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亚非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分析

亚非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分析

2022-10-08 08:51:1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mamami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亚非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分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亚非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亚非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分析

篇1:亚非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分析

亚非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分析

050210亚非语言文学

就业前景

小语种在就业形势上的相近源于在就业渠道上的类似,虽然在语言结构上有诸多的不同,但在就业渠道上有很强的共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1.政府公务员2.高校教师3.新闻传媒机构4.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5.各省市外办6.外贸公司7.旅游公司8.留学培训机构9.文化传播公司10.自由职业者

韩语

开办院校61所,讲韩语的.国家――韩国、朝鲜。 考研 教育网

韩语这两年在中国备受小小青年的追捧,把学韩语奉为时尚,不过大部分人都只是出于娱乐的目的来学韩语的,跟韩语专业的就业形势无关。

在华投资的韩企有像三星、LG这样的大公司,更多的则是一些小公司。韩企在华分布有很强的地域性,山东、东北、江浙、广东比较多,而且是多盘踞在一些二线三线城市,像大连、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莞,工资水平也就较低,月薪1000多人民币的也会有人做,小韩企在华设厂,也就是图的人力成本低。

在九个小语种中,韩语专业的含金量偏低,是最不注重学历而看重实际韩语水平的一个专业,很多企业只要去大专甚至高中以上学历就成。这是因为一来韩语相对容易掌握,二来本身中国很多朝鲜族的人天生就是中韩双语人才,再一个,现在在华的韩国留学生和职员众多,汉语好的也不少,而且有聚居的态势,对韩语翻译的依赖性很小。从某种程度上说,会韩语可以帮你锦上添花,但把它看作安身立命的本钱,恐不长久。

篇2:英语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分析

英语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分析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就业前景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生毕业主要从事高等、中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及涉外工作和从事商务翻译工作,是应用性的高级专业人才,就业质量相当不错,是一个高收入群体。据劳动人事部统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各专业中居于前10位。即使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保持90%以上,就业前景乐观。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大都能发挥他们的外语优势,受到学校、外事部门、公司企业等用人部门的重视和欢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也会加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英语专业仍会继续保持自己良好的就业前景。考研 教育网

职业规划

作为英语专业的`高级人才可以利用上学期间,考一些相关的资格证书来拓展自己实力,增强就业竞争优势,例如计算机等级证书、公共英语PETS证书、导游证书、剑桥商务管理职业资格、口译证书、翻译证书、通用秘书岗位资格证书等,在此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一下几种英语证书:

1.BEC剑桥商务英语证书:

*认可度:该证书由于其颁发机构的权威性,在英国、英联邦各国及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商业企业部门获得认可,作为确认证书持有者英语能力的首选证书,也是在所有举办该项考试的国家和地区求职的“通行证”。在一些国家,许多大学要求学生获得BEC证书才能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或参加学位课程学习。

2.托业(TOEIC)英语证书

*认可度:对广大在职者和求职者来说,托业等级证书将在就业时更具竞争力。TOEIC考试成绩对能否获得升迁和海外任职非常重要。

3.英语口语等级证书

*持证前景:据北京教育考试院社会考试办公室的负责人介绍,这项考试推出后,得到了社会各行业和广大市民的热烈响应,与其他英语考试相比:该项考试考的只是口语,着重考核考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它和重语法、重学科体系的传统考试区别很大。

4.翻译类证书

*翻译类职业资格证书有三类:(1)中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2)全国外语翻译证书(3)上海市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

5.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证书

*特点:该项考试是面向全社会,以全体公民为对象的非学历英语证书考试,是目前我国英语类的传统认证项目,在职称等很多方面,PETS都被公认,逐渐成了职称、求职等的“替代”性证书。

6.博思(BULATS)证书

*持证前景:博思考试将为我国的年轻一代提高职业外语水平、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目标提供有效的工具。

篇3:欧洲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分析

欧洲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分析

就业前景

小语种在就业形势上的相近源于在就业渠道上的类似,虽然在语言结构上有诸多的不同,但在就业渠道上有很强的共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1.政府公务员2.高校教师3.新闻传媒机构4.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5.各省市外办6.外贸公司7.旅游公司8.留学培训机构9.文化传播公司10.自由职业者

