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再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
“mini52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我不会再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我不会再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我不会再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
四十多年来,教的学生无数,但有几位学生的脸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李健、亓庆红、刘云、孙建军……他们的表情是漠然的,孤独的,有的甚至带有哀伤,他们很少言语,早上背着书包默默走进学校,下午放学又默默地回家…… 他们都是被我戴过“差生”帽子的人。
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差,要么数学考不及格,要么语文考不及格。每次考试后,我都要宣布分数。念到他们的成绩时,我还故意在分数的后面加一个“大”字:“李健——50大分!”
这种话对学生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呀!如果说体罚伤及的是皮肉,那么语言伤害的则是心灵。皮肉受伤有药医治,而心灵的创伤却无药可医。
我是他们的老师吗?我配做他们的老师吗? 不知这些学生现在怎么样,从事什么工作,但我相信,在社会上,他们不会差,他们中肯定有人很有出息。请他们原谅我当年的愚蠢。 现在我明白了,人人都是一个大写的“人”,人人都有尊严、有人格,人人都应该得到尊重。
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人生下来就千差万别,正因为千差万别,才有灿烂的世界和多彩的生活。不能单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文化成绩不是一个人的全部。 可惜,我认识得晚了。
如果我再从事小学教育,我会经常把十个手指头伸出来告诫自己:这就是你的学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有了这样的学生观,我会认真研究每一个学生,知其长短,让每个学生扬长避短,甚至让一些人变短为长。
我会让每个学生喜欢我,爱上学,爱读书,爱思考。人人尽力了,学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
东方不亮西方亮,分数实在没有多大意义。
本文作者:陆聪(微信公众号:陆聪老师)
篇2:高考满分作文: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
我看到这样一则引人深思的漫画:第一幅图中一个满脸笑意的孩子拿着一张100分的卷子,颊上是他父母鼓励的唇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个拿着一张55分卷子的孩子,他愁苦的脸上巴掌印触目惊心;而第二幅图中,那个曾考100分的孩子只考了98分,脸上也因此添了一道巴掌印,另一个孩子却因为这次考了61分而获得了父母的吻。
这则漫画反映了如今家长对孩子成绩过于关注的现状“一个孩子无论成绩好坏,退步了就打,进步了就夸,仿佛那白卷子上鲜红的数字就是衡量他的唯一标准,仿佛那冷冰冰的成绩就是孩子的一切,我理解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但我认为,他们这种过度关注孩子成绩的“唯成绩”主义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私以为,如今的孩子已不及昔日的孩子快乐,而越来越大的学业压力是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家长们将太多的期望寄予孩子,他们严苛的要求成了残酷的枷锁,将孩子牢牢捆绑在童年那绚丽的梦境之外。我知道很多孩子,他们一考不好就担惊受怕,生怕回到家里会经受父母“狂风暴雨”的洗礼。他们一想到考试就不寒而栗。他们的快乐童年已支离破碎,从来就只存在于记忆中遥不可及的一隅。的确,他们都是漫画中的孩子,无论55分还是98分,只要未到标准,便被家长呵斥。笔者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你折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漫画中的家长用他们对“分”的严厉要求折断了孩子的翅膀,当“分”真正成为了孩子的“命根”,孩子早已失去了自由翱翔的能力。
然而,事实证明,分数的确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善良、勇敢、责任心等等,也许是比智力更聪明更为宝贵的品质。同样,分数的高低并不一定代表着孩子以后的成就大小。中学时成绩平平的马云,却成为了今日的互联网大亨;科举屡屡不中的柳永,却在“浅斟低唱”中为后人留下了凄婉动人的词句。
所以,笔者恳请家长们,别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漫画中的孩子,别让他们在分数中迷失自己,希望家长们除了关注孩子的成绩,也要关注他们的其他方面,让他们均衡、全面、快乐地成长。
要知道,一个孩子无论考了55分、61分、98分、还是100分,都值得他的父母,在他脸上留下爱的一吻。但愿漫画中孩子的不幸更少地在我们身边的孩子身上复制!
