树的深度
一个树的深度等于max(左子树深度,右子树深度)+1。可以使用递归实现。
假设节点为定义为
struct Node {
Node* left; Node* right;
};
int GetDepth(Node* root) {
if (NULL == root) {
return 0;
}
int left_depth = GetDepth(root->left);
int right_depth = GetDepth(root->right);
return left_depth >right_depth ? left_depth + 1 :right_depth + 1;
}
微软笔试题:利用天平砝码,三次将140克的盐 分成50、90克两份?
有一个天平,2克和7克砝码各一个。如何利用天平砝码在三次内将140克盐分成50,90克两份。
第一种方法:
第一次:先称 7+2克盐 (相当于有三个法码2,7,9)
第二次:称2+7+9=18克盐 (相当于有2,7,9,18四个法码)
第三次:称7+18=x+2,得出x是23,23+9+18=50克盐.
剩下就是90克了.
第二种方法:
1.先把140克盐分为两份,每份70克
2.在把70克分为两份,每份35克
3.然后把两个砝码放在天平两边,把35克面粉分成两份也放在两边(15+7=20+2)
现在有四堆面粉70,35,15,20,分别组合得到
70+20=90
35+15=50
微软笔试题:地球上有多少个满足这样条件的点
站在地球上的某一点,向南走一公里,然后向东走一公里,最后向北走一公里,回到了原点。地球上有多少个满足这样条件的点?
北极点满足这个条件。
距离南极点很近的一个圈上也满足这个条件。在这个圆圈上,向南走一公里,然后向东走一公里恰好绕南极点一圈,向北走一公里回到原点。
所以地球上总共有无数点满足这个条件。
或者
首先,在地球表面上,南北走向是沿着经度方向,东西是沿着纬度方向。如果你一直往北走就会达到北极点,往南走就到了南极点。因此,向南走一公里,然后向东走一公里,最后向北走一公里,回到了原点,一种情况就是,出发点是在北极点,这样向南走一公里,然后向东走任意几公里,最后向北走一公里,最后都会回到北极点;
其次,可以这么认为如果从A点向南走一公里到达B点,那么若向东走一公里能回到B,那么最后向北走一公里,就能回到了原点A。这样就可以先找出在南北极点附近找出绕一周只有1公里的圈,那么这个圈落在南极附近时,只要往北推1公里,此时该圈上的点都能满足;若这个圈落在北极附近时,能不能往北推1公里我就不分析了。反正在南极附近能找到任意多个点就能回到这个问题了
微软笔试题:正确标注水果篮
有三个水果篮。其中一个里面只有苹果,一个里面只有橘子,另外一个既有苹果又有橘子。每个水果篮上都有标签,但标签都是错的。如何检查某个水果篮中的一个水果,然后正确标注每个水果篮?
从标注成既有苹果也有橘子的水果篮中选取一个进行检查。
如果是橘子,则此篮中只有橘子;标有橘子的水果篮中只有苹果;标有苹果的水果篮中既有苹果也有橘子。
如果是苹果,则此篮中只有苹果;标有苹果的水果篮中只有橘子;标有橘子的水果篮中既有苹果也有橘子。
微软笔试题:不利用浮点运算,画一个圆
不利用浮点运算,在屏幕上画一个圆 (x**2 + y**2 = r**2,其中 r 为正整数)。
考虑到圆的对称性,我们只需考虑第一象限即可。
等价于找到一条连接点(0,r)到点(r,0)的一条曲线,曲线上的点距圆心(0,0)的距离最接近r。
我们可以从点(0,r)开始,搜索右(1,r),下(0,r-1),右下(1,r-1)三个点到圆心的距离,选择距圆心距离最接近r 的点作为下一个点。反复进行这种运算,直至到达点(r,0)。
由于不能利用浮点运算,所以距离的比较只能在距离平方的基础上进行。也就是比较 x**2 + y**2 和 r**2之间的差值。
微软笔试题:将一个句子按单词反序
将一个句子按单词反序。比如 “hi baidu com mianshiti”,反序后变为 “mianshiti com baidu hi”。
