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
“寄居蟹”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篇1:《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 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 ,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 可挖掘。
③ 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 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 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13.“细菌发电”共有三点优势,请结合全文,分 别用三个字概括其中两点优势。(4分)
效率高
14.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答:
15.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第②段划线句说明细菌发电的历史较长。
B.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按时间先后顺序予以说明的。
C.细菌 发电的原理很复杂,但都要细菌参与,并与其他物质发生转化。
D.第②段说明细菌发电的过程很简单,只需要加入糖类就可以了。
16.结合第④⑤段思考,你认为第⑤段的“还”在结构起什么作用?并请写出“惊奇发现”的两点内容。(3分)
答:
参考答案:
13.(4分) 不污染(无污染)(答“少污染”不给分) 成本低(低成本)
14.(2分) 举例子(1分),通过美国设计的综合细菌电池具体说明细菌发电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1分)
15.(3分) D
16.(3分)结构上起递进作用(1分);惊奇的内容是:①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特异功能(答“嗜盐杆菌能发电”亦可),②用嗜盐杆菌发电能大大地降低成本(2分)。
篇2: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有改动)
1、你认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本文第②段至第④段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你的依据是什么?
3、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结合全文思考细菌发电有哪些优势?(至少答三点)(3分)
4、第②段介绍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提高发电效率,操作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3分)
5、说说第②段划横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6、第③段中的仅字能否去掉?说说理由。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
1、细菌发电
2、时间顺序,依据: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1984年;到了80年代末;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等表示时间的词语。
3、效率高;绿色环保(即不污染环境);发电成本低廉。
4、两种措施:一是糖液中添加某种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二是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
5、画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的效率和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利用细菌电池发电的效率高且能持续久的特点。
6、仅字不能去掉。仅是只的意思,从数量上表明了建细菌发电站需要的原料很少。去掉了就表达不出这层意思,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篇3: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10分)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1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细菌发电。
B. 本文第②段至第④段采用时间顺序,因为这几段运用了好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
C. 文章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用盐代替糖。
D. 本文语言平实而准确。例如,第③段中的“仅”字从数量上准确地表明了建细菌发电站需要的原料很少。
1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④段主要说明内容是: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B.英国科学家在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了提高发电效率,操作时采取两种措施:一是在糖液中添加某种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二是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
