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的趁早,方为人上人美文
“很好笑”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吃苦的趁早,方为人上人美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吃苦的趁早,方为人上人美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吃苦的趁早,方为人上人美文
吃苦的趁早,方为人上人美文
那晚看湖南衛視《背後的故事》,請來的嘉賓是臺灣著名的音樂制作人包小柏。
熟悉他,是他在“超女”、“快男”之類選秀節目上做評委,給歌手做點評時,總是顛覆傳統的套路,語出驚人、非常犀利地指出歌手的問題所在。
據說,包小柏因此被娛樂界人士稱為“毒舌”,還有他的神情冷峻、不茍言笑,使很多剛出道的新人看到他恨不得繞道而行。
我很好奇,包小柏究竟有著怎麽樣的經歷,能讓他成就了如此冷靜淡定的氣質?那晚的訪談揭開了這個謎底。
原來,早在前,17歲的包小柏和他的孿生哥哥包小松就組成了臺灣最早的男孩偶像組合,他們的.歌舞在當年風靡壹時、唱片大賣。所有別人翹首企盼的東西,他們在壹夜之間都得到了。
到了服兵役的年齡,包小柏兄弟雙雙入伍。他們相信,兩年後他們再回來,還會有大批的歌迷在忠實地等候著。可等到23歲退役之後,包小柏發現娛樂圈卻已不是自己熟悉的樣子了。有更多的新歌手走紅,觀眾們的視線也早就轉移了。
接下來的生活變得異常艱辛。最為窘迫的時候他連房子都租不起,好不容易爭取來的上臺機會,是幫其他的歌手暖場。現實的不如意讓包小柏決定轉行去做生意,可又賠得壹塌糊塗,覺得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
似乎已經到了人生的谷底,落魄的包小柏決定重新回頭做音樂。在音樂工作室當上了壹名管雜事的制作助理,他抓住壹切機會提高自己的技能,躲在廁所裏寫歌,為了說服歌手適應某種曲風他甚至給別人下跪。6年之後,他成了華納唱片音樂總監。
當屏幕裏播放包小柏20年前的錄像時,我註意到,包小柏對著那個邁著誇張的舞步、又蹦又跳的自己說了壹句:那時的我真醜。少年得誌是很多人的夢想,張愛玲都說了出名要趁早。
可相比而言,我覺得那個順風順水、名利雙收的少年偶像,遠遠沒有現在的這個冷靜沈著、內斂而豐富的音樂制作人有魅力。他對音樂的理解變了,對人生的感悟也更深刻了,吃苦的經歷讓他完成了破繭成蝶的轉變。
那些早早成名的孩子,那些生活過於順利的孩子,他們錯過了人生最為難得的吃苦經歷。
事情做得越順利,苦吃得越少,對生活的理解和認知就越淺薄。
這些年有多少少年明星,壹陣風壹樣紅起來,轉眼又風頭盡失,甚至連普通人都不如。美國童星麥考利·卡爾金就是壹個例子。(读者文摘)
篇2: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美文摘抄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美文摘抄
这条观念,是从小在学校就耳熟能详的,也常常被当作高考前的励志名言来对学生进行灌输。
生活中,它是每天电视上那些勾心斗角的宫廷剧所传达的理念。甚至随便找本商业杂志,某个成功商人的发家史,也都是这条理念活生生的案例。我也曾经把它当作座右铭,激励我的学习和成长。但是,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开始进行反思。
首先,不快乐的过程,未必能到达快乐的目的地。如果学习某一个学科,是件痛苦的事情,享受不到探索的乐趣,那即使能考高分,也未必能学以致用,到达真正学习的效果。同样的,如果我们并不热爱一份工作,很难相信能长时间把这份工作做好,因为你的时间是在应付,而不是在享受和创造。同理,如果我们不喜欢和一个人在一起,却要为了某种目的强迫自己,这样的关系会有美好的结果么?因此,过程不快乐,结果未必就好。吃得苦中苦,也未必就能成为人上人。