点评:
一、观点鲜明,有重点有分寸。
文章的开头,用了占全文不足六分之一的.篇幅,全面、准确地介绍漫画内容,为中心论点的阐述、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扼要点明了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提出“‘唯成绩’主义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见解,文章由此展开。从题目到文中多处的论述可以看出,作者并未像相当多的考生那样,片面否定分数的重要性,而是在立场鲜明的同时,做到讲分寸、有弹性,彰显了作者深刻的思辨能力。
二、内容详实,有感情有层次。
本文与众不同之处,是能够用饱含情感的笔触,阐述“如今的孩子已不及昔日的孩子快乐”的现象并分析原因,议论文中具有本文这种能感动读者的文段的,实不多见。“你折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的语句令人动容、引人深思。文章就此从“就事论事”的层次进入“因事说理”的层次,提出“分数”之外“善良、勇敢、责任心”等评价标准;进一步提出“分数的高低并不一定代表着孩子以后成就的大小”,举例虽少,但极为典型有说服力。
文章结尾表达期望,点到即止,有荡气回肠之感。
当然,本文也有三点可以提高的地方:
1.“笔者”“我”“私(以为)”统一为“我”比较好;2.第三段行文不够简洁,条理性不够强;3.仅举马云、柳永两个例子略显单薄。
篇3:北大不再将学生高考成绩作为录取唯一标准
北大不再将学生高考成绩作为录取唯一标准
本报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 赵婀娜)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日前发布《优秀中学生素质养成手册》,作为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进一步深化,旨在将过程性综合评价纳入招生考量。
《手册》将面向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向高一、高二学生发放,要求的记录内容包括:学生自身的诚信承诺、一般个人信息、成长历程要点实录等。高二学年结束后,统一由北大招办回收,作为当年“校长推荐”和自主选拔录取的`重要依据。据介绍,《手册》最大看点是,将高中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正式纳入了北大生源选拔录取的重要考量指标,高考成绩不再作为录取学生的唯一标准。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大学网 (责任编辑:卜范龙)篇4:愿和学生做密友 莫再把我比红烛
愿和学生做密友 莫再把我比红烛
一脸严肃只知奉献的教师形象已过时
前,人们总是说------老师是无私燃烧的蜡烛,是辛勤奉献的园丁;到如今,老师们自己说------我更愿意做学生亲密的朋友,成为与他们一同在知识海洋中探索的人。
20年间,教师形象定位发生的变化,正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让教师的角色回归本位。
只知道操心?享受乐趣和挑战!
周碧晶是东莞市一所小学的英语教师。从教四年来,她一直都在享受着教师这一职业带给她的乐趣和挑战。学生们对于英语学习的渴求,家长和学校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视,使她成为学校里最忙的老师之一,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之中。前年她读完了专科升本科的课程,去年又争取到一个赴英国大学进修的机会,今年她又要再渡英伦,这回她是考取了利兹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为她未来攀登教师职业生涯的高峰再次扬帆。
“做老师很操心,也很累,但我觉得收获也很大,个人的进步机会也很多。”周碧晶临行前如是告诉记者。像她这样如鱼得水的年轻老师,与其说是特殊,莫如说是新时代年轻教师的一个代表。他们工作时忘我,工作之外时刻考虑实现个人最大的社会价值,而不再只是默默奉献。
广州市人大代表、小北路小学年轻的校长林海英这个暑假刚从欧洲考察回来。她对教师新的形象定位有这样的看法------“应当把教师看成是一种专业技术职业,奉献是有的,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更符合时代的需要。新时代的教师要成为专家型、研究型的老师,而不止是教书匠。社会开放了,教师们自我提升的机会也多了。这既是时代的进步,又是老师主体意识的回归。”
老师该严肃?穿得时尚玩得疯!