意大利语

开办院校12所,讲语的国家――主要是意大利。意大利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国家,很难用一种固定的思维去理解她。国家很个性,但意语学友的就业多半很规矩。曾经用网站广告换培训班的方式上过北外的一个意大利语班,老师很年轻,毕业没两年,跟我们聊起她们同学就业情况,基本上也是集中于文章开始提到那10大领域。考研 教育网

如果说不同的话,意语也有一点很个性的地方,包括CCTV体育频道在内的一些新闻媒体,都招意大利语的做体育编辑。

意大利语没有某一个能大量吸收毕业生的'领域,但因为开设的院校数量少,而且不是年年招生,又加之意大利留学政策不太稳定,不像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那样有大量的归国毕业生,因而意语就业的优点是竞争压力不大,缺点是渠道不宽。

葡萄牙语

开办院校6所,讲葡语的国家和地区7个左右。不知道教育部公布的就业率排行前10里面为什么没有葡语,或许因为每年毕业的学生太少,还不属于“规模专业”吧,如果要给加个塞的话,我会把它放到0的位置上,葡语当前的就业形势实在是超好。

葡语国家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有5个。在语言方面,葡语跟西语情同手足,在就业方面,葡语倒是跟法语亲如兄弟,像法语一样,非洲也是葡语目前就业的一个主要战场。提到葡语非洲,就必须提到一个国家――安哥拉。安哥拉对中国的贡献不只是奥运会上的篮球,他还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更夸张的是初小安居然取代小阿成为中国最大石油供应国,中安之间有多强的经济互补也就不言而喻了。中国同另外一个非洲葡语国家莫桑比克也保持着很好的经济关系,目前是他的第六大投资国。学葡语的去非洲,起薪会达到-2500美金,这样的工资水平,是其他小语种望尘莫及的。

不过非洲对很多人而言,都是只想远观,不愿近临,如果不想去的话也无妨,巴西,这个讲葡语的南美足球王国,同样是吸收葡语人才的重要阵地。巴西、中国、俄罗斯、印度目前被称为“金砖四国”,经济发展潜力最为巨大。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将来,目前的葡语毕业生数量,都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葡语的源产地葡萄牙提供不了多少就业机会,但需求也总还是有的,再者他好歹占着欧洲这么一块宝地,让葡语的在三大洲都有落脚点和根据地。

篇4:法语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分析

法语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分析

050203法语语言文学

开办院校71所,讲法语的国家和地区40多个。

就业前景

小语种在就业形势上的相近源于在就业渠道上的类似,虽然在语言结构上有诸多的不同,但在就业渠道上有很强的共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1.政府公务员2.高校教师3.新闻传媒机构4.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5.各省市外办6.外贸公司7.旅游公司8.留学培训机构9.文化传播公司10.自由职业者

法语是除英语之外,使用国家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语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各比赛场地,都是法英中三语播报的。不过在就业方面,场面很尴尬:学法语的去欧洲就业的极少,更多的是去了非洲。

现在的法语专业很像是非洲预科班,为非洲源源不断的输送翻译人才。讲法语的国家多半分布在非洲,国家虽然穷,可是自然资源丰富,而且大部分尚未开发。中非一直有着传统的友谊,我们称其他国家为朋友,称非洲国家为兄弟,这感情色彩显然很不一样,前两年还做东开了个中非合作论坛,兄弟们好好聚了一会。中国在非洲的火热和强势是西方国家不愿看到的,非洲问题,越来越成为中西之间的焦点问题,从达尔富尔石油到津巴布韦军火,西方国家即不满又不安,说中国是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义”。

不管外界怎么评说,客观的情况是,中国公司在承接着越来越多的非洲项目,法语专业毕业生一批接一批的来到非洲。

去非洲会有不错的'薪水待遇,起薪在1000-1500美金左右,这也是为什么法语会成为榜单上“月薪最高”的专业,不过很少有人仅仅是看在钱的份上去非洲的,尤其是女生,去非洲更像是在就业压力之下做出的一个无奈选择。现在法语专业的毕业生确实太多了,开设法语的院校,这5年间基本是翻了个番,法国留学的也在陆续归国,这都给法语专业的就业造成了冲击。

篇5:德语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分析

德语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分析

050204德语语言文学

开办院校60所,讲德语的国家和地区5个左右。

就业前景

小语种在就业形势上的相近源于在就业渠道上的类似,虽然在语言结构上有诸多的'不同,但在就业渠道上有很强的共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1.政府公务员2.高校教师3.新闻传媒机构4.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5.各省市外办6.外贸公司7.旅游公司8.留学培训机构9.文化传播公司10.自由职业者