相反的,快乐的过程更容易到达快乐的`彼岸。从中学开始,我就对动植物感兴趣,也一直秉持着这份兴趣爱好。大学本科选的是“动物科学”专业,而硕士念的是“植物学”,当时很多老师长辈都觉得这些专业很冷门,很难有个美好的未来。但是,毕业后,我凭着这些专业,在中国最高的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谋得了一份还不错的工作,也因为这些专业,我通过出差,去了国内很多城市,还有幸去了欧洲,开拓了视野。后来又被北京大学录取攻读博士学位,也都得益于儿时的兴趣。在这份探索自然的快乐中,我到达了一个又一个快乐的彼岸。因此,过程的享受,是通往目的地的直通车,即使目的地不完全是自己最初设想的,但至少拥有了美好的旅程。
其次,人一定要做人上人么?设想一下,学校、单位、社会,如果每个人都只想做人上人,会变成什么样子?做好一个普通人,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我有一个朋友,大学毕业,在一家国有企业干了很多年,因为喜欢做手工,放弃了正式工作,自己开了一家手工DIY的小店,我当时问她,你都干了这么多年,不想在单位当个领导么?她告诉我,我花了很多年,才明白自己其实只想做个普通人,在有限的范围内,经营好自己的小快乐就够了。
于是,我对“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做了新的解读,改为“吃得甜中甜,做好人中人”。选我们喜欢做的事,爱我们选择的事,在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同时,努力实现社会价值,成为人群中一个普通又独特的个体。
篇3:励志故事:吃苦要趁早,成名不用急
那晚看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请来的嘉宾是台湾著名的音乐制作人包小柏。熟悉他,是他在“超女”、“快男”之类选秀节目上做评委,给歌手做点评时,总是颠覆传统的套路,语出惊人、非常犀利地指出歌手的问题所在。据说,包小柏因此被娱乐界人士称为“毒舌”,还有他的神情冷峻、不苟言笑,使很多刚出道的新人看到他恨不得绕道而行。我很好奇,包小柏究竟有着怎么样的经历,能让他成就了如此冷静淡定的气质?那晚的访谈揭开了这个谜底。
原来,早在前,17岁的包小柏和他的孪生哥哥包小松就组成了台湾最早的男孩偶像组合,他们的歌舞在当年风靡一时、唱片大卖。所有别人翘首企盼的东西,他们在一夜之间都得到了。
到了服兵役的年龄,包小柏兄弟双双入伍。他们相信,两年后他们再回来,还会有大批的歌迷在忠实地等候着。可等到23岁退役之后,包小柏发现娱乐圈却已不是自己熟悉的样子了。有更多的新歌手走红,观众们的视线也早就转移了。
接下来的生活变得异常艰辛。最为窘迫的时候他连房子都租不起,好不容易争取来的上台机会,是帮其他的歌手暖场。现实的不如意让包小柏决定转行去做生意,可又赔得一塌糊涂,觉得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
似乎已经到了人生的谷底,落魄的包小柏决定重新回头做音乐。在音乐工作室当上了一名管杂事的制作助理,他抓住一切机会提高自己的技能,躲在厕所里写歌,为了说服歌手适应某种曲风他甚至给别人下跪。6年之后,他成了华纳唱片音乐总监。
当屏幕里播放包小柏20年前的录像时,我注意到,包小柏对着那个迈着夸张的舞步、又蹦又跳的自己说了一句:那时的我真丑。少年得志是很多人的梦想,张爱玲都说了出名要趁早。可相比而言,我觉得那个顺风顺水、名利双收的少年偶像,远远没有现在的这个冷静沉着、内敛而丰富的音乐制作人有魅力。他对音乐的理解变了,对人生的感悟也更深刻了,吃苦的经历让他完成了破茧成蝶的转变。
那些早早成名的孩子,那些生活过于顺利的孩子,他们错过了人生最为难得的吃苦经历。事情做得越顺利,苦吃得越少,对生活的理解和认知就越浅薄。这些年有多少少年明星,一阵风一样红起来,转眼又风头尽失,甚至连普通人都不如。
美国童星麦考利·卡尔金就是一个例子。他8岁时成为《独自在家》的男主角,为福克斯公司带来了8.2亿美元的巨额票房收入。此后,他又拍摄过《小鬼当家》等著名影片,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童星。太早的出名把这个孩子给宠坏了,麦考利开始生活放荡,把头发染成各种奇怪的颜色,连续旷课,酗酒成性,屋里弥漫着尼古丁的烟雾和垃圾的臭气。电影公司的摄影师们则经常要到夜总会里把麦考利抓回去拍戏。还没满18岁他就结婚了,两年后分手。这个孩子让喜欢他的人非常失望,太早的成名和太顺利的生活几乎毁掉了他。
