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组织的现状
“汐栞”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试论网络组织的现状,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试论网络组织的现状,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试论网络组织的现状
试论网络组织的现状
论文关键词:网络组织 经济 竞争 知识
论文摘要:网络组织是在信息与通信技术支持下组织合作的一种新方式。它克服了制约单个组织发展的资源和能力限制,降低了组织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的风险,促进了知识的创新与传播。网络组织是个自组织自适应的生态系统,具有内在的演化发展机制。
目前,对网络组织的研究已经成了经济与管理学的一个热点。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网络组织能更加快速灵活地适应市场的需要,从而显示出巨大的竞争力。它把单个组织的经济活动纳入到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中去,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要“练好内功”,而且要协调好与其它成员的关系,兼顾到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一、网络组织的概述
网络组织是网络化的组织或组织的网络化。历史上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过程,从泰罗的直线制到法约尔的职能制,到事业部制再到矩阵制,都是企业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指出:“未来的世界并非充满完全独立的单体企业,而是在单体企业之上存在‘网络组织’。它比市场节约交易成本,比科层制节约管理成本;既优于传统的企业,也胜过无组织的市场,因此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德鲁克也曾说过,人类在迈入网络社会,企业也正在研究和实践网络组织这种21世纪的组织模式。由于借助信息通信技术,使得网络组织运作可以超越结点边界、时间和空间限制。网络组织主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专业化核心能力、较快的创新速度和较高的创新成功率、资源整合能力、学习共享机制。
二、网络组织的主要类型模式
在现实经济实践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企业网络组织已经遍及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种模式:
(1)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式网络组织。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的地理集聚体。浙江产业集群的特点是一个或几个乡镇集中生产同一类产品,它由一些专业乡镇、专业村所集聚着的成千上万的家庭工场组成。网络内部存在着密切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细致的产业分工降低了新进入者的启动资金门槛,这样可以弥补创业初期民间资本不足的缺陷。(2)硅谷的高新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由企业、大学或其研究机构、政府、金融部门等联合而成的网络组织,是硅谷的显著特征。可以说,作为全球高新技术创新主要基地硅谷从产业组织上来说其诞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与创新网络结构密不可分的。首先,它得益于周围的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学和它与政府军事科研订货密切的联系。(3)香港的国际商品链“协调中间人”角色。当香港的加工工业在大规模地向内地尤其是邻近的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之后,香港企业实际上成了国际下包体系的“中间商”,将营销、商品的分配与信息收集等活动集中在香港,而将生产活动放在大陆,从而充分利用了两地的比较优势。香港企业所执行的这一重要功能,与当今广泛关注的“虚拟组织”概念十分相近。即企业将大部分职能都外部化出去,通过外购的方式实现,公司只保留很小的一个“总部”,对整个生产、营销等方式进行协调和控制。“总部”在这里实际上是一个“中间人”,通过现代化的通讯和信息处理技术来组织、协调和监督生产。(4)日本的王国式网络组织。日本经济的成功崛起的发展动力是与日本产业组织独特的制度特征相联系的,企业之间长期关系合约形成的网络组织是理解日本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日本,经济产业组织中以大企业为核心组织起来的层级式企业间长期关系网络是在下包制度形成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下包制度是日本企业确保持续地获得高质量、低成本的生产制度安排。
三、网络组织形成的动因
网络组织是一个前瞻性的概念、是未来企业组织结构发展的方向。既然我们说网络组织是网络经济下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向、企业组织必然要采取一些措施在结构上向网络组织过渡,或者说建立具备网络组织的某些特征的新的组织结构。