时装、烹饪、瑜珈、卡拉OK……你能够把这些时尚的字眼与严肃的教师角色联系在一起吗?在中学老师王建萍和大学老师杜寅寅两人看来,答案是肯定的。
王建萍从教于广州市第二中学,业余时间她会和一批同事一起练瑜珈、“唱K”。“练瑜珈是为了防治颈椎病,‘唱K’可以减压。”王建萍说,“我和同事们工作起来的确是日夜不分,但我们玩起来也是很‘疯’的!”在很多家庭主妇看来再平凡不过的买菜做饭对王建萍而言一样显得趣味盎然。起先买菜做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后来王建萍渐渐地发现,烹饪时的情趣对自己紧张的工作是一个很好的调剂。每天下班后,思索买什么菜、怎样个煮法成了松弛她紧绷神经的最好方法。经过一番折腾后的“作品”,更让王建萍有着无限的满足感。她笑说:“烹饪慢慢地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在广外学生的眼里,杜寅寅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美国文学老师,同时也是当今流行时尚的领路人。杜寅寅走在学校里,时常会被一些女生拉住问:“您在哪个地方做的头发?好漂亮!”“您的.裙子在哪儿买的?”
受老一辈教师的影响,杜寅寅初登讲坛时,在衣着上还是非常传统的西装套裙加高跟鞋,并且一穿就是两年。“渐渐地自己觉得没了个性,现在的学生也不喜欢没有个性的老师。”杜寅寅告诉记者,她的改变是受了一位外籍导师的影响------那位美国女士在讲课的时候居然穿着件很酷的黑色大披风!“我认为现在大多数老师在讲台上和在讲台下的两种状态有时是相互脱离的,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我最终决定把自己的个人风格带到工作中来。”
杜寅寅“个人风格”的最直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向严肃的西装套裙换成了充满了女性风韵的品牌时装;课堂上,学生们可以自行决定学习方法。过了不久,有学生甚至惊喜地发现:在QQ聊天的时候,杜老师也在线上和大家唠家常!杜寅寅说:“虽然我觉得‘红烛’、‘园丁’等等离我非常遥远,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对我的讲课无动于衷,作业又做得很差的话,我又怎么会有心思在街上瞎逛?”
拒绝人情味?学生更爱有个性!
广州市第六十七中学的学生小张告诉记者,给自己上生物课的谭老师不但足球球技出色,还很喜欢利用假期周游世界。上课之余,同学们跟谭老师在一起,不但可以切磋球技,还会和他一起分享世界见闻。因此,同学们都很喜欢上他的课。
中山大学交通工程二年级的梁圣麟说:“我更喜欢有个性的老师,古板严肃的老师不大可能让人学会除了书本之外的东西,有个性的老师更容易接近,也更容易受认可。”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专业二年级学生韦加波则表示:“大学生都要进入社会了,当然想老师可以业余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还有一些不错的工作经验。”他们的看法并非偶然,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超过六成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更加认可有鲜明个性的老师,从这些老师身上他们能学习到的东西更多。
广外附属外语学校教研室主任扈永进老师认为,学生们对老师的新看法,正好体现了老师这一角色的两个层面的内涵------生命人层面和文化人层面。“老师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有人情味才能感染学生;其次,老师应该以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出现,知识不等于文化,如果老师考研、读书都是为了评级等功利因素,而不是用心对待他的教职和学生,那他不是一个成功的老师”。
奉献挂嘴边?感觉不到才最好!