德语就业排前10,薪水排小语种第2.德语的就业形势基本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不会让人太惊喜,也不会让人很失望,吸收人才的主要渠道就是上面提到的10大领域,在外企吸收人才方面,德企是除日企之外表现最好的,尤其是汽车行业。

近三年来,由于留学政策的调整,德国留学处于一个低谷,德语培训招生人数也是略有下降,感觉德语在中国不如以前那么受追捧了;不过,对德语专业的人来说,这也许是好事,少了一帮凑热闹的竞争者。

篇6:关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就业前景

中文系毕业生中从事创作的人并不多,尤其是近些年。编辑出版是传统重文毕业生的主要毕业出路,但是要知道那是受原来专业分配制度影响的,而且现今很多各高等院校中新闻传播类已经从中文类中剥离而独立,因而中文毕业生也早已不是毕业当记者占绝对主流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希望本科毕业后就直接选择新闻媒体工作,中文类专业其实有着和新闻传播类专业不同的优势:前者有过硬的笔头功夫,虽然这并不是专业培养的重点,但是你的行文水平会在这一环境的影响下不断提高。这里的行文并不全指那些大家心目中的文学美,也包括全文逻辑缜密、对各种信息突出的表达等等,这是因为中文的同学会接受很好的语言学理论教育和训练;新闻传播类的同学会有更强的传播学理论基础,但是对于本科就业而言,语言功底和传播学功底都是非常受用人单位重视的。

下面说目前中文系同学的就业方向,这一点只能用各个行业都有来形容,而且与其他社会科学类专业区别不是特别大:就职单位有国家机关、外企国企、高等院校、新闻媒体和文学艺术类创作单位。我想这应该是受两个因素影响,其一:现在北大的本科教育强调厚基础而非专业化,现今也不是专业分配的时代了,因而北大毕业生毕业找工作专业不对口已经占有很大比例;其二:中文专业本身内容很多,而社会各行业对这一类专业人才均有需求,且不会出现过冷或国热,因而中文系学生的毕业出路也一直是各个行业都有。

还可以从北大中文系的特点来看学生的就业,北大中文系和其他兄弟院校的中文系相比,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学科齐全,文学、语言学、古典文献学、计算语言学全部覆盖,而这是很多其他大学中文系不能具备的。其中语言学和古典文献学的部分本科课程在一些兄弟院校都是研究生阶段才开设得出,而计算语言学是新的学科生长点,这需要依靠北大计算机学科的支撑,也是一些兄弟院校暂时不能够完成的。这三个专业的同学的就业也给中文系学生毕业出路带来了一些新方向,例如语言学专业同学可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现在这一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增长很快;古典文献学通常是系里那些不甚关注直接就业,希望能够对国学有真正比较深刻了解的同学选择的,然而由于他们获得了这些学科中顶尖学者的指导,通常毕业前景都非常不错,例如日本的高等院校和文化机构,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就很大;计算语言学同学本科的课程主要是语言类课程+软件工程双学位,日后的毕业去向例如nec 富士通等。

以上三个专业,如果希望到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工作,大都需要长线培养,即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研究生深造。现在中文系的保研比例也是北大较高的院系之一。

当然还会有一些同学选择研究类工作,例如文学史研究、文学理论研究、语言学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成果其实也可以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例如语音学方面的老师和同学曾经和微软合作研究汉语语流音变,事实上就是参加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工作;再比如一些现当代文学的老师更侧重当代中国文化形态流变,例如张颐武老师,文学研究侧重当代时往往与经济、社会等各个学科交叉。这些社会文化现状研究都已经或正在成为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要参考,而对于本系的本科生而言,这类知识意味着宏观的视野和多学科的思考。

以上是关于中文系毕业出路的一些介绍。有很多同学是怀揣着单纯的热爱和梦想选择中文系的,也有一些同学不然,但无论如何,无论你是否在意,在选择这一专业前对它的大致出路有一个了解还是很必要的。中文其实给大家提供了很多机会,也希望同学们能在了解这些资源的前提下更好的选择,更好的充实自己。因为通常一个学生的出路,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他是否确实很好的整合并把握了学校和院系提供的知识和机会。

