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2022-09-27 08:44:0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嘎嘎1嘎嘎”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工程造价论文,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工程造价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工程造价论文

篇1:工程造价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市场化改革和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市场竞争参与单位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扩大其经济收益,会特别注意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工程造价咨询正是在我国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企业为了节约建设成本和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的管理能力而发展起来的。工程建设单位通过对工程建设的工程造价咨询,可以使工程建设的过程实现动态化的管理,从而有效提高对工程建设各个环节中的工程造价管理,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成本投入。

【关键词】工程造价咨询控制影响

工程造价的控制一直是我国工程建设单位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减少工程建设成本投入,最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也是工程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工程造价咨询是在工程建设的市场化运营过程中,工程建设单位就工程建设的可行性、投资估算、招投标报价等各个阶段和环节的具体管理问题向有关工程建设服务机构进行的委托、咨询业务。针对当前社会发展对资源节约的要求和工程建设企业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追求,工程造价咨询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发展,对控制工程造价的影响作用也将越来越高。

1工程造价咨询对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分析

在我国以往的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的设计规划和建设要求都是由政府部门进行规划管理的,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形势下,政府部门的直接管理逐渐转向宏观调控和指导,具体的工程建设中的设计规划和施工工作基本是由投资单位和建设部门进行负责和管理。工程投资和建设单位为了有效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减少成本投入,就需要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咨询服务,这也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具体要求和体现。

2工程造价咨询在项目工程各阶段的控制影响

2.1工程项目的决策和设计阶段

(1)工程项目的决策。工程项目的决策和设计阶段是工程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以及工程造价的原始影响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和投资估算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工程项目的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要充分注意工程项目的原始资料的搜集和投资估算的编制。决策和设计阶段的原始资料是工程建设单位进行投资估算和招投标标底确定的重要参考依据,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对决策设计资料掌握的是否全面,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咨询工作的有效性。造价咨询单位要在现有的决策设计资料的基础上,对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对当前工程决策和设计中的'不合理因素和投资预算编制的不合理部分进行修正。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工程建设完成后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要及时提出规避建议。(2)工程项目的设计。在工程项目决策完成之后,工程项目的建设就进入到了具体的工程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对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以及工程样式、特点的整体规定,对工程的投资、工程进度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工程项目的设计要实行技术设计和经济计算相结合的方式,使工程造价咨询更加科学有效。在设计过程中,对具体的设计概算要提高重视。各个设计方案的造价和预算会有所不同,要综合工程建设的成本投入和社会经济效益,对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各个具体项目在进行设计规划时,其施工技术的实施和建筑材料的使用也会有所不同,对这些设计中的影响因素的造价进行提前计算和分析,对工程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进行提前的调查、分析,可以为后期的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施工参考。

2.2招投标阶段

(1)对工程清单和标底的编制。由于造价咨询单位是专业的造价咨询管理单位,在实际的编制过程中,会更加注重对造价影响因素的合理编制和细致划分。在实际编制工作进行中,有些工程项目的规模比较大,根据建设施工的特点和进度的不同,可以进行工程项目的分区编制,这样可以有效针对不同区域的工程特点,进行更加科学的造价控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市政工程较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要采取必要的保护和隔离措施,甚至需要对一些设施进行临时性的变动,这就需要进行相关费用的科学编制,避免在招投标过程中标价过高或者过低情况的产生,引起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影响项目的处理不当,给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造成影响。工程建设区域的不同和区域内情况的不同会对工程造价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进行清单与标底的编制时,要注意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的结合。比如在南方地区的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南方地区雨季时间较长,气候比较潮湿,就需要注意采用当地对该项工程项目的常用设计方式,对不符合工程施工地区情况的设计,造价咨询企业在进行清单和标底编制时,要及时提出修改建议。(2)招标文件的编制。造价咨询单位要参与到对招标文件的编写和发布的全过程,对招标文件的每个条款的具体内容进行仔细分析,对影响到工程造价和招标工作的部分要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对违反工程设计规划和国家相关质量、技术等标准的地方要及时提醒建设单位进行合理的修改。同时,招标文件也是工程施工单位进行合同签订和竣工验收的基础性文件对招标文件的编制,要从造价投入、法律风险和合同签订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确保文件编制的严密性和准确性。(3)合同签订的参与。施工合同作为拨付工程款、办理工程解释和处理索赔的直接证据,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费用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主要证据。在合同签订过程中,要对合同条款进行仔细的检查和分析,避免合同中的漏洞造成工程的质量问题和合同双方的纠纷。尤其是在进行招标的时候,更加应该明晰业主和施工单位双方各自的责任、权利和利益,避免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权责不明、利益不均的情况。对其中所谓的包干风险费,一定要把握它所谓费用的涵义。

2.3工程施工阶段

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咨询,要充分注意施工阶段的具体施工是否充分按照工程施工的建设要求和设计规划进行。对工程建设中的造价失控影响因素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并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在需要进行工程建设技术、形式和项目的变更时,要对变更的规模、数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对工程建设资金的使用,要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编制进行严格的使用规划的确定。对当前市场上的工程材料的价格变化信息要及时搜集整理,从而有效对工程建设材料的成本进行调整,确保工程建设的材料成本,符合工程建设的设计要求。

3结语

随着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工程造价咨询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作用也将越来越明显,对工程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提高也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工程造价咨询深入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可以有效保障工程造价控制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高学佩.工程造价咨询对控制工程造价的影响[J].科技创新与应用,(28):218.

[2]李幸敏.探讨工程造价咨询对控制工程造价的影响[J].价值工程,(14):120~121.

篇2:工程造价论文

有关工程造价论文

论建筑工程造价审核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摘要:这些年,建筑市场的日益饱和使得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激烈,企业为获得利益而维持运行必须加强建筑工程造价审核工作,保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本文就建筑工程造价审核面临的问题及强化措施进行了分析,为后期实现造价审核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审核;强化措施

建筑工程造价审核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建筑工程企业的投资和收益。因此,加强造价审核工作对建筑工程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加强造价审核工作是建筑工程企业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目前,建筑企业在进行造价审核工作中所面临着诸多的问题,给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本文对目前建筑工程造价审核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其对策。

1建筑工程造价审核的问题讨论

建筑工程造价审核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审核过程所涉及的内容也是比较丰富,工程量的计算、相关定额的确定、审核依据及相关的合同、计划等均应进行审核,其大致内容应包含以下几项工作。首先应对工程量、费用、单价等内容的准确性进行审核。其次应以施工图纸为基础对合同、相关协议等内容进行确认。还有应以相关政策法规和文件为基础对材料、设备和变更等进行核实。因此,其审核方法也有很多种,如重点审核,主要是对造价中所涉及到的重点内容和难点进行针对性审核,属于粗略审核的一种方式,可大大减少造价审核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筛选方法的应用应事先对造价审核工作内容进行归纳,形成图表并进行对比,如对比结果差异较大则需进一步深入审核。

2建筑工程造价审核面临问题分析

2.1建筑企业对工程造价审核缺乏认识

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由于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逐渐认识到了造价审核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加大了工程造价审核的力度;但目前仍存在部分建筑企业未认识到工程造价审核的问题,企业管理人员忽视造价审核的重要性,没在实际工作中配置造价审核工作人员,审核工作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同时部分企业审核制度不完善,追求短期利益,未将工程造价与成本和效益结合,使得造价审核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2.2企业未制定完善的工程造价审核制度

目前部分企业造价审核意识薄弱,没建立造价审核相关制度;甚至部分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关的'制度,但未能有效地进行落实,注重形式,而没有运用到工程建设中,没发挥造价审核的作用。如一些施工单位中标后未能对工程进行严格审核及计算,不采用技术优势降低成本,而采用变更、现场签证、高估工程量等方法提高利润,造成工程造价审核的障碍。

2.3工程预结算编制不完善

近年来,由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使得预结算编制中各类定额或补充定额选用不正确,高估冒算现象较普遍存在,部分施工单位采用多计工程量、高套单价的方式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另外,由于建筑工程造价构成项目多,计算程序复杂,容易造成核算错误,如材料价格的控制与预算相差较大必导致工程结算存在争议。

2.4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存在问题

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在项目工程与施工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合同内部具体条款关系各自企业自身的利益,应认真核实。但目前企业双方在合同签订时,没有重视到合同条款的重要性,对条款的合理、法律效力等没有进行检查与完善,使合同失去了本来的作用,使得施工与合同之间缺失了关联性。其次,未能有效重视合同相关文件的重要性,如工程变更、附属协议、会议备忘录等,未能对上述资料进行有效的收集,为后期工程项目结算不能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常引起工程价款纠纷的发生。