我有一个朋友是在被父母过度的保护下长大的,她一路顺利地上学、工作,到了单位上班还是被爸爸送来的。她的爸爸甚至为办公室里的同事们准备了礼品,恳求大家对这个女孩多照顾。到了该买房成家的年龄,爸爸又拿出毕生的积蓄给她买了房子。当爸爸老了,很虚弱,再无力照顾她时,她感到害怕,惶恐,不知所措。她觉得自己似乎被整个世界抛弃了。
这个在蜜糖般的爱中长大的孩子,很有感触地说,看来凡事过于顺利了不是什么好事,要是早早多吃些苦,我可能会比现在坚强得多。
是的,吃苦才是年轻人最不应该拒绝的事情。家里精心种植的花草常会莫名其妙枯萎,而野生的植被不管旱涝却总能保持郁郁青青的活力;身体健康的人常常会因为挫折选择自杀,而在医院里住过重病病房的人出来后却更愿意好好活着。
过于顺利的成长和过早成名,像一颗裹着巧克力的慢性毒药,消解了人的意志,迷惑了人的心智。吃苦才是一剂良药,苦的滋味固然不好受,但吃苦的经历却能让人沉淀出智慧和力量,让心灵变得强大而宽阔,表现出生命的张力和丰富。
所以,吃苦要趁早,成名不用急的。
篇4:离婚要趁早伤感美文
离婚要趁早伤感美文
蓝某30岁出头,有一个5岁的孩子,发现老公出轨后,亲人劝她离婚,她说我的儿子还小,我要给他一个完整的家,选择了忍气吞声,苦苦地在无爱的婚姻中挣扎,生生地把自己活成了怨妇,42岁的她不幸得了癌症,医生说这是因为长期的心情压抑造成的,哭道:“我当初为什么不离婚呢?” 爱情是自私的,没有哪一个女人会大度到和另一个女人共同拥有老公的地步,老公用出轨背叛了婚姻,可是女人为什么还愿意在婚姻中煎熬呢?美其名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其实有的是经济上不能独立,有的是人格上不能独立;她们还错误地以为离婚后名声不好,会被人耻笑的',其实离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一潭死水的婚姻里消耗自己,所以她们自欺欺人地说我不离婚是为了孩子,孩子不能没有爸爸,把孩子当做挡箭牌,孩子在这样的一个家不是家的空壳里生活,是很不幸的:要面对吵闹的父母,要面对不负责任的爸爸,要面对心灵扭曲的妈妈,孩子经常得看妈妈的脸色,每天战战兢兢,一不小心就惹恼了母亲,她动不动就把自己的满腔怨气撒到不谙世事的孩子身上,让孩子为她不幸的婚姻买单,在这样压抑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变得敏感多疑,试想想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吗?请问这是爱孩子的一种表现吗?
婚姻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当老公出轨后,千万别委曲求全,希望用自己的隐忍来换取老公爱的回归,他的心已不在家庭,还是及时放手吧,给他一条生路,更是给自己一条生路,离婚不但是男人的权利,我们女人也有这个权利呀。所以,我们不必再去纠结他为什么要背叛,也不要不甘心,不要让男人主宰着你的喜怒哀乐,甚至决定了下半生的人生走向,前尘往事已过,未来且行且珍惜。 女人,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把婚姻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放弃自我的成长,不放弃未来的无限可能,不断地学习,内外兼修、提升自己,使自己的经济和人格都能够独立,内心逐渐变得强大,努力经营好自己的后半生。 老公出轨后,女人要及时止损,离婚要趁早。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只管努力地做好自己,缘分自然会来,也许有一天你会找到自己的碧海蓝天。
篇5:尽孝要趁早情感美文
尽孝要趁早情感美文
尽孝要趁早,很早就知道这句话,只是真正去理解,却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
那一年,朋友的母亲去世了。他很久很久落寞的样子。憔悴的脸庞,肿着的眼睛,哽咽的声音。他说:我再也没有妈了!