(1)组织层级的减少。我国大多数企业组织结构属于典型的层级组织,企业不论大小自上而下自成体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种组织垂直一体化程度相当高,所有权集中,在发生冲突时,较多采用行政命令来解决冲突,组织边界层次分明、固定、刚性,典型的静态连接或联合。应该说,我国企业的传统组织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但在网络经济时代,其弊端愈来愈明显。我们不能希望企业组织结构从传统的直线职能制直接变革为网络组织结构,但是,减少组织层次,是我国企业目前能够做到的,也是必须要做到的。(2)基于信息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能够恰当地进行沟通,沟通幅度合理。而合理有效的沟通幅度取决于信息是否能在上下级之间通畅地传递,雇员的意见是否能被上传并得到及时反馈。每个雇员都应明白组织对自己的期望与自身应负的责任,并确信自己能够完成任务,达成组织目标。网络经济时代,所有的企业都将经历从控制经营走向自由经营的历史性的转变,人们将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在自己服务的'领域更具创造性。(3)以流程为导向的工作团队的建立。在流程变革的基础上,组织需要建立工作团队,也就是将过去以功能分工的组织方式改变为以“流程”、“网络”为导向的工作小组。过去分散于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由一个小组结合起来,各组成小组构成了一个非中心化的联合体网络,这样不但可以避免传统企业内部广泛存在的“官僚主义”所导致的管理低效率,而且也使各组成小组的界限不再严格地局限于功能和层次。当组织职务是围绕小组而不是个人来进行设计时,结果就组成了任务团队。(4)内部市场化。内部市场化即是在企业网络化的基础上,让组织内部的各个单元(节点)形成自己的利润中心,这些单元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市场环境选择与组织内部或者外部的其他企业进行交易,如购买原材料、产品或服务以及对外部单位进行投资等,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机制。当然,组织内部单元的这种市场化行为必须与组织的发展目标相适应。
四、网络组织对我国企业发展的挑战
网络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和深刻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组织还会继续再创新活动中展示其巨大的推动力量。但是,网络组织为我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网络经济收益递增的规律使得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竞争将更为残酷。如果我国企业不注意利用网络技术改造自己,固守传统的制造模式,我国企业将失去越来越多的顾客;如果我国企业的流程和组织还不能够适应用户动态的需求,则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可能会有很大的麻烦。
目前我国的网络经济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和规模上都存在着较大差距。我国的网络化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网络的速度不快,电子商务安全认证系统尚待开发等,这些都制约了我国网络化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与现实的其他发展要素相比,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管理组织形式创新方面基本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或者说相差不远。这就意味着,我国在管理组织方面有着更多的组织和技术的创新空间。我国正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避免盲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鉴于我国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市场竞争力不强,难以产生规模收益的现状,改革的办法之一就是大企业兼并小企业,通过内部重组整合把企业做大做强;另一个办法就是强强联合,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国银.企业组织结构演变趋势:层级制还是网络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2]周立新:“基于价值链协调的家族企业网络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5)
[3]张延锋,田增瑞,司春林.“基于价值网络的创业网络组织模式分析”[J].《科技导报》.2006(1)
篇2: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研究进展
【内容提要】主要从用于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的搜索引擎、虚拟图书馆、文献分类法、主题法、窗口方式等方面全面总结与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理论与实践。
【摘 要 题】信息资源建设
【关 键 词】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网络信息资源整序/研究进展
笔者通过普查大量国内外期刊论文及有关出版物、分析相关网站,进而总结与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理论与实践,以期有助于优化其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与揭示方法,促进该领域研究的蓬勃开展。本文着重总结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研究进展,有关其揭示方法将在另文总结。
1 用于组织网络信息的搜索引擎方式
(1)关于搜索引擎组织方式。