3工程造价审核问题的建议处理措施

3.1加强企业人员的造价审核内容培训

前面提到,我国部分企业未能有效认识到工程造价审核的重要性,未能使造价审核在实际工程造价管理及项目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自身项目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其对工程造价审核重要性的认识,从企业高层开始,加大对造价审核理念及重要性的灌输,使造价审核真正落实到项目管理中,为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提供保证。

3.2完善建筑企业造价审核制度建设

建筑相关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大企业造价审核制度的建设,促进企业对造价审核工作的重视及支持力度;同时应注重审核人员自身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制定完善的激励措施,促进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综合技能的提高,从而达到提高工程造价审核质量、推动咨询机构健康发展的目的,从人员素质、制度建设、管理理念及思想意识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建筑及其他相关企业对工程造价审核的重视程度。

3.3增强控制材料采购价及核算工程量

当前环境下,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必然对传统的施工方式及材料产生较大的冲击。同类材料随时间变化,价格差异较大,如单按地方指导价格计价进行计算,很难对工程造价做到控制。因此,应加强材料采购价格监督管理,实施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另外,项目施工应认真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及竣工图纸核实工程量,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并结合相关的变更签证,计算实际的工程量及定额单价,避免高报冒算现象的发生。

3.4熟悉合同及各类文件,保管相关记录

项目工程施工过程所形成的技术资料相对较多,造价审核过程应以该类技术资料作为重要参考,可见技术资料对造价审核及管理的重要性。在对项目工程进行工程造价审核时必须结合施工合同、招投标书、协议、会议纪要、地质勘察资料、设计变更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相关图样等严格核对,精密计算。上述几类文件中,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是主导文件,在确定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责任、权利、义务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双方工程结算的法律依据。因此,在进行工程造价审核时应全面研读和熟悉各种技术资料,依据设计施工图纸、预算额以及工程量的计算原则,对已算出的工程量进行审查,以确定其工程造价审核的重要性,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4结束语

这些年,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其带来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剧烈,加强项目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必备措施。工程造价审核在项目造价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筑企业应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审核的重视程度及审核力度,促进工程造价管理的控制,保证企业的核心利益。

参考文献:

[1]张洪利,朱志红.建设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风险成因及防范[J].中国管理信息化,,(13):18-19.

[2]陈文建.建设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及风险防范[J].四川建筑,(6).

篇3:工程造价学年论文

工程造价学年论文

1工程造价中的成本管理方式、方法

(1)明确项目工程造价和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工程造价管理是为了促使项目的顺利完成而进行计划、预测、监督与调整的一系列活动。成本控制在项目施工中对于项目的生产进行一定的指导、协调、监督以及控制的经济管理活动。成本控制也是项目在具体的管理上进行的操作以及具体体现,工程造价管理的数据来源都是从项目的具体实施中得到的,两者之间是相互统一的。

(2)项目实施中的工程造价目标成本管理.这也就是企业在施工时进行的定额以及非生产过程中的成本预期定价。为工程项目中各个环节进行设定目标成本都是为了促使工程造价进行成本管理。当前很多的企业都没有一个具体的施工定价,对于工程造价成本都仅仅是很模糊的概念,对于到底要控制到一个什么程度,心中没有明确的标准,只能是根据投标报价或者是工程预算来进行企业的成本控制及预算。因此,企业需要根据项目的报价或者是合同规定的目标成本,建立起相关的技术人员对于项目施工前期设计、机械设备、人力消耗以及原材料等因素进行定价处理,制定出可以减少成本的方法,使得项目工程预期的经济效益能够得以实现。

(3)控制工程项目中的各项成本.这就要先建立起成本控制管理系统,对于项目的各项指标进行明确,并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小组以及个人,明确相关责任,明确具体应该完成的指标任务、完成时间、负责人以及监督人等,在进行人员调动时要有节约成本的意识,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杜绝资源的浪费,鼓励对于可回收使用的资源或者工具进行循环使用,在实际施工时,要注意实际支出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别,并及时的进行修正工作,建立起目标成本完成考核机制,严格控制成本;还有就是要对于过程管理、设计方案、施工过程进行优化处理。在质量以及工期允许的情况下,选择成本较低的方案,并对于施工预算与投标价格进行一定的对比,及时的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措施,达到降低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目标。

2实现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方法

(1)设计阶段.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设计好坏直接会影响到项目的成本以及工期,企业首先要对项目的整体经济价值与应用价值之间进行比照,对于项目的需求、结构、总体布局以及主要的建筑材料进行合理的论证,以满足设计中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要求;其次,在设计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限额设计,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工艺,不可以随便的降低工程建设标准,也不能只为了追求安全而随意提高参数以及材料规范。有超额的情况发生,要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原因所在并改正以及完善,在合理的情况下尽量保证项目设计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最后,要把工程造价与设计方案结合起来,使得设计费用和设计招标能够同时进行,这既可以让设计人员及设计单位在外观上下功夫,也可以使得设计人员在减少工程造价上有所作为。

(2)招投标阶段.建筑项目在招投标时,可以成为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重点。第一,招标工作一定要秉持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对于施工单位以及物质供应商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以及实地考察;第二,招标文件中要有造价管理人员所提供的一些数据及资料,并且要造价人员对于各种可能会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预测,不断的推敲出招标文件中的费用条款,做到万无一失;第三,要按照工程量实际清单计价方法选择合理的中标方,不要只是一味的追求低价而给工程项目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低价指的是在保证工程质量以及按时完工之下的合理低价;第四,对于合同签订中的设计费用结算方式、违约处理等相关规定都需要进行明确。对于一些异常情况、违约行为以及可能会发生的事件等索赔条款都需要进行明确,从而尽量避免一些无理的索赔行为发生。此外,在合同签订中还要对于工程担保、工程保险等项目进行明确,保证项目风险能够适度的转移、合理的分散规避。

(3)施工阶段.施工阶段会有资金的直接流入,这样也就对于工程造价成本控制会有直接的影响。首先,要从技术方案上做好一定的论证工作,对于那些有效运用新材料、新技术的企业进行鼓励,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缩短项目建设工期;其次,在管理方法上,要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将责任落到实处,建立起健全的成本管理控制机制;再次,要降低工程变动以及工程索赔情况的发生,这就要管理人员事先做好把关工作,实时的进行监控,同时还要严格审核工程变动,汇总各种变动工作对于成本的影响;最后,对于项目工程中没有包括在合同中的工程项目与费用,要及时的进行现场签证登记,同时现场结算与签证都要经过双方同意,并且以书面记录的形式进行,从而保证不要给后面的工作带来麻烦。尤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施工单位一定严格按照合同规定以及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严禁未经允许擅自改动项目,以达到降低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的目的。对于那些没有按照合同规定擅自改动建筑项目的施工单位以及材料供应商,需要进行反索赔,从而对造价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

(4)完工阶段.完工阶段是项目中的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最后阶段。造价审核人在进行工程量审核时,一定要按照合同规定,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变动以及签证进行核对,要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合理的计算;对于工程预算以外的费用也要严格控制;对于没有按照施工图纸进行的施工项目以及违规建设项目签证等需要减少费用。造价审核人员还要对于审核进行比照,要特别注意把项目单价、分项工程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

3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成本控制管理是一项动态的工作,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与变动性,其中任何一种变动都会给成本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工程造价中的成本管理控制也需要是动态的,灵活可控的,采取的措施也应该是完善的。在工程造价中任何一个阶段都要进行成本控制,对于工程建设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尽量减少项目施工中成本的浪费,为企业得到最大的经济收益。

篇4: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造价是现在各大高校的一个专业,我们怎么样写这一方面的论文?看看下面的工程造价毕业论文吧!

