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二首未麻”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高中美术教案:
课题: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课业类型: 欣赏课 高中美术教案: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高中美术教案: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在意大利开始有遍及欧洲各地的一种文化变革,它被史学界肯定为西欧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高中美术教案: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14世纪,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最先在意大利萌芽,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出现于意大利,因此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最具代表性。本课高中美术教案: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着重以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为主,其中又以其盛期的美术“三杰”的代表作来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体悟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是以其活泼、健康、旺盛的人文精神冲击着刻板、冷漠、而沉郁的宗教灵魂,以鲜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以科学的真理矫正着宗教的愚顽,形成西方绘画史上人文主义艺术的高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能够掌握欣赏外国绘画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外国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3、使学生能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对西方绘画艺术的重大贡献,学习艺术巨匠们勤奋、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通过对达·芬奇等人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进而掌握这一时期审美观点的变迁。
2、 学习艺术家们勤奋、刻苦的精神
教学难点: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转变的历史背景;两者绘画风格的不同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手段:
观察,讲述,提问,讨论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 欧洲文艺复兴它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2、 文艺复兴的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 它复兴的是什么时期的文化?
二、出示新课题《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学生分组讲评名画,课代表记录分数
1、 显示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图片。
提示学生从画中人物的外貌特征、精神气质去分析。
(从她的脸上,透过那微抿的嘴唇、微挑的眼角和微凝的双目,流露着一种恬静、淡雅而又神秘的微笑,自然、纯真、朴素地将一丝不易察觉的,充满着人性情感的内心活动透益出来。透过柔润而丰满的肌肤、精湛而准确的结构、自然而生动的姿态,感到一种富有青春生命力的血液在流动,这是活鲜而富有灵性的生命体。体现出人本身的价值和自然美感,宏扬了人文主义精神。)
2、 显示中世纪绘画作品,分析比较《蒙娜·丽莎》与中世纪绘画的不同之处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有两个主要的特点,首先是以其活泼、健康、旺盛的人文精神冲击着刻板、冷漠而沉郁的宗教灵魂;其次是以鲜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
3、 显示《最后的晚餐》学生分析讲评
4、 显示波提切利的《春》 学生分析讲评
5、 显示提香的《天上的爱和人间的爱》 学生分析讲评
6、 显示拉斐尔的著名代表作《雅典学院》 学生分析讲评
7、 显示拉斐尔的《西斯庭圣母》学生分析讲评
8、 显示米开朗琪罗的《创世纪》书上没有此内容,教师简介
三、学生抢答,答正确的组加一分
课后思考
四、课堂小结,布置下一堂课内容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
杭师院附高 罗雪峰目标 :使学生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主要成就及主要画家、作品有所了解、认识。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绘画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文艺复兴三杰介绍。
难点: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和重要的历史意义及取得高度艺术成就的原因。
准备 :课件制作
课时 :1课时
日期 : xx年3月22日
过程 :
学生和教师活动
组织:
导入:
文艺复兴作品与中世纪作品比较,请学生谈区别。
引出文艺复兴艺术出现的背景及运动的性质等。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幻灯显示)
展开:
1、《春》又名《春的寓意》(1476-1478)(木版蛋彩画)
想象:如果以春为题创作,你会画什么?
讨论——表达
看作品《春》分析(学生)
(内容)作者画的是什么?
(主题)为什么这样画?
(理解)在特定的背景下出现的,体现人文主义的特点。
看作品《维纳斯的诞生》
(补充)说明波提切利的画风。
2、《最后的晚餐》(1495-1497)(“油性蛋剂颜料”壁画)
请学生讲故事
(分析)《最后的晚餐》
画家如何表现人物的心情的?