对于搜索引擎而言,网络信息组织采用主题树和数据库两种方式,也有称使用语词组织知识和使用分类法组织知识。所谓主题树组织方式,就是将信息资源按照某种事先确定的概念体系,分门别类地逐层加以组织,用户通过浏览的方式层层遍历,直到找到所需的信息线索,再通过信息线索联接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现有的提供目录分类式(或称主题指南、列表浏览)查询功能的搜索引擎就采用这种方法组织信息。而数据库组织方式,就是将所有已获得的网络信息资源以固定的记录格式存储,用户通过关键词及其组配查询,就可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线索(即相关站点链接),并通过信息线索直接连接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
(2)关于搜索引擎的比较研究。
①搜索引擎的性能比较研究。早期研究大量集中在概要性介绍方面。殷雪松、徐斌分别介绍了12个大陆地区的中文搜索引擎网易、天网、华好网景、搜狐、四通方利、常青藤、北极星、悠游、搜索客、司南、我是野虎、若比邻等,港台地区茉莉之窗、哇塞、蕃薯藤等和5个国外的中文搜索引擎Yahoo雅虎中文、AltaVista(中文版)、Globepage(中文版)、华页指南、中文查寻。
王忠、周士波分别介绍了独立搜索引擎Altavista、Hotbot、Infoseek、Excite、Webcrawler、元搜索引擎Cyber411、Dogpile、Highway61、Inference Find、Mamma、Profusion、Savvy search、All4 one和网络英文搜索引擎Webcompass、Copernic98,并对6种主要搜索引擎的基本查寻、高级查寻、限定查寻、结果排序、结果输出等检索性能进行比较分析。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重点转入到了搜索引擎性能的比较上。孙丽等选取了北极星、常青藤、搜狐、中经网信息导航、网现引擎5个中文搜索引擎,从数据库类型、规模、库更新频率、抓取方式、日抓取页面数、抓取深度、<Meta>tag、显示方式、信息排序依据、信息描述质量、界面友好程度、用户欢迎程度等分析它们的优劣。徐建华等从数据库规模、信息采集方式、标引内容、检索功能、结果显示格式、结果排序规则、数据库更新频率等7个方面对Altavista、Excite、Go、Hotbot、Lycos、Yahoo这6个搜索引擎逐一进行分析。
张燕,惠佳颖就10个检索提问,从检索功能(布尔检索、邻近检索、截词检索等)、查准率、用户负担、输出方式对搜索引擎Google和Ask Jeeves进行详细比较,测试结果显示Google在查准率以及输出方式上明显优于Ask Jeeves,在检索功能及用户负担上两者各有特色。
②关于搜索引擎的质量评价指标。搜索引擎评价指标多种多样。1973年Lancaster和Fayen提出了6条关于信息检索系统效果评价指标:即覆盖范围、查全率、查准率、响应时间、用户负担及检索结果输出格式。这一评价指标影响甚广,许多学者在其基础上进行细化与扩充,提出搜索引擎质量评价标准。
储荷婷提出5条标准:A.索引构成(取决于标引数量、标引范围、索引词抽取法和索引更新频率);B.检索功能;C.检索效果(由查全率、查准率和检索时间衡量);D.检索结果显示(显示内容、显示数量以及是否按相关性排序);E.用户所需努力(从用户界面和帮助介绍材料)。
孙丽等提出的评价体系:A.数据库指标(数据库大小、类型、更新频率和信息抓取方式等);B.检索结果输出格式;C.检索性能完善程度(类目检索、关键词检索、短语检索、截词检索、布尔检索、概念检索、自然语言检索、指定字段检索、包含或排除检索等);D.响应时间;E.查全率;F.查准率;G.用户负担。
曾民族提出评价指标:A.数据库规模和内容(覆盖范围、索引组成、更新周期);B.索引方法(自动索引、人工索引、用户登录);C.检索功能(布尔查找、复杂布尔操作、相邻或相邻查询、截词查找、字段查找、概念检索、词语加权、词语限定、中断退出、上下文关键词等);D.检索结果(相关性排序、显示内容、输出数量选择、显示格式选择);E.用户界面(帮助文件、数据库和检索功能说明、查询举例);G.查准率及响应时间。
曹东等从检准率和检全率出发,提出搜索引擎的评价指标:A.收集网络站点数目的广泛性;B.搜索结果的满意度;C.数据库更新的频度和时效性;D.使用的便利性;E.目录设置的合理性和分类的深度及广度;G.内码转换的准确性。
贺亚锋就7个有代表性的主题进行测试,提出的评估准则有:A.命中率――查询主题的网页反应;B.检准率――首10个网页中切合主题的网页数目的比率;C.重复出现率――首10个网页中重复网页数目的比率(镜象点除外);D.不切题比率――相对于检准率。
尚克聪、杨立英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A.数据库(从收录范围的明确性、收录相关内容的全面性及更新速度评价);B.检索软件,从智能化程度(由人―机接口、检索过程、检索结果输出、检索结果的反馈等指标衡量)、提供相关链接的程度、响应时间、提供各种检索途径;C.检索效率(综合使用查准率和查全率考察)。
黄如花提出的评价指标:A.收录范围(地域范围、语言范围、资源类型范围、专业范围);B.分类(分类方式、分类级次、交叉显示、类名是否规范、各类的内容说明);C.检索功能与效果(完善的检索手段、范围限制的功能、满足网上动态信息检索的要求、对检索结果的处理等,查准率、查全率、搜索条件频率、响应速度);D.结果处理;E.页面组织;F.其它功能与服务。
可见,数据库、检索功能、查准率、用户负担和检索结果输出方式是目前评价搜索引擎较普遍采用的基本指标。
(3)搜索引擎分类体系研究。
目前,一些大型搜索引擎普遍建立了指南型分类系统,对其分类体系进行研究逐步受到重视。陈树年在《搜索引擎及网络信息资源的分类组织》一文论述了综合性搜索引擎具备的功能;对网络信息进行组织使用的语言;网络
信息的组织模式;中文搜索引擎与传统分类法的比较;建构网上知识分类体系的原则和技术等,可称为这方面研究的一篇力作。
马张华、张宇萌认为网络分类体系与传统的文献分类体系的不同点在于:①重视以事物为中心设置类目;②类目收录的对象范围宽泛;③采用多重列类、重复反映方式揭示类目;排列方式简便;④直接以语词组织信息;⑤结合屏幕显示分类体系;⑥修订迅速。其不足是:类目设置缺乏规律性;类目归属存在不合理现象;同位类排列不能揭示相关性;横向关系揭示上存在不一致;部分类名不确切;分类规则有待完善等。马张华还对分类搜索引擎的类目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深入到类目结构的编制依据、大类结构、类目体系的特点等,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搜索引擎分类体系应遵守基本的逻辑规则,解决好类目的排列问题及横向类目的处理问题。研究者还对某一具体搜索引擎的信息组织方式进行了探讨。如,对Yahoo、搜狐等搜索引擎分类体系进行研究。