工程造价论文

公路工程计量对预算成本控制的影响

摘要: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项目中,工程的计量贯穿于公路建设的全过程,是公路概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效的工程计量对于控制公路工程的成本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主要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阐述公路工程的成本问题,分析公路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公路工程计量工作对成本的控制。

关键词:公路工程 预算成本控制 工程计量

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有效的成本控制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工程施工前对其采取有效的预算管理以及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成本管理。

无论施工前的预算还是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均涉及工程计量范畴。

公路工程施工建设项目中,工程的计量贯穿于公路建设的全过程,是公路概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与公路工程的各个相关单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工程计量管理来实现公路工程的成本控制。

一、公路工程计量对成本控制的意义

(一)计量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依据

在正常的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的控制工程的成本,工程计量工作就成为工程施工中控制工程成本的重要内容,计量工作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加强管理。

结合以往工程实践经验表明,工程资金需求去向可以通过计量工作真实反映出来,以此来有效准确定取出工程资金的实际利用情况。

(二)工程成本控制可以通过工程计量体现出来

基于公路项目的庞大性,其涉及到材料购置的资金以及各项人工成本的支出,显然杂乱无章的工程预算是无法完成公路工程的资金计算,容易导致超出预算情况出现。

通过合理有效的工程计量下,方可对成本支出提出相应控制,这样更有明确成本控制方向,从而可以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公路工程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工程计量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工程计量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工程造价和工程施工前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一般来讲,在正常的工程施工中,这项程序往往没有特别重视工程计量工作,管理机构并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

因此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相关机构所进行的工程计量工作往往处于滞后的状态,很多是在工程开始之后才进行工程计量工作,并且是将其定位为工程施工的二线工作,并没有给与足够的管理和监督。

(二)对计量工作性质没有正确理解

在具体的公路工程施工中,往往对计量工作的性质认识不够准确,主要是业主和监理师一般认为这项工作应该由承包方负责,他们一般很少或者不参与工程计量工作。

而在工程完工后需要支付上,施工单位往往要求这项工作的工程款项应该由业主负责,因为他们认为这项工作是静态的,让业主负责支付更为合理,所以这样就容易产生纠纷。

(三)计量工作的支持下资源欠缺且实施力度不足

工程计量工作需要建立在各个方面支持的基础上,不能一方简单的就能完成,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计量工程中如果出现资料杂乱的问题,就可能出现重复计量、漏计等不合理的问题,这会引起计量审核工作时间拖长、缓慢的后果,从而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

三、发挥公路工程计量工程在成本控制中的效益

(一)认清计量工作的重要性

因为公路工程计量工作关系到业主、施工方等好多方的利益,同时它也是进行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控制的有效手段,因此各个相关单位应加强对工程计量工作的重视程度。

对于业主而言,应安排专业资深的人进行计量工作的开展,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应加强工程计量工作,应该在明确相关责任的基础上,为监理提供有力的条件,同时在施工的具体工作中要充分配合业主的.工作。

对监理工程师而言,应合理的协调各方之间的利益,通过有效的计量工作以确保各方利益的实现。

对于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监理应严格进行把控,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合同的要求开展工作,促使其切实履行相关义务。

(二)认真落实工程计量的基本工作

在公路工程中,各个相关单位应切实认识到工程计量工作对各方利益实现的重要作用,并且还要认清工程计量的基本性质,积极落实工程计量的基本工作。

一方面,在工程计量工作开展之前,应认真收集相关的支持性基本资料,比如说工程量清单、设计图纸、合同文件、工程变更令等。

这些均是进行工程计量工作的依据。

此外,在进行工程计量工作时赢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能够计量的工作应确保计量到位,不能计量的工作不得计量,能及时计量的工作及时完成,这样方可有效的确保工程计量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

(三)深化工程计量工作

无论是计量工作还是支付工作,都要在双方签订合同的基础上进行,因此要对合同的内容进行充分的认识,要从合同文件、技术规范、设计图纸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

在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初期,业主应组织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图进行审核,其中主要审核的内容为工程图纸的数量、工程量清单和图纸工程量之间的差值等,准确完善的清单图纸数量对照结果进行批复。

应根据公路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定对公路工程的计量工作进行管理和规范,确保公路工程计量工作有理有据的进行。

在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所产生的工程变更具有强制性特点,不能把业主和施工单位叫到一起进行协商,所以工程变更令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

有效落实公路工程计量工作,能有效的对工程的成本进行控制,从而充分发挥成本扣工资的效益。

四、结束语

针对公路工程成本投资庞大,因此对其采取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控制工程计量是成本控制的重要途径之一。

文章通过结合笔者工程实践经验,分析当前工程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策略措施。

从工程实施效果来看,有效的工程计量工程方可有效的确保成本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何丽涛.公路工程计量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04

[2]贺超楠.公路施工建设中的合同管理与工程计量 [J].黑龙江交通科技,;08

篇5:公路工程造价论文

摘要:公路工程造价的管理是公路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公路建设项目顺利完成的有效保障。控制成本是企业经济的主要来源,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才能使企业效益最大化。通过对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的管理进行分析,包括PPP模式的目标和运作思路、我国公路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方法探讨如何在PPP模式下进行公路工程造价的管理。

关键词:PPP模式;公路工程;造价管理

引言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就是公私合营模式,它的意思是政府或者公共部门与企业或者个体形成合作关系,以签合同的方式,明确各自拥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共同承担起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以及正常的运营[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城市发展迅速,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工程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由于我国公路工程造价的管理相较于许多发达国家起步晚,存在不小的差距,一直将公路工程的造价管理认为是公路工程造价控制。因此,在激烈竞争的当下社会,我国的工程行业想要快速长久的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PPP模式的运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要对其做出整改,逐渐提高我国公路工程造价的管理能力。

1PPP模式

1.1PPP模式的目标

PPP模式有两种目标,一个是低层次目标,就是整个项目的短期目标,另一个是高层次目标,就是指与私人企业长期合作建设基础设施的目标[2],其项目机构目标层次见表1。

1.2PPP模式的运作思路

PPP模式实际上就是一个项目融资的完整概念,但PPP模式并没有把项目融资彻底改变,只是提出了一个项目整个过程中组织机构的新模型,使得参与项目的各方达到比单独新都更加有利的结果[3]。PPP模式使政府部门具有的社会责任、远景规划、协调能力强的优势,与私人企业的创业精神、民间资金、管理效率的优势结合到一起[4],政府部门可以和私营企业相互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降低项目建设的费用,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促进投资主体向多元化的转变,并且可以使参与项目建设的各方形成战略联盟,合理的分配风险的承担。其运作思路如图1所示。

篇6:公路工程造价论文

2.1不重视PPP项目示范工作的实施

为保证PPP模式能够在公路工程中顺利运用,PPP项目的示范工作是关键,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比其它的工程项目规模要大,施工更加复杂,但在实际的情况中,工程造价工作不具备技术强的专业技术骨干人员,导致PPP模式的各项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在政府部门审批方面比较重视,施工之前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政府部门的审批才会开始施工,这就大大降低了施工的效率。与传统模式不同的是PPP模式比较注重成本和实际收益,我国对PPP模式的应用开始时间比较晚,需要在示范工作中解决一些PPP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但我国对PPP项目的示范工作并不是非常重视,导致PPP模式在公路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中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2.2财政监管部门对应该履行的义务不认真

在建设公路工程时,首先必须要具备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这样才可以对整个公路工程进行造价管理。在进行造价管理时,要符合公路建设当地的技术水平和经济状况,提高造价管理的准确性。而且施工企业的财政部门要对工程的造价进行分析,确保公路工程的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其拥有的优势,带来实际的好处。但是PPP模式下,大多数的只重视施工的进度,省略了财政部门分析工程造价这一环节。财政监管部门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对施工方案的质量和创新没有进行监督和做出评价,也没有在施工前对施工环境进行查看,更没有考虑施工材料的运输方式施工的费用,导致PPP模式不能顺利进行。

2.3对PPP示范项目的实施信息不及时上报

PPP模式要求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要将公路工程项目的一些资料,包括施工方案、造价评估等各种相关信息[5],上报到省级管理部门,以便对这些资料信息通过PPP综合信息进行补充完善,但是实际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及时上报这些资料信息,使得这些资料信息并没有得到补充和完善,给后续施工的开展造成很多的问题和麻烦。例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使工程造价没有得到管理,造成工程造价不符合原有的标准。另外,省级部门缺少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检查与管理,造成许多信息无法收集的困境。

2.4公路工程运营和结算阶段存在问题

我国在公路工程的运行的养护工作上目前还没有制定统一的造价管理制度,这使得PPP模式在公路工程造价中起的作用不是很明显。还有在公路工程的结算工作中,受投资者的影响,会出现成本多算的现象。如果政府对结算工作存在疑问,这就导致政府和投资者以及施工单位之间产生矛盾,导致公路工程的造价长时间不能确定。

3整改方法

3.1转变传统思路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参与造价管理的任何一个部门都需要改变自己的传统思路,以新的思维方式来适应PPP模式。在PPP模式的背景下,政府除了高级管理者的身份,还有合作者的身份[6],例如:国家体育馆“鸟巢”的项目就采用了PPP模式,由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代表政府出资58%,中信联合体出资42%,政府和投资方共同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既互利共赢也可以相互监督。PPP模式下政府与任何参与者都是平等的关系,都要按照PPP模式合同中的规定明确自己拥有的权利,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

3.2加强技术支持工作

公路工程建设工作中,如果工程已将立项,那就一定要做好公路工程设计的工作,作为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必须处理好工程施工技术和经济成本之间的关系,例如:S省建设的节能减排项目和J省的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都采用了PPP模式。实行PPP模式,那要求就应该更加明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在准备阶段就完成初步的设计工作。财政部门要建立一个以PPP模式为内容的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一支专业的技术人员队伍为PPP模式下的项目以最高的效率制定出一个合理的管理方案,为项目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出最专业的指导[7],另外,省级财政部门要对综合信息平台做好全面的监督工作,保证相关工作能顺利进行。

3.3对施工实行动态控制

在公路工程开始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并且要对施工用到的所有材料进行合理的布置,例如:水泥、柏油以及施工设备等。施工单位要对整个公路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的充分考虑,加以管理。公路建设部门也要对施工过程加强监督。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计算各种融资条件下社会融资成本,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过程动态管理[8]。例如:北京某地铁线建设时,运用了PPP模式,加强对地铁融资的指导工作,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方法,从而加快了前期的准备工作,使得地铁线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4结语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科学、系统的工作,是公路工程的建设的重要工作[9]。我国还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做好公路工程工作更为重要。因此,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还需要相关人员不断发现PPP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完善,最终促进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祁箫文.浅论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中国科技投资,(26):97.