可以分两步走:
第一步按找字母反序,“hi baidu com mianshiti” 变为 “itihsnaim moc udiab ih”。
第二部将每个单词中的字母反序,“itihsnaim moc udiab ih” 变成 “mianshiti com baidu hi”。
这个方法可以在原字符串上进行,只需要几个整数变量来保持指针即可,空间复杂度低。
微软笔试题:计算n bit的整数中有多少bit 为1
设此整数为x,
方法1:
让此整数除以2,如果余数为1,说明最后一位是1,统计值加1。
将除得的结果进行上面运算,直到结果为0。
方法2:
考虑除法复杂度有些高,可以使用移位操作代替除法。
将 x 和 1 进行按位与操作(x&1),如果结果为1,说明最后一位是1,统计值加1。
将x 向右一位(x >>1),重复上面过程,直到移位后结果为0。
方法3:
如果需要统计很多数字,并且内存足够大,可以考虑将每个数对应的bit为1的数量记录下来,这样每次计算只是一次查找操作。
微软笔试题:快速求取一个整数的7倍
乘法相对比较慢,所以快速的方法就是将这个乘法转换成加减法和移位操作。
可以将此整数先左移三位(×8)然后再减去原值:X << 3 - X。
微软笔试题: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n次幂
设要判断的'数是无符号整数X。
首先判断X是否为0,如果为0则不是2的n次幂,返回。
X和X-1进行按位与操作,如果结果是0,则说明这个数是2的n次幂;如果结果非0,则说明这个数不是2 的n次幂。
证明:
如果是2的n次幂,则此数用二进制表示时只有一位是1,其它都是0。减1后,此位变成0,后面的位变成1,所以按位与后结果是0。
如果不是2的n次幂,则此数用二进制表示时有多位是1。减1后,只有最后一个1变成0,前面的 1还是1,所以按位与后结果不是0。
微软笔试题:三只蚂蚁不相撞的概率是多少
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各有一只蚂蚁,它们向另一个顶点运动,目标随机(可能为另外两个顶点的任意一个)。问三只蚂蚁不相撞的概率是多少?
如果蚂蚁顺时针爬行记为0,逆时针爬行记为1。那么三只蚂蚁的状态可能为000,001,...,110,111中的任意一个,且为每种状态的概率相等。在这8种状态中,只有000和111可以避免相撞,所以蚂蚁不相撞的概率是1/4。
微软笔试题:判断数组中是否包含重复数字
给定一个长度为N的数组,其中每个元素的取值范围都是1到N。判断数组中是否有重复的数字。(原数组不必保留)
给定一个长度为N的数组,其中每个元素的取值范围都是1到N。判断数组中是否有重复的数字。(原数组不必保留)
微软笔试题:如何将蛋糕切成相等的两份
一块长方形的蛋糕,其中有一个小长方形的空洞(角度任意)。使用一把直刀,如何一刀将蛋糕切成相等的两份?
通过长方形中心的的任意直线都能将长方形等分,所以连接两个长方形的中心点的直线可以等分这个蛋糕。
一个没有排序的链表,比如list={a,l,x,b,e,f,f,e,a,g,h,b,m},请去掉重复项,并保留原顺序,以上链表去掉重复项后为newlist={a,l,x,b,e,f,g,h,m},请写出一个高效算法(时间比空间更重要)。
建立一个hash_map,key为链表中已经遍历的节点内容,开始时为空。
从头开始遍历链表中的节点:
- 如果节点内容已经在hash_map中存在,则删除此节点,继续向后遍历;
- 如果节点内容不在hash_map中,则保留此节点,将节点内容添加到hash_map中,继续向后遍历。
微软笔试题:小明一家5口如何过桥?
小明一家过一座桥,过桥时是黑夜,所以必须有灯。现在小明过桥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妈妈要8秒,小明的爷爷要12秒。每次此桥最多可过两人,而过桥的速度依过桥最慢者而定,而且灯在点燃后30秒就会熄灭。问:小明一家如何过桥?