有机会,中文毕业生每年都有出国深造的,但是比例上自然不能够和理科院系相比较。如果你希望毕业后出国深造,就应该有意识的为之准备。这些,你可以入学后咨询系里高年级有相关计划的学长。系里对英文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如果你希望以后向比较文学、理论语言学、计算语言学方向发展,就应该有意识的加强英语学习。

[关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就业前景]

篇7: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就业前景

中文是不折不扣的传统专业。据统计,由于适用面广,该专业毕业生需求量在各专业中一直名列前茅,是“世袭的就业热门”。

主干学科:在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中国语言文学类包含了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中国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等7个“成员”。

就业情况: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有的专业还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等。

篇8:就业前景分析

经过上面具体数字的分析,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不言而喻,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现象存在的呢?除了经常提到的劳动力供求总量的影响和劳动者就业能力的影响外,还有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尤其是非熟练劳动力被动地向第三产业转移。这样,必然使不适应第三产业就业岗位的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其次,所有制结构调整使就业岗位从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企业,包括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转移。这样,由于就业观念等原因,有一些劳动力人口必然处于失业状态。

其次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从长远看,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将会促进就业增长,但是,当前中国正经受着科学技术进步所引起的“资本排斥劳动力”的过程。由于劳动力在传统产业部门与新兴产业部门之间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致使大量传统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

最后是制度性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就业制度:许多地方性政策法规使城乡劳动力市场处于半封闭状态,严重影响城乡劳动力转移;教育制度:由于城乡之间教育投入和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投入的非均衡性,使城乡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发展呈现出非均衡态势,最终使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呈现出非均衡性;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大量农民被排斥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这对就业有着潜在的影响。

篇9:就业前景分析

随着2013年就业季的到来,大学校园又见求职毕业生的排队长龙。

“今年来的大公司明显少了,外资公司也不多”,同济汽车学院的大四学生小李颇为失望,他没有看见通用、大众等跨国公司来设摊。同济电气专业的大四学生小毕是个女生,她告诉记者:“身边很多同学都预计了今年就业市场不太好,所以都选择考研了。”来自学校的信息表明,同济2013届各学历毕业生总数超过9000人,预计将有20%至25%毕业后选择考研或出国留学。

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徐迅承认,经历了2010年、2011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回暖,今年大学生就业确实较去年难,毕竟,欧债危机造成世界经济需求下降,国内经济增长降至8%以下,种种宏观不利因素对学生就业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徐迅介绍,今年前来参加招聘会的企业中,同学们最向往的跨国公司明显减少,大型央企、国企也不多。

毕业生不妄求高薪

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松江校区举行的综合招聘会上,求职的学生同样感受到就业市场的阵阵寒意。学生们纷纷感叹:“找个工作为啥这么难?”

近年来,大学生底薪呈明显上升趋势。在招聘会上,多数国企、民企承诺,给予本科生的月薪都能在3000元至3500元以上。而在工程大招聘会现场,几乎每个应聘单位都会问:“你对薪资待遇有什么要求?”对这么一个问题,应聘的学生却犯了难,有人不好意思说,有人甚至说1000元上下就行。工程大就业指导中心老师认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毕业生对今年的就业市场预期不高。

民营企业受到关注

以往奔着外企、国企去的毕业生,今年很多把目光聚焦到了民营私企。工程大一名学生说,“小公司顶多面试个两次就差不多了,大企业笔试、面试一轮接一轮,说不准哪轮就被刷下来了。”工程大另一名学生被招聘单位问到能否接受这样的工作:工作地点离家远、一周工作六天、实习阶段无额外津贴……可是,为了能尽快找到工作,原本心气甚高的毕业生们纷纷降低要求。

外地企业少人问津

尽管毕业生们已经认清了就业市场的形势,但他们扎堆一线城市的心态依然不变。

参加了同济大学招聘会的辽宁勘探队,半小时内,没有一名学生前去投简历。同济招聘会上房企不少,恰好与同济建筑类专业相对应,可如今房企发展的重点均在二、三线城市,也很难吸引名校毕业生。对此,就业专家提醒,改变求职观念,降低薪金、放弃外企仅是一个方面,改变就业地区观念可能更为重要。

2013年就业前景分析

【亚非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分析】相关文章:

1.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就业前景

2.幼师就业前景分析

3.护理就业前景分析

4.护理学就业前景分析

5.营养师就业前景分析

6.会计就业前景分析

7.金融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8.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9.生命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10.新闻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下载word文档
《亚非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