[2]何柏科.试论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大科技,2016(27):180-181.

[3]孙莉萍.PPP模式下高速公路项目全面造价管理研究[J].卷宗,2016,6(8):430-432.

[4]黄劲.公路工程造价资质资格管理体系建设[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5):290.

[5]刘伟伟.简析影响公路工程造价预算的因素及其控制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1):945.

[6]沈玉妹.如何提高编制公路工程造价的准确性[J].交通世界(中旬刊),2016(9):106-107.

[7]姜启平.公路工程造价中材料费的确定[J].北方交通,2016(10):69-71.

[8]李庚阳.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青海交通科技,2015(4):15-16.

[9]陈兆.探讨公路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及估算[J].建筑建材装饰,2015(2):47,49.

[10]钟渡秋.公路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6):99.

篇7:工程造价电力工程论文

工程造价电力工程论文

一、电力工程造价应抓好工程投资控制

1、在电力工程设计阶段贯彻造价思想

对于电力工程而言,设计阶段是决定工程整体投资额度的重要阶段,只有在设计阶段贯彻造价思想,并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才能提高电力工程建设有效性。

2、在设计阶段正确把握造价原则

为了提高设计阶段的造价准确性,满足工程造价需要,在设计阶段应正确把握造价原则,应把握准确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和公开性原则,保证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3、通过严格控制投资预算,提高造价准确性

由于设计阶段的设计方案决定了电力工程的整体投资,因此,只有通过严格控制投资预算,才能提高造价的准确性,并满足电力工程建设需要,提高电力工程建设有效性。

二、电力工程造价应与限额设计结合在一起

电力工程设计阶段是控制电力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承担工程设计的单位和人员对控制工程造价起着主导作用,因而,推行限额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开始前,设计单位应明确建立项目“控制造价责任制”,把控制工程造价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之一,推行限额设计。结合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实际,推行限额设计是提高造价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对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设计阶段明确限额设计理念,推行限额设计

考虑到电力工程建设实际,以及设计阶段的重要性,在设计阶段推行限额设计,是降低工程投资和提高造价准确性的重要手段。为此,明确限额设计理念,有效推进限额设计,是提高造价准确性的关键。

2、通过采用限额设计,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所谓限额设计,并不是无限制的降低工程投资,而是在满足工程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合理控制工程投资,达到降低工程预算的目的。因此,李婧北京送变电公司102401正确利用限额投资手段,是提高工程造价准确的重要手段。

3、优化工程设计流程,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减少设计更改

为了保证限额设计取得实效,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通过推行限额设计,优化工程设计流程,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提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减少设计更改次数,降低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三、电力工程造价应控制工程变更数量

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变更时有发生,因此,在承包合同条款中要对工程变更作出明确的规定,以制约承包、发包方对工程变更所涉及费用的责任以及工程变更的办理程序。工程变更一般包括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更、工程量变更、合同条款修改补充以及其它的变化,修改所引起的变更。从当前电力工程建设实际来看,工程变更对造价的影响不可小觑,只有实现对工程变更数量的'有效控制,才能达到提高工程造价准确性的目的。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电力工程施工阶段应严格按照图纸施工

为了保证电力工程投资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提高造价的准确性,就要严肃施工制度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减少施工的随意性,使整个施工过程能够在可控的范围内,保证电力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在规定范围之内,减少对总体造价的影响。

2、电力工程施工阶段应对工程变更进行核定

虽然电力工程施工阶段多数情况下都会按照图纸施工,但是考虑到工程实际和具体的施工要求,工程变更不可避免。为了保证电力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的准确性,就要对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进行认真核定,确保工程变更是必要的。

3、电力工程施工阶段应严格控制工程变更数量

考虑到工程变更对电力工程造价的影响,严格控制工程变更数量,是降低工程变更对造价产生不利影响的重要因素。为此,在电力工程施工阶段应严格控制工程变更数量,满足工程造价需要。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鉴于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要想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就要从抓好工程投资控制、将工程造价与限额设计结合在一起以及有效控制工程变更数量等方面入手,确保电力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得到持续提高,满足电力工程建设需要。

篇8: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论文

1.1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

建设项目在施工前,正确的投资决策不但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还可提高工程进度,为此,在施工前期务必要做好造价管理控制工作。项目决策的准确性,对日后的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具有极大的影响,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工作,主要是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建设规模的大小,决定建设规模时,结合实际情况,避免规模过大或者是过小。若是规模过小,项目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运用,出现资源浪费现象,而若是规模过大,则可能会引起销售不畅现象。其次,在技术设计方案上,务必要对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技术方案在建设项目中具有指导的作用,研究技术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符合经济、安全、适用的要求,结合投资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技术方案[3]。再者,选择适合的建设地点,进行建设地点选择时,要考虑到建设地点与材料供应地点之间距离,并选择在工业项目适当聚集的地点。当完成决策工作之后,接下来就是项目的设计阶段,设计阶段对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选择工艺技术方案,查看技术方案是否节省造价,是否采用新的工艺技术进行施工,该阶段在工程造价上,主要是对进行资金的合理控制,确保在日后的施工中,工程造价得到良好的控制。

1.2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

在施工阶段进行造价管理控制,由于施工阶段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造价控制管理的难度有明显的`增大,建设工程施工周期比较长,施工中常常由于各种原因,会影响到材料的价格,材料价格变化,工程造价必然会随之改变。在施工阶段,进行造价控制,要从多方面做好管理工作。在施工阶段工程监理人员要与造价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相互协调,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探讨,将其优化至最佳状态,选择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案,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工程造价,把造价、工程质量以及施工速度,这三者之间的距离处理得当。在施工过程中,常常由于不可抗力的因素,对工程量造成影响,面对此类详细,工程造价人员首先要对施工现场情况做调查,收集工程材料,结合工程现状,对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做计算,找出控制造价的有效对策[4]。另外,工程造价工作人员在施工阶段,还要做好监控工作,项目施工阶段,常常出现索赔现象,工程造价人员对索赔要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在索赔事件发生前,做好事前控制工作。索赔常常是提高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之一,工程造价人员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收集索赔相关资料,对索赔费用进行良好的控制,避免结算时由于索赔费用缺乏依据造成索赔费用增加。在施工阶段,还需要做好的一项工作是材料管理工作,施工阶段消耗的材料数量巨大,合理的材料管理,从材料上控制造价,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避免由于材料管理不当,出现材料浪费,或者是材料使用不合理现象,这一系列的现象,都会增加工程造价。

1.3做好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工作

在工程竣工之后,依然需要进行造价控制,因为在竣工阶段需要完成结算,因此,该阶段是造价控制的最后一个阶段。我国大部分工程在洽商上存在很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只是进行洽商,并没有进行施工,或是在没有洽商的前提之下,未进行施工核减,而有些洽商施工相关事宜时,工程量过大,远远超出实际工程量的范围,进行工程的结算时,要求结算人员务必要认真工作,对工程量一一进行分析,正确核减工程量,降低出错率,必要时,去现场进行核对,根据世家的工程情况以及结算制度,进行结算,保证结算的准确[5]。竣工阶段对工程进行验收,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除了对工程的相关事宜进行洽谈之外,还要进行合同的管理,竣工之后,根据施工合同,严格履行合同中的每一项条款,例如,建设项目工程中,所发生的设计变更、投标价格等,都要进行一一的审核,审核达标之后,预防由于审核问题造成造价增加。竣工阶段,若是发现工程量内容不够健全,或者是工程内存不足变更现象,面对这一问题时,解决的方法是施工单位对其做严格的审核,决定是否将其纳入到决算当中。

2结束语

建筑工作在工程造价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原因是建筑工程相关负责人员对工程造价不重视,没有认识到造价控制的重要性,更没有具体的造价控制措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控制需要从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篇9:工程造价专业论文