(4)搜索引擎功能的完善。
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类目设置缺乏科学性、逻辑性,知识领域不全,知识体系不严密,分类标准、引用次序缺乏规律性。关键词式搜索引擎多为非控关键词索引,其检准率低。人们逐渐认识到搜索引擎应该以完善的情报检索语言原理为基础。曹东等提出:要运用分类检索语言的原理与方法;加强因特网信息资源分类表和电子化叙词表的理论研究,对自然语言实施控制机制;建立后控词表等情报检索语言的原理与方法来完善搜索引擎功能。
目前理想的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模式应当是分类主题一体化。其组成为:①一个结构简明的知识分类体系,通过对信息的系统分类,实现对信息知识领域的宏观控制;②一个智能化的控制词表,实施对作者语言与用户语言的控制与转换;③建立分类体系与控制词表的系统联系,将标引语言纳入分类体系,实现自然语言检索和类与语词的组配检索。
2 虚拟图书馆(专题指引库)
虚拟图书馆是因特网上组织信息资源的一种有效而又经济的形式。具体说来,虚拟图书馆就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选定信息资源的学科领域,对有关的网站网页进行搜索和收集,加以鉴定核实,并对核实后的网址进行合理组织,使之能够提供检索、浏览和链接的信息集合。与搜索引擎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属于专题性和学科专业性的,系统性和易用性强。虚拟图书馆对网络资源组织是优越于搜索引擎的关键环节。该环节由专业图书馆员把关,在自动系统的协助下,利用某种分类法和主题词表,对收集来的原始资源进行描述和组织,改善了搜索引擎采用自然语言标引的根本缺点。这方面实践和研究集中在:
(1)重点学科导航库建设。
研究者主要对导航库建设、更新与维护的技术与方法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重点学科导航库以学科为单元对因特网的相关学术资源进行搜集、评价、分类、组织的序化整理,并对其进行简要的内容揭示,建立分类目录式资源组织体系、动态链接的学科资源数据库的检索平台发布于网上,为用户提供网络学科信息资源导引的检索线索的导航系统。我国“211工程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提出构建重点学科导航库系统,建议其内容可分为7项:研究机构;相关电子出版物、电子文献等;相关国际会议预告;其它相关机构信息介绍;本学科与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协议等;主要新产品与市场;新成果、新创造与发明、专利等。规定各子项目必须有分类浏览功能,以主题树浏览方式组织信息。
(2)专业网络资源导航库建设。
所谓指引库是指所建立的数据库中,从物理上讲并不存储各种实际的信息资源,但对其进行访问却可以检索到有关数据库的实际资源,即指引用户到特定的地址获取信息。其原理与方法是把因特网上与某一或某些主题相关的节点进行集中,按方便用户检索的原则,向用户提供这些资源的分布情况,指引用户查找指引库中的信息。指引库采用主题树方式组织资源。研究者们探讨了专业网络导航库建设中专业网络信息资源收集的手段与方法、导航库的构成、更新与维护问题。
(3)热门站点链接或相关站点推荐。
这是因持网上被广泛使用的最简单、最直接的信息组织与开发利用模式。
3 文献分类法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的应用研究
(1)传统文献分类法改进研究。
国内外学者就图书馆分类法特性、具体分类法与搜索引擎分类体系比较(类目涵盖范围、揭示深度、类表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认为传统分类法知识系统性和标识语言的通用性以及族性检索能力和扩检、缩检功能,是其它情报检索语言所不具备的。它在网络中的应用主要表现:①用于联机浏览检索;②用于非文本信息的组织;③用于超文本系统的管理;④作为网络信息组织的通用工具;⑤促进分类主题一体化。
基于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用的传统分类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造:①多维揭示;②适当降低分类难度(增加直观性、透明性);③提高分类法类目标题语词的表达性和现时性,选择、积累、增添终端用户检索时自然语词,及时反映网络资源建设和利用中的新主题:④重视分面分类思想和方法;⑤扩展同主题法即主题词表的联系;⑥粗分类原则,采用分面分析方法、建立强大的参照系统、加强标引深度,打破传统的线性资源组织方式,走分类主题一体化道路;⑦分类法应当解决机读化和网络化、兼容性和国际通用性:分类―主题―自然语言一体化;⑧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超文本技术、分面分析方法)改造原有的分类法,提高分类法描述网上信息主题的能力。
(2)文献分类法用于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研究。
以文献分类法为工具的网络资源检索服务系统,从学科角度揭示网络信息,成为组织网上学术性知识内容的主要应用模式。国外在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均走在我国的前列。早在1994年10月23~25日,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第36届阿勒顿研究会上,与会者围绕电子时代图书馆分类法的新角色与新地位这一主题进行研讨;欧洲科研与教育信息服务发展计划DESIRE(Development of a European Service for Information on Research and Education)在“因特网资源描述与发现”的专题研究报告(RE1004,8月)中,全面介绍、总结了分类法在因特网资源组织中的应用情况:17个网上服务系统使用DDC组织资源,5个使用UC,5个使用LCC。
19,Nacy J.Williamson对38个使用分类法组织资源的网站进行调查,记录每一网站所使用分类法名称、联机分类法索引展示形式、主题树的特点、类目使用级次、分类法的变通、结果显示方式以及应用上的特点,并选取9个网站(其中使用DDC、UDC、LCC各3个)以及一些未采用分类法组织资源的网站,对艺术、历史、健康和旅游方面的信息进行检索,用以分析与确定运用分类法的特点、趋势和存在问题。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网站仅使用一至二级类目,二级或三级以上不采用