这句话就那样重重地击中了我。让我突然就心疼起来。从来不曾想过亲人会离开自己。可是朋友母亲的离世,却让自己觉得这一切那么远又如此近。再也没有妈了!再也看不见妈的身影,再也听不到妈的声音,妈再也不回来了。不敢想像失去妈妈会是怎样的痛彻心扉!为朋友揪心,让自己警醒:尽孝要趁早!别等到来不及!
其实内心里一直觉得自己是孝顺的。记的多年前自己身患重疾,经久不愈,超负荷的医药费让生活变得异常拮据,全部家当收拾起来只剩下不到两千块钱。而母亲因为多年腿疾,走路都不方便。给母亲早就问询好的药,因为经济状况迟迟买不回来。想着自己不知何时才能好转,想着母亲蹒跚的脚步,心酸不已。伤心过后,带着这仅有的钱,踏上了去北京的路。心里想着,就算自己不吃药了,也得让母亲试一试。那次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虽然母亲并没有出现我所期待的`疗效,但是我始终没有后悔。我想,这应该也算是一种孝顺吧。
但是,看到朋友失去母亲的痛,才知道这些是多么微不足道。试想如果母亲不在了,自己该会有多少遗憾,又会有多少该做而又未做的事情!尽孝,不是一时一事,而是时时事事,不是等父母都老了,而是从现在就开始。
母亲的腿疾一直是我的心病,不记得给母亲买了多少药,可是并不见明显效果。问询来问询去,唯一有效的,就是手术治疗,可是费用十分昂贵。母亲舍不得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花在自己身上,也舍不得花我们几个儿女的,总是在说你们也不宽裕,总是想着挺一挺就过去了。可是看着母亲忍着疼痛的样子,让人揪心。还有母亲那么爱美,以至于她腿疼的难以忍受,出门的时候依然尽量坚持着正常的走路,这也一样让我难过。前年的时候,在我们姐弟几个极力坚持下,母亲终于同意到北京做膝关节置换手术。找医院,找医生,跑前跑后,终于可以为母亲做些什么。虽然花了不少钱,但我知道母亲是开心的。因为她时常会说,我这个腿啊,都顶上一辆汽车了。如果不是孩子们非要让去,这辈子都不会去做这个手术。虽然有时是埋怨的语气,但是却又流露出些许骄傲。
看过一期节目,一位老师说,儿女给予父母物质上的回报是比较容易的,最难做到的是:不给父母脸色看。就是所谓的色难。如果你流露出对父母的不耐烦,孝心就不到位。
可是,这很难。也许是因为在父母面前任性惯了,也许是父母的宽容。有时为了母亲没有及时接听自己的电话,而埋怨;有时因为一些事情和父亲意见不一致,而争辩。却没有想到,母亲上了年纪有时候听不见铃声,而父亲也有自己的主张,不应该要求什么事都依照我的意愿来。
有这样一句话,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就是说小孩生下来三年之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做子女的,怎么就不能用父母当年的耐心和细致来照顾他们?
还好,父母不会责怪我。还好,许多事还来得及。
从现在起,在父母在的日子里,给他们更多的报答。听他们絮叨,听他们嗦,让他们安心,让自己不留太多的遗憾。
篇6:立志要趁早美文赏析参考
关于立志要趁早美文赏析参考
不管你是男是女,不管你年纪多大,你都可以成为我们之中的一员,励志团队。
《立志要趁早》是一本写给青少年的立志读物。
文中主要讲述了十名优秀学生从平庸到成功的心路历程。其中,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十位成功者虽然经历不同,但在通向成功的征程中却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刻苦努力、坚持不懈、永不言弃、坚持主见、抓住机遇。在这些人身上均体现的淋漓尽致。
拥有这些素质的人不一定成功,但成功者无一不具备这些素质!