竣工结算的工程造价是工程项目的实际价格,体现了工程造价系统控制的效果。在工程竣工结算时,应该注意结算阶段的审查工作。

一、核对合同条款

在审查时,首先要审查竣工工程其建设内容是否均符合合同要求,竣工验收是否合格。仔细核对施工方是否按合同完成了工程的所有建设任务,如有未完成的任务或为参与的任务,在审查时应予以扣除未完成任务的工程款。要注意施工方提供的合同是否存在欺诈行为,如存在此问题,应协商解决,若达不成一致意见,由造价咨询单位审核解决。对于公开招投标的工程,尚应把工程合同条款与招标文件相应之条文进行比对,对工程合同中的合同条款与原投标文件对应之条款冲突或工程合同条款违反招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可认定该合同条款无效,执行原招标文件相应条款。如在酒厂迁建工程中,原招标文件确定该工程为固定总价合同,但在签订工程合同时,签订为“工程量按实结算”合同,由于该合同预算存在漏算项目,且施工单位未在规定时间提出,报请业主及相关部门确认,结算时,存在工程造价增加,经审核,该合同条款与原招标文件相应之条款冲突,应以招标文件为准,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结算时,只对合同外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增加做相应调整,对漏算项目予以剔除;另外还要注意一些合同中的小条款,小条款也会对工程造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审查变更及签证

变更包含设计变更和工程变更。审查变更要审查手续是否完整,是否真实、合理,同时应对其他相关资料如施工日记、地质勘察报告、验槽记录、桩基检验报告、现场照片等进行收集整理。每一项设计变更都必须由设计方、业主方、监理方、施工方共同签证确认。工程变更必须要业主方、监理方、施工方共同签证确认。对于施工方串通设计方作出的变更,若原本无需变更,欺骗业主代表变更能节省投资,未作详细了解就在设计变更上签了字的,应开会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达到一致意见的,业主可以向设计方提出赔偿损失。对于没有通过变更手续的工程不计入结算,对于施工方造成的质量原因而引起的设计变更,应依据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的约定进行办理。如在湖头公租房一期工程中,原设计基础为冲孔灌注桩,独立桩承台,后设计更改为满堂桩承台,施工单位结算时将该变更部分纳入结算造价中;在审核结算资料的桩基验收记录时,发现由于该工程桩基检验时静载及取芯不合格,造成桩基承载力不足,应将独立桩承台改为满堂桩承台,以满足结构受力要求。经查阅原招标文件,该变更系由于施工单位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的设计变更,所产生的费用应由施工单位承担,故该部分造价应予以剔除。工程签证是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合同外的事,承发包双方做的签认证明,是反映实际施工情况和形成工程造价的重要资料。但是施工单位在办理施工签证时,常会出现签字不及时,或表意不明情况,使得编制困难。在审查过程中应审查双方签字和意见,并确认其真实性。

三、审核工程量

工程量的核定是工程竣工结算审查的关键。由于工程量量大、计算繁琐、图纸显示抽象等问题,容易造成高估冒算情况。因此,重点审核投资比例大的分项工程,如高级装饰项目,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构件等;审核一些容易出漏洞的分项工程项目,如内外墙体计算实砌体积,要扣除墙体连接的柱、梁和门窗的体积,防止少扣或不扣;审核易复算的项目,如钢筋混凝土构件交接处易重复计算,应予以剔除。还有对于已经计入定额的仪表器具等,不应再计入安装工程量。应熟悉相关定额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定额子目所含的工作内容,如定额规定:“台阶装饰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台阶(包括最上层踏步边沿加300mm)水平投影面积计算”,该定额子目已含台阶踢面所有工作内容,不应将踢面也展开计算;还有所有金属构件工程的制作均含除锈、刷防锈漆一遍,计算时,应依据设计要求进行计算,套用定额子目,不得重复计算。

四、审核材料用量及差价

材料的用量及差价对与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若工程材料单价低,人为的多报材料用量,就会使得工程造价增加。工程项目的材料用量都很大,就算报价比实际价格的差价只高出一点,工程造价也会增加很多。因此,在审查过程中应严格审查材料用量及差价。材料用量审核的重心应放在耗量大、价格高的的材料方面,如钢材、水泥等。审核其消耗数量是否准确,列入直接费的材料是否符合预算价格,材料替换变更是否有签证,材料的实际价格、数量、使用时间、差价是否计算准确,特别是在材料价格起伏较大期间,更应注意各施工期间的材料使用数量,合理计算材料差价。如许多工程的招标文件规定:施工期间主材(钢筋、水泥)价格涨跌在5%以内由施工单位承担,超过5%时,超过部分按当月使用材料数量调整,部分施工单位可能会在材料价格较高时多报,价格较低时少报,故应结合施工日记、隐蔽验收记录、材料进场记录进行确认各月份的实际使用数量,合理计算材料差价。还要注意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新材料和新工艺,防止虚报价格和材料用量。

五、审查隐蔽验收记录

竣工验收的主要内容是看施工是否符合设计及质量要求,如果工程项目施工达标,工程造价也就达到设计要求的造价。工程项目中存在很多隐蔽工程,这些部位在计算工程造价时极其容易忽略,造成实际造价与预算造价之间有很大差异。因此,在工程竣工结算前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目前,很多工程项目在工程竣工结算前没有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到了竣工结算时,施工企业找相关人员进行补录,列入结算,有的根本没有计算隐蔽工程[3]。这种行为会造成产生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还可能在其中浑水摸鱼,趁机胡乱增加工程费用,使得工程造价提高。在审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时,要严格审查其验收记录手续是不是齐全,是不是真实,是不是合法,杜绝虚假签证。如在烟草公司综合楼工程中,签证内容为:在基坑土方开挖1XA轴(ZJ—1,基础尺寸2、0米X2、0米)时,发现该基坑存在孤石,尺寸为1、8米X1、8米X1、0米,采用风镐破碎,增加相应费用。经查阅基础地质勘察报告,该基坑为地勘钻孔点,柱状图并未体现土层存在岩石,且施工单位也没拍照片存底,于是,断定该签证为虚假签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要经过监理工程师确认,建设单位表明验收记录日期并加盖公章,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事后补办记录或记录造假等情况发生,有效减少竣工验收时发生纠纷,更好的控制工程造价。

六、审查取费

取费在工程造价中所占比例较大,在审查前制定一套取费标准,准确套用各项费率,对控制造价显得尤为重要。取费标准可以根据工程类别、企业资质、合同要求和项目建设时的计价定额及相关规定来制定。在审查时,审查各项费率、换算系数、价格指数是否正确和价格差的调整计算是否符合取费标准。审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取费标准是否满足地区的分类和工程的分类;

(2)各项费用计取基数是否合乎标准;

(3)预算定额与取费定额是否配套。

(4)费用是否有漏计或多计的情况;

(5)人工费单价是否有随意调整现象;

(6)是否有随意扩大取费基数或费率的情况。

(7)是否存在不按企业的资质高套取费的情况。如投标预算的劳动保险费一般均按甲类计取,工程中标后应按中标单位所持劳动保险费核定卡的类别进行调整合同价;对主材材料价格超过规定幅度进行调整的价差部分,仅计取税金,不得计取其他费用。

七、审查定额套用

定额的套用应套用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工程造价定额,审查过程中注意有无错套定额现象。直接套用定额的审查所套用的定额是否与工程规定的定额标准一致,分项工程预算定额是否与设计文件一致。如同是给水管道,应按所处位置套用不同定额,以入口水表井为界,水表井以内套用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水表井外套用市政工程定额。着重审查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价格,还要注意审查套用定额过程中有就高不就低的情况,更要注意是否存在多套定额现象。换算套用定额的审查应注意审查是否按规定进行换算,是否根据定额综合解释来换算系数。要严格审查材料单价变更的情况,业主代表提出的价格为暂定价的,要与标书对照,或了解市场价格,对于取市场价格的情况,要加上运杂费,与施工方协商后作为结算单价。

八、审查附属工程

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核过程中要注意分清楚主要工程和附属工程。对于有些附属工程是不应该计入施工费用中的,如已列入建筑安装工程主体的水电供暖等附属工程。对于此类附属工程,应非常重视,防止弄混导致重复计算而增加工程造价的现象。

九、防止各种计算误差

工程项目工程量很大,在庞大的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工作面前,难免会顾及周全,出现一些差错。而且如今工程中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情况较多,导致其中一些需要补充的内容大大增加,出错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所以在竣工结算时,不管工程项目是大还是小都应该严格审核,对每一项都认真审查核算,严谨细致尽量做到“零差错”,避免各种计算误差累积,导致最终结算的工程造价与实际造价相差很大。

十、结语

工程竣工结算审核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审查工作。通过核对合同条款,审查是否按合同完成建设任务;审查变更及签证,审查其手续是否完整、是否真实;要精确核定其工程量,避免高估冒算情况;审查材料用量及差价,防止虚报价格和材料用量;还要审查取费、定额的套用、审查隐蔽验收记录以及附属工程,尽量防止核算过程中出现计算误差,严格审查核算,严谨细致尽量做到“零差错”,保证工程造价计算的准确性。工程竣工结算关系到业主方和施工方的直接经济利益,在审核过程中要协调处理好各方的关系,减少审核过程中产生纠纷,使竣工结算工作顺利进行,保证工程造价审核质量。

篇10: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

1、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

当在论文中叙述研究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和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和到已有的成果。如果在涉和到前人成果的地方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论文涉和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和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

2、参考文献着录的目的和作用

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着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着录的目的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着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科学技术以和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和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着录参考文献即能表明言之有据,并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文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2)着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和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它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3)着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着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4)着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论文中需要表述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在相应之处注明见何文献即可。这不仅精练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避免了一般性表述和资料堆积,使论文容易达到篇幅短、内容精的要求。?