分类方式,而以字母或其它的顺序。最引人注目的实验是:使用DDC的CYBERDEWEY,使用LC的WWW Virtual Library和早期使用UDC的BUBL's。研究表明,分类法能够提供组织网络资源框架。
Gerry McKiernan对分类法用于组织网络资源进行全面研究,报道了分类法应用于主题网关(subject Gateways)的情况。使用UDC的有:① Directory of Networked Resources:UDC “Shelfmstk”Order(NISS Information Gateway);②GERHARD:German Harvest Automated Retrieval and Directory;③Informazioni Classificate per Discipline;④Tampereen Yliopiston Virtuaikirjasto:Aiheet UDK―Jar jestyksessa;⑤ WWW Subject Tree of WAIS Database (Nordic WAIS/World Wide Web Project)。使用LCC的有:①Cooperative Onlice Resource Catalog(CORC);② CyberStacks;③ICRC:Internet Collegiate Reference Collection;④On―Line Books Page:Call Numbers/Subjects;⑤Ready Reference Using the Internet;⑥Scout Report Signpost;⑦Web Resources Arranged by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 System。
DDC是在因特网资源组织中应用最广的分类法。Hamid Saeed and Abdus Sattar Chaudry在 Gerry McKiernan报道运用DDC组织网络资源的`19家网站基础上增加了5家,共有24家网站应用DDC:①ADAM:Art,Design,Architecture & Media Information Gateway;②Blue Web' n Browse by Subject Area;③Browse LINK by DDC (BUBL);④Canadian Information by Subject (National Library of Canada);⑤Cataloguer's Virtual Reference Shelf;⑥Co―operative Online Resource Catalog (CORC);⑦CyberDewey;⑧Internet Public Library Online Texts Collection;⑨The Internet Resource (Napier University );⑩Mt.Laurel Hartford School's Library Without Walls;(11)Net Sites by the Numbers (Tempe Public Library);(12) New Athenaeum:Internet Resource Guide Developed by Libraries;(13)PICK:Quality Internet Resource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14) Science Net:S
ubject (Toronto Public Library,已终止使用);(15)SORT:School's Online Resources for Teachers:Browse;(16)xmITree:Directory of Content;(17)WWlib Browse Interface;(18)DewPoint;(19) Iowa Virtual Library;(20)Dewey Browse;(21) Dewey Decimal Home Page;(22)The Mathematical Atlas;(23)Webrary;(24)United States Embassy, Israel。
Hamid Saeed and Abdus Sattar Chaudry对每个网站现状、受控词汇、检索选择、主题范围及类目级次进行了调查。结果近50%的网站只局限于使用一级类目;显示标记符号与类名,其类名未作修改,内涵不好理解;绝大多数网站仅提供浏览功能,不具备语词检索能力。尽管如此,目前的实验及研究结果显示,DDC作为网络环境下的浏览工具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马张华对文献分类法在网络资源组织中的应用进行总结,认为其特点在于:收入资源大多经过精选;对类目进行必要调整;对类目体系的深度进行控制;加强类下说明;多种检索途径界面;显示形式、处理层次多样、编制方式多样。这是我国在此领域研究的最早的一篇文献。
我国有学者提出,在虚拟图书馆中,为了使文献资源分类一致,可结合网站的特点,使用图书分类法,如,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将这些网址进行分类管理,使其有序化。
(3)建立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分类法研究。
现有众多的中文搜索引擎均采用各自分类体系组织网络资源,用户必须熟悉不同的分类体系才能较快地检索信息,这样给用户带来极大不便。专家们提出,要建立网络信息分类法,提供网络资源用的统一分类体系。陈树年提出建立网上信息的知识分类系统的基本结构与编制方法:有一个涵盖各知识领域、结构清晰、层次简明、能满足网上信息组织需要的分类体系;采用等级结构展示知识的系统联系,构成枝干分类的主题树或脉络清晰的地图;应采用对用户最有利的排列次序等并提出了中文信息分类大纲。在《文献分类学》一书中,他从知识分类体系的构建、类目的划分与设置、类目交叉关系的处理、类目与信息的排列、类目注释和说明、用户界面等对网络分类法的编制进行了详细讨论。
邓均华提出要编制我国数字化分类法,应以我国信息组织推荐标准《中图法》为蓝本,综合国内外优秀的分类法及现代各种搜索引擎分类体系的长处,充分利用超文本技术的特征来表现分类法的体系特点。