小明与弟弟过去,小明回来,用4s;
妈妈与爷爷过去,弟弟回来,用15s;
小明与弟弟过去,小明回来,用4s;
小明与爸爸过去,用6s;
总共用29s。
题目的关键是让速度差不多的一起走,免得过于拖累较快的一个人。
微软笔试题:编一个程序求质数的和
编一个程序求质数的和,例如F(7) = 2+3+5+7+11+13+17=58。
方法1:
对于从2开始的递增整数n进行如下操作:
用 [2,n-1] 中的数依次去除n,如果余数为0,则说明n不是质数;如果所有余数都不是0,则说明n是质数,对其进行加和。
空间复杂度为O(1),时间复杂度为O(n^2),其中n为需要找到的最大质数值(例子对应的值为17)。
方法2:
可以维护一个质数序列,这样当需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质数时,只需判断是否能被比自己小的质数整除即可。
对于从2开始的递增整数n进行如下操作:
用 [2,n-1] 中的质数(2,3,5,7,开始时此序列为空)依次去除n,如果余数为0,则说明n不是质数;如果所有余数都不是0,则说明n是质数,将此质数加入质数序列,并对其进行加和。
空间复杂度为O(m),时间复杂度为O(mn),其中m为质数的个数(例子对应的值为7),n为需要找到的最大质数值(例子对应的值为17)。
方法3:
也可以不用除法,而用加法。
申请一个足够大的空间,每个bit对应一个整数,开始将所有的bit都初始化为0。
对于已知的质数(开始时只有2),将此质数所有的倍数对应的bit都改为1,那么最小的值为0的bit对应的数就是一个质数。对新获得的质数的倍数也进行标注。
对这样获得的质数序列累加就可以获得质数和。
空间复杂度为O(n),时间负责度为O(n),其中n为需要找到的最大质数值(例子对应的值为17)。
篇7:微软笔试态度
微软笔试态度
技术基础
这方面的题目主要以c、c++和数据结构为主,也就是大家经常看到的那些题目,虽然微软会说你可以用任何你熟悉的语言实现,但是有些东西,特别是底层些的,一般java和c#等其他高层语言用惯了的人肯定会比较忽视。所以c、c++和数据结构还是基础。不过微软的题目从来都不是简简单单的完成功能就好。怎么写的'完美,怎么写的效率高,怎么写的出错可能少,这些都是他们所追求的。在学校呆久了的人可能会养成仅仅实现功能就会草草了事的习惯。但在公司,我们关注的是各方面的因素,一个好的软件绝不仅仅是单单实现功能那么简单。
智力题目
这方面网上说的很多,不多说了,我这方面也确实不擅长。这方面的题目有一定分量,但是也不是全部。感觉多看看有用,但是用处不大。人也不光指望智力活着,还是应该多关注点我们可以努力的东西,
英语
大公司或者外企,英语都是绝对重要的东西,这绝对不是吓唬人。特别是像微软这样的企业,由于你所需要沟通的对象很可能是外国人,所以要求你得英语也有比较高的水平。特别是微软不仅仅要求阅读能力,还要求撰写的能力。
所有笔试的题目基本都是英语描述的,除了个别的智力题目实在是很难用英语描述。前面大部分的题目可以用中文解答。最后有两道想法类的题目要求你全部用英文作答,其实也就是考察你得英文写作能力。
想法
这类题目就是给你个题目,让你谈谈你的看法。题目可能会出的比较灵活,也比较深刻,你很可能有些可谈,但是有找不到头绪。相信微软出此题目的意义也是和前面的选择、填空题目结合起来,希望全面考察一个人。如果你前面作答的不好,这个可千万要注意好好答。可问题是要用英文描述,能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还要看你的本事了。
3、是不是全部是英文题目,做答的时候要用英文吗?