(教师补充)画面的构图、主题
3、《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又名《创世纪》(1508-1512)
介绍米开朗基罗(教师)
欣赏分析作品
(比较)《大卫像》
为什么这样雕刻。
(理解)主题
作品《创世纪》
其它雕塑作品浏览说明米开朗基罗风格。
4、《椅中圣母》(1515)(木版油画)
看作品《椅中圣母》
(简述)创造了典范的理想美的艺术世界。
(浏览)《雅典学院》、《西斯庭圣母》
5、《阿尔诺非尼夫妇像》(1434)(木版油画)
看作品《阿尔诺非尼夫妇像》及局部
(教师讲述)
绘画材料改进
表现手法独创
6、《冬猎》又名《雪中猎人》(1565)(油画)
看作品《冬猎》、《农民舞蹈》
(简述)教师活动
小结:
文艺复兴艺术取得高度艺术成就的原因。
文艺复兴艺术的特点。
知识性内容
组织:
导入:
文艺复兴作品与中世纪作品比较,请学生谈区别。
引出文艺复兴艺术出现的背景及运动的性质等。
1、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2、提倡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幻灯显示),反对封建思想意识和基督教神学。
3、倡导重视人的价值为核心的人本主义。
展开:
1、《春》又名《春的寓意》(1476-1478)(木版蛋彩画)
波提切利(1445-1510)意大利佛罗伦萨画派代表人物。作品宗教题材居多,是文艺复兴早期美术的主要特点之一。代表作《春》和《维纳斯的诞生》,是为佛罗伦萨统治者美第奇的一个远方兄弟绘制的,取材定画者、意大利诗人、人文主义者波利齐亚诺的诗文。
罗马神话故事表现春天的美和典雅。美的追求和爱的觉醒即对人性的追求是这一作品的主题。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肯定和赞美。
平面装饰性和人物生动细腻的描绘是作者的艺术风格。
附:《维纳斯的诞生》(1486)(画布蛋彩画)
文艺复兴以来第一幅直接采用古典神话并首次描绘女性裸体形象的作品。
2、《最后的晚餐》(1495-1497)(“油性蛋剂颜料”壁画)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杰出的画家、科学家、发明家。一生作品不多,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善于使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富理性。晚年潜心科学研究,死后留下大量笔记手稿和草图,从物理数学以至生理解剖,无所不有。
《最后的晚餐》取材基督教圣经。是为米兰圣玛利亚·德拉格拉齐耶修道院饭厅而创作。“油性蛋剂颜料”壁画。作品表达了画家对善和恶、美与丑、崇高与卑鄙的鲜明爱憎。
附:《蒙娜丽莎》(1505)(木版油画)
作品完成于佛罗伦萨城,主题是对美的赞叹。
3、《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又名《创世纪》(1508-1512)
米开朗基罗(1475-1564)意大利最杰出的雕刻家、画家、建筑师。出生于佛罗伦萨。父亲是当地的一位行政长官,母亲在他幼年去世,是一位石匠的妻子抚养他长大。13岁父亲送他学画,一年后进艺术学校学习雕塑。14来到罗马城,得到为圣彼得大教堂做基督和圣母雕像的委托。23岁,创作了《圣母哀悼基督》,名扬四方。15xx年回到佛罗伦萨接受市政府委托雕刻了佛罗伦萨共和国的象征——《大卫像》。后来,教皇朱力二世召他建自己的陵园。其间,教皇召其去描绘西斯廷教堂天顶画。4年(1508-1512)一人完成了500多平方米的绘画。
《创世纪》人物多达300多人,分中央和左右两侧三部分。题材取自基督教关于上帝创造世界的传说。体现了画家对人的健美、力量和智慧的赞颂。
4、《椅中圣母》(1515)(木版油画)
拉斐尔(1483-1520)意大利最杰出的画家之一。出生在安布里亚,最初在作坊学习,形成了宁静优雅的艺术风格。研究古代作品和佛罗伦萨大师作品,把他们的庄严、完整和科学性同自己的柔和、宁静风格结合,创造了典范的理想美的艺术世界。
《椅中圣母》(构图、色彩)
5、《阿尔诺非尼夫妇像》(1434)(木版油画)
扬·凡·埃克(约1390-1441)尼德兰著名画家。“尽我所能”是他的艺术格言。观察入微、描绘细致,重视对人物性格的描绘,注意空间构成的处理和光色的表现。
《阿尔诺非尼夫妇像》运用改革后的油画颜料和油画技法绘制;表现手法新颖有独创性。
6、《冬猎》又名《雪中猎人》(1565)(油画)
彼得·勃鲁盖尔(约1525-1569)尼德兰著名画家。作品题材广泛,尤以描写农民生活著称于世。有“农民勃鲁盖尔”之称。
小结:
文艺复兴艺术取得高度艺术成就的原因。(学生小结)
a、思想解放。
b、古希腊、古罗马美术中吸取了营养。
c、科学透视法和油画材料、技法的改进。
文艺复兴艺术的特点。
