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寓言故事《三令五申》
“燕夏準”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成语寓言故事《三令五申》,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成语寓言故事《三令五申》,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篇1:成语寓言故事《三令五申》
【拼音】: sān lìng wǔ shēn
【解释】: 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
【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汉·张衡《东京赋》:“三令五申,示戮斩牲。”
【举例造句】: 昨已三令五申,命汝等各处坚守,俱不遵吾命,何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
【近义词】: 发号施令、千叮万嘱
【反义词】: 敷衍了事
【歇后语】: 八个老汉划拳
篇2:成语寓言故事《三令五申》
春秋时,有个著名的军事家叫孙武,吴王为了试试他的才能,从宫中选出一百八十名宫女,让孙武训练。
孙武命令宫女手拿着长戟(古代一种兵器)并且分成两队,并且让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当队长。孙武对她们说:我说前,你们就看前方,说左就看左边,说右就看右边,说后就看后面。他命令人准备了处罚的刑具斧头,又再三重申刚才的命令。孙武喊:右!宫女们你看我,我看你,觉得好玩,根本就不服从孙武的命令。孙武说:是我解释得不够明白,命令得不到执行,是指挥官的责任。就把前面的命令又详细说了一遍。当他再次发出左的命令时,宫女们还是笑着不动,吴王也觉得好笑。这次孙武不再自责,他说:解释、交代得不清楚是将官的`责任,交代清楚而不服从命令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于是命令左右把队长推出去砍头。吴王吓得大叫:等等,她们是我的爱妃,将军用兵的才能,我很明白,请不要杀她们。孙武回答:将在军中,君王的命令可以不听从。坚决把吴王的两名宠妃砍了头,同时另外任命两位宫女做队长。宫女们很害怕,孙武再次发令时,所有的宫女都整齐认真地操练,不敢当作儿戏了。吴王也不得不佩服孙武的才能。
篇3:三令五申的成语
关于三令五申的成语
【拼音】sān lìng wǔ shēn
【出处】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三令五申,示戮斩牲。 汉·张衡《东京赋》
【解释】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命令和告诫等
【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发号施令、千叮万嘱
【反义词】敷衍了事
【同韵词】肌擘理分、返朴还真、援古证今、指腹裁襟、百口难分、秤砣虽小压千斤、如意郎君、怀恨在心、病风丧心、立爱惟亲。
【年代】古代
【谜语】八个老汉划拳
【歇后语】八个老汉划拳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吴王阖闾请孙武到宫中讲解《孙子兵法》,并要亲自操练,孙武让吴王在宫中挑选180名女子组成两队,分别由吴王的`两名宠妃担任队长,可宫女们根本不听他的指挥,孙武就将她们两人斩首,理由是不听主将的三令五申。
【成语示例】昨已三令五申,命汝等各处坚守,俱不遵吾命,何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
【其它使用】
在审理"扈兆明诈骗"一案中,蒲城县公安局不顾公安部三令五申严禁越权干预经济纠纷的通知,混淆经济纠纷与诈骗的界限,把扈兆明收审拘禁。
集体宿舍里的人们,其实也都用电炉子做饭——虽然领导上已经三令五申,不准使用电炉子。
故当时的政府三令五申要取缔这种报纸,但终未奏效。
这就使统治阶级不能不三令五申要求:"今诸国百姓,未尽产术,唯趣水泽之种,不知陆田之利;或遭涝、旱,更无馀谷,秋稼若罢,多致饥谨。"
篇4:三令五申成语释义及谜语
一、三令五申成语谜语
八个老汉划拳 …… 打一成语
二、三令五申成语解析
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汉·张衡《东京赋》:“三令五申,示戮斩牲。”
三、三令五申成语造句
1.学校已三令五申,中学生在校期间不许谈恋爱。
2.不准随意占用马路的规定,政府已三令五申,但少数摊贩仍我行我素。
3.学校已三令五申,在校期间不许谈恋爱。
4.出发前老师曾经三令五申,远足沿途要保持环境整洁,不可随手乱丢垃圾。
5.学校三令五申,不准学生抽菸。
6.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地督促各学校,要设法减轻学生考试负担,增加体育活动时间。
7.行政院三令五申,要切实制止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胁迫民众。
8.我党一再三令五申领导干部要走群众路线。
9.尽管证券监管部门三令五申,严厉禁止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但收效甚微。
10.这些歹徒,无论当局怎样三令五申,照样贩卖毒品,警方恨不得将他们一网打尽,送法严办。
11.为了民众行的安全,政府三令五申,禁止驾驶人于行车中使用手持电话。
12.事发之前,我已三令五申,告诫大家,大家就是当耳边风。
13.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政府三令五申地要求政府机构只许使用合法软件,但政府部门内的终端用户盗用商用软件的情况基本上毫无收敛。
14.纵然警方三令五申地要汽车驾驶人喝酒不开车,但有些民众还是我行我素。
15.而成语“三令五申”就是由孙武反复说明他的命令而来。
16.学校三令五申禁止学生到那口池塘游泳,但就是有人不听。
17.对重大安全事故的党纪、政纪责任,在每个年度里都被三令五申.