篇8:回忆微软笔试
回忆微软笔试
题目包括数据结构算法数据库软件工程软件测试(2个大题写Test cases 不知道格式怎么写,没写过)
选择题不记得了,不定项选择,偶感觉出的都挺偏。做卷子的`最大感触就是偶英语太差了。
1。全篇公认一个最简单的题目是那个阅读理解,6辆不同款的车,排车位。条件是:(6个车就简写为ABCDEF,车位1~6) Either A not or B is in slot 1. Either B not or C is in slot 6. D, E 不分次序挨着 F, B 不分次序挨着
具体每个问题给个条件,排序,不难。就是不知道偶理解那个Either not or是不是“不是……就是……”的意思。
2。给一个“MS Office Outlook ”的图,让写一个你想要有哪些feature to improve or add. 给你3月时间搞定这个你要如何做。
3。写代码。把一个单链表,按照指定位置逆序。并在code中体现基本错误异常处理之类。
不能再多malloc内存了,可以用temp pointers。还有一个不允许的什么条件没看懂,无碍大雅吧。
eg,
N1->N2->N3->N4->N5->NULL pHEAD = N1;pSTART = N3;返回这个N3->N2->N1->N5->N4->NULL
eg。N1->N2->N3->N4->N5->NULL pHEAD = N1;pSTART = N5;返回这个N5->N4->N3->N2->N1->NULL
eg。N1->N2->N3->N4->N5->NULL pHEAD = N1;pSTART = N1;返回这个N1->N5->N4->N3->N2->NULL
void Wasp(//可以自己加声明变量和局部变量
4。一个矩形函数及其应用的找bug和写Test cases
5。char * strcpy(char* str1, char* str2)//string copy
写Test cases
又饿又累,不记得太多了,其他都太模糊了,等偶想起来再写出来。哪位仁兄记住的更多,欢迎补充9月2日 (日) 10:49 (CST)209月2日 (日) 10:49 (CST)年9月2日 (日) 10:49 (CST)~ 希望更多同学去体验一把MS笔试,题目挺爽。
篇9:微软笔试经验谈和题目细析
微软笔试经验谈和题目细析
考试之前一直猜测微软会考什么?
网上盛传的考题不知道微软是否确实考过,
但是网上盛传的题目,特别是那些非常popular的,
都是一些特别BT的,结果可能误导了大家,包括我,
其实微软的考试是是非常全面的(相对来说),
其实微软是基础,编程,测试,智力题目并重的,
最后还有一个胡侃型题目,你随便说(in English)。
微软这次试题一共有两类,A、B卷,
我做的是A卷,不知道那里有B卷的兄弟也写个什么总结的。
我坐的是第一排,后面是B卷,以此类推。
组织这次考试的,据后面北邮的一个女研究生讲,
两个年长的应该是中华英才网的,其他的事北邮的学生。(哎,连微软的人都没有见到活得)
这次笔试主要是以北邮的学生为主,据我观察研究生应该不少。
山东的在我的考场这边不多,好像一共3个,两个山大,一个就是我了。
www.54yjs.cn
题目主要有以下4大类: www.54yjs.cn
1、选择和填空题。这里题目都是一些非常基础的,
其他的考试其实也会考到一些。
你比如给你一段程序,让你写出输出结果。相信好多考试都会这样靠的。
另外这里还充斥着一些智力题目,有些简单些,
有些我感觉比较难(我这人就是实话实说,我智力不咋的我也承认。但我不会自己不会还说小菜一碟)。
在这里的题目大多数我都做上了(没有把握),
有一道题目俺是真的不会,哎,结果还耽误了好长时间阿!
www.54yjs.cn
题目如下:有三个六位数,分别是ABCDEF、CDEFAB、EFABCD。
A、B、C、D、E、F分别代表一位数,可能是1~9之间的任何一个,但是他们都是不同的数。
已知这三个六位数满足下列条件:
ABCDEF*2=CDEFAB
CDEFAB*2=EFABCD
问A=?、B=?、C=?、D=?、E=?、F=?
www.54yjs.cn题目就是如上这些,不知道各位看官感觉如何?