理性的宗教信仰代替了绝对的神权,以追求财富和世俗生活的享受代替了禁欲主义,以科学的发展代替了中世纪的愚昧。
后记:
10、教学内容过多,没有上完。讲到扬·凡·埃克的作品就完了。波提切利作品应该简述。学生的时间可以更多点。
篇2: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教案优秀
第二课时:达芬奇与《蒙娜丽莎》
----用高中生心理学指导美术课教学
课 型:高一美术欣赏课
授课班级:高一、一班
授课时间:1课时
设计思路:
二十一世纪,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才特别是儿童青少年成才问题越来越突出 ,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社会要求人才不仅应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人才应一专多能,并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本课的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用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和高中生心理学来指导美术欣赏课教学,试图寻求学科教学与心理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使学科大综合,找到一种师生互动、平等轻松且创新性、实践性很强的课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总结达芬奇艺术生平及其名作《蒙娜丽莎》,并能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去评价和联想。
2、情意目标:提高学生审美情操,对世界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理、主动和积极的参与心态,自信及成功的体验。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实践的能力,协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达芬奇艺术生平及名作《蒙娜丽莎》的欣赏、总结。
2、学生良好心理的培养。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课件、皮尺、学生用资料等
教学方法:
讨论法、实验活动、总结、讲解、演示、启发与鼓励等
补充说明: 教案中内文字表示课堂设计由《高中生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作参考
教学过程:
说明:1、本课教学设计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加涅(R.M.Gagne)关于学习过程的8个环节: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和反馈,并结合学习目的、计划、自学和创造和高中生的年龄特征而设计的。
2、在上课前一月中,已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在图书馆、网上等查阅有关本课内容的资料,并整理和总结【高中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依赖性减少】
一、 组织教学
二、 实验引入新课 【高中生应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亲自获得一些直接经验,培养自己综合运用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1、实验内容:手展长 = 身高?
2、方法:请6名同学分成两组,每组由一名同学当模特,其他两名同学用皮尺测量手展长及身高长度。教师用电脑统计数据并总结结论。
3、展示达芬奇此比例图手稿图片,引出课题。
三、 授新课
一)、达芬奇艺术生平的总结(学生讨论并积极发言,教师引导并用电脑总结)【培养高中生的系统概括力】
1、 达 芬奇简介
2、 达芬奇的创作成就
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二)、学生对照资料,在优美的音乐中欣赏《蒙娜丽莎》并思考以下问题:【培养学生自学质疑、独立思考】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并用电脑总结并进一步讲解,肯定学生大胆而新颖的想法,让学生有成就感和自信心。)
1、 此画创作的时间、规格、画种?
2、 此画的题材和主题是什么?
3、 此画在构图、色彩、技法上有什么特点?
4、 此画为什么会如此著名?