C.据本文提供的材料,我们可以得知,英国科学家在利用细菌发电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最大。
D.文章第②段中加点的“这样”指的是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效率高达40%,且能持续数月之久。
14.请根据本文,说说利用细菌发电有哪些优势。除了细菌发电,你还知道哪些发电方式?至少说出两种。(4分)
参考答案:
12. C (C中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特异功能。)
13.( C )(C没有根据)
14.利用细菌发电的优势有:发电效率高、绿色环保、发电成本低廉。(每点1分)。
其他发电方式: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电、风力发电(答出两种即可得1分)
篇4:《用细菌发电》阅读答案
《用细菌发电》阅读答案
①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到电气化时代以来,电池这种“可移动电源”就成为人们生活中 的必需品。传统的“化学电池”,将一些化学物质装在容器里,通过这些物质之间的反应产生电能,比如碱性电池、锂电池、猛干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等。但化学电池会严重污染环境:一节5号干电池造成的污染能让1平方米的土地绝收;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历升水,令人触目惊心。
②能否生产一种对环境无污染的电池呢?有哦,五花八门的细茵电池已经掀起了一场电力革命。1910年英国科学家意外将实验材料铂掉进了大肠杆茵的培养液里,结果发现铂的`一个端头产生了电压。
③这个发现让科学家们惊讶万分:难道大肠杆茵能发电?经过反复实验,科学家们最终验证了这个事实。
④1984,美国科学家筛选出一种发电效能高许多的细茵,并利用这种细茵设计出了可以在太空飞船上使用的“细菌电池”,想让这种细茵在分解宇航员尿液的过程中产生电能,一举两得。但由于这种“细茵电池”放电能力不足,“细菌电池”的应用研究依然没有取得完全成功。
⑤1990 年,“细菌电池”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英国的“细菌电池”专家在糖水 中添加了一些芳香类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并不断往电池水液里填充氧气,让发电细茵和它们需要分解的物质充分接触,提高氧化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细菌产生电能的活力,“细菌电池”的电能输出量大增,完全达到了实用标准。
⑥更让人兴奋的是,细菌电池是绝对的“绿色电池”,它的废弃物对环境不但没有丝毫的危害,反而有益——如果把发电细茵的分解物由糖换成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细茵电池在输电的同时,还净化了环境。
⑦不久前,美国一家“细茵电池”研究机构发现了一种靠挤压就能产生电能的细菌——这种细茵的身体内合有“压电性”蛋白质,外接一挤压就能发电。
⑧科学家们把这种含有“压电性”蛋白质的细茵称为“M13噬茵体”,它在显微镜下像一段铅笔,繁殖力极强,有聚生特性,在一个小型烧杯中就可以培养出数万亿只。
⑨科学家们把这些细菌“加工”成薄片结构,然后把薄片叠加成手机电池的模样,并为它装配一个能对”M13噬茵体”持久产生内缩压力的外壳,其产生的电力可以点亮手机屏幕。
⑩这个实验结果让科学家们兴奋不已,因为通过技术改进,他们很快就能制造出形态小、电力足、广泛应用的“细菌电池”。到那时,对环境有毒害的“化学电池”将彻底被绿色“细菌电池”替代。
18.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9.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很”不能删去的原因是什么?(2分)
20.本文围绕题目“用细菌发电”,说明了哪些方面的内容?(3分)
21.阅读之后,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写出两点。(2分)
参考答案:
18.介绍传统“化学电池”对环境的毒害,引出下文;(1分)与后面说明“细菌电池”的好处形成对比。(1分)
19.用“很小”准确说明(1分)当时科学家制造出的“细菌电池” 没有广泛推广的原因。(1分)
20.首先说明“化学电池”的毒害,(1分)然后说明“细菌电池”研制的过程及优点,(1分)最后说明“细菌电池”的特点及广阔的应用前景。(1分)
21.符合科学规律,结合文本有具体内容的两点,鼓励答案的丰富性,可以从“发明、创新”的角度作答。(2分)。泛泛而谈,天马行空不给分。(如:只答环保的重要性等)
篇5:用细菌发电阅读答案
细菌发电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
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术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选文有改动)
1.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2分)
2.文章第②段介绍英国科学家在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了提高发电效率,操作时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3.文章第②段中加着重号的“这样”指的是什么?(2分)
4.文章第④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2分)
5.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3分)
6.利用细菌发电除了发电效率高之外,还具有哪些优越性?(3分)
答案
1.(2分)
示例一: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示例二: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的时代