反正我是在那里猜了半天,时间耽误不少,效果也不好,直接以亏本生意。
后来和老师谈起来,他说可以用线性代数去做。
看见了么?这就是我和老师的差距,线性代数我早就忘了怎么回事了,
就算当时我知道用线性代数,怎么去解题目我也不会,所以此题不冤,真的不会。
www.54yjs.cn
2、编程题。一共有两道题目,按说应该挺简单的。
可惜俺这个英文还真的是烂,平时老用金山词霸,
这一没有这个工具之后,有些词汇还真使模棱两可,
第一题的题目我都没有完全搞懂,吃了大亏。
第二题按说该作对,可是忘了一个步骤,我写的算法应该是排序两个正序的链表,
而这道题让你排序一个正序一个逆序的,我少做了一步,郁闷。
不过这道题即便是我做出来,起算法也是简单的很,估计效率不高,
恐怕也没有出彩的地方,只能说面子上好看点而已拉。
我是应届生
3、测试题。也是一共有两道,一道偏保守的,一道挺开放的。
开放的那道讲的是:
有一个公司宣布自己研发了一个搜索引擎,并说怎么怎么好,
问你怎样才能测试这个搜索引擎是不是合格并向预期的那样?
看来微软对测试绝对很重视,从一开始选择填空题就涉及测试了,
编程题目中也有测试,这次更是专门靠测试。
不过平日里测试理论虽读了一些,不过自己在项目中没怎么用到。
俺们项目里面主要是自己做测试,也没啥计划,没啥理论。
这N道题目考俺这个,俺已经说得没啥可说了,结果这道题又考,我晕!
遂,结合本人的特长,开始胡侃:
先把此网站公布,找一帮人帮助测试,参与就给钱。找到问题的给更多钱,并且张榜公布找到问题的人的名单和具体奖励办法。然后把题目收集起来给那个公司。
胡侃阿,真的没什么可说的了。再说那些什么合法数据测试,不合法数据测试什么的,
实在是太老套了,索性这么说一下,多少也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毕竟俺不是单纯学技术的。
只不过这阅卷可就要看微软的了,搞不好某个同志大笔一挥,
俺这道题目可就零分了。
不过选择是个人的,不管什么结果,俺都能接受。
我是应届生感觉微软很重视测试,其实程序员都不重视这个的。
这也正是俺看重微软的地方,就是看重他可以用工程的眼光去看待软件,
而不是其他的公司那样,还是局限于小作坊。
微软目前表现得漏洞如此众多,其实也是无奈。
一方面产品确实规模太大,参与人数众多,本身管理就是不好办。
另一方面树大招风阿,就是有人和他作对挑她的毛病你也没办法。
所以中国有句古话:人怕出名猪怕壮,做企业也是如此,大了就有大了的风险。 www.54yjs.cn
4、胡侃题。这个也有两道题目,说其实胡侃题目的原因是因为它比较开放。
比如其中一道题目是:
说出你关于software的,比较creative和unusual的idea。
怎么样,够开放把?可以胡侃把?
其实这类题目从企业方来说是最可以看一个人的。
因为它变化太多,不同人有不同的.应答方法。
但是此类题目要求阅卷人的水平比较高,也比较主观。
而且此类题目要求用英文作答,同时还靠你英语水平。
你光有idea还不行,你还得说出来,还得正确的表现出的creative和unusual,其实是够难的。
我做这道题目的时候没啥时间了,
所以也不管什么idea,想到什么往上写什么,
连每个人都有一个IP俺都写上去了。
我是应届生
题目就是这些了,
具体的题目我也不清楚了,都忘了,交卷之前时间很紧张的。
其实具体的题目都是什么没什么重要的,关键是了解微软鉴别人才的方法。
微软到目前能有如此的成就,应该说得益于他的人才战略。
这样微软怎样鉴别人才并且使用人才就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对于个人来说,去不去微软并不重要,但是理解了微软鉴别人才的标准,
对于日后自身的发展也是很有好处的。
也许这些标准并不全面,并不细致,
但是作为自身发展的整体指导还是有用的。
我是应届生这次笔试挺不成功的。
一方面自己目前确实在有些基础方面不太好,
以前学过的东西后来在实际项目中没有用也就淡忘了。
另一方面自己的英语实在是不行,
离了金山词霸不管事,嘿嘿,继续学习英语。
因为我目前主要做高层应用方面的东西,
C和C++用得很少,这次笔试都是用得这两种语言,我也不是很适应。
另外我是那种以应用为导向的人,
学习东西快,忘东西也快,这种笔试并不擅长。
而且毕竟我是非计算机专业的人,
感觉微软仅仅用这种鉴别计算机专业的人的方法对我有些不合适,
有些特长我并没有发挥出来。
不过路是我自己选择的,
成功和失败我都能接受。
篇10: 笔试经验
今年羊晚招聘是从4月8日开始网上报名,到15号截止,有3200多,当时我就 觉得没戏了,没想到17号收到一面通知,当时那个激动啊。然后就在21号上午收到笔试信息。在网上搜罗了历年笔试题,重点看了看新闻策划和评论的写作,没想到没考到。今天上午拿到笔试题,第一题就傻眼了, 的职务,唉,怪只怪自己平时不注意 。下面是笔试题。可能表述没那么准确。
笔试题:1、同志现任的职务有哪些?写出5个即可得10分,
2、新媒将服务对象称作“用户”,传播媒体将服务对象称作“受众”。“用户”与“受众”有何异同?这对纸媒经营有何启示?