三)、对《蒙娜丽莎》一画的猜测【迁移创造。获得创造的快乐,树立创造的自信心,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敢想、敢说、敢做、敢冒风险、敢标新立异】
(学生通过欣赏及联想,总结现代人对《蒙娜丽莎》的猜测,或通过思考、研究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猜测、看法,教师用电脑特技展示并给以肯定和表扬)
1、《蒙娜丽莎》画的是达芬奇自己
2、《蒙娜丽莎》画的是一位怀孕的母亲
3、《蒙娜丽莎》画的是一名妓女
4、《蒙娜丽莎》画的是一名肝炎患者
5、《蒙娜丽莎》画的是达芬奇的情人
等等
四)、对《蒙娜丽莎》一画的再创作【迁移创造。注意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协同发展,培养创造思维品质,掌握创造的方法】【个性培养】
(教师讲解并用电脑特技演示对《蒙娜丽莎》的再创作,学生思考并发表自我想法)
如:长胡子的《蒙娜丽莎》、华阳中学的礼仪小姐《蒙娜丽莎》、时装模特《蒙娜丽莎》、新娘《蒙娜丽莎》、学者《蒙娜丽莎》、老师本人和《蒙娜丽莎》的纪念合影等
四、 欣赏、创作的实践体验 【作业解难、反馈调控】
二题任选一题
1、 根据资料及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感受,为《蒙娜丽莎》写一篇小论文
2、 以《我心中的蒙娜丽莎》为题画一幅画,形式、内容不限。
五、 结束语
篇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教案优秀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准确简述文艺复兴的背景及其核心内容和实质。
2.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和成就都是历经磨难,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
【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实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成就
【教学难点】认识文艺复兴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情景 导入 生成问题
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大陆和英国,被认为是新时代的先兆。这个新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人们的思想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 文艺复兴
1.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3.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4.方式和影响:文艺复兴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的基础。
知识点二 但丁
5.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篇诗作是《神曲 》。
知识点三 达•芬奇
6.达•芬奇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_ _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7.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
知识点四 莎士比亚
8.英国著名文学艺术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 文艺复兴
1.探究文艺复兴的背景。
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2.比较一下不同时期的圣母画像,我们可以看出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中世纪时期的圣母:冷漠,缺少人情;文艺复兴时期的圣 母:突出了人性。①核心内容: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②作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文艺复兴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探究二 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
1.阅读教材,说说但丁的 代表作是什么,并简要介 绍其内容。
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 《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作品通过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2.达•芬奇为什么会被称为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他的主要代表作是什么?简要介 绍一下。
①文化巨人:达•芬奇,意大利人,是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著名画家和科学家。14岁时拜师学 画,后来同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他广泛涉猎数学、物理、生物、解剖、地理、工程和军事等各个学科领域,是世界科学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学者。被恩格斯称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②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画面描述了耶稣说话时诸门徒的反映:或惊愕,或愤慨,或悲叹,或相互议论,或急于表白。犹大惊慌失措的神情与耶稣的镇定形成鲜明的对比。《蒙娜丽莎》是肖像画。画中少妇目光神奇而专注,面颊柔润而微红,似有若无的笑容,让人捉摸不透。
3.从下列台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哈姆雷特》台词: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 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篇4: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
1. What is Renaissance? How and why did it come about?
2. What is the development of drama? What were the original forms and content and practice of drama?
3. Why did drama flourish in Elizabethan age? Who are the major playwrights of the time?
4. Who is Marlowe? What contributions did he make to English drama?
5. Who is Shakespeare? What famous and great plays (history, comedy, tragedy)? What features?
6. What did Ben Jonson write about? What representative work?
7. Prepare the excerpt from Hamlet (31-32). What is it mainly about? What humanist idea can you find in the soliloquy?
8. What was the most important translation of the time?
Reference questions on Shakespeare and Hamlet
1. Why is Shakespeare an eternal subject of study? Where lies his greatness?
2. What are the themes of Hamlet?
3.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Hamlet as a character?
4. What is blank verse?
5. What is soliloquy?
Text study 1 Hamlet’s soliloquy “To be or not to be”
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Hamlet’s soliloquy? Summarize in one or two sentences the main idea of the soliloquy?
2. How does the soliloquy reflect the spirit of the time or the idea of humanism?
3. How do you analyze Hamlet’s argument in terms of structure?
Text study 2 The Merchant of Venice / The Trial Scene
Pre-reading
The most interesting character in this play is Shylock. Some people think him as a cruel miser, deserving his punishment while others consider him a victim of discrimination. From what you know of the play,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character? To what extent does this character deserves our sympathy? Discuss with your classmates.