18.他知道下面的人有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虽然三令五申,可刑讯逼供还是常有的事,可却怎么都想不到下手会如此狠。
19.其实黑背他们也有点害怕,何一彪曾经三令五申强调过这些道上的规矩不能坏了,谁要是坏了就严惩。
20.在我三令五申的强调下,今天居然还有两个人迟到没有赶来,看来我对你们还是太温柔了!
21.尽管殡仪馆的领导们三令五申不要声张,可事情还是不胫而走,很快,它成了大家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而且越传越离奇,越传越恐怖。
22.你们两个真是他的好兄弟啊……老娘三令五申你们不准烧这种东西,你们还敢背着老娘烧?
23.剩下的都没什么事,下午的时候班主任又三令五申的告诉我们不能打架,讲了一堆大道理。
24.我一声令下,三令五申,即使它们是群狼,我们也要敲掉它们自以为豪,锋利无比的牙齿,让它们不能继续害人。
25.上了初中,女生都开始爱美起来,再加上爸爸妈妈三令五申不准再踢球了,小心变成罗圈腿。
26.我这心里还是不放心,朝廷三令五申不许私自制盐,你说万一被发现了,这……
27.若不是自己从来不打女人,还有爷爷三令五申不让他招惹欧阳欢欢,他早就对她不客气了。
28.中央三令五申地方政府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干兴邦,做人民的公仆。
29.那会儿,乡武装部三令五申:十天时间内,各民兵连务必完成“破四旧”。
30.事与愿违的是,总有人投机取巧的想要逃避她的三令五申。
31.她可是三令五申自己贵族身份的,还不至于落魄到沦到忍者神龟的地步。
32.在中国虽然国家三令五申地严禁不法分子盗墓,可惜总有一些胆大执着的团伙在地下偷偷干着这一行。
33.自前几日彗星横空后,流言四起,虽然韩牧三令五申不准散播谣言,但终究还是人心惶惶。
34.于是就把司马蕊送到了学校门口,临走之前,还三令五申的跟子涵说,不让他带女孩子回去过夜。
35.莫公子,我们老板说了,您的一切开销我们公司全管,而且我们在来之前,老板三令五申的和我们说,要是不把您请去,我们也就别回公司了,您就当救救我们吧。
36.而最主要的是,他也不确定对方是不是就有在一起的意思,师傅和师姐又三令五申:不许接近女色!但年轻的少年,情窦初开,知慕少艾也是人之常情。
37.如今刚转进来的李思进,竟然这么嚣张,无视自己制定的三令五申,正是一个消除心底怨念的好机会。
38.但,贸易这条线一直都是由船长严格把持的,一般来说,船长在航海时都会三令五申,立下规定,严禁船上的水手私自夹带货物进行贸易。
39.小西,你说老爷子这件玉石烟斗里是不是有什么秘密,为什么他三令五申的摆放在这里,而且当成社团的权杖,不要别人乱动。
40.但陆为民不放心,还是决定去实地查看一下,近几年天灾人祸太多,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做到位做到位,马虎不得。
篇5:三令五申的成语解释
三令五申的成语解释
【汉字书写】:三令五申
【汉语注音】:sān lìng wǔ shēn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吴王出宫中美女得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
【成语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指命令和告诫的次数多。
【三令五申的意思】:令:命令;申:表达,表明。再三地多次命令和告诫,反复的说明。
【三令五申的近义词】:千叮万嘱、三复斯言、不厌其烦、谆谆告诫、发号施令、再三告诫;
【三令五申的反义词】:言之不预、不教而诛、敷衍了事;
【三令五申的故事】
春秋时期,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孙武写了一著名的《孙子兵法》,吴王阖闾后了以后十分赞赏,他把孙武召进宫对他开诚布公地说:“先生的兵法我都看了,能否让我的宫女按你的`兵法演练一番?”孙武自然答应了。吴王挑了一百八十名美女由孙武排兵布阵,反反复复申明一切要听孙武的。但孙武开始发号施令的时侯宫女们都觉得只是好玩,对号令充耳不闻。孙武见宫女们肆无忌惮的嬉闹,气得怒发冲冠,于是下令将吴王的两位宠妃斩首示众,以示军纪。吴王正在看得津津有味,发现爱妃要被杀头,急忙前来阻拦,但孙武却申明主将三令五申,群命有所不受,仍坚持将吴王的两位爱妃斩首。后来吴王见孙武用兵如神便让他担任主将,从此吴国在诸侯中的声望越来越显赫。
【三令五申例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昨已三令五申,命汝等各处坚守,俱不遵吾命,何也?”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五章:“临出发时我还三令五申,不许妄杀无辜,不许奸淫哩!”
李建荣《环保局长》十一:“灵湖市三令五申要杜绝干部请客送礼歪风,没想到还有人暗渡陈仓,送到我的头上来了!”