5) 着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3、参考文献的着录原则

1)只着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着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着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

2)只着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3) 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4)采用规范化的着录格式。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着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

5) 参考文献的着录方法。根据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其中,顺序编码制为我国科技期刊所普遍采用,所以这里作重点绍。

4、顺序编码制

顺序编码制是指作者在论文中所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连续编码,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进行标注,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出现的文献序号顺序依次排列。?

4.1 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着录项目

1)主要责任者。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包括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请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等。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责任者超过3人时,只着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字(英文用 et al )。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着、编、合编等责任说明文字。外文主要责任者用原著,姓名前后应遵重各国的习惯。作者不明时,此顶可省略。?

2) 文献名和版本(初版省略)。文献名包括书名、论文题名、专利题名、析出题名等。文献名不加书名号《 》。?

3) 文献类型和载体类型标识。根据GB 346983规定,以英文大写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专着【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

对于专着、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它未说明的文章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和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下列字母作为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和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建议采用以下标识:磁带(magnetic)【MT】' 磁盘(disk)【DK】' 光盘【CD】' 联机网络(online)【OL】。

4)出版事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卷期号等)。出版地指出版者的城市名,对于同名异地或不为人们所熟悉的城市,可在其名前附加省名、州名、国名等。对于出版者中包含了地名,出版地不能省略,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不能写成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者为出版社名,可按来源的形式着录,也可以按公认为的简化形式缩写形式着录。如IRRI(原标识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出版年采用公元纪年,并用阿拉伯数字着录。如遇其它纪年形式时,可将原有的纪年置于内,如1705(康熙四十四年)。对于报纸和专利文献,要着录出版日期,其形式为YYYY-MM-DD.对于期刊的出版年份、卷号(期号)着录有以下3种形式:1980'92(2):年,卷(期); 1985(4):年(期); 1987.5:年,卷

5)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可获得地址。

6)参考文献起止页码。参考文献的最末一项一般为页码,指引文所在的位置编码。应着录引文所在的起始页码或起止页码,如为起止页,则在2个数字之间用-号(原来用~号)连接。如:10-12.若论文中多次引用同一文献上的多处内容,则应依次着录相应的引文所在。

篇11:优秀工程造价论文

优秀工程造价论文

摘要:园林绿化作为改造大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加强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全过程控制势在必行。在工程建设全阶段(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建设项目承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竣工阶段),加强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全过程控制。

关键词:园林绿化;决策;设计;招标;施工;竣工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园林绿化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充满绿意,亲近自然,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拥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园林绿化作为改造大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加强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全过程控制势在必行。下面以我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在工程建设全阶段(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建设项目承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竣工阶段),加强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全过程控制。

1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投资决策阶段

投资决策作为园林绿化工程的最初阶段,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容易被人们忽视。实际上做好该阶段的造价控制也很重要,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好造价。

1.1做好园林绿化工程中投资决策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工程所在地作好地质勘察,了解地型、地貌,为下一步采取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做准备。其次,查找类似的园林绿化工程,为投资估算提供相关的依据。再次,了解工程所在地相关的材料价格,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1.2根据所收集的资料,编制园林绿化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编制整理,可以用表格或图表形式。如:小区绿化工程要收集整理相关的地质情况,根据当地天气选择相关树种等,在预算范围内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多个方案以供选择。

1.3控制好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的关键是方案优化

前期工程造价80%的控制是取决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方案优化,因此,控制好前期工程费用的关键就是方案优化。要做好一个园林绿化工程的优化方案,首先要详细的了解工程所在地的位置和情况,以及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网等,这样才能合理的选择绿化施工方案。其次,要确定绿化工程所在地的绿化施工标准水平,包括施工队的人员配备、施工机械设备、绿化施工工艺流程等。再次,园林绿化工程的材料选择、施工工艺流程与机械的配套。另外选择合适的绿化工程建设时机。

1.4要建立科学的绿化工程决策系统,并合理确定投资估算

可以通过收集信息资料,根据园林绿化项目特点,组建决策小组,形成一个绿化工程决策系统,根据本企业自身的施工水平,进行方案决策。然后经过多方评比,确定合理的投资估算。

1.5重视园林绿化项目的经济评价

根据拟定好的项目方案,进行多方比较、系统分析,从而选出最优方案。可以合理采用多种手段与相关措施,来选出适合于园林绿化项目的具体方案。

2园林绿化工程中的设计阶段

我们以前往往把造价的控制重点放在施工阶段,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事实证明工程造价的80%以上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取决于设计阶段。故园林绿化工程的造价控制的重中之重就在设计阶段。

2.1专业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很多从事设计的专业人员都不具备经济方面的知识,不能很好的把控造价。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加强财务、造价、经济等多方面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工程技术人员、财务人员、造价人员等进行沟通与协调,把园林绿化工程的'造价,控制在合理额度内,做出最佳的设计方案,详细地做好园林绿化方案的估算。

2.2在设计阶段引入招标

园林绿化工程的业主,可以在设计阶段进行招标。业主可以组织有意向投标的施工单位进行现场勘测,提出自己的要求,然后让施工单位提交相关的设计方案。业主再组织相关经济、技术方面的专家进行评选,选择适合绿化工程的最优方案。

2.3将监理引入园林绿化工程设计阶段的工作

很多业主其实并不具备专业的园林绿化知识,不知道如何选择和把控设计阶段的造价。引入专门的监理公司,让监理参与到设计中,监理可以提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审核施工图纸(如园林绿化工程规模、园林绿化工程的平面及布局、园林绿化工程的结构形式等),发现问题后让设计人员修改,把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4在园林绿化的设计阶段设立奖惩制度

可以在园林绿化设计人员中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对于优秀的设计人员给予奖励,犯错误的设计人员进行处罚。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设计出较经济合理的绿化工程设计方案。

2.5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材料与设备的选择与控制

业主可以在园林绿化工程的预算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材料与设备。园林绿化工程多受地域的限制,如苗木大多受气候的影响,每个地方适合的苗木也不同。选择适合于工程所在地生长的苗木,从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降低成本。选材要尽量选择本地材料,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材料、运费。园林绿化机械设备的选择,要尽量考虑施工企业的自有设备,选择与该园林绿化工程相适应的机械设备,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最经济的机械设备。

3园林绿化工程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我国规定除特殊的少部分工程外,大多数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必须进行招标。现阶段,园林绿化项目主要以工程量清单招标为主。这个阶段要避免围标,业主除资格预审外,还要进行资格后审。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施工队伍。

3.1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工程量清单计价

工程量清单是由业主根据施工设计图,请专家编制,提供给多家施工单位进行报价,业主综合考虑选择施工企业。工程量清单招标,通常以“最低价中标”为主。我国现建筑市场处于发展阶段,还不够完善。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应选择合理的最低价。合理的最低价,是指不能低于工程成本,只有不低于工程成本价,才能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

3.2防止园林绿化工程的造价失控

首先,要编制好园林绿化工程的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对工程项目进行描述并提出业主对园林绿化项目的具体要求,好的招标文件,可以避免经济纠纷,降低园林绿化索。如:是采取综合单价还是固定单价,后期如果发生设计变更,应如何处理,工程量的增减应如何调控等。对于工期较长的园林绿化工程,有关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材料、设备,可以设置限价。其次,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与调整。工程量清单,业主一般会委托造价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进行编制。编制清单要清晰、准确、完整,避免漏项、错项,给施工单位钻空子,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然后,选择合理评标方法。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可以根据工程的特点及需要,采用综合评标法、低价中标法等。最后,要对园林绿化工程造价风险控制进行评估。在工程建设中会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如天气、地形、地质、自然灾害等自然现象,清单漏项,图纸失误等等,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减少损失。比如:购买工程险,旁站监测,采取安全文明措施等手段,有效地控制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的风险。

4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任务,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的园林绿化产品的实施阶段,是整个造价控制的具体实施阶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