Discussion
1. After reading the “trial scene”, have you changed your idea about Shylock? Refer to the questions in Pre-reading, and try to defend your position with evidence from the text.
2. Portia gives an eloquent speech on mercy when she tries to persuade Shylock to give up his bond. Consider the punishment received by Shylock, do you think the Christians are being merciful to Shylock?
3. In Shakespeare’s day, the playwrights did not give details of stage direction in thei
第一文库网r play text. In this play, for example, nothing is said about how Shylock leaves the stage. Is he content? Or is he sad? Does he show his anger? If you were the actor playing the role of Shylock, how would you perform his exit?Questions for Renaissance poetry and prose
1. Who was thought to be the greatest English poet since Chaucer? What is his representative work? 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this poem?
2. What new forms (rhyme―blank verse, stanza--sonnet) of poetry were introduced into England? By whom?
3. Who were the famous sonneteers of the time?
4. How do you tell an Italian (Petrarchan) sonnet from an English (a Shakespearean) one?
5. How many sonnets did Shakespeare write? What are the major subjects?
6. Who were the two major prose writers? What is Utopia? Where do you think More possibly got the idea or was it all his own invention? How do you interpret the title of the book?
7. What contribution did Bacon make to the English system of thinking and learning?
8. What’s the purpose of his Essays?
9. Based on your reading of his work, give your personal impression of/comment on his Essays?
10.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period is known for its translations. Wha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ranslations of this age?
Text study 1 Sonnet 18 by Shakespeare
Questions
1. What is the English sonnet form? Study the metrical and rhyme scheme as well as the structure?
2. What’s the main idea? Is it really about love? What is peculiar of this love poem?
3. What figures of speech are used?
Text study 2 “Of Studies” by F. Bacon
Pre-reading
Choose one of the headings below and write down a couple of sentences according to the heading:
1. Learning can be used to ............
2. People’s attitudes towards knowledge differ:
3. Not all books should be read in the same way:
Language and Style
1. Bacon’s aphoristic style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requent use of parallelism.
Find one such example from the text and either translate or paraphrase the selected sentences.
2. Underline some of the metaphors or metaphorical descriptions in the essay.
Select at least two and explain what they illustrate.
Writing
Write a commentary of about 250 words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 a) choose one of the headings in Pre-reading as the opening sentence of your
comment;
b) quote Bacon and explain his idea;
c) comment on Bacon’s idea and express your personal opinion.
Discussion
1. How do you define the style?
2. Study the essay by comparing the English version with the translation of Mr Wang. How do you like the Chinese version?
3. Paraphrase and comment on sentences 1-6, 10-12.
篇5: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受众培养
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受众培养
文艺复兴运动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它带来的不只是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对人们精神上的冲击.启蒙思想家们利用当时的“大众传媒”--小说、散文、传记、戏剧、演说、诗歌等通俗的文学形式,传播自己的思想.
作 者:郭玮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刊 名:青年记者 英文刊名:YOUTH JOURNALIST 年,卷(期): “”(23) 分类号:G22 关键词:篇6:文艺复兴时期乐观主义的技术哲学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乐观主义的技术哲学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技术以家庭手工业作坊的工匠技艺为主并开始向手工业工场专业技艺转变,后者逐渐占上风.技术与科学之间出现早期结合,表现为技术向科学提供观察实验的手段与理论提升的经验资料.人文主义从人的自然属性、理性和自由的.角度为技艺提供间接的人性基础;自然哲学从哲学角度阐释技术的本体存在,并影射到人工制品的二重性问题.此间的思想开启了通向现代化之门.
作 者:文成伟 刘则渊 作者单位:文成伟(东北大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03)刘则渊(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年,卷(期):2004 20(10) 分类号:N031 关键词: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自然哲学 技术乐观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相关文章:
2.绘画教学计划
3.教案绘画
4.绘画教学
5.绘画教案
7.绘画日记400字
9.绘画教学反思
10.清明节主题绘画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