3、雅安地震12小时后你到达现场,在人生地不熟的四川,你如何安排一周内的`报道计划?如何寻找可靠的采访资源?
4、马航 MH370未按时抵达,许多乘客家属在机场等候,若派你去机场,你会注意什么?会采取哪种采访方式?
5、京津冀一体化是最近政经的热点,作为 的记者,你是如何理解京津冀一体化的?作为一份立足广州、面向全国的报纸,你准备从哪些角度进行报道?
6、什么是“社交化”?例句不少于5个社交网络或应用,并用100字点评其中3个的商业模式和传播模式。
总之,我答得好烂,估计没戏了。但还是希望有奇迹可以发生
篇11: 笔试经验
。。。
100分钟,6道主观题,题目如下:
1、请写出 同志的现任职务?(答对5个即满分)(10分)
2、新媒体喜欢将服务对象称为“用户”,传统媒体喜欢将服务对象称为“受众”,说一说“用户”和“受众”有什么异同?这些异同比较,对纸媒经营有什么启示?(15分)
3、试想你是被派往采访雅安地震的'突发记者,你会如何组织一周的报道计划?如何寻找可供依靠的采访资源?(20分)
4、怎么理解京津冀一体化?作为一份立足广州、面向全国的媒体,你觉得可以从哪些角度来向读者展开这一报道?(20分)
5、马来西亚航空MH370飞机失联后,许多中国家属聚集在机场等候消息,报社派你去机场采访,你会注意什么?将用何种方式采访?(15分)
6、请解释什么是“社交化”,并举出不少于5个社交网站或应用,分别用100字点评其中三个的商业模式和传播模式,
(20分)
篇12:笔试经验
实用的笔试经验
应届毕业生网教大家一些实用的笔试经验
1.先易后难,就是先做简单题,再做综合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果断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也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力求有效,不能走马观花,有难就退,伤害解题情绪。
2.先熟后生。通览全卷,可以得到许多有利的积极因素,也会看到一些不利之处,对后者,不要惊慌失措,应想到试题偏难对所有考生也难,通过这种暗示,确保情绪稳定,对全卷整体把握之后,就可实施先熟后生的策略,即先做那些内容掌握比较到家、题型结构比较熟悉、解题思路比较清晰的题目。这样,在拿下熟题的同时,可以使思维流畅、超常发挥,达到拿下中高档题目的.目的。
3.先同后异,
先做同科同类型的题目,思考比较集中,知识和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公考题一般要求较快地进行“兴奋灶”的转移,而“先同后异”,可以避免“兴奋灶”过急、过频的跳跃,从而减轻大脑负担,保持有效精力,
4.先小后大。小题一般是信息量少、运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轻易放过,应争取在大题之前尽快解决,从而为解决大题赢得时间,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基矗。
5.先高后低。即在考试的后半段时间,要注重时间效益,如估计两题都会做,则先做高分题;估计两题都不易,则先就高分题实施“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前提下的得分。
【微软笔试经验】相关文章:
3.阿里巴巴笔试经验
4.花旗笔试经验
5.大金笔试经验
6.网易笔试经验
7.小结笔试经验
8.LEK笔试经验
9.kmpg笔试经验
10.深交所笔试经验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