【三令五申造句】
尽管单位对劳动纪律三令五申,但还是有人乐此不疲地迟到早退,这种情况早就见怪不怪了。
不论是中央的三令五申,还是社会各界义愤填膺的强烈批评,都无法抑制地方政府如火如荼的行动。
篇6:成语三令五申的解析
【拼音】:sān lìng wǔ shēn
【简拼】:slws
【解释】: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汉·张衡《东京赋》:“三令五申,示戮斩牲。”
【示例】:昨已~,命汝等各处坚守,俱不遵吾命,何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命令和告诫等
【顺接】:申冤吐气 申旦达夕 申祸无良 申诉无门
【顺接】:含意未申 三令五申 小屈大申 熊经鸟申 郁抑不申 意有未申
【逆接】:不壹而三 倒四颠三 鼎足而三 隔二偏三 观隅反三 接二连三 径一周三 举一反三
【逆接】:三三两两 三三五五 三三四四 三上五落 三下两下 三不主义 三不拗六 三不足畏
篇7:三令五申成语故事
[语出]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吴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
[正音]
申;不能读作“sēn”。
[辨形]
申;不能写作“深”。
[近义]
发号施令千叮万嘱
[反义]
敷衍了事
[用法]
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
[辨析]
~和“谆谆告诫”都有“劝告;告诫”之意。但~一般是上级或长辈对下级或晚辈的命令、告诫;态度严肃;具有强制性;而“谆谆告诫”可以是平级平辈人之间的告诫;态度温和;不具有强制性。
篇8:成语故事:三令五申
成语故事:三令五申
【原文】
孙子武提者,齐人也。□正义魏武帝云:“孙子者,齐人。事於吴王阖闾,为吴将,作兵法十三篇。”以兵法见於吴王。阖庐曰:“子之十三篇,正义七录云孙子兵法三卷。案:十三篇为上卷,又有中下二卷。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
於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索隐上音徒对反。下音竹两反。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後,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於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
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古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索隐趣音促,谓急也。下“使”音色吏反。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原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於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翻译】
春秋时候,有一位著名军事学家名叫孙武,他携带自己写的《孙子兵法》去见吴王阖闾。吴王看过之后说:“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能否拿我的军队试试?”孙武说可以。吴王再问:“用妇女来试验可以吗?”孙武也说可以。
于是吴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宫中美女,请孙武训练。 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用吴王宠爱的.两个宫姬为队长,并叫她们每个人都拿着长戟。队伍站好后,孙武便发问:“你们知道怎样向前向后和向左向右转吗?”众女兵说:“知道。”孙武再说:“向前就看我心胸;向左就看我左手;向右就看我右手;向后就看我背后。”众女兵说:“明白了。”于是孙武使命搬出铁钺(古时杀人用的刑具),三番五次向她们申戒。说完便击鼓发出向右转的号令。怎知众女兵不单没有依令行动,反而哈哈大笑。
孙武见状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应该是将官们的过错。”于是又将刚才一番话详尽地再向她们解释一次。再而击鼓发出向左转的号令。众女兵仍然只是大笑。 孙武便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是将官的过错。既然交代清楚而不听令,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说完命左右随从把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见孙武要斩他的爱姬,急忙派人向孙武讲情,可是孙武说:“我既受命为将军,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将两女队长斩了,再命两位排头的为队长。自此以后,众女兵无论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甚至跪下起立等复杂的动作都认真操练,再不敢儿戏了。