但在肯定这本书积极意义的同时,书中所讲述的也有许多地方是与我们国家的国情是不相符的。
这十位成功者往往拥有我们绝大多数青少年不可能拥有的先天优势。出生于北京,家庭优越,参加新东方培训,出国留学。。。。当你读完这十个人的经历时,你也许会像我一样不由自主地冒出这些词。是呀,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学生,在中国,能有几个啊!难道说,我们缺少这些条件就不能够尽早立志,取得成功吗?毕竟,俞敏洪是商人!
人,总要一分为二地看,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也应看到其不足。看待俞敏洪,适用于同样的道理。
俞敏洪,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他的成功,往往凝聚着超出常人的奋斗历程。从北
大外语教师到今天资产过亿的富豪,其间的过程是超出我们想象的。
也许,他的外表吸引不了你,也许,他朴素的装扮不入主流,但是他身上所散发出的优秀品格,却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传承!
最欣赏他告诫给我们青年人做人与成长的标准---“树与水的精神”!
是的,我们应该立志成为一棵让别人侧目的'树,即使枯萎却依然是栋梁之才!我们同时还要具备水的精神,默默地积蓄自己的力量,总有一天,我们会冲破阻拦,奔流入海,实现终极梦想。“树与水”的关系,如同目标与行动的关系,不仅要有成为“树“的目标,还要有“水”一样的行动,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最终成功。
俞敏洪在商场成功的同时,不忘对广大中国青年学子的立志教育,将自己的思想、体会无私的奉献给我们,单就此来说,作为一个商人,也难能可贵!
篇7:来不及时更要趁早的美文
来不及时更要趁早的美文
人生中有很多事情看似来不及了,其实还有充足的时间去做。所以来不及时更要趁早去做,说不定能够及时完成呢?就算最后不够时间完成,至少没有给自己留下后悔的机会。
我是一个很有时间观念的人,每天都会为自己订下一个时间表,并且比较严格地按照时间表去做。如果上一个行程耽搁了一点时间,哪怕只是十来分钟,我也会觉得烦躁,因为这样一来,下一个行程就会来不及了。这时我往往会放弃计划中的行程,花时间去计划另一件事情来填补这一段被打乱的时间,往往等我想好要做的事情时,时间又不够用了。
最初,我以为这样做能够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可是我渐渐发现,很多事情并非来不及,只是我害怕来不及罢了。比如朋友约我喝下午茶,可是我手头上还有事情没有完成,怕来不及赴约,便说还有事情要忙拒绝了朋友的邀请。等我忙完了,才发现时间比较充足,如果我没有拒绝,那么现在我就可以赴约,和朋友悠闲地喝茶聊天了。当类似的事情越来越多之后,我突然明白,也许没有事情是来不及的,只是看自己想不想去做而已。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励志文章,作者谈起高三时候的`一件事,一位老师的一句话影响了他的一生。作者到了高三的时候才打算奋发图强,可是他的基础太差了,他害怕就算现在开始努力也来不及了。于是他询问多位老师的意见,希望老师们告诉他是否还来得及,如果来得及,他就拼一把;如果来不及,他也只能放弃了。大多数老师都鼓励他来得及,也有老师劝他已经来不及了,不要白费心机了。只有一位老师对他说:“我说来不及,你就不学了吗?”作者听到这句话仿若醍醐灌顶,立即开始投入高强度的学习之中,最后以惊人的进步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