(答出“细菌发电”1分,答出“发展前景”的意思1分)
2.(2分) 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是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二是往电池里不断地充人空气。(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3.(2分) “这样”是指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效率高达40%,且能持续数月之久。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4.(2分) 文章第④段说明了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答出“各显神通”的意思1分,答出“新进展”的意思1分)
5.(3分) 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答出两种说明方法1分,只答—种不得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答出“具体准确”1分,结合内容1分。意思对即可)
6.(3分) 绿色环保(不污染环境);发电成本低廉。
(答出一点1分,答出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
篇6:《什么最广阔》阅读答案
《什么最广阔》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六年级《什么最广阔》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世界上什么最广阔?”我问老师。老师说最广阔的东西就在你的生活中,需要你自己去发现。于是,我便在生活中观察、探索,于是我发现……
瞧,雯君的手绢真漂亮,雪白的手绢上叠印着点点红梅。雯君在跑,手绢在飘;秦敏追上去:“给我看看!”“追上就给!”雯君狡黠地说。忽然,“啊”的一声尖叫,秦敏摔倒了,胖乎乎的胳膊上渗出雪来;雯君毫不犹豫地用雪白的手帕帮秦敏包扎,秦敏笑了,雯君笑了,我明白了……
我又继续发现……一个严冬的`早晨,一个小女孩正跺着脚,眼睛在行人中焦急地搜寻。她的小手、小脸冻得通红,手中拿着钱包。原来她在找失主。时间一秒秒过去了,而他依然等着,当失主拿到钱包,要和她合影时,她却像棵含羞草,把头深深埋在胸前。我明白了……
啊,我明白了,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广阔的是人的美好心灵。
1、“毫不犹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写一句话用上“毫不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___的手法,着重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
3、“老师说最广阔的东西就在你生活中,需要你自己去发现。”这话对我们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告诉人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篇7:细菌阅读理解答案
细菌阅读理解答案
细 菌
[美]刘易斯·托马斯
我们认为,人类疾病的肇事者,是一群有组织的、现代化的魔鬼。而在这敌阵中,最显眼的、坐中军大帐的便是细菌。我们断定,它们干起坏事来该是饶有兴致的。它们到我们身上逐利,它们数量太多,疾病看来是不可避免的,假如我们成功地剿灭了一种疾病,总会有一种新的疾病伺伏在一旁,等着取代它的位置。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也从来都只是那个庞大的细菌王国相对漠不关心的对象。细菌致病并非常规,疾病通常是由为共生而进行的谈判无结果造成的,是因为共生双方中的一方越过了边界线。
有些细菌只是在产生外毒素时才对人类有害,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只是在自身生病时才产生外毒素。白喉杆菌和白喉链球菌只有在受到噬菌体[注]侵袭时才产生毒素。为毒素的产生提供密码的是病毒,未受感染的细菌是没有获得密码通知的。我们染上了白喉,那是一种病毒感染,但病毒感染的`不是我们。我们卷入的不是一场跟毒素的直接对抗赛,而好像是无意中撞入了他人的麻烦。
有些微生物具有侵害人体的特殊能力,如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疟原虫等。但从进化论的意义上讲,它们能引起疾病或死亡,这对它们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对大多数细菌来说,引起疾病也许是它们的祸事,它们要冒的生命危险比我们的危险更大。一个人带上了脑膜炎病原菌,即使不用化学疗法,致命的危险也不大。相比之下,脑膜炎病原菌运气不好碰到人身上,它们致命的危险可就太大了。大多数脑膜炎病原菌很精明,只停留在人体的表面,在鼻咽部呆着。脑炎流行时,大多数带茵者身上、鼻咽部就是病原菌呆的地方。一般说来,它们在那儿对人是无害的。只有在原因不明的少数人身上,它们才越过了界线。这时人菌两方就一块儿遭殃了,而大多数时候,更遭殃的是脑膜炎病原菌。
大多数细菌一门心思在吃喝,它们不断改变着有机分子的结构,这样,这些分子便可被用来满足其他生命形式的能源需要。总的说来,这些细菌相互之间不可分离,以相互依赖的群落的形式生活在土壤或海洋中。有一些细菌在更专门、更局部的关系中成了更高级生物的共生者,作为工作零件活在其组织中。如果没有根瘤菌,豆科植物的根瘤就不会形成。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成了动物营养系统的一部分。当然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它们在一切生物里都是正式居民。