这故事原出于《史记》的《孙子吴起列传》。后来;人们把孙向女兵再三解释的做法,引伸为“三令五申”,即反覆多次向人告诫的意思。例如某地政府向食品商店屡次告诫食品要清洁卫生,以免损害顾客健康,我们便可说:对于食品商店要保证清洁卫生,政府已“三令五申”,大家都早已知道了。
“三令五申”中“三令”是什么,“五申”又是什么呢?宋代曾公亮撰写的《武经总要》一书中记载了三令五申的具体所指。“三令”,一令观敌人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耳目;三令举斧钺,以宜其刑赏。“五申”,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画战阵旌旗;四申夜战听火鼓;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钺。实际上,它是教育将士应该在战争中和军事行动中明确作战原则。现在则用来表示再三命令或告诫之意。
篇9:三令五申成语故事
春秋时侯,有一位著名军事学家名孙武,他携带自己写的“孙子兵法”去见吴王阖庐。吴王看过之后说:“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是不是拿我的军*试试?”孙武说可以。吴王再问:“用妇女来试验可以吗?”孙武也说可以。于是吴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宫中美女,请孙武训练。
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用吴王宠爱的两个宫姬为队长,并叫她们每个人都拿着长戟。队伍站好后,孙武便发问:“你们知道怎样向前向后和向左向右转吗?”众女兵说:“知道。”孙武再说:“向前就看我心胸;向左就看我左手;向右就看我右手;向后就看我背后。”众女兵说:“明白了。”于是孙武使命搬出铁钺(古时杀人用的刑具),三番五次向她们申戒。说完便击鼓发出向右转的号令。怎知众女兵不单没有依令行动,反而哈哈大笑。
孙武见状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应该是将官们的过错。”于是又将刚才一番话详尽地再向她们解释一次。再而击鼓发出向左转的号令。众女兵仍然只是大笑。
孙武便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是将官的过错。既然交代清楚而不听令,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说完命左右随从把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见孙武要斩他的爱姬,急忙派人向孙武讲情,可是孙武说:“我既受命为将军,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将两女队长斩了,再命两位排头的为队长。自此以后,众女兵无论是向前向后,同左向右,甚至跪下起立等复杂的动作都认真操练,再不敢儿戏了。
这故事原出于“史记”的“孙子吴起列传”。后来;人们把孙向女兵再三解释的做法,引伸为“三令五申”,即反覆多次向人告诫的意思
篇10:成语故事-三令五申成语故事
春秋时侯,有一位著名军事学家名孙武,他携带自己写的“孙子兵法”去见吴王阖庐。吴王看过之后说:“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是不是拿我的军队试试?”孙武说可以。吴王再问:“用妇女来试验可以吗?”孙武也说可以。于是吴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宫中美女,请孙武训练。
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用吴王宠爱的两个宫姬为队长,并叫她们每个人都拿着长戟。队伍站好后,孙武便发问:“你们知道怎样向前向后和向左向右转吗?”众女兵说:“知道。”孙武再说:“向前就看我心胸;向左就看我左手;向右就看我右手;向后就看我背后。”众女兵说:“明白了。”于是孙武使命搬出铁钺(古时杀人用的刑具),三番五次向她们申戒。说完便击鼓发出向右转的号令。怎知众女兵不单没有依令行动,反而哈哈大笑。孙武见状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应该是将官们的过错。”于是又将刚才一番话详尽地再向她们解释一次。再而击鼓发出向左转的号令。众女兵仍然只是大笑。