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我沉默了很久。还没有开始去做就说来不及,无论这句“来不及”是来自别人之口,还是我自己的想法,都像是我在给自己找借口,一个因为害怕失败而选择逃避的借口。或许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的来不及,往往是事在人为。我不禁想到,如果我能把以前所有因为来不及而放弃的事情都完成了,现在的我会是什么样子呢?就算不能百分之百完成,也会比现在好得多吧。
来不及时更要趁早去做,尝试过了才知道是否来得及,是否做得到。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做,还是要清楚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再来下定决心奋斗一次。成功了固然值得高兴,失败了也不必灰心,至少还有时间去修正,或者另寻目标。只要有信心和决心,就没有来不及的事情,如果早就知道会来不及,那就更应该趁早去做了。时间不等人,更不会等犹豫不决的人。
篇8:吃苦也是要学习的美文
吃苦也是要学习的美文
我刚来美国的时候,在维吉尼亚遇见一位中国厨师。他刚刚从医院看病出来,左手腕缠着厚厚的绷带,很客气地对我说:“听说您代表国内出来做文化工作,按说应该做几道好菜请你品尝,偏偏手受了伤,医生说以后很难拿重的东西了!”我问他受伤的原因,他说是因为自己不注意,常用一只手端很重的炒菜锅,长时间下来,手腕关节变了形。
当我为他叹息时,他苦笑说,比起一个中国留学生的境遇,他的情况算好的'了。我问怎么回事,他说那个学生第一次到餐馆打工,给主厨们打下手,干一些杂活,他叫学生去端炉上的一个锅子,话还没说完,学生便冲过去把锅端起来,这时才惊觉那锅里竟是滚烫的油,要松手,油必然泼在身上,只好强忍着咬着牙慢慢地将锅放下,但是双手已经严重灼伤,而且伤到了筋骨,几乎半废了。
“怎么连热油锅表面不冒热气的常识都不知道?”
厨师叹气:“他呀在家里肯定娇生惯养宠坏了!就像是笼子里的鸟,从来没有吃过苦,放出去自己没办法生活。可是来美国留学,谁能不打工呢?结果什么都不懂,出事的不止他一个啊!父母在家里不教他们做,岂不是害了子女吗?”
他的话让我回想起了一件事,最近为我们办公室装修的老板曾说起,有个留学生到他那里打工,他叫这个留学生去拿石膏板,学生歪着身子,也学其他人一样一次硬抬两块,岂知因为使力的方法不对,半边脊椎受到过大的压力,没多久就软骨突出,无法再干重活。于是改叫他铺地砖,却又铺不了多久,便旧伤复发,站都站不起来,只好把他辞了。
“据说这毛病会跟他一辈子!”老板说,“这怪得了谁呢?人家一次抬四块都成,重要的是用力的方法要对,只怪他以前什么重活都没做过,又不善于学习,所以连筋肉该怎么用都不懂,一定是家里宠坏了,没吃过苦!”
“父母在家里从不让他们做!”“一定是家里宠坏了!”厨师和老板责怪的都是受伤者的父母,他们当然应该检讨对子女的教育方法,而作为子女是否也意识到吃苦也是要学习的。这也使我想起二十年前,一件有意思的事:那时候我们住在一个大杂院里,左邻右舍只是一板相隔,某日右邻夫妻吵架,丈夫吼道:“这是什么菜!怎么连盐都不会放?再不改进,我就跟你离婚!”这时候便听见左边那家的父亲,对着正在念高中的女儿说:“学着点吧!要不然连老公都抓不住!”那位父亲当时的心情,是不是正如同我此刻的感受呢?当父母对儿女说“好好念书,家里事不用你操心”时,却可能忽略了一件事:有一天,儿女也得完全依靠自己。于是,前一天还不知道洗碗用的清洁剂的瓶子怎么开,第二天却连床单都得自己洗,岂不是突然掉入另一个世界而难以适应吗?
最严重的是,走出家门去打工,如果在家什么重活都没做过,锅铲也没碰过,是否会发生前面说的种种悲剧呢?于是我们不免要反省:“爱你,是否反而害了你?”为了儿女的未来,为了儿女的安全,父母们不能再一直把食物送到儿女的嘴边,除非想把他们永远像鸟一样关在笼子里。儿女们也要争气,要自省。想飞,请先学习吃苦!
【吃苦的趁早,方为人上人美文】相关文章:
2.中考满分作文吃苦
6.不怕吃苦的谚语
10.吃苦,是一种资本说明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