扈永进进一步指出,“教师”这一字眼应该还有另外两个层面的新内涵------社会人层面和职业人层面。“社会人层面说的是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统一,奉献是必须的,但是要给予相应的物质报酬,社会上长期以来将教师冠以‘红烛’、‘园丁’等等说法实际上对教师是不公平的;职业人层面是指从普遍意义上说,教师只是世界上众多职业中的一个,与其他职业一样,既有它好玩的地方,也有它让人难受的地方,应试教育剥夺了教师的很多权利,导致教师的主体意识缺失,现代社会应该还教师一个原来的形象。”
新时期的教师应该如何讲求奉献?林海英告诉记者:“我常常对老师们说,你们也为人父母,你们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们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王建萍说:“我并没有为得到一些称号或者荣誉而刻意地去做些什么,所有的辛劳都只是出于对孩子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关怀吧。”这正如有着35年教龄的广州市第七中学的语文老师许泽同所说:“老师最好的奉献,就是他自己感觉不到的奉献。”
篇5:初三学生作文:风雨中我不会倒下
我是一株荷,一株含苞待放的荷。
水孕育了我的生命,绿叶衬托了我的高贵,金色的鱼儿在我的脚下嬉戏。我从来没有想过生命的尽头会因什么而消逝。
我是一株待放的荷,我有着青春的活力和一颗跳动的心。我希冀着,希冀着绽放的那一天,引来人们的.驻足观看,也让我亲眼看看这个美丽而繁华的世界。
夏天的雨没有任何征兆,骤然而至。越来越密、越来越大的雨滴,砸在我稚嫩的脸上,“好痛啊!”我失声的叫着,泪珠从眼眶滑下,和雨混合。我忙乱地低下头,尽量不让雨水打湿我,可一切都是徒劳。狂风、暴雨不停地吹打着我纤弱的身体,我害怕,我惊慌,颤抖的身躯已不由我支配,我想我会在这场风雨中倒下,无缘于这个世界。
泪眼模糊中我看到了傲然挺立的荷叶,尽管狂风肆虐,暴雨如注。她仍旧满脸的晶莹,她无畏地迎接着风雨。我的心升起一丝希望,看着她,我心中那团求生的火被重新点燃。梦想萦绕在脑际。世界,这个美丽的世界,你是属于我的。我要打起精神,向暴风雨挑战。我尝试着抬起自己的头,暗道:“风雨,我不怕你!” 我知道,我不能低头,一旦低头,我就再也见不到明天的朝阳。
雨,下了一天一夜;我昂头站了一天一夜。
太阳出来了,彩虹出来了,看着美丽的彩虹,享受着温暖的阳光,我笑了。
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四溢……
我是一株荷,一株绽放的荷
篇6:李老师,我不会忘记您的 学生作文
广西贺州市仁义一中113班 柳雪兰
时间不会因为某一个人而停留,进入中学快三年了,这三年总会对这里的人或物产生一定的感情。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是一位语文老师,同时也是我们班的班主任。还记得上初一时,老师对我们说:“拿出一本作业本来抄文章。”“啊!”我惊讶极了,刚开学的第一节课就要抄作文?我们都按着要求去做,抄完之后交上去。我很疑惑这是上语文课吗?连语文书都不翻开,快下课时他说:“你们肯定很想问为什么要抄文章,我是为了看看你们班哪个同学写的字漂亮。”之后的两年里,语文老师一直都是他。
初二时,他变成了我们的班主任。他上课从来不拿语文书,而且在初二的时候,他不仅教我们怎样学好语文,更重要的是教我们学会做人。更奇怪的是他教我们学数学,放英语视频,什么物理、化学都教。其它的课程也教,其它的课程并不关他的事,他只是一位语文老师,教了我们对他并没有太大的好处。他曾经在班上说过:“因为他是班主任,他要对我们班负责任。”那为什么有的班主任就不需要教其他的课呢?或许他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初三了,也长大了一点,多了一份懂事,少了一份调皮。我明白了班主任的良苦用心,他是为了我们好,无论是考高中的还是读技校的都可能用到。在这三年里应该学点东西才对得起父母的'血汗钱。这个学期您更多的时间是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与人沟通,我们当中有大部分同学不是读技校就是去打工。与社会的人交往,尽可能不得罪他们,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难了。但经班主任一说觉得有点明白,以后接触得多了慢慢会懂得。像这样的老师实在是少有,而我却有幸成为他的学生。
李老师,我记得您对我们的付出,李老师我不会忘记您的。
李科
【我不会再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相关文章:
2.我不会写作
3.我不会放弃范文
4.我不会游泳作文
10.我可能不会爱你经典台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