卜书庆提出从数字信息资源词频统计出发,从国际通用数据交换格式的研制出发,从最终用户检索需求出发,从适应新技术环境出发的主要思路,改造中国传统文献分类法主题法《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用于组织数字信息资源。
篇3: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及研究机构已认识到主题法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重要作用,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关键词法的应用。由于关键词法具备:①在标引时不必查表,选词、标引速度快,成本低;②不依赖专职标引人员,可由作者或机器自动标引;③不存在人为性或滞后性,能及时应用最新的提法以及最新词汇等优点,因而,目前由搜索引擎软件自动建立的网络信息资源索引数据库所支持的就是关键词检索。但是,由于关键词法未进行同义词及反义词控制,未能揭示词间关系,这种关键词检索的致命缺点就是检准率太低。人们提出网络信息检索应导入受控语言机制,使用后控词表即“标引不控制+检索控制”模式是改进关键词法性能的比较有效的措施之一。
(2)主题词表的应用。少数搜索引擎中提供主题词检索方式,在用户界面上,可直接浏览主题词表,从中选中主题词,作为搜索引擎的检索提问。用户可以在检索界面中修改检索提问,也可返回到主题词表界面重新选择主题词。其共同的特征是:词表内超文本导航。
(3)标题词表的应用。标题词表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两种情况:①检索前使用。即通过标题词表规范用户的检索表达式。用户可以首先在网络信息组织工具提供的词表中检索到标准标题词及相关联的词汇。以该词作为检索词,点击表中超链接即可得到检索结果。②检索后使用。即在给出用户所用检索表达式,得出检索结果的同时,提供相关词作为用户进一步检索的线索,用户可自由进行扩检和缩检,从而提高检索效率。
5 窗口(专题)方式组织网络资源
即提供检索窗口,进行多元检索(主题词、著者、机构、地区等),用户只要在窗口输入查找信息的相关的词(或词之间的组配提问式),即可找到所需信息线索(相关站点的链接)或资料。如,《中国学术期刊网》采取了这种方式。
【参考文献】
1 张俊.略论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图书情报知识,(2):32~35
2 董慧,余传明.基于Internet的信息组织研究.情报学报,,20(1):54~60
3 殷雪松,徐斌.漫谈中文搜索工具.情报理论与实践,,22(2):130~133
4 王忠,周士波.Internet英文搜索引擎评价.图书情报工作,1999(4):33~37
5 孙丽,陈通宝,乔晓东.网上中文检索工具的比较研究.情报学报,1999,18(3):225~234
6 徐建华,伍宪,胡燕菘.国外六个著名搜索引擎的特征和评析.现代图书情报检索技术,2001(1):48~51
7 张燕,惠佳颖.网络搜索引擎评价.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1(4):34~36,58
8 储荷婷.国际互联网检索工具:特点、比较和发展方向.大学图书馆学报,,15(3):6~11,14
9 曾民族.网络信息检索现状和性能评价.情报学报,1997,16(2):90~99
10 曹东,韩全惜,庄军.运用情报检索语言理论与方法完善搜索引擎的功能.情报理论与实践,,23(1):58~61
11 贺亚锋.Web资源虚拟图书馆与搜索引擎的比较研究.情报学报,2000,19(6):574~577
12 尚克聪,杨立英.网络环境下情报检索
系统性能评价研究.图书情报工作,(1):68~71
13 黄如华.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14 陈树年.搜索引擎及网络信息资源的分类组织.图书情报工作,2000(4):31~37
15 马张华,张宇萌.指南型网络分类体系初探.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3):22~25
16 马张华.分类搜索引擎类目体系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1(2):36~40
17 陈笑辉,范晓虹.Yahoo的分类体系结构及原理探微.图书情报工作,1999(9)
18 黄建年.网络信息分类浅议.情报学报,1999,18(6):514~518
19 张莉扬.Yahoo的信息组织方式及其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应用.图书情报知识,2001(3):48~50
20 陈光祚.论“图书情报学虚拟图书馆”的建设.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1):19~23
21 贺亚锋,张颖.Web资源虚拟图书馆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5):31~34
22 徐佳宁,卞丽.我国高校“网络资源学科导航系统”建设现状调查分析.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3):56~59
23 楼宏青.高校重点学科导航库建设探析.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4):30~33
24 陈梅华.探索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关键技术.情报学报,1997,16(2):104~108
25 隋利玲,郭瑜.Internet上专业性网络资源导航库的建设.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7(2)
26 刘静.建立Internet电子专业网络资源导航库的构想.图书与情报工作,1998(1):6~9
27 司莉.因特网上的图书馆虚拟文库建设.图书情报知识,1999(1):51~53
28 王德英,季颖斐,周蓉.学科信息导航系统开发初探.图书馆杂志,2002,21(3):41~43
29 洪漪,梁树柏.分类法在信息网络中的应用.情报学报,1998,17(1):19~22
30 管计锁,梁胜利.网络信息分类体系与传统分类法的比较研究.四川图书馆学报,2001(1):71~74