细察之下,最居心叵测的微生物——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们得病的细菌,倒更像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它们一有机会就侵入人体,进行繁衍,有一些会到达我们肌体最深处的组织,闯入血流,但还是我们对它们的存在作出的反应使我们得病。我们身体中用以迎战细菌的火药这样猛烈,又牵涉这样多的防御机制,它们对我们的危险性比入侵者还要大。我们周身都是爆炸装置,我们全身布满了地雷。
是细菌带来的信息让我们受不了。我觉得,我们的大多数病很可能都是这样得的。有些时候,滥杀的机制是有免疫作用的,但我们因一些信号就把自己撕毁成碎片,我们在这些信号面前非常脆弱,比在任何食肉兽群面前还脆弱。实际上,我们在受着自身的五角大楼的摆布。大多数时候是这样的。
(选自《细胞生命的礼赞》,有删改)
《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曾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至今畅销不衰。请根据本文内容,探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探究能力。这本书能够畅销不衰,很显然是因为它具有两个方面的魅力:一是内容上的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二是语言的生动形象。抓住这些,即可归纳出答案。
答案:(示例) ①文章内容与人类自身的生命、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引起普遍关注。②知识性强,利于读者开阔眼界,激发思维。③趣味性强,能够吸引读者。④语言通俗,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于读者理解。⑤观点新颖独到,科学性强,有助于读者消除头脑中固有的错误认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篇8:细菌刘易斯阅读答案
细菌阅读材料
我们认为,人类疾病的肇事者,是一群有组织的、现代化的魔鬼。而在这敌阵中,最显眼的、坐中军大帐的便是细菌。我们断定,它们干起坏事来该是饶有兴致的。它们到我们身上逐利,它们数量太多,疾病看来是不可避免的,假如我们成功地剿灭了一种疾病,总会有一种新的疾病伺伏在一旁,等着取代它的位置。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也从来都只是那个庞大的细菌王国相对漠不关心的对象。细菌致病并非常规,疾病通常是由为共生而进行的谈判无结果造成的,是因为共生双方中的一方越过了边界线。
有些细菌只是在产生外毒素时才对人类有害,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只是在自身生病时才产生外毒素。白喉杆菌和白喉链球菌只有在受到噬菌体[注]侵袭时才产生毒素。为毒素的产生提供密码的是病毒,未受感染的细菌是没有获得密码通知的。我们染上了白喉,那是一种病毒感染,但病毒感染的不是我们。我们卷入的不是一场跟毒素的直接对抗赛,而好像是无意中撞入了他人的麻烦。
有些微生物具有侵害人体的特殊能力,如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疟原虫等。但从进化论的意义上讲,它们能引起疾病或死亡,这对它们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对大多数细菌来说,引起疾病也许是它们的祸事,它们要冒的生命危险比我们的危险更大。一个人带上了脑膜炎病原菌,即使不用化学疗法,致命的危险也不大。相比之下,脑膜炎病原菌运气不好碰到人身上,它们致命的危险可就太大了。大多数脑膜炎病原菌很精明,只停留在人体的表面,在鼻咽部呆着。脑炎流行时,大多数带茵者身上、鼻咽部就是病原菌呆的地方。一般说来,它们在那儿对人是无害的。只有在原因不明的少数人身上,它们才越过了界线。这时人菌两方就一块儿遭殃了,而大多数时候,更遭殃的是脑膜炎病原菌。
大多数细菌一门心思在吃喝,它们不断改变着有机分子的结构,这样,这些分子便可被用来满足其他生命形式的能源需要。总的说来,这些细菌相互之间不可分离,以相互依赖的群落的形式生活在土壤或海洋中。有一些细菌在更专门、更局部的关系中成了更高级生物的共生者,作为工作零件活在其组织中。如果没有根瘤菌,豆科植物的根瘤就不会形成。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成了动物营养系统的一部分。当然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它们在一切生物里都是正式居民。
细察之下,最居心叵测的微生物——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们得病的细菌,倒更像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它们一有机会就侵入人体,进行繁衍,有一些会到达我们肌体最深处的组织,闯入血流,但还是我们对它们的存在作出的反应使我们得病。我们身体中用以迎战细菌的火药这样猛烈,又牵涉这样多的防御机制,它们对我们的危险性比入侵者还要大。我们周身都是爆炸装置,我们全身布满了地雷。
是细菌带来的信息让我们受不了。我觉得,我们的大多数病很可能都是这样得的。有些时候,滥杀的机制是有免疫作用的,但我们因一些信号就把自己撕毁成碎片,我们在这些信号面前非常脆弱,比在任何食肉兽群面前还脆弱。实际上,我们在受着自身的五角大楼的摆布。大多数时候是这样的。
(选自《细胞生命的礼赞》,有删改)
[注]①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病毒总称。
细菌阅读题目
1.结合全文,简要说明首段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阐释文章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普文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特色。
(1)大多数脑膜炎病原菌很精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们得病的细菌,倒更像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至今畅销不衰。请根据本文,探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菌阅读答案