4.1加强合同管理,有效控制绿化工程的造价

首先,在订立绿化工程建设合同时要注意合同的格式、条款,合同的内容表达要清楚、准确。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能含糊不清,避免日后双方发生纠纷、索赔,减少工程费用。其次,要加强合同的管理,对合同进行跟踪。对合同进行分类,便于管理。

4.2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管理

控制好园林绿化工程的造价合理、高效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进行绿化施工的保障。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要顾全大局,针对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将多个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在技术性、经济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比选,确定最优施工组织设计。

4.3加强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变更、现场签证、索赔的管理

(1)加强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变更管理。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实际情况与之前设想不一致、漏考虑一些因素等原因,工程设计变更在所难免。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求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的变更管理。按经设计变更后确定的施工图施工时,要注意工程量的增减变化,要核实实际的工程量,并做好记录,请总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为日后的结算做准备。(2)加强园林绿化工程中的现场签证管理。及时办理工程签证,工程签证必须施工单位、监理、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四方同时签字确认才有效。签证要及时、范围准确并与绿化工程实际情况相符,才能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3)园林绿化工程中的索赔。园林绿化工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会导致索赔的发生,处理好索赔事件,可节约工程成本,控制工程造价。要注意隐蔽工程可能引起的索赔,如园林绿化工程中景观亭的地基,因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变更施工图,要及时处理。办理相关工程签证,要请监理和业主同时一起验收,验收合格并签字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的施工,否则容易增加工程费用。

4.4正确处理好园林绿化工程工期、质量、造价之间的关系

确定合理的绿化工程项目实施目标,正确处理好园林绿化工程工期与造价、质量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的确定工程项目的工期,从而控制好工程造价。

4.5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的现场管理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进行现场施工,工地上的材料要分类并整齐堆放,便于施工。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与设备的管理,如:苗木的管理,要防止死苗、坏苗,保证苗木的成活率。栽种好的苗木要做好养护工作,防止苗木死亡,增加工程成本。

4.6建立园林绿化设备、材料的询价体系

建筑市场上设备与材料的价格经常波动,这就要求建立一个园林绿化的设备、材料询价体系,便于及时了解价格变动。价格询价体系有本省的和全国的,可以查询相应的材料与设备价格,对常用材料与设备的价格绘制成价格曲线表,掌握价格的变化趋势,控制好园林绿化工程的造价。

5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竣工阶段,是园林绿化项目造价控制的最终阶段,是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成果进行检验,检查园林绿化工程是否合格。做好造价的控制,要做到以下几点:

5.1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的竣工图、签证、设计变更等的工程造价控制

审核园林绿化竣工图,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改,最后确定的竣工图要与绿化工程的实际相符合。工程签证要避免重复、多计工程量,要与实际的施工现场对比、核实,审核并整理工程签证。有关设计变更,要看手续是否齐全,要由施工、设计、监理、业主共同签字确认。

5.2以施工合同为准

按国家规定的清单及计价标准,结合本地的定额,编制园林绿化工程的竣工结算竣工结算要依据施工合同编制,如:有些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合同是固定单价合同。在合同内的工程量,就要按合同规定的单价进行结算。在合同外的工程量,就根据工程量清单并结合本地定额组价,这部分新增工程量的单价,要报业主审核确定后,方可作为结算的依据。

5.3园林绿化工程竣工报告的审核

首先,要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竣工报告的准备工作。收集工程所在地材料、设备的价格,收集当地的经济技术指标及相关计价依据。其次,核实工程量、确定合理的单价。要按施工合同的规定分阶段或一次结算。要注意隐蔽工程的验收。因隐蔽工程的特殊性,核实相关工程量,要有完整的手续,工程签证要经总工程师、监理、设计、业主签字认可,才能核算具体工程量。最后,还要防止竣工报告的各种计算误差。

5.4园林绿化工程的检查与保修

首先,按园林绿化工程所在地的计价规则及国家相关规定,以既定的比率计提工程保修金。其次,园林绿化工程的保修。按照国家规定,对园林绿化工程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要进行维修。如,后期苗木坏死,要补苗。苗木的管养,定期灌溉、浇水。景观施设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要进行维修。景观灯的电路故障要及时修理等。综上所述,园林绿化工程的全面造价控制,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全方位着手,在控制好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的前提下,打造精品园林绿化工程,为我们提供更加美好、高标准、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M].中国计划出版社,.05.

[2]韩秀君.园林绿化工程造价[M].中国电力出版社,,04.

[3]董晓华.园林规划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6.

篇12:建筑工程造价论文

有关建筑工程造价论文范文一: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质量控制

引言

如今的建筑工程的预结算管理作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都是由施工单位所属的造价员来完成的,其质量控制管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工程成本造价管理工作的效果和成就、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和管理质量,提高现有工程预结算的质量控制水平,对于更好地发挥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更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的实际成本投资、为我国建筑工程实现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工程预结算作为建筑工程发展的重要性经济评价指标,其质量控制工作做的好,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指标就会有所上升;相反,一旦工程预结算的质量控制出现管理问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指标也会受到相应程度的负面影响。在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过程中,实施预结算质量控制的管理,目的就是要让多个建筑参与方实现各自最大化的建筑经济效益,而建筑参与方主要是来自完全对立的两个经济思考层面,一是来自于建筑工程的投资方思考层面,在满足建筑工程成本造价需要的基础上,投资方的建筑经济效益当然是想以最少的资金投入,来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二是来自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承包方思考层面,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可以拿到最多的建筑经济效益金额。随着建筑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建筑工程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预结算作为控制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管理手段,为工程造价的管理予以了最公平的确定和最有效的控制,是规范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秩序的最佳手段之一。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质量控制在日常建筑工程项目招标的管理中和各大建筑企业发展管理水平考核管理中都发挥了显著的管理功效。作为技术要求高又复杂的工程造价管理,预结算的质量控制工作具备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可以非常有效地解决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疑难问题。但是,就目前建筑市场的整体管理能力而言,预结算质量控制的管理能力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首先,是由于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的内部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造成预结算的质量控制出现诸多的管理纰漏,进而致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失控。其次,对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质量控制的管理认知意识不够,不能很好地发挥预结算的管理能力。本文重点分析建筑工程在预结算质量控制中出现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意见,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进行管理上的改进。

1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质量控制分析

1.1工程造价中的预结算与质量控制关系

建筑工程预结算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更是作为广大业主支付建筑工程贷款的凭证。建筑工程预结算针对建筑工程的发展建设特点、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对工程造价提供科学的计算过程。在预结算的质量控制管理中,包含了对工程造价的估算、施工造价的预算以及竣工后的总结算等。建筑工程预结算质量控制管理要对建筑施工中的各项工程项目,以及各项项目的成本造价费用进行计算与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主要是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全过程发挥造价费用的指导作用。预结算质量控制分为预算和结算两部分的质量控制。首先,工程造价预算质量控制是发生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根据工程造价确定后的建筑施工图、工程成本预算定额和当下建筑市场中的工程收费标准、市场建筑价格评估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规定标准等,对涉及内容进行整体描述,最终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并以此作为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核算的基础。其次,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质量控制一般发生在建筑工程竣工之后,根据上一步的工程造价预算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费用变化予以协调,是对工程预算质量控制的进一步补充和建筑工程竣工后的整体结算。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质量控制中,工程决算与工程预算二者之间的前后呼应是对整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预算再确认,又是对工程预算的再修正过程。因此,做好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质量的控制,对整项建筑工程的成本造价控制管理十分重要。

1.2预结算质量控制现存问题

(1)水平参差不齐首先,由于我国建筑工程市场化是在最近几年才形成确立的,发展进程尚短、经验不足;其次,加之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质量控制的管理制度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计划经济模式倾向,在一定范围内还受政府定价的影响。建筑工程内部管理相关部门也一直在对工程造价的管理进行政策调整,以迎合市场的不断变化的要求,尽量完善市场化管理。但是,由于上级多个行政管理部门一直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进行直接干预,不同上级行政管理部门对建筑市场定价不同,多个定价标准造成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质量控制的标准不一,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竞争力低下。

(2)不成熟的工程造价管理市场造成控制难度增大在中小规模的建筑企业中,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专业度低下,管理能力无法满足经济市场对建筑企业的发展要求。同时,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大规模发展,最终使得国内建筑工程市场的繁荣与建筑工程内部工程造价管理的落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之建筑市场中存在的行政干预、工程内部管理人员素质千差万别、建筑行业管理制度的缺失等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其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使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质量控制发展缓慢。