31 柳晓春,左少凝.传统图书馆分类法的网络适用性研究.情报科学,2001,19(12):1270~1271,1322
32 黄晓倩.网络环境下分类法改进初探.图书馆建设,2000(2):40~42
33 包冬梅.检索语言应用于INTERNET信息资源组织之前景分析.图书馆杂志,2001(6):8~10
34 P.A. Cochrane. New Roles for Classification i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Network. Catalog & Classification Quarterly,,21 (2):1~2
35 T. Koch. The Role of Classification Schemes in Internet 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Discovery. http://www.ub. lu. se/desire/radar/reports/D3.2.3/class-v10. html [2002―07―27]
36 Nacy J. Williamson. Knowledge Structures and the Internet. In Knowledge Organization for Information Retrieval. Proceeding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Study Conference on the Classification Research. The Hague:FID,1997:23~27
37 Gerry McKiernan. Beyond Bookmarks:Schemes for Organizing the Web. http://www.public.iastate.edu/~CYBERSTACKS/CTW. htm[2002―07―27]
38 Hamid Saeed,Abdus Satter Chaudry. Potential of Bibliographic Tools to Organize Knowledge on the Internet:The Use of 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Organizing Web-based Inform
ation resources. Knowledge Organization,2001,28(1):17~26
39 马张华.文献分类法在网络资源组织中的应用.图书情报工作,1999(12):24~29
40 秦明,吴家玲.目录方法在因特网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图书情报知识,2000(1):48~49
41 俞君立,陈树年.文献分类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42 卜书庆.试论数字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国家图书馆学刊,2001(4):46~49
43 邓均华.数字图书馆与数字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4):76~77
44 杨涛.主题法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用.图书馆建设,2002(1):50~52
45 邱君瑞,耿亦兵.主题词表在网络检索系统中的高水平运用调查分析.图书馆杂志,2001(11):20~22
46 王亚军,张和芬.面向用户的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与服务.情报资料工作,2001(5):47~49
篇4: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研究进展
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研究进展
【内容提要】主要从用于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的搜索引擎、虚拟图书馆、文献分类法、主题法、窗口方式等方面全面总结与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理论与实践。【摘 要 题】信息资源建设
【关 键 词】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网络信息资源整序/研究进展
笔者通过普查大量国内外期刊论文及有关出版物、分析相关网站,进而总结与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理论与实践,以期有助于优化其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与揭示方法,促进该领域研究的蓬勃开展。本文着重总结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研究进展,有关其揭示方法将在另文总结。
1 用于组织网络信息的搜索引擎方式
(1)关于搜索引擎组织方式。
对于搜索引擎而言,网络信息组织采用主题树和数据库两种方式,也有称使用语词组织知识和使用分类法组织知识。所谓主题树组织方式,就是将信息资源按照某种事先确定的概念体系,分门别类地逐层加以组织,用户通过浏览的方式层层遍历,直到找到所需的信息线索,再通过信息线索联接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现有的`提供目录分类式(或称主题指南、列表浏览)查询功能的搜索引擎就采用这种方法组织信息。而数据库组织方式,就是将所有已获得的网络信息资源以固定的记录格式存储,用户通过关键词及其组配查询,就可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线索(即相关站点链接),并通过信息线索直接连接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
(2)关于搜索引擎的比较研究。
①搜索引擎的性能比较研究。早期研究大量集中在概要性介绍方面。殷雪松、徐斌分别介绍了12个大陆地区的中文搜索引擎网易、天网、华好网景、搜狐、四通方利、常青藤、北极星、悠游、搜索客、司南、我是野虎、若比邻等,港台地区茉莉之窗、哇塞、蕃薯藤等和5个国外的中文搜索引擎Yahoo雅虎中文、AltaVista(中文版)、Globepage(中文版)、华页指南、中文查寻。