孙武便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是将官的过错。既然交代清楚而不听令,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说完命左右随从把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见孙武要斩他的爱姬,急忙派人向孙武讲情,可是孙武说:“我既受命为将军,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将两女队长斩了,再命两位排头的为队长。自此以后,众女兵无论是向前向后,同左向右,甚至跪下起立等复杂的动作都认真操练,再不敢儿戏了。
这故事原出于“史记”的“孙子吴起列传”。后来;人们把孙向女兵再三解释的做法,引伸为“三令五申”,即反覆多次向人告诫的意思。例如某地政府向食品商店屡次告诫食品要清洁卫生,以免损害顾客健康,我们便可说:对于食品商店要保证清洁卫生,政府已“三令五申”:大家都早已知道了。
三令五申词语辨析
辨析:三令五申和“谆谆告诫”都有“劝告;告诫”之意。但三令五申一般是上级或长辈对下级或晚辈的命令、告诫;态度严肃;具有强制性;而“谆谆告诫”可以是平级平辈人之间的告诫;态度温和;不具有强制性。
示例: 柯岩《我的爷爷》:“他们~、巧立名目也搞不出我任何问题”。昨已~,命汝等各处坚守,俱不遵吾命,何也?(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
用法:联合式;作 谓语;含褒义
近义: 千叮万嘱、再三强调 [4]
反义: 敷衍了事
猜谜语:三令五申打一人名-- 猪八戒
歇后语:八个老汉划拳
篇11:成语和寓言故事
有一天,李白在做功课,外面来了一群小朋友,李白想:“反正做不完,出去玩一会儿再说。”于是,他就从窗户爬出去了。师父发现了,叹息道:“哎,孺子怎么不可教也!尽管聪明,一点就通,可惜心不在学习上面啊。”于是,有一位师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练武的时间到了,李白依旧心不在焉。趁师父不注意,李白朝伙伴们做了一个鬼脸,伙伴们忍不住笑起来了,师父见了,一掌就把李白打倒在地,不容李白解释,师父就撵走了这恨铁不成钢的徒弟。
李白想:“我也不想学,师父也不喜欢我,算了回家。”伙伴们都在挽留他,你一句我一句,可是李白两耳如同生锈根本听不进去,眼睁睁地看着李白收拾行李走了。其实这一切都在师父的安排之中。师父把这一切的后果都交给了一个老奶奶去处理了。
李白在回家的路上,口渴了,看到前面有个亭子,就绕进去了,问:“老奶奶,可不可以给我一碗水喝。”老奶奶说:“可以,在桌上。”李白这时发现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杵。天生的好奇心让李白停住了脚步,就上前问:“老奶奶,您为什么要磨铁杵?”老奶奶答到:“我想要一枚针。”李白就更不明白了,铁杵那么粗,针那么细,这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啊!李白问老奶奶:“值得吗?”老奶奶答道:“当你把铁杵磨成针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了。”李白的好奇心来了,说:“能给我磨一下吗?”老奶奶答道:“你这细皮嫩肉的恐怕做不了!”李白气匆匆地走了,当他走到门口时,老奶奶又说到:“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李白顿了一下,琢磨了一下这句话,懂得了老奶奶的用意。
这时,师父也正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怕李白真得一走了之。对他的师弟正在发火呢!此时李白回来了,师弟给师兄使了个眼法,师傅气冲冲地说:“走了,就别再回来了。”李白跪在地上说:“师父,我错了。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师父笑了。看到这里,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谁,相信大家也已经了解了。
从此,李白一心一意学本领。长大以后,成了一名闻名国内的大诗人!
铁杵成针的启示: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告诉我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下功夫,就没有做不成的。我们的学习也是一样,没有学懂的问题一定要学懂。如果我们能一天天地坚持下去,有一天也一定会学有所成的。
【成语寓言故事《三令五申》】相关文章:
1.少儿成语寓言故事
2.四字寓言故事成语
10.成语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