(3)高素质技术管理人员的缺失,使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质量的控制进程步履维艰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白热化,国内各大高等院校也相继开设了一些相关的课程。在高等院校招生时,工程造价专业的报考人数也与日俱增。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实践管理高于理论知识掌握的经验性技术管理,国内拥有相关证书的工程造价师数量较多,但大多数缺乏实际经验。在真正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质量控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工作能力大多较弱,无法发挥预结算质量控制对工程造价辅助的管理作用。当建筑工程的发展规模进一步增加时,有经验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技术人才将会更加的缺失。只有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支持,才能真正促进工程造价管理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4)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质量控制的相关法律约束不完善为了进一步完善建筑企业工程造价的管理,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价格法》、《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始终得不到很好的效果。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正逐步与世界建筑市场接轨。现有相关法律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与国际法律条约之间出现了诸多不协调,导致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质量控制陷入了两难的发展之地,必须尽快加以完善。

(5)施工人员的虚假报价导致预算质量降低在建筑工程里,有很多时候并不是由一个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建设的。有些施工队伍在对所需材料报价的时候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常常会使用多报的措施,使得实行造价预结算的工作人员不可以很好地把握所得材料用量与价格的准确性,往往会因为施工人员的多报而得出相对较高的预结算数据,起不到节省成本,提高工程完整质量的效果。

(6)预算员在计算工程量时出现问题工程造价预结算需要遵守的一个根本规则就是“按需计算”,或能够在实际需要进行的工程量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一小部分。而有的预算员在计算造价的时候经常是直接按照施工用量进行计算,这样计算出来的工程量就会比实际的工程量多出很大一部分。另外,预算员在计算工程用量的时候,并不会去考虑建筑的结构样式,对于材料使用的细节问题没有做的很好,从而造成了造价计算上的误差。

(7)市场材料行情的不稳定施工所需的材料在工程施工的时候是一个价格,在工程预算的时候可能会是另一个价格,这就导致了造价预结算工作人员在总工程定价估算时出现偏差。这类问题主要是建筑材料行业的大环境造成的,要解决只有从市场调控和国家法律政策等方面入手。

2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质量控制的措施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较为困难,工程施工的承包单位多,施工环节繁琐,施工中涉及的质量、进程、材料供应、设备安装、大量未知性风险费用的管理,都直接体现在了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环节中,不难看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预结算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加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质量的控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对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此外,预结算质量控制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全面实施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分配,还能更好地利用建筑项目的有限成本进行工程建设,实现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关于进行预结算质量控制的改善策略,具体如下。

2.1加强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控制,提高预结算质量控制水平和能力

一般而言,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建筑工程项目也不例外。为了保障建筑项目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提高预结算的质量控制能力和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能力,加强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控制是非常有效的管理方式之一。为此,要不断完善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成本估算能力,根据建筑施工图纸进行详细的预算,并作为后期工程结算管理的依据。在对工程造价成本进行详细的控制计划编制过程中,要加强风险分析和用款计划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安排,尽可能减少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支出,严格控制各项预结算之外的成本消耗。要通过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尽量规避管理过程中的意外状况,最终完美实现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质量控制目标。

2.2对建筑工程造价实行动态式的预结算质量控制

动态式预结算质量控制是贯穿于建筑工程发展过程始末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首先,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最初阶段,要针对不同的建筑施工方案进行最优的选择;其次,进入项目设计阶段后,要确立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技术流程,使得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人员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再次,进入建筑施工阶段,对施工需要的材料选择、设备采购,要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和细致的分析对比;最后,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以及其他管理环节上的协调工作时,要有对风险的预知判断能力,减少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质量控制上的失误,以及对工程造价管理造成的不必要的开支。

2.3加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质量控制的力度

管理力度不够,会导致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质量控制监管不利;管理力度过重,也会制约建筑工程的良好发展,难以保证建筑的质量。因此,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切入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主要针对建筑经济、技术、合同等主要环节,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特别是就建筑工程中的变更现象,要予以严格制止,明确安排进场的签证流程。严格按照合同中的价格标准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的计算,并时刻监督控制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质量情况,避免出现成本失控的现象。

2.4提升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质量控制的人员素质

在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预结算的质量控制时,对技术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公司要加强这方面的培训,这对公司的整体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质量控制人员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发挥,而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作出更全面、更科学的指导;能够科学把握建筑材料的选定、建筑质量的控制;对于市场建筑材料的价格,材质等也有较科学的判断力。这些可以使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质量控制发挥出更好的管理成效。

2.5完善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质量控制的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中,预结算质量控制的系统是非刚性的、能调整的,多变的建筑市场环境,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必然具有灵活性及多变性。预结算质量控制要根据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适时、灵活调整。在预结算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要结合建筑市场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中隐藏的大量不可预见性的风险变化,这样的预结算质量控制才更具有最真实的可靠性。

2.6加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力度

为了工程计量的准确,预结算工作完成后,审核很有必要,其能有效防止多算、漏算、重算等问题,提高预结算的准确性,加快工作进展。审核的方法有很多种,审核的内容也很广泛,审核的重点应放在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预算单价套用是否正确、各项取费标准是否符合现有规定上。

2.7注意建筑工程招标的合法与规范

要解决造价预结算工作问题繁多的情况,就要从根源上做起,减少中小建筑企业对大型建筑工程的承接。在建筑工程行业中,有些招标只是为了“走过场”,从而没有真正做到让有能力的施工单位承接该项工程,导致一些不具备大型建筑工程施工资格的中小型企业接到工程,在造价预算等技术工作上面出现严重的纰漏。而让比较有资历的大型建筑企业去接工程,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预结算的质量。

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实施预结算的有效性对整个建筑工程造价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实施建筑工程预结算的过程中,预结算质量控制是具有建筑业专业性、知识性、政策性、管理性以及较强灵活性的管理控制工作。只有不断加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质量控制的能力,跟上建筑经济市场的发展脚步,不断对管理的经验进行科学的总结与分析,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有关建筑工程造价论文范文二:建筑工程造价完善对策

1.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1.1未充分认识到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纵观当前很多施工单位,都未充分认识到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对工程造价缺乏主动控制,而且过分重视施工过程,从而忽视了施工图的预算,这样就无法发挥施工图在控制工程造价中承上启下的作用。与此同时,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以及设计单位未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平台,由于缺乏沟通,这样就无法形成统一的工程造价管理目标,从而就造成工程项目在施工活动中成本投入过高以及超出预算指标现象的发生。

1.2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很多建筑项目造价管理人员未具备夯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仍然是沿用国家、地方甚至是行业的规定,而且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也停留在定额的审核以及工程量的计算方面,未能够充分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来对建筑工程造价实施全面管理,造成建筑工程的造价过高。

1.3对工程造价管理缺乏有效控制

对工程造价管理缺乏有效控制主要表现为:第一,对设计变更,施工单位未作出有效控制,是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图往往会出现问题,这样就使得工程变更以及设计变更情况的频繁发生,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造价的控制;第二,施工单位未做好竣工结算工作。这主要是因为建筑工在竣工结算的时候,由于建设单位结算的数目较小,而施工单位结算数目较多,这样就容易导致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相互推脱,对工程项目造价的确认产生不利影响。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完善对策

2.1创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观念,牢固树立控制投资全过程的意识

一般而言,建筑项目造价管理和控制通常为项目的决策环节、设计环节以及实施环节,从而就要求施工单位严格依照建筑项目的进展,对工程项目的实际造价以及预算造价所造成的偏差及时记性纠正,以便确保投资目标的顺利完成。同时要对建筑项目建设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确保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合理配置,以便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这样就要求施工单位要逐步建立起科学且完善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机制,以便实现工程项目在审查、计价、结算等过程中达到规范化以及制度化的管理,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奖惩机制,促使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的整个环节都能够控制在合理范畴内,这样不仅确保了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保证了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工程的顺利开展,从而实现了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2.2切实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直接关系到技术、经济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就要求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财务预算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要了解工程设计、机械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胜任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在对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出现的差错。与此同时,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责任心也是很重要的,这样在能够在多元化经济形势下,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提哦给你重要的参考依据。所以,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是很重要的,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2.3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建设单位在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的同时,应该对工程设计的方案逐步进行优化,凭借精确的数据来对建筑工程的空间设计以及平面设计进行分析比较,以便最大限度保证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以及合理性。与此同时,在选择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方案的技术方案的时候,要求建设单位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将提高效益作为重要前提,通过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案以及先进的生产工艺,来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的效率,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项目的指出,以便更好地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除此以外,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造价也是很有必要的。在施工前期建筑工程要实施造价监理制度,通过限额设计的方法来建筑工程造价实施有效控制。而且建设单位需要认证衡量造价方案的实用性、经济性与先进性,以便合理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工程造价论文】相关文章:

1.工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

2.建设工程造价分析论文

3.工程造价决策阶段论文

4.变电站工程造价的论文

5.工程造价控制重点分析论文

6.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论文

7.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策略论文

8.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论文

9.实训教学工程造价论文

10.工程造价合同管理的论文

下载word文档
《工程造价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