王忠、周士波分别介绍了独立搜索引擎Altavista、Hotbot、Infoseek、Excite、Webcrawler、元搜索引擎Cyber411、Dogpile、Highway61、Inference Find、Mamma、Profusion、Savvy search、All4 one和网络英文搜索引擎Webcompass、Copernic98,并对6种主要搜索引擎的基本查寻、高级查寻、限定查寻、结果排序、结果输出等检索性能进行比较分析。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重点转入到了搜索引擎性能的比较上。孙丽等选取了北极星、常青藤、搜狐、中经网信息导航、网现引擎5个中文搜索引擎,从数据库类型、规模、库更新频率、抓取方式、日抓取页面数、抓取深度、<Meta>tag、显示方式、信息排序依据、信息描述质量、界面友好程度、用户欢迎程度等分析它们的优劣。徐建华等从数据库规模、信息采集方式、标引内容、检索功能、结果显示格式、结果排序规则、数据库更新频率等7个方面对Altavista、Excite、Go、Hotbot、Lycos、Yahoo这6个搜索引擎逐一进行分析。
张燕,惠佳颖就10个检索提问,从检索功能(布尔检索、邻近检索、截词检索等)、查准率、用户负担、输出方式对搜索引擎Google和Ask Jeeves进行详细比较,测试结果显示Google在查准率以及输出方式上明显优于Ask Jeeves,在检索功能及用户负担上两者各有特色。
②关于搜索引擎的质量评价指标。搜索引擎评价指标多种多样。1973年Lancaster和Fayen提出了6条关于信息检索系统效果评价指标:即覆盖范围、查全率、查准率、响应时间、用户负担及检索结果输出格式。这
[1] [2] [3] [4]
篇5:组织学习现状与展望
组织学习现状与展望
摘要:组织学习是当前管理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对大量文献的分析,本文对组织学习的基本概念,组织学习的`机理,组织学习的障碍,以及促进组织学习的方法和工具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述,对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和不足进行了评析,最后提出了我国今后在组织学习方面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Abstract: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s a hot topic both in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circles.Based on litera~ture sreviewing,some important aspects o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such as its basic concept,mechanism,obstacles,and methods and tools for promoting it,have been anal yzed and summarized in detail.At last,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es have been analyzed and some important topics for future studi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作者: 陈国权马萌 Author: MA Meng MA Meng MA Meng CHEN Guo-quan Ma Meng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4 期 刊: 中国管理科学 ISTICPKUCSSCI 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年,卷(期): , 8(1) 分类号: C936 关键词: 组织学习 组织变革 知识管理 Keywords: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机标分类号: N94 C93 机标关键词: 组织学习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hot topic 系统分析 热点问题 基本概念 学习方 学术界 企业界 障碍 文献 课题 机理 管理 工具 方法 基金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篇6:组织学习现状与展望
组织学习现状与展望
组织学习是当前管理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对大量文献的分析,本文对组织学习的`基本概念,组织学习的机理,组织学习的障碍,以及促进组织学习的方法和工具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述,对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和不足进行了评析,最后提出了我国今后在组织学习方面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 者:陈国权 马萌 MA Meng MA Meng MA Meng CHEN Guo-quan Ma Meng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4 刊 名:中国管理科学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年,卷(期):2000 8(1) 分类号:C936 关键词:组织学习 组织变革 知识管理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试论网络组织的现状】相关文章:
2.现状近义词
9.现状怎样造句
10.现状的近义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