1.①内容上,说明了人们对细菌的错误认识和态度;
②结构上,引出下文对细菌和人类疾病二者关系的说明与分析。(意对即可)
2.细菌的毒素并不是为了危害人体而产生的,人类得病是细菌遭到噬菌体侵袭产生毒素所致。(意对即可)
3.(1)精明:运用拟人手法,把脑膜炎病原菌作为头脑灵活的人来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它们选择安全部位来生存的能力。
(2)运用比喻手法,将细菌比喻为旁观者、流浪汉和陌生客,形象地说明了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澄清了人们对细菌的错误认识。(意对即可)
4.①内容与人们自身的生命、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引起普遍关注。
②知识性强,利于读者开阔眼界,激发思维。
③趣味性强,能够吸引读者。
④语言通俗,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于读者理解。
⑤观点新颖独到,科学性强,有助于读者消除头脑中固有的错误认识。(意对即可)
篇9:细菌造福人类阅读答案
①在古代,人们就懂得利用细菌帮助制造各种食品。由于细菌会产生酶,而酶有发酵作用,古代就利用细菌来发酵,酿出各种葡萄酒,发酵各种面点。近年来,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利用细菌除了可用来帮助制造生物药品、生物塑料外,还可以多方面为人类造福。
②在工业社会,泄漏的汽油渗透到泥土里、进入地下水中,已经非常多见。它们分解成包括能致癌的苯在内的几种合成物,苯又溶解于水中,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由于泥土本来就含有数千种细菌,其中5%到10%的种类能吞噬污染物,于是科学家们就用氮、磷、氧的化合物来培养这类细菌,使它们成倍增加,从而起到治理污染土地及地下水源的作用。
③科学家培育出一种会发光的转基因细菌,它可用作生物警报器,检测土壤和水的污染。这种细菌接触土壤或水的样本时,如果样本无毒,它们就会发光;如果样本中含有毒素,光芒就会变暗,毒素含量越高,光芒越暗淡。用这种简单经济的污染测试手段,可以迅速获知有关区域的详细污染情况。此外这种细菌还能用于检测食品和药物中的'毒素,也可制成便携式试剂,帮助在野外作业的人检测水源是否可以饮用。
④隧道里一旦出现堵车,无数机动车排气管排放出大量刺鼻的废气,有害的汽车尾气常使人离开隧道后仍感到晕眩。近年来,科学家们正在实验一种新的生物净化方案,这种方案能够净化受到轻微污染的空气。将一台实验装置——生物膜反应堆被安置在隧道的出口,一个巨大的通风筒将被净化的空气吸入生物膜反应堆。反应堆由一系列缸体组成,这些缸体中放置着6万个看起来像汽水吸管一样的空心细管,废气就从这些细管中流过。细管外面的培养基上驻扎着大量的嗜氮菌,尽管管中的空气以每秒20米的速度流动,气体中一氧化氮还是能够透过管壁被嗜氮菌吞噬。隧道的装置每小时能净化3000立方米的空气。这种生物净化方案还可用于隧道以外的许多其他场所。【例如,在地下停车场、室内停车场以及某些车间都可以建设配套的净化设施。】
⑤科学家采用非遗传工程手段,培育出一种能净化原油的细菌。这对石油开采具有广泛用途。一些原油因杂质过多而使开采难度增大,相当一部分被遗留在地层中无法利用。如果将这种人工培育的细菌直接注入油井,原油中50%的硫和氮等杂质就能够被这种细菌吞噬,降低原油的黏稠性,从而便于原油开采。这种细菌可以降低多杂质原油的开采成本。世界上已探明的原油中60%都属于这种原油,用传统的方法开采很困难。这项技术投入使用将提高石油开采率。
⑥【细菌,作为人类的敌人,曾经“罪恶滔天”】;然而,一旦为人类正确利用,其无尽的威力必将创造出新的奇迹。(本文有改动)
【问题】
18.文章围绕“细菌造福人类”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请分别用4字短语概括(4分)
□□□□ □□□□ □□□□ □□□□
19.第③段与第⑤段能否对调,为什么?(3分)
20.下面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和逻辑顺序,重点说明近年来利用细菌造福人类的探索和实践。
B.开头从古代说起,既说明利用细菌造福人类由来已久,又吸引读者,增加阅读兴趣。C.文中介绍的为人类造福的细菌,都是采用非遗传工程手段的细菌,即非转基因细菌。
D.文末加横线的句子,十分形象地说明历史上细菌曾经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灾难。
21.有同学说第④段中加波浪线的数量词后面应加上“左右”。你同意吗?为什么?(2分)
22.第④段中加横线的句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8.(4分)治理污染 测试污染 净化空气 净化原油(每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9.(3分)答可以或不可以均可,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不能对调,因为第②至④段是写利用细菌治理污染,第⑤段则是写利用细菌开采石油。可以对调,对调后的第②—④段的共同特点,是写利用细菌能吞噬污染物、一氧化氮和原油中硫和氮等杂质的特点来造福人类;第⑤段则是写利用细菌会发光的特点,来测试污染。
20.(2分)C
21.(2分)赞同。因为“左右”一词表约数,说“隧道的装置每小时能净化3000立方米左右的空气”更为准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意对即可)
22.(3分)具体说明了这种生物净化方案还可用于许多其他场所(2分),从而说明其用途较为广泛(1分)。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5.广阔近义词
7.广阔的近义词
9.《细菌》说课稿
